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重閥組裝作業制動鉗工28課件_第1頁
空重閥組裝作業制動鉗工28課件_第2頁
空重閥組裝作業制動鉗工28課件_第3頁
空重閥組裝作業制動鉗工28課件_第4頁
空重閥組裝作業制動鉗工28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空重閥組裝作業湖南鐵路科技職業技術學院陳華《制動鉗工》12作業流程3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及材料4作業內容及標準作業介紹目錄5附件作業介紹Part1作業介紹Part1作業地點適用于鐵路貨車空重閥組裝作業。空重車閥檢測空重車閥試驗檢修車間制動室經培訓合格、持《鐵路崗位培訓合格證書》的制動鉗工。適用范圍上道崗位下道崗位人員要求作業介紹Part1作業要點1.勞動防護用品穿戴整齊。2.檢查制動室組裝區溫、濕度,溫度在10-30℃之間,濕度不超過60%。3.檢查檢測量具計量檢定不過期。4.檢查組裝配件齊全,橡膠件全部更換新品,彈簧、橡膠件須輛份配送。5.各活塞(軸)滑動面、各活動密封圈須涂以適量GP-9潤滑脂(不準用其他油脂代替)。6.完工進行整理,清掃場地。作業要點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及材料Part2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及材料Part2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工具清單序號名稱單位數量規格備注1扳手把10-500mm

2手鉗把1

3尖嘴鉗把1

4孔用彈性擋圈鉗把1

5風扳機把1

6風槍把1

7軸用彈性擋圈鉗把1

8力矩扳手把112-18N?m

9力矩扳手把13N?m

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及材料Part2物料清單序號名稱單位數量備注1硅脂桶1GP-92油漆筆支1白色作業流程Part3作業流程Part301開工前準備檢查上道工序作業情況組裝要求0203KZW系列傳感閥組裝04KZW系列調整閥組裝05WG-1A/C型傳感閥組裝06T-1A型調整閥組裝07檢修記錄填寫08完工整理09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1.開工前準備1.1每班開工前在更衣室更換段統一發放的工作服、鞋、帽、手套,穿戴整齊,女士有長發者須盤在帽子內,禁止穿拖鞋、涼鞋、高跟鞋作業。1.2按照“工裝設備、檢測器具、工具及材料”規定的目錄,檢查設備、量具、樣板狀態良好,量具、樣板校驗標識在有效期。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2.檢查上道工序作業情況2.1檢查傳感閥各配件齊全。2.2檢查空重車閥檢修記錄中檢測信息填寫齊全、準確。2.3輛份配送的橡膠件、彈簧數量齊全、型號正確,外觀檢查良好。各型橡膠件自制造完成之日起至組裝使用前的貯存期不超過6個月。2.4WG-1A/C型傳感閥組裝時觸頭旋入頂桿后,觸頭上面與頂桿下斷面應有5mm以上的間隙。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3.組裝要求3.1橡膠件應更換為新品,各橡膠件不得接觸煤油、汽油、機油等油類及其他酸堿液體,防止橡膠件早期老化變質。3.2各零件涂抹潤滑油脂前應干燥、清潔,柱塞上橡膠密封圈應涂抹GP-9硅脂或7057硅脂,組裝時不得損傷密封件。3.3活塞組成在閥體內推、拉時,動作應靈活,手感無卡滯。3.4活塞膜板邊緣應完全入槽。新品橡膠件膜板應有生產廠家和生產時間的標記。各彈簧不得裝錯。3.5組裝閥蓋時,各螺栓應均勻擰緊,防止偏壓。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4.

