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城市軌道交通目次前 言 ii適用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2總則 5建設項目工程概況和分析 8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9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 10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 15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7環境保護管理與監測計劃 17評價結論 17附錄A(規范性附錄)基本圖件要求 18附錄B(資料性附錄)噪聲、振動源強現場實測類比方法 19附錄C(資料性附錄)聲環境影響預測方法 23附錄D(資料性附錄)振動環境影響預測方法 30附錄E(資料性附錄)振動距離衰減參數a、b、c的復合回歸方法 35附錄F(資料性附錄)報告書表格要求 37iPAGEPAGE13PAGEPAGE10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城市軌道交通適用范圍本標準規定了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的一般性原則、工作內容、方法和要求。本標準適用于城市軌道交通(浮交通)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市域快速軌道交通、懸掛式單軌交通等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評價可參照執行。規范性引用文件本標準內容引用了下列文件中的條款。凡是不注明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有效版本適用于本標準。GB3096 聲環境質量標準GB6722 爆破安全規程GB8702 電磁環境控制限值GB10070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標準GB10071 城市區域環境振動測量方法GB12348 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12523 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GB50011 建筑抗震設計規范GB50157 地鐵設計規范GB50458 跨座式單軌交通設計規范GB50490 城市軌道交通技術規范GB/T聲學軌道機車車輛發射噪聲測量GB/T17247.1 1部分:大氣聲吸收的計算GB/T17247.2 2部分:一般計算方法GB/T33521.1 1部分:總則GB/T50269 地基動力特性測試規范GB/T50452 古建筑防工業振動技術規范GB/T51263 輕軌交通設計標準HJ2.1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總綱HJ2.2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HJ2.4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19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生態影響HJ24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輸變電工程HJ610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81 交流輸變電工程電磁環境監測方法(試行)HJ884 HJ/T2.3 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面水環境HJ/T90 聲屏障聲學設計和測量規范CJJ/T262 中低速磁浮交通設計規范JGJ/T170 城市軌道交通引起建筑物振動與二次輻射噪聲限值及其測量方法標準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標準。3.1地鐵metro,undergroundrailway,subway位于中心城區的線路基本設在地下隧道內,中心城區以外的線路一般設在高架橋或地面上,高峰小30000~70000100km/h。3.2輕軌lightrail采用專用軌道在全封閉或半封閉的線路上,以獨立運營為主的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在平交路口采用“輕軌列車優先通過”的信號。線路一般設在地面、高架結構上,也有部分延伸到地下隧道內,高峰小時單向客運能力一般在10000~30000人次。最高設計速度不超過100km/h。