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ICS65.020.20備案號:DB42湖北省小麥優質高產營養調控技術規程Rulesofnutritionregulationtechnologyofwheatforhigh-qualityandhigh-yieldin湖北省質量技術監督局發布IDB42/T745—2011前言 II 12規范性引用文件 13術語和定義 14產量與質量指標 24.1產量指標 24.2小麥商品質量 25品種選用 26土壤條件 27整地 27.1旱地 27.2水田 37.3溝廂標準 38播種 38.1種子處理 38.2播種期 38.3播種量 38.4播種質量 39營養調控技術 39.1調控原理 39.2調控技術與方法 39.3施肥量 49.3.1高肥力麥田 49.3.2中肥力麥田 49.3.3晚播麥田 49.4施肥方法 410田間水肥管理技術 410.1苗期 510.2拔節-孕穗期 510.3抽穗-成熟期 511病蟲草害防治技術 512適時收獲 5DB42/T745—2011本標準按照GB/T1.1-2009《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的結構和編寫》給出的規則起草。中國農業生產方式最大的特點是從事農業者為千家萬戶,種植規模小,農民技術素質普遍偏低;農民在作物生產過程中缺少可遵循的施肥技術操作規范,施肥時隨意性大,優化施肥技術及其研究成果難以直接在生產中得到充分發揮和應用,以致肥料資源浪費嚴重,肥料利用率偏低,同時,影響農業環境質量。小麥是湖北省第二大糧食作物,其單產和品質一直難以提高的關鍵因素之一是高效施肥技術措施難以實施到位。因此,開展湖北省小麥優質高產營養調控技術規程符合國家資源節約環境友好政策的落實,能為湖北省小麥主產區農民提供一套全面實用的小麥施肥技術規范,真正做到減肥增效和減少農業環境污染,有利于農業可持續發展。通過查閱國內相關文獻資料,依據湖北省標準化研究院掌握的最新檢素工具,通過書目檢素,未發現與該規程同名的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湖北省地方標準。本標準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提出。本標準由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歸口。本標準起草單位:湖北省農業科學院植保土肥研究所、湖北省土壤肥料工作站和襄陽市農業委員會。本標準主要起草人:熊又升、袁家富、郝福新、徐輝。DB42/T745—20111湖北省小麥優質高產營養調控技術規程本標準規定了小麥優質高產營養調控技術的術語和定義、基本要求、土壤條件、整地、播種、營養調控、田間水肥管理。本規程適用于湖北省小麥主產區。2規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對于本文件的應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僅所注日期的版本適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2440-91尿素GB2946-92氯化銨GB3559-92農用碳酸氫銨GB6549-86氯化鉀GB10205-88磷酸一銨、磷酸二銨(粒狀)GB15063-2009復混合肥料(復合肥料)GB/T17420-1998微量元素葉面肥使用準則GB18877-2002有機無機復混肥料HG2321-92磷酸二氫鉀HG2557-94鈣鎂磷肥HG2740-95過磷酸鈣NY/T496-2002肥料合理使用準則通則NY525-2002商品有機肥料DB42/T286-2004病蟲害防治技術DB42/356-2006硼肥ZBG21001-86農用硫酸鋅3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高肥力麥田指在正常氣候年份的不施肥土壤上小麥產量一般能達到4500kg·hm-2以上的小麥田塊。