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_第1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_第2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_第3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_第4頁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9頁(共19頁)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碱}之種群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4?杭州二模)“油菜花開陌野黃,清香撲鼻蜂蝶舞?!庇筒嘶ㄌ锢锼械挠筒耸且粋€()A.種群 B.群落 C.生態系統 D.生物圈2.(2024春?寧波期末)我們知道的釣魚島正式名稱為釣魚列島,它是由釣魚島、黃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組成的,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釣魚島的面積居八小島之冠,島上巖石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單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其中黃尾嶼因鳥多,又稱“鳥島”;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釣魚列島和島上的所有生物分別屬于()A.生態系統和群落 B.生態系統和種群 C.種群和群落 D.群落和種群3.(2024秋?衢州期末)某農場長期使用某種農藥后,害蟲群體密度變化如圖。下列說法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觀點的是()A.從曲線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 B.農藥的使用,促使害蟲逐漸產生適應環境的有利變異 C.不耐藥的害蟲在農藥的作用下,逐漸獲得耐藥性 D.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進行不定向選擇的結果4.(2024?溫州模擬)2023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長途旅行終于結束,完全進入傳統棲息地。該棲息地中屬于群落的是()A.一頭大象 B.所有大象的總和 C.所有生物的總和 D.所有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5.(2024秋?臺州校級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適于在比較干旱的環境中生活的是()①葉變態為葉刺②葉上有蠟質層③葉大④葉?、葜仓旮叽螈拗仓臧、吒蛋l達。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6.(2024秋?鎮海區期末)角蜂眉蘭是一種蘭科植物,如圖所示,它的花酷似一種雌黃蜂,騙取雄蜂前來和它“交配”,從而幫助它傳播花粉,以下現象與角蜂眉蘭適應環境的方式類似的是()A.雪地中雷鳥身覆白色羽毛 B.南美天蛾靜止時如著生地衣的樹枝 C.家鴿前肢變成翼,適于空中飛行 D.金環蛇的體表有黑黃相間的鮮艷環紋7.(2024秋?江北區期末)“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們展示了問天實驗艙內水稻的生長情況。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現了“株高變矮”,“開花提前”等現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影響環境 B.環境影響生物 C.環境可以適應生物 D.生物與環境可以相互影響8.(2025?浙江模擬)生物與環境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和動態平衡。下列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事例是()A.貧瘠土地中的植物根系龐大 B.黃土高原的植物能夠防風固沙 C.北極地帶的北極熊皮毛厚實 D.枯藤老樹上的枯葉蝶形似落葉9.(2024秋?義烏市校級期末)棉紅鈴蟲成蛹前結繭保護自身,以抵御不良環境,這是一種保護性適應。但當環境條件有變化時,如金小蜂前來產卵,結果就成了“作繭自縛”,原來的適應變得極不適應了。棉紅鈴蟲的“作繭自縛”和下列何種現象體現同一原理()A.非洲肺魚在干旱季節夏眠 B.響尾蛇遇到敵害時尾部發出響聲 C.雷鳥在降雪前換上白色的羽毛 D.震動枝條,竹節蟲跌落僵直不動10.(2025?浙江模擬)阿克蘇蘋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果面光滑細膩、色澤光亮、果肉細膩、果核透明、甘甜味厚、汁多無渣等特點。關于阿克蘇蘋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來自天山的雪水給果樹提供了豐富的水和無機鹽 B.果樹種植能改善土地沙漠化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C.將品質優良的果樹進行嫁接屬于有性生殖 D.果樹能吸收土壤中的有機物,使蘋果更甘甜二.填空題(共5小題)11.(2024秋?