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1
根據省、市防汛抗旱會議精神,為扎實全面做好今年防汛抗旱工作,立足
防御“98+”特大洪水,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社會穩定,促進農業增產
增效、農民增收以及園區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結合我園實際,現制定本實施方
案。
一、指導思想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正確對待今年預計發生的厄爾尼諾現象及由此弓發
的厄爾尼諾事件,立足防大汛抗大旱搶大險救大災,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
變,有力提升應對極端災害的能力。
二、工作目標
確保防汛期間不倒一堤,不潰一壩,確保人民生命財產安全;確保農業生
產損失減少到最低程度,做到大災之年不見災,小災之年奪豐收;確保在強降
雨天氣下,全園工廠、企業、學校、醫院等單位不發生大面積澇漬,做到生
產、生活安定有序。
三、工作范圍及人員安排
(一)汛前準備
1.查漏補缺、有備無患。一是以指導組為單位,督導沿湖各村泵站維修并
調試到位,二是以村為單位對南干堤開展徒步檢查,發現問題,及時上報,三
是配合農辦開展清理樹障,四是對仙北長渠、紅衛河、三道橫渠、劉家河、友
愛河、幸福河三橫三縱渠道上的啟閉閘,按照屬地管理原則,在汛前進行檢修
調試。
2.險工險段,做實預案。對郭州、友愛河、幸福河三處尾水閘,因在建項
目有待完善而存在安全隱患,由劉國華、肖作安負責,每處配備挖機1臺,由
郭家林、劉可才、謝百光三個支部書記根據情況調度。
(二)汛期安排
根據汛情趨勢、氣象預報以及上游客水和轄區內汛情形勢,科學研判、及
時會商,做到一是嚴把三道節制閘,即:廣榮幸福橋、九湖溝尾水閘、三道橫
渠郭州閘,分別由黨委委員成文平、肖年華、張忐剛值守。一是上下聯系、左
右逢源,形成聯動機制,協調劉家河泵站、沉湖五七泵站排澇泄洪;調度郭州
尾水閘、幸福河尾水閘及時啟閉;調度永豐、永益、彭麻二機房、友愛一、二
泵等五處群泵發揮最大效益,為泄洪騰空減壓,由鄢旭升書記負責,劉國華、
劉水清、郭小兵、劉行平配合,三是成立應急突擊隊,對電力線路、泵站、高
壓線故障及時排除,確保電送得出、泵轉得動、水排得快、堤檔得住。由劉國
華牽頭,劉水清、郭小兵、劉行平配合。
四、防汛紀律和要求
1.防汛期間,相關責任人確保通訊暢通,做到有令則行、有禁則止;
2.堅持防汛抗旱一盤棋,一切行動聽指揮,形成合力抗災的工作格局;
3.樹立大局觀念,堅持個人利益、局部利益服從全園利益;
4.汛前準備工作要在5月10日之前完成;
5.嚴肅追責,對因T作失職造成嚴重災害損失,或者因本位主義嚴重導致
嚴重損失,要嚴肅追究相關人員的責任,情節特別嚴重的,依照相關法律、法
規嚴肅處理。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2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防御、減輕水旱災害和在我市發生水旱災害時,能夠及時、有序、有效
地開展應急與救援行動,做好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
損失,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
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
《國家突發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中華人民共和國蓄滯洪區運用補償暫行
辦法》、《城市節加盟芾害娑a貳i度::碉芍貧仁凳廠施a芬約啊豆曳姥純購底
芳富硬砍稍欽,恢霸稹貳i豆曳姥純購底莞富硬抗幺:髦貧取貳i蹲部俠盟獴鞫
韌彳頡貳i逗登樵趾v臣票u碇貧取貳i豆曳姥純購滌痹<,浮罰確傘7.U妗9.
嬲攏岷銜蟻縉拗導手貧u駒〈?浮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鄉鎮轄區內突發性旱澇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旱澇
災害包括:河庫洪水、山洪災害(指由降雨引發的山洪、泥石流、滑坡災害3
臺風災害、干旱災害、供水危機以及由洪水、風地震、恐怖活動等引發的水庫
垮壩、堤防決口、水閘倒塌、供水水質被侵害等次生衍生災害。
1.4工作原則
1.4.1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
為本,防汛抗旱并舉,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由單一抗旱向全
面抗旱轉變,不斷提高防汛抗旱的現代化水平。
1.4.2防汛抗旱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分級負責制、部
門責任制、技術人員責任制和崗位責任制。一切部門和單位必須服從市防指的
統一指揮和調度,對不服從指揮和不執行調度命令的,實行責任追究制。
L4.3防汛抗旱T作以防洪和城鄉供水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安全第一,
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
L4.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區域統一規劃,因地制宜,城鄉統籌,突
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1.4.5依法防汛抗旱,實行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專群結合、平戰結合。
中國人民解放軍、中國人民武裝警察部隊主要承田防汛抗旱的急難險重等攻堅
任務。
1.4.6抗旱用水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行先生活、后生產,先客水
后主水,先地表水、后地下水,先節水、后調水的原則,科學調度,優化配
置,最大程度地滿足城鄉生活、生產和生態用水需求。
1.4.7防汛抗旱統籌兼顧,在保證防洪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利用洪水資
源,努力促進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1.4.8防汛抗旱各類信息實行信息共享。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鄉鎮人民政府設立防汛抗旱指揮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的防汛抗旱突發事
件應對工作,必要時可設立前線防汛指揮機構。有關部門、單位可根據需要設
立行業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按照“行業管、管行業”的原則,負責本行業、單
位防汛抗旱突發事件應對工作。
2.1鄉鎮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鄉鎮人民政府設立鄉鎮人民政府防汛抗旱指揮指揮部(以下簡稱鄉鎮防
指),負責領導組織全鄉鎮的防汛抗旱工作,其辦事機構鄉鎮防指辦公室(以下
簡稱鄉鎮防辦)設在鄉鎮政府農業辦公室。
2.1.1鄉鎮防指組織機構
(1)總指揮:鎮長
(2)副總指揮:鎮黨委、政府班子其他副職成員
(3)成員:鎮黨政辦公室、鎮武裝部、鎮宣傳辦、鎮廣播站、鎮經貿辦、鎮
城鎮建設服務中心、鎮農業服務中心、鎮科技文化中心、鎮教委、鎮派出所、
鎮民政所、鎮財政所、鎮土地所、鎮交通管理所、鎮安檢辦、鎮統計辦、鎮衛
生院、各村衛生所、鎮電信局、鎮郵政局、鎮供電站等有關部門和單位領導。
2.1.2鄉鎮防指職責
鄉鎮防指負責領導、組織、監督、協調全鎮的防汛抗旱工作,主要職責是