KZW系列傳感閥組裝4.1將連接桿放入活塞,用圓銷將連接桿與觸感鉚接,如圖1所示。4.2將Y形密封圈套在活塞表面的環形槽內,如圖2所示。圖1圖24.3依次將夾心閥(凸臺朝外)、夾心閥彈簧、壓蓋放入活塞組成下部,如圖3、4所示。4.4將穩定壓蓋壓入主活塞桿底部,用孔用擋圈鉗把Φ28孔用彈性擋圈裝入擋圈槽內,并用擋圈鉗轉動孔用彈簧擋圈,確保孔用彈簧擋圈完全入槽,如圖5所示。圖3圖5圖4圖6圖74.5用手往復壓動壓蓋,動作須靈活,手感無卡滯。4.6將復原彈簧、調壓彈簧套入活塞組成觸感處并檢查彈簧正位,如圖6所示。4.7將Y型密封圈裝入閥體頂部,并檢查確認橡膠圈正位,如圖7所示。圖8圖10圖94.8在活塞組成Y形密封圈處涂抹硅脂,放入閥體腔內,如圖8所示。4.9用手壓住活塞底部(觸桿表面環形槽從閥體頂部露出),用軸用彈性擋圈鉗將Φ18軸用彈性擋圈裝入觸桿表面環形槽內,并用擋圈鉗轉動孔用彈簧擋圈,確保孔用彈簧擋圈完全入槽,如圖9、10所示。圖11圖124.10將O形密封圈套入閥蓋螺紋底部,并檢查確認與底蓋密貼,如圖11所示。4.11用專用扳手將閥蓋擰入閥體底部,并檢查確認擰緊,如圖12所示。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5.

KZW系列調整閥組裝5.1將Φ56×3.7O形橡膠密封圈套入活塞表面中部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13所示。5.2將夾心閥彈簧、夾心閥依次裝入活塞內,并用手往復按壓夾心閥,動作須靈活,手感無卡滯,如圖14所示。圖13圖145.3將壓力彈簧放入閥體下腔內,并檢查彈簧安裝正位,如圖15所示。

5.4將兩個密封孔墊裝入閥體,并檢查密封孔墊完全入槽,如圖16所示。圖15圖165.5在活塞表面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將活塞組成裝入閥體下腔內,用手往復按壓活塞組成,動作須靈活,手感無卡滯,如圖17所示。5.6將Φ106×3.5O形橡膠密封圈裝入閥體(與中體結合面處),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18所示。圖17圖18圖19圖205.7將中體放在閥體上,將兩個密封孔墊裝在中體上,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19所示。5.8將Φ14×2O形密封圈套入推桿組成表面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20所示。圖21圖225.9在推桿組成環形槽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將推桿組成裝入中體,如圖21所示。5.10將膜板裝入中體,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22所示。圖23圖245.11用組裝磨具裝入閥蓋顯示活塞桿孔內Φ12×2O形橡膠密封圈,并檢查確認組裝正位,如圖23所示。5.12將Y形密封圈(Φ19.5×Φ12×4)套入顯示活塞表面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24所示。圖25圖265.13將顯示彈簧套在顯示活塞桿表面,如圖25所示。5.14在顯示活塞Y形密封圈處均勻涂抹硅脂后,裝入閥蓋顯示活塞孔內,用手往復按壓顯示活塞,動作須靈活,手感無卡滯,如圖26所示。圖27圖285.15將Φ32×2.6O形橡膠密封圈套在后蓋根部,并檢查確認與后蓋密貼,如圖27所示。5.16用手將后蓋擰入閥蓋,使用內六角扳手進行緊固,如圖28所示。圖29圖305.17將閥蓋放在中體上,穿入組裝螺栓后,用手將螺母進行預緊固,使用風扳機逐個擰緊組裝螺栓,檢查緊固狀態良好,無偏壓,如圖29、30所示。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6.