椒江區期末)地球上艷麗多姿的生物是和它們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如:①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②鳥類的前肢變成翼;③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長出致密的毛;④鯽魚身體呈紡錘型,長有許多鰭。在以上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中,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是(填序號,下同);與寒冷環境相適應的是。12.(2024秋?溫州期中)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莖,葉退化成刺,表現出對(選填“干旱”、“寒冷”或“炎熱”下同)環境的適應。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對環境的適應,而沙漠狐的大耳朵是對環境的適應。13.(2024秋?杭州校級期中)蚯蚓能生活在陰暗、潮濕、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里,說明生物能環境;“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說明生物能環境;“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說明環境能生物。14.(2024?濱江區一模)楠溪江水域發現中華秋沙鴨棲息覓食,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屬于比揚子鱷還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有鳥類中大熊貓之稱。(1)為了保護中華秋沙鴨,我國建立了黑龍江碧水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的中華秋沙鴨屬于(選填種群或群落)。(2)中華秋沙鴨、揚子鱷、大熊貓三種生物中,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現的是。15.(2024秋?金華期中)地球上艷麗多姿的生物是和它們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如:①常綠闊葉樹冬季落葉;②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③鳥類的前肢變成翼;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會長出致密的毛;⑤鯽魚身體呈紡錘形,長有許多鰭;⑥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在以上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中,與飛翔生活相適應的是(填序號,下同);與寒冷環境相適應的是;與干旱環境相適應的是。

2024-2025學年下學期初中科學浙教版九年級期末必刷常考題之種群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一.選擇題(共10小題)題號12345678910答案AACABBBCA一.選擇題(共10小題)1.(2024?杭州二模)“油菜花開陌野黃,清香撲鼻蜂蝶舞?!庇筒嘶ㄌ锢锼械挠筒耸且粋€()A.種群 B.群落 C.生態系統 D.生物圈【考點】種群概念及特征.【答案】A【分析】(1)種群是指一片區域中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比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獼猴,一個池塘里的所有草魚。(2)群落是指同一時間內聚集在同一片區域的所有生物的集合,包括這片區域的所有植物、動物和微生物,比如一片森林里的所有生物。(3)在一定區域內生物和它所生活的環境就形成一個生態系統,它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4)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態系統?!窘獯稹拷猓簱治隹梢姡悍N群是指一片區域中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比如一片森林中的所有獼猴,一個池塘里的所有草魚。可見油菜花田里所有的油菜是一個種群。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熟知群落的概念。2.(2024春?寧波期末)我們知道的釣魚島正式名稱為釣魚列島,它是由釣魚島、黃尾嶼、南小島、北小島等島嶼組成的,總面積約7平方公里。釣魚島的面積居八小島之冠,島上巖石裸露,尖峰突起,土層單薄,缺乏淡水。山茶、棕櫚、馬齒莧隨處可見,仙人掌遍地叢生。其中黃尾嶼因鳥多,又稱“鳥島”;南小島蛇多,簡直遍布全島。釣魚列島和島上的所有生物分別屬于()A.生態系統和群落 B.生態系統和種群 C.種群和群落 D.群落和種群【考點】種群概念及特征.【答案】見試題解答內容【分析】生態系統是指在一定地域內,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生物部分包括植物、動物、細菌真菌等微生物,非生物部分包括陽光、空氣、水、土壤、溫度等.種群指在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生物群落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生物的總和。