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邏輯與思維》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1頁
9.1+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邏輯與思維》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2頁
9.1+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邏輯與思維》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3頁
9.1+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邏輯與思維》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4頁
9.1+認識質量互變規律(教學課件)-2024-2025學年高二政治《邏輯與思維》同步教學課件(統編版選擇性必修3)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邏輯與思維》第九課

認識質量互變規律第一框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量變與質變的關系原理(質量互變規律)及方法論原理方法論①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前提);②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③質變又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使事物在新質的基礎上開始新的量變,如此循環往復,不斷前進(量變→質變→新量變→新質變……)①要重視量的積累,為實現事物的質變創造條件(反對急于求成);②在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只有改變事物的性質才能向前發展時,要果斷地抓住時機,促成質變,實現事物的飛躍(反對優柔寡斷)。③當我們要保持事物性質不變時,必須堅持適度原則。復習舊知《哲學與文化》發展觀一、事物的發展形式或狀態量變是事物數量的增減和場所的變更,是一種漸進的、不顯著的變化。質變是事物根本性質的變化,事物由一種質態轉變為另一種質態,是一種根本的、顯著的變化。二、事物的發展過程是前進性和曲折性的統一事物發展的前途是光明的,道路是曲折的;事物發展的方向是前進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迂回的。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張乖崖在崇陽當縣令,有一個官吏從庫房中出來,張乖崖看見他鬢角旁的頭巾下藏有一文錢。就盤問他,查出錢是從庫房中拿出來的。張乖崖就命令下屬杖打他。那個官吏說:“一文錢有什么大不了的,你怎么能杖打我呢?”張乖崖提筆評判道:“一日一錢,千日千錢。繩鋸木斷,水滴石穿。查找與“繩鋸木斷,水滴石穿”類似的成語,從思維角度談談這些成語告訴了我們怎樣的道理?(1)類似的成語:聚沙成塔、磨杵成針、持之以恒、防微杜漸;千里之堤,潰于蟻穴;鍥而不舍,金石可鏤;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等等。(2)道理:事物的發展總是從量變開始,量變是質變的必要準備,事物的量變達到一定程度又必然引起質變,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探究與分享

一、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1、質:(1)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2)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一旦喪失了自己固有的質的規定性,它就不是原來的此物而變成了他物。【例】:我國實行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的經濟制度,公有制的主體地位以及同其它經濟成分的關系,決定了我國經濟基礎的本質是社會主義性質的。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注意:認識事物的質,是人們認識事物的基礎。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是人們正確認識事物的基礎。2.量:(1)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2)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不能認為“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量的減少不會影響事物的變化”)(3)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認識事物的量,是對該事物的認識深化和精確化。)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例如:事物的大小,質量的多少,運動的快慢,溫度的高低,以及分子中原子數量的多少和排列組合方式,都是事物量的規定性。歸納概括:質與量

質量含義與事物的關系聯系①任何事物都是質與量的統一體。②質和量都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規定性。③質、量都離不開特定的事物。“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質是一事物成為自身并區別于他事物的內部固有的規定性量是事物存在和發展的規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數量表示的規定性,以及事物構成因素在空間上的排列組合方式①此物之所以為此物,并區別于他物,就是由于它具有自身的質的規定性,②一旦喪失了自己固有的質的規定性,它就不是原來的此物而變成了他物①量的規定性不同于質的規定性,在一定范圍內量的增減并不影響某物之為某物。(如少年→青年→中年→老年的你)②量總是一定事物的量。離開具體事物的‘純粹’的量,只存在于思維的抽象中。(區分不同事物的依據)(區分相同事物的依據)提示: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青年只有日積月累地踐行正確的價值觀,積極進行量的積累才能成就人生的精彩。一旦價值觀錯誤,就很難出現人生精彩。

習近平指出:“青年的價值取向決定了未來整個社會的價值取向,而青年又處在價值觀形成和確立的時期,抓好這一時期的價值觀養成十分重要。這就像穿衣服扣扣子一樣,如果第一粒扣子扣錯了,剩余的扣子都會扣錯。人生的扣子從一開始就要扣好。”“廣大青年要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立足本職、埋頭苦干,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用勤勞的雙手、一流的業績成就屬于自己的人生精彩。”從質與量的角度,談談日積月累地踐行正確的價值觀與成就人生精彩之間的關系。探究與分享3、量變與質變(1)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2)辯證關系: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

