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學等六校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答案_第1頁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學等六校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答案_第2頁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學等六校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答案_第3頁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學等六校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答案_第4頁
安徽省合肥市百花中學等六校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1頁/共1頁2023年春季學期高一年級期中考試地理一、選擇題(本大題包括16個小題,每小題3分,共48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是符合題目要求的)“胡煥庸線”是我國地理學家胡煥庸先生在1935年提出的劃分我國人口密度的對比線,即黑龍江黑河至云南騰沖一線;“胡煥庸現象”即人口分布和國土區域嚴重不匹配的現象。下圖為我國“胡煥庸線”和省級行政區空間關系示意圖,讀圖完成下面小題。1.我國人口分布存在“胡煥庸線”的最根本原因是()A.自然環境差異B.經濟水平差異C.社會文化差異D.人口政策差異2.“胡煥庸線”兩側的人口分布特點是()A.東多西少B.東南少,西北多C.北多南少D.東南多,西北少【答案】1.A2.D【解析】【1題詳解】我國"胡煥庸線”的西北半壁多高原山地,氣候高寒、干旱,氣候條件惡劣,生態環境較為脆弱,導致區域內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低。而“胡煥庯線”的東南半壁地形相對較為平坦,自然條件良好,是傳統的農耕區,社會經濟發展水平較高,人口相對密集。自然環境差異是我國人口分布存在胡煥庸線的根本原因,A正確;經濟發展水平差異、社會文化差異等也是由于自然環境差異所導致,不屬于根本原因,BC錯。與人口政策關系不大,D錯。故選A。【2題詳解】我國人口地區分布不均。一般來說,以黑龍江省的黑河至云南省的騰沖線為界,東南地區人口多(稠密),西北地區人口少(稀疏),呈現出人口東南多,西北少的空間分布特點,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我國人口分布特點:以騰沖-黑河一線為分界線,我國人口的空間分布是東南多,西北少;我國人口地區分布的總特點是:東部多,西部少;平原、盆地多,山地、高原少;農業地區多,林牧業地區少;溫濕地區多,干寒地區少;開發早的地區多,開發遲的地區少;沿江、海、交通線的地區多,交通不便的地區少。下表為我國人口狀況的部分分析數據。讀表完成下面小題。預測2050年人口數量將達到約14~15億依農業資源最大供養的人口數量約15~16億人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約8~9億人3.表中資料反映出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是()A約15~16億B.15.1或16.6億C.約8~9億D.約14~15億4.下列選項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的是()A.自然資源B.地區開放程度C.科技水平D.消費水平【答案】3.C4.D【解析】【3題詳解】人口合理容量是指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的水平,同時又不妨礙未來人口生活質量的前提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最適宜的人口數量。因此,表中資料反映出我國的人口合理容量,應是依小康消費水平最適宜供養的人口數量,約8~9億,C正確;人口容量是指在一定的自然資源和經濟社會條件下,一個國家或地區所能容納的最高人口數量。