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廣州卷)(考試版A3)_第1頁
化學(廣州卷)(考試版A3)_第2頁
化學(廣州卷)(考試版A3)_第3頁
化學(廣州卷)(考試版A3)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中考第二次模擬考試(廣州卷)化學(考試時間:60分鐘試卷滿分:90分)注意事項:1.答卷前,考生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填寫在答題卡上。2.回答第Ⅰ卷時,選出每小題答案后,用2B鉛筆把答題卡上對應題目的答案標號涂黑。如需改動,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答案標號。寫在本試卷上無效。3.回答第Ⅱ卷時,將答案寫在答題卡上。寫在本試卷上無效。4.考試結束后,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對原子質量:H-1C-12N-14O-16Na-23S-32Cl-35.5Zn65一、選擇題:本題包括14小題,每小題3分,共42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項最符合題意。錯選、不選、多選或涂改不清的,均不給分。1.下列物質露置于空氣中,一段時間后總質量減少的是()A.濃鹽酸 B.濃硫酸 C.氫氧化鈉固體 D.氧化銅粉末2.下列是小明一天中的生活經歷和相關解釋,其中錯誤的是()A.早上用不銹鋼水壺在燃氣灶上燒水,利用的是金屬的導電性B.下午體育課后喝了葡萄糖溶液,補充的糖類能為人體提供能量C.傍晚將塑料礦泉水瓶放入可回收垃圾桶,該塑料屬于可回收的合成材料D.晚飯后將洗凈的鐵鍋擦干,是為了防止鐵鍋生銹3.歷史上第一次明確提出空氣是由氧氣和氮氣組成的科學家是()A.拉瓦錫 B.居里夫人 C.諾貝爾 D.門捷列夫4.海洋資源的綜合利用是解決人類社會資源短缺的重要途徑之一。工業上電解飽和食鹽水時發生如下反應:。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X的化學式為B.NaCl和中氯元素化合價都為0C.該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是分解反應D.生成的是一種清潔的高能燃料5.分類法是化學學習和研究的常用方法。下列分類正確的是()A.合成材料:合金、合成橡膠 B.人體必需微量元素:氧、鋅C.混合物:空氣、冰水共存物 D.復合肥料:硝酸鉀、磷酸二氫銨6.有“鋰”走遍天下,無“鋰”寸步難行??茖W不斷進步,鋰電池應用日益廣泛。下圖是鋰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部分信息及原子結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鋰元素屬于非金屬元素B.鋰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3C.氯化鋰的化學式為D.鋰原子在化學反應中容易失去電子7.我國科研工作者將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玄武巖中的磷灰石煅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B.中陽離子的符號為C.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D.由三種元素組成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列小題。杭州亞運會開幕式主火炬的燃料——“零碳甲醇(CH3OH)”備受矚目,這是全球首次對“零碳甲醇”的實踐應用。目前,該燃料已廣泛應用在船舶、汽車等領域?!傲闾技状肌笔抢媒範t氣中的副產品氫氣和從工業尾氣中捕捉的二氧化碳在一種納米催化劑的作用下反應得到的,其微觀示意圖如圖。8.有關該反應的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物均為單質 B.丁的化學式為H2O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質量比為3∶1 D.反應前后“納米催化劑”的性質不變9.有關“零碳甲醇”的說法,錯誤的是()A.能替代汽油作為汽車燃料 B.燃燒過程中伴隨著能量變化C.完全燃燒時不產生二氧化碳 D.生產過程實現了二氧化碳的資源化利用10.當前,氨氣的能源化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工業上常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和催化劑進行該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圖中有兩處被墨跡遮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為B.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C.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D.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比為11.下列實驗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防止自行車鏈條生銹在鏈條表面涂油B除去CO2中少量的CO點燃C鑒別NH4Cl和(NH4)2SO4取樣,加Ca(OH)2固體研磨,聞氣味D稀釋濃硫酸取水倒入濃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斷攪拌12.下表中有關化學知識的整理和歸納有錯誤的一組是()A.化學與農業B.化學與環境①氯化銨不能與堿性物質混合使用②磷肥可以促進作物生長,增強作物抗寒、抗旱能力①空氣污染物包括有害氣體和煙塵②使用無鉛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對空氣的污染C.化學與應用D.化學與生活①鈦合金可以用來制造人造骨②稀有氣體在通電時能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常用作電光源①涂油可以有效防止自行車鏈條生銹②汽油可以除去衣服上的油污是因為汽油具有乳化作用13.