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習作:生活萬花筒【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通過表達交流,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語言運用: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引導學生明確習作要求,主動地積累、梳理和整合習作素材。思維能力:進一步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審美創造:通過寫生活中的小事,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課前解析】本次習作的內容是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重點是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通過口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同時互評法互相點評習作。本次習作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提出了習作任務,并提示學生可以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也可以寫看到或聽說的事,還列出了八個題目供學生參考,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第二部分呈現了一個幫助學生梳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的表格,實際上也是在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以便能按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第三部分對習作修改提出要求,要把習作讀給同學聽,根據同學的建議進行修改。【教學目標】1.進一步體會按一定順序寫事,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重點)2.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難點)【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1課時(評改略)【教學過程】一、話題導入,引出主題1.出示單元頁,明確本單元習作要求。2.導入:生活是個萬花筒,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你對哪件事印象深刻?(出示課件4)同學們分享的事情酸甜苦辣都有,今天就讓我們寫寫我們的生活萬花筒。(板書:生活萬花筒)明確習作要求讀教材習作提示,抓住本次的習作重點。(出示課件5-8)教材告訴我們,本次習作我們可以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也可以寫看到或聽說的事。我們要在這些事情當中選擇一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來按一定順序,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要回憶生活,把自己在事情中看到的、聽到的、想到的合理地描寫出來。(板書:事情的起因事情發生的過程事情的結果)三、拓展思路,選擇材料1.還記得我們這個單元學過的《麻雀》和《爬天都峰》這兩篇課文分別寫了什么嗎?作者印象最深刻的事是什么?(出示課件9)《麻雀》: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形。《爬天都峰》:“我”與老爺爺爬天都峰時互相鼓勵,最后一老一小都爬上了天都峰。2.教材習作提示中的印象深刻的事。(出示課件10)習作提示中,“親身經歷”“看到的”“聽說的”告訴了我們寫的事情是在生活中發生過的。“一件”說明只能寫一件事,不能寫兩件或多件事情。“按一定的順序”指時間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地點變換的順序……總結:印象深刻的事可以是捉蚊趣事、一件煩心事、爺爺戒煙了、照片里的溫暖等,要按一定寫作順序,交代清楚以下幾個要素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3.口頭表達,說說你印象深刻的事。(出示課件12-13)請你仿照小伙伴們的敘述,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四、多向互動,學習習作技巧1.