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屆四川省九師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仿真模擬卷生物試卷+_第1頁
2025屆四川省九師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仿真模擬卷生物試卷+_第2頁
2025屆四川省九師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仿真模擬卷生物試卷+_第3頁
2025屆四川省九師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仿真模擬卷生物試卷+_第4頁
2025屆四川省九師聯盟高三下學期4月仿真模擬卷生物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高三生物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肌紅蛋白由一條含蘇氨酸、脯氨酸等153個氨基酸殘基的肽鏈和一個含二價鐵的血紅素分子組成,是一種存在于哺乳動物肌細胞中的蛋白質,具有儲存和運輸氧氣的功能。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該蛋白質肽鏈的加工過程發生在細胞質基質中B.人體細胞不能合成組成該蛋白質的所有氨基酸C.該蛋白質中的氮元素主要存在于氨基與R基中D.該蛋白質在水生哺乳動物肌細胞中的含量較高2.細胞中由生物膜形成的各種區室在結構和功能上既相對獨立又密切聯系,這與各種生物膜的結構和功能有著直接關系。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細胞膜具有物質運輸、能量轉化、信息傳遞與識別等功能B.葉綠體以類囊體堆疊的方式擴大膜面積,有利于吸收光能C.溶酶體的膜蛋白高度糖基化,可以防止被內部水解酶降解D.各種細胞器、細胞膜和細胞核等構成了細胞的生物膜系統3.酶在高溫條件下保持其活性的能力稱作酶的熱穩定性。H2O2在過氧化物酶(POD)的催化下能迅速分解為H2O和O2。某科研單位對某種POD進行了最適反應溫度和熱穩定性的測定,實驗結果如圖所示。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A.POD的活性可用H2O2在酶作用下的分解速率來表示B.在圖(a)中,60℃時POD降低活化能的效率相對最高C.該POD有較好的熱穩定性,可在不同的高溫條件下使用D.影響該POD熱穩定性的因素可能有自身結構、環境pH等4.一個細胞的衰老不僅是它功能的衰退,也常伴隨著基因“熄燈”(即基因表達停止),而某些基因“熄燈”也會引起細胞的衰老。p53基因編碼的產物具有抑制細胞生長和增殖的作用,SIRT1基因具有基因修復作用,這兩個基因的表達減弱或“熄燈”對細胞的生命歷程具有重要影響。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衰老細胞的功能、核基因的表達等均呈現衰退性變化B.細胞中p53基因的“熄燈”可能會引發細胞癌變C.細胞中SIRT1基因結構的改變不會引發細胞的衰老D.白化病人的白色毛發是酪氨酸酶基因“熄燈”導致的5.某昆蟲性別決定方式為XY型,其紅眼與白眼、正常翅與張翅為兩對相對性狀,均分別受一對等位基因的控制。純合的紅眼正常翅雌性個體和純合的白眼張翅雄性個體雜交,F1中雌雄個體自由交配,結果如圖所示,F2中具有白眼性狀的個體全為雄性。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張翅對正常翅為顯性,紅眼對白眼為顯性B.控制紅眼與白眼的基因可能位于X染色體上C.F2的紅眼張翅雌性個體中純合子占1/9D.F2紅眼正常翅個體自由交配,子代中白眼正常翅占1/86.下圖是基因型為AaBb某二倍體植物產生花粉粒過程中,同一顯微視野中的幾個典型的細胞分裂顯微照片,其中①~⑥代表不同分裂時期的細胞。不考慮突變情況。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①中的同源染色體分離,該時期可能發生基因重組B.②中染色體、染色單體、核DNA分子的數目比例為1:2:2C.④和⑤中的染色體數目相等,且為①中染色體數目的一半D.⑥的基因型可能為AB或ab或Ab或aB7.從早期的推測到現代分子生物學的確認,科學家們通過一系列實驗和理論研究逐步揭示了遺傳物質的本質。