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競賽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1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競賽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2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競賽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3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競賽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4頁
廣東省揭陽市普寧市勤建學校2024-2025學年高二下學期6月競賽歷史試題(含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勤建學校高二年級學科競賽歷史試卷2025.6一、單選題(共16題,每小題3分,共48分)1.公元前3200年前后,隨著仰韶文化的衰落,周邊地區的紅山文化、良渚文化、石家河文化、馬家窯文化崛起。各地玉器在類別、形制、紋飾、技術等方面均有很高的相似度,各地祭祀用玉都蘊藏著“祭天、禮地、葬人”的思想內涵。這表明()A.文化共同體已初具規模B.華夏認同觀念已經產生C.制玉技術交流較為頻繁D.商業貿易網絡雛形顯現2.20世紀80年代,考古工作者在遼寧凌源牛河梁遺址發現大型宗教祭祀遺存,包括祭壇、女神廟和多座積石冢群,并為夏商周以前“三皇五帝”傳說找到了實物證據。該遺址其中一座中心大墓出土玉豬龍、玉箍形器等禮器15件,而周邊小型墓葬僅隨葬陶器或石器。據此可知,該遺址的所處時代可能是()A.舊石器時代早期B.新石器時代早期C.舊石器時代晚期D.新石器時代晚期3.下表為《北史》中的相關記載。李曾的經歷說明當時()A.選官制度發生重大變革B,經學教育改變士人觀念C.世家大族經濟文化獨立D.門閥政治影響仕途選擇4.安史之亂前,吟詠揚州的詩歌數量較少,大概有80首;安史之亂后,吟詠揚州的詩歌數量大增,大概有300首。詩歌類型也從之前單純的風物詩過渡到文士唱和詩、懷古詩等。這些變化客觀上反映出()A.大運河的影響B.政治重心的南移C.科舉制的推動D.北方經濟的破壞5.每年四月,元朝數萬官員隨皇室遷往上都,九月返回大都。這條巡幸路線設置24處行宮(驛站)。上都的宮帳群采用可拆卸結構,保留蒙古包居住傳統;大都宮殿則采用琉璃瓦頂。元朝的兩都巡幸反映出()A.對草原貴族特權的維護B,皇權統治穩定性的削弱C.游牧與農耕文化的交融D.“天朝上國”思想盛行6.甲午戰爭中,李鴻章不是積極地抵抗,而是想靠英、俄的力量來制止日本。這雖然沒有實現,但俄、法、德三國的干涉居然使日本吐出了遼東半島,被認為是“以夷制夷”策略的一大“成功”。可見,洋務派“以夷制夷”的實質是()A.基于歐日爭端挽回國家權利B.利用列強矛盾維護封建統治C.學習國際規則以圖抵御外侮D.順應世界潮流調整外交政策7.下表為1895-1913年中國境內外資企業與民族工業的資本額及占比統計(單位:千元):據表可知,1895-1913年中國經濟領域的顯著變化是()年份外資企業資本額占比民族工業資本額占比1895109,66163.1%64,48636.9%1900150,35462.7%89,53637.3%1905229,13261.8%141,76638.2%1913308,46957.4%231,03842.6%A.外資企業控制中國經濟命脈B.民族工業擺脫列強競爭壓力C.資本輸出成為列強主要方式D.民間投資環境得到適度改善8.創辦于1925年的“廣州政治講習班”,由毛澤東等共產黨人先后主持,學員以湘籍青年為主,講習班的教學內容包括政治課程和軍事課程。該講習班的開辦()A.遵循了政治建軍的基本原則B.為國民黨一大召開奠定基礎C.踐行了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D.為北伐順利推進創造了條件9.美國記者白修德在《中國的驚雷》中寫道:“當重慶的茶館里貼著“莫談國事”時,延安的窯洞墻上卻刷著'全民武裝保衛邊區'。”這反映了()A.國共兩黨抗戰路線的差異B.中日雙方軍事力量的對比C.民眾文化程度的地區差異D.