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心理與行為案例分析_第1頁
幼兒心理與行為案例分析_第2頁
幼兒心理與行為案例分析_第3頁
幼兒心理與行為案例分析_第4頁
幼兒心理與行為案例分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06-291幼兒心理與行為王代清長江師院E-mail:2關于氣質多血質膽汁質粘液質抑郁質3她易于覺察別人不易覺察的事情。在實驗中,兩根鐵絲本應是等長的,但實際上有極細微的差異。先后參加實驗的10個同齡小朋友,只有她一人注意到這個差異。她不喜歡說話,喜歡一個人玩。有時其他小朋友湊過來玩,她也不說話,只是厭煩地把他們推開,更不易與陌生人接觸。她情緒不易外露,受到表揚時,也沒有什么表示。在幼兒園里遇到不快樂的事,可以毫無表情,但回家后對著媽媽哭。她上課時很安靜,總是一個姿勢坐著。吃飯時,不管飯菜多么好,從不見她大口吃。午睡時,她總是把衣服下件件疊好放在椅子上。如果椅子稍歪一點,她又要把它放在,還要看上幾眼,然后才躺下。起床時,穿衣動作也很慢。她是偏于抑郁質的孩子4他性子很急,每次拿小人書,都是拿一大疊,翻得很快,即使新書也很快看完,喜歡活動量大的活動,每次玩創造性游戲,總是玩打仗。他是全班扔沙包扔得最遠的一個。他愛逞能。有一次全班小朋友正在排隊,他突然跑出隊伍,用力拉住正在轉動的轉椅。他上課時坐不住,隨便站起來,或在椅子上亂動,常常發出叫聲。即使老師對他有所示意,他仍然克制不住。對老師的提問常常沒有聽清楚就急著答復,因此常常答非所問。他偏于膽汁質。5他很能自制。從小班開始,作業后全班只剩下他一個還在畫畫,其他小朋友都出去玩了,他不受影響,一直畫到自己滿意后才出去玩。看木偶戲時,有的小朋友哈哈大笑,他只是安靜地笑。本班老師因事外出一個星期回班時大多數孩子拉著老師又說又笑,他只是在一旁看著老師。他如果受了委屈,整個半天情緒都不好。他上什么課都集中注意,坐在他旁邊的小朋友常常碰他,他不予理會。有一段時間里,他一直練打靶槍。又一段時間里,他一直練打羽毛球。他是全班最早學會這兩項活動的。在堅持性的測查中,他堅持的時間比同班幼兒長。這個孩子偏于粘液質。8〔1〕口唇期〔0-1歲〕〔2〕肛門期〔1-3歲〕〔3〕生殖器期〔3-6歲〕〔4〕潛伏期〔6—11歲〕〔5〕青春期〔11-20歲〕根本的人格在5歲就根本形成9生殖器期〔3-6歲〕10一個小男孩的恐懼情緒是怎么形成的?111213習得的恐懼是否會遷移到其他物體上?是否會從一種情景遷移到另一種情境?是否會持續一段時間?14觀察學習的兒童1516觀察學習視頻.wmv17斯金納的實驗強化與行為的形成消退少用懲罰18不利于形成正確的行為;容易導致憤怒情緒等;通過無能并拒絕嘗試任何事情來實施報復;形成攻擊行為。19幼兒心理健康的表現1.情緒根本上是愉快、穩定的。不經常發怒,不無故摔打玩具與其他什物;生活起居正常,能按時入睡,睡眠安穩,少夢魘,無吮吸手指或咬物入睡的習慣;根本上能聽從成人的合理囑咐,不過分的挑食、揀穿,不經常無理取鬧。2.求知欲較強。喜歡提問題并積極尋求解答;學習時或完成任何力所能及的任務時,注意力集中,記憶力正常;愛說話,語言表達能力同年齡相符,無口吃情況;生活中對力所能及的事,樂于自己做,不過分依賴別人的幫助,能比較認真地完成別人委托的事。203.能合群,愛與小同伴交往。對人有同情心和友好行為,不隨便打人罵人,不妒忌同伴;在集體中能愉快地生活,在成人指導下,愿意為集體做所能及的好事。4.老實而不說謊。很少說不符合現實的話;不私自拿別人的東西或損壞別要的東西;做錯事不隱瞞,肯成認錯誤。5.有自尊心和一定的自信心。對稱贊感到快樂,對批評、指責感到羞愧,希望做受人歡送的事,不愿做遭人責罵的事;不過分的畏難、害怕等。2122分組討論:

