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_第1頁
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_第2頁
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_第3頁
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_第4頁
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國土空間規劃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技術規范然景觀破碎化、保護區域孤島化、生態網絡連GB/T43679-2024城市生態系GB/T43236-2023城市生態風GB/T43235-2023城市生態系統綜合評估指GB/T44592-2024紅樹林生態保DB44/T2455-2024市級國土空間生態修復規劃編DB44/T2410-2023紅樹林生態修復工程評價技3.2生態廊道Ecologicalc為保持或恢復有效的生態連通性,長期治理和管理、明確界定的地理空間生態源地的功能。既包括連接破碎化生境并適宜生物生活、移動或擴散的狹義生物3.3城市生態廊道Urbanecologicalc3.4生態網絡Ecologicaln2等重要生態功能的網絡狀空間體系,連接在城市自然及人工本底上構建一個連續3.5生態廊道斷裂度Ecologicalcorridorfragmentatio作、符合當地實際的規劃管控技術指標體系,保證數據的客觀性、易獲取性和可操作穩定可靠的生態廊道監測預警方法,確保過程嚴謹、結論可信,成果能用、管用、好34):),成城市生態網絡的生態廊道系統;資源單位(RU即生態廊道的具體資源,如植被、動%相比上一時點最大綠地斑塊面積減少量%%%監測斷面單位時間所監測的典型動物物%監測斷面單位時間所監測的動物和植物%%%A1人類活動水平A2人為開發強度%A3人工建筑密度上述各項指標中,RS1綠地系統破碎度包括兩5式中:agi——生態廊道第i個綠地斑塊的面積,綠地包括林地、灌叢和草地等;ag——生態廊道內所有綠地斑塊的平均面積;N(agi<ag)——生態廊道內低于平均綠地斑塊面積的綠地斑塊數量;N——生態廊道內的綠地斑塊總數。RS12最大綠地斑塊面積減少率,指當次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內最大綠地斑塊面積,相式中:agmax0——上一監測時間點監測所得的最大綠地斑塊面積;agmax1——當次監測所得的最大綠地斑塊面積。一監測時點所得水體空間面積減少的比例,計式中:awater——水體空間面積,水體包括河流和湖泊等;awater0——上一監測時間點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范圍內的水體空間面積。awater1——當次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范圍內的水體空間面積。RU1植被覆蓋度變化量是指當次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植被覆蓋度,相較于上一監測時1式中:FVC——生態廊道范圍內地表植被覆蓋度;NDVI——歸一化植被指數;NDVIsoil——無植被覆蓋地表的NDVI值;6NDVIveg——完全被植被覆蓋地表的NDVI值;FVC0——上一監測時間點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范圍內的植被覆蓋度;FVC1——當次監測所得的生態廊道范圍內的植被覆蓋度。RU2典型物種數量減少率是指當次監測所得的單位監測點典型物種數量,相較于上一式中:s?animal——選取的當地典型物種代表;Ns?animal——生態廊道內單位監測點一定時間內所觀察到的典型動物物種數量;Ns?animal0——上一監測時間點監測所得的單位監測點一定時間內所觀察到的典型動物物種數量;Ns?animal1——當次調查單位監測點一定時間內所觀察到的典型動物物種數量。RU3物種種類減少率是指當次監測所得的單位監測點動物和植物的物種種類數量,相較于上一監測時間點所得單位監測點動物和植物的物種種類數量的減少情況,計算公式如式中:Ns?anp0——上一監測時間點調查單位監測點一定時間內所觀察到的動物和植物的物種種類;Ns?anp1——當次調查單位監測點一定時間內所觀察到的動物和植物的物種種類。GS1城鎮開發邊界覆蓋度是指生態廊道內城鎮開發邊界面積與生態廊道面積的比值,式中:surban——生態廊道內城鎮開發邊界面積;S——生態廊道面積。GS2生態保護政策覆蓋度指生態廊道內法定保護邊界外的面積與生態廊道面積的比7式中:sillegal——生態廊道內法定保護邊界外的面積,法定保護邊界包括廣東省生態保護紅S——生態廊道面積。GS3主干道路密度指生態廊道內主干道路長度與生態廊道面積的比值,計算公式如式中:Lroad——生態廊道內主干道路長度;S——生態廊道面積。A1人類活動水平指生態廊道內的日均人類到訪密度,計算公式如下:式中:Nvisit——生態廊道內人類到訪數量的總和;D365——監測天數;S——生態廊道面積。A2人為開發強度指生態廊道內不透水地表面積與生態廊道面積的比值式中:Sisa——生態廊道內不透水地表的面積,不透水地表包括屋頂、道路、廣場等;S——生態廊道面積。A3人工建筑密度指生態廊道范圍內的建筑數量總和,計算公式如下:式中:Nbuilding——生態廊道內建筑棟數;S——生態廊道面積。總表(表2)。8廊道編號廊道名稱度率率度度調查四維度指標中的m項指標(m=13可以建立生態廊道斷裂情況綜合式中:xij——矩陣中第i條廊道,第j項指標的參數;X——評價矩陣。各項二級指標的權重采用熵權法確定,由于在生態廊道評價矩陣的指標中max(xij)——同一指標下的最大值;min(xij)——同一指標下的最小值。第j項指標的指標熵權為:式中:Hj——指標熵權。第j項指標的權重為:9綜合利用“熵權法+層次分析法”的組合賦權方法,對標準化后的評關鍵指標權重,從而構建體現地域特色的加權評價矩陣R,計算方式如下:j式中:rij——將標準化矩陣與權重進行加權后得到的評價矩陣。)式中:S項指標的正理想解;S項指標的負理想解。使用歐式距離計算每條生態廊道與正、負理想解的距離計算式中:Di+——第i條生態廊道與正理想解的歐Di?——第i條生態廊道與負理想解的式中:Ci——第i條生態廊道的綜合斷裂度,廊道斷裂度越負理想解,破碎化程度較低,生態功能保持完好;廊道斷裂度越高,則說明該生態廊道破以國土空間規劃的基期年,評價現狀年與規劃目標年為時間節點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