我國的人口容量,應是表格中依農業資源最大供養的人口數量,即約15-16億人,AB錯誤;約14~15億是預測2050年我國人口將達到的數量,A錯誤。故選C。【4題詳解】自然資源越豐富,人口容量越大,與人口容量呈正相關,A錯誤;地區開放程度越高,人口容量越大,與人口容量呈正相關,B錯誤;科技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大,與人口容量呈正相關,C錯誤;消費水平越高,人口容量越小,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D正確。故選D。【點睛】人口容量的制約因素有資源豐富程度、科技發展水平、經濟發達程度、人口受教育水平、地區開放程度、生活消費水平等。其中生活消費水平與人口容量呈負相關,其余制約因素與人口容量呈正相關。讀“我國東南沿海某市土地利用結構示意圖”,完成下列小題。5.該市總體呈橢圓形軸向發展趨勢,其根本原因()A.地形B.河流C.交通D.歷史6.該市①、②、③城市用地分別屬于的功能區是()A.工業區、商業區、住宅區B.商業區、住宅區、工業區C.住宅區、工業區、商業區D.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答案】5.A6.D【解析】【5題詳解】由圖可知,該城市位于山間的平原地區,三面環山,迫使城市向無山脈阻擋的地區發展,所以該城市呈橢圓形軸向發展,是由于地形的限制,A正確,河流、交通、歷史不是主要因素,B、C、D正確。故選A。【6題詳解】一般來說,市中心地價最貴,適合布局商業區;城市外圍地價最便宜,適合布局工業區;住宅區則位于兩者之間,且占地面積最大,這樣既有利于人們上班下班,又方便人們生活購物。根據①②③城市用地的分布位置可知,①位于城市的中間地帶并且占地面積最大,應該是住宅區;②位于市中心,地價最貴的地區,所以是商業區;③位于城市的邊緣地帶并沿交通線分布,所以是工業區,因此,①②③城市用地的所屬功能區分別是住宅區、商業區、工業區,D正確,ABC錯誤。故選D。【點睛】影響聚落形成和發展的主要因素:自然因素中的氣候、地形、土壤、河流、水源;人文因素中的政治、軍事、宗教、交通、農業生產方式、文化傳統、社會經濟、旅游、科技等。傳統民居建筑深深地打上了地理環境的烙印,生動地反映了人與自然的關系。下列四幅圖示意我國不同地區的傳統民居。據此完成下面小題。7.“漁樵耕讀”是中國農耕社會的四業,代表了中國古代勞動人民的基本生活方式,是古人對這種田園生活的恣意和淡泊自如的人生境界的向往。在四地的民居中,最有可能出現“漁樵耕讀”木雕作品的是()A.山西窯洞B.客家土樓C.徽派建筑D.傣族竹樓8.平壩近水之處,小溪之畔大河兩岸。凡翠竹圍繞,綠樹成蔭的處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傣族寨子集居兩三百戶人家,小的僅有一二十戶人家。傣族竹樓都是單幢建筑,四周有空地,各戶人家自成院落。竹樓分散布局的主要作用是()A.減輕環境污染B.利于通風C.便于管理D.排洪泄水【答案】7.C8.B【解析】【7題詳解】漁樵耕讀反映出當地人基本的生活方式包括打漁、樵采、耕種、讀書,徽派建筑處在我國南方地區,河網密布,適宜打漁,森林資源較為豐富,適宜樵采,農忙時耕種,閑時讀書,最有可能出現“漁樵耕讀”木雕作品,C正確;山西窯洞處于黃土高原,河流少,不適合打漁,較難體現漁,A錯;客家土樓環境封閉,多為山地丘陵地帶,由于交通不便,亦耕亦讀是福建土樓客家人美好生活的主軸,但一般少有“漁”文化體現,B錯;傣族多居住在平壩地區,傣族竹樓所在地的人民生活方式較難體現漁樵耕讀,D錯誤。故選C。【8題詳解】傣族村寨原始民居人口較少,造成的環境污染程度輕,人口管理難度小,竹樓多呈分散布局的主要作用不是減輕環境污染和便于管理,AC錯誤;竹樓分布地區氣候濕熱,分散布局利于通風,保持竹樓居住舒適,B正確;排泄洪水主要由地形決定,竹樓是否分散布局對排泄洪水影響不大,D錯誤。故選B。【點睛】民居的建筑風格和特點,是一種與自然環境相適應的表現,也是人類智慧的結晶。如寒帶氣溫低,傳統民居的建筑上需要具備較強的保溫作用,往往采取很厚的墻體。同時,因為風力較大,房屋規模較小,省略或縮小了窗戶,北極地區冰屋和格陵蘭島彩色房屋的建筑特點就是這樣。熱帶沙漠地區的民居:墻厚、窗小、多石材和土,防止交換熱量,阻擋風沙。濕熱地區的民居:墻薄,窗大有利于通風,房頂尖,有助于快速排水。圖示為我國主要水稻產區分布示意圖,據此完成下面小題。9.甲水稻分散產區形成的主要影響因素是()A.氣候B.水源C.土壤D.市場10.