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河南省青桐鳴聯考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5月月考歷史試題一、單選題1.下表為秦漢時期的經典名句,這折射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內涵是(
)名句來源太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李斯《諫逐客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漢代樂府詩《長歌行》臨淵羨魚,不如退而結網班固《漢書·董仲舒傳》老驥伏櫪,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壯心不已曹操《龜雖壽》A.自強不息 B.崇德尚賢 C.以人為本 D.和而不同2.下表為洛陽龍門石窟的相關情況。據此推知(
)北魏唐代雕塑古陽洞、賓陽中洞等多處雕塑秀骨清像,褒衣博帶,瀟灑飄逸,神態超然以盧舍那大佛為代表,造像豐腴莊嚴,主佛居中,弟子、菩薩圍繞。造像題記強調“上為皇帝,下報父母恩”頻繁出現“忠君孝親”“五倫有序”等表述A.佛教的傳播完成本土化 B.儒學倫理影響了佛教藝術C.佛教造像藝術漸趨衰落 D.三教并立的宗教格局形成3.13世紀以來,蒙古人的西征造成了大量西域人、中亞人、波斯人、阿拉伯人遷往中原地區;從嶺北到云南,從新疆到江浙,色目人“幾乎無處、無地不在”。波斯——阿拉伯語種的絲路紀行文獻大量出現,波斯語一度成為當時蒙古官方通行的重要語言。這可以用來研究(
)A.東西方價值觀的碰撞與沖突 B.跨區域人口遷移與文化交流C.中華傳統文化開始向外傳播 D.蒙古西征與全球化進程開啟4.下圖是明代梁莊王墓出土的金錠。其銘文為:永樂十七年四月,日西洋等處,買到八成色金壹錠伍拾兩重。這可以用來佐證鄭和下西洋(
)A.促進中國商品經濟發展 B.奉行公平交易的原則C.助推民間海外貿易興盛 D.緩解了國庫緊張狀況5.19世紀60年代,赴美華工在加利福尼亞州的薩克拉門托河流域利用中國農田水利技術改良澇洼地,使該地成為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小麥產區,土地價值大幅上漲。這一現象說明赴美華工(
)A.加快了美國東西部經濟均衡發展 B.推動了工業革命在美國的擴展C.依托傳統技術促進了土地的開發 D.引發了亞歐向美國移民的浪潮6.1909年,廣東新寧縣(今臺山)縣令覃壽坤頒布告示,禁止婚喪嫁娶等社會生活中的奢侈行為,“咸(豐)同(治)以前,頗崇儉樸,自出洋人多,獲貲返里,風氣為之一變,邇來競奢尤甚”。這可以佐證當地(
)A.歸國華僑影響社會風尚 B.社會生活已完全西化C.華人出國改變經濟結構 D.殖民文化的廣泛傳播7.1919年前后,李大釗在《新青年》上發表《庶民的勝利》《我的馬克思主義觀》等文章,系統闡釋了唯物史觀與剩余價值學說。1920年陳獨秀在上海發起馬克思主義研究會,同年《共產黨宣言》首個中文全譯本在上海問世。1921年上海、北京等地已建立若干共產黨早期組織。這一歷史進程最能說明(
)A.新文化運動肅清了封建思想殘余 B.無產階級開始登上中國政治舞臺C.蘇俄革命經驗主導中國社會轉型 D.馬克思主義傳播推動共產黨建立8.1930年6月7日,南京國民政府公布《古物保存法》。第八條規定“采掘古物應由中央或地方政府直轄之學術機關為之”,并須經教育、內政兩部會同核準后發給執照,采掘時由中央古物保管委員會派員監察,無照采掘古物則“以竊盜論”。這一規定旨在(
)A.規范文物市場交易秩序 B.強化對文物資源的管控C.學習西方文物保護經驗 D.否定私有文物的合法性9.1949年12月,第一次全國教育工作會議提出“新教育要以老解放區新教育經驗為基礎,吸收舊教育某些有用的經驗,借助蘇聯教育的先進經驗”的政策基點,“教育必須為國家建設服務,學校必須為工農開門”。這一教育方針體現了新中國(