跟著課本學寫作方法。(1)確定了要寫的事件,怎樣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首先我們要弄清事情的“六要素”,怎樣寫清楚事情的“六要素”?第一步:交代事情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出示課件14)例如,《爬天都峰》中“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這句話告訴了我們時間、地點、人物。第二步: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出示課件15)《麻雀》一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寫出了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事情的來龍去脈清晰明了。(2)怎樣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生動?(出示課件16)(板書:詳寫)通過對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細致描寫,把事情敘述得更清楚、更生動。例如,《爬天都峰》中“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真叫人發顫!”運用心理描寫,體現了天都峰的高和陡,說明天都峰讓人望而生畏、難以攀爬,為下文寫爬天都峰作了鋪墊。(出示課件17)再如,《小木船》中“我上前分辯說:‘我不是故意的。’……一把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走了。”運用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將“我”和陳明吵架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讓讀者了解了兩個人友誼破裂的原因。(出示課件18)2.借助片段學技法。閱讀片段一、片段二(出示課件19-22),學習寫作方法,交流: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樣改?并把修改后的片段讀一讀。(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習小伙伴所寫的片段進行解讀,旨在讓學生掌握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的寫作技巧。)五、佳作欣賞,學習技巧讀習作例文《摘紅棗》,邊讀邊思考例文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出示課件23—28)教師小結:這篇習作作者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童年時摘紅棗的經歷,選材非常吸引人,一群活潑歡樂的小伙伴摘紅棗的圖景如在眼前。吃得香甜,玩得開心,難怪會深深地鐫刻在作者的腦海中。語言生動活潑,不乏幽默色彩,讀著這樣的習作,不禁讓讀者也沉浸在摘紅棗的歡樂之中了。(出示課件29)(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學習例文,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掌握習作方法和技巧,從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習作。)巧擬題目,學列提綱1.交流擬題思路。(出示課件30)2.出示提綱樣例(出示課件31、32),學習如何列提綱。3.學生自主擬列提綱,教師巡視指導。(出示課件33)(設計意圖:列出提綱,為學生寫作找準了方向,為寫作分清了結構、段落。)動筆成文1.展示習作素材,請大家讀一讀。(出示課件34-42)2.請同學們按照擬定好的習作提綱,動筆完成習作。【板書設計】事情的起因生活萬花筒事情發生的過程(詳寫)事情的結果【教學反思】作文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承載著培養學生語文綜合素養的任務。在教學中,我注重引導學生在口語交際、合作探究、習作品評中,通過對話交流、點撥寫法等方式,進一步提高自己的口語交際能力和習作表達能力,達到聽、說、讀、寫全面發展,習作與口語交際共進的目的。但是,在學生習作過程中,我發現學生主要存在兩個的問題:一是不能把握寫作中心,把主角寫成了配角,串角了;二是主題不夠突出。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學生被話題充分激發寫作熱情后,思緒有點失控。他們只注重了敘述的趣味性,卻沒有中心話題的意識。