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例】很多人會有從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的求學經歷。在每一個學段中,知識的積累越來越多(這是一種量變),當積累到一定程度就考入更高一級的學段(這是一種質變);而當進入新的學段時,新的量變就又開始了。正是在這種“量變——質變——新量變……”的前進式循環中,我們得到了發展。一、質量互變規律的含義如何理解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

①矛盾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之分。當這種斗爭尚未引起雙方地位的改變時,事物的性質就沒有變化,這時事物處于量變狀態。

②當這種斗爭由于力量對比而不斷變化,最后引起矛盾雙方地位的改變,也就是原來的主要方面降為次要方面,原來的次要方面上升為主要方面時,事物的性質便起了變化,事物就實現了質變,就轉化為他物。不健康

因素健康

因素健康狀態不健康狀態質1質2量變漸進性、連續性間斷性飛躍性質量互變規律基本狀態量變質變區別變化指向變化狀態變化結果根本區別辯證關系量變與質變是事物變化發展的兩種基本狀態,量變與質變是辯證的。①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②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體現并保存量變的成果,并為新的量變開辟道路。③事物的矛盾運動表現為量變與質變及其相互轉化。(量變→質變→新量變……)數量的增減、場所的變更根本性質的變化漸進性、連續性(靜止狀態)飛躍性、間斷性(運動狀態)性質沒變,一事物仍是該事物性質改變,一事物變為他事物在度的范圍之內超出度的范圍二、遵循質量互變規律

1、質量互變規律要求:以統一性的觀念正確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1)連續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表現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2)間斷性: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間斷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這個過程不是事物停止了發展,而是打破舊的質的規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質的規定性,表現在現實中就是出現了新事物。(3)

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的關系:①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②漸進性與連續性的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③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所以,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只承認質變,否認量變,否認量變是質變的必要前提。生物學中的“激變論”就是這種觀點的典型代表。否認質變,否認質變是量變的必然結果,認為事物的發展只有量的漸進,沒有質的飛躍。自然科學和哲學中的“庸俗進化論”,就是這一觀點的典型代表。激變論庸俗進化論準確地把握事物發展過程中的量變與質變,正確地認識事物發展過程中的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對我們認識事物的本質,遵循事物的發展規律具有重要意義。4.遵循質量互變規律的意義連續性、漸進性間斷性、飛躍性區別含義表現聯系在現實中出現了新事物(質變)。這個過程不是事物停止了發展,而是打破舊的質的規定性,而代之以新的質的規定性。在現實中就是這一事物還是它自身(量變)。漸進性與飛躍性、連續性與間斷性是相互區別又相互包含的;①漸進性與連續性包含著飛躍性與間斷性:漸進性與連續性每一步進展都是對自己的破壞,都在走向自己的反面,即飛躍性與間斷性。②飛躍性與間斷性包含著漸進性與連續性:正是因為有漸進性與連續性的積累,才產生了飛躍性與間斷性。連續性、漸進性和間斷性、飛躍性的關系連續性是指事物只是在量上發生了變化,是事物發展中的漸進性過程。間斷性是指事物在質上發生了變化,是從舊質到新質的飛躍,是漸進性過程的中斷,或連續性的間斷。1、中華民族從來就是一個具有巨大創造力的民族,包括四大發明在內的諸多原創杰作甚至影響了整個人類的文明進程。原創不是一句空話,而是創造者的生命沉潛,是“十年磨一劍”。這表明(

)①只有經過量的積累才能實現質變②量變對事物的發展比質變更為重要③事物的量變和質變是循環往復的④事物的發展是漸進性與飛躍性的統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2、習近平總書記曾在講話中引用古語“禁微則易,救末者難”對作風方面存在問題的黨員、干部進行教育提醒。下列與“禁微則易,救末者難”所蘊含的哲理相近的是()①毫厘之差,或致弊于寰海

②致治在于任賢,興國在于務農③自古驅民在信誠,一言為重百金輕④鑿井者,起于三寸之坎,以就萬仞之深A.①② B.①④C.②③D.③④B3、(2024北京)長城是中華文明的重要象征。延慶區八達嶺鎮石峽村的鄉親們自發守護石峽關長城,傳承長城文化。習近平總書記回信勉勵他們接續努力、久久為功,帶動更多人了解長城、保護長城。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長城”和“中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