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_第1頁
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_第2頁
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_第3頁
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_第4頁
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考小說思維導圖+6大考點術語表格附錄一:小說閱讀知識點思維導圖附錄二:結合真題明確出題方式高考語文小說閱讀知識運用匯編之六大考點表格版(一)技巧概念寫作技巧是作家駕馭文學語言,運用多種藝術表現手法及表達方式、修辭手段等,來構思文學作品塑造文學形象時所表現出的熟練而又獨具特色的藝術才能。表達方式記敘、描寫、說明、議論、抒情結構方式前后照應、創造懸念、埋下伏筆、總結上文、點題……表現手法比喻、排比、夸張、烘托、象征、襯托、對比、鋪墊、欲抑先揚、先抑后揚、以小見大……人稱運用第一人稱:敘述親切自然,能自由地表達思想感情,給讀者以真實生動之感。第二人稱:增強文章的抒情性和親切感,便于感情交流。第三人稱:能比較直接客觀地展現豐富多彩的生活,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反映現實比較靈活自由。不同順序順敘、倒敘、插敘、補敘、平敘各種描寫(見人物表)白描:純用線條勾畫,不加渲染烘托,寥寥幾筆勾勒出畫面,表現了性格、主題。常用開頭A.設疑法(懸念法):提出疑問,然后在行文過程中或結尾才回答疑問。作用是造成懸念,引出下文,并引起讀者的思考,吸引讀者把小說讀下去。①引起讀者的思考;②引出下文的情節;③突出人物形象;④揭示小說的主題。B.寫景法。如《藥》的第一段寫秋天下半夜陰暗、凄清、恐怖的環境,暗示了小說主人公的不幸命運。再如《荷花淀》開頭寫月下院子里的美景,烘托了水生嫂的美好心靈。小說結局※分析出人意料的結局。①

從結構安排上看,它使平淡的故事情節陡然生出波瀾,如石破天驚,猛烈撞擊讀者的心靈,產生震撼人心的力量。如《項鏈》。②

從表現手法上看,與前文的伏筆相照應,使人覺得又在情理之中。如《項鏈》,直到結尾才點出是假的,但前面已作了埋伏。如借項鏈時主人一口答應,還項鏈時主人沒有打開盒子檢查等,暗示了項鏈是不值錢的。※分析令人傷感的悲劇結局。①從主題上看,能更好地深化主題。如《藥》華小栓、夏瑜的死(悲劇)揭示了辛亥革命的不徹底性----沒有發動群眾。②從表現人物性格看,能更好地塑造人物性格。如《藥》寫華小栓吃了人血饅頭后的死,突現了群眾(華老栓)的愚昧性格。③

這種結局令人感動,令人回味,引人思考。如《杜十娘怒沉百寶箱》,杜十娘的死,引起讀者思考死的原因。※分析令人喜悅的大團圓結局。這種結局符合人們的閱讀心理。這樣的結尾有什么作用?①

從表達效果上看,小說喜劇結局給讀者留下了廣闊的想象空間,耐人尋味。②

從閱讀者的情感體驗看,喜劇性的結尾與主人公、作者的意愿構成和諧的一體,給人以欣慰、愉悅之感。③

從主題上看,這樣的結局凸顯反映出人類向往和平美好生活的愿望。※分析戛然而止,留下空白的結尾。留下了“空白”給讀者想象,讓讀者進行藝術再創造。標題1、表明寫作對象2、體現主要內容3、貫穿全文線索4、揭示情感主旨5、引起讀者興趣段落開頭:統領全篇、引起下文、營造氛圍。