所以,接下來可能還要就這兩方面對學生進行一兩次訓練,重點突破圍繞中心,用線索貫穿素材的難點。課題習作:生活萬花筒主備教師【核心素養目標】文化自信:通過表達交流,主動與別人交換意見,與他人分享習作的快樂。語言運用:在豐富的語言實踐中,引導學生明確習作要求,主動地積累、梳理和整合習作素材。思維能力:進一步掌握敘述事情的方法,把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寫清楚。審美創造:通過寫生活中的小事,激發學生對生活的熱愛之情。【課前解析】本次習作的內容是寫一件印象深刻的事。重點是指導學生按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教學中引導學生學會審題、選材、明確習作要求,通過口述,鍛煉學生的口語表達,同時,互評法互相點評習作。本單元的習作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提出了習作任務,并提示學生可以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也可以寫看到或聽說的事,還列出了八個題目供學生參考,以幫助學生打開思路。第二部分呈現了一個幫助學生梳理事情起因、經過、結果的表格,實際上也是在幫助學生梳理思路,以便能按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第三部分對習作修改提出要求,要把習作讀給同學聽,根據同學的建議進行修改。【教學目標】1.進一步體會按一定順序寫事,把事情發展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寫清楚。2.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教學重點】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教學難點】能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一件事寫清楚。【課前準備】多媒體課件。【課時安排】2課時教學過程設計電子版教案授課教師“二次備課”(手寫)第一課時(習作指導)【教學過程】一、話題導入,引出主題1.情境導入。(出示課件4)生活是個萬花筒,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你對哪件事印象深刻?全班同學自由交流,講述自己對文中印象最深的地方,教師相機引導。預設:我給大家分享的事情是我親身經歷的/聽到看到的,這件事情發生在什么時候什么地方,誰做了什么事,讓我感到。2.同學們分享的事情酸甜苦辣都有,今天就讓我們寫寫我們的生活萬花筒。(板書課題:生活萬花筒)(設計意圖:以本單元課文所展現的內容為導入,旨在讓學生再次體會作者筆下的自然之美,引發學生共情,激發學生的習作興趣。)明確習作要求,確定寫作內容1.明確習作要求。(出示課件5)每天都會發生各種各樣的事情,有些事我們親身經歷的,有些是我們看到的,還有些是我們聽說的。選一件你印象深刻的事情,按照一定的順序把事情的經過寫清楚。我們可以參考課文中列舉的一些題目,也可以另選內容。(齊讀習作提示)師:本次的習作要求是什么?誰來匯報!(指名回答)預設1:按一定順序寫清楚經過。預設2:一件印象深刻的事情。教師引導明確:①選取一件事;②寫清楚一件事。2.梳理題目,確定內容。在成長的經歷中,有些事會讓你感動不已,有些事會讓你捧腹大笑,有些事會讓你羞愧難當,更有些事情會給你一個大大的囧字。這么多印象深刻的事情,可以凝練成一個有趣的題圖。(出示課件6)你的故事又可以凝練成一個怎樣的題目呢?3.(出示課件7)剛才同學們已經講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這些事情都可以作為寫作的素材。如果我們把這些事情記錄下來,以后在你的生活中會熠熠生輝。怎樣才能清楚條理的把事情說明白呢?按一定順序,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4.明確習作任務。(出示課件8)教材告訴我們,本次習作我們可以寫自己親身經歷的事,也可以寫看到或聽說的事。我們要在這些事情當中選擇一件令自己印象深刻的事來按一定順序,把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交代清楚。(設計意圖:本次習作的要求是寫一件事,學生身邊每天發生的事情很多,所以本環節再次讓孩子明確習作的任務和要求。)三、指導寫作,落實表達1.還記得我們這個單元學過的《麻雀》和《爬天都鋒》這兩篇課文分別寫了什么嗎?作者印象最深刻的是什么?(出示課件9)預設:《麻雀》:麻雀和獵狗相遇時的情形。《爬天都鋒》:“我”與老爺爺爬天都峰時互相鼓勵,最后一老一小都爬上了天都峰。2.齊讀習作提示。(出示課件10)“親身經歷”“看到的”“聽說的”告訴了我們什么?預設:寫的事情是在生活中發生過的。