氯化鈉、硝酸鉀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如表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溫度/℃0102030405060溶解度/g硝酸鉀13.320.931.645.863.985.5110.0氯化鈉35.735.836.036.336.637.037.3A.20℃時,20g氯化鈉固體加入50g水中充分溶解,可得到70g氯化鈉溶液B.氯化鈉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鉀,可采用降溫結晶的方法提純氯化鈉C.50℃時,硝酸鉀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一定比氯化鈉溶液的溶質質量分數大D.通過加水、升溫等方式能將硝酸鉀飽和溶液轉化為不飽和溶液14.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對應變化關系的是()A.加熱高錳酸鉀固體B.室溫下向pH=3的稀硫酸中不斷加水C.一定溫度下,將NH4Cl飽和溶液加水稀釋D.向Na2SO4和H2SO4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Ba(OH)2溶液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6小題,共48分。15.(6分)閱讀下面科普短文。生活中有時需要用到高濃度,供氧方式主要有氧氣瓶、氧氣袋和制氧機…氧氣瓶和氧氣袋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該方法利用物質的沸點差異,從空氣中分離出。制氧機有膜分離、變壓吸附等制氧方式。膜分離制氧用到的膜材料有陶瓷、聚苯胺等,其中混合導電陶瓷分離膜的工作原理示意如圖甲。變壓吸附制氧常用的吸附劑是沸石分子篩??蒲腥藛T在一定條件下分別將、通過某種沸石分子篩,測定其對、的吸附情況、結果如圖乙(縱坐標數值越大,代表吸附量越大)。吸氧對于缺氧人群有一定作用,但健康人短期內高流量吸氧會對機體造成不良影響,因此不能盲目吸氧。依據文章內容回答下列問題。(1)供氧方式主要有(寫出一種即可)。(2)深冷法制氧利用了物質的(填“物理性質”或“化學性質”)差異。(3)圖甲中,表示氧分子變成氧原子的是(填“Ⅰ”“Ⅱ”或“Ⅲ”)。(4)由圖乙可知,25℃時吸附壓越大越有利于分離和,證據是。(5)判斷下列說法是否正確(填“對”或“錯”)。①氧氣瓶中的一般用深冷法制得。②健康人不能盲目吸氧。16.(10分)中華文明源遠流長,蘊含著深邃的哲學智慧和豐富的實踐經驗。(1)劉禹錫“千淘萬漉雖辛苦,吹盡狂沙始到金”中引用的“淘金”過程發生的變化,從化學的視角看屬于變化(選填“物理”或“化學”)。(2)李商隱“春蠶到死絲方盡”中的“蠶絲”屬于纖維(選填“天然”或“合成”)。(3)姜夔“高花未吐,暗香已遠”蘊含科學道理,從分子的角度分析“暗香已遠”的原因是。(4)蘇軾“投泥潑水愈光明”中“投泥潑水”反映的化學原理是,“愈光明”指的是(填寫物質化學式)燃燒的結果。(5)《漢書》記載:“高奴縣有洧水,可燃”。洧水中含有石油,石油屬于能源(選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6)《本草經集注》記載:“強燒之,紫青煙起…云是真硝石也”?!跋跏敝饕煞质?,在肥料中屬于(選填“復合肥料”或“農家肥”)。(7)《三國志》記載:“揚湯止沸,不如去薪”?!靶健敝覆瘛⒉莸热剂希叭バ健睖缁鸬脑硎恰#?)《天工開物》記載:“煤餅燒石成灰”?!笆敝饕煞质牵盎摇敝福盁苫摇笨捎没瘜W方程式表示為,該反應屬于(填基本反應類型)。17.(9分)運用常見的裝置和方法制取氣體是中學生必備的化學實驗技能。以下是實驗室用于制取氣體的部分裝置,回答下列問題:(1)儀器①的名稱是。(2)實驗室用過氧化氫溶液和二氧化錳制取氧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收集氧氣可選用的裝置是(填字母)。(3)檢查裝置C的氣密性時,先關閉彈簧夾,再向長頸漏斗內注水至形成一段水柱,若,則證明裝置氣密性良好。(4)用氯化銨和氫氧化鈣固體共熱制取干燥的氨氣(氨氣極易溶于水,且水溶液顯堿性),可選用的干燥劑是(填“濃硫酸”或“生石灰”)。(5)實驗室常用固體(易溶于水)與硫酸在常溫下反應制取二氧化硫氣體,最好選用的發生裝置是(填字母),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18.(8分)氫氣的制取與儲存是氫能源利用領域的研究熱點。Ⅰ制取氫氣(1)相同溫度下,相同大小的Fe片、Zn片,投入到等體積等濃度的稀鹽酸中制取H2,反應更劇烈的是(填“Fe”或“Zn”)。(2)高溫下C與水蒸氣反應生成CO和H2,CO和水蒸氣繼續反應得到CO2和H2。①CO和水蒸氣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②反應后的氣體中含有H2、CO、CO2及水蒸氣,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CaO可提高H2在混合氣體中的百分含量,原因是。(3)利用太陽能電廠富余電力電解水制氫,電極上微觀粒子的變化情況如圖1所示。太陽能屬于(填“可再生能源”或“不可再生能源”)。B電極表面生成H2的過程可描述為。Ⅱ儲存氫氣(4)碳納米管(圖2)與活性炭均具有疏松多孔的結構,研究表明碳納米管吸附儲氫的能力是活性炭的10倍。碳納米管吸附儲氫屬于變化。(5)Mg2Cu是一種儲氫合金。350℃時,Mg2Cu與H2反應生成MgHn,MgHn中Mg與H的質量比為12:1,則n=。19.(8分)學完“濃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濃度會變小”,化學社團對稀鹽酸是否會發生類似情況產生了興趣,并進行以下探究?!咎岢鰡栴}】稀鹽酸敞口放置一段時間后濃度會如何變化?【作出猜想】猜想Ⅰ:變??;

猜想Ⅱ:不變;

猜想Ⅲ:變大?!具M行實驗】(1)取兩份等體積的質量分數為1%的稀鹽酸,分別標記為A溶液和B溶液,A溶液密封保存,B溶液敞口放置在空氣中,兩周后分組進行如下實驗。請完成表格。組號操作現象分析結論甲組取樣,用pH計分別測量A、B溶液的pH測得A溶液pH為0.6,B溶液pH為0.5酸性更強的是(選填“A”或“B”)溶液猜想Ⅲ正確乙組取兩支大小相同的試管盛足量的碳酸氫鈉粉末,用規格相同的注射器將等體積的A、B溶液全部快速注入試管(如圖)試管內均產生氣泡,固體減少,反應結束后,盛B溶液的注射器活塞上升的高度更相關反應的基本反應類型為丙組(1)分別取5mL等濃度的(填化學式)溶液于兩支試管中,各滴加2滴酚酞溶液,振蕩溶液由無色變為紅色相關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將A、B溶液分別滴入上述兩支試管中并振蕩,當溶液恰好變為無色時,記錄所加溶液的滴數所加滴數更多的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