中間:承上啟下、對比反襯、伏筆鋪墊。

結尾:首尾呼應、總結全文、深化主題。答題思路指導設題例題答案答題規范A文中運用了什么表現方法及對塑造形象的作用(2019年卷Ⅱ)莫泊桑《小步舞》8.請以老舞蹈師形象為例,談談小說塑造人物形象時運用了哪些表現手法。8.①用特征鮮明的細節凸顯人物的個性,如老舞蹈師過時的穿戴、木偶似的舞姿等,表明他是一個懷舊的人;②用個性化的對話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如老舞蹈師與“我”的交談,流露出內心的痛苦與無奈;③用典型化的場景烘托人物狀態,如被人遺忘的苗圃,村托了老舞蹈師失落的心態。運用哪一種表現手法,表達了什么內容;效果或作用,并結合具體語句加以說明。B分析小說標題含義和作用(2016年卷Ⅰ)李銳《鋤》(2)小說以“鋤”為標題,有什么寓意?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2)①鋤作為一種農具,象征六安爺的人生和精神;②鋤喻示勞動者與土地的親密關系;③鋤意味著傳統的農業生產和生活方式;④鋤作為一種勞作行為,蘊含著六安爺對土地的熱愛,又暗示著他對土地的告別。1.先看標題的本義再思考深層含義2.分析標題作用3.分析效果C分析小說開頭結尾的作用(2019年卷Ⅲ)何士光《到梨花屯去》9.兩個乘客為什么沉默?小說為什么首尾均有這一細節?請結合全文分析。9.第一問:兩個乘客沉默,是由于趕車老人的話使他們產生觸動,并陷入沉思。第二問:①首尾都寫到兩個乘客的沉默,既是結構上的呼應,也強調了沉默之中含有深意;②小說在開頭提示“回過頭來看一看”,結尾又說“不知為什么”,都指引讀者去思考這個看似平淡的故事中所包含的深刻意味。小說用了什么方法?表達了什么內容?有何效果或作用?與主旨的關系?(2017年卷Ⅰ)趙長天《天囂》(3)小說以一個沒有謎底的“美好的謎”結尾,這樣處理有怎樣的藝術效果?請結合作品進行分析。(3)①小說人物“他”所知有限,這樣寫很真實;②故事戛然而止,強化了小說的神秘氛圍;③打破讀者的心理預期,留下了更多想象回味的空間。從結尾本身的作用、情節上的作用、情感上的作用、主旨上的作用等幾個角度答題。朱自清的《背影》開頭第一段:我與父親不相見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記的是他的背影。開篇點題:思念父親,最不能忘懷的是他的“背影”。并以此總領全文,統攝全篇,以一種濃厚的感情氣氛籠罩全文。“背影”在文章中出現了四次,每次的情況有所不同,而思想感情卻是一脈相承的。魯迅的《故鄉》開頭兩段:我冒了嚴寒,回到相隔二千余里,別了二十余年的故鄉去。時候既然是深冬,漸近故鄉時,天氣又陰晦了,冷風吹進船艙中,嗚嗚地響。從縫隙向外一望,蒼黃的天底下,遠近橫著幾個蕭索的荒村,沒有一些活氣。我的心禁不住悲涼起來了。

呵!這不是我二十年來時時記得的故鄉?【解析】開頭通過“陰晦”、“冷風”、“蒼黃”、“蕭索”、“荒村”等詞語寫出了故鄉的凋敝、蕭索、荒涼、陰冷,渲染了一種悲涼、感傷的氛圍,為全文奠定了一種低沉的情感基調。D段落的作用考察2010年全國卷二《大河家》第14小題:結合全文來看,開頭三段在文章中有哪些作用?開門見山,點出文章對大河家的思念與依戀的主題;挑明在“尚未立穩腳跟放下行李”,“尚不能馬上去看”大河家前,就在紙上與他們神交的寫作緣由,激發讀者的閱讀興趣;奠定文章的抒情基調,展現思想深沉、情感飽滿的特點;總領下文,預示行文的內在結構,當下的情感與往昔的情

