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荚嚉v史試卷_第1頁
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荚嚉v史試卷_第2頁
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荚嚉v史試卷_第3頁
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模考試歷史試卷_第4頁
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荚嚉v史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安徽省宿松縣多校聯考中考二模考試歷史試卷

一、選擇題(★★★)1.公元前9世紀,楚國先祖熊渠自稱“我蠻夷也”;后其國君又宣稱“楚之先祖出自帝顓頊高陽,高陽者,黃帝之孫”。這一變化體現了()

A.社會秩序的崩潰B.諸侯爭霸的格局C.華夏認同的觀念D.楚國實力的增強(★★★★)2.元朝時期,有郭守敬主持全國范圍的天文測量,王禎編撰的《農書》集北方和南方的農業技術于一體等成就。這些成就主要得益于()

A.程朱理學的發展B.多民族國家的統一C.江南經濟的繁盛D.元朝推行行省制度(★★★)3.16世紀初的明弘治年間,蘇州吳江縣只有兩個市鎮,到16世紀《倭國造銀錢圖》中期的嘉靖年間,吳江縣已有十市四鎮。吳江市鎮的大量涌現主要得益于()

A.人口的迅速增長B.著名商幫的出現C.商品經濟的發展D.對外貿易的刺激(★★★)4.一位辛亥老人回憶說:“民國初年湖南女子開始沖破舊禮教的封鎖線,紛紛要求入學,要求有選擇配偶的自由,因此女校逐步有所發展,而自由結婚也不是家長所能阻止的了”。材料旨在說明()

A.民國政府推動服飾改良B.社會變革推動移風易俗C.近代教育體系不斷完善D.國人普遍接受西式生活(★★★)5.在中國共產黨的帶領下,全國人民團結一致,實現了中華民族有史以來最為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為當代中國一切發展進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礎。這場“廣泛而深刻的社會變革”指()

A.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勝利B.確立社會主義基本制度C.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D.抗美援朝戰爭偉大勝利(★★★★)6.為響應黨中央的號召,同學們在老師的帶領下開展了黨史學習教育,下面是八二班的歷史興趣小組設計的年代尺,他們學習的主題是()

A.中國共產黨指導思想的確立與發展B.中國共產黨的歷次代表大會C.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歷程D.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理論的確立(★★★)7.中國共產黨在不同時期制定了不同的地方管理政策(如下表),其體現的共同政治理念是()

時間政策名稱1947年5月設立民族自治區內蒙古自治區1980年8月設立經濟特區深圳特區1997年7月設立特別行政區香港特別行政區

A.擱置分歧,民族利益最重要B.獨立自主,和平共處利團結C.實事求是,與時俱進促發展D.因地制宜,民族平等共繁榮(★★★★)8.《十二銅表法》是最古老的羅馬法文獻,雖然它的大多數條款是對古代習慣的沿襲,甚至還有“以牙還牙”等原始殘余,但它畢竟第一次用成文的形式規定了公民的權利和義務。這說明《十二銅表法》()

A.限制了貴族對司法權的濫用B.混淆了法律與習慣的界限C.有利于貴族對法律隨意解釋D.維護了平民奴隸的利益(★★★)9.莊園是中古西歐基本的農業經濟組織,一般一個村莊為一個莊園,其所有者和統治者為領主。下圖所示為中古西歐某莊園平面圖,圖中標注了“領主住所”“牧場”“林地”“領主的磨坊”“教堂”等區域。據此推斷,西歐莊園()

A.農業生產水平較高B.具有自給自足性質C.管轄區域與城市相當D.奴隸承擔沉重的勞役(★★★)10.北美獨立戰爭期間,法國援助美國2600萬法郎,并為他國向美國貸款提供擔保。1779年,法國外交部對此的解釋是任何一個歐洲國家要想成為一個世界性帝國,就必須安安穩穩地占據北美大陸。法國對美援助反映了()

A.踐行啟蒙思想的時代需求B.資產階級革命的世界潮流C.確立民主共和的共同追求D.爭奪殖民霸權的戰略意圖(★★★)11.人類歷史的發展離不開科學進步的推動。在19世紀60年代,歐洲基督教千百年來宣傳的“上帝創造萬物”的神創論被打破,基督教的神權統治地位遭到沉重打擊。這種“打破”、“打擊”主要是由于()

A.歐洲開始推廣大眾教育B.英國率先完成工業革命C.達爾文提出生物進化論D.牛頓發現萬有引力定律(★★★)12.日本史學家入江昭指出,“八個簽約國將為第九個簽約國——中國——而合作,維護后者的主權獨立和領土完整,堅持機會均等原則,為穩定日本的成長營造環境”。以下對這次簽約“合作”的解釋,正確的是()