3.2中肥力麥田DB42/T745—20112指在正常氣候年份的不施肥土壤上小麥產量一般達到3000kg·hm-2~4500kg·hm-2的小麥田塊。3.3氮效應指小麥品種耐低氮土壤脅迫能力在小麥產量上的反應,氮效應值越大,耐低氮脅迫能力越強。3.4氮響應指小麥品種對氮肥的吸收利用能力在小麥產量上的反應,氮響應值越大,單位氮肥增加的產量就越3.5氮營養敏感性品種對土壤氮素的豐缺或施用氮肥的產量反應或響應程度敏感性小麥品種。4產量與質量指標4.1產量指標每公頃產量5250kg~6750kg。4.2小麥商品質量符合GB/T17320-1998專用小麥品種品質標準。5品種選用根據不同區域土壤類型、輪作制度和溫、光、水等生態條件,因地制宜的選用通過國家或湖北省審定的適宜本區域種植的優良品種。選用小麥品種品質應符合GB/T17320-1998專用小麥品種品質標準。6土壤條件為保證小麥產量與品質的穩定性,優質高產小麥生產以中等土壤肥力以上土壤為主。土壤有機質含量大于10g.kg-1,全氮含量大于1g.kg-1,速效磷大于6g.kg-1,速效鉀大于60g.kg-1。7整地秋收作物適時收割騰茬整地。早茬田早耕翻,隨犁隨耙,雨后注意耙地保墑,結合整地施好底肥,整成待播狀態;晚茬地騰茬后,施底肥、整地、播種。整地標準:“深、透、細、實、平”。犁深犁透,細犁細耙,耕層沒有明、暗垡子,上虛下實,田面平整。7.1旱地DB42/T745—20113選用大、中型拖拉機翻耕,深度25cm~30cm,再用旋耕機旋1~2遍,在播種機尾部加載滾筒鎮壓器具對耕層土壤適當鎮壓。7.2水田水稻成熟前挖邊溝排水,成熟后及時收割騰茬晾田,適耕期耕翻整地(沙壤土3d~5d,粘壤土7d~10d)。采用翻耕的要求耕深15cm~20cm,采用旋耕的要求耕深12cm~15cm。7.3溝廂標準播種后及時開溝作廂,一般廂寬2.5m~3.0m,廂溝要求直、平、深、窄,廂溝深20cm~25cm,寬20cm、腰溝深25cm~30cm,寬25cm、圍溝和田間排灌溝“四溝配套”,溝溝相通,排灌通暢。8播種8.1種子處理播種前曬種2d~3d,然后用20%三唑酮按播種量0.2%的劑量拌種,以防治小麥苗期條銹病、白粉病和紋枯病。8.2播種期湖北省北部半冬性品種的適播期為當年10月15日至10月25日,春性品種的適播期為當年10月20日至10月30日。8.3播種量播種量應根據品種的分蘗成穗率、種子的千粒重、發芽率、凈度、田間出苗率和播期早晚等參數具體確定,在適期播種條件下,基本苗以225萬·hm-2左右為宜,播期每推遲2d,基本苗增加15萬·hm-2。8.4播種質量播種方式提倡機械條播,播后鎮壓。要求播種深度一致(3cm~5cm),覆土嚴密,不重播,不漏播,達到苗全、苗齊、苗勻之標準。水田機條播選用免耕條播機,行距25cm左右,旱地推廣機械條播,如人工撒播,在撒播后用旋耕機旋耕5cm~8cm蓋籽并鎮壓。9營養調控技術9.1調控原理根據小麥品種不同的營養特性,結合種植區域的自然降水與灌排條件,提倡基肥過半,氮、鉀肥后移等小麥營養調控新技術。肥料種類以有機肥與化學肥料并舉,肥料運籌以底肥為主,肥料施用采取地力評價等級和測土相結合的優化配方施肥,保持小麥生產中土壤養分的輸入、輸出相對平衡,提高肥料利用率,實現節本增效;高肥力田控氮、穩磷、增鉀、補微,中低產田穩氮、增磷、針對性補施鉀肥與微肥。9.2調控技術與方法DB42/T745—20114根據不同小麥品種氮營養敏感性差異,調控肥料用量和時間。氮高效率小麥品種氮肥基追比例在鄂小麥主產區為6:4或5:5,小麥氮敏感品種氮肥追用時間為拔節前中期,鉀肥按基肥和追肥比例5:5施用;小麥中后期葉面噴施尿素溶液,以提高小麥產量和蛋白質含量,在缺鋅的土壤上,在拔節、孕穗期噴施0.2%的硫酸鋅溶液。