景相互交織。1.段落的作用(1)結構(2)內容2、規范:結構+表現手法+內容+抒發什么感情E線索的作用(2017年卷Ⅰ)趙長天《天囂》(2)小說以“渴”為中心謀篇布局,這有什么好處?請簡要說明。(6分)(2)①省去許多不必要的敘述交代,使情節更簡潔;②集中描寫人物在特定環境下的狀態與感受,使主題更突出。(2015年卷Ⅰ)《馬蘭花》李德霞(2)小說有明暗兩條線索,分別是什么?這樣處理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6分)(2)⑴明線是馬蘭花一家為借款而引發的沖突,暗線是麻嬸母女的還款過程。(2分)⑵①設置麻嬸母女還款這一暗線,雖然著墨不多,但仍可展現她們的品質,豐富小說的主題;②明暗線索交織,使小說情節更為集中緊湊,突出了主人公的形象。F歷史與現實交織(2018年卷Ⅰ)阿成《趙一曼女士》6.小說中歷史與現實交織穿插,這種敘述方式有哪些好處?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6.①既能表現當代人對趙一曼女士的尊敬之情,又能表現趙一曼精神的當下意義,使主題內蘊更深刻;②可以拉開時間距離,更加全面地認識英雄,使人物形象更加立體;③靈活使用文獻檔案,與小說敘述相互印證,使藝術描寫更真實。從小說三要素以及主題的角度,即主題的表現、人物形象的塑造、表達效果三個方面來考慮。G人稱的作用(17課標卷Ⅱ)林徽因《窗子以外》6.作者交替使用“你”和“我”兩個不同的人稱,其中蘊涵著怎樣的態度?請結合全文進行分析。(6分)(3)①人稱靈活變換使用,使行文更自由流暢、思維不受阻礙,更顯出“窗”對人們的無所不在的約束;②以拉家常的口吻娓娓道來,更顯親切,拉近與讀者的距離,易與心靈深處的交流;③使讀者體會到作者的真誠態度,增加了內容的可信度。小結在解答這類題目的過程中要了解一些相關的知識。(二)情節概念小說中用于表現人物性格發展變化的事件,是矛盾發生、展開、發展的過程。結構由序幕、開端、發展、高潮、結局、和尾聲構成。作用⑴

交代人物活動的環境;⑵

設置懸念,引起讀者閱讀的興趣。⑶

側面烘托,為后面的情節發展作鋪墊或埋下伏筆。

照應前文。⑸線索或推動情節發展。⑹

刻畫人物性格。⑺

表現主旨或深化主題。情節安排特點1.全文情節一波三折。引人入勝,扣人心弦,增強故事的戲劇性、可讀性。2.情節首尾呼應。使情節完整結構嚴謹。3.開頭運用倒敘,設置懸念,吸引讀者,引人入勝。如《祝福》,先寫祥林嫂的死,然后再寫祥林嫂是怎樣一步步被封建禮教逼向死亡之地的。起到制造懸念的作用。4.結尾戛然而止,給讀者留下廣闊的想象空間,或引人深思。5.結尾出人意料,情節逆轉,深化主題。6.貫穿情節的線索,可作線索的有:事、物、人、情、時間、空間。如《藥》中的“人血饅頭”、《故鄉》中的“我”等。層層推進,使文章結構緊湊,脈絡清晰。情節安排基本技巧①順敘:按時間(空間)順序來寫,情節發展脈絡分明,層次清晰。②倒敘:不按時間先后順序,而是把某些發生在后的情節或結局先行提出,然后再按順序敘述下去的一種方法。造成懸念,引人入勝。③插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主要情節或中心事件做必要補充說明,使情節更加完整,結構更加嚴密,內容更加充實豐滿。④補敘:在敘述主要事件的過程中,插入另一與之有關的事件,然后再接上原來的事件寫。對上文內容加以補充解釋,對下文做某些交代,照應上下文。⑤平敘:(指敘述兩件或多件同時發生的事)使頭緒清楚,照應得體。結構方式小說情節的結構主要通過情節的推進或情緒的勾連、材料的組織來構成。傳統小說通常是以時空為本位的線性結構模式。具體有三種:1.基本模式:開端——發展——高潮——結局。“開端”是小說所反映的矛盾沖突的開始(往往能夠看出作者的褒貶傾向);“發展”是小說主要矛盾沖突從發生到激化的演變過程;“高潮”是決定矛盾各方面的命運或者主要矛盾即將解決的關鍵時刻,是矛盾沖突發展到頂點,人物思想斗爭最緊張、最激烈、最尖銳的階段(最能表現人物思想品格的部分);“結局”是矛盾得到解決,人物的發展已經完成,故事有了最后的結果,主題思想得到充分展示,是情節發展的必然結果(往往是議論抒情句段)。2.搖擺式:通常所說的“一波三折”。情節的搖擺往往賦予小說更為攝人心魂的魅力。3.出乎意料又在情理之中式:俗稱“歐·亨利”式筆法。在結尾處出其不意地揭示真相,而這個真相通常都出人意料,回扣前面的情節,一切又都在情理之中,從而增加小說情節的生動性。答題思路指導設題例題答案答題規范A梳理概括情節(2013·高考重慶卷)請圍繞主人公貝爾蒂梳理文章的基本情節。貝爾蒂俘敵(開端)——護俘(發展)——被俘(發展)——脫險(高潮)——赴死(結局)。1、情節內容概括2、概括組織要素:何人、何時、何地、何事。(2009·安徽卷《董師傅游湖》這篇小說的主要情節是什么?董師傅帶領小翠游湖B分析情節作用(2018年卷Ⅱ)老舍《有聲電影》5.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6分)5.