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孟德爾通過研究豌豆性狀的遺傳,闡釋了基因在遺傳中的作用B.摩爾根等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了基因染色體上呈線性排列C.赫爾希等用同位素標記法證實了大腸桿菌的遺傳物質是DNAD.沃森和克里克利用DNA衍射圖譜的有關數據推算出DNA呈螺旋結構8.在細胞中,部分tRNA的反密碼子序列及所轉運的氨基酸如表所示。在編碼多肽鏈b-c-a-d-…(b為該多肽鏈上的第一個氨基酸)的基因中,能轉錄形成mRNA的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是()種類tRNA1tRNA2tRNA3tRNA4tRNA5相應反密碼子3'UCU5′3'AGC5'3'AGA5′3'CGU5'3'GAC′轉運的氨基酸abbcdA.3'-AGATGCTCTCAG-…-5' B.3'-CGATGCTCTCAG-…-5'C.3'-AGACGTTCTGAC-…-5′ D.3'-AGCTGCTCTGAC-…-5'9.下圖為某單基因遺傳病的系譜圖.研究人員利用特定的限制酶對第I代個體細胞中的DNA進行酶切并電泳,控制該遺傳病的基因電泳結果如表所示。根據系譜圖及電泳結果分析,該病屬于()條帶I-1I-2I-3I-4①

▄▄

②▄▄

▄A.常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C.伴X染色體顯性遺傳病 D.伴X和Y染色體隱性遺傳病10.脫落酸具有維持種子休眠的作用。研究發現,脫落酸合成缺陷突變體種子在萌發時,種子內的生長素對其萌發具有抑制作用;基因ARF10和ARF16是生長素信號傳導途徑中重要的轉錄因子,通過調控下游相應基因的表達而影響生長素信號的傳遞;基因ARF10和ARF16突變體種子的休眠程度顯著下降,但種子內的脫落酸含量并無變化。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脫落酸還可促進葉和果實的衰老和脫落,抑制細胞分裂B.生長素抑制種子萌發的效應受基因ARF10和ARF16的調控C.生長素和脫落酸協調抑制種子萌發,表現出協同作用D.生長素通過促進細胞中脫落酸的合成而調控種子萌發11.受熱帶風暴影響,某山區普降暴雨,山洪暴發,導致山體大面積崩塌、滑坡。為災后重建和改善該區域的生態現狀,人們對山體滑坡區域進行治理,做好防護工程,同時對該區域實行封禁與人工種植馬尾松、油茶和撒播雜草種子等。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人為因素或自然因素的干擾可改變群落演替的方向和速度B.人們對山體滑坡區的治理、封禁等加快了群落演替的速度C.人工種植應優先選用固氮能力強和生長速度快的本地植物D.滑坡區域周邊的動物取食植物不利于滑坡區域的自然修復12.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如圖所示.其中A~G代表不同種生物,箭頭表示能量流動的方向。下列敘述正確的是()A.該食物網中共有9條食物鏈B.在該食物網中,F僅占有兩個營養級C.G到D的能量傳遞效率維持在10%~20%D.C與F之間存捕食和競爭關系13.科研人員利用核移植技術進行生殖性克隆和治療性克隆,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進行核移植時需對MⅡ期的卵母細胞的紡錘體—染色體復合物做去除處理B.可使用電刺激、Ca2+載體等方法激活重構胚,使其完成細胞分裂和發育進程C.代孕母體為胚胎發育提供空間和營養物質,還會改變克隆后代的遺傳物質D.誘導胚胎干細胞分化成特化細胞、組織或器官,可用于修復受損或病變部位14.將紫外線(UV)照射處理的黑芥(對黑腐病具有抗性,相關基因位于細胞核中)葉肉細胞的原生質體和花椰菜(對黑腐病無抗性)下胚軸細胞的原生質體融合、培養,獲得了雜種新植株。對雙親和部分雜種新植株的染色體計數,結果見下表。已知黑芥葉肉細胞的染色體在UV處理前后形態、數目上沒有明顯的變化,但其在原生質體融合時較易破碎、丟失。下列敘述錯誤的是()植株花椰菜黑芥雜種新植株H1雜種新植株H2雜種新植株H3染色體數/條1816581930A.可用高Ca2+-高pH溶液誘導黑芥原生質體和花椰菜原生質體的融合B.H1的染色體數目大于34,可能是兩個以上的原生質體融合導致的C.H2的染色體數目小于34,原因可能是原生質體在融合時某些染色體出現了丟失D.對存有葉綠體的融合細胞進行組培,均可得到對黑腐病具有抗性的雜種植株15.關于DNA片段的擴增及電泳鑒定的實驗,下列敘述錯誤的是A.