【解答】解:釣魚列島是生物與環境所形成的統一整體。屬于一個完整的生態系統。釣魚島上所有的生物之間有著直接或間接關系,構成生物群落??梢夾符合題意。故選:A?!军c評】掌握生態系統、種群、生物群落的概念是關鍵.3.(2024秋?衢州期末)某農場長期使用某種農藥后,害蟲群體密度變化如圖。下列說法符合達爾文自然選擇觀點的是()A.從曲線可知,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 B.農藥的使用,促使害蟲逐漸產生適應環境的有利變異 C.不耐藥的害蟲在農藥的作用下,逐漸獲得耐藥性 D.害蟲抗藥性的形成是農藥對害蟲進行不定向選擇的結果【考點】種群概念及特征.【答案】A【分析】1、達爾文自然選擇學說的主要內容是:過度繁殖、生存斗爭、遺傳和變異、適者生存。其中,過度繁殖是自然選擇的前提,生存斗爭是自然選擇的手段和動力,遺傳變異是自然選擇的內因和基礎,適者生存是自然選擇的結果。2、分析曲線圖:使用農藥時把一部分害蟲殺死,害蟲群體密度減少;一段時間藥效過后,害蟲大量繁殖,害蟲群體密度又增加;再使用農藥又把一部分害蟲殺死,害蟲密度又減少?!窘獯稹拷猓篈、從曲線變化可知,群體密度沒有下降到0,說明害蟲群體中原來就存在抗藥性個體,A正確。B、變異是普遍存在的,并不是人類施用農藥使得害蟲產生了變異,而是害蟲本身就存在著各種變異的類型,B錯誤;C、隨著農藥的使用,不耐藥的害蟲被淘汰,抗藥性強的個體生存下來,繁殖后代,害蟲群體的抗藥性逐漸增強,C錯誤;D、害蟲本身存在著抗藥性這種變異類型,由于長期使用農藥,使不具抗藥性的害蟲死亡,而具有抗藥性的害蟲能生存下來,且越來越多,這是農藥對害蟲定向選擇的結果,D錯誤。故選:A?!军c評】解題的關鍵是識記并理解自然選擇的內容,會利用自然選擇解釋具體的生物進化現象。4.(2024?溫州模擬)2023年9月10日,云南野象群長途旅行終于結束,完全進入傳統棲息地。該棲息地中屬于群落的是()A.一頭大象 B.所有大象的總和 C.所有生物的總和 D.所有生物和它們的生活環境【考點】種群概念及特征.【答案】C【分析】生物群落與生態系統的概念不同。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區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而生態系統不僅包括生物群落還包括群落所處的非生物環境。因此生物群落只相當于生態系統中的生物部分?!窘獯稹拷猓荷锶郝涫侵干钤谝欢ǖ淖匀粎^域內,相互之間具有直接或間接關系的各種生物的總和。因此,該棲息地中屬于群落的是所有生物的總和。故選:C?!军c評】解題的關鍵是知道生態系統的組成,以及種群、群落的知識。5.(2024秋?臺州校級月考)下列植物特征中,適于在比較干旱的環境中生活的是()①葉變態為葉刺②葉上有蠟質層③葉大④葉小⑤植株高大⑥植株矮小⑦根系發達。A.①②④⑥⑦ B.②③⑤⑦ C.①③⑤ D.②④⑤⑦【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A【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梢詮纳锶绾芜m應環境特點方面來切入解答。【解答】解:干旱環境中水分缺乏,具有發達的根系可以提高植物的吸水能力;具有肥厚的肉質莖可以儲存大量的水分;具有厚的角質層可以減少水分的蒸騰提高了植物的保水能力,與干旱的環境相適應。葉面積大蒸騰作用就大,散失的水分多不適應干旱環境,植株高大有利于散失水分不適應干旱環境。故選:A。【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植物吸水、保水、減少蒸騰作用的特點。6.(2024秋?鎮海區期末)角蜂眉蘭是一種蘭科植物,如圖所示,它的花酷似一種雌黃蜂,騙取雄蜂前來和它“交配”,從而幫助它傳播花粉,以下現象與角蜂眉蘭適應環境的方式類似的是()A.雪地中雷鳥身覆白色羽毛 B.南美天蛾靜止時如著生地衣的樹枝 C.家鴿前肢變成翼,適于空中飛行 D.金環蛇的體表有黑黃相間的鮮艷環紋【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B【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F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角蜂眉蘭的花酷似一種雌黃蜂,是擬態。【解答】解:A、雪地中雷鳥身覆白色羽毛,這是一種保護色,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B、南美天蛾靜止時如著生地衣的樹枝,這是擬態;C、家鴿前肢變成翼,適于空中飛行,這是形態結構和功能的適應;D、金環蛇的體表有黑黃相間的鮮艷環紋,防止敵害捕食,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故選:B。【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適應環境是普遍存在的。7.(2024秋?江北區期末)“天宮課堂”上,航天員們展示了問天實驗艙內水稻的生長情況。相比于地面,太空水稻出現了“株高變矮”,“開花提前”等現象,這種現象說明()A.生物影響環境 B.環境影響生物 C.環境可以適應生物 D.生物與環境可以相互影響【考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答案】B【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環境影響生物?!窘獯稹拷猓涸谔辗N植的水稻與地面種植的水稻具有不同的環境,這種不同的環境使太空水稻出現了“株高變矮”、“開花提前”等現象,則說明了不同的環境使生物有了不同的性狀,即環境能夠影響生物??