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分層作業_第1頁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分層作業_第2頁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分層作業_第3頁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分層作業_第4頁
《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分層作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史第第頁《資產階級民主革命與中華民國的建立》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A卷(基礎)一、選擇題(本題共6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申報》“時評”欄目曾評述說:“今之時局,略似春秋戰國時之分裂中央政府之對于各省,猶東周之對于諸侯也。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這一時局出現在()A.清政府統治晚期 B.南京國民政府統治時期C.抗日戰爭時期 D.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答案】D【解析】從“南北相攻,皖直交斗,滇蜀不靖,猶諸侯相侵伐也”結合所學知識可知,“皖直”指的是皖系軍閥和直系軍閥,“滇”指的是滇系軍閥。大小軍閥連年混戰,中國陷入了軍閥割據紛爭的動亂之中,D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2.“它是近代由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運動。從云南開始的……戰爭,粉碎了封建帝國延續的陰謀,恢復共和制。”材料評述的是()A.黃花崗起義 B.武昌起義 C.二次革命 D.護國戰爭【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它是近代由中國資產階級領導的僅次于辛亥革命的又一次革命活動。從云南開始的……戰爭”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是護國戰爭,D項正確;黃花崗起義、武昌起義、二次革命與“從云南開始的……戰爭”不符,排除A、B、C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3.二次革命是革命派為保護民主共和而對袁世凱所作的武力斗爭。就其實質來說,這是()A.宋教仁案所引發的革命 B.革命派為了重掌大權C.反對袁世凱的獨裁 D.辛亥革命的繼續【答案】D【解析】二次革命是為了反對袁世凱獨裁所發動的革命,他和辛亥革命的目的都是為了反對袁世凱的獨裁,維護辛亥革命民主共和的成果,故D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4.袁世凱一再破壞責任內閣制,并于1913年派親信在上海火車站刺殺改組國民黨的宋教仁。這些行為()A.說明袁世凱已經復辟了帝制 B.加快了國民革命運動的到來C.標志著辛亥革命的徹底失敗 D.反映了袁世凱建立獨裁統治的野心【答案】D【解析】根據材料結合所學可知,為了限制袁世凱獨裁,孫中山籌劃了責任內閣制,而袁世凱為了復辟帝制發動了刺殺宋教仁案,D項正確;1913年,袁世凱還沒有復辟帝制,排除A項;國民革命與題干信息無關,排除B項;“徹底”一詞說法絕對,排除C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5.《申報》民國七年八月……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田賦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養,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賦以致加深了天災……這種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A.辛亥革命成功 B.中華民國建立C.袁世凱稱帝 D.北洋軍閥混戰【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民國七年是1918年,此時正值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生態環境遭到破壞,田賦增加使土地得不到休養,政府忙于征兵派款,索取田賦以致加深了天災”反映的是北洋軍閥連年混戰,使得生靈涂炭,民不聊生,D項正確。【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次革命因國民黨力量渙散,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護國戰爭中,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北洋軍隊人心渙散,袁世凱眾叛親離,被迫取消帝制,故都未取得成功的說法不正確,選D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6.小文比較了二次革命和護國運動,總結了二者的相同點,其中不正確的是()A.