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_第1頁
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_第2頁
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_第3頁
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_第4頁
山東省名校考試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模擬考試(二模)歷史試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山東名校考試聯盟2025年4月高考模擬考試歷史試題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考生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答選擇題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鉛筆把答題卡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答非選擇題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如表為“中華文明探源工程”嘗試提出的文明起源的“中國方案”,其中可以用來實證“階級和等級分化的制度化”的考古證據是()一生產力高度發展,剩余食物積累,人口顯著增加,社會分工明確二階級和等級分化的制度化三出現都邑性城市四區域聚落等級化發展,呈現城鄉差別五文化發展六形成“中國相互作用圈”或“最初的中國”A.玉器和復雜符號系統 B.制玉、糅漆、絲織和高等級陶器C.隨葬品豐富的“王墓” D.宮殿、儀式場所等大型公共設施2.西晉末年北方方言逐漸向南擴展,并與南方方言交融,逐漸形成“南雜吳越、北雜夷虜”的現象,洛陽雅音吸收吳越方言而成的金陵音成為正統官話之一。這主要反映出該時期()A.民族交融加強 B.區域間經濟交流密切 C.南北政權對峙 D.經濟重心轉移至江南3.如表是王安石變法中青苗法的還納本息示意表。由此可知,這一政策()借貸方式實際支給還貸數實際價值現錢例1000文1200文(借錢還錢)1200文120斗(借錢還糧)2400文A.強化了政府對民眾的控制 B.放松了政府對經濟的干預C.體現了賦稅征收的公平化 D.有助于農產品商品化發展4.宋代太湖流域即有“蘇湖熟,天下足”的美稱。作為天下糧倉的太湖流域,歷經宋元,自明代中葉以后開始出現糧食不能自給的現象。這主要緣于該地區()A.重工商輕農業理念影響 B.自然生態環境的破壞C.稻作農業經濟發展失利 D.農業經濟結構的變化5.李鴻章在1872年奏設輪船招商局時所設計的體制是:“由官總其大綱,察其利病,而聽該商董等自立條議,悅服總商。”后來他又補充說,輪船招商局“有裨國計民生,故須官為扶持,并酌借官帑以助商力之不足。”這表明()A.政府試圖探索新的經營模式 B.清政府放寬對民間設廠限制C.以官商結合破解了求富難題 D.官督商辦成為主流經營方式6.1898年《國聞報》刊文提出“驅逐此種坐食之民(僧徒),收其寺院,改作學堂,取其田產,以資經費”。這一主張反映出()A.傳統儒學與民間宗教激烈沖突 B.以教育變革實現救亡圖存的訴求C.“中體西用”思想實踐深化 D.改造傳統文化深化政治制度變革7.如圖為毛澤東于1921年11月21日在《勞動周刊》發表的《所希望于勞工會的》中的部分內容,由此可知這一時期()(一)勞動組合的目的,不僅在團結勞動者以罷工的手段取得優益的工資和縮短工作時間,尤在養成階級的自覺,以全階級的大同團結,謀全階級的根本利益。這是宗旨所在,希望勞工會諸君特別注意的。(二)組織上宜—依西洋工會組織,由代表會議產生相當名額之委員付與全權組織委員會執行會務。舊的行會式的組織固然要不得,職員太多、分部太繁、權力太分也要不得。A.工人階級成為社會變革主導力量 B.馬克思主義已與工人運動相結合C.工人斗爭成為國民大革命的基礎 D.中國共產黨全面掌握革命領導權8.1952年夏,中共滕縣地委組織互助組長參觀國營農場,鄒縣十區南宮鄉孔慶昌,在沒有參觀前不愿當互助組長,怕操心,又怕辦不好,參觀回來后,他竟有了決心,要把互助組辦好。該鄉經過他的宣傳教育后,有二十六戶組織了一個農業生產合作社。這一現象()A.使農民重新獲得土地所有權 B.標志著計劃經濟體制確立C.推動了社會主義工業化建設 D.為社會主義改造積累經驗9.如表為1982―1991年我國商標注冊的相關數據,這一變化得益于()時間商標注冊申請數量(單位:件)有效注冊商標(單位:件)1982年18565840471991年67604A.國家政策的直接推動 B.國際貿易環境的改善C.市場經濟的深化發展 D.知識產權意識的增強10.國葬典禮演說作為雅典城邦一項非常官方的制度,葬禮的出席者不僅有雅典公民,也有外僑,而且外僑像雅典人一樣參加了戰斗,并且在戰場上犧牲。但除德摩斯提尼(古希臘政治家)似乎無意中提過一次,其他的演說幾乎都忽視了外僑群體。這反映出雅典城邦()A刻意強化對公民集體認同 B.內部社會階級矛盾異常激化C.存在忽視個體價值的缺陷 D.外僑被排斥在城邦事務之外11.11世紀后半葉起,阿維尼翁、尼姆、圖盧茲等城市先后建立市政府。佛蘭德爾則出現了如布魯日、根特、伊普爾等重要的生產和貿易中心。這一時期興起的城市重視“自由”,通過集會處理城市事務。法國早期城市的興起()A.促進了工業化的發展 B.限制王權進一步強大C.蘊含社會發展新因素 D.深受人文主義影響12.根據1816年對英國棉紡織廠的調查,女工和童工的日勞動時間基本上長達14小時、16小時,也有長達18小時的。