①對待新奇事物,還沒親見就先有說法,“不知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無知的自大;②聽說有聲電影真有新奇之處,就想“開開眼”,是一種從眾、趨新的心態;③到了電影院后也不真的看電影,不愿對新奇事物進一步了解探究,實質上是一種固步自封的心態;④對有聲電影胡亂作出“共識”評價,隱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對新奇事物時無所適從的焦慮不安。1、寫了什么內容2、有什么作用:①前后照應(與前文相呼應,為下文……作鋪墊、埋伏筆、提供依據)②設置懸念,吸引閱讀興趣③刻畫人物性格,歸納情節,指出性格特點④表現主旨,深化主旨,(歸納情節,點出主旨)(2011年課標)林海音《血的故事》(2)小說一開始就寫乘涼會上“南腔北調”,這樣寫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2)①表明乘涼會上的人們的外省人身份;②提示小說主題的解讀路徑;③照應下文出現的各種方言。C賞析情節手法(2014年卷Ⅰ)葉紫《古渡頭》(3)作品是怎樣敘述渡夫的故事的?這樣寫有什么好處?請簡要分析。(3)【答案】①以“我”的視角來敘事,使事件顯得真實可信;②以“錢”為話題,引入渡夫的故事,喚起讀者的閱讀興趣;③多用對話形式,以渡夫之口自述他的經歷,使敘事更加集中;④情景描寫與渡夫講述相結合,賦予渡夫的故事哀而不傷的詩意美。1一般答題規范①點出情節安排的特色②結合情節具體展開特色③點明該情節安排特色的作用,一般是該情節反映的人物性格、社會生活。2、情節展開特點:①以……線索,用什么手法為主要方式來展開情節內容②或者選取……材料為展開方式,表現了人物形象……性格特點,突出了……主旨。(09四川《想象》)故事情節是怎樣展開的,請概括回答以想象為線索,以心理變化為主要方式展開故事情節D情節對比作用(2013年卷Ⅰ)[阿根廷]萊·巴爾萊塔《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4)小說前半部分側重寫馬里諾的影子表演,后半部分側重寫馬里諾的現實生活。作者這樣安排有什么用意?請結合全文,談談你的看法?(8分)(4)①小說以馬里諾影子表演的玄妙神秘與他在現實生活中的平淡無奇相對比,賦予故事情節以戲劇性,有助于吸引讀者閱讀;②小說以前半部分影子表演的熱鬧有趣,與后半部分馬里諾現實生活的凄涼孤獨相對比,有助于增強小說的悲劇感;③小說以飯店內觀眾對馬里諾的冷漠與家人對馬里諾的關心相對比,有助于表現世態的冷暖炎涼;④小說以馬里諾在觀眾面前談笑風生與在家里的茫然失神相對比,有助于深入刻畫他性格的復雜性;⑤小說以影子的虛幻與現實生活的真實相對比,有助于增強作品反映現實的力度;⑥小說通過馬里諾在飯店和家里活動狀態的對比,表達了作者對底層人民的同情和對社會的批判。小結小說的情節是支撐小說人物與主題的框架,情節往往是為了人物和揭示小說主題所服務。(三)環境概念小說典型環境的描寫是人物活動的場所,是人物性格展示的場所,是人物性格形成的客觀依據。分類主要包括自然環境和社會環境。自然環境提供了故事情節發生發展的具體場所。社會環境,它包括社會政治制度,經濟生活,民情風俗,地域文化,人際關系等,往往對人物性格形成和命運軌跡起決定作用。作用(1)社會環境——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作用:①交代故事發生的時代背景,揭示各種復雜的社會關系。②渲染故事氣氛,增加故事的真實性。③烘托人物形象,表現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等。④暗示人物的前途命運。