貫徹實施有關防汛抗旱工作的法律、法規和方針政策,執行上級的命令,擬訂
鄉鎮防汛抗旱規章制度,及時提出防汛抗旱工作具體部署,組織制定實施鄉鎮
內主要河湖防御洪水方案、全鎮抗旱預案和跨行政區劃的調水方案,配合做好
流域防洪和水資源調度工作,及時掌握全鎮汛情、旱情、災情并組織實施抗洪
搶險及抗旱減災措施,迅速匯總災情,在災情發生1小時內向鎮黨委、政府及
即墨市政府報告災情、險情及已采取的搶險救災措施,及時提出請求緊急支援
的項目和內容。統一調控和調度全鎮水利、水電沒施的水量,做好洪水管理工
作,督促檢查各地落實防汛抗旱責任制,組織開展防汛安全檢查,組織調配全
鎮防汛抗旱物資和隊伍,負責鄉鎮級防汛抗旱物資的儲備管理,和鄉鎮級防汛
抗旱隊伍建設,組織災后處置,并做好有關協調工作。
2.1.3鄉鎮防指成員單位職責
防汛抗旱工作是社會公益性事業,必須在鎮政府和防汛抗旱指揮部的統一
領導下,各成員單位根據分工,各司其職,各負其責,密切配合,共同搞好抗
旱工作。各成員單位職責是:
鎮農業服務中心:協調防汛抗旱工作,負責水工程調度,統一合理調配抗
旱水源,充分發揮現有水利工程的效益。組織實施抗旱水源工程建設和抗旱應
急工程修復,及時調處水事糾紛;并負責旱情監測和預報,按時向防汛抗旱指揮
部提供短期、中期、長期氣象預報、降雨實況和土壤埔情等相關資料,組織實
施人工增雨工作,并提供抗旱建議和意見。負責災區農、林、牧、漁業救災,
組織恢復生產并負責提供農作物播種面積、產量及收集旱情、苗情,推廣應用
有關抗旱農業新技術,制定農業救災措施并組織實施,負責災后災區農業生產
所需種子、農資的調撥供應、技術指導,幫助災區人民搞好搶收搶種,恢復生
產;
鎮郵政通信部門:優先傳遞抗旱防汛信息和郵件等;
鎮財政所:協調安排抗旱防汛工程建設項目、資金的籌措和及時到位,并
監督使用情況;
鎮民政局:會同有關部門檢查災情,負責災民的生活安排、救濟,負責救
災物資的籌集、管理和發放;
鎮廣播站:按照鎮防汛抗旱指揮部的部署,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等各種
宣傳工具,及時報道發生的旱情災情,宣傳抗旱方針政策和動態;
鎮黨政辦:協同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做好災情的調查、核實、統計、上
報工作;做好防汛抗旱工作任務完成情況的督查;
鎮交通所:優先運送防汛抗旱、救災的人員和物資;
鎮供電公司:保證防汛抗旱、救災用電的優先供應;
鎮衛生院:負責組織災區疾病預防控制和醫療救護工作,做好飲用水質的
檢驗工作,指導群眾做好水質消毒,保證飲用水安全;
鎮派出所:負責防汛抗旱秩序和災區社會治安工作,協助查處水事糾紛,
嚴厲打擊偷竊、破壞抗旱設施的犯罪行為。
其它有關部門在防汛抗旱期間,按照各自的職能范圍,根據指揮部的救災
指令,無條件地提供服務,配合相關部門共同完成救災任務。
2.1.4鄉鎮防辦職責
貫徹執行國家有關政策法規和國家防汛抗旱總指揮部的決定、調度命令以
及鄉鎮政府的指示;承辦鄉鎮防指的日常工作,組織全鄉鎮的防汛抗旱工作,督
促檢查防汛抗旱措施的落實;負責組織鄉鎮內主要河湖防洪抗旱預案的編制、審
查和審批及重要水工程的洪水調度方案;組織實施鄉鎮內主要河庫、水工程防洪
排澇調度方案和防臺風方案;組織協調各村莊、各有關部門實施防汛抗洪責任
制,參與組織抗洪搶險工作并進行業務技術指導:負責防汛通訊、調度現代化的
規劃、建設和管理;會同有關部門做好防汛抗旱物資計劃儲備和使用管理工作,
提出防汛抗旱經費的分配使用建議計劃,并監督實施;及時準確地掌握汛情、旱
情、災情和水利工程的運行狀況,必要時發布雨水情信息、水情預報和汛情公
報;提出全鎮防汛抗旱部署和決策意見,供鄉鎮政府和鄉鎮防指決策。會同有關
部門調查處理防汛抗旱重大事故和表彰先進。
2.2村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有防汛抗旱任務的村莊設立村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在鎮防汛抗旱指揮機
構和鄉鎮人民政府的領導下,組織和指揮本地區的防汛抗旱工作。村級防沃抗
旱指揮機構設在村委辦公室。
2.3其它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有防洪任務的部門、行業、企業根據需要成立防汛指揮部。針對重大突發
事件,可以組建臨時指揮機構,具體負責應急處理工作。
3預防和預警機制
3.1預防預警信息
3.1.1氣象水文海洋信息
(1)鎮水利部門應將市水利局對當地災害性天氣的監測和預報結果及時也送
有關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2)當接到預報即將發生嚴重旱情災害和風暴災害時,鎮防汛抗旱指揮機構
應提早預警,通知有關村莊、單位做好相關準備。當河庫發生洪水時,水利部
門應將雨情、水情在1小時內報到鄉鎮防指,重要站點的水情應在30分鐘內報
到鄉鎮防指,為防汛抗旱指揮機構適時指揮決策提供依據。
3.1.2旱情信息
(1)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受旱范圍、影響人
口,以及對工農業生產、城鄉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
(2)防汛抗旱指揮鞏構應掌握水雨情變化、當地蓄水情況、農田土壤墻情和
城鄉供水情況,加強旱情監測,鄉鎮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按照《旱情災害統計
報表制度》的規定上報受旱情況。遇旱情急劇發展時應及時加報。
3.2預防預警行動
3.2.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旱情災害和自我保護的意識,做
好抗大旱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防汛抗旱組織指揮機構,落實抗旱責任人、抗旱隊
伍,加強抗旱服務組織的建設。
(3)工程準備。按時完成水毀工程修復和水源工程建設任務,對存在病險的
堤防、水庫、涵閘、泵站等各類水利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
(4)預案準備。修才完善各類河道、水庫抗旱調度預案。
(5)抗旱檢查。實行以查組織、查工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信為主要內
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時整改。
(6)防汛檢查.實行以“五查”(查組織、查丁程、查預案、查物資、查通
信)為主要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立即明確責任、限期整改。
(7)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加強防汛日常管理,在河道、水庫、灘涂、滯洪區
內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當編制洪水影響評價報告,經水行政主管部門審批后方
可建設。對未經審批擅自建設、嚴重影響防洪的項目,有關部門應依法下達清
障令,強行清除。
3.2.2洪水預警
(1)河道即將出現洪水時,水文部門應做好洪水預報工作,及時向鎮防指報
告水位、流量的實測情況和洪水走勢,為預警提供依據。
(2)鎮防指應確定全鎮洪水預警區域、級別和洪水信息發布范圍,并及時發
布。
(3)水文部門應跟蹤分析洪水的發展趨勢,及時向鎮防指預報最新水情,為
抗災救災提供準確依據。
3.2.3漬澇災害預警
氣象預報將出現較大降雨時,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應按照分級負責的原則,
確定漬澇災害預警區域、級別,并按照權限向社會發布。同時,應做好排澇準
備工作,必要時,應通知低洼地區居民及企事業單位及時轉移。
3.2.4山洪災害預警
(1)凡可能遭受山洪災害威脅的地方,均應根據山洪災害的成因和特點,主
動采取預防和避險措施。水文、氣象、國土等部門應密切聯系,相互配合,實
