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安徽省合肥九中2018-2019學年高二歷史下學期第一次月考試題理(含解析)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下列關于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表述不正確的是()A.以小農戶家庭為單位進行分散經營B.以人力和畜力為動力,使用鐵犁牛耕C.農作物種類繁多,以糧食作物為主D.以封建地主階級為主導,農民為生產者2.下列關于唐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正確的是()A.安史之亂、唐玄宗退位、唐肅宗即位B.唐玄宗退位、安史之亂、唐肅宗即位C.唐肅宗即位、安史之亂、唐玄宗退位D.唐肅宗即位、唐玄宗退位、安史之亂3.下列關于宋朝時期的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B.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C.設立了三司使,分割宰相權力D.設立了行省制度,加強地方管理4.下列關于元朝時期的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設立了行省制度,加強地方管理B.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C.設立了宣政院,管理西藏地區D.設立了監察制度,加強中央集權5.下列關于明朝時期的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B.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C.設立了東廠、西廠,加強中央集權D.設立了內閣制度,加強中央集權6.下列關于清朝時期的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建立了中央集權制度B.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C.設立了東廠、西廠,加強中央集權D.設立了內閣制度,加強中央集權7.下列關于近代中國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鴉片戰爭導致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B.太平天國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反帝反封建的農民戰爭C.洋務運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自強運動D.戊戌變法是中國近代史上第一次資產階級改良運動8.下列關于辛亥革命的歷史事件,表述不正確的是()A.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B.辛亥革命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C.辛亥革命后,袁世凱竊取了革命果實,建立了北洋軍閥政權D.辛亥革命后,中國逐漸走向了民主、富強、獨立二、材料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9.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唐朝時期,農業生產技術有了很大發展,農作物種類繁多,糧食產量不斷提高。材料二:宋朝時期,農業經濟進一步發展,糧食產量有了較大提高,同時,手工業、商業也取得了顯著成就。材料三:元朝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了全面發展,特別是農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1)結合材料一、二、三,概括唐朝至元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4分)(2)分析唐朝至元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6分)10.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明朝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得到了全面發展,特別是農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材料二:清朝時期,農業、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尤其是農業,出現了大規模的農田水利建設。(1)結合材料一、二,概括明朝至清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4分)(2)分析明朝至清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6分)四、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11.論述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及其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要求:結合所學知識,從政治、經濟、思想文化等方面分析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并論述其對近代中國發展的影響。五、材料分析題(每題20分,共40分)12.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19世紀末20世紀初,西方列強對中國進行侵略,中國陷入了嚴重的民族危機。在這個背景下,中國出現了戊戌變法、辛亥革命等一系列救亡圖存的運動。(1)結合所學知識,分析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的主要原因。(10分)(2)論述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在挽救民族危機方面的異同點。(10分)(3)結合所學知識,分析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10分)六、綜合題(每題20分,共40分)13.閱讀下列材料,回答問題。材料一: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中國共產黨領導全國各族人民進行了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取得了巨大成就。材料二: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各方面取得了顯著成就,人民生活水平不斷提高。(1)結合所學知識,列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取得的重大成就。(10分)(2)分析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取得顯著成就的主要原因。(10分)(3)結合所學知識,論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特點和優勢。(10分)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選擇題(每題2分,共20分)1.D解析:中國古代農業經濟的特點是以小農戶家庭為單位進行分散經營,以人力和畜力為動力,使用鐵犁牛耕,農作物種類繁多,但以糧食作物為主,封建地主階級為主導,農民為生產者。2.A解析:唐朝時期的歷史事件按時間先后順序排列應為:安史之亂、唐玄宗退位、唐肅宗即位。3.D解析:宋朝時期設立了行省制度,加強地方管理,而非明朝。4.B解析:元朝時期實行科舉制度,選拔官員,但行省制度并非科舉制度的一部分。5.D解析:明朝時期設立了內閣制度,加強中央集權,而非清朝。6.C解析:清朝時期設立了東廠、西廠,加強中央集權,而非內閣制度。7.D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國并未立即走向民主、富強、獨立,而是經歷了一系列的動蕩和變革。8.D解析:辛亥革命后,中國逐漸走向了民主、富強、獨立,但這一過程是曲折的,并非一蹴而就。二、材料分析題(每題10分,共20分)9.(1)唐朝至元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農業生產技術發展,農作物種類繁多,糧食產量不斷提高;農田水利建設規模擴大;農業、手工業、商業全面發展。(2)唐朝至元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政治穩定,社會秩序良好;科技進步,農業技術不斷提高;商業繁榮,市場需求擴大;政策支持,鼓勵農業生產。10.(1)明朝至清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特點:農業、手工業、商業進一步發展;農田水利建設規模擴大;農業技術不斷提高。(2)明朝至清朝時期農業經濟發展的原因:政治穩定,社會秩序良好;科技進步,農業技術不斷提高;商業繁榮,市場需求擴大;政策支持,鼓勵農業生產。四、論述題(每題20分,共40分)11.(1)辛亥革命的歷史意義:推翻了清朝統治,結束了中國兩千多年的封建君主專制制度;建立了中華民國,頒布了《中華民國臨時約法》;促進了中國民族資本主義的發展;推動了民主思想的傳播。(2)辛亥革命對中國近代化進程的影響:為中國近代化進程奠定了基礎;促進了民族覺醒;推動了政治體制改革;促進了社會進步。五、材料分析題(每題20分,共40分)12.(1)19世紀末20世紀初中國民族危機的主要原因:西方列強的侵略;清政府的腐敗無能;民族資本主義發展緩慢;民族意識覺醒不足。(2)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在挽救民族危機方面的異同點:相同點:都是挽救民族危機的運動;都主張學習西方,進行改革;都試圖建立民主政治。不同點:戊戌變法主張君主立憲,辛亥革命主張民主共和;戊戌變法失敗,辛亥革命成功。(3)戊戌變法和辛亥革命的歷史局限性:戊戌變法缺乏群眾基礎,改革措施過于激進;辛亥革命未能徹底改變中國社會性質,未能解決土地問題。六、綜合題(每題20分,共40分)13.(1)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取得的重大成就:建立了社會主義制度;實現了民族獨立;完成了土地改革;進行了社會主義建設;實行了改革開放。(2)改革開放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機柜間通風系統協議書
- 船員服務協議書
- 維修水溝協議書
- 城鎮商品房預訂協議書
- 發制品合作合同協議書
- 提取公積金托管協議書
- 退耕還田協議書
- 調換門面協議書
- 生育補貼協議書
- 酒店團購協議書
- 公益招貼設計課件
- 數字化管理師復習測試卷附答案
- 文化節慶活動審批管理制度
- 2025年軟件資格考試電子商務設計師(中級)(基礎知識、應用技術)合卷試卷與參考答案
- 【MOOC】大學生健康教育與自衛防身-山東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北京工業大學耿丹學院《國際金融》2021-2022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草原病蟲害防治技術研究
- 《電力市場概論》 課件 張利 第6、7章 電力市場與輸電網絡、發電投資分析
- 大學生專業技能培訓課程
- 2024年重慶市中考化學試題(A卷)含答案
- 會計師事務所考勤和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