國際援助分配上的不均衡10.據1951年《人民教育》第3期記載,華北地區掃盲教材中設有《新國旗》一課,描述“五星紅旗是我們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紅色象征革命,五星象征全國人民大團結”;東北農村掃盲班學員在學會寫“毛主席”等字后,自發在村頭黑板報寫下“跟著毛主席走社會主義道路”。這主要反映了()A.意識形態建設融入社會教育B.土地改革推動文化教育普及C.翻身農民政治覺悟大幅提高D.社會主義改造激發建設熱情11.隨著帝國的不斷擴張,帝國的成員早已不限于馬其頓,亞歷山大相信自己具有把異族子民納入帝國秩序的使命;他拒絕將種族出身作為劃定“蠻族”的標準,而以善惡作為異族友誼之締結的基礎。亞歷山大這一做法()A.推動了封建帝國的形成B.踐行了民族平等政策C.維護了社會的長久穩定D.有利于擴大統治基礎12.1544年,德國地理學家明斯特爾將托勒密古希臘語版的《地理學》翻譯成德語;1570年,服務于西班牙的地圖繪制師奧特柳斯出版了第一部現代地圖集《世界概貌》;17世紀中期,地理學家瓦倫紐斯為荷蘭政府編寫了《日本與暹羅區域特征》一書。這一時期歐洲地理學的巨大進步根源于()A.科學革命的興起B.貿易競爭的需求C.文藝復興的擴散D.民族國家的支持13.19世紀中期,英國曼徹斯特的紡織廠普遍采用蒸汽機作為動力來源,工人需在固定工時內操作機器,勞動強度大幅增加。與此同時,工廠主開始雇傭更多女工和童工以降低生產成本。這些現象直接反映了()A.技術革新改變生產組織形式B.工人階級政治意識覺醒C.自由主義經濟理論占據主導D.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建立14.1940年,丘吉爾宣布戰爭的唯一目標是勝利。《泰晤士報》則指出:“首相道出了國人的心聲,但我們的戰爭目標與敵人不同......我們說的'民主”并不是保留選舉權卻忽視工作和生存權的'民主';我們談及的'自由'也并非排斥社會組織和經濟計劃的粗獷的個人主義。”《泰晤士報》的報道表明英國()A.階級矛盾日益尖銳B.逐步擺脫經濟危機的影響C.社會主義思潮高漲D.民眾探索戰后發展的方向15.據統計,美國在1996-2001年共實施85起新制裁,比冷戰時期大幅增加。2013年美國財政部新發起了26起制裁,并增加了79批制裁名單。當前,有18個國家或地區受到美國部分或全面經濟制裁,制裁目標從國家擴大到特定政府機構、企業與個人,制裁手段從以貿易制裁為主轉為金融、貿易制裁并用。這表明美國()A.通過多邊合作強化國際規則主導權B.利用經濟和金融手段維護核心利益C.徹底放棄了冷戰思維以及軍事對抗D.試圖推動全球經濟治理體系的革新16.1965-1980年,美國聯邦政府用來補貼窮人的支出占聯邦財政預算總額的比例從4%上升到9%,而同一時期,用于中產階級群體的社會保險項目的支出占聯邦財政預算總額的比例則從24%上升到40%。美國聯邦政府此舉A.有利于維持社會穩定B.造成了政府財政危機C.導致了社會階層對立D.阻礙了社會經濟發展二、材料題(共4題,17題14分,18題14分,19題12分,20題12分;共52分)17.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唐玄宗開元十二年,即724年)六月,壬辰,制聽逃戶自首,辟所在閑田,隨宜收稅,毋得差科征役,租庸一皆蠲免。仍以兵部員外郎兼侍御史宇文融為勸農使,巡行州縣(與吏民議定賦役。代宗廣德二年(764年)九年以太子詹事李覘為......勸農宣慰使。-摘編自【北宋】司馬光《資治通鑒·唐紀》等材料二北宋時期,農民起義頻繁發生,統治者尤為重視勸農活動。北宋地方州縣長官均以勸農使入銜,從此成為定制。每年春季二月出郊,作《勸農文》以勸誘農功,也成了地方長官的經常性職責。在勸農官員的設置上除中央、地方常設的司農機構外,各路還設立了勸農使、副使,中央政府開宗明義地賦予其勸農的職責。-摘編自包偉民等《形式的背后:兩宋勸農制度的歷史分析》等材料三史料史料出處太宗太平興國中。兩京諸路許民共推練土地之宜,明樹藝之法者,一人縣補為農師,令相視田畝肥瘠。北宋大中祥符四年(1011年),宋真宗因為“江、淮、兩浙稍旱即水田不登。遣使就福建取占城稻三萬斛”,分蛤“江、淮、兩浙”三路,“內出種法,命轉運使揭榜示民“令擇民田之高仰者蒔之”《宋史》元世祖頒布農桑制十五條規定:“農桑之術以備旱為先......凡河渠之利委本處正官一員,以時浚治。或民力不足者提舉河渠官相其輕重,官為導之......