梢夿正確。故選:B?!军c評】掌握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解答本題的關鍵。8.(2025?浙江模擬)生物與環境間存在著密切聯系和動態平衡。下列不屬于生物適應環境的事例是()A.貧瘠土地中的植物根系龐大 B.黃土高原的植物能夠防風固沙 C.北極地帶的北極熊皮毛厚實 D.枯藤老樹上的枯葉蝶形似落葉【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B【分析】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如沙漠上的植物必須耐旱才能生存?!窘獯稹拷猓篈、貧瘠土地中的植物根系龐大,可以吸收到深處的水分和無機鹽,屬于生物適應環境,A不符合題意。B、黃土高原的植物能夠防風固沙,說明生物影響環境,B符合題意。C、北極地區氣候寒冷,溫度很低。生活在北極地區的北極熊,皮毛厚實利于保持體溫,因此,體現了生物能夠適應環境,C不符合題意。D、枯藤老樹上的枯葉蝶形似落葉,利于保護自已,防御敵害,體現了生物能夠適應環境,D不符合題意。故選:B?!军c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理解生物適應環境又能影響環境。9.(2024秋?義烏市校級期末)棉紅鈴蟲成蛹前結繭保護自身,以抵御不良環境,這是一種保護性適應。但當環境條件有變化時,如金小蜂前來產卵,結果就成了“作繭自縛”,原來的適應變得極不適應了。棉紅鈴蟲的“作繭自縛”和下列何種現象體現同一原理()A.非洲肺魚在干旱季節夏眠 B.響尾蛇遇到敵害時尾部發出響聲 C.雷鳥在降雪前換上白色的羽毛 D.震動枝條,竹節蟲跌落僵直不動【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C【分析】此題考查的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首先應該明確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器官特點有重要關系?!窘獯稹拷猓荷飳Νh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F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棉鈴蟲結繭化蛹來保護自身,金小蜂借此機會成功地將自己的卵產于棉鈴蟲蛹的體內使之死亡。表明棉鈴蟲對環境的適應是有限的,是相對的。A、非洲肺魚在干旱季節休眠,是適應環境的表現;B、響尾蛇尾部發出聲音,是響尾蛇適應環境的表現;C、雷鳥在降雪前已換上了白羽毛,容易被發現是相對適應環境的表現;D、振動枝條,竹節蟲跌落僵直不動,是一種適應現象;故選:C?!军c評】對于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可從生物的器官特征和意義去分析。10.(2025?浙江模擬)阿克蘇蘋果,新疆維吾爾自治區阿克蘇地區特產,中國國家地理標志產品。具有果面光滑細膩、色澤光亮、果肉細膩、果核透明、甘甜味厚、汁多無渣等特點。關于阿克蘇蘋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來自天山的雪水給果樹提供了豐富的水和無機鹽 B.果樹種植能改善土地沙漠化是生物適應環境的表現 C.將品質優良的果樹進行嫁接屬于有性生殖 D.果樹能吸收土壤中的有機物,使蘋果更甘甜【考點】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答案】A【分析】1、生物與環境的關系是相互依存的,生物在適應環境得以生存的同時,能不斷地影響環境并改變環境。2、綠色植物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在葉綠體中把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淀粉等有機物,并且把光能轉化成化學能,儲存在有機物中,這個過程就叫光合作用。3、活細胞利用氧,將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并且將儲存在有機物中的能量釋放出來.供給生命活動的需要,這個過程叫作呼吸作用。4、常見的植物無性生殖的方式有扦插、嫁接、壓條和組織培養等,無性繁殖沒有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因而后代一般不會出現變異。【解答】解:AD、植物的生長需要水、無機鹽和有機物,來自天山的雪水給果樹提供了水和無機鹽,而有機物是果樹通過光合作用自己制造的,A正確,D錯誤。B、果樹在沙漠中存活并能改善土地沙漠化,這體現了生物對環境的影響,B錯誤。C、將品質優良的果樹進行嫁接,沒有經過精子和卵細胞結合成受精卵的過程,屬于無性生殖,C錯誤。故選:A?!军c評】理解掌握生物與環境的關系、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概念及無性生殖的知識是解題的關鍵。二.填空題(共5小題)11.(2024秋?椒江區期末)地球上艷麗多姿的生物是和它們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如:①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②鳥類的前肢變成翼;③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長出致密的毛;④鯽魚身體呈紡錘型,長有許多鰭。在以上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中,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是①④(填序號,下同);與寒冷環境相適應的是③?!