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期末備考真題】詩歌鑒賞專項突破-語文七年級下冊統編版(2024)(含解析)
【期末備考真題】詩歌鑒賞專項突破-2024-2025學年語文七年級下冊統編版(2024)
學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級:___________考號:___________
一、選擇題
1.(23-24七年級下·天津河北·期末)下面對以詩抒懷的佳作的賞析中,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登幽州臺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直接抒發了陳子昂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之情。
B.《望岳》中杜甫以“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寫出自己登臨的決心、豪邁的氣概,表達了樂觀自信、積極向上的人生態度。
C.《登飛來峰》中,王安石以“浮云"比喻奸佞小人,以“不畏”表明變法革新的政治理想和遠大抱負以及大無畏的精神。
D.《游山西村》中,寫農家備足“臘酒"雞豚”來挽留招待客人,詩中表達了陸游對熱情好客的村民、古風猶存的山村的熱愛之情。
2.(23-24七年級下·廣東深圳·期末)為營造活動氛圍,小羅搜集了一些宣傳標語,以下與“游大鵬所城·品愛國精神"主題不符的一項是()
A.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B.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C.一片丹心圖報國,千秋青史勝封侯。
D.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3.(23-24七年級下·山東威海·期末)對下面這首詩的理解與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A.全詩八句無一“游”字,而處處切“游"字,游興十足,游意不盡。
B.一個“足”字,寫出了農家酒味雖薄卻體現出農家款客盡其所有的盛情。
C.“簫鼓追隨"寫出了村民們歡天喜地慶賀“春社”的鄉俗民風之美。
D.“拄杖"夜叩門”寫出了詩人走出熱鬧喧囂后內心的失意與孤獨。
4.(23-24七年級下·湖北武漢·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問題。
江樓感舊
趙嘏
獨上江樓思渺然,月光如水水如天。
同來望月人何處?風景依稀似去年。
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寫夜深人靜,詩人獨自登上江樓思緒茫茫。
B.第二句寫登樓所見,一片澄明清麗的景象。
C.第三句寫作者翹首等待相約同來賞月的朋友到來。
D.最后一句表達了作者物是人非的感慨。
5.(23-24七年級下·遼寧大連·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
甲
游山西村
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乙
山行
唐項斯
青櫪林深亦有人,一渠流水數家分。
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
蒸茗①氣從茅舍出,繰絲②聲隔竹籬聞。
行逢賣藥歸來客,不惜相隨入島云。
【注】①蒸茗:炒茶。②繰絲:從泡在開水里的蠶繭中抽出絲。
下列對甲、乙兩首詩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兩首詩頷聯都表現了山村自然風光的美麗,都蘊含著生活的哲理。
B.甲詩頸聯與尾聯所抒寫的正是詩人的悠閑愜意之情,以及對古風猶存的吾土吾民的熱愛。
C.乙詩頸聯從視覺、聽覺兩個角度具體描寫了村民焙茶和抽絲的勞動場景。
D.乙詩尾聯表面寫詩人在路上碰到賣藥歸來的人,欣然隨他走向遠處深深的云煙之中。實際上是從側面道出他渴望隱逸生活的心志。
6.(23-24七年級下·山東青島·期末)下列對古詩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陸游《游山西村》“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寫景中寓含哲理,表達了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究會出現豁然開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
B.王安石《登飛來峰》“不畏浮云遮望眼”表達了作者不怕一切邪惡勢力阻撓的豪情壯志。
C.趙師秀《約客》“閑敲棋子落燈花"通過寫一個小小的動作,生動又含蓄地表現出友人“有約不來”時詩人的悵惘、無奈。
D.杜牧《泊秦淮》“商女不知亡國恨"將對歷史的詠嘆與現實的思考緊密結合,寄寓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7.(23-24七年級下·四川成都·期末)下列情境在本詩中沒有出現的一項是()
約客
黃梅時節家家雨,青草池塘處處蛙。
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
A.梅雨綿綿B.池塘蛙鳴C.夜半候客D.挑燈夜談
8.(23-24七年級下·甘肅隴南·期末)古人講究詩畫合一。為下面的畫作配上詩句,最恰當的一項是()
A.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
B.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
C.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
D.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
9.(23-24七年級下·湖北武漢·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問題。
舟中讀元九詩①
白居易
把君詩卷燈前讀,詩盡燈殘天未明。
眼痛滅燈猶暗坐,逆風吹浪打船聲。
【注】①此詩作于白居易被貶江州司馬的赴任途中。元九,指元稹,白居易好友,其時被貶通州司馬。
下列對本詩內容和思想情感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第一句寫詩人在旅途之中展讀好友的詩篇,流露出對好友的思念牽掛。
B.第二句寫詩已讀完,而夜色仍暗,可見詩人在漫漫長夜中的孤獨煎熬。
C.第三句寫詩人的油燈被風吹滅,作者在黑暗中獨坐,他感覺眼痛難忍。
D.第四句以景結情,詩人洶涌的心潮,正與江上狂風巨浪的景象相應和。
10.(23-24七年級下·山東青島·期末)下列各項對詩歌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
A.“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杜甫《望岳》),表達了青年杜甫決心有朝一日登上泰山絕頂,俯視群山而小天下的雄心壯志。
B.“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陸游《游山西村》),寫出了農人歡天喜地慶賀一年一度的“春社”,古樸的風俗,淳厚的農民,使詩人流連忘返。
C.“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李商隱《賈生》),表面上看皇上似乎是很虛心傾聽的,實際上他垂問的并不是關切百姓的國事,而是神鬼之事。
D.“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趙師秀《約客》),詩人通過寫“敲”,這個小小的動作,生動含蓄地表現出他對友人到來的無限期待之情。
二、詩歌鑒賞
(23-24七年級下·陜西漢中·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下面小題。
泊秦淮
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11.“煙籠寒水月籠沙”一句運用了什么修辭手法?請你描述這句詩展現的畫面。
12.作者寫“商女"唱“后庭花”的真正目的是什么?