都是國民黨直接領導的 B.都是為了維護辛亥革命的成果C.都反對北洋軍閥的反動統治 D.最終都未取得成功【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知識可知,二次革命因國民黨力量渙散,很快被袁世凱鎮壓下去;護國戰爭中,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北洋軍隊人心渙散,袁世凱眾叛親離,被迫取消帝制,故都未取得成功的說法不正確,選D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二、非選擇題7.觀察下列圖片并仔細閱讀文字,回答問題。圖一1912年2月13日,孫中山宣布辭去臨時大總統,讓位袁世凱,以換取袁世凱幫助推翻滿清政府。3月10日袁世凱就職臨時大總統,儀式在北京石大人胡同前清外務部公署舉行。袁世凱身著軍服,佩長劍,面南正立,宣讀誓詞說:“世凱深愿竭其能力,發揚共和精神,滌蕩專制之瑕穢。謹守憲法,依國民之愿望,祈達國家于安全強固之域,伸(使)五大民族同臻樂利。圖二為限制總統的權力,1912年3月11日,南京臨時政府頒布了由參議院制定的《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約法規定:中華民國的主權屬于全體國民;國民不分種族、階級、宗教信仰,一律平等;參議院行使立法權,國務員輔佐臨時大總統行使行政權并負其責任,司法獨立等。《中華民國臨時約法》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具有資產階級共和國憲法性質的重要文件。(1)上述圖片屬于史料類別中的哪一類?A.第一手資料

B.第二手資料(2)從以上圖片和文字介紹中,你能獲取哪些歷史信息?(寫出四點即可)(3)結合上述圖文介紹回答,臨時政府通過什么方式限制袁世凱權力?(4)結合上述圖文介紹及所學知識回答,袁世凱是否履行了就職誓詞,舉例說明。【答案】(1)A(2)(就職、頒布)時間、就任地點、(誓詞、文獻)內容、文獻名稱、文獻地位。(3)制定法律。(4)沒有。袁世凱復辭帝制,違背了共和。【解析】【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非選擇題B卷(鞏固)一、選擇題(本題共9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統計,在民國初年,光是四川內部各派軍閥之間的戰亂,即達400余次之多,湖南寶慶城內外,凡兵隊經過駐扎之處,戶少炊煙,路無行人,傷人慘目,天日為暗。上述材料反映出當時()A.直系軍閥控制中央政府 B.北洋政府依附帝國主義C.戰亂頻繁導致民不聊生 D.生態環境遭受嚴重破壞【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軍閥之間的戰亂,即達400余次之多”“戶少炊煙,路無行人,傷人慘目”等信息可得出,由于戰亂頻繁,導致人口減少,經濟破壞,民不聊生,C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2.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在下列哪一事件中最能體現()A.強迫國會選舉他為正式大總統B.解散國民黨,解散國會C.廢除《中華民國臨時約法》,頒布《中華民國約法》D.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答案】D【解析】四個選項都是袁世凱破壞民主制的行為。袁世凱在破壞民主制的行為中,修改大總統選舉法,且規定總統連任無限制,獨裁更強化,最能體現袁世凱想當皇帝的野心,故選D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3.“蔡鍔與從前的老師梁啟超宣誓討袁,一個用槍,一個用筆來捍衛共和,保衛中國四億黎民的榮譽和骨氣。云南革命黨人……向袁發布通牒,給他兩天時間取消帝制運動。當袁拒絕時,云南便于12月25日宣布獨立。”與材料相關的歷史事件是()A.辛亥革命 B.護國戰爭 C.二次革命 D.戊戌變法【答案】B【解析】袁世凱的復辟活動,令舉國嘩然。1915年底,蔡鍔、李烈鈞、唐繼堯在云南宣告獨立,組織護國軍北上討袁,護國戰爭爆發,B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4.以下內容是一位歷史人物的部分經歷,他是()時間1894年1905年1912年1913年事件成立興中會成立中國同盟會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發動“二次革命”A.孫中山 B.李大釗 C.毛澤東 D.陳獨秀【答案】A【解析】結合所學知識可知,材料反映的人物是孫中山,A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5.1918年,孫中山在《建國方略?自序》中說:“夫去一滿洲之專制,轉生出無數強盜之專制,其為毒之烈,較前尤甚。于是而民愈不聊生矣!”“無數強盜之專制”指的是()A.袁世凱復辟帝制 B.宋教仁遇刺C.護國運動 D.軍閥割據【答案】D【解析】根據所學可知,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專制,建立了中華民國,但是,中華民國有名無實,軍閥割據,民不聊生,D項正確;袁世凱在1916年已經死去,宋教仁遇刺是1913年,護國運動在1915年底,排除A、B、C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6.