究键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①④;③?!痉治觥吭谧匀唤缰校锸艿胶芏嗌鷳B因素的影響,因此,生物必須適應環境才能生存下去。生物在適應環境的同時,也影響和改變著環境。【解答】解: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有利于氧氣和二氧化碳的輸送,能將空氣送到根部,讓根即使是在水中也能獲得足夠的氧氣進行呼吸作用;鯽魚身體呈紡錘型,能減小在水中游動時的阻力;長有許多鰭,能控制水中運動的方向和調節平衡,故與水中生活相適應的是①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長出致密的毛,有很好的保溫作用,故與寒冷環境相適應的是③。故答案為:①④;③?!军c評】掌握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解答本題的關鍵。12.(2024秋?溫州期中)仙人掌具有粗大的莖,葉退化成刺,表現出對干旱(選填“干旱”、“寒冷”或“炎熱”下同)環境的適應。海豹的皮下脂肪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而沙漠狐的大耳朵是對炎熱環境的適應。【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干旱;寒冷;炎熱【分析】生物的適應性是指生物體與環境表現相適合的現象?!窘獯稹拷猓荷镏挥羞m應環境才能生存繁衍。仙人掌葉成刺狀,減少蒸騰作用,適應于干旱環境;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可以保持體溫,是對寒冷環境的適應,而沙漠狐的大耳朵有利于散熱,是對炎熱環境的適應。故答案為:干旱;寒冷;炎熱【點評】理解掌握生物通過不同的方式適應生活環境是解題的關鍵。13.(2024秋?杭州校級期中)蚯蚓能生活在陰暗、潮濕、富含有機質的土壤里,說明生物能適應環境;“千里之堤,潰于蟻穴”,說明生物能影響環境;“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說明環境能影響生物?!究键c】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適應;影響;影響。【分析】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窘獯稹拷猓候球就ㄟ^其生理結構和習性,如喜歡在潮濕環境中呼吸、在有機質中覓食等,成功地在這樣的土壤環境中生存下來,說明生物能夠適應環境;堤壩因蟻穴而潰,說明生物可以影響并改變環境;橘樹在不同環境下生長結果不一樣,說明環境對生物有很大的影響。故答案為:適應;影響;影響?!军c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掌握生物與環境的關系。14.(2024?濱江區一模)楠溪江水域發現中華秋沙鴨棲息覓食,中華秋沙鴨是國家一級重點野生保護動物,數量極其稀少,屬于比揚子鱷還稀少的國際瀕危動物,有鳥類中大熊貓之稱。(1)為了保護中華秋沙鴨,我國建立了黑龍江碧水自然保護區,該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的中華秋沙鴨屬于種群(選填種群或群落)。(2)中華秋沙鴨、揚子鱷、大熊貓三種生物中,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現的是揚子鱷。【考點】種群概念及特征;生物進化的歷程.【答案】(1)種群。(2)揚子鱷?!痉治觥浚?)種群指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種群中的個體并不是機械地集合在一起,而是彼此可以交配,并通過繁殖將各自的基因傳給可育后代。(2)生物進化的順序是從水生到陸生,由低等到高等。在脊椎動物中的進化順序是魚類、兩棲類、爬行類、鳥類和哺乳類?!窘獯稹拷猓海?)種群指同一時間生活在一定自然區域內,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所以,自然保護區內所有的中華秋沙鴨屬于種群。(2)脊椎動物的進化歷程:原始魚類→原始兩棲類→原始爬行類→原始的鳥類和原始的哺乳類。中華秋沙鴨是鳥類,揚子鱷是爬行類,大熊貓是哺乳類,從生物進化的角度分析,最先在地球上出現的是爬行類揚子鱷。故答案為:(1)種群。(2)揚子鱷。【點評】本題主要考查種群的概念、生物進化的理論、生物進化的主要歷程與規律。15.(2024秋?金華期中)地球上艷麗多姿的生物是和它們生存的環境相適應的。如:①常綠闊葉樹冬季落葉;②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③鳥類的前肢變成翼;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會長出致密的毛;⑤鯽魚身體呈紡錘形,長有許多鰭;⑥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在以上生物與環境相適應的例子中,與飛翔生活相適應的是③(填序號,下同);與寒冷環境相適應的是①④;與干旱環境相適應的是②。【考點】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答案】③;①④;②【分析】生物對環境的適應是普遍存在的?,F在生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生理特征或行為?!窘獯稹拷猓孩埒B類的前肢變成翼是與飛翔生活相適應的特征。①常綠闊葉樹冬季落葉、減少水分的散失,與④生活在北方草原的綿羊在冬季到來之前會長出致密的毛利于保暖,這是為了適應寒冷環境。②仙人掌的葉退化成刺,減少水分的散失這是一種適應干旱環境的特征,以減少水分蒸發。然而⑤鯽魚身體呈紡錘形,長有許多鰭,與⑥荷花的葉柄和莖中都有孔道,都是與水生環境相適應的。故答案為:③;①④;②【點評】解題關鍵是掌握生物體結構與功能相適應的,及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相關知識。