行信息共享,提高預報水平,及時發布預報警報。
(2)凡有山洪災害的地方,當地防汛指揮機構應組織國土、水利、氣象等部
門編制山洪災害預案,繪制區域內山洪災害風險圖,劃分并確定區域內易發生
山洪災害的地點及范圍,制定安全轉移方案,明確抗災指揮組織結構和職責。
(3)山洪災害易發區應建立專業監測與群測群防相結合的監測體系,落實觀
測措施,汛期應堅持24小時值班巡邏。降雨期間,應加大觀測密度,加強巡
邏。各鎮、村、組和相關單位都應落實信號發送員,確保一旦發現危險征兆,
立即向周邊群眾報警,實現快速轉移,同時,應將險情及時報當地防汛指揮機
構,以便及時組織抗災救災。
3.2.5干旱災害預警
(1)鎮村兩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針對干旱災害的成因、特點,因地制宜采
取預警防范措施。
(2)鎮村兩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建立健全旱情監測網絡和干旱災害統計隊
伍,隨時掌握實時旱情災情,并預測干旱發展趨勢,根據不同干旱等級,提出
相應對策,為抗旱指揮決策提供科學依據。
(3)鎮村兩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當加強抗旱服務網絡建設,鼓勵和支持社
會力量開展多種形式的社會化服務組織建設,以防范干旱災害的發生和蔓延。
3.2.6供水危機預警
因干旱引起的大范圍供水危機,由鎮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向社會公布預警,
居民、企事業單位做好儲備應急用水的準備。
3.3預警支持系統
3.3.1干旱風險圖
(1)鎮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組織工程技術人員,研窕繪制流域洪水風險圖、
山洪災害風險圖、水庫洪水風險圖和干旱風險圖。
(2)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以各類風險圖作為抗旱救災決策的技術依據。
3.3.2抗旱預案
(1)鎮村兩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編制抗旱預案,應對不同等級的干旱災
害。
(2)各類抗旱預案由鎮政府或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審批,報市防汛抗旱指揮機
構備案,凡經審批的各類抗旱預案,各村莊及有關單位應貫徹執行。
3.3.3防御洪水方案
(1)各級防汛指揮嘰構根據需要編制和修定防洪水方案,并根據洪水變化情
況,修定和完善洪水調度方案,主動應對洪水。
(2)防洪水方案和洪水調度方案,應按規定逐級上報審批。對已經鎮政府或
鎮防指批準的防洪預案和調度方案,有關鎮(處、區)和部門必須堅決貫徹執
行。
4.應急響應
4.1應急響應的總體要求
4.1.I按水旱災害的嚴重程度和范圍,將應急響應行動分為四級0
4.1.2進入汛期、旱期,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實行24小時值班制度,全
程跟蹤雨、水、工、旱、災情,并根據不同情況啟動相關應急程序。
4.1.3鎮防指負責跨鎮河道、中型水庫的防洪調度;其他防洪工程調度曰所
屬村防指負責,必要時由鎮防指直接調度。鎮防指各成員單位按照統一的部署
和職責分工開展工作并報告有關情況。
4.1.4水旱災害發生后,由當地防指向同級人民政府和鎮防指報告情況。
造成人員傷亡的突發事件,要及時上報。任何人發現堤防、水庫發生險情都應
立即向有關部門報告。
4.1.5對跨鎮發生的水旱災害,將影響到鄰近鎮的,在報告同級人民政府
和鎮防指的同時,應及時向受影響鎮的防指通報情況。
4.1.6因水旱災害衍生的疾病流行、交通事故等次生災害,當地防指應組
織有關部門全力搶救和處置,采取有效措施切斷災宙擴大的傳播鏈,防止次生
或衍生災害的蔓延,并及時向上級人民政府和鎮防指報告。
4.2不同災害的應急響應措施
4.2.1洪水災害
(1)當洪水超過警戒水位時,市防指按照批準的防御洪水方案指揮實施:包
工程責任人和技術責任人上崗到位;組織專家和群眾防汛隊伍巡堤查險,嚴密布
防,必要時動用軍隊參加重要堤段、重點工程的防守或突擊搶險。
(2)當洪水水位繼續上漲,危及重點保護對象時,各級防汛指揮機構和承擔
防汛任務的部門、單位,根據水情和洪水預報,按照規定的權限和防御洪水方
案、洪水調度方案,適時調度運用防洪工程,調節水庫攔洪錯峰,開閘泄洪,
啟動泵站搶排,啟用分洪河道,清除河道阻水障礙物、臨時搶護加高堤防,增
加河道泄洪能力等。
(3)在緊急情況下,按照《防洪法》有關規定,縣級以上人民政府防汛抗旱
指揮機構可宣布進入緊急防汛期,并行使相關權利、采取特殊措施,保障抗洪
搶險的順利實施。
4.2.2漬澇災害
(1)當出現漬澇災害時,有關鎮防指應科學調度水利工程和排澇設備,盡快
排出積水,恢復正常生產生活秩序.
(2)在防洪形勢緊張時,要正確處理排澇與防洪的關系,避免因排澇而增加
防洪的壓力,排澇應當服從防洪。
4.2.3山洪災害
(1)山洪災害應急處理由當地防指負責,水利、國土、民政、建設、環保等
有關部門按照職責分工做好相關工作。
(2)當山洪災害易發區雨量觀測點降雨量達到一定數量,或觀測山體發生變
形有滑動趨勢時,由當地防指或有關部門及時發出警報,對緊急轉移群眾作出
決策,如需轉移,應立即通知村組按預案組織人員安全撤離。
(3)轉移受威脅地區的群眾,應本著就近、迅速、安全、有序的原則進行,
先人員后財產,先老幼病殘后其他人員,先轉移危險區,再轉移警戒區人員,
防止出現道路堵塞和意外事件的發生。
(4)發生山洪災害后,若導致人員傷亡,應立即組織搶險突擊隊緊急搶救,
必要時向當地駐軍、武警部隊和上級政府請求救援。
(5)當發生山洪災害時,當地防指應組織水利、國土、氣象、民政等有關部
門的專家和技術人員,及時趕赴現場,加強觀測,采取應急措施,防止山洪災
害造成更大損失。
(6)如山洪泥石流、滑坡體堵塞河道,當地防指應召集有關部門、專家研究
處理方案,盡快采取應急措施,避免發生更大的災害。
4.2.4臺風暴潮災害
當發生臺風暴潮(含熱帶風暴、熱帶低壓)時,市防指應及時啟動臺風暴潮
應急預案,各成員單位按照職責分工,各負其責,同心協力,全力抗災救災。
4.2.5堤防決口、水閘垮塌、水庫潰壩
(1)當出現堤防決口、水閘垮塌、水庫潰壩前期征兆時,防汛責任單位要迅
速調集人力、物力全力組織搶險,盡可能控制險情,并及時報告,同時向下游
發出警報。大沽河、邊界河道堤防決口、水閘垮塌、中小型水庫潰壩等事件應
立即報告市防指。
(2)堤防決口、水閘垮塌、水庫潰壩的應急處理,由當地防指負責,首先應
迅速組織受影響群眾轉移,并視情況搶筑二道防線,控制洪水影響范圍,盡可
能減少災害損失C
(3)當地防指視情況在適當時機組織實施堤防堵口,調度有關水利工程,為
實施堤防堵口創造條件,并明確堵口搶護的行政、技術責任人,啟動堵口搶護
應急預案,及時調集人力、物力迅速實施堵口搶十。市防指領導應立即帶領專
家趕赴現場指導。
4.2.6干旱災害
各級防汛指揮機構根據本地實際情況,按輕度干旱、中度干旱、嚴重干
旱、特大干旱4個等級,制定相應的應急抗旱措施,并負責組織抗旱工作。
(1)輕度干旱
a.掌握旱情變化情況,做好旱情監測、預報工作。
b.做好抗旱水源的管理.、調度工作。
c.及時分析了解社會各方面的用水需求。
(2)中度干旱
a.加強旱情監測,密切注視旱情的發展情況,定期分析預測旱情變化趨
勢,及時通報旱情信息和抗旱情況。
b.及時分析預測水量供求變化形勢,加強抗旱水源統一管理和調度。
c.根據旱情發展趨勢,適時對抗旱工作進行動員部署。
d.及時上報、通報旱情信息和抗旱情況。
e.注視水量供求變化,加強抗旱水源的管理和統一調度。
f.根據旱情發展趨勢,及時會商動員部署抗旱工作
(3)嚴重干旱
a.進一步加強旱情監測和分析預報工作,及時掌握旱情災情及其發展變化
趨勢,及時通報旱情信息和抗旱情況。
b.及時組織會商,研究部署抗旱工作。
c.適時啟動相關抗旱預案,督促各部門落實抗旱職責,做好抗旱水源的統
一管理和調度,落實應急抗旱資金和抗旱物資。
d.做好抗旱工作的宣傳。
(4)特大干旱
a.強化各級行政首長抗旱目標責任制,確保城鄉居民生活和重點企業用水
安全,維護災區社會穩定.