(24-25七年級上·江蘇鹽城·期末)吳松道中二首(其二)
晁補之
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
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
鳥避征帆卻,魚驚蕩槳跳。
孤舟宿何許?霜月系楓橋。
13.詩歌前四句描繪了_____________、等意象,表明這首詩寫于季節。
14.假如時光可以穿梭,你認為晃補之最有可能與下列哪位作者成為朋友?請結合詩歌內容和情感加以闡述。
A.曹操《觀滄海》B.馬致遠《天凈沙·秋思》C.李白《峨眉山月歌》
15.(23-24七年級下·江蘇鎮江·期末)閱讀下面的古詩,完成問題。
漫成一首
杜甫
江月去人只數尺,風燈①照夜欲三更。
沙頭宿鷺聯拳②靜,船尾跳魚撥剌③鳴。
【注釋】①風燈:船中桅桿上掛著的燈,有紙罩能避風。②聯拳:指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團聚在沙灘上。拳,屈曲。③撥剌:擬聲詞,指魚在水里跳動發出的聲音。
(1)這首詩通過“"風燈”“"、跳魚等意象,描繪出一幅江上月夜的景象。
(2)簡要分析作者描繪“船尾跳魚撥剌鳴”這一聲響的妙處。
(23-24七年級下·福建龍巖·期末)閱讀下面的詩歌,完成小題。
游山西村
[南宋]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6.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分析,不恰當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記游詩,全詩無一“游"字,卻處處寫“游”,游興十足,游意不盡。
B.首聯“莫笑"和“足”字用得好,表現了農家款待客人傾其所有的盛情。
C.頸聯既寫出春社的歡快,又表現民風的淳樸,展現了農村風俗畫卷之美。
D.尾聯寫自己身體抱恙,年事已高,嘆惋自己不知道何時再有機會來此游覽。
17.同桌小語身處困境煩悶失意,你認為詩中哪兩句最適合用來勸慰他?并說明理由。
18.(23-24七年級下·四川樂山·期末)閱讀下面詩歌,完成問題。
塞上聽吹笛
高適
雪凈胡天牧馬還,明月羌笛戍樓間。
借問梅花①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
【注】①梅花,指《梅花落》曲。
(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積雪已經化凈,戰士牧馬晚歸,點詩題“塞上"二字,寫出邊塞風光和戍邊生活。
B.月光照戍樓,羌笛悠遠綿長,詩人通過視覺和聽覺,將蒼涼之景描寫得生動傳神。
C.詩歌語言樸實凝練,一個“凈”字點明冬去春回,而“滿"字顯意境遼闊蒼遠。
D.詩歌巧用設問,在一問一答中,將詩人眼前的景象和久戍思鄉的情感自然交融。
(2)這首詩的“借問梅花何處落”與李白的“此夜曲中聞折柳"都用到了一語雙關的手法,“梅花”既指①___,也指②___;“折柳"既指③___,也指④___。
(23-24七年級下·山東煙臺·期末)登樓望水
(唐)顧況
鳥啼花發柳含煙,擲卻風光憶少年。
更上高樓望江水,故鄉何處一歸船。
19.下列對詩歌分析鑒賞不恰當的一項是()
A.本詩寫“登樓望水”,與許多寫登樓的唐詩一樣,都是借景抒懷。
B.首句的“鳥啼花發柳含煙"描繪出了此時詩人身處的美好風光。
C.作者強調詩歌的思想內容,“擲卻風光憶少年”寄語少年應珍惜青春時光。
D.全詩文句通俗易懂,景情并有,不著一“愁”,實則寫“愁”。
20.這首詩的三四句運用了什么表現手法?有什么作用?