與甲區域相比,乙區域水稻種植的顯著優勢是()A.土壤肥沃B.市場廣闊C.光照充足D.勞動力豐富【答案】9.B10.A【解析】【9題詳解】圖示甲為新疆地區,深居內陸,為溫帶大陸性氣候,降水稀少,氣候不利干水稻種植,A錯誤;新疆發展農業的制約因素是水源,綠洲地區因冰川融水或地下水出露,有灌溉水源,具備生產水稻的條件,B正確;當地地帶性土壤為荒漠土,必須經過人工改良,C錯誤;當地人口密度小,遠離東部人口密集區,市場需求小,市場距離較遠,D錯誤。故選B。【10題詳解】乙區域為東北平原,黑土廣布,土壤肥沃,甲地區為西北地區,土壤貧瘠,A正確;甲乙兩地水稻均面向全國市場,市場區別不大,B錯誤;甲區域為溫帶大陸性氣候,光照更加充足,C錯誤;甲乙兩地均地廣人稀,勞動力數量沒有優勢,D錯誤。故選A。【點睛】影響農業的區位因素有:氣候、地形、土壤、水源、市場、勞動力、交通、政策、技術、種植經驗等。20世紀70年代前甲魚價格便宜,80年代后價格飛漲,而自然生長的甲魚要七年才能上市,隨后,江漢平原有很多人在冬季用溫室不讓甲魚冬眠,這樣三年即可上市,以后價格大幅度下跌,于是有的又轉向養觀賞龜。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1.最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因素是()A.氣候B.政策C.科技D.市場12.湖北江漢平原的甲魚到上海銷售,主要得益于()A.發達的通信網絡B.快捷的交通運輸C.優惠的政策D.優越的地理位置【答案】11D12.B【解析】【11題詳解】根據材料可知,20世紀80年代后,甲魚價格飛漲,人們在冬季用溫室養殖甲魚,以后價格大幅度下跌,于是部分人又轉向養殖觀賞龜,說明市場的需求、農產品的價格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農業生產的類型和規模,D正確;氣候會影響是否適合該農業發展,但不能決定生產規模,A錯誤;政策可以提高農民積極性,促進農業發展,但不能決定農業類型和規模,B錯誤;溫室養殖,得益于科技的發展進步,但人們在冬季用溫室養殖甲魚是因為價格飛漲,市場需求量大增,故最終決定農業生產類型和規模的因素是市場,而不是科技,C錯誤。故選D。【12題詳解】湖北江漢平原距離上海相對較遠,甲魚作為新鮮食材不便于長途運輸,得益于便捷的現代化交通運輸方式,甲魚才能運輸到上海銷售,B正確;通信網絡側重信息交流,而不是物流運輸,A錯誤;政策一般影響農民積極性,影響農產品產量,而不影響銷售范圍,C錯誤;江漢平原距離上海較遠,地理位置沒有優勢,D錯誤。故選B【點睛】農業區位因素包括自然因素和社會經濟因素。自然因素中包括氣候(光照、熱量、晝夜溫差、降水)、地形、水源、土壤等,社會經濟因素包括市場,交通,政策、勞動力,技術等。下圖中甲、乙、丙反映了三類工業部門的投入構成情況,據此完成下面小題。13.下列工業企業屬于甲類工業部門的是()A.服裝工業B.家具制造業C.制糖工業D.電子工業14.下列關于乙類工業部門投入運費低的原因可能是()①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②產品科技含量高、運量小③以航空運輸為主④靠近原料地和消費市場A.①②B.③④C.②④D.①④【答案】13.C14.A【解析】分析】【13題詳解】讀圖可知,甲類工業的成本投入中,原料所占比重較大,因此為原料密集型工業,服裝工業屬于勞動力密集型,A錯誤;家具制造業屬于市場指向型工業,B錯誤;制糖工業屬于原料密集型工業,C正確;電子工業屬于技術密集型,D錯誤。故選C。【14題詳解】讀圖可知乙類工業技術投入較多,屬于技術密集型工業。①需要的原料和能源少,正確;②產品科技含量高、運量小,正確;③以航空運輸為主,航空運輸成本高,錯誤;④靠近原料地和消費市場,不是這類工業的特點,錯誤。排除BCD,故選A。【點睛】在工業生產的投入中,各種要素所占比重不同。比重大的要素即為影響工業的主導因素。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羊絨產業是該市的優勢產業,羊絨制品年產銷能力達到100萬件,市場占有率達中國的40%和世界的30%以上。最近幾年,鄂爾多斯市從“揚眉吐氣”(羊、煤、土、氣)之城向“全國技術創新示范城市”轉變,還建成了綠色農畜產品生產基地。下圖為“鄂爾多斯市及周邊區域自然資源分布圖”。閱讀圖文材料并結合所學知識完成下面小題。15.鄂爾多斯市的羊絨制品廠屬于____導向型工業()A.市場B.原料C.動力D.技術16.