b.各級防指強化抗旱工作的統一指揮和組織協調,加強會商,強化抗旱水
源的科學調度和用水管理,各有關部門按照市防指的統一指揮部署,協調聯
動,共同做好抗旱工作。
c.啟動相關抗旱預案。必要時經市政府批準,可宣布進入緊急抗旱期,啟
動各項特殊應急抗旱措施,如:應急開源、應急限水、應急調水、應急送水
等。
d.密切監視旱情、及時分析旱情變化發展趨勢,密切掌握旱情災情及抗旱
工作情況,及時分析旱情災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適時向社會通報旱情信
息。
e.動員社會各方面力量支援抗旱救災。
f.加大旱情災情及抗旱宣傳力度。
4.2.7供水危機
(1)當發生供水危機時,鎮防指應加強對城市地表水、地下水和外調水實行
統一調度和管理,嚴格實施應急限水,合理調配有限的水源;采取跨鎮應急調
水,補充供水水源,水質檢測部門應加強供水水質的監測,最大限度地保證城
鄉居民生活和重點單位用水安全。
(2)針對供水危機出現的原因,采取措施,盡快恢復供水水源,使供水量和
水質正常。
4.3信息報送和處理
4.3.1汛、旱、工、險、災情等防汛抗旱信息實行分級上報,歸口處理,
同級共享。
4.3.2防汛抗旱信息的報送和處理,應快速、準確、翔實,重要信息要立
即上報,因客觀原因一時難以準確掌握的信息,應及時報告基本情況,同時抓
緊了解情況,隨后補報詳情。
4.3.3一般汛、旱、工、險、災情,按分管權限,分別報送本地防指辦公
室處理。較重險、災情,需上級幫助、指導處理的,經本地防指負責人批準后
報市防指。
4.3.4凡經本級或上級防指采用和發布的水旦災害、工程搶險等信息,當
地防指應立即調查,定存在的問題,及時采取措施,切實加以解決.
4.3.5市防指接到特別重大的汛、旱、險、災情報告后應立即報告市政
府、青島市防指,并及時續報。
4.4指揮和調度
4.4.1出現水旱災害后,事發地的防指應立即啟動應急預案,并根據需要
成立現場指揮部。在采取緊急措施的同時,向市防指報告。根據現場情況,及
時收集、掌握相關信息,判明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并及時上報事態的發展
變化情況。
4.4.2事發地的防指負責人應迅速上崗到位,分析事件的性質,預測事態
發展趨勢和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并按規定的處置程序,組織指揮有關部門、
單位按職責分工,迅速采取處置措施,控制事態發展。
4.4.3發生重大水旱災害后,鎮防指應迅速派出由領導帶隊的工作組趕赴
現場,加強領導,指導工作,必要時成立前線指揮部。
4.5搶險救災
4.5.1出現水旱災害或防洪工程出現重大險情后,事發地的防指應根據事
件的性質、迅速對事件進行監控、追蹤,并立即與相關部門聯系。
4.5.2事發地的防指應根據事件具體情況,按照預案立即提出緊急處置措
施,供當地政府和市防指決策。
4.5.3事發地的防指應迅速調集本地的資源和力量,提供技術支持;組織本
地有關部門和人員,迅速開展現場處置和救援工作。河道堤防決口的堵復、水
庫重大險情的搶護應按照事先制定的搶險預案進行,并由防汛搶險隊或駐即部
隊實施。
4.5.4處置水旱災害和工程重大險情時,應按照職能分工,由鎮防指統一
指揮,各部門、單位各司其職,團結協作,快速反應,高效處置,最大程度地
減少損失。
4.6安全防護和醫療救護
4.6.1應高度重視應急人員的安全,調集和儲備必要的防護器材、消毒藥
品、備用電源和搶救傷員必備的器械等,以備隨時應用。
4.6.2搶險人員進入和撤出現場由指揮部視情況作出決定。搶險人員進入
受威脅的現場前,應采取防護措施以保證自身安全.參加一線抗洪搶險的人
員,必須穿救生衣。當現場受到污染時,應按要求為搶險人員配備防護設施,
撤離時應進行消毒、去污處理。
4.6.3發生水旱災害后,事發地防指應及時做好群眾的救援、轉移和疏散
工作。
4.6.4事發地防指應按照市政府和市防指的指令,及時發布通告,防止
人、畜進入危險區域或飲用被污染的水源。
4.6.5對轉移的群眾,由當地政府負責妥善安置災區群眾,提供緊急避難
場所,保證基本生活。
4.6.6發生水旱災害后,事發地政府、防指應組織衛生部門加強受影響地
區的疾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的監測、報告工作,落實各項防病措施,并派出
醫療小分隊對傷員進行緊急救護。必要時,可設立現場緊急救護所。
4.7社會力量動員與參與
4.7.1發生水旱災害后,事發地防指可根據事件的性質和危害程度,報經
市政府批準,對重點地區和重點部位實施緊急控制,防止事態及其危害進一步
擴大。
4.7.2必要時可通過市政府廣泛調動社會力量參與應急突發事件的處置,
緊急情況下可依法征用、調用車輛、物資、人員等,全力投入抗洪搶險。
4.8信息發布
4.8.1防汛抗旱的信息發布應當及時、準確、客觀、全面。
4.8.2汛、旱情及防汛抗旱動態等,由市防指統一審核和發布;涉及水且災
情的,由市防指辦公室會同民政局審核和發布;涉及軍隊的,由軍隊有關部門審
核。
4.8.3信息發布形式主要包括授權發布、散發新聞稿、組織報道、接受記
者采訪、舉行新聞發布會等。
4.8.4重點汛區、災區和發生局部汛情的地方,其汛、旱情及防汛抗旱動
態等信息、,由各鎮防指審核和發布;涉及水旱災情的,由各鎮防指辦公室會同民
政部門審核和發布。
4.9應急結束
4.9.I當水旱災害得到有效控制時,市防指視汛、旱情況,宣布結束緊急
防汛期或緊急抗旱期。
4.9.2依照有關緊急防汛期、緊急抗旱征用、調用的物資、設備、交通運
輸工具等,在汛期、抗旱期結束后應當及時歸還:造成損壞或者無法歸還的,按
照有關規定給予適當補償或者作其他處理。取土占地、砍伐林木的,在汛期結
束后依法向有關部門補辦手續;有關鎮人民政府市取土后的土地復墾。對砍伐的
林木組織補種。
4.9.3緊急處置工作結束后,事發地防指應協助當地政府進一步恢復正常
生活、生產、工作秩序,修復水毀基礎設施,盡可能減少突發事件帶來的損失
和影響。
5應急保障
5.1通信與信息保障
5.1.1任何通信運營部門都有依法保障防汛抗旱信息暢通的責任。
5.2應急支援與裝備保障
5.2.1現場救援和工程搶險保障
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當儲備常規的抗旱救災所需的機械、設備、物資、器
材等,以滿足救災急需。
5.2.2應急隊伍保障
(1)防汛隊伍
a.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依法參加防汛抗洪的義務。中國人民解放軍、武裝
警察部隊和民兵是防汛抗洪的重要力量。
b.防汛搶險隊伍分為:群眾搶險隊伍和軍隊至險隊伍。群眾搶險隊伍主要
完成一般搶險任務,軍隊搶險隊伍主要完成急、難、險、重的搶險任務。
c.調動防汛搶險隊伍程序:一是各鎮防指管理的防汛機動搶險隊,由各鎮
防指負責調動。二是市防指管理的防汛機動搶險隊,由各鎮防指向市防指提出
調動申請,由市防指批準。三是同級其他鎮防指管理的防汛機動搶險隊,由各
鎮防指向市防指提出調動申請,市防指協商調動。
d.調動部隊參加搶險程序:市防指組織的搶險救災需要軍隊參加的,由市
防指通過市武裝部向駐即部隊提出,駐即部隊按照軍隊的的有關規定辦理。緊
急情況下,部隊可邊行動邊報告0
申請調動部隊參加搶險救災的文件內容包括:災害種類、發生時間、受災