(23-24七年級下·山東德州·期末)閱讀下面兩首詩,完成問題。
【甲】
泊秦淮
[唐]杜牧
煙籠寒水月籠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
【乙】
金陵懷古
[唐]劉禹錫
潮滿冶城①渚,日斜征虜亭②。
蔡洲③新草綠,幕府④舊煙青。
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
【注】①冶城:東吳著名的制造兵器之地。②征虜亭:東晉征虜將軍謝石所建,他的哥哥曾在此送客。③蔡洲:江中洲名。④幕府:山名。
21.下面是對【甲】【乙】兩首詩的理解和分析,表述有誤的一項是()
A.【甲】詩首句中的兩個“籠"字富有韻味,描寫了一幅朦朧的水色夜景。
B.【乙】詩前兩聯點出與六朝有關的金陵的名勝古跡,流露出吊古傷今之情。
C.【甲】詩中的“猶唱”凸顯詩人對統治者的同情之心。
D.【乙】詩頸聯議論,揭示六朝興亡的秘密:國家興亡取決于人事,不在山川。
22.兩首詩尾句表現手法、情感有相似之處,請結合詩句分析運用了什么手法、表達了什么感情。
(23-24七年級下·云南曲靖·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下面小題。
賈生
李商隱
宣室求賢訪逐臣,賈生才調更無倫。
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
23.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首句“求"訪”,極力渲染漢文帝求賢意愿之切。
B.第二句中的“更無倫"體現出賈誼的才華橫溢、無與倫比。
C.第三句體現了漢文帝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深夜操勞的樣子。
D.本詩先揚后抑,雖是寫漢代之事,實則托古諷今。
24.同樣是借古諷今,請結合內容說說此詩最后兩句與杜牧的《泊秦淮》中的后兩句的表達的情感有何不同?
25.(23-24七年級下·云南普洱·期末)閱讀下面這首古詩,完成問題。
己亥雜詩(其五)
龔自珍
浩蕩離愁白日斜,吟鞭東指即天涯。
落紅不是無情物,化作春泥更護花。
(1)對這首詩賞析有誤的一項是()
A.這首詩是《己亥雜詩》的第五首,是詩人剛剛離開京城時寫的。
B.詩的前兩句抒情敘事,在無限感慨中表現出豪放灑脫的氣概。
C.后兩句展開聯想,在形象的比喻中,融入議論,自然而樸實。
D.詩人用“落紅”一句作為情感的轉折,使整首詩籠罩了一層更深的離愁。
(2)馬致遠的《天凈沙秋思》和本詩都寫到了“天涯”,試分析其中蘊含的情感有何不同。
26.(23-24七年級下·湖南衡陽·期末)游山西村
陸游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簫鼓追隨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
(1)這首詩緊扣一個“
”字,按時間順序展開敘述,主要描繪農村春天的美麗景色,表現了詩人___的感情。
(2)下面是對該詩的賞析,理解不恰當的一項是()
A.首聯中的“足"字寫出農家的盛情,也表達出詩人的滿足;“莫笑”突出了詩人對農家生活的贊賞。
B.頷聯是膾炙人口的名句,寫景中蘊含哲理,耐人咀嚼。詩人描述了山水縈繞的迷路感覺與移步觀新景的喜悅之情;人們可以從中領悟到蘊含的哲理——不論前路多么難行難辨,只要堅定信念,勇于開拓,人生就能“絕處逢生"。
C.頸聯通過對鄉村祭祀的描寫,贊美古老淳樸的風情風俗。
D.尾聯轉為憂傷的筆調,寫出了詩人走出熱鬧喧囂后內心的失意與孤獨。
《【期末備考真題】詩歌鑒賞專項突破-2024-2025學年語文七年級下冊統編版(2024)》參考答案
題號12345678910
答案ADDCADDBCD
1.A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賞析。
A.《登幽州臺歌》中“念天地之悠悠,獨愴然而涕下”兩句,抒發了詩人懷才不遇、孤獨寂寞的情緒以及對天地悠悠、人生短促的感慨,“直接抒發了陳子昂對賞賢任能的英明君王的渴盼之情"的兩句是“前不見古人,后不見來者”。
故選A。
2.D
【詳解】本題考查語句賞析。
A.句意:自古以來,人終不免一死!倘若能為國盡忠,死后仍可光照千秋,青史留名。表現了作者以死報國的決心,傳達的是愛國情感;
B.句意:只要對國家有利,即使犧牲自己生命也心甘情愿,絕不會因為自己可能受到禍害而躲開。指為了國家利益,就不能顧及個人安危。傳達的是愛國情感;