近水之家,叉許鑿池養魚,并鵬鴨之數及種阡蓮耦雞頭、菱芡、蒲葦等,以助衣食。凡荒閑之地思比付民......《元史·食貨志》明洪武元年(1368年)朱元璋頒詔;“令州郡人民先因兵楚遣下田土,他人墾成熟者聽為已業業主巴還,有司予輔近荒田如欲胎與,其余荒四亦許民墾辟為已業,免偏投三年。《明史·太祖本紀》乾隆五年(1740年),(四川)德陽知縣闕昌富在《農事說》中指出:“今查川中民動日下鼻則田肥苗茂;禾多橫壞,遂不用舞,不知柏禾之中,有最宜舞一種,......遷見專民來佃種者,索家用龔,所收倍多。”固此,他勸告四川農民效兩行之《乾隆侯德陽縣志》(1)概述材料一唐代“勸農使”的職責。(2)指出材料二、三所體現的宋代勸農活動的變化,并簡析其原因。(3)綜合上述材料,概括中國古代勸農活動的特點。18.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土地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主要通過共產國際支持和自身努力來拓展對外傳播途徑。西方世界關于中國共產黨的認識,大都來自于國民黨的宣傳,使得中國共產黨的海外形象撲朔迷離,西方世界對中國共產黨充滿著疑問:中國共產黨人是一群什么樣的人?材料二全民族抗戰之初,西方國家對中國共產黨存在誤解。中國共產黨主要通過《新華日報》等媒體宣傳政策主張、革命知識分子和海外華僑助力宣傳、外國記者采訪報道等多種方式,積極開展海外形象宣傳,使中共不怕犧牲、英勇抗戰、保家衛國的正面形象獲得國際認可與支持。-均摘編自趙業麗《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中國共產黨海外形象建構》材料三新時代以來,海外專家學者對中國共產黨形象表現出強烈的關注,總體肯定了中國共產黨廉潔奉公、務實為民、大氣包容的政黨形象。-摘編自高亞利《新時代海外學者對中國共產黨形象的積極認知與評價》(1)根據材料一,概括該時期中國共產黨“海外形象撲朔迷離”的原因。(2)根據材料二,分析該時期中國共產黨“正面形象獲得國際認可與支持”的影響。(3)根據材料三,列舉新時代中國共產黨“政黨形象”的史實依據。19.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紋章(coatofarms)起初是個人的徽章、族徽、王室的符號,其后演變出宗教及機構的盾徽。中世紀后期,城市紋章是市政自治機構法人團體的代表符號,它首先應用于城市的公共印章,其后擴展到在市政廳的建筑上、城市公共市政設施上使用,是代表市政廳的、可辨識的、具有具體意義的合法性標記,象征著城市榮譽和尊嚴的符號,傳遞著特定的城市精神。-摘編自許瑞生《城市紋章-歐洲城市歷史文化密碼》材料二1522年,“維多利亞號”船長埃爾卡諾獲得了西班牙國王查理一世授予的一枚紋章。紋章下半部都是互相交叉的肉桂,周圍是3個肉豆蔻和12朵丁香花等香料植物圖案,上面是個地球。-摘編自休·托馬斯《黃金之河:西班牙帝國的崛起,從哥倫布到麥哲倫》材料三紋章瓷是中國古代外銷瓷中的精品,最早出現在十六世紀中晚期,是歐洲紋章藝術與中國制瓷工藝相結合的產物。因其繪有歐美等地皇家、貴族、團體、都市的紋章而得名。從清代的康熙年間到乾隆年間是紋章瓷生產的興盛時期。-摘編自《明清銷往歐美的中國外銷紋章瓷的藝術研究》(1)根據材料一,簡述中世紀城市紋章反映的歷史信息。(2)根據材料二,解讀埃爾卡諾獲得的紋章所表達的含義。(3)根據材料三,簡要分析紋章瓷在歐洲流行的影響。20,閱讀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列要求。錢幣,自誕生之日起,便不僅僅是交易的媒介。一枚枚小小的金屬,承載著厚重的歷史信息、精湛的工藝藝術和獨特的時代精神。它們是國家政權的象征、經濟發展的縮影、文化交流的見證。而紀念幣,作為錢幣家族中的璀璨明珠,更是肩負著銘記重大歷史事件、弘揚杰出人物、展現民族文化和藝術成就的特殊使命。(略作調整)請根據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設計某一錢幣或紀念幣,并指出其構思和理由。(12分)勤建學校高二年級學科競賽歷史答案2025.6題號12345678910答案ADDDCBDDAA題號111213141516答案DBADBA17.(1)職責:勸課農桑;處理逃戶問題;定期巡查地方農事;議定地方賦役。(答出兩點即可)(2)變化:勸農制度逐漸形成;勸農逐漸成為地方長官的經常性職責;勸農機構體系越來越完善;勸農方式多樣化。