配制PCR反應體系時,要加入等量的4種核糖核苷酸和2種引物B.電泳緩沖液在電泳過程中能維持合適的pH,并具有一定的導電性C.在電場強度一定的條件下,長度大的DNA片段的遷移速率較慢D.在凝膠中添加核酸染料有利于在紫外燈下觀察PCR產物的電泳結果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某些植物細胞線粒體內膜上存在圖中甲、乙兩種呼吸鏈電子傳遞途徑。途徑甲是細胞中呼吸鏈電子傳遞的主要途徑,主要由復合體I、Ⅱ、Ⅲ、IV以及傳遞電子的載體泛醌(CoQ)和細胞色素c(Cytc)組成。這些組分協同工作,實現了電子的傳遞和質子的泵送,并驅動復合體V工作。途徑乙是植物細胞在氰化物存在條件下進行的電子傳遞途徑。在該途徑中,電子經復合體I或復合體Ⅱ傳給CoQ后,不經復合體Ⅲ和復合體IV,通過交替氧化酶(AOX)交給氧。途徑甲所必需的復合體IV含有的鐵離子易與氰化物結合而導致其活性被強烈抑制,途徑乙中的AOX則不存在此現象。回答下列問題:(1)在途徑甲中,同時具有轉運H+和傳遞電子功能的復合體有_______,且轉運H+的方式為_______;復合體V的功能有_____。(2)與途徑甲相比,等量的同種呼吸底物經途徑乙時釋放的熱能_______,原因是_______。(3)已知在低溫環境脅迫下,植物會產生過氧化氫等過量的活性氧(ROS)進而抑制植物生長、促進細胞凋亡。而研究發現,途徑乙能降低植物細胞中ROS的產生。①植物適應低溫環境的機制可能是_________。②現提供小麥幼根、SHAM(AOX的專一性抑制劑)等相關材料,在低溫環境脅迫下,驗證途徑乙通過降低體內ROS的含量對植物的生長發育產生了重要影響。實驗思路:_________。17.為篩選出性能優良的耐凍藏酵母菌,某研究小組從冷凍老面中初步分離到多個耐凍酵母菌株,并從中選擇產氣效果較好的AY003、AY005、AY007、AY026菌株進行性能測試,圖1和圖2為發酵能力測試和耐凍藏能力的測試結果。回答下列問題:(1)圖1中面團體積變大的原因是_______。同一溫度條件下,若提高發酵面團中菌株AY003的起始數量,則面團體積達到最大時所需時間將_______(填“延長”“縮短”或“保持不變”),與未提高菌種起始數量時相比,面團體積達到最大時,其內的AY003數量_______(填“增多”“減少”或“基本不變”)。(2)酵母菌通常不會在0℃以下或47℃以上增殖。在圖2的4個菌株中,隨著凍藏時間的延長,具有活性的細胞的數目變化趨勢是________。菌株AY005在-18℃環境下儲存60d,酵母菌存活率為_______%。(3)測定活酵母菌的數目時可用顯微鏡直接計數和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前者需要先將蓋玻片放在________的計數室上,再在蓋玻片邊緣滴加培養液,待酵母菌全部沉降到計數室底部后再計數;后者一般用菌落數表示活菌數,且統計的結果往往比活菌的實際數目少,原因是_________。18.在有關環境溫度對人體不同部位皮膚溫度的影響研究中,受試者在一個相對濕度保持在70%、風速在0.05m/s以內的環境艙內保持靜坐或閱讀,直至實驗結束。實驗過程中,受試者的體溫、健康狀況保持相對穩定。下圖為不同艙內溫度下定時檢測的受試者不同部位皮膚溫度及其平均溫度(tsk)。回答下列問題:(1)當環境艙內的溫度由24℃上升至32℃時,受試者的平均皮膚溫度______,出現此變化的原因是隨著艙內溫度的升高,受試者的產熱量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基本不變”),而艙內環境與受試者皮膚的溫差_______,導致受試者的散熱量_______(填“增加”“減少”或“基本不變”)。(2)當環境艙內的溫度由24℃上升至32℃時,受試者不同部位皮膚溫度的差值隨環境溫度的升高而趨于______。受試者不同部位皮膚溫度不同的原因是______(答兩點)。(3)在32℃條件下,若環境艙內的相對濕度上升至95%時,長時間的實驗會危害受試者的生命,主要原因是_______。19.薺菜蒴果有三角形和卵形兩種表型,讓純種的結三角形蒴果的植株與結卵形蒴果的植株雜交得F1,F1均表現為三角形蒴果,從F1中隨機選取部分植株自交得到F2,F2中表型及比例為三角形:卵形=15:1。研究人員對此提出了三種觀點。觀點一:薺菜蒴果的形狀受兩對獨立遺傳的等位基因A/a、B/b控制,aa與bb同時存在時表現為卵形,其余情況均表現為三角形。觀點二:薺菜蒴果的形狀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但含某種基因的部分花粉不育,導致F2的性狀分離比偏離3:1。