你們覺得幼兒園小孩有哪些常見的心理和行為問題?231.咬指甲咬指甲是兒童時期很常見的不良行為,男女兒童均可發生。程度輕重不一,重者可引起局部出血,甚至甲溝炎。愛咬指甲的孩子常伴有睡眠不安和抽動。2.吮吸手指吮吸手指在嬰兒期是一種常見的現象,到2-3歲以后,這種現象會明顯減少。隨著年齡增長,會逐漸消失。如不消失,那么是一種不良的行為偏差。3.屏氣發作是指嬰幼兒在受到刺激哭鬧時,在過度換氣之后出現屏氣,呼吸暫停,口唇青紫,四肢僵硬,嚴重者可出現短暫的意識障礙。短那么半分鐘到1分鐘,長那么2分鐘到3分鐘。多見于2歲以內的孩子。244.口吃是指說話時言語中斷、重復、不流暢的狀態,是兒童期常見的語言障礙。約有半數口吃的兒童在5歲前發病。5.言語發育延遲是指兒童口頭語言出現較同齡正常兒童緩慢,開展也比正常兒童緩慢。一般認為18個月不會講單詞,30個月不會講短句者均屬于言語發育延遲。6.選擇性緘默癥是指已獲得語言能力的孩子,因為精神因素的影響,在某些特定場合保持沉默不語。如在學校里不講話,但在家里講話。這種心理問題多在3-5歲時起病。252610.夜驚指在睡眠中突然驚醒,瞪眼坐起,驚惶失措,表情痛苦,常伴有哭喊、氣急、出汗等病癥,多半發生在入睡后2小時內,醒后不能回憶。以5-7歲的兒童最為常見。11.睡行癥指睡眠中突然睜眼,坐起凝視,下床走動。多半發生在睡后2小時內,醒后不能回憶。見于任何年齡的兒童,多見于5-12歲兒童。12.夢魘指從噩夢中驚醒,能生動地回憶夢里的內容,使孩子處于極度緊張焦慮狀態的一種睡眠障礙。多發生在后半夜,多見于學齡前兒童。2713.偏食是指兒童不喜歡或不吃某一種食物或某一些食物,是一種不良的進食行為。偏食在兒童中很常見,在城市兒童中約占25%左右,在農村兒童中約占10%左右。14.拔毛癖是指兒童時期出現的經常無緣無故地拔自己的頭發、眉毛、體毛的不良行為。多見于4-5歲以上的兒童。15.攻擊行為是指因為欲望得不到滿足,采取有害他人、毀壞物品的行為。兒童攻擊行為常表現為打人、罵人、推人、踢人、搶別人的東西(或玩具)等。兒童的攻擊行為一般在3-6歲出現第一個頂峰,10-11歲出現第二個頂峰。總體來說,攻擊方式可分暴力攻擊和語言攻擊兩大類,男孩以暴力攻擊居多,女孩以語言攻擊居多。2816.退縮行為指膽小、害羞、孤獨、不敢到陌生環境中去,不愿意與小朋友們玩的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對新事物不感興趣,缺乏好奇心。17.依賴行為是指兒童對父母過分依賴,并與年齡不相符的一種不良行為。這種兒童如果父母不在,便容易發生焦慮或抑郁。18.別離性焦慮是指6歲以下的兒童,在與家人,尤其是母親別離時,出現的極度焦慮反響。男女兒童均可得病,與患兒的個性弱點和對母親的過分依戀有關。293022.孤獨癥是一類以嚴重孤獨,缺乏情感反響,語言發育障礙,刻板重復動作和對環境奇特反響為特征的疾病。多見于男孩,男女比例為4-5:1。31323.性格方面問題如顯著偏執、怪僻、愛發脾氣、急燥、粗暴、性格反復無常、對抗性強、攻擊性強、粗魯好斗;過分的害怕、退縮、孤獨等。4.學習與智力方面問題由于智力低下或智力開展滯后,學習成績不良、反響緩慢;由于學習壓力過大、教育要求過高而引起厭學、棄學、逃學的行為,視學習為最大的痛苦;抄襲作業、破壞紀律等。33347.社會及品德方面的問題如打人、罵人、破壞、說謊、偷竊;與父母、老師、同學關系惡劣,過度對抗與任性,離家出走等等。8.習慣性方面的問題如習慣性允吸手指、咬指甲、晃頭、眨眼、玩弄生殖器以及飲食、睡眠,排泄上的不良習慣,像厭食、睡眠失調等。打架罵人

孩子在三歲左右就開始學會罵人,再大一些,就會動手打人。這是他們最原始的攻擊方式和情緒發泄方式。一兩歲的孩子也會有意無意地吐出一些罵人的詞語,但這時大都是無意識的。到了三歲之后,就是有意識的了,家長和老師就應該注意孩子在這方面的惡性開展,幫助他們培養文明的舉止,使不滿情緒由合理的渠道渲泄出來。。

孩子打架罵人的產生原因是什么呢?

