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_第1頁
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_第2頁
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_第3頁
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_第4頁
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沈陽建筑大學本科生房屋建筑學論文PAGEPAGE5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裂縫控制措施分析摘要房屋建筑結構裂縫的產生對結構的安全使用以及耐久性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本文結合筆者多年房屋建筑結構設計實踐,遵循現行規范,從結構設計的角度詳細探討了房屋建筑結構設計中的現澆混凝土結構裂縫控制措施,并從結構構造設計方面進行了具體闡述。關鍵詞:現澆混凝土;結構裂縫;裂縫控制;結構設計;構造設計1引言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在我國建筑工程中得到廣泛的采用,伴隨國內城市化進程的加快,工業、基礎設施和商品住宅建設的飛速發展,在建筑工程中遇到的混凝土裂縫問題越來越多,由于裂縫問題產生的糾紛也不斷增加,成為一直困擾工程設計人員的問題。根據大量的工程實踐和對近代工程材料的微觀研究,混凝土結構建筑的裂縫是不可避免的,其危害程度是可以控制的,我們可以通過各種方法,使裂縫產生的影響,滿足規范和正常使用的要求。裂縫產生的原因與材料、設計、施工和溫度等有關,本文主要從結構設計方面來討論,怎樣控制裂縫的發展和減小裂縫的寬度。2現澆混凝土建筑結構設計中裂縫控制措施分析在設計的方案階段和施工圖階段,要有控制裂縫的意識,結合工程的實際情況采取必要的裂縫控制措施。對于荷載裂縫,必須將其控制在規范規定的限值范圍以內,必須采用“抗”的原則,從計算、構造上使結構具有足夠的抗力,來對付各種荷載作用,除滿足現行國家規范標準關于承載力的要求外,還要滿足抗裂性和變形的要求。對于變形產生的裂縫,既可以采取“抗”也可以采取“放”的原則,“抗”可以對結構構件的某些部位從構造上合理的加強配筋,配筋能提高混凝土的彈性極限拉伸,有效地的約束混凝土的塑性變形。合理的加強配筋有利提高混凝土結構的抗裂性,如在梁側增加縱向鋼筋,屋面板角部和跨中上部的地方增設雙向鋼筋網,在磚混結構的樓面板設置圈梁,來提高結構和構件抵抗變形裂縫的能力。在混凝土板的收縮變形一定時,雖然適當的增加配筋能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裂性,但隨著配筋的增加,約束使收縮裂縫的數量增多;當收縮變形較大時,盲目的增加配筋將不再能保證裂縫寬度滿足裂縫控制的要求,只會起到相反的作用。當采用“抗”的原則控制裂縫代價過高,或是不起作用時,應采取“放”的原則,按現行國家標準規范的規定,合理的設置伸縮縫、沉降縫和滑動層。對于變形因素影響較大的結構,采用“抗放”結合的原則,在施工時設置后澆帶,在完成大部分變形后,再對后澆帶進行澆筑,使結構形成整體,來抵抗尚未完成的收縮和沉降變形,具體在如下幾個方面進行:平長度超過12m時,應設置伸縮縫,間距應≤12m。當房屋長度大于40m時,可在樓板中部設置設置后澆帶,以減少混凝土收縮應力及溫度影響。對磚混結構,可以將單元分戶墻下的樓板斷開澆筑。鋼筋切斷,圈梁不斷開,配筋構造見圖2。3.1.2混凝土構件厚度考慮鋼筋錨固和耐久性等因素,對現澆構件的最小厚度,應加以限制,對現澆板板厚宜取≥L/30~L/35(L為板的計算跨度),一般民用建筑不宜小于100mm(還應考慮到樓板內暗埋管線直徑的影響),根據工程實踐,板厚較薄時宜出現收縮裂縫,對不同的構件,應根據規范規定限制其最小厚度。3.1.3混凝土強度等級選用混凝土強度等級越高,水泥用量就越多,水灰比越大,出現裂縫的可能性更大。現澆板因其平面尺寸較大,一般現澆樓板的強度等級不宜大于C30,現澆梁與樓板的的混凝土強度等級宜一致。當柱和墻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高于梁和板時,節點核心區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與柱和墻相同,梁和柱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同時節點的做法。3.1.4配筋設計適當的提高構件的配筋率,對控制構件的裂縫寬度很有效。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中,對受拉鋼筋的最小配筋率作出了明確規定:0.2和45ft/fy中的較大值。對梁和板等不同構件,規范對其配筋率和鋼筋間距都有明確規定,對板的受力鋼筋的配置,宜選用直徑較小間距較密為原則,這樣可以相對減小構件裂縫。所以嚴格按規范的規定進行構造配筋和設置間距(包括受力和構造配筋),對混凝土結構的裂縫控制起至關重要的作用。建筑的屋面傳熱系數宜≤1.0W/(m2.K),屋面板的結構配筋宜采用雙層雙向配筋,對板面無負筋的區域,可以將板的支座負筋拉通,也可以在板無負筋的區蟛噬曬己置雙向鋼筋網,與板負筋搭接。四邊嵌固的現澆樓板,板的收縮受雙向約束,宜在板的4大角差產生45°的裂縫,中部產生貫穿裂縫(,在房屋屋面板陰陽角變形應力集中的地方,宜增設雙層雙向間距100mm的配筋,其范圍為板跨度的1/4,或增設5Φ10mm放射鋼筋。3.1.5管線和洞口布置當樓板中有預埋管線時,應在管線的上面布置鋼絲網片,板中的預埋管線直徑不得大于板厚的l/3,且不應超過50mm,管壁至樓板上下邊緣的凈距不應小于25mm,板中預埋的管線在交叉時,應采用線盒,不應將管線交叉疊放在一起。當樓板上有開洞時,洞口周邊必需做必要的加強措施,洞口尺寸≤300mm時,板內鋼筋應從洞口繞過,不得切斷;當300mm﹤洞口尺寸≤1000mm時的配筋構造;當洞口尺寸﹥1000mm時,應在洞口邊增設邊梁。當剪力墻的洞口尺寸≤800mm時,為防止剪力墻的小洞口角裂,應沿洞口周邊進行水平筋和縱向鋼筋的補強,并加設斜筋,配筋構造;當剪力墻的洞口尺寸﹥800mm時,應在洞口兩側配置邊緣構件,洞口上下邊緣宜配置構造縱向鋼筋。當在梁腰上預留孔洞時,應盡可能布置在拉力和剪力較小的部位,梁跨中的2/3范圍內,梁高中間的1/3范圍內,且洞口周邊增設箍筋和斜筋,配筋構造。4結語綜上所述,在建筑工程結構設計中,要靈活的運用“抗”和“放”原則,才能有效的控制混凝土結構裂縫的產生。對建筑物進行合理的平面布局和空間布置,充分的考慮結構外荷載和次應力效應,通過正確的受力分析,采取合理的設計構造措施,才能保證結構裂縫寬度滿足裂縫控制的要求,達到控制和減少裂縫的目的。參考文獻:[1]王鐵夢.工程結構裂縫控制[M].北京:中國建筑工業出版社,1997.[2]羅國強.混凝土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