在1831年的法國,棉紡織廠的勞動者勞動時間一般為12小時。出現這些現象的主要原因是()A.生產方式的變革 B.資本家貪婪無度 C.時間觀念的改變 D.工廠制度的出現13.如表為19世紀中后期拉美地區涉外相關數據(部分),這可用來佐證()時間數據1870年英國資本控制鐵路里程占比62%1860—1890年美國出版教材使用率提升38%1825—1880年外債總額增長17倍1850—1899年英美傳教士新建教堂215座A.傳統殖民體系死灰復燃 B.經濟命脈被新殖民國家控制C.文化殖民消解民族認同 D.拉美獨立運動具有不徹底性14.1927—1940年,蘇聯平均每年建成8座城市,城市人口亦迅速增長。1926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17.9%,到1939年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例約為1/3。這一時期蘇聯城市人口的增長表明()A.新經濟政策的繼續推行推動經濟發展B.高度集中的計劃經濟體制的作用顯著C.革命文化意識影響了人們的現實選擇D.經濟結構的逐步完善推動城市化進程15.二戰后,英國積極加入美國籌建的“巴黎統籌委員會”,以管制對蘇聯的出口物項,實施對蘇聯的經濟冷戰。而1954年丘吉爾召開英國政府內閣會議,要求美國將管制物項的總數從263種減少到153種,并呼吁擴大東西方貿易。影響英國這一變化的主要因素是()A.戰后經濟復蘇的訴求 B.西方陣營的逐漸分化 C.政府外交戰略的調整 D.國家安全和發展需要二、非選擇題:本題共4小題,共55分,其中16題12分,17題15分,18題14分,19題14分。16.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圖1唐京畿區域城市網絡組織分區規劃示意圖圖2唐京畿區域城市網絡組織結構模式示意圖——賀業鉅《中國古代城市規劃史》提取材料信息,對唐代京畿區域城市網絡組織規劃加以評析。17.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抗戰歌曲創作者)有冼星海、李抱忱、鄭律成(朝鮮族)、桂濤聲(回族)、易揚(土家族)等音樂人,也有郭沫若、成仿吾、端木蕻良(滿族)、黎·穆塔里甫(維吾爾族)等作家;有綏遠抗日救國會、武漢救國宣傳會等諸多集體作者。另外,參與歌曲創作的還有何香凝、于右任、陳毅等軍政要員,以及胡適、趙元任、羅家倫、劉半農等新文化運動的代表人物。材料二從九一八事變爆發后《抗敵歌》《奮起救國》《抗日救國歌》等的誕生,到七七事變前后《保衛盧溝橋》《抗日軍政大學校歌》等的創作;從廣州武漢失守后《八路軍進行曲》《保衛黃河》等的譜寫,到抗戰勝利前后《東北失守十四年》《勝利不忘共產黨》等的創作。材料三東北淪陷后,抗聯將士和愛國民眾創作了《露營之歌》《抗日聯軍第一路軍歌》等;上海淪陷之前,諸多社團、學校創作了《旗正飄飄》《四季歌》等;武漢失守之前,左翼音樂人創作了《在太行山上》《到敵人后方去》等;延安的文藝家創作了《延安頌》《南泥灣》等;各敵后抗日根據地的文藝工作者創作了《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新四軍軍歌》等。——摘編自閆麗娟、謝芝《抗戰時期中華民族共同體的話語表達與形象建構》(1)根據上述材料,概括抗戰歌曲創作所反映的抗戰特征。(2)根據材料和所學知識,說明抗戰歌曲的時代價值。18.閱讀材料,回答問題。星火村——一個集體農莊的成長材料內容材料一1952年3月2425日,《人民日報》連續刊登了記者田流采寫的《一個集體農莊的成長》一文,介紹了“松江樺林水利農場第九農莊的建設過程;黨組織在農莊建設中發揮的作用;農莊對農民熱愛勞動、熱愛集體、熱愛財產、熱愛偉大祖國的培育;農民在農莊中可以發揮自己的特長實現理想的幸福生活;感受集體農莊的優越性”等內容。材料二1952年春,新成立的農莊被命名為星火集體農莊。星火集體農莊參照當時蘇聯集體農莊的模式,制訂了《星火集體農莊章程》,規定:組織起來發展生產,走共同富裕的集體化道路;莊員私有基本生產資料折價歸公;在生產上,劃分耕作區、耕作隊,實行“四定”責任制;在勞動管理上,實行定額管理制度,按勞記分,按分分紅。材料三讀者侯斯祐給《人民日報》編輯部來信,他說:“《一個集體農莊的成長》一文給自己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文章描繪出一幅幸福而美麗的圖畫,給廣大農民指出一條光明之路,教育農民、引導農民,走向集體勞動、走向社會主義的美好的前途。”結合材料,以“星火村·見證”為題寫一則歷史短文。(要求:表述成文,敘述完整;立論正確,史論結合;邏輯嚴密,條理清晰。)19.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美國州和地方政府專門針對吸引外來企業的經濟發展激勵政策,始于1936年密西西比州的“工農業平衡發展項目”,并在30年代形成了發展的第一個高潮。1970年到1979年,大多數州的立法機構已經通過了法律,制定了新的激勵措施,1979年幾乎每個州的融資、稅收激勵措施都比1970年多。在1966年至1980年間,提供各種免稅或延期償付的州的數量增加了89%……提供州和地方工業債券融資的州的數量也急劇增加。1981—1988年,對公司收入稅減免的州從25個增加到31個,為土地、資本改進提供稅收減免的州從29個增加到35個……到1989年年底,各州提供非稅收激勵措施總數超過500個。材料二20世紀70年代以來,在尼克松當政期間以還權于州、歲入分享為標簽的新聯邦主義出臺之后,州和地方政府承擔了經濟發展的主要責任。80年代,里根政府再次提出了新聯邦主義,雖然其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