地域和程度、采取的救災措施以及需要使用的兵力、裝備等。
(2)抗旱隊伍
a.在抗旱期間,鎮人民政府和防指應組織動員社會公眾力量投入抗旱救災
工作。
b.抗旱服務組織是農業社會化服務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干旱時期應直
接為受旱地區農民提供流動灌溉、生活用水、維修保養抗旱機具,租賃、銷售
抗旱物資,提供抗旱信息和即時咨詢等方面的服務。
5.2.3供電保障
供電公司負責抗洪搶險、搶排漬澇、抗旱救災等方面的供電需要和應急救
援現場的臨時供電。
5.2.4交通運輸保障
交通運輸部門負責優先保證防汛搶險人員、防汛抗旱救災物資運輸;負責群
眾安全轉移所需車輛的調配;負責大洪水時用于拴險、救災車輛的及時調配。
5.2.5醫療保障
醫療衛生防疫部門負責水旱災區疾病防治的業務技術指導;組織醫療衛生隊
赴災區巡醫問診,負責災區防疫消毒、搶救傷員等工作。
5.2.6治安保障
公安部門負責做好水旱災區的治安的管理工作,依法嚴厲打擊破壞抗洪抗
旱救災行動和工程設施安全的行為,保證抗災救災工作的順利進行;負責依法組
織做好防汛搶險、分洪爆破時的治安保衛工作,維護災區的社會治安秩序。
5.2.7物資保障
(1)物資儲備
a.各級防指、重點防洪工程管理單位以及受洪水威脅的其他單位應按規范
儲備防汛搶險物資。并做好生產流程和生產能力儲備的有關工作。各級防指辦
公室、物資站應及時掌握新材料、新設備的應用情況,及時調整儲備物資品
種,提高科技含量。
b.鎮根據規范儲備的防汛物資品種和數量,結合本地抗洪搶險的需要和具
體情況,由本級防指確定C
c.抗旱物資儲備。鎮、村應貯備一定數量的抗旱物資,由本級防指負責調
用。
d.抗旱水源儲備。嚴重缺水時應建立應急供水機制,建設應急供水備用水
源。
(2)物資調撥
a.物資調撥按照先近后遠,確保重點的原則實施。
b.當儲備物資消耗過多,不能滿足抗洪搶險和抗旱需要時,應及時啟動生
產流程和生產能力儲備,聯系有資質的廠家緊急調運、生產所需物資,必要時
可通過媒體向社會公開征集。
5.2.8資金保障
鄉鎮財政根據旱情災害程度,安排資金,用于遭受嚴重旱情災害的補助。
5.2.9社會動員保障
(1)防汛抗旱是社會公益性事業,任何單位和個人都有保護水利工程設施和
防汛抗旱的責任。
(2)旱季,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應根據旱情災害的發展,做好動員工作,
組織社會力量投入抗旱。
(3)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做好全社會搶險救災知識的宣傳教育,提高全廣
大干部群眾救災和自救能力。
(4)各級防汛抗旱指揮機構的組成部門,在嚴重旱情災害期間,應按照分
工,特事特辦,急事急辦,解決抗旱的實際問題,同時充分調動本系統的力
量,全力支持抗災救災和災后重建工作。
⑸鎮政府應加強市防汛抗旱工作的統一領導,組織有關部門和單位,動員
全社會的力量,做好抗旱工作。在抗旱的關鍵時刻,行政首長應靠前指揮,組
織廣大干部群眾奮力抗災減災。
5.3技術保障
5.3.1建設鄉鎮抗旱指揮系統
相關農業部門和單位須提供相應的地圖及有關統計數據,實現這些地區重
要防洪工程基本信息和社會信息的快速查詢。
5.4培訓和演習
5.4.1培訓
(1)采取分級培訓的原則,由各級防指組織培訓。市防指負責各鎮防指負責
人、防汛搶險技術骨干和防汛機動搶險隊負責人的培訓;各鎮防指負責村防汛領
導小組負責人、防汛搶險技術人員和防汛機動搶險隊骨干的培訓。
(2)培訓工作應合理規范課程、嚴格考核、分類指導,保證質量。
(3)培訓工作應結合實際,采取多種組織形式,定期與不定期相結合,每年
汛前至少組織一次培訓。
(4)軍隊抗洪搶險應急部隊的培訓由軍隊安排,地方有關部門應給予必要的
支持和協助。
5.4.2演習
(1)鎮防指應定期舉行不同類型的應急演習,以檢驗、改善和強化應急準備
和應急響應能力。
(2)專業搶險隊伍必須針對當地易發生的各類險情有針對性地每年進行抗洪
搶險演習。
6.善后工作
發生水旱災害的地方,鎮政府應組織有關部門做好災區生活供給、衛生防
疫、救災物資供應、治安管理、學校復課、水毀修復、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等
善后工作。
6.1救災
6.1.1發生重大災情時,災區政府應成立救災指揮部,負責災害救助的組
織、協調和指揮工作。根據救災工作實際需要,各有關部門和單位派聯絡員參
加指揮部辦公室工作。
6.1.2民政部門負責受災群眾生活救助。及時調配救災款物,組織安置受
災群眾,作好受災群眾臨時生活安排,負責受災群眾倒塌房屋的恢復重建,保
證災民有糧吃,有衣穿、有房住,切實解決受災群眾的基本生活問題。
6.1.3衛生部門負責調配醫務技術力量,搶救因災傷病人員,對污染源進
行消毒處理,對災區重大疫情、病情實施緊急處理,防止疫病的傳播、要延。
6.1.4當地政府應組織對可能造成環境污染的污染物進行清除。
6.2災情核定
6.2.1鎮防指接到災情報告后,應及時安排或組織對災情進行全面調查,
核定實際損失,確認災害等級。
6.2.2鎮民政部門應協調農業、水利、地震、氣象、統計等其他有關部門
進行綜合分析、會商,核定災情,及時上報市防指。
6.3災情發布
災情數據以鎮民政部門與有關部門會商的統計數據為準,大災、特大災的
災情對外發布和新聞報道,需經市防指批準。
6.4防汛搶險物料補充
各級防指、有關單位針對當年防汛搶險物料消耗情況,按照分級籌措和常
規防汛的要求,及時補充到位。
6.5水毀工程修復
6.5.1對影響當年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的水毀工程,人民政府應盡快
修復。防洪工程應力爭在下次洪水到來之前,做到恢復主體功能;抗旱水源工程
應盡快恢復功能。
6.5.2遭到毀壞的交通、電力、通信、水文及防汛專用通信設施,有關責
任部門必須盡快組織修復,恢復功能。
6.6災后重建
各相關部門應盡快組織災后重建工作。災后重建原則上按原標準恢復,在
條件允許情況下,可提高標準重建。
6.7防汛抗旱工作評價
每年,各級防汛抗旱部門應針對防汛抗旱工作的各個方面和環節進行定性
和定量的總結、分析、評估。引進外部評價機制,征求社會各界和群眾對防汛
抗旱工作的意見和建議,總結經驗,找出問題,從防洪抗旱工程的規劃、設
計、運行、管理以及防汛抗旱工作的各個方面提出改進建議,以進一步做好防
汛抗旱工作。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3
目前,已進入6月中旬,根據以往的經驗推斷,我縣高溫季節已經來臨,
從7月份起會出現連續高溫干旱天氣,日平均最高氣溫可持續在37℃以上,對
大量新植苗木、行道樹的成活率將造成嚴重的影響.為保護縣城的綠化成柒,
保障新植苗木花卉喬木的成活率,最大限度減少因干旱造成的苗木損失,確保
把園林處的抗旱工作落到實處,根據旱情發展情況及園林處工作實際,制定園
林處抗旱工作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人為本,樹立防大旱、抗大災的思想,同心協力,共抗旱災。
二、工作目標
在抗旱工作領導小組的統一領導下,分片負責,責任到人,科學調配,最
大限度發揮灑水車輛作用,確保園林處各項抗旱工作任務的落實,保障新植苗
木、喬木的成活率。
三、具體措施
1、成立園林處抗旱工作領導小組,全面負責園林處管轄范圍內的道路、綠