C.句意:懷著一顆赤誠的心,思謀報效國家;在傳于萬世的史冊里留下美名,要比獲取封侯強得多。傳達的是愛國情感;
D.句意:寶劍的銳利刀鋒是從不斷的磨礪中得到的,梅花飄香來自它度過了寒冷的冬季。比喻要想擁有珍貴品質或美好才華等是需要不斷的努力、修煉、克服一定的困難才能達到的。傳達的是自強不息的精神,與愛國無關;
故選D。
3.D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的理解與分析。
D.“拄杖無時夜叩門"表達的是詩人對鄉村生活的喜愛和留戀,希望以后能趁著月色隨時拄著拐杖來這里訪友,并不是內心的失意與孤獨;
故選D。
4.C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C.有誤,“同來望月人何處”意為:我還記得我們曾經一同來望月,而如今同來的你們又在哪里留?詩人舊地重游,去年也是這樣的良夜,詩人結侶來游,憑欄倚肩,共賞江天明月,那是非常歡快的。曾幾何時,意事蹉跎,昔日伴侶不知已經飄泊何方,而詩人卻又輾轉只身來到江樓,發出感慨。選項“作者翹首等待相約同來賞月的朋友到來"表述有誤;
故選C。
5.A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賞析。
A.甲詩頷聯“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既描寫了山村的自然風光,也蘊含著生活的哲理:逆境當中往往蘊含著希望。乙詩頷聯“山當日午回峰影,草帶泥痕過鹿群"描寫了山村的自然風光,表達了作者對山村生活的喜愛贊美之情,并無生活哲理。故選A。
6.D
【詳解】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D.有誤,“商女不知亡國恨”這句詩主要是通過對商女唱歌的描寫,批判那些不顧國家艱難、醉生夢死的達官貴人,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憂慮和對統治階層腐朽生活的不滿,而非寄寓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
故選D。
7.D
【詳解】本題考查理解詩意。
首句寫梅子黃時,家家都被籠罩在雨中。“梅雨綿綿"出現;
第二句寫長滿青草的池塘邊上,傳來陣陣蛙聲。“池塘蛙鳴”出現;
第三句寫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夜半候客"出現;
第四句寫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并非“挑燈夜談”。
故選D。
8.B
【詳解】本題考查圖文轉換。
畫面主體,在一座幽靜的庭院外,圍墻高高聳立。此時正值春天,院內仿佛是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在圍墻之上,一枝嬌艷的紅杏探出了頭。那紅杏花朵粉嫩,花瓣微微張開,花蕊金黃,在陽光的照耀下熠熠生輝,詩人抬頭賞花。
A.“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黃四娘家周圍的小路上開滿了鮮花,千朵萬朵的鮮花壓得枝條低垂下來。這句詩主要描繪了花開繁茂的景象,強調花的數量眾多;
B.“春色滿園關不住,一枝紅杏出墻來”:可是這滿園的春色畢竟是關不住的,你看,那兒有一枝粉紅色的杏花伸出墻頭來。這句詩以一枝紅杏來象征滿園的春色,表明春天的生機是無法被阻擋的,與畫作中一枝杏花從墻頭伸出的情景相契合;
C.“竹外桃花三兩枝,春江水暖鴨先知":竹林外兩三枝桃花初放,鴨子在水中游戲,它們最先察覺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此句主要描寫了早春時節的景物,突出了桃花、江水和鴨等元素;
D.“綠楊煙外曉寒輕,紅杏枝頭春意鬧”:條條綠柳在霞光晨霧中輕擺曼舞,粉紅的杏花開滿枝頭春意妖嬈。這句詩雖然也提到了紅杏,但更強調春意的熱鬧,和紅杏探出墻頭的畫面不符;
故選B。
9.C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內容的理解。
C.有誤,“滅燈"是詩人吹滅了油燈,不是油燈被風吹滅;在黑暗中獨坐不僅是因為眼痛,更主要的是在思念好友以及感慨自身遭遇,沉浸在復雜的情緒之中。
故選C。
10.D
【詳解】本題考查對詩歌的理解。