)A.借鑒了蘇聯模式開展社會主義革命B.明確了新民主主義教育發展方向C.適應了國民經濟恢復這一核心任務D.徹底擺脫了民國教育體系的影響10.昆曲約產生在元朝末年,以節奏舒緩、風格文雅而盛行于明代。其藝術形式精致,內涵深厚,2001年5月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關于昆曲獲此殊榮原因的表述,正確的是(
)A.吸收了京劇等劇種的精華 B.唱腔華麗迎合了市民的需要C.中國傳統戲曲的文化典范 D.表演通俗且受到百姓的追捧11.公元前17至前14世紀,印歐語系的赫梯人從小亞細亞東部遷入安納托利亞高原,逐步取代了當地哈梯人并建立王國。他們引入冶鐵技術改良青銅武器,吸收兩河流域的楔形文字與宗教創建獨特的“赫梯式”文化體系。據此可知,赫梯人的遷徙(
)A.造成了兩河流域原生文明的終結B.引發了環地中海貿易網絡的興起C.推動了技術革新與區域文化整合D.使西亞形成了“君權神授”的理念12.古埃及托勒密王朝在亞歷山大港建造塞拉皮斯神廟,其主體建筑采用埃及傳統的柱廊式結構形式,廊柱表面雕刻著荷魯斯神與圣甲蟲等埃及宗教符號,內部殿堂則運用希臘愛奧尼柱式,拱頂鑲嵌著描繪宙斯化身塞拉皮斯的壁畫,祭壇布局與祭祀儀式融合了埃及禮儀規范和希臘文化元素。這一建筑反映了(
)A.宗教信仰的沖突對抗 B.多元文明的深度融合C.王權神化的政治意圖 D.希臘文化的主導地位13.中世紀西歐多個貴族城堡收藏的《羅蘭之歌》通過塑造羅蘭忠誠殉道、對抗異教徒的形象,將封建效忠關系與基督教圣戰觀念相結合;而城市行會集會上口耳相傳的《列那狐傳奇》則借動物寓言揭露貴族剝削、教士腐敗,并贊揚市民智慧。這二者的差異本質上源于(
)A.《圣經》對不同地域文學的影響B.對基督教倫理原則的接受程度不同C.封建主與市民迥異的意識訴求D.抒情詩與寓言體裁的文學傳統對立14.日本平安時代(794—1185年)的貴族階層在唐文化的基礎上發展出獨特的國風文化。遣唐使制度廢止后,他們以漢字偏旁創制假名文字,創作了《源氏物語》《枕草子》等文學經典。宮廷雖延續唐制設立大學寮,但逐漸淡化了儒家經典的教授,教學轉向和歌、書法等貴族教育。這主要反映了(
)A.日本繼承了中華文明的傳統 B.外來文化促進本土文化創新與發展C.教育革新推動日本文化獨立 D.唐文化深刻影響了日本政治的發展15.16—18世紀,葡萄牙等殖民者在非洲通過“三角貿易”掠走超過1200萬青壯勞力,并強制推行單一經濟作物的種植。原來以酋長制為核心的土地分配和手工業生產網絡,因殖民者扶持買辦階層而逐步瓦解,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區的傳統社會生產體系加速解體。該現象產生的根源在于(
)A.殖民侵略者對非洲生產結構的重構 B.近代非洲人口的跨地域轉移C.非洲傳統生產技術長期停滯與落伍 D.撒哈拉沙漠以南出現新族群16.1946年7月,阿爾貝·加繆等阿爾及利亞民族主義知識分子在“巴黎論壇”中說道:“蘇美問題將會在不久之后自行消失,它不再是帝國之間的沖突,我們將要看到的是一場文明的沖突,看到曾經遭受殖民主義統治的文明會慢慢崛起,并起身反抗那些曾經對他們進行殖民蹂躪的文明?!逼湟庠谡f明(
)A.冷戰格局因殖民地獨立浪潮迅速瓦解B.區域軍事同盟是后殖民時代主要威脅C.民族解放運動順應了戰后多極化趨勢D.意識形態對抗將讓位于文明身份斗爭二、材料題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20世紀90年代起,上海博物館在上海市政府的資助下在人民廣場興建新館,此后全國各地博物館紛紛興建新的館舍,中國博物館建設進入快速發展期。2008年,國家文物局發布《關于促進博物館發展的若干意見》,明確將博物館納入公共文化服務體系。2015年,《博物館條例》實施,首次以行政法規形式確立博物館的公益屬性。至2022年,中國備案博物館總數達6183家,較1978年增長近40倍,其中90%以上免費開放。故宮博物院、中國國家博物館等通過數字化技術實現文物“活起來”,年接待觀眾均突破千萬人次。——摘編自郁健瓊《從傳播力的變化看中國博物館發展》等材料二
