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34T 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_第1頁
DB34T 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_第2頁
DB34T 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_第3頁
DB34T 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_第4頁
DB34T 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34DB34/T5100—2025小麥赤霉病菌抗藥性監測技術規程TechnicalregulationformonitoringthefungicideresistanceofFusariumspp.causingwheatheadblight2025-01-24發布2025-02-24實施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I1法NY/T1156.2農藥室內生物測定試驗準則殺菌劑第2部分:抑制病原真菌菌絲生長試驗NY/T1859.6農藥抗性風險評估第6部分:灰霉病菌抗藥抗藥性菌株對某種藥劑的敏感性(以EC50或MIC表示)與其親本菌株敏感性或2根據不同殺菌劑原藥選擇溶劑,將有效含量90%以上的原藥溶解,配制成10mg/mL的母液,母將分離的小麥赤霉病菌接種至含區分劑量藥劑培養基適用于小麥赤霉病菌對甲氧基丙烯酸脂類和吡唑酰胺類殺菌劑的抗藥性監測。制備菌株的分生孢子或子囊孢子,用無菌水稀釋至約10?~10?個/mL孢子液,吸取100μL孢子液均勻涂布在含有不同3藥劑濃度的水瓊脂平板上,25℃黑暗培養6h~8h。顯微鏡下檢查孢子的萌發情況,芽管長度達孢子寬度的1/2即為萌發,統計孢子萌發率,計算各菌株的ECso值和抗藥性指數。孢子萌發測定流程按照NY/T1156.1的規定執行。8抗藥性評價其中:——抗藥性頻率5%以下,為低等風險;——抗藥性頻率5%~10%,為中等風險;——抗藥性頻率10%以上,為高等風險。8.2抗藥性指數抗藥性群體的抗藥性指數越大,抗性風險越大。其中:——抗藥性指數5~20,為低等抗性水平;——抗藥性指數20~100,為中等抗性水平;——抗藥性指數大于100,為高等抗性水平。9抗藥性菌株及樣品處理9.1將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