地內苗木的抗旱工作。
2、需調用抗旱作業車4臺。目前:園林處現有灑水車2臺,因2臺車都己
老化,工作不正常,遠不能滿足全城抗旱工作需要,為做好此次抗旱工作,在
發揮灑水車的最大功效下,滿足全城抗旱需要,還需抗旱作業車3臺。(晚班需
要)
3、抗旱作業車司機由環衛處派人,園林處安排工作任務。駕駛證必須是B
照及以上,工作時間18:00—00:30。
四、工作要求
1、各園林工作小組應密切關注其管轄地段苗木旱情,發現異常應及時匯
報。各小組組長及園林處小組負責人為管轄范圍內的抗旱工作第一責任人,負
責旱情的監測上報并監管抗旱工作質量。
2、園林處每天檢查抗旱情況,做好抗旱工作記錄并及時上報。
3、每輛灑水車負責一個責任區,服從安排積極做好抗旱工作。
4、每日工作時間分為早、晚兩個班,暫定為:上午5:30-10:30,下午
18:00-00:30,遇特殊情況需調配時再另行通知。
5、各路段責任人及灑水車輛應認真負責,服從抗旱領導小組統一安排調
配,嚴格遵照灑水車工作時間要求,保證澆水質量,每日澆水數量應有記錄,
不折不扣地完成承擔的抗旱T作任務△
園林處的每個工作人員必須發揚吃苦耐勞、敢打硬仗的工作作風,以大局
為重,不計較個人得失,團結協作,勇挑重擔,冒著酷暑,迎難而上。尤其是
黨員干部要發揮好模范帶頭作用,如旱情持續發展,我處將采取歇人不歇車24
小時連續輪班抗旱。最大限度保證苗木花卉成活。做好抗旱工作。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4
根據《廣西壯族自治區財政廳關于下達20某某年中央農業生產救災(第二
批)的通知》(桂財農[20某某]76號)和《自治區農業農村廳關于20某某年
農業生產救災資金(洪澇災害)使用的指導意見》(桂農廳辦發[20某某]85
號)文件精神,以及《中央財政農業生產救災及特大防汛抗旱補助資金管理辦
法》(財農(20某某)91號)文件規定和要求,結合我市農業生產受災實際情
況,特制定本農業生產救災補助資金使用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深刻認識防汛抗旱救災和災后恢復生產工作的極端重要性,進一步明確和
細化工作職責,切實增強責任擔當意識,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將防災減
災和災后恢復生產責任落實到監測預警、指揮調度、搶險救災、災后恢復生產
指導等各個環節,在當地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全面恢復農業生產,全力
開展生產自救和災后重建,力保糧食等主要農產品的穩產增收。
二、救災資金補助范圍
本次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補助范圍,主要針對自然災害性天氣導致的農業基
礎設施損毀、且已直接造成農作物受災并造成經濟損失的,為使受災地區群眾
災后恢復生產進行資金補助以修復農業基礎設施受毀,重點用于糧食生產的如
水毀農田及設施的修復。
三、救災資金補助對象及金額
(一)馬路鎮大和村等水毀渠道修復
馬路鎮大和村石九渠道損毀塌方約20多米,涉及水田灌溉面積300多畝;
馬路社區北村渠和中林村中林坡壩水毀,需要投入資金修復。補助資金30萬
兀O
(二)歸義鎮金坡至新坪渠道修復工程
歸義鎮金坡至新坪渠道4000米,影響面積1080畝,由于水利設施受損,
農田水毀給歸義鎮新好片農業生產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損失,尤其今年發生的嚴
重干旱由于水利不通使糧食等作物均發生一定程度的災害,部分糧食作物受災
嚴重。補助資金20萬元。
以上兩項自然災害共計補助農業生產救災資金50.00萬元。
四、補助方法
根據受災影響的緊急程度,對馬路鎮大和村等水毀渠道修復和歸義鎮金坡
至新坪渠道修復工程按受損程度進行補助,該項補助由馬路鎮人民政府、歸義
鎮人民政府按照政府采購程序及工程施工預算、結算后直接給付施工方。
五、其他事項
(-)強化績效督查。20某某年3月10日前完成項目實施,有效降低農
、也受災損失,恢復生產,穩定農民種糧積極性,資金執行率100%,滿意度達到
85%以上。
(二)強化組織領導。各項目實施鎮要加強組織領導,落實責任,按照
“突出重點、適當集中、確保效果”的原則,細叱工作任務和資金安排,確保
完成任務。
(三)加強監督管理。要按照桂財規[20某英]M號文件等有關規定,加強
資金和項目管理,規范實施內容,加強工作督導,及時研究解決項目實施過程
出現的問題,確保各項工作和技術措施落到實處。
(四)確保檔案資料完善。救災補助資金兌芍過程中,相關單位及經辦人
要及時收集整理和完善好相關檔案資料,包括受災對象信息、受災影圖片、視
頻等資料。
(五)及時報送項目實施情況。項目實施過程中及結束后要及時將實施情
況及實施結果報送市農業農村局備案。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5
1總則
1.1編制目的
為及時,妥善處置水旱災害突發事件,保證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工作高效
有序進行,最大限度避免和減少人員傷亡,減輕財產損失,維護社會穩定,以
保障高壩鎮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c
1.2編制依據
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
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家突發性公共事件總體應
急預案》、《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涼州區突發性公共事件總體應急預案》
等法律、法規和有關文件,結合我鎮實際,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全鎮范圍內突發性水旱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突發性水旱
災害包括:河流洪水、內澇災害、山洪災害、干旱災害,以及由洪水、地震、
恐怖活動等引發的堤防決口的次生衍生災害。
1.4工作原則
1.4.1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抗旱防汛并舉,努力實現
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水轉變,由單一抗旱向全面抗旱轉變,不斷提高抗旱防汛
的現代化水平。
1.4.2抗旱防汛工作實行各村委會主任,各單位一把手負責制,統一指
揮,分村、分單位負責。
L4.3抗旱防汛以防洪安全和供水安全、糧食生產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
“安全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全力搶險”的方針和堅持執行防抗結合的
原則。
1.4.4抗旱防汛工作按照流域或區域統一規劃,堅持因地制宜,突出重