中國博物館的國際化進程顯著加速。2010年上海世博會期間,中國館以動態版《清明上河圖》展現傳統文化與現代科技融合。2014年,故宮博物院與盧浮宮簽署合作協議,共同開展文物保護技術研發。2021年,“絲綢之路”主題展覽在全球40余國巡展,借助文物講述中國與世界的交流史。國際博物館協會統計顯示,2010—2020年,中國學者在國際博物館學期刊發文量增長320%?!幾試H博物館協會《全球化背景下的博物館發展》(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分析20世紀90年代以來中國博物館事業快速發展的主要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中國博物館國際化發展的影響。18.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英國跨國公司如東印度公司、南非德比爾斯礦業公司等,通過控制殖民地的礦產、鐵路和種植園,構建了龐大的全球商業網絡。至1914年,英國海外投資占全球總額的44%,主導了拉美的鐵路建設、非洲的礦產開發和亞洲的茶葉貿易。二戰后,英國跨國公司如匯豐銀行、聯合利華轉向金融和服務業,逐漸從直接資源控制轉向資本滲透。到了20世紀70年代,隨著經濟“滯脹”現象的發展,BP石油、羅爾斯·羅伊斯等企業通過技術合作參與新興市場(如中國核電),BBC媒體則強化英語的文化霸權?!幾訮·J.凱恩《帝國與全球化:英國經濟霸權研究》材料二
英國跨國公司在殖民地的經營活動深刻影響了當地文化。例如,東印度公司在印度推廣英語教育以培養行政雇員,馬尼拉煙草公司在東南亞傳播英國消費習慣,BBC則成為20世紀英語文化輸出的核心媒介。歷史學家約翰·湯林森指出,這些公司通過商品、媒體和語言塑造了“英國文化優越性”的全球認知,但也引發了殖民地本土文化的抵抗。——摘編自約翰·湯林森《文化帝國主義》(1)根據材料一,概括近代以來英國跨國公司不同階段的發展特征。(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簡析英國跨國公司的發展對殖民地思想文化發展的影響。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中原憑借貫通南北、融匯東西的地理優勢,推動黃河文明與中華文明傳播。中原長期以來是古代中國政治中心、經濟文化交匯圣地,文化影響力輻射四方。秦漢時期洛陽為全國最大交通中心之一。漢唐王朝打通并經營“絲綢之路”,促進了中外經濟文化交流。隋唐大運河以中原為核心,北宋開封依賴運河匯聚物資,明清貫穿河南的萬里茶道作為中外聯合申報的項目已列入世界文化遺產預備名單。佛教、伊斯蘭教等經“絲綢之路”傳入,中國科技、養蠶技術傳出。古代幾次民族與文化大交融,中原皆為主舞臺。中原不斷包容各族群,形成文化共同取向,成為民族擴容新張力?!幾詮報w義、溫小娟《文明聚大河·互鑒向未來》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中國古代史知識,以“古代中原文化的開放與發展”為主題,自擬題目,進行論述。(要求:論點明確,史論結合,論證充分,表述清晰)三、綜合題20.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
我1940年在香港出生,當時正是我們黃家在抗戰中從上海去香港避難的時期。其后,全家再次返回上海,直到1948年11月上海解放前夕。之后,全家再次移居香港。到1953年,遷至美國。在文化層面上,我童年的教育是以中國文化和中國為主的,青中年的教育則是以英語文化和美國為主的。至于“國籍”,客觀實際較長期基本是沒有,既不是中國公民也不是美國公民,只是一種非國家的“香港籍”,主要的身份證是香港護照。我的雙重文化和雙重“國籍”認同只可能導致沒有任何單一文化、國籍和認同的實際。二元身份乃是我個人的最終基本實際。有的人會認為,其中必定可以區分主和副。但是,實際地說,在我個人的人生經歷中,確實是混合共存而非單一為主的。但在法律層面上,則主要僅是“香港籍”,直到1969年,29歲時方才入籍美國。到了中晚年,方才進入了中英文雙方面都比較成熟和均衡的狀態,真正處于完全雙重文化、雙重語言的人生實際。有的人也許會認為,如此的雙重文化和認同,乃是比較罕見的,但這確實是我一生的基本實際?!幾浴久馈奎S宗智《雙重文化和國籍認同是什么樣的體驗?》(1)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按照黃宗智先生的個人經歷,梳理其家族遷徙所對應的重要歷史時期及影響其生存的重大歷史事件。(2)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談談你對“移民社會文化認同”的認識。