⑤推動情節發展。⑥深化作品主題。(2)自然環境——人物活動的具體場景,如時間、地點、氣候、景色、場面等。作用:①點明故事發生的時間、節令和地點;②交代人物活動背景,烘托人物性格、心理;③渲染氣氛,奠定基調;為刻畫人物作鋪墊;④推動故事情節發展;⑤暗示或象征社會環境,深化主題。答題思路指導設題例題答案答題規范A自然環境表達特色(10江蘇《溜索》)文中畫線部分描寫了峽谷險峻氣勢,請分析其表現特色以壁頂為觀察點,變換視角,從視覺、聽覺、內心感受多方面描寫,使人身臨其境。(1)描寫:①觀察角度變化(遠近、高低、俯仰)②內心感受③動靜④虛實⑤正側⑥色彩渲染⑦典型性意象或場景(2)總括場景的特點,描繪/渲染……圖畫/氛圍(3)表達效果(4)作者情感《邊城》“由四川過湖南去,靠東有一條官路。這官路將近湘西邊境到了一個地方名為“茶峒”的小山城時,有一小溪,溪邊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戶單獨的人家。這人家只一個老人,一個女孩子,一只黃狗。

”【解析】白描,小說開頭交代了故事發生地點、人物。B自然環境作用(08寧夏《二十年以后》)小說兩次寫到“一陣冷颼颼的風”,有什么作用?①第一次,烘托環境,展開情節;②第二次,渲染氣氛,轉換情節。具體描寫了……景色,營造/渲染了一種……氣氛/氛圍,定下……的感情基調,烘托或塑造人物……心情/情感/形象,為下文……情節展開作鋪墊,推動……情節的發展,揭示或深化……主題。(10遼寧《洗澡》)小說中多次寫到“太陽”、“樹”和“知了”等,這樣寫有哪些作用?請概括說明。交代故事發生的時間,突出季節特征,渲染氣氛,烘托人物心理,使情節的發展更為合理。(2019年卷Ⅲ)何士光《到梨花屯去》8.小說中有多處景物描寫,請分析其功能。(6分)8.①到梨花屯去的沿途風景,為故事展開提供自然背景;②以景物描寫的插入來配合氛圍的變化以及謝趙二人的心理變化;③使小說具有清新的田園風格,流露出生機勃勃的時代氣息。1、概括……景物描寫的內容;2、明確景物描寫的作用:①環境自身:渲染……氛圍,烘托環境,提供……背景,交待時間、季節、地點,定下……的感情基調。②人物:烘托……心理,烘托/映襯人物心情,凸現人物形象。③情節:推動/展開/轉換/暗示……,為下文……作鋪墊;④主題:表達、暗示、揭示、寄托……主題(2019年卷Ⅱ)《小步舞》9.小說中的盧森堡公園苗圃在情節發展中有重要作用,這種作用體現在哪些方面?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6分)9.①故事切入自然,“我”不太喜歡喧鬧,而老舞蹈師又天天來這里,兩人相遇才有可能,以此切入故事,自然而不做作。②有利于情節的集中與展開,苗圃既是表演的舞臺,也是人生的舞臺。③使故事有余味。苗圃鏟平了,故事自然結束,但主人公怎樣了,讓人牽掛。C社會環境作用《林黛玉進賈府》節選自《紅樓夢》第三回,是小說第一次正面描寫賈府的豪華和富麗。集中介紹了賈府的生活環境,為小說的展開提供了一個具體的場景,成為整部小說的背景,小說的人物故事就是在這樣一個大宅院里轟轟烈烈、熱熱鬧鬧地展開。小結小說環境描寫的作用往往是多方面的,具體答題時要具體分析。

(四)人物總括小說主題往往就是通過對典型環境中人物的塑造、刻畫來集中反映的某一個社會問題。小說中的人物形象分為主要人物形象、次要人物形象,甚至還包括一些動物、事物形象,這些次要形象一般情況下都是為了主要人物形象所服務的。表現手法⑴正面描寫——直接描寫

描寫人物的語言、行動、肖像、心理,表現人物性格特征。⑵

側面描寫——間接描寫

概括地說就是通過其他人物的言行,間接寫主人公。描寫手法⑴

肖像、神態、動作描寫:更好展現人物的內心世界及性格特征。⑵

語言描寫:言為心聲,人物的語言也體現著人物的思想性格。①刻畫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活動,促進故事情節的發展。②描摹人物的語態,使形象刻畫栩栩如生、躍然紙上。⑶

心理描寫:直接表現人物思想和內在情感(矛盾/焦慮/擔心/喜悅/興奮等),表現人物思想品質,刻畫人物性格,推動情節發展。分析人物的心理描寫,能很好的揭示人物的內心世界。⑷