“一件”說明了什么?預設:只能寫一件事,不能寫兩件或多件事情。“按一定的順序”指哪些寫作順序?預設:時間順序、事情發展的順序、地點變換的順序……總結:要按一定寫作順序,交代清楚以下幾個要素事件的起因、事件的經過、事件的結果。3.巧用思維導圖,口頭表達。(出示課件11-13)小伙伴1:我寫的事情是爺爺戒煙了。事情的起因是爺爺喜歡吸煙,家里被弄得非常嗆;經過是奶奶與我共同合作,幫助爺爺戒煙;結果是爺爺戒煙成功,全家人都很開心。小伙伴2:我寫的事情是她收到了禮物。事情的起因是她過生日,家里很冷清;經過是爸爸媽媽送給她一份特別的生日禮物;結果是她的生日過得非常有意義。小伙伴3:我寫的事情是家庭風波。事情的起因是爸爸媽媽因為一點兒小事爭吵起來;經過是他們越吵越激烈,兩個人都很生氣,我想辦法調節氣氛;結果是爸爸媽媽和好了,一家人其樂融融。我寫的事情是。事情的起因是;經過是;結果是。請你也仿照小伙伴們的敘述,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說一說生活中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件事吧!(設計意圖:借用思維導圖,幫助學生理清寫作的順序)四、多向互動,學習習作技巧1.確定了要寫的事件,怎樣把一件事情寫清楚?首先我們要弄清事情的“六要素”,下面我們一起來看一下:怎樣寫清楚事情的“六要素”?(出示課件14)(1)第一步:交代事情的時間、地點和人物假日里,爸爸帶我去黃山,爬天都峰。這句話告訴了我們什么?預設:時間、地點、人物。(2)第二步:理清事情的起因、經過和結果回顧課文:《麻雀》一文按事情發展的順序來寫寫,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怎樣的?一邊回憶一邊填寫學習單。(出示課件15)起因經過結果(3)教師選擇部分學生的學習單展示,全班評價交流: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是否交代清楚。起因一只小麻雀從樹上掉下來,被獵狗發現。經過獵狗走近小麻雀,老麻雀從樹上飛下來,準備與獵狗進行一場搏斗。結果獵狗愣住了,“我”急忙喚回獵狗。(4)教師引導:同學們按照起因、經過、結果的順序寫,文章會非常清楚。2.怎樣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生動?(1)教師過渡:事情寫清楚了,故事就講的精彩了嗎?下面我們自己來看一下,怎樣把事情的經過寫具體、生動?(出示課件16)預設:描寫人物更加具體形象①人物語言(什么情況?說了什么?)②人物動作(對什么人?怎樣做的?)③人物神態(說做時候?怎樣表情?)通過對故事中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心理等進行細致描寫,把事情敘述得更清楚、更生動。(2)回顧課文,體會技法。(出示課件17)片段一:我站在天都峰腳下抬頭望:啊,峰頂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嗎?再看看筆陡的石級,石級邊上的鐵鏈,似乎是從天上掛下來的,真叫人發顫!(《爬天都峰》)這段話運用了什么描寫方法?你體會到了什么?預設:心理描寫。體現了天都峰的高和陡,說明天都峰讓人望而生畏、難以攀爬,為下文寫爬天都峰作了鋪墊。(出示課件18)片段二:我上前分辯說:“我不是故意的。他生氣地說:“誰叫你不小心,非賠不可!還用力推了我一下。我往后一退,正好一腳踩在小木船上,把它踩碎了。這一下,陳明更生氣了。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勁摔在地上,用腳踩了兩下,一把抓起書包,頭也不回地走了。(《小木船》)這段話是怎樣將“我”和陳明吵架的情景生動地表現出來的,讓我們了解了兩個人友誼破裂的原因。預設:動作、神態、語言描寫:將“我”和陳明吵架的情景生動地表現了出來,讓讀者了解了兩個人友誼破裂的原因。3.借助片段學技法。(出示課件19)片段一:三月,正是放風箏的好時光。今天,我來到甬江大橋下面的公園放風箏。開始,我覺得放風箏很簡單。當我拉著風箏猛跑時,風箏給我來了一個下馬威,跌落在地上就是不動!無論我怎么用力,風箏就是飛不起來。這是什么原因呢?我仔細一想,原來我把風向搞錯了。你說,風向錯了,風箏怎么會飛起來呢?閱讀片段,從中我們了解到了什么?預設:交代了事情的時間、地點、人物。不僅寫出了小作者看到的,還寫出了小作者想到的。片段二:(出示課件20-22)我納悶了:媽媽的口味真特殊,我愛吃的媽媽偏不愛吃,我認為不好吃的媽媽卻喜歡吃。我思前想后,哦,我終于明白了——原來媽媽是把好吃的留給了我。中午吃飯時,媽媽又特意燒了我最愛吃的芹菜炒肉絲,那誘人的香味使我情不自禁地嘗了幾口,嘿,挺有味兒的。我正想敞開肚皮猛吃時,突然想到:如果媽媽看到我這一副饞相,一定不會多吃的。怎樣才能讓媽媽多吃幾口呢?有了!我喊來媽媽,說菜沒味兒,讓媽媽嘗嘗。媽媽半信半疑地拿起筷子嘗了幾口,說:“不是挺有味兒的嗎?”