題號12345678910答案ABBBCADBBC題號111213141516答案CBCBAD17.(1)改革開放的深化和經濟的發展;國家政策的推動;政府的財政支持;城鎮化發展的需要;科技文化創新能力的增強;相關法律法規的頒布;文化遺產保護意識覺醒以及與國際接軌的需要。(2)提升了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增強了我國的國際話語權;促進了中外文明的交流互鑒;助推文化產業的發展。18.(1)發展特征:①19世紀中葉至一戰前(殖民擴張階段),主要進行資源壟斷與直接控制(或以礦產、鐵路和種植園為核心,通過軍事和行政手段直接控制殖民地經濟);②二戰后至20世紀70年代(資本轉型階段),加強金融化與服務業滲透(或跨國公司轉向銀行、消費品等輕資產領域,或轉向資本滲透);③20世紀70年代后(全球化競爭階段),技術合作與文化輸出成為新的發展方向。(2)影響:培養了一批親英的精英階層;客觀上傳播了先進的近代化思想、技術;引發殖民地的文化重構;促進了殖民地文化的融合創新。19.示例:論題:多元融合推動古代中原文化發展。闡述:中原長期作為古代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具備強大的吸引力和包容性。從民族交融角度看,春秋戰國、三國兩晉南北朝、遼宋夏金等時期重要的民族大交融都以中原為主舞臺,不同民族在此匯聚,其獨特的風俗、藝術、生產方式等與中原文化相互碰撞與交融,比如少數民族的音樂、舞蹈元素融入中原傳統藝術,豐富了文化表現形式。在對外交流方面,漢唐通過“絲綢之路”,使中原文化與西域、中亞乃至更遙遠地區的文化交流愈加頻繁,外來的天文、歷法、醫藥知識傳入,與中原傳統科技文化融合,推動了中原科技發展??傊?,多元融合不斷為中原文化注入新活力,使其在內涵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多波束測深系統數據同步精度測試考核試卷
- 人教版2025-2026學年小學五年級下數學期末試卷及答案
- 2025-2030中國魚食品擠壓市場銷售態勢與營銷前景預測報告
- 2024年度海南省二級注冊建筑師之法律法規經濟與施工押題練習試卷A卷附答案
- 克拉瑪依職業技術學院《土木工程專業基礎實驗》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遂寧能源職業學院《高爾夫球童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四川華新現代職業學院《建筑表達》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大連工業大學《中國當代文學專題》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智能停車系統車位出售與數據服務合同
- 一站式房產證辦理與產權轉移合同
- 鋼鐵企業ESG實踐與創新戰略研究報告
- 摩擦起電機理、調控與應用研究的現狀及展望
-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雙GP)合作框架協議書范本
- 顯微根尖手術治療
- 電網工程設備材料信息參考價(2024年第四季度)
- 高級餐飲食品安全管理員技能鑒定理論考試題庫500題(含答案)
- 《水性涂料產品介紹》課件
- 數據中心運維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標)
- 2025年森林防火項目立項申請報告模板
- 人教版數學七年級下冊6.1.3《平方根》聽評課記錄2
- 《危重病人護理常規》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