D.“有約不來過夜半,閑敲棋子落燈花”意思是:時間已過午夜,已約請好的客人還沒有來,我無聊地輕輕敲著棋子,震落了點油燈時燈芯結出的疙瘩。詩人通過寫“敲"這個小小的動作,生動含蓄地表現出了詩人約客不來的悵惘無奈之情和敲棋自遣的寂寞孤獨之感。“表現出他對友人到來的無限期待之情”理解有誤。
故選D。
11.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畫面:如煙的霧氣,朦朧的月色,籠罩著寒冷的秦淮河水和岸邊的沙灘。12.作者借寫“商女"唱“后庭花”,批判了那些不知亡國恨的達官貴人,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統治者的憤慨。
【導語】杜牧的《泊秦淮》以秦淮夜景為背景,通過“煙籠寒水月籠沙"的朦朧意象,營造出一種凄清的氛圍。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一句,借商女之口,暗諷當時社會對國運衰敗的麻木不仁,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深切憂慮。全詩情景交融,寓意深刻,既展現了秦淮河畔的繁華與衰敗,也揭示了晚唐社會的沉淪與危機。
11.本題考查詩句賞析及畫面。
一問,“煙籠寒水月籠沙"意為:寒冷的江面上彌漫著朦朧的煙霧,明月的清輝灑在白色的沙洲之上。本句運用了互文的修辭手法,“煙”與“月"互相補充,共同營造出一種朦朧的氛圍,將“寒水”和“沙"都籠罩其中。
二問,描述畫面時,需要抓住詩句中的意象“煙”“月"寒水”“沙”,并根據詩歌的意境,用生動形象的語言描繪出這些意象組合在一起的場景,要體現出朦朧、清冷的氛圍。
示例:輕煙如紗,月色朦朧,那寒冷的秦淮河上波光粼粼,岸邊的沙灘在煙月的籠罩下,一片迷離,仿佛被一層薄紗所覆蓋,透著一種淡淡的、令人惆悵的清冷氣息。
12.本題考查詩歌情感主旨。
結合詩句“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可知,表面上作者是說歌女不知亡國之恨,仍在唱著《后庭花》這樣的亡國之音。但實際上,歌女以賣唱為生,她們唱什么是由聽眾的喜好決定的。在這秦淮河畔,聽商女唱歌的正是那些達官貴人。由此可知,作者真正批判的對象是那些只知享樂、不顧國家命運的達官貴人,他們在國家面臨危機之時,依然沉迷于聲色,這種行為讓作者深感憤慨。同時,作者借這一現象,表達出對國家前途命運的深深擔憂,憂慮國家會在這種醉生夢死的氛圍中走向滅亡。
13.
雨
葉(雁)
晚秋14.B示例1:“歲晚客程遙"寫晁補之在外漂泊,他目前所處的吳松離家很遠,表現他的思鄉之情,跟“斷腸人在天涯”的思鄉之情異曲同工。
示例2:“孤舟宿何許?"的“孤舟”意象讓我們感受到作者的孤寂。而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的“古道西風瘦馬”,抒發作者只有瘦馬陪伴,行走在古道的孤寂之情。兩位詩人情緒相似,所以他們能成為朋友。
【導語】《吳松道中二首(其二)》是晁補之的佳作。詩中借雨、葉、雁等晚秋意象,勾勒出蕭瑟的江鄉行旅圖。“天寒”“歲晚"渲染清冷氛圍,烘托羈旅愁思。“鳥避”“魚驚"以動襯靜,增添孤寂之感。末句化用“楓橋”,將漂泊之苦與思鄉之情融于景中,余韻悠長。
13.本題考查理解詩句。
詩歌前四句“曉路雨蕭蕭,江鄉葉正飄。天寒雁聲急,歲晚客程遙"中,明確提到的意象有“雨”“葉"雁”。
“江鄉葉正飄"描繪了樹葉飄落的景象,“天寒雁聲急”表明天氣寒冷且大雁南飛,“歲晚"指一年將盡的時候,這些都暗示了詩歌所描繪的季節是晚秋。
14.本題考查對比賞析。
B與馬致遠《天凈沙秋思》的關聯:
情感共鳴:晁補之詩中“歲晚客程遙”意思是一年將盡,而自己的旅途還很遙遠,體現出作者遠離家鄉在外漂泊的狀態,由此引發濃濃的思鄉之情。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夕陽西下,斷腸人在天涯”,通過描繪夕陽西下時,漂泊天涯的游子的狀態,直白地抒發了強烈的思鄉之情。二者在思鄉情感的表達上有相似之處。
氛圍營造:晁詩中“孤舟宿何許?”以“孤舟"這一意象,營造出一種孤獨、寂寞的氛圍,凸顯作者獨自在外的孤寂之感。馬致遠《天凈沙秋思》中“古道西風瘦馬”,用古道、西風、瘦馬等意象,勾勒出一幅凄涼的畫面,表達了作者在旅途中的孤獨與凄涼。這種相似的情感氛圍和情緒表達,使得晁補之與馬致遠有可能成為朋友。
A與曹操《觀滄海》對比:曹操《觀滄海》通過描寫滄海的壯麗景色,如“秋風蕭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展現出詩人寬廣的胸懷和宏大的抱負,表達的是一種積極向上、渴望建功立業的豪情壯志。而晁補之的《吳松道中二首(其二)》主要抒發的是漂泊在外的思鄉之情和孤寂之感,二者的情感基調、主題截然不同,因此晁補之與曹操成為朋友的可能性較小。