3.3跨座式單軌交通straddlemonorailtransit電力牽引列車采用橡膠車輪跨行于梁軌合一的軌道梁上的中運量城市軌道交通系統。車輛除走行輪外,在轉向架的兩側尚有導向輪和穩定輪,夾行于軌道梁的兩側,保證車輛沿軌道安全平穩地行駛。最高設計速度不超過100km/h。3.4現代有軌電車交通moderntramtransportation采用新型低地板、鋼輪鋼軌、模塊化、電力牽引的現代有軌電車車輛,多種路權方式,以地面線路為主的中低運量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最高設計速度不超過70km/h。3.5中低速磁浮交通mediumandlowspeedmaglevtransportation采用中低速磁浮交通列車,實現無接觸支承、導向和驅動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最高運營速度不超過120km/h。3.6市域快速軌道交通metropolitanrapidrailtransit在市域范圍內修建的快速、大運量、長距離、用電力牽引的城市軌道交通系統。列車在全封閉的線路上運行,線路一般設在地面、高架結構上,也有部分為地下隧道。最高運營速度為100~160km/h。3.7設計使用年限designedlifelimit在一般維護條件下,保證工程正常使用的最低時限。3.8車輛vehicle在城市軌道交通線路上可編入列車中運行的單節車。車輛可以是有動力的動車和無動力的拖車。3.9列車train編組成列,可以正常載客的若干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完整組合。3.10車輛基地baseforthevehicle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車輛停修和后勤保障基地,通常包括車輛段、綜合維修中心、物資總庫、培訓中心等部分,以及相關的生活設施。3.11車輛段depot停放車輛,以及承擔車輛的運用管理、整備保養、檢查工作和承擔定修或架修車輛檢修任務的基本生產單位。3.12停車場parkinglot,stablingyard停放配屬車輛,以及承擔車輛的運用管理、整備保養、檢查工作的基本生產單位。3.13室內二次結構噪聲ground-borneindoornoise,structure-borneindoornoise城市軌道交通列車運行引起的沿線建筑物振動而產生的室內低頻噪聲,頻率范圍為16~200Hz。3.14簧下質量unsprungmass在車輛一系懸掛下方,支承于鋼軌上的車輛每軸的車輪、輪軸、軸箱、制動盤、齒輪箱和軸掛電機等質量的總和,是影響輪軌動力作用的重要因素,最大限度地降低簧下質量是城市軌道交通車輛的低動力作用設計的第一原則。3.15線路中心線centrelineoftrack軌距分中線(不計軌距加寬值)。3.16符號一覽表見表1。表1符號一覽表序號符號意義單位1LAeq,T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等效連續A聲級dB(A)2LAeq,Tp單列車通過時段或風亭、冷卻塔運行時段內預測點處等效連續A聲級dB(A)3LAeq,TR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列車或設備運行等效連續A聲級dB(A)4LAeq,b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背景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dB(A)5Lp0噪聲源強dB(A)或dB6T規定的評價時間s7n規定的評價時間內通過的列車對數-8teq列車通過時段的等效時間s9Cn列車運行噪聲修正dB(A)或dB10Cv列車運行噪聲速度修正dB11Ct線路和軌道結構噪聲修正dB12Cd幾何發散衰減dB13Cθ列車運行噪聲垂向指向性修正dB14Ca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dB15Cg地面效應引起的衰減dB16Cb聲屏障插入損失dB17Ch建筑群衰減dB18Cf頻率A計權修正dB19v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運行速度km/h或m/s20v0源強的參考速度km/h21l列車長度m22θ聲源和預測點之間的連線與水平面的夾角(°)23α空氣吸收引起的純音衰減系數dB/m24hm傳播路程的平均離地高度m25δ聲程差m26f頻率Hz27c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m/s28Cb聲屏障頂端繞射衰減dB29Lr安裝聲屏障后,受聲點處聲壓級dB30Lr0未安裝聲屏障時,受聲點處聲壓級dB31Cb0受聲點處聲源頂端繞射衰減dB32Cb1安裝聲屏障后,受聲點處一次反射虛聲源的頂端繞射衰減dB33NRC聲屏障降噪系數-34Dm風亭、冷卻塔等聲源當量距離m35VLZmax列車通過時段內的最大Z振級dB36VLZ0max振動源強,列車通過時段內的最