觀點三:薺菜蒴果的形狀受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但基因型為aa的部分受精卵不能發育,導致F2的性狀分離比偏離3:1。回答下列問題:(1)依據觀點一,可推測F2結三角形蒴果植株中純合子所占比例為______。若F2結三角形蒴果植株自交,收獲每一植株所結的種子后,將每株所結種子單獨種植在一起可得到一個株系,觀察多個這樣的株系,則理論上,在所有株系中有4/15的株系所結果實的表型及比例相同,其表型和比例為_______。(2)依據觀點二,則可推測F1產生的含_______(填“A”或“a”)基因的花粉部分不育。(3)依據觀點三,基因型為aa的部分受精卵不能正常發育的原因可能是______(答一點)。(4)為探討三種觀點的合理性,以F2中結卵形蒴果植株和保留的F1為實驗材料進行測交,F1植株應為______(填“父本”或“母本”)。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觀點一成立;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觀點二成立;若子代的表型及比例為________,則觀點三成立。20.草魚腸道中存在降解纖維素的細菌,科研人員通過如圖所示的流程最終從草魚的腸道中篩選出10株產纖維素酶的菌株。回答下列問題:(1)過程①需先用______將腸道內容物和腸黏膜形成的勻漿稀釋成一系列梯度,再將稀釋液涂布于以羧甲基纖維素(CMC)作為唯一碳源的選擇培養基上,該培養基具有篩選作用的原因是______。(2)在過程③中,將純化的細菌菌落用牙簽點種于CMC培養基平板上,置于恒溫培養箱中28℃培養48h,每個菌株做三個平行組。在CMC培養基平板中加入_______進行染色。在染色結束后,測量水解圈的直徑(D)、菌落的直徑(d)并計算D/d的比值,結果見表。據表可知,纖維素酶活性較高的菌株是MC2、BC6、BM3和HC9,判斷的依據是_______。菌落周圍水解圈的大小反映了_______。菌株菌落直徑(d,mm)水解圈直徑(D,mm)D/dHC90.402.075.17HC30.772.43318HM70.331.023.10MC20.231.436.30MM100.370.802.18MM30.200.371.83BC60.271.626.09BC30.470.831.78BM10.220.673.07BM30.301.635.44(3)纖維素的水解需要內切葡聚糖酶、外切葡聚糖酶與纖維二糖酶的協同作用,上述實驗僅以CMC為底物檢驗了細菌產內切葡聚糖酶的能力。故將MC2、BC6、BM3和HC9用于開發與纖維素降解相關的益生菌之前,還需做的后續檢測是________。

高三生物學考生注意:1.本試卷分選擇題和非選擇題兩部分。滿分100分,考試時間75分鐘。2.答題前,考生務必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將密封線內項目填寫清楚。3.考生作答時,請將答案答在答題卡上。選擇題每小題選出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非選擇題請用直徑0.5毫米黑色墨水簽字筆在答題卡上各題的答題區域內作答,超出答題區域書寫的答案無效,在試題卷、草稿紙上作答無效。4.本卷命題范圍:高考范圍。一、選擇題:本題共15小題,每小題3分,共45分。在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符合題目要求。【1題答案】【答案】C【2題答案】【答案】D【3題答案】【答案】C【4題答案】【答案】B【5題答案】【答案】C【6題答案】【答案】C【7題答案】【答案】D【8題答案】【答案】C【9題答案】【答案】B【10題答案】【答案】D【11題答案】【答案】D【12題答案】【答案】D【13題答案】【答案】C【14題答案】【答案】D【15題答案】【答案】A二、非選擇題:本題共5小題,共55分。【16題答案】【答案】(1)①.I、Ⅲ、IV②.主動運輸③.催化、運輸(2)①.多②.在途徑乙中,電子傳遞給CoQ后,不經過復合體Ⅲ和復合體IV,通過AOX交給O2,減少了轉運H+消耗的電能,有利于O2和H+結合釋放更多的能量(3)①.低溫環境脅迫使植物細胞中氰化物含量增加,復合體I與氰化物結合導致其活性被強烈抑制,而AOX不受氰化物的影響,導致途徑乙過程增強,細胞釋放更多的熱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