細節描寫:更細膩地展示人物某一特征。細節是文學作品中細膩描繪的最小環節。作品中的人物性格、故事情節、社會環境和自然景物,是由許多細節組成的,如場景細節描寫、服飾細節描寫、動作細節描寫、心理細節描寫、語言細節描寫等,成功的細節可以增強藝術感染力,是文學創作和記敘文不可忽視的技巧。細節描寫的作用:①

典型的細節可以刻畫人物性格\追求\愛好。如魯迅《孔乙己》中,孔乙己會“回”字的四種寫法,典型地表現了這個人物的迂腐和呆氣。吳敬梓的《儒林外史》第六回,嚴監生臨終前望著燈盞里點了兩莖燈芯而不肯斷氣,入木三分地表現了這一人物的吝嗇和刻薄。②典型的細節可以深化主題。如魯迅《藥》中的“人血饅頭”這一“物”的細節,形象而深刻地表現了辛亥革命脫離人民群眾的根本弱點。③典型的細節可以推動情節的發展\營造一種氛圍。如《林教頭風雪山神廟》中,“那雪下得正緊”這一自然景物的細節描寫,致使林沖到山神廟躲避風雪,才有殺死仇敵的故事,這樣細節描寫就推動了情節的發展。《水滸傳》“回頭看那日色時,漸漸的墜了下去”。營造渲染了一種緊張而恐怖的氣氛,為老虎的出現作鋪墊。④典型細節可以渲染時代氣氛地方特色。如魯迅《風波》中釘了十六個銅釘的瓷碗和七斤一家晚餐吃的蒸干菜和松花黃的米飯,就渲染了當時的時代氣氛和地方特色。⑤營造典型的環境,渲染人物心情\心理活動。《卓越的科學家竺可楨》一文,作者在寫竺可楨到毛主席住處時,有一處細小的景物描寫:雪后初晴,玉樹瓊枝,掩映如畫。寥寥幾字就烘托出當時的氣氛雖是冬日,卻溫暖如春。烘托出會見時的融洽氣氛,襯托人物的愉快心情。⑥典型的細節可以暗示影射。如魯迅《藥》中描寫丁字街頭破匾上的“古口亭口”四個字,其實是影射秋瑾就義地點——“古軒亭口”,暗示小說中的夏瑜影射了秋瑾。形象切入點第一,重視小說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經歷、教養、氣質等,因它們直接決定著人物的言行,影響著人物的性格。第二,通過人物的外貌、語言、行動、心理描寫揭示人物的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第三,小說里的人物都是在一定的歷史背景下活動的,所以分析人物就應把他們放在一定的社會歷史背景下去理解。第四,注意作者對人物的介紹和評價。答題思路指導設題例題答案答題規范A分析概括人物形象或人物形象具體表現(2015年卷Ⅰ)李德霞《馬蘭花》(3)小說在刻畫馬蘭花這個形象時,突出了她的哪些性格特征?請簡要分析。(3)⑴樸實善良。聽說麻嬸的不幸后,不時發呆,并及時到醫院探視。⑵善解人意。見麻嬸女兒傷心,便不再提及借款的事。丈夫對她不滿,她盡量忍讓。⑶做人有原則。盡管掙錢不易,但不為錢傷害情義;丈夫言行過分,她會據理力爭。1、明確身份:是一位……2、概括性格特點:(如善良、溫婉……)3、概括品質特點:(如德藝雙馨、傳統、儒雅、有情趣……)(2014年卷Ⅰ)葉紫《古渡頭》(2)作品中的渡夫有哪些性格特點?請簡要分析。(2)①熱情坦誠,樂于助人,喜歡孝順父母的子女;②剛強不屈,不畏身心勞苦,靠自己的氣力賺錢;③堅忍不拔,不向命運低頭,堅持自由自在的生活信念。(2013年卷Ⅰ)[阿根廷]萊·巴爾萊塔《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3)小說主人公馬里諾這一形象有哪些特點?請簡要分析。(3)①演藝精湛:能說會道,善于捕捉觀眾心理,賦予無聲的影子以獨立的生命;②地位卑微:人前強顏歡笑,依靠表演取悅觀眾,卻招觀眾厭棄和警察驅逐;③忍辱負重:為養家糊口而奔走賣藝,卻只能獨自忍受精神的孤獨和痛苦。(2018年卷Ⅰ)阿成《趙一曼女士》5.小說中說趙一曼“身上彌漫著拔俗的文人氣質和職業軍人的冷峻”,請結合作品簡要分析。5.①文人的氣質:喜歡丁香花,情趣不俗;時常深情,甜蜜地回憶戰斗生活,文雅浪漫;用大義與真情感化青年,智慧過人;②軍人的冷峻:遭嚴刑拷打而不屈服,意志堅定;笑對即將到來的死亡,從容淡定;充滿母愛又不忘大義,理智沉穩。