我堅持說沒味兒,媽媽半信半疑地拿起筷子嘗了幾口,說:“不是挺有味兒的嗎?”夾了一筷子菜送到媽媽嘴里。突然,媽媽瞅了瞅我,說:“你醉翁之意不在酒吧?”我終于憋不住哈哈大笑起來。媽媽也笑了。1.閱讀,還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怎樣改?預設:片段對喊媽媽來嘗菜、喂媽媽吃菜的情節寫得過于簡單,如果加上人物的語言、動作等描寫后更加生動。小作者怎樣“騙”媽媽吃菜的場景,不夠具體,如果把我的神態再寫具體讓我們看到了一個充滿孝心的孩子形象會更好。2.教師總結:寫事情經過的時候,我們要抓住細節;詳細介紹過程中,你的心理活動,你的想法,動作表現,什么結果,獲得什么樣的感受。3.把修改后的片段讀一讀。(設計意圖:通過對學習小伙伴所寫的片段進行解讀,旨在讓學生掌握寫作過程中可以運用的寫作技巧。)五、佳作欣賞,學習技巧教師過渡:在學習完選材方法和寫作技法后,我們一起來學習一篇例文《摘紅棗》。一起來讀一讀習作例文,邊讀邊思考例文中運用了哪些寫作技巧。(出示課件23—28)摘紅棗五彩繽紛的童年生活已經隨著時光的腳步漸漸離我遠去了,而兒時和伙伴們一起玩樂的許多趣事卻令人難忘,尤其那次摘紅棗的事,我至今記憶猶新。那是一個暑假的一天,表弟來到我家,還有幾個好友也過來了,大家歡聚一堂,玩得很痛快。可不一會兒,大家都玩膩了。這時,表弟看到我家后院掛滿果實的棗樹,眼前一亮:“沒什么玩的,我們干脆摘棗子吧。”大家興奮地叫好。也是,既可以玩,棗子又可以吃,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大家立即準備工具,搬椅子的,拿袋子的,拿網的,扛竹竿的。一切準備就緒,我們便開始向后院“進攻”。一進后院,只見墻角的棗樹長得十分茂盛,滿樹的鮮棗,一簇壓著一簇,一簇比一簇更紅艷,有的樹枝都被壓彎了。站在樹下,伸手可及。我們早已迫不及待,一個個迅速奔到樹下,搶著抓過棗子,就往嘴里丟,不住地大嚼起來。不久,低處的棗子就被我們解決了。這時,小伙伴把帶來的一張大網鋪在棗樹下,讓我上樹打棗,我欣然領命,一骨碌爬上樹杈,摘下一把就往嘴里塞,哇,又酸又甜,真痛快!大伙看了,著急地看著我,讓我快打,我解了饞就正式開始了“工作”。我接過表弟遞來的長竹竿,揮舞一通,頓時,一陣“棗雨”撲簌簌地落到地面上,在張開的大網上四處亂“蹦”。沒過多久,網上就有了一小堆棗子了。我看著差不多了,就跳下樹。大家把棗子放進水盆里洗凈后,便爭先恐后地朝嘴里拋,一時間,大家都在大口吃棗,連話也顧不上說。幾分鐘后,紅棗就被一搶而空,只剩下幾片綠葉和幾根樹枝漂浮在水面上。摘紅棗讓我度過了快樂的一天,這件事深深地鐫刻在我的腦海中,成為我童年生活中永遠難忘的事。預設1:第1自然段引出下面“摘紅棗”的內容。預設2:第2自然段前幾句交代了事情的起因,因為幾個朋友都玩膩了,所以想著摘紅棗。預設3:第2自然段非常細致地介紹了摘紅棗的過程。預設4:結尾點題,突出表達了自己的歡樂心情。……教師小結(出示課件29):同學們說得都很好。這篇習作作者繪聲繪色地講述了童年時摘紅棗的經歷,選材非常吸引人,一群活潑歡樂的小伙伴摘紅棗的圖景如在眼前。吃得香甜,玩得開心,難怪會深深地鐫刻在作者的腦海中。語言生動活潑,不乏幽默色彩,讀著這樣的習作,不禁讓讀者也沉浸在摘紅棗的歡樂之中了。(設計意圖:通過展示學習例文,讓學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本單元的習作要求,掌握習作方法和技巧,從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習作。)巧擬題目,學列提綱教師引導:你想好自己的作文內容了嗎?不要急于下筆,先好好編寫寫作提綱,再順著提綱寫,能讓你的思路更順暢。你打算擬個什么題目?(出示課件30)擬題思路:1.直接用課本中的題目。捉蚊趣事一件煩心事家庭風波2.自擬題目。一件傷心的事紙的風波你遲到了提出寫提綱的要求:選擇一個事件,按照一定的順序把這件事寫清楚。(1)你會選取哪個事件?(2)這件事的最主要內容是什么?(3)你打算運用怎樣的寫作順序?(4)你打算怎樣敘述這件事,作為主人公參與其中,還是作為觀察者體會事件?(5)你打算運用哪些人物描寫方法?出示提綱樣例(出示課件31、33),學生學習。學生思考后擬列提綱,教師巡視指導。(出示課件33)(設計意圖:列出提綱,為學生寫作找準了方向,為寫作分清了結構、段落。)課堂總結,動筆成文預設1:最簡單的方法是按事情發展順序寫自己親身經歷或親眼看到的事件。預設2:也可以按事情發展順序把事件寫得一破三折,開頭突出事件的矛盾點,結尾總結全文,使文章結構完整。預設3:也可以并用動作和語言描寫把人物寫的生動形象。總結:寫難忘的一件事,關鍵是什么事,要寫出為什么讓人難忘,重點是要寫出難忘,要想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就要抓住細節重點寫出這件事的經過,要寫出你的感受,是激動,是害怕,還是高興,要表達真實的感受,結構要完整、合理。