考點卡片1.種群概念及特征【知識點的認識】1、在一個區域里,常有許多同種生物的個體生活在一起。我們把這些生活在一定區域內的同種生物個體的總和,叫做種群。2、種群由同一物種的許多個體組成,但并不是許多生物個體的簡單相加,它具有單獨的生物個體所不具備的一些特征,如種群密度、年齡結構、性別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等。【命題方向】例:下列關于種群的敘述,正確的是()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是一個種群②池塘中所有的魚是一個種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一個種群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年齡組成、性別比例⑤種群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A.①③⑤B.②④C.②④⑤D.③⑤分析:種群是指一定時間內占據一定空間的同種生物的所有個體。一定區域的所有種群組成群落。群落及其無機環境組成生態系統。解答:①內蒙古草原上全部的牛不一定是同一物種,故不一定是一個種群。錯誤。②池塘中有多種魚,因此所有的魚不是一個種群。錯誤。③稻田中所有的三化螟是同種生物,是一個種群。正確。④種群密度的決定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遷入率和遷出率。錯誤。⑤種群密度的大小主要決定于出生率和死亡率。正確。故選:D。點評:本題考查生命系統的結構層次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間的內在聯系的能力。【解題方法點撥】掌握種群的概念,了解種群的特征。2.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知識點的認識】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可以分為兩類:一類是光、溫度、水、空氣等非生物因素,另一類是生物因素.可概括為如下圖:所有生物的生活都會受到非生物因素的影.當環境中一個或同個因素發生急劇變化時,就會影響生物的生活,甚至導致生物死亡.生物因素是指影響某種生物生活的其它生物.自然界中的每一種生物,都受到周圍很多其他生物的影響.【命題的方向】本考點主要考查我們對影響生物生活的環境因素的認識.常見題型為舉個實際生活中現象來讓我們判定是哪一種生態因素對生物的生活造成的影響,并能進行簡單地解析.例:蟬在夏天正午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環境因素是()A.陽光B.水C.溫度D.空氣分析:此題考查的知識點是環境對生物的影響.解答時可以從環境中哪些因素發生了變化方面來切入.解答:環境中影響生物生活的各種因素叫環境因素,分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溫度、水、空氣、土壤等.夏天正午溫度較高蟬鳴叫得最厲害,而溫度降低到24℃以下時,就停止鳴叫.這一現象說明對蟬的生活習性有影響的環境因素主要是溫度.故選:C.點評:解答此類題目的關鍵是運用所學知識對某些自然現象做出科學的解釋.【解題思路點拔】環境對生物的影響,經常了一些結合地理條件,如南、北方的溫度明顯不同或者山上山下溫度差,導致某些生物在兩地生長狀況不同的試題.如“人間四月芳菲盡,山寺桃花始盛開”、“南橘北枳”等.另外要注意與生物對環境的適應知識進行區別記憶,有時還會出一些判斷屬于環境以生物的影響還是生物對環境的影響或適應的例子.如:蘆山地震導致部分地區山體滑坡,許多動植物被掩埋死亡.判斷這一事例是環境對生物的影響還是生物對環境的適應.這個屬于典型的環境影響生物的例子.3.生物對環境的適應和影響【知識點的認識】1.現存的每一種生物,都具有與其生活環境相適應的形態結構和生活方式。2.生物不僅能適應環境,也能影響環境。3.生物與環境之間是相互依賴、相互制約的。生物與環境是一個不可分割的統一整體?!久}方向】例1:下列有關生物適應環境的說法錯誤的是()A.烏龜、鱷魚用肺呼吸,是對水陸兩棲生活的適應B.青蛙冬眠是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C.鳥類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變成翼,是對空中飛行生活的適應D.植物有鮮艷的花,是對昆蟲傳粉環境的適應分析:生物與環境的關系:環境影響生物,生物適應環境,生物影響環境。(1)環境影響生物是指生物的生活受生存空間或生活環境的制約。(2)生物適應環境是指生物為了生存下去,在生活習性或者形態結構上力求與環境保持一致。(3)生物影響和改變環境是指由于生物的存在或者某些活動,使得環境有了改觀或變化。解答:A、烏龜、鱷魚用肺呼吸,烏龜和鱷魚是爬行類,屬于陸生生物,是對陸地生活的適應,A錯誤;B、青蛙是變溫動物,冬眠是對冬季寒冷氣候的適應,B正確;C、紡錘形是物體的一種外部形狀,通常表現為前圓后尖、表面光滑,略像水滴的形狀。具有這種形狀的物體在流體中運動時所受到的阻力最小。因此,鳥類的身體呈紡錘形,前肢變成翼,是對空中飛行生活的適應,C正確;D、植物有鮮艷的花,能夠吸引昆蟲,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