1.孩子打架罵人的行為是模仿學習來的。2.孩子打架罵人的行為是矯寵的結果。父母或爺爺奶奶會說:“別哭了,打爸爸(或打別人)!〞有時孩子在發泄不滿時打家長,家長并未嚴加制止。這些行為都鼓勵、助長了孩子的打罵行為。孩子的打罵對象最初往往是家長,如果家長默許了,他們會在外面也為所欲為。打架罵人3、哭鬧曾是孩子表示不舒服的標志,而打架罵人那么是孩孑攻擊別人和渲泄不滿的手段。〔兒童在幼兒在孩子成長的一定階段.適度的打鬧是一種正常的發泄行為,不一定要壓制〕4、打架罵人是孩子之間沖突的表現。〔因為關系越密切,對對方的要求也越多,但孩子并沒有足夠的理智來控制自己的情緒,當遇到不滿時,就會用最直接、最單純的方式表達出來〕另外一些原因是有些孩子想用拳頭來樹立自己的威信;還有的孩子是因為在家里有不痛快的事就到學校去發泄;有些那么是因為在外面受到挫折而在家中亂發脾氣。打架罵人

首先、家長要以身作那么,講究文明用語。其次、對孩子的打罵他人行為不要過度反響。然后、教孩子用合理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情感。最后、適當地采取懲罰方法。〔冷靜下來,然后再對孩子講道理,才有可能聽得進去家長的話〕第五,對孩子的進步表現進行獎勵。〔不要對孩子要求十全十美,只要有進步就應獎勵〕。打架罵人39

代幣法系統脫敏療法兒童的厭食癥除了一些生理原因,如體內缺乏某種元素、胃酸分泌減少和各種疾病外,有相當一局部是由于失去母愛、受到驚嚇、生活環境突然改變或家長教養方式不得當等心理因素引起的,這種由心理因素引起的飲食障礙,被稱為神經性厭食。厭食2025-06-2941THEEND42干預的方式有以下幾種類型:1.命令型——“吃呀,吃呀〞。2.懇求型——“再吃點兒吧〞。3.說教型——“吃飯要有吃相〞。4.催逼型——“快吃,快吃〞。5.威脅型——“不吃就不讓你玩〞。有些家長縱容孩子邊吃飯邊看電視,或邊吃邊玩,這樣很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不可能專心吃飯,家長教育方法的不一致也給孩子造成可乘之機,例如,爸爸媽媽正在要求孩子把飯吃掉,爺爺奶奶卻說:“吃不下去就算了。〞零食太多也是造成兒童厭食的原因之一。當發現孩子厭食并診斷為神經性厭食癥后,可以與心理醫生共同制定治療方案。同時,家庭治療也是很重要的。首先,吃飯時家長不要過多關注孩子。大多家長特別喜歡吃飯時盯著孩子的一舉一動,不停地問孩子這個菜吃不吃,飯夠不夠,或不斷地催促他吃,專門把好菜挑出來讓孩子吃等等,這些做法適得其反。家長應該主要談論自己的事,成人之間可以談論飯菜怎么好吃,并互相推薦,這時孩子會產生興趣,并產生“你們不讓我吃,我偏吃〞的心理,主動進食,對于孩子主動吃飯、不用大人管、吃得又快又好的行為要給予鼓勵和表揚。

44其次,成人不要喂孩子吃飯,并且不給孩子吃零食。有的孩子在大家吃飯時玩,大人吃完了還要喂他,久而久之,養成了吃飯拖拉的習慣。家長應該在別人都吃完,而孩子吃不下時,不要硬逼他吃下去,而是把他的飯收起來,并告訴他:“我想你現在不餓.先把飯菜放在碗櫥里,你什么時候餓了就自己拿出來吃。〞此后,大人也不要經常問他餓不餓,如果孩子真餓了必然會要求吃東西的,這時,不要給他吃零食,而是給他吃自己未吃完的飯菜。第三,當孩子不好好吃飯時可以冷淡他,不滿足他的其他要求。如果孩子發脾氣、哭鬧,家長不要去哄他,而是走開不理,讓他逐漸知道,不好好吃飯不能得到大人的注意和關心,而好好吃飯可以得到大家的喜愛,也能滿足自己的需要。慢慢地,他就養成了好的進食習慣。第四,家庭成員的教育方式和態度要一致,尤其是老年人,不要遷就孩子,否那么各執一詞,無法讓孩子養成好習慣。

46第五,對于孩子不愛吃飯的行為,不要哄騙許諾,也不要威脅,這樣越發使孩子將吃飯當作有利武器。大人可以對孩子采取“饑餓療法〞,他不想吃,就不讓他吃,等他餓了,那么會吃平時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