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1.4.5堅持依法抗旱防汛,實行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專群結合,平戰結
合。
1.4.6抗旱用水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行先生活、后生產,先地
表、后地下,先節水、后調水,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滿足城鄉生
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
1.4.7堅持抗旱防汛統籌,在確保安全的前提下,盡可能利用洪水資源;
嚴格執行相關法規,在充分利用水資源的同時.,要切實保護好水資源,促進人
與自然和諧相處。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組織指揮體系
某某鎮人民政府設立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負責領導組織全鎮的抗旱防汛
日常工作及水旱災害突發性事件應對工作,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
辦公室設在鎮政府辦公室。
2.1.1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組織機構
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由鎮政府鎮長任組長,分管農業的副鎮長和武裝部長
任副組長,成員為:鎮政府辦公室、鎮水管站、派出所、國土所、鎮財政分
局、鎮民政辦、鎮統計站、鎮農技站、畜牧站、林業站、學區輔導站、供電
所、鎮衛生院、鎮廣播站構成。
2.2職責分工
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職責:負責領導、組織、指揮全鎮抗旱防汛工作;貫
徹執行國家、省、市、區抗旱防汛搶險的各項政策、規章和制度以及上級抗旱
防汛指揮部調度指令和批準的防洪搶險預案;及時掌握全鎮旱情、水情、洗
情、災情,組織實施抗旱減災措施、抗洪搶險、組織災后處置,并做好有關協
調工作。
2.2.1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成員單位職責
鎮政府辦公室:負責執行鎮黨委、鎮政府及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發布的重
大抗旱防汛、救災等決策、指令,督促有關站、所履行職責,并監督協調執行
過程中發生的問題。
鎮武裝部:負責全鎮抗旱防汛搶險隊伍的組織、訓練等工作。根據汛情、
災情需要,協調民兵連隊協助政府擔負抗洪搶險、營救群眾、轉移物資及執行
重大防洪搶險任務。
鎮水管站:負責全鎮防汛搶險及所屬重點水利渠系的運行和管理;制定完
善全鎮抗旱防汛搶險各類預案;收集、提供旱情、雨情、水情、汛情、洪水預
報,;負責實施全鎮抗洪搶險工作的技術指導及
水毀工程的修復工作。
派出所:負責維護抗旱防汛搶險秩序和災區的社會治安工作,緊急防汛期
間協助防汛部門組織群眾撤離和轉移;打擊偷竊防汛物資、破壞防汛工程及通
信設備的違法犯罪行為,做好抗旱防汛搶險的治安保1J.T作c
國土所:負責地質災害的監測、勘測、預報和預防工作;負責全鎮范圍重
點區域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監測預警工作;負責地質災害及泥石流防御
預案的制定和落實。
鎮財政分局:負責落實、解決防汛搶險經費;及時下撥省、市、區下達的
抗旱、防汛投資并監督使用;根據防汛搶險和水毀工程修復的急需程度,籌
措、調劑、落實防汛經費。
鎮民政辦:負責全鎮水旱災害的調查評估,做好災民的生活安置和救災工
作。
鎮統計站:統計旱情、汛情、險情、災情,并及時做好上報工作。
鎮農技站、畜牧站:負責做好本行業的抗旱防汛搶險工作,及時準確掌握
水旱災害動態,組織、協調、落實災區農、牧業減災、救災措施。
鎮林業站:負責全鎮造林地抗旱保苗預防工作。
學區輔導站:負責做好本系統的防汛安全工作。加強對中小學生的安全教
育,教育中小學生不到水庫、河道、池塘等水域游泳,及時掌握并上報學校受
洪澇災害情況,做好學校的防災、減災、救災工作。
供電所:負責全鎮抗旱防汛及抗洪搶險期間電力設施的安全運行和電力供
應;發生緊急情況,線路中斷時,要及時派出專業技術人員搶修,確保防洪搶
險的電力供應。
鎮衛生院:負責組織災區醫療救護和衛生防疫工作。緊急情況發生后,要
立即組織衛生醫療救護隊進入受災區域,及時救治和運轉傷病人員,做好災區
災后消毒和防疫工作。
鎮廣播站:負責根據抗旱防汛領導小組提供的旱情、汛情,及時向群眾發
布抗旱防汛信息,做好防汛搶修、抗洪救災知識的宣傳
指導工作,做好嚴厲打擊盜竊防汛物資、破壞水利工程設施等犯罪行為的
宣傳報道。
3預防及預警機制
3.1預防預警信息
預警級別分為四級:I級預警(特別嚴重)、II級預警(嚴重)、III級預警
(較重)、IV級預警(一般),依次用紅色、橙色、黃色、藍色表示.預警信息
包括洪水、干旱災害的類別、預警級別、起始時間、可能影響的范圍、警示事
項、應采取的措施和發布機關。
3.1.1洪澇災情信息
(1)洪澇災害信息主要包括:災害發生的時間、地點、范圍;降水量、洪
峰、洪量、受災人口、農作物、群眾財產;工礦企業設施;農林牧、交通運
輸、郵電通信、水利設施等方面的災情損失。
(2)洪澇災害發生后,受災村組及時向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報告受災情
況,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迅速收集匯總災情,全面掌握救災情況,并及時向區
政府和區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報告。突發重大險情或重大災情,應在第一時
間內采用電話或其他方式向區抗旱防汛指揮部辦公室上報情況,同時組織核實
災情,并及時將核實的災情上報。
3.1.2旱情信息
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各村應隨時掌握實時旱情災情,并預測干旱發展趨
勢,根據不同干旱等級,提出相應對策,為抗旱指揮決策提出科學依據。
災害發生后,各村組及時收集旱情災情動態信息,并及時向鎮抗旱防汛領
導小組報告,重大抗旱行動應隨時上報區抗旱防汛指揮部。
旱情信息主要包括:干旱發生的時間、地點、程度、受旱范圍、影響人
口,以及對工農業生產、生活、生態環境等方面造成的影響。
3.2預防預警行動
3.2.1預防預警準備工作
(1)思想準備。加強宣傳,增強全民預防洪水和干旱災害的自我保護意
識,做好抗大旱、防大汛的思想準備。
(2)組織準備。建立健全抗旱防汛組織領導機構,落實抗旱防汛責任人、
抗旱防汛隊伍及預警措施,加強抗旱防汛專業搶險隊伍建設。
(3)工程準備。按時完成重點地段水毀工程修復,對存在問題的堤防等各
類水利工程設施,實行應急除險加固。
(4)預案準備。編制、修訂、完善各類抗旱防汛應急預案,研究制定防御
超標準洪水的應急方案,制定嚴格的抗旱水資源調度方案和節水限水方案,主
動應對大洪水.針對河流堤防險T險段,要制定丁程搶險方案.