C與李白《峨眉山月歌》對比: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輪秋,影入平羌江水流。夜發清溪向三峽,思君不見下渝州”,通過描寫峨眉山月、平羌江等景色,表達了詩人在旅途中對友人的思念以及對故鄉的眷戀之情,同時也透露出一種輕快的情緒。雖然也有旅途和思念的元素,但與晁補之詩中那種深沉的漂泊孤寂感和濃厚的思鄉之情的表達程度和方式有差異,所以相比之下,晁補之與馬致遠更有可能因情感共鳴而成為朋友。
15.(1)
月夜
白鷺
(2)此句運用以聲襯靜(以動襯靜/動靜結合/視覺聽覺)的手法,用魚在水里跳動發出的聲音襯托夜宿的白鷺聚在沙灘上的靜、靜謐的意境、安寧的生活的贊美與向往。
【導語】杜甫的《漫成一首》以簡潔的筆觸勾勒出江上月夜的靜謐與生機。通過“江月"風燈”“宿鷺"跳魚”等意象,詩人巧妙地將視覺與聽覺結合,營造出一種寧靜中蘊含動態的美感。詩中“船尾跳魚撥剌鳴"一句,以細微的聲響打破夜的沉寂,既增添了畫面的生動性,又反襯出江夜的幽靜,體現了詩人對自然細節的敏銳捕捉和深厚的情感表達。
【詳解】(1)本題考查意象。
第一空:“江月去人只數尺”,意思是江上的月亮離人只有幾尺遠。詩的開篇就描繪出了月亮在江面上的情景,通過“去人只數尺"生動地表現出月亮仿佛近在咫尺的感覺,營造出一種靜謐而親近的氛圍。這里的“江月”也就是“月夜"的主要代表意象,月亮是月夜中最具標志性的元素。故填寫:月夜。
第二空:“沙頭宿鷺聯拳靜”,意思是沙灘上夜宿的白鷺屈曲著身子,靜靜地聚在一起。“沙頭"指的是沙灘邊,“宿鷺”即棲息在沙灘上的白鷺,“聯拳"形容白鷺屈曲著身子,三五成群地團聚在沙灘上的狀態。這句詩細膩地描繪了沙灘上白鷺靜棲的畫面,突出了夜晚的寧靜。“宿鷺”也就是“白鷺”,是詩中描繪的一個重要意象,它與其他意象共同構成了江上月夜的景象。故填寫:白鷺。
“風燈”點明了夜晚行船時的照明工具,“跳魚"則通過聲音打破了夜晚的寂靜,使畫面更具動態感和生機,而“月夜”營造出整體的氛圍,“白鷺"增添了靜謐的氛圍,它們相互配合,展現了江上月夜的獨特景致。
(2)本題考查句子賞析。
詩句“沙頭宿鷺聯拳靜,船尾跳魚撥剌鳴”,意思是沙灘上夜宿的白鷺蜷縮著身子聚在一起,安靜無聲,船尾處魚兒突然躍出水面,發出“撥剌"的聲響。前半句描繪了沙灘上夜宿的白鷺屈曲身子靜靜聚集的畫面,呈現出一種靜謐的氛圍,是靜態描寫。而后半句“船尾跳魚撥剌鳴”,寫的是船尾有魚兒躍出水面,發出“撥剌"的聲響,這是動態描寫且訴諸聽覺。
詩人巧妙運用以聲襯靜(也可稱為以動襯靜、動靜結合)的手法。通過“撥剌鳴”這一魚躍出聲響的動態描繪,與前文白鷺靜棲的靜態形成鮮明對比。在這一動一靜之間,更加突出了月夜江邊環境的靜謐。夜已經很深,白鷺安靜棲息,本是萬籟俱寂之時,此時魚兒躍出水面的聲響便格外清晰,愈發襯托出四周的安靜氛圍。
這樣一幅動靜結合的畫面,展現出自然萬物和諧共處的美好場景,流露出詩人對這種安寧、祥和生活的贊美與向往。在詩人眼中,月夜下的江景充滿生機,既有安靜休憩的白鷺,又有活躍跳動的魚兒,一切都是那么美好,讓詩人沉醉其中,也讓讀者感受到詩人對這種生活的熱愛與憧憬之情。
16.D17.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詩句表達了在困境中堅持下去,終究會出現豁然開朗的境界的人生思考,也道出了世間事物消長變化的哲理,適合勸慰身處困境煩悶失意的小華。
【導語】《游山西村》是陸游的一首記游詩,通過描繪農家生活、自然風光和鄉村風俗,展現了詩人對田園生活的向往與熱愛。詩中“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不僅描繪了旅途中的曲折與驚喜,更蘊含了人生哲理,表達了困境中仍懷希望的樂觀態度。全詩語言質樸,意境深遠,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人文的細膩觀察與深厚情感。
16.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D.有誤,結合尾聯“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叩門”可知,意思是從今以后如果有機會趁著月光出游,我會拄著拐杖隨時來敲你的家門,表達的是詩人對山西村的喜愛和想要再次游覽的愿望,而不是“身體抱恙,年事已高,嘆惋自己不知道何時再有機會來此游覽";