推薦施用商品生物有機肥或有機無機復合肥作底肥。9.3施肥量依據湖北省測土配方施肥編制的分縣土壤養分等級圖,查對具體田塊土壤肥力基本認定等級,結合具體田塊小麥近3年產量,最后確定田塊土壤肥力等級標準。在確認土壤肥力等級標準的基礎上,查閱測土配方施肥成果圖中具體地塊所屬小麥施肥分區圖,根據小麥肥效校正試驗和經驗值,采用平衡施肥的方法確定適宜的施肥量。某種肥料需要量的估測,可用下式計算:計劃產量需肥料量(kg/hm2)= 計劃產量對養分吸收量(kg/hm2計劃產量需肥料量(kg/hm2)=肥料中營養元素含量(%)×肥料當季利用率(%)O=當季養分供給量可由土壤中某一元素的速效含量與耕層土壤量(15萬kg)之乘積求出。肥料當季利用率:依地力等級確根據上述公式及參數,可確定達到計劃產量所需施用的氮、磷、鉀肥料用量。9.3.1高肥力麥田高肥力麥田地力水平高,生產條件好,連年氮肥投入量大,但鉀肥投入相對不足。增施農家肥,實施秸稈還田,每公頃施農家肥52500kg或商品有機肥750kg~1125kg、純氮(N)150kg~180kg、磷(P2O5)75kg~90kg、鉀(K2O)60kg~90kg。施肥:氮、鉀肥的60%作底肥,40%拔節期作追肥。農家肥和磷肥全部作底肥,每kg種子用2g~4g硫酸鋅或硫酸錳拌種。9.3.2中肥力麥田中肥力麥田每公頃施農家肥60000kg或商品有機肥1125kg~1500kg、純氮(N)180kg~225kg、磷(P2O5)90kg~120kg、鉀(K2O)105kg~150kg,硫酸鋅30kg;施肥:氮肥50%作底施、50%拔節期作追肥,農家肥、磷、鉀肥全部作底施,每kg種子用2g~4g硫酸鋅或硫酸錳拌種。9.3.3晚播麥田高肥力田每公頃施農家肥45000kg以上或商品有機肥750kg~1125kg、純氮(N)165kg~180kg、磷(P2O5)90kg~105kg,鉀(K2O)90kg~105kg。中肥力田每公頃施農家肥60000kg以上或商品有機肥1125kg~1500kg、純氮(N)180kg~225kg、磷(P2O5)105kg~120kg、鉀(K2O)120kg~135kg;施肥:氮肥60%底施、40%拔節期追施,磷肥一次底施,鉀肥基追各半。中后期針對性葉面噴施多元微肥。9.4施肥方法底肥包括農家肥或商品有機肥、有機無機復合肥、氮肥、磷肥和鉀肥,在耕地前一次性均勻撒施,然后進行耕翻,施肥深度一般在15cm~25cm。追肥結合中耕、降雨或灌溉進行。10田間水肥管理技術DB42/T745—2011510.1苗期苗肥宜在第二葉露尖時看苗或根據底肥施用情況確定,晚茬麥齊苗后及時施用苗肥。苗期一般施氮量為總氮量的10%~15%(每公頃施尿素45kg~75kg)。10.2拔節-孕穗期拔節孕穗肥用量為總氮量的30%~40%。拔節肥的施用在群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對口職高數學試卷
- 公共衛生與預防醫學領域的現狀與發展趨勢
- 歷史文化景觀對游客情緒調節的潛力
- 建筑施工企業稅務風險的內外部因素分析
- 森林資源保護現狀與面臨的挑戰
- 企業與社區在數字技能培訓中的責任與機會
- 消渴病的個案護理
- 手術室護理規范化語言
- 安踏捐款活動方案
- 美國音樂教育體系發展研究
- 2023年陜西初中地理生物會考卷子
- 電梯維護保養規則(TSG T5002-2017)
- 初中物理-摩擦力課件-市公開課一等獎省賽課獲獎課件
- 醫院殯葬管理制度
- (高清版)TDT 1057-2020 國土調查數據庫標準
- 上半年學校安全穩定工作總結
- 出行前的車輛安全檢查指南手冊分享交流座談
- 《吉他基礎知識介紹》課件
- 醫院科室設置醫院不同科室的設置和規劃
- 國外刑偵技術現狀研究報告
- 《生理學》課程標準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