(5)物資準備。校照各村負責的原則,儲備必須的防汛物資,合理配置。
在防汛重點部位應儲備一定數量的搶險物資,以應急需。鎮抗旱防汛領導小組
可按險情、災情需要統一調配抗旱防汛物資,以應急需。
(6)通信準備。充分利用社會通信公網,確保抗旱防汛通信專網系統完好
和暢通,確保雨情、水情、災情信息和指揮調度韋令的及時傳遞。
(7)抗旱防汛檢查。實行以組織、工程、預案、物資、監測、通信為主要
內容的分級檢查制度,發現薄弱環節,要明確責任、限時整改。
(8)抗旱防汛日常管理。加強抗旱防汛日常管理工作,對在河流、河灘內
建設的非防洪建設項目,應及時向上級部門匯報,對未經審批并嚴重影響行洪
的項目,應依法拆除。
3.2.2河流洪水預警
(1)汛期警戒水位以下正常洪水預警:由水管站、村、組實行24小時值
班及巡查制度,及時將水情、旱情等信息傳達有關部門并由鎮抗旱防汛領導小
組發布預警。
(2)汛期警戒水位至緊急水位洪水預警:當洪水水位超過警戒水位但尚在
緊急水位以下時,由水管站、村、組及鎮防汛辦公室實行24小時監控,各防汛
責任人上崗到位,會商分析氣象、水情、工情發展趨勢,及時向上級匯報。
(3)超標準洪水預警。當出現超標準洪水時,向上級主管部門匯報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6
1、總則
1.1編制目的
做好水旱災害突發事件防范與處置工作,使水旱災害處于可控狀態,保證
抗洪搶險、抗旱救災工作高效有序進行,最大程度地減少人員傷亡和財產損
失,保障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1.2編制依據
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法》、《中華人民共和國防洪法》、《中華人民共和
國防汛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河道管理條例》、《國家防汛抗旱應急預案》、國
務院《水庫大壩安全管理條例》、國務院《取水許可制度實施辦法》、國家建設
部《城市節約用水管理規定》、國家防總《水旱災害統計報表制度》以及《浙江
省海塘管理條例》,制定本預案。
1.3適用范圍
本預案適用于溫州市范圍內水旱災害的預防和應急處置。水旱災害包括:
臺風暴潮災害、江河洪水、山洪災害、干旱災害、供水危機以及由洪水、風暴
潮、地震引發的水庫垮壩、堤防決口、水閘倒塌、供水水質被侵害等次生衍生
災害。
1.4工作原則
1.4.1堅持以“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
發展觀,防汛抗旱并舉,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洪水管理轉變,由單一抗旱向
全面抗旱轉變,不斷提高防汛抗旱工作的現代化水平。
1.4.2防汛抗旱工作實行各級人民政府行政首長負責制,統一指揮,分級
分部門負責。
1.4.3防汛抗旱以防洪安全和城鄉供水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安全第一,
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的原則。
1.4.4防汛抗旱工作按照流域或區域統一規劃,堅持因地制宜,城鄉統
籌,突出重點,兼顧一般,局部利益服從全局利益。
1.4.5堅持依法防汛抗旱,實行公眾參與,軍民結合,專群結合,平戰結
合。駐溫部隊、武警部隊、預備役團主要承擔防汛抗洪的急難險重等攻堅任
務。
1.4.6抗旱用水以水資源承載能力為基礎,實行先生活、后生產,先地
表、后地下,先節水、后調水,科學調度,優化配置,最大程度地滿足城鄉生
活、生產、生態用水需求。
1.4.7堅持防汛抗旱統籌,在防洪保安的前提下,盡可能利用洪水資源;
以法規約束人的行為,防止人對水的侵害,既利用水資源又保護水資源,促進
人與自然和諧相處。
2、組織指揮體系及職責
2.1組織機構
市本級設立溫州市人民政府防汛防旱指揮部(以下簡稱市防汛指揮部),市
防汛指揮部下設城市防洪防臺分指揮部和水上防臺分指揮部:縣(市、區)人
民政府設立防汛防旱指揮部(以下簡稱縣(市、區)防汛指揮部)。
2.1.1市防汛指揮部
市防汛指揮部由市人民政府分管副市長任指揮,市水利局局長任常務副指
揮,溫州軍分區副司令員、市委、市政府副秘書長和市水利局分管副局長任副
指揮,市委宣傳部、市發改委、市經貿委、市安監局、海軍91765部隊、市武
警支隊、市監察局、市規劃局、市交通局、溫州電業局、市氣象局、溫州海洋
中心站、市國土資源局、市海洋與漁業局、市財政局、市民政局、市公安局、
市衛生局、市港航管理局、溫州海事局、市農業局、市糧食局、市供銷社、市
建設局、市市政園林局、市教育局、市環保局、市旅游局、市市級機關事務管
理局、市房管局、市廣播電視總臺、溫州日報社、市郵政局、農行溫州市分
行、電信溫州市分公司、人保溫州分公司、網通溫州市分公司等37個單位負責
人和海軍、武警支隊的首長為指揮部成員。市防汛指揮部下設辦公室(以下簡
稱市防汛辦),市水利局分管副局長兼辦公室主任。
抗旱應急供水項目資金方案7
為做好防汛工作,提高應對特大洪澇災害的能力,及時、高效、有序地開
展搶險救災工作,最大限度地減少災害損失,維抵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社
會穩定,結合社區實際,特制訂本預案。
一、工作原則
1、堅持以人為本,樹立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努力實現由控制洪水向管理洪
水轉變,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2、防汛工作實行街道領導班子負責制和社區屬地管理負責原則,街道統一
指揮,各股室、各社區配合。
3、以防洪安全和轄區倒灌水地域、棚戶區人身安全為首要目標,實行安全
第一,常備不懈,以防為主,防抗結合,不斷提高防汛抗洪的現代化水平。
4、堅持依法防汛抗災,實行公眾參與、專群結合、平戰結合,積極參與和
支持抗洪救災工作。
二、工作職責
根據有汛報汛、有險排險、有災救災的要求,區域內各有關社區都要圍繞
防洪搶險救災開展工作.
社區負責轄區內居民疏散,妥善安置疏散居民的生活,組織居民抗災自
救。
三、預防、預警機制
1、汛前準備
(1)防汛搶險物資器材準備。社區按要求做好防汛搶險物資器材儲備
(2)防汛搶險隊伍組織。社區組建搶險隊伍,做到臨戰待命,召之即來,來
之能戰。
(3)健全機構,明確責任。每年4月前,調整社區防汛抗旱指揮部成員名
單,實行街道領導班子負責制和社區屬地管理負責原則。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玉米采購合同書范本
- 2025環保型建材供應合同
- 2025北京家具買賣合同
- 治療方案溝通核心框架
- 干嘔的日常護理
- 巴基斯坦時間管理體系解析
- 天津市南開中學2024-2025學年高三下學期第五次月考數學試卷
- 普通心理學(第2版)課件 第二章 心理的生理機制
- 2025年電工基礎知識試題
- 遺傳性球形紅細胞增多癥的臨床護理
- 漢heidenhain itnc用戶手冊探測循環
- 學習領會《在二十屆中央政治局第四次集體學習時的講話》心得
- 水稻聯合收割機使用與維護
- 供應商考核評分表
- 無土栽培學(全套課件660P)
- 《表觀遺傳》教學設計
- 2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工程業主項目部標準化管理手冊
- GB/T 3683-2011橡膠軟管及軟管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體適用的鋼絲編織增強液壓型規范
- GB/T 3036-1994船用中心型蝶閥
- GB/T 18920-2020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雜用水水質
- GB/T 1220-1992不銹鋼棒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