鄂爾多斯市工業發展的優勢條件有()①交通條件的改善②技術水平高③礦產資源豐富④能源資源豐富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②④D.②③④【答案】15.B16.B【解析】【15題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可知,羊絨制品需要大量的羊毛,而鄂爾多斯市剛好地處我國的主要牧區之一,羊毛產量高,故可推測羊毛制品廠屬于原料指向型工業,B正確,ACD錯誤。故選B。【16題詳解】閱讀材料和圖中的信息可知且有多條鐵路線和公路線,交通便利,①正確;鄂爾多斯有豐富的煤炭、石油、天然氣、芒硝等,礦產資源種類較多,能源資源豐富,故③④正確;與我國其他大部分地區相比,鄂爾多斯雖然近年來技術條件有所提高,但總體技術水平仍較低,②錯誤。B正確,故選B。【點睛】原料指向型工業主要包括:①單位產品(噸)消耗大量原材料(數噸至幾百噸)的工業部門,且原材料中含有的有效成分較低,失重比大,如有色金屬冶煉及鋼鐵工業等;②原料不宜長途運輸的工業,如制糖、茶葉初加工等。這類工業產品成本中,原材料費用通常占較大比重。其中某些工業部門原材料趨向性的特點是隨生產技術的進步和交通運輸條件的改善而變化。如早期煉油工業的布局一般趨向于原料產地,隨著管道運輸技術的進步,煉油工業便趨向于消費地建廠。早期鋼鐵工業布局一般趨向于鐵礦石和煉焦煤產地,隨運輸和選礦、冶煉技術的進步,其布局越來越趨向于沿海港口和消費密集地區。二、非選擇題(本大題包括4小題,共52分)17.讀20世紀80年代下半期我國務工經商人口遷移示意圖(箭頭表示人口遷移方向),回答下列問題。(1)從圖中箭頭可以看出,人口遷入比較多的地區是有:____、____、____(填序號)①云貴高原②津京唐地區③珠三角地區④長三角地區(2)推測影響圖示中三個地區吸引人口遷入的主要因素是____。(3)圖中人口遷移類型屬于____(國際人口遷移、國內人口遷移)(4)分析人口遷移對遷入地的有利影響____。【答案】(1)①.②②.③③.④(2)經濟發達,就業機會多(3)國內人口遷移(4)為遷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勞動力;促進了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有利于第三產業的發展。【解析】【分析】本題以我國務工經商人口遷移示意圖為背景,涉及人口遷移的原因、影響等知識點,考查學生對地理學科核心素養素養和綜合能力。【小問1詳解】結合圖片可知,箭頭的粗細情況表示人口流動規模,可以讀出人口遷入的主要地區是京津唐、長三角和珠三角地區。【小問2詳解】圖示階段,我國人口遷入數量較多的地區為津京唐、長三角、珠三角等經濟發達地區。經濟發達地區,就業機會多,因而吸引大量人口遷入。【小問3詳解】圖中人口遷移發生在我國境內,為國內人口遷移。【小問4詳解】人口大規模的遷入可以為遷入地提供充足,廉價的勞動力;同時人口的遷入也也為該地區提供了更為廣闊的消費市場,促進了該地區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人口遷入不僅為第三產業提供了勞動力,同時也擴大了消費市場,因此可以促進第三產業的發展。18.讀某地區城市規劃示意圖,回答下列問題。(1)該城市擬在①②③④四處建設保障性住房,簡述其選址的共同區位條件。(2)該城市擬在甲處規劃建設化工園區,試評價其選址的合理性。(3)隨著城市經濟迅速發展,該市汽車數量急劇增加,城市交通擁堵現象日益嚴重,請你為該城市治理交通擁堵獻出計策。【答案】(1)位于主城外圍,地價較低;位于交通干線附近,交通便利(2)位于城市盛行風下風向、河流下游,對城市空氣和水源污染小;靠近河流和鐵路,水陸交通便利。(3)合理規劃城市道路(或合理進行城市規劃);堅持公交優先、重點發展軌道運輸、發展立體交通等;加強交通管理。【解析】【分析】本大題以某地區城市規劃示意圖為材料設置試題,涉及城市功能區的合理布局相關內容(知識點),考查學生合理運用知識能力,培養學生區域認知和地理實踐能力素養。【小問1詳解】由題中圖可知,該城市在①②③④四處建設保障性住房,其選址的共同區位條件位于主城外圍,地價較低,建設成本較小。都位于交通線附近,交通便利,不耽誤居民生活外出。【小問2詳解】根據所學知識化及題中圖可知,工廠會帶來水和大氣污染。根據風頻圖甲位于城市盛行風向的下風向,不污染城市大氣;位于河流的下游,對水源污染較小;公路、水運相連,水路交通便利。故選擇甲更為合適。【小問3詳解】解決城市交通擁堵問題的最根本的措施是合理規劃城市道路,而合理的城市交通道路來自合理的城市總體規劃。