具體+效果B分析人物心理(2018年卷Ⅱ)老舍《有聲電影》5.請結合二姐等人看有聲電影的經過,簡要分析小說所揭示的市民面對新奇事物的具體心態。5.①對待新奇事物,還沒親見就先有說法,“不知為知之”,揭示出二姐等人傲慢無知的自大;②聽說有聲電影真有新奇之處,就想“開開眼”,是一種從眾、趨新的心態;③到了電影院后也不真的看電影,不愿對新奇事物進一步了解探究,實質上是一種固步自封的心態;④對有聲電影胡亂作出“共識”評價,隱含的是二姐等人面對新奇事物時無所適從的焦慮不安。(2018年卷Ⅲ)劉慈欣《微紀元》5.請簡要分析文中先行者的心理變化過程。(6分)5.①先行者著陸之前,已經知道地球災難的發生,一方面心存僥幸,一方面又深知連僥幸也不過是幻想,心情復雜糾結;②著陸后親身感受到地球的荒涼,自認是宇宙間最后一個人類,巨大的孤獨感和絕望使他瀕臨崩潰;③意識到畫面有可能并非虛擬,感到震撼,重新燃起了希望。

(2015年卷Ⅰ)李德霞《馬蘭花》(4)小說三次寫馬蘭花流淚,每次流淚的表現都不同,心情也不一樣。請結合小說內容進行具體分析,并說明這樣寫有什么效果。(8分)(4)⑴第一次是“眼淚在眼眶里打轉轉”,強忍淚水的背后,是受到丈夫指責的委屈與隱忍;⑵第二次是“眼里含著淚”,含著淚水的背后,是對丈夫不明人情事理、斤斤計較的氣憤與不滿;⑶最后一次是“滿眼的淚水”,滿眼淚水背后,是對麻嬸去世的惋惜,對麻嬸女兒知恩圖報的感激,以及對丈夫終于不再嘮叨埋怨的釋然。(一點2分,具體分析6分,說明效果2分。)三次描寫,層層遞進,豐富了馬蘭花的人物形象,凸現了小說“人間自有真情在”的主題。C分析其它形象次要人物08浙江《烏米》魯迅《祝福》中的“我”既是不可或缺的人物形象,又是主人公祥林嫂命運的見證者,其重要性與本篇中的“我”相似,請賞析《烏米》中“我”的形象與作用。形象:①對不幸者富有同情心②對人性之美滿懷敬意③對現實有清醒的認識作用:①使文中的人和事更具有真實感②以“我”作為線索貫穿全文③借“我”的感觸揭示全文主旨④通過“我”對烏米的情感態度突出烏米的形象1、次要人物襯托主要人物2、“我”貫穿全文,起到線索作用。3、借“我”的口抒情議論,表達思想。事物(17課標卷Ⅱ)林徽因《窗子以外》5.結合全文,說明文中“窗子”的含意。(5分)(2)①有形的各種窗子;

②無形的窗子,指人的內心與外在世界的隔膜;③理想照進現實的窗口;