WG-1A/C型傳感閥組裝6.1將存放傳感閥配件的輛份配送盒從輛份配送框內取出。6.2依次將D33×25的Y型橡膠密封圈、彈簧墊裝入閥體,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31所示。圖316.3用孔用擋圈鉗把孔用彈性擋圈裝入閥體擋圈槽內,并用擋圈鉗轉動孔用彈性擋圈,確保孔用彈性擋圈完全入槽,如圖32所示。6.4在Y型橡膠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如圖33所示。圖33圖326.5依次將D33×25的Y型橡膠密封圈、彈簧墊裝入閥體內,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34、35所示。6.6在Y型橡膠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如圖36所示。圖36圖34圖356.7將D63×2.6O形橡膠密封圈裝入閥體(與上蓋結合面處),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37所示。6.8將復原彈簧裝入閥體,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38所示。圖38圖376.9用平口螺絲刀將縮堵擰入觸頭,并檢查確認擰緊,如圖39所示。6.10用手將觸頭組成擰入頂桿,使用力矩扳手測試觸頭組成在頂桿內旋入、旋出的力矩須≥3N·m(力矩扳手發出“咔噠”聲響),不符合力矩要求時更換觸頭組成或頂桿。如圖40、41所示。圖41圖39圖40圖43圖426.11用游標卡尺檢測觸頭上面與頂桿下端面須有5mm以上的間隙。如圖42所示。6.12將D40×32Y型橡膠密封圈套入活塞表面的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43所示。圖45圖446.13依次將Φ16止回閥、止回閥彈簧、彈簧座(凸面朝外)裝入活塞底部,如圖44所示。彈簧座組裝時凸面應朝向活塞外側。6.14用手將彈簧座壓入活塞內,用孔用擋圈鉗把孔用彈性擋圈裝入活塞擋圈槽內,并用擋圈鉗轉動彈簧擋圈,確認彈簧擋圈完全入槽,如圖45所示。6.15依次將頂桿彈簧、活塞裝在頂桿組成上,如圖46所示。6.16用彈性圓柱銷(新品)穿入頂桿組成頂部與活塞底部的槽內,將頂桿組成與活塞銷接在一起。并檢查確認彈性圓柱銷兩端不應露出傳感閥活塞桿外壁,如圖47、48所示。圖48圖46圖47圖50圖496.17將復原彈簧套在頂桿組成上,并在活塞表面的Y形橡膠密封圈涂抹硅脂,硅脂須均勻覆蓋密封圈外表面,裝入閥體,如圖49所示。6.18一手用力壓下主閥上蓋,使上蓋與閥體貼合,然后用手擰螺母預緊固,防止閥蓋偏壓,再用風扳機均勻擰緊螺母,如圖50所示。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7.

T-1A型調整閥組裝7.1將存放調整閥配件的輛份配送盒從輛份配送框內取出。7.2將下襯圈放入閥體,并檢查確認正位,如圖51所示。7.3將D50×5.3O型橡膠密封圈套在下活塞表面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52所示。圖51圖527.4依次將彈簧、止回閥裝入下活塞內(彈簧裝入下活塞內部的定位孔內),并用手往復按壓止回閥,動作靈活、手感無卡滯,如圖53、54所示。7.5在下活塞表面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將活塞放入閥體內,如圖55所示。圖54圖55圖537.6將2個Φ16密封圈裝入閥體(閥體與中體安裝面處),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56所示。7.7將Φ108膜板裝在閥體上(膜板邊緣凸面朝向閥體),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57所示。圖57圖567.8將D14×2.25O形橡膠密封圈裝在壓桿表面的環形槽內,如圖58所示。7.9在壓桿表面O形橡膠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壓入中體(從中體銅套有凸臺處壓入),如圖59所示。圖59圖587.10將上襯圈、上活塞裝入中體,如圖60所示。7.11用十字形螺絲刀將上活塞固定在壓桿上,并檢查確認緊固,如圖61所示。圖61圖607.12將Φ108膜板(膜板邊緣凸面朝向閥體)、密封圈裝在中體上,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62所示。7.13將組裝后的中體放在閥體上,如圖63所示。圖63圖627.14將顯示彈簧放入閥蓋內,如圖64所示。7.15將D25×2.4O形橡膠密封圈套在顯示器表面的環形槽內,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65所示。圖65圖647.16在顯示器密封圈處涂抹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裝入上蓋內,如圖66所示。7.17用手往復壓動顯示器,動作需靈活,手感無卡滯,如圖67所示。圖67圖667.18用孔用彈性擋圈鉗將彈性擋圈裝入上蓋的擋圈槽內,并用擋圈鉗轉動彈性擋圈,確保彈性擋圈完全入槽,如圖68所示。7.19組裝上蓋,依次穿入組裝螺栓,用手擰螺母預緊固,防止閥蓋偏壓,再用風扳機對角均勻擰緊螺母,如圖69所示。圖69圖687.20將2個D45×3.1O形橡膠密封圈套入躍升活塞表面的環形槽中,并檢查確認完全入槽,如圖70所示。7.21在躍升活塞密封圈處涂抹適量硅脂,硅脂應均勻覆蓋密封圈表面,裝入閥體,如圖71所示。圖71圖707.22用平口螺絲刀將濾塵縮堵擰入下蓋,并檢查確認擰緊,如圖72所示。7.23依次將調整墊、躍升彈簧放入下蓋內,如圖73、74所示。圖74圖72圖73圖76圖757.24將下蓋同躍升彈簧套在躍升活塞上,用手將下蓋擰在閥體上,并用扳手將下蓋擰緊,如圖75、76所示。作業內容及標準Part48.檢修記錄填寫8.1在《KZW系列傳感閥檢修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