A.列強在打敗中國的基礎上逼簽此約B.中國借此機會加入了世界反法西斯同盟C.日本在“八個簽約國”中受益最大D.“機會均等”成為列強侵華的共同原則(★★★★)13.《金融時報》專欄作家吉迪恩·拉赫曼評論道,他曾以為歐洲找到了正確的道路——生活方式的超級大國,但現在忽然發現了這一戰略的巨大缺陷——歐洲負擔不了如此舒適的“退休生活”。該評論

A.指出了國家干預經濟的重要性B.看到歐洲推行福利政策阻力重重C.揭示了高福利政策存在的弊端D.希望歐洲國家加強對經濟的干預(★★★)14.在1944年至1985年間,總共有96個國家贏得獨立。這些國家大約占世界人口總人口的三分之一。這反映了()

A.不結盟運動的興起B.發展中國家現代化成就顯著C.世界殖民體系瓦解D.公平合理世界政治秩序建立二、改錯題(★★★★)15.海上探尋開闊了人們的眼界,拓展了人類活動的范圍。辨別下列史實的正誤,在“答題卷”該題前的括號內正確的寫正確;錯誤的寫錯誤,并加以改正。(1)唐朝以來,中國充分利用陸路和海上絲綢之路,加強對外交往,對世界產生極大影響。(2)鄭和下西洋開創了西太平洋與印度洋之間的亞歐海上交通線,為人類的航海事業作出了偉大貢獻。(3)新航路開辟使歐洲與亞洲、非洲、美洲之間建立起了直接的商業聯系,往來日益密切。(4)1807年以內燃機為動力的汽船試航成功,開辟了遠海航運新時代。三、綜合題(★★★★)16.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中華民族步入二十世紀時,正處于深重的苦難中。甲午戰爭,是一場備受屈辱的悲劇,卻又是一個新的起點。戊戌維新運動推動的變法注定要失敗,但決不能因而抹殺它的思想啟蒙作用。不能因為義和團運動是愛國行動,就不指出那些消極落后、甚至愚昧荒唐的東西,正如不能因為它存在消極落后的方面,便不敢肯定它是一場反帝愛國運動一樣。——據金沖及《二十世紀中國史綱》材料二幾千年來,中國人所懷抱的觀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識和國家觀念,始終沒有打入我們老百姓的骨髓里。直到現在……我們從亡國滅種的危機中,開始覺悟了中國民族的整體性和不可分性?!@是民族自覺史的開端,是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序幕?!獡剃柍酢掇r民抗戰的發動》(1937年10月)(1)“中華民族步入二十世紀時”社會性質如何?依據材料一,結合所學知識,指出造成此時中國“正處于深重的苦難中”的外部原因。(2)根據材料二并結合所學知識,指出抗戰如何推動“真正的新中國國家”的形成;在此過程中發揮決定性作用的因素是什么?(★★★)17.閱讀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隋唐時期,新羅與中國交往頻繁,日本自主加入東亞文化圈,形成唐朝、新羅、日本為主要成員的東亞世界文化格局,此文化圈內的各種文化皆源于中國。唐朝處理對外關系的時候,強調制度文化的傳播和對周鄰國家的開放,通過人員、物質、文化的廣泛流動,充分吸收各國之長,維持自身的先進性和活力。——摘編自《中外歷史綱要(上)教師教學用書》材料二19世紀中期的幾十年里,西方擴張的威脅和壓力對日本的傳統政治文化形成了致命的挑戰。日本的反應從“不分青紅皂白地一概敵視、文化上盲目自大,不情愿地承認自身在財富和力量上的劣勢”到后來“以夷制夷”,獲得了成功。明治維新可以說是日本近代史的起點。(1)根據材料一并結合所學,概括東亞文化格局的特點及原因。(2)依據材料二,指出日本對西方文化的態度有何變化?分析其變化的原因。(3)綜上所述,在文明交流互鑒中,我們應秉持什么態度?(★★★)18.長江文明史是中華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材料,完成下列探究活動。材料一

中國原始農耕時代重要遺址分布圖

2007年發現良渚古城,2015年確認水利系統,這些都將良渚文化推到了國家文明的高度。通過再現良渚文明的歷史,可以發現它對其他新石器時代文化乃至后世中華文明均產生了禮制、藝術、文化等方面的影響,這一過程同時見證了中華文明多元一體的演進歷程。

——摘編自劉斌《良渚與中國百年考古-被低估的中國新石器時代》

材料二北宋時,南方人在全國統一的科舉考試中優勢明顯;自南宋起,江浙一帶尤其成為人才集中的地區。為將南方財賦順利北運,元朝重新開通了大運河和開辟了長途海運航線。明清時期,蘇州、松江、杭州等地工商業市鎮密集;在南方一些地區的絲織、榨油等行業出現新的經營方式,即開設工場?!?/p>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