大Z振級dB37CVB振動修正dB38CV速度修正dB39CW軸重和簧下質量修正dB40CR輪軌條件修正dB續表序號符號意義單位41CT隧道型式修正dB42CD距離衰減修正dB43CB建筑物類型修正dB44CTD行車密度修正dB45w0源強車輛的參考軸重t46w預測車輛的軸重t47wu0源強車輛的參考簧下質量t48wu預測車輛的簧下質量t49β土層的調整系數-50Lp,i(16~200Hz)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空間最大1/3倍頻程聲壓級(16~200Hz)dB51LAeq,Tp(16~200Hz)單列車通過時段建筑物室內空間最大等效連續A聲級(16~200Hz)dB(A)52LVmid,i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樓板中央垂向1/3倍頻程振動速度級(16~200Hz)dB53σ聲輻射效率-54T60室內混響時間S總則一般性原則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是在建設項目建設施工、生產運行的過程中,對可能造成的環境影響進行分析、預測和評估,提出預防、保護或者減輕不良影響的對策和措施。評價基本任務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的基本任務包括:識別環境影響因子、確定環境影響評價等級、進行環境現狀調查工作、開展現狀監測及評價、預測和評價建設項目對環境可能造成的影響,依據影響預測結果提出有針對性的污染防治對策,為建設項目環境管理提供科學依據。工作程序評價工作程序如圖1所示,各環境要素評價根據HJ2.1、HJ2.4、HJ/T2.3、HJ610、HJ19、HJ24和HJ2.2等相關規定執行。環境影響評價結論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制訂環境管理和環境監測計劃環境保護措施效果分析及投資估算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大氣環境固體廢物電磁環境生態水環境振動環境聲環境施工期與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大氣環境固體廢物電磁環境生態水環境振動環境聲環境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確定評價工作等級、范圍、重點和專題沿線、地區環境分析及環境保護目標調查工程及污染源分析法規、標準及相關文件的研究初步工程分析啟動環境影響評價完成環境影響評價圖1城市軌道交通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工作程序評價依據應依據國家和地方有關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政策、規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及審查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環境影響因素應根據建設項目特點和周圍環境敏感程度,以及國家和地方環境保護法律法規、標準的要求進行確定,并按施工期和運營期分別進行識別。評價因子篩選根據環境影響因素識別結果,結合環境功能要求、環境保護目標、評價標準和環境制約因素,篩選各環境要素的評價因子。應明確給出污染源評價因子、環境質量現狀評價因子和環境影響預測因子。評價工作等級HJ2.4、HJ610、HJ19、HJ24、HJ2.2中的相關規定,分別確定聲環境、地下水環境、HJ/T2.3影響分析。振動環境評價不劃分評價等級。評價范圍及環境保護目標評價范圍聲環境、振動環境、大氣環境評價范圍根據4.8.2、4.8.3、4.8.4的要求確定。地表水環境、地HJ/T2.3、HJ610、HJ19HJ24中的相關規定確定。聲環境評價范圍地面線和高架線的聲環境評價范圍:地鐵、輕軌(含試車線、出入段線、出入庫線)一般為距線路中心線兩側150m;跨座式單軌交通、現代有軌電車交通以及中低速磁浮交通一般為距線路中心線兩側50m;車輛段、停車場、車輛基地一般為廠界外50m。50m30。30m。評價范圍可根據建設項目工程和環境影響的實際情況適當縮小或擴大。振動環境評價范圍50m;高架線10。地鐵、輕軌的室內二次結構噪聲影響評價范圍:地下線一50圍可根據建設項目工程和環境影響的實際情況適當縮小或擴大(例如:地鐵地下線平面圓曲線半徑≤500m或巖石和堅硬土地質條件下的室內二次結構噪聲評價范圍擴大到線路中60m)。文物保護單位內不可移動文物的振動影響評價范圍:一般為距地下線和地面線線路中心線60境影響的實際情況適當縮小或擴大。跨座式單軌交通、現代有軌電車交通、中低速磁浮交通可不進行振動和室內二次結構噪聲評價。大氣環境評價范圍200m以內的區域。30m以內的區域。環境保護目標HJ2.1、HJ2.4、HJ/T2.3、HJ610、HJ19、HJ24HJ2.2中的相關規定,根據環境要素6.2.1的要求執行。給出工程沿線環境保護目標分布圖。