故選D。
17.本題考查主觀表達。
結合“山重水復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可知,詩人在山間漫步,山巒重疊、水流曲折,正懷疑前方沒有路可走的時候,卻忽然發現柳綠花艷處又出現了一個村莊。這兩句詩描繪了一種在看似絕境的情況下,突然出現轉機的情景。由此可知,詩句蘊含著在困境中不要輕易放棄,只要堅持前行,就可能會迎來新的希望和轉機的人生哲理,所以非常適合用來勸慰身處困境煩悶失意的同桌,讓他明白困境只是暫時的,只要不放棄,總會有走出困境、迎來光明的時刻。
18.(1)B
(2)
《梅花落》
故鄉的梅花
《折楊柳》
思鄉情
【導語】《塞上聽吹笛》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邊塞的蒼涼景象與戍邊戰士的思鄉之情。詩中“雪凈"與“明月”相映,營造出清冷而遼闊的意境,羌笛聲悠遠,增添了邊塞的孤寂感。末句“借問梅花何處落"巧妙運用雙關,既指《梅花落》曲,又暗喻思鄉之情,意境深遠,情感含蓄,展現了高適詩歌的雄渾與悲壯。
【詳解】(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B.有誤,“雪凈胡天牧馬還,明月羌笛戍樓間”意為:冰雪消融,胡人地區開始放牧馬匹。夜晚,明月清朗,戍樓上傳來羌笛的聲音。詩人通過視覺和聽覺,將開朗明凈之景描寫得生動傳神。并非“蒼涼";
故選B。
(2)本題考查詩歌意象理解。
一二空,結合“借問梅花何處落?風吹一夜滿關山”以及注釋“梅花,指《梅花落》曲"可知,這里的“梅花”表面上是在問何處飄落梅花,實際上是在說《梅花落》的笛曲。而在古代詩詞中,梅花常與故鄉聯系在一起,詩人借梅花表達對故鄉的思念,所以這里的“梅花"也指故鄉的梅花。由此可知,“梅花”既指《梅花落》曲,也指故鄉的梅花。
三四空,結合李白詩歌“此夜曲中聞折柳"可知,詩人在夜里聽到了吹奏《折楊柳》的曲子。在古代,“柳”與“留"諧音,古人常有折柳送別的習俗,所以“折柳”曲往往蘊含著離別思鄉之情。由此可知,“折柳"既指《折楊柳》曲,也指思鄉情。
19.C20.虛實結合。實寫詩人更上高樓,眺望遠處一江綿綿春水,虛寫何時故鄉才能迎來他的這一只歸船,表達了詩人身處異鄉而不得歸之苦。
【導語】《登樓望水》是顧況的佳作。開篇“鳥啼花發柳含煙”勾勒明媚春景,卻以“擲卻風光"一轉,引出對少年的追憶。后兩句更上高樓望江水,實寫眼前景,“故鄉何處一歸船”虛寫歸鄉之盼。全詩景情交融,于質樸文辭中,將思鄉之情抒發得深切動人,盡顯羈旅之愁。
19.本題考查理解詩歌內容。
C.“擲卻風光憶少年"并不是寄語少年應珍惜青春時光,而是詩人自己面對眼前美好風光,卻無心欣賞,反而回憶起自己的少年時光,表達的是詩人自身的感慨,而不是對少年的勸誡,該項分析錯誤;
故選C。
20.本題考查賞析詩句。
詩歌的三四句運用了虛實結合的表現手法。“更上高樓望江水”是實寫,詩人登上高樓,眼前真實地呈現出一江綿綿的春水。“故鄉何處一歸船"是虛寫,詩人望著江水,想象著什么時候故鄉能有一艘船來接自己回去,而現實中自己卻身處異鄉,不知何時才能歸鄉。通過這種虛實結合的手法,鮮明地表達了詩人身處異鄉而不得歸的愁苦之情,使詩人的思鄉之情表達得更加深沉、含蓄且富有感染力。
21.C22.①兩首古詩都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②《后庭花》代指亡國之音,詩人借《后庭花》的典故來諷喻縱情享樂的唐代統治者;③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擔憂之情。
【導語】杜牧的《泊秦淮》與劉禹錫的《金陵懷古》均以金陵為背景,借景抒懷。杜詩通過“商女不知亡國恨”暗諷時局,流露出對國運的憂慮;劉詩則以“后庭花一曲"呼應歷史興衰,表達了對人事無常的感慨。兩詩皆以景入情,融議論于描寫,情感深沉,手法含蓄,展現了唐代詩人對歷史與現實的深刻反思。
21.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辨析。
C.有誤,【甲】詩中的“猶唱”并非凸顯詩人對統治者的同情之心,而是通過商女唱《后庭花》這一現象,辛辣地諷刺了那些不顧國家安危、依然醉生夢死的晚唐統治者,選項表述錯誤;
故選C。
22.本題考查對比閱讀。
“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意為:賣唱的歌女不知道什么是亡國之恨,隔著江水仍在高唱著《玉樹后庭花》。