(答出三點即可)原因:農民起義頻繁;鞏固統治需要;經濟重心南移;農業生產技術發展;土地兼并嚴重,租佃關系發展。(答出三點即可)(3)特點:統治者重視(政府重視);注重政策引導;重視推廣先進生產技術;重視興修水利;引導農民開墾荒地;持續時間長。(答出兩點即可)18.(1)原因:中國共產黨對外宣傳途徑有限(或中共對外宣傳條件和能力有限);國民黨的虛假宣傳(或國民黨對共產黨信息封鎖;或負面宣傳)中國共產黨力量相對弱小,國際影響力有限;西方國家敵視共產主義(西方大國對中國共產黨的打壓)西方未與中共建立直接聯系。(2)影響:擴大中國共產黨在國際的影響力;(提升中國共產黨的國際地位;提升中國共產黨在國際反法西斯同盟中的地位;為戰后參與國際事務奠定基礎);鞏固和擴大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為抗戰勝利提供有利的國際輿論環境(瓦解國民黨的輿論優勢;有利于中國獲取國際援助;促進國際反法西斯同盟的合作)(3)廉潔奉公:社會主義民主法治不斷完善;(依法治國;不斷健全權力的制約和監督機制)正風肅紀,從嚴治黨;(堅持反腐倡廉;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務實為民:打贏脫貧攻堅戰,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出臺一系列強農惠農富農政策;全民醫療保障體系初步形成;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全面覆蓋;城鄉社會救濟體系基本建立;(精準扶貧,歷史性解決絕對貧困問題;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大氣包容:共建“一帶一路”構建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關系,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堅持“共商共享共建”的全球治理觀;新冠疫情期間為全球150多個國家提供抗疫物資;援助非洲國家基礎設施建設,向非洲國家派遣醫療隊)19.(1)歷史信息:中世紀歐洲城市工商業逐漸復興和繁榮:城市獲得自治權:王權的強化。(任意兩點)(2)下半部交叉的肉桂、3個肉豆蔻和12朵丁香花:這些香料均原產于東南亞“香料群島”(今馬魯古群島)是大航海時代歐洲人夢寐以求的貿易商品,象征西班牙航海的經濟動因(追求香料壟斷權)。(3)影響:彰顯歐洲的貴族文化、榮譽傳統;豐富歐洲的社會生活;推動中國瓷器技術的發展;推動中國外貿發展,白銀大量流入;推動中國文化在歐洲的傳播和影響力;促進中西文化的聯系和交流。20示例一:設計:“絲綢之路文化紀念幣”構思:(1)正面設計:以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浮雕為主圖,背景融入沙漠、駱駝隊與西域城池輪廓,邊緣環繞“絲綢之路文化紀念幣”中英文名稱及發行年份。(2)背面設計:中心為唐代“開元通寶”與波斯薩珊銀幣的疊加圖案,周圍點綴絲綢、瓷器、茶葉等貿易商品紋樣,底部刻有“文明互鑒·千年傳承”字樣。(3)材質與規格:采用銀質合金,直徑40毫米,邊緣刻有象征絲綢之路路線的齒紋。理由:(1)歷史價值:絲綢之路是古代亞歐大陸經濟、文化交流的核心紐帶,張騫出使西域(漢代)奠定通道基礎,唐代“開元通寶”作為流通貨幣,見證了中外貿易的鼎盛(如波斯銀幣與開元通寶并行流通),體現中國貨幣對周邊文明的影響。(2)文化內涵:紀念幣融合“鑿空西域”的開拓精神與“貨幣互認”的包容理念,絲綢、瓷器等元素象征中國文化輸出,銀幣疊加設計凸顯中外文明平等交流,呼應“人類命運共同體”價值觀。(3)藝術與收藏:浮雕工藝還原歷史場景,貨幣疊加圖案形成視覺沖突與和諧,兼具歷史厚重感與藝術觀賞性,符合紀念幣“銘記重大文化事件”的使命,適合歷史愛好者與收藏者關注。通過“人物+貨幣+商品”的組合,該紀念幣既聚焦絲綢之路的關鍵節點,又以貨幣為核心載體,展現中國古代開放包容的文明特質,兼具歷史回溯與現實啟示意義。示例二設計:“抗日戰爭勝利80周年紀念幣”構思:(1)正面設計:主圖為天安門城樓輪廓,象征國家主權與民族尊嚴,下方疊加“1945-2025”字樣,兩側環繞橄欖枝,寓意和平。上方刊刻“中華人民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