評價標準的確定確定各評價因子所執行的環境保護標準,并說明采用標準的依據。建設方案的環境比選建設項目有多個建設方案,涉及環境敏感區或環境影響顯著時,應重點從環境制約因素、環境影響程度等方面進行建設方案環境比選,明確推薦方案。建設項目工程概況和分析建設項目概況項目地點、規模及主要技術標準包括建設項目的名稱、地點、工程范圍、建設性質、地理位置及線路走向、線路敷設方式、項目規模、主要技術標準、設計年度及客流量、行車運營組織與管理、主要工程數量、工程投資等。項目組成和主要工程內容包括線路工程、軌道工程、車站、隧道與地下結構工程、高架結構工程、路基工程、車輛基地、車輛段、停車場、運營控制中心、供電、通信信號、通風與空調供暖、給水與排水等。施工組織及籌劃包括車站、區間、臨時工程的征地拆遷及施工范圍,車站及區間施工方法、施工工藝、工程防水,大型臨時工程及施工場地、土石方工程、建設工期與施工進度計劃等。改擴建工程改擴建工程還需分析與現有工程關系,并對現有工程的內容、規模、污染物排放及達標情況、現有環境保護措施及效果、存在的環境保護問題、擬采取的整改方案以及改擴建后的變化情況等進行分析。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銜接分析根據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聯動的有關要求,分析說明工程與規劃方案變化情況、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審查意見的落實情況等。若存在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結論和審查意見不一致的情況,應說明具體原因并分析環境可行性。工程污染源分析放量、排放濃度/HJ884B接采用,但應論證其可類比性。圖件要求應給出工程線路走向圖、線路平面/縱斷面示意圖(結合環境保護目標情況)、線路(路基、橋梁、隧道)橫斷面圖、地面設施和站場等平面布置圖,制圖按照附錄A的要求執行。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一般要求聲、地表水、生態、大氣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的內容、方法依據HJ2.4、HJ/T2.3、HJ19、HJ2.2執行。振動、地下水、電磁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依據6.2、6.3、6.4執行。振動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現狀調查內容調查評價范圍內的現有振源種類、分布狀況等。調查評價范圍內的振動環境保護目標基本情況,包括保護目標與工程的空間位置關系、建筑結構類型及規模、評價范圍地質條件以及所對應的環境振動標準限值等。列表給出現狀F。調查工程沿線的文物保護單位,說明文物保護單位的名稱、保護類別、保護等級、建設控制地帶、保護范圍、數量、分布、建設年代、建筑式樣、建筑材料、建筑承重結構材料、建筑高度和層數、保護現狀以及所對應的環境振動保護要求,說明工程與不可移動文物的空間位置關系。現狀監測內容選擇具有代表性的振動環境保護目標進行振動現狀監測,室內二次結構噪聲一般可不進行現狀監測。現狀監測方法評價范圍內的振動環境保護目標可從距振源的距離、建筑物類型、地質條件等方面進行分GB10070GB10071,選擇具有代表性的保護目標進行振動環境現狀監測。按照GB/T50452的相關規定和要求,對文物保護單位內不可移動文物進行振動現狀監測。給出振動環境現狀監測點分布圖。F。現狀評價GB10070的相關規定和限值對振動環境保護目標進行評價,分析超標程度和原因。根據GB/T50452的相關規定,對文物保護單位內不可移動文物進行現狀評價,分析超標程度和原因。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和評價現狀調查內容針對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分布路段和車輛基地(段)所在區域,調查評價范圍內水文地質特征、地下水質量狀況,必要時進行環境水文地質勘察與試驗。現狀監測地下水環境現狀調查可采用資料調查、現場監測等方法,資料調查時可利用已有的地下水監測資料,資料不足時應進行補充監測。地下水質量監測因子應選取常規因子、現狀污染因子、石油類和重金屬等因子。給出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點分布圖。現狀評價根據地下水環境現狀監測分析結果,按照HJ610的相關規定,進行地下水環境現狀評價。電磁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現狀調查內容kV(含)以上輸變電設備。調查評價范圍內電磁環境保護目標基本情況,包括保護目標的規模、與工程的位置關系、適用標準等。現狀監測內容對110kV(含)以上變電站、輸電線路評價范圍內具有代表性的電磁環境保護目標及變電站站界的工頻電場、工頻磁感應強度進行現狀監測。