“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意為:《玉樹后庭花》這支亡國曲,凄婉幽怨令人不忍再聽。
在【甲】詩中,“商女不知亡國恨,隔江猶唱后庭花”,通過寫商女唱《后庭花》,實則諷刺那些沉迷于享樂的統治者。【乙】詩中“后庭花一曲,幽怨不堪聽”,同樣借助《后庭花》這一典故,將歷史與現實聯系起來。結合兩首詩的創作背景可知,詩人所處的時代并非太平盛世,都存在統治者貪圖享樂等問題。由此可知,兩首詩都運用了借古諷今的手法,以六朝舊事來諷喻當時的唐代統治者。
【甲】詩中,詩人借商女唱亡國之音,表達出對國家命運的深深憂慮。【乙】詩中,“幽怨不堪聽"則體現出詩人對歷史興亡的感慨以及對當下國家命運的關懷。由此可知,兩首詩都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擔憂之情,希望統治者能以史為鑒,不要重蹈覆轍。
23.C24.本詩最后兩句表面上寫漢文帝詢問鬼神之事,實際上借古諷今,揭示了晚唐皇帝求仙訪道,不顧國計民生的社會現實,也寄予了詩人懷才不遇的感慨;《泊秦淮》后兩句借南朝的古曲,借古諷今,抨擊了那些只知尋歡作樂,不以國事為重的達官顯貴,表達了詩人對國家命運的關懷和擔憂。
【導語】李商隱的《賈生》通過描繪漢文帝召見賈誼的場景,表面上贊美文帝求賢若渴,實則暗含諷刺。詩中“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揭示了文帝并未真正關心民生,而是沉迷于鬼神之事,表達了詩人對統治者不務正業的批判。全詩采用先揚后抑的手法,借古諷今,情感深沉,語言凝練,意在警醒當權者應以蒼生為重。
23.本題考查詩歌內容理解。
C.有誤,結合“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可知,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賈誼,不是為了詢問治國安民之道,而是問關于鬼神的事,“虛前席”是說漢文帝白白地向前移動坐席,表現出漢文帝的昏庸,并非是為了尋求治國安民之道而深夜操勞;
故選C。
24.本題考查情感理解及對比閱讀。
《賈生》中結合“可憐夜半虛前席,不問蒼生問鬼神"可知,詩中描繪了漢文帝在宣室召見賈誼,卻不詢問關乎百姓民生的治國之策,反而詢問鬼神之事。表面上是在寫漢代的故事,實則借古諷今。由此可知,詩人借此揭示了晚唐皇帝如同漢文帝一樣,不關注國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年中國防銹干燥劑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鋼結構支架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超級純合成發動機油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自動感應干手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紫菜米餅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監控卡多媒體疊加系統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玻璃塞夾具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液壓下錨機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氮氣發生器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扣鎖型快速接頭市場分析及競爭策略研究報告
- 2025年數字內容創作師資格考試試卷及答案
- 胖東來投訴管理制度
- 傳染病知識培訓課件
- 2024-2025新入職員工安全培訓考試試題及完整答案【一套】
- 人教版二年級數學下冊期末測試卷(5篇)
- 2025年內蒙古鄂爾多斯機場管理集團鄂爾多斯市空港實業有限公司招聘筆試參考題庫含答案解析
- 2025年鄭州市公安機關招聘警務輔助人員題庫帶答案分析
- 2025年湖南融通資源循環產業有限公司技能崗位招聘題庫帶答案分析
- CJ/T 340-2016綠化種植土壤
- 新能源汽車全生命周期碳足跡測算模型及減排策略
- 楊梅承包合同協議書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