④人們心中時時約束自己的框框;⑤人人渴望打開,卻很難敞開的心靈之窗。(2013年卷Ⅰ)《喂自己影子吃飯的人》(2)“影子”對小說的藝術表現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6分)(2)①通過奇特形象的塑造,營造作品的神秘氛圍,激發讀者閱讀興趣;②通過影子逼真神妙的表演,表現主人公幻術技藝的高超;③通過制造故事懸念,為后文揭示事實真相埋下伏筆。1、篩選與事物相關情節2、分析這些情節與人物形象之間的關系動物(10江蘇《溜索》)本文用了不少筆墨寫牛,這對環境描寫和人物刻畫各有什么作用。牛不肯挪動半步的恐懼和溜索時流淚發抖:①側面表現怒江峽谷的高峻險惡,②與“我”戰戰兢兢互相映襯;又與領隊及漢子的勇敢無畏形成反襯。1、篩選出描寫動物的情節內容2、分析其對環境描寫、人物性格、小說主題的作用。《德福老漢的最終結局》牛在小說中有什么樣的作用?請簡要分析。①牛被悉心照料,反映老漢的樸實善良;②通過牛頂死老漢,突出他的悲劇命運;③牛對專斷的愛的反叛,深化小說的主題D人物描寫的作用(2012年課標)老舍《馬褲先生》(2)小說開今第一段就描寫馬褲先生的衣著言行,這樣寫的意圖是什么?請簡要分析。(2)①勾畫一個衣著言行與眾不同、令人發笑的人物形象;②為后文即將發生的幽默、可笑的故事作鋪墊;③引發讀者的閱讀興趣。1、內容上:使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具體可感。2、結構上:承上啟下10山東《駱駝祥子》第二段對劉四爺的肖像描寫,在本文結構和內容上有什么作用?請簡要分析。在上一段對劉四爺概括敘述的基礎上,用這一段肖像描寫使劉四爺的形象更加鮮明生動;同時突出他的“虎氣”,引出虎妞這一人物形象。小結文學即人學,以敘事為主的小說更是以寫人為中心。(五)主題總括小說的主題是小說的靈魂,是作者的寫作目的之所在,也是作品的價值意義之所在。主題的深淺往往決定著作品價值的高低。方法從作者背景看、從人物特征看、從情節發展看、從語言情感色彩看、從整體傾向看。術語①歌頌、贊揚、張揚什么。②諷刺、批判、揭露、譴責什么。③揭示什么人生道理。④對什么現象的反思。⑤表達了什么情感。表現形式①

以小說主要人物的性格特點、道德風貌、品格等揭示人性真善美和假丑惡。

用故事的形式針砭時弊。③通過寓言,寄寓人生哲理。④

虛構生活經歷,反映人物生存狀態和心理狀態。答題思路指導設題方式例題答案答題規范A概括作品的主題)《孔乙己》的主題概括通過對斷腿前后的孔乙己遭遇的描寫(情節),刻畫了受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毒害的下層知識分子形象(形象),控訴了封建文化和封建科舉制度的罪惡。小說通過描繪XX故事情節,暗示了……刻畫了……抒發了(呼吁)……B結合全文主題,談談你對某一句話(某一個問題)的理解或看法。(08海南)《二十年以后》:小說描寫了警察吉米和通緝犯鮑勃“二十年以后”赴約的故事,在“情與法”的沖突中,兩個人都面臨艱難的抉擇。有人說鮑勃值得同情,有人說他罪有應得:有人說吉米忠于職守,有人說他背叛了友誼。你的看法呢?請就你認同的一種觀點加以探究。①值得同情,因為他重情守信;②他罪有應得,因為他是通緝犯;③吉米忠于職守,因為他不徇私情;④吉米背叛了友誼,因為他抓捕了朋友。抓住一個角度具體展開論述C讀了全文后,文章讓你明白了什么道理讀了《老人與海》對你有何人生的啟迪?《老人與海》中老漁人桑提亞哥奮斗了84天結果只拖了一個魚骨回來一個人可以被消滅,但不可被戰勝

這描述了一個硬漢形象他告訴我們要堅持

要有毅力是對生命的支持①人物形象;②抓情節發展;

③告訴(明白)……道理。(六)語言語言特點用詞之美煉字動詞、形容詞的使用①準確、簡練、深刻;②含蓄、直白、突出;③生動、形象、傳神;④充滿動感、充滿想象等。疊詞①增強語言的生動性、形象性,使語言具有繪畫美;②韻律鏗鏘悅耳,使語言富有音樂美;③疊字可以組成整齊的句式,使語言具有建筑美;④疊字能使意思強化,起到強調作用;⑤疊字能使上下文聯系緊密,使人有一氣呵成之感。反復突出某種思想,強調某種情感,具有強烈的抒情性和感染力。化用富有文采,典雅優美。句式之美長句短句結合

行文錯落有致,生動活潑,富于變化。整散句式結合

句式參差,錯落有致,節奏頓挫,音韻和諧。修辭之美如比喻句、排比句、擬人句、對偶句、反問句等。修辭方式是指修飾文字詞句,運用各種方法,使語言表達得準確、鮮明而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