(出示課件34-42)今天老師給大家分享一些習作素材,請大家讀一讀,爭取在我們的這次習作中用上它們。學生讀習作素材。你打算用上哪些優美詞句呢?學生自由發言。你打算怎樣寫習作的開頭和結尾呢?學生發言。接下來就請同學們按照擬定好的習作提綱,按一定順序有條理地寫出來吧。學生動筆完成習作,教師巡視指導。(設計意圖:讓學生把理論運用到實踐,提高學生的寫作能力。)【板書設計】事情的起因生活萬花筒事情發生的過程(詳寫)事情的結果教學過程設計電子版教案授課教師“二次備課”(手寫)第二課時(例文賞析)【教學過程】一、復習導入,明確學習任務1.復習導入:上節課,我們寫了一件印象深刻的事,知道既要做到順序清楚,也要做到過程清楚。在寫清楚重要內容時,要根據表達需要靈活運用方法。明確任務:這節課,我們一起來交流交流,通過修改加工,進一步提高習作質量,為大家分享更精彩的故事。佳作賞析,體驗表達樂趣1.例文一:難忘的一件事(出示課件3--8例文賞析)學生欣賞交流:是怎樣將過程寫清楚的,推薦值得欣賞的地方。預設:文章開頭設置懸念,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點題,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運用語言、心理神態描寫把事情寫得生動、具體。首尾呼應,結構完整。交代清楚了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過、結果,按一定的順序寫事,條理清晰。教師總結(出示課件9):作文寫的是“我”做的一件難忘的事。開頭用比喻的修辭手法點題,引出下文。中間敘述了“我”沒有幫周明遠而周明遠卻反過來幫助“我”,使“我”羞愧不已的事,運用語言、動作、神態和心理描寫,把周明遠樂于助人的品質、“我”心胸狹窄的特點寫得生動形象。結尾照應開頭,寫出了自己的感受,使文章結構完整,中心突出。2.例文二:我給爺爺找快樂(出示課件10--14例文賞析)師生合作,發現例文的閃光之處。教師總結(出示課件15):這篇文章,小作者寫的是為爺爺找快樂的事。開頭交代事情發生的原因,自然過渡到中間“我”為爺爺找快樂的事情的敘述,運用細節描寫、動作描寫、語言描寫等,把整件事情敘述得清楚明白,內容豐富。結尾交代了事情的結果,再次點題,突出了文章中心。3.例文三:溢滿幸福的雪梨湯(出示課件16--21例文賞析)這篇文章有哪些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小組內討論交流。預設:(1)中心突出、詳略得當。(2)運用語言、動作等細節描寫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3)結尾抒發情感,感受細膩,充滿了愛的感動與溫馨。教師總結(出示課件22:名師點評):習作注重細節描寫,如爸爸媽媽對話商議給“我”準備雪梨湯治咳嗽;媽媽對“我”不珍惜、不按時喝雪梨湯的嚴厲批評;爸爸不顧自己的腿傷也要給“我”買回雪梨。細微之處見真情,正是這些細節,使文章讀來十分感人。(設計意圖:欣賞優秀例文,打動學生,激發學生寫好、修改習作的意愿。)升格提優1.互評互改。欣賞了這些同學的亮點,你是否也有所觸動。請大家再次回憶讓自己感動的事,把聽到、看到或親身經歷的令人印象深刻的事像在大腦中放電影一樣放一遍。看看自己的文章,跟別人的相比,還存在哪些不足,你準備借鑒別人的哪些寫法。(1)結合講評,自評自改。(重點放在個人感動、難忘的精彩情節)(2)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醫藥現代化國際市場拓展:荷蘭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體檢中心服務質量與增值服務一體化發展策略2025年研究報告
- 2025年廣播媒體與短視頻平臺融合發展的轉型路徑報告
- 護工陪護服務協議6篇
- 2025年教育游戲化在幼兒美術教育中的應用與設計報告
- FTKernelAPI BT協議內核庫使用許可合同7篇
- 政治與氣候變化的合法性-洞察闡釋
- 纖維板產業環保要求下的技術改進研究-洞察闡釋
- 微服務架構實踐指南-洞察闡釋
- 2025年鉗型表項目申請報告
- 糖尿病動畫健康指導
- 南京理工大學泰州科技學院《DSP原理及應用》2022-2023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SQL優化策略》課件
- 剪映專業版教學課件
- 智能咖啡機行業營銷策略方案
- 航空與航天學習通超星期末考試答案章節答案2024年
- 工行個人房屋貸款協議模板
- 擔任學生干部證明
- 《國家電網有限公司電力建設安全工作規程第4部分:分布式光伏》知識培訓
- 2024年《13464電腦動畫》自考復習題庫(含答案)
- 【核心素養目標】9.3 一元一次不等式組 教案七年級數學下冊(人教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