袁世凱從稱帝到取消帝制,總共經歷了83天。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是()A.獲得了國際援助 B.孫中山和黃興等發動了“二次革命”C.袁世凱的復辟行徑不得人心 D.北洋軍隊作戰不利,節節敗退【答案】C【解析】根據題干的“袁世凱的‘皇帝夢’短命而亡的主要原因”結合所學可知,袁世凱下令以1916年為“中華帝國”洪憲元年,并在元旦登基。1915年底,護國戰爭爆發。他復辟帝制的行徑不得人心,體現在其嫡系部署陽奉陰違,北洋軍隊人心渙散,各省也宣布獨立,脫離袁世凱政府,迫使其取消帝制,C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7.孫中山在一篇文章中寫道:“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戮此民賊,以拯吾民。”“民賊”是指()A.馮國璋 B.袁世凱C.張作霖D.段祺瑞【答案】B【解析】根據“既忘共和”“民賊”等信息中可判斷是袁世凱,故選B項。【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8.1924年,上海《申報》刊文評論時局:“北京所發生之事實,于全國無重大影響,北京乃一隅,而非全國,且不能統治全國。”這一評論客觀上反映出當時()A.軍閥割據嚴重 B.首都往南遷移 C.民眾漠視政治 D.列強魚肉百姓【答案】A【解析】材料體現了軍閥割據嚴重,A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9.下面示意圖反映出民國初年()A.民主進程艱難曲折 B.專制獨裁從未改變C.軍閥割據貫穿始終 D.法治觀念深入人心【答案】A【解析】題干示意圖表明民主進程艱難曲折,A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二、非選擇題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袁世凱頒布的《中華民國約法》規定:“大總統為國家元首,總攬統治權。”他繼而又修改總統選舉法,規定總統任期改為10年,可無限期連任,可指定繼承人材料二他(袁世凱)不過是我國舊環境產生的一個超等的大政客,在他的任內,他借了一批大外債,用暗殺的手段除了他的大政敵宋教仁,擴充了北洋軍隊的勢力,與日本簽訂了《民四條約》,最后聽了一群小人的話,幻想稱帝。——摘編自蔣廷黻《中國近代史》材料三萬戶涕淚,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稱民賊。……誓死戳此民賊,以拯吾民。——孫中山《討袁檄文》材料四軍閥割掘混戰造威的一些后果:農戶1914—1918年減少1500多芳萬畝耕地1914-—1918年減少2600多芳萬畝荒地1914—1918年增加4900多萬畝陸軍1914-1919年增加92萬多人軍費1916—1918年增加5000多萬元(1)據材料一,概括材料中的“《中華民國約法》”和“總統選舉法”賦予大總統怎樣的權力。袁世凱頒布《中華民國約法》和修改總統選舉法的目的是什么?(2)據材料二,指出袁世凱為了實現皇帝夢而采取了哪些行動。(3)據材料三,指出孫中山針對袁世凱的稱帝之舉而發起了哪一戰爭。(4)據材料四并結合所學知識,說明軍閥割據混戰對中國社會產生的影響。【答案】(1)總統總攬大權,規定民國總統實行終身制和世襲制。復辟帝制。(2)刺殺宋教仁;擴充北洋軍隊;簽訂了中日《民四條約》;等等。(3)護國戰爭。(4)給國家和人民帶來了空前災難,使社會生產力遭到極大的破壞,嚴重阻礙了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解析】【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非選擇題C卷(拓展)一、選擇題(本題共3小題,下列每小題列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1.據統計:從1917年6月12日解散舊國會到1924年11月2日曹錕下野,前后有馮國璋、徐世昌、黎元洪、曹錕四任總統為時共七年。北洋政府存在16年里政府內閣更換次數就達45屆。這表明()A.北洋政府時期政權動蕩 B.北洋政府統治危機重重C.軍閥混戰加重政權覆亡 D.北洋政府統治失去人心【答案】A【解析】根據材料可知,北洋軍閥統治時期,總統和內閣頻繁更迭,說明中央政權機關變動不斷,反映了北洋政府時期政權動蕩,A項正確。【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2.下圖為1920年上海《申報》上發表的漫畫,名為《共去厭物,道路平坦》。圖中四個農家裝束的老百姓在挖刨一顆寫著“軍閥”二字的老枯樹。該圖反映了當時

A.人們渴望結束軍閥混戰局面B.北洋軍閥破壞報社言論自由C.袁世凱復辟帝制失敗D.五四運動推動思想觀念解放【答案】A【解析】漫畫中老百姓在挖刨一顆寫著“軍閥”二字的老枯樹,反映了當時人們渴望結束軍閥混戰局面,A項符合題意。【知識點】北洋政府的統治與軍閥割據【難度】★★★【題型】選擇題3.老舍《茶館》中人物李三有一句臺詞是這樣說的:“皇上沒啦,總算大改良了吧?可是改來改去,袁世凱還是要做皇上。袁世凱死了,天下大亂,今兒個打炮,明兒個關城,改良?我還留著小辮兒,萬一哪天把皇上改回來呢!”這反映了(

)A.大眾對于改良持消極態度 B.民主發展的道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