現狀監測方法按照HJ681的相關規定執行。給出電磁環境現狀監測點分布圖。現狀評價GB8702kV(含)以上變電站、輸電線路保護目標及變電站站界的工頻電磁環境進行評價。圖件要求噪聲、振動、電磁等環境保護目標分布圖和現狀監測圖按照附錄A的要求執行。地下水現狀調查和評價應給出工程沿線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分布路段和車輛基地(段)所在區域評價范圍內的水文地質圖、典型水文地質剖面圖,以及集中式飲用水源保護區及水源井分布圖、特殊地下水資源分布圖、各地下水環境敏感區與工程位置關系圖。其他要素的專題圖依據HJ/T2.3、HJ19、HJ2.2的規定執行。現狀評價結論給出環境保護目標的聲、振動、地表水、地下水、電磁、大氣等環境質量現狀超達標情況及超標原因分析。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聲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GB12523對施工場界噪聲進行評價分析,同時采取必要的降噪措施。振動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篩選對振動環境保護目標產生影響的施工場地,從優化施工場地、施工作業時間、施工車輛、施工機械布置、施工方案、施工進度和振動防治措施等方面提出措施。當施工期可能存在爆破作業時,應依法進行并事先告知周邊公眾,同時提出夜間(應根據相關規定明確夜間時間)不進行打樁(錘擊法和振動法),不進行爆破作業、振沖、強夯等的要求;爆破作業可能對文物保護單位內不可移動文物產生影響時,應按照GB6722的規定執行。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估算施工期施工廢水和施工人員生活污水的排放量,提出防治措施。地下水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根據施工排水預測結果,明確施工排水去向及水質特征,分析施工廢水對地下水水質影響,提出施工期地下水環境保護要求和措施。生態影響分析與評價HJ19程施工對古樹名木的影響和地面開挖工程、施工場地等占用城市綠地的影響,提出保護、補償措施。HJ19保護和對地表植被的生態破壞損失分析,提出保護、補償措施。固體廢物影響分析與評價對施工過程中產生的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等提出處置措施。大氣環境影響分析與評價根據國家和地方防治施工揚塵、施工機械尾氣等的有關規定,分析施工過程中產生大氣污染物的環節,有針對性地提出污染防治措施。施工期環境影響評價結論應給出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防治效果及投資估算。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預測和評價內容對列車運行噪聲進行預測和評價。包括運營期初期、近期、遠期的晝間和夜間運營時段列車運行(含試車線、出入段線、出入庫線)對聲環境保護目標的噪聲貢獻值、預測值以及單列車通過時段內在聲環境保護目標處的噪聲貢獻值。對風亭、冷卻塔噪聲進行預測和評價。包括晝間和夜間運營時段聲環境保護目標處的噪聲貢獻值和預測值。對車輛基地、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站噪聲進行預測和評價。包括晝間和夜間運營時段廠界噪聲貢獻值以及聲環境保護目標處的噪聲貢獻值和預測值。對于未建成區或規劃區的噪聲敏感區段,高架線、地面線應按照評價工作等級的要求給出晝間和夜間運營時段的等聲級圖。預測量和評價量LAeq,TRLAeq,T,單列LAeq,Tp。評價量和預測量一致。預測方法C的是半經驗模型法。若采用其他預測方法,則須注明來源并對所用的預測模式進行驗證,說明驗證結果。C調查或二者相結合的方法,確定噪聲源強時,類比對象應與擬建工程相類似,并列表論述B。C模型預測時,應注意模型的適用條件(如線路、車輛、設備、運營及環境等若實際情況不能充分滿足模式的適用條件,需對預測模型修正并進行驗證。預測結果及評價列表給出預測點與工程的空間位置關系、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速度、線路形式、軌道結構、輪軌條件等有關參數,具體參見附錄F。列表給出工程噪聲貢獻值、環境噪聲預測值以及單列車通過時段內在保護目標處的噪聲貢獻值,具體參見附錄F。對于建筑物高于三層(含)的聲環境保護目標,應給出典型樓層的預測結果。GB3096的要求,根據聲環境保護目標所處聲環境功能區類別進行超達標評價、超標統計及超標原因分析。給出單列車通8.1.5.3GB3096環境保護目標所處聲環境功能區類別進行達標評價、超標統計及超標原因分析。給出車輛基地、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站運行廠界噪聲預測結果和聲環境保護目標噪聲預測結果。