在中心城區外圍建設集生產、居住和服務功能為一體的城市新區屬于城市合理規劃的內容。發展城市公共交通能有效減少私人小汽車的數量,能夠減少城市車流量,所以能夠有效的控制城市交通擁堵。同時重點發展軌道運輸、發展立體交通等;加強交通管理等。19.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圖1示意我國平原地區某大城市中心城區建設用地的分布。2003年該城市中心城區建設用地面積237平方千米,2012年增加到330平方千米。圖2示意2003~2012年該城市老城區和新建城區主要功能用地的變化。(1)指出該城市老城區主要功能用地的變化特征。(2)推斷該城市2003~2012年間的城市化發展特征,并簡述理由。(3)分析該城市新建城區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城市問題。【答案】(1)商業服務業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業用地、居住用地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大;工業用地減少了20%多(2)城市化發展特征:城市人口的增加,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原因:城市就業機會多,工資收入高,教育醫療條件好,交通便捷,政府辦事效率高等。(3)環境惡化、資源危機,交通擁堵、治安惡化等多種“城市病”。人口負荷壓力也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住房需求也急劇增加,城市空間逐漸變窄,綠化程度也逐漸降低,使城市居民的生活質量不斷下降。【解析】【分析】本題以2003~2012年該城市老城區和新建城區主要功能用地的變圖為情境,設置三道小題,考查城區主要功能用地的變化特征與城市新建城區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城市問題等知識點,重點考查獲取和解讀信息的能力以及區域認知、綜合思維等學科素養。【小問1詳解】該城市老城區主要功能用地的變化特征主要從服務業用地,居住用地以及工業用地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服務業用地的角度來說,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商業服務業用地、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務業用地有所增加,從居住用地的角度來說,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居住用地有所增加,但增加不大。從工業用地的角度來說,根據圖中信息,結合所學內容可以判斷出工業用地有所減少,減少了20%多。【小問2詳解】該城市2003~2012年間的城市化發展特征主要從城市人口,城市用地以及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進行分析,從城市人口的角度來說,城市人口的增加,從城市用地的角度來說,城市用地規模擴大,從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來說,城市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上升,說明該城市2003~2012年間的城市化水平提高,城市化水平提高的理由主要從就業,收入,基礎設施,與政策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就業的角度來說,城市就業機會多,從收入的角度來說,工資收入高,從基礎設施的角度來說,該地區教育醫療條件好,交通便捷,從政策的角度來說,該地區政府辦事效率高。【小問3詳解】該城市新建城區的發展可能帶來的城市問題主要從城市病,住房需求,城市空間與生活質量的角度來進行分析。從城市病的角度來說,該城市新建城區的發展可能會導致環境惡化、資源危機,交通擁堵與治安惡化等多種城市病,從住房需求的角度來說,由于人口負荷壓力也不斷擴大,城市人口不斷增多,住房需求會急劇增加。從城市空間的角度來說,人口負荷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