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_第1頁
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_第2頁
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_第3頁
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_第4頁
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付費下載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電大中國法制史試題及答案

一、單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夏朝有“昏、墨、賊,()”的制度。A.殺B.刑C.流D.笞答案:A2.西周時期,婚姻制度的“六禮”中,男方派人送聘禮至女家,被稱為()。A.納采B.納吉C.納征D.親迎答案:C3.春秋時期,鄭國公布成文法,遭到()的反對。A.子產B.鄧析C.叔向D.孔子答案:C4.秦朝的法律形式中,對法律條文、術語作出具有法律效力解釋的是()。A.律B.令C.法律答問D.廷行事答案:C5.漢朝法律規定,女子犯罪量刑,可以不親自服勞役,每個月出錢三百以顧人,此刑罰稱為()。A.女徒顧山B.贖刑C.罰金D.罰作答案:A6.中國歷史上第一部較為系統的封建法典是()。A.《法經》B.《唐律疏議》C.《九章律》D.《開皇律》答案:A7.曹魏時,將廷尉改為(),擴大了機構的編制,提高了它的地位。A.大理寺B.刑部C.御史臺D.都察院答案:A8.唐朝規定國家機關具體辦事細則的法律形式是()。A.律B.令C.格D.式答案:C9.宋朝為加強中央司法機構的控制,在皇宮中設立()。A.大理寺B.刑部C.審刑院D.都察院答案:C10.清朝負責復核重大案件的中央司法機關是()。A.大理寺B.刑部C.都察院D.軍機處答案:A二、多項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夏朝的法律規范的內容來源于()。A.原始社會的禮B.原始社會的戰爭命令C.原始社會的習慣法D.部落聯盟首領的命令答案:ABCD2.西周的“五聽”包括()。A.辭聽B.色聽C.氣聽D.耳聽E.目聽答案:ABCDE3.下列屬于秦朝徒刑的有()。A.城旦舂B.鬼薪白粲C.隸臣妾D.司寇E.候答案:ABCDE4.漢朝的法律形式有()。A.律B.令C.科D.比E.格答案:ABCD5.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法律內容的主要發展表現在()。A.八議入律B.官當入律C.確立重罪十條D.準五服以制罪E.廢除宮刑答案:ABCD6.唐朝的法律形式主要有()。A.律B.令C.格D.式E.典答案:ABCD7.宋朝的法律形式除了律、令、格、式外,還有()。A.編敕B.編例C.條法事類D.科E.比答案:ABC8.元朝的立法成果有()。A.《至元新格》B.《大元通制》C.《元典章》D.《至正條格》E.《風憲宏綱》答案:ABCDE9.明朝的特務司法機構有()。A.錦衣衛B.東廠C.西廠D.內行廠E.都察院答案:ABCD10.清朝制定的少數民族法規有()。A.《回疆則例》B.《蒙古律例》C.《理藩院則例》D.《番例條款》E.《苗律》答案:ABCD三、判斷題(每題2分,共20分)1.所謂“殷彝”,指的是商朝的法律。()答案:對2.西周時期,妻子有“七出”情形之一的,丈夫或公婆可以休棄之。()答案:對3.商鞅變法時,改法為律,強調法律的普遍性和必行性。()答案:對4.漢朝以律、令、科、比作為基本的法律形式。()答案:對5.晉律確立了“準五服以制罪”的原則,使法律成為“峻禮教之防”的工具。()答案:對6.唐律中的“十惡”來源于《北齊律》的“重罪十條”。()答案:對7.宋朝中央司法機關是大理寺、刑部和御史臺。()答案:對8.元朝在法律上明確規定民族劃分和民族等級。()答案:對9.明朝的《大明律》一改傳統刑律體例,更為名例、吏、戶、禮、兵、刑、工七篇格局。()答案:對10.清朝的會審制度中,秋審是最重要的死刑復審制度,被看成是“國家大典”。()答案:對四、簡答題(每題5分,共20分)1.簡述夏朝法律制度的主要內容。答案:夏朝法律制度主要有“禹刑”,這是夏朝法律的統稱。內容包含對侵犯奴隸制國家和奴隸主貴族利益行為的制裁規定,體現維護奴隸制社會秩序,有“昏、墨、賊,殺”等罪名及相應刑罰。2.簡述唐律的主要特點。答案:唐律具有“禮法合一”特點,將封建倫理道德融入法律;科條簡要、寬簡適中,條文簡潔且量刑合理;用刑持平,刑罰相對較輕;立法技術完善,結構嚴謹、內容完備,對后世及周邊國家立法影響深遠。3.簡述宋朝的“翻異別勘”制度。答案:“翻異別勘”是宋朝的司法制度。若犯人在錄問或行刑時推翻口供稱冤,案件必須重新審理。由其他司法官或司法機構重新勘驗審理,旨在保證司法公正,防止冤假錯案。4.簡述《中華民國臨時約法》的主要內容。答案:規定中華民國主權屬于國民全體;確定行政、立法、司法三權分立的政治體制;規定國民享有廣泛權利和自由;規定參議院有彈劾總統等權力;改總統制為責任內閣制,限制袁世凱權力。五、討論題(每題5分,共20分)1.談談中國古代法制儒家化的過程及影響。答案:過程:始于西漢“引經決獄”,將儒家經義用于斷案;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八議”“官當”“準五服以制罪”等入律;唐朝實現禮法高度融合。影響:使法律道德化,維護封建等級秩序,強化宗法倫理觀念,塑造民族法律文化特質,影響后世封建法律發展方向。2.分析秦朝法律嚴苛對其統治的影響。答案:嚴苛法律在短期內加強了秦朝統治,保證國家政令執行和社會秩序。但長期來看,過重刑罰和繁雜律令引發民眾強烈不滿,激化社會矛盾,使百姓不堪重負,嚴重動搖統治基礎,加速了秦朝的滅亡。3.比較唐朝和明朝法律制度的差異。答案:唐朝法律“禮法合一”,寬簡適中,注重維護封建倫理。明朝法律重典治國,加強對官吏和經濟的管控,在量刑上較重,強化皇權統治,法律的政治性、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