按照GB12348的要求,對廠界噪聲進行超達標評價、超標統計及超標原因分GB3096的要求,根據聲環境保護目標所處聲環境功能區類別進行超達標評價、超標統計及超標原因分析。振動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預測內容和預測量預測和評價內容a)列車運營(含試車線、出入段線、出入庫線)對振動環境保護目標的振動影響預測和評價。b)列車運營(含試車線、出入段線、出入庫線)對室內二次結構噪聲影響預測和評價。c)列車運營(含試車線、出入段線、出入庫線)對文物保護單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振動影響預測和評價。d)對于未建成區或規劃振動敏感區段,提出給定條件下的振動達標距離。預測量和評價量ZVLZmax。ALAeq,Tp(16~200Hz)。c)文物保護單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預測量為振動速度(1~60Hz)。d)評價量與預測量一致。預測方法振動環境和室內二次結構噪聲影響預測方法包括參數模型、經驗模型、半經驗模型法和類D預測模式進行驗證,說明驗證結果。D資料調查或二者相結合的方法,類比測量確定振動源強時,類比對象應與擬建工程相類似,B。D式的適用條件時,需對預測模型進行修正并進行必要的驗證。GB/T50452的相關規定執行。預測結果及評價列表給出預測點與工程的空間位置關系、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速度、線路(含線路平面圓曲線半徑)或輪軌條件、隧道型式、建筑物類型、列車行車密度,列表給出振動環境和室內F。根據運營期預測結果,按照GB10070的要求,對振動環境保護目標的振動環境影響進行超達標分析,并對超標原因進行分析。按照JGJ/T170的要求,對室內二次結構噪聲影響進行超達標分析,并對超標原因進行分析。GB/T50452的要求,對文物保護單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的振動影響進行超達標分析。地表水環境影響評價按照HJ/T2.3中相關規定執行。涉及飲用水源地時,應明確車輛基地(段)、車站、停車場選址避讓飲用水源的環境合理性問題。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重點分析和評價正常運營和事故狀態下,車輛基地(段)排放的石油類、重金屬等污染物對地下水的影響,預測和評價方法根據HJ610的規定執行。對于涉及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的車輛基地(段)、車站,均應分析和評價生產廢水和生活污水對其影響,預測和評價方法根據HJ610的規定執行。生態影響評價HJ19程對植被、綠地、古樹名木等的影響。HJ19的生態服務功能、完整性影響。電磁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預測內容與方法kV(含)站界的工頻電磁環境。進行類比測量時,應選取與擬建工程相似的輸變電設備、電壓等級以及環境等工程類比條件。引用類比資料時,應說明引用數據的來源,且必須是公開發表的數據。kV(含)HJ681的相關規定進行測量。預測結果及評價GB8702kV(含)以上因進行分析。固體廢物環境影響評價通過類比估算法,估算車站、車輛基地(段)、停車場等辦公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廚余垃圾及車輛基地(段)機械加工產生鐵屑等固體廢物的產生量。大氣環境影響評價風亭異味采用類比調查方式,經過類比分析,分析風亭異味影響。對于涉及鍋爐(電鍋爐除外)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按照HJ2.2中的相關規定,進行大氣環境影響評價;對于不涉及鍋爐的城市軌道交通項目,重點分析和評價車輛基地(段)堂油煙,采用類比估算法估算污染物排放量。運營期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結論給出運營期環境保護目標的聲、振動、地表水、地下水、電磁、大氣等預測結果超達標情況及超標原因分析。給出車輛基地、車輛段、停車場、主變電站等廠界噪聲的超達標情況以及超標原因分析。給出變電站站界工頻電磁環境超達標情況及超標原因分析。給出生態影響評價結論。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一般要求提出建設項目擬采取的噪聲、振動、水、生態、電磁、固廢和大氣等環境保護措施,可分實際運行經驗的,可提供工程化實驗數據。給出各項污染防治、生態保護等環境保護措施的具體內容、責任主體、實施時段,估算環境保護投入,明確資金來源。環境保護投入應包括為預防和減緩建設項目不利環境影響而采取的各項環境保護措施和設施的建設費用、直接為建設項目服務的環境管理與監測費用以及相關科研費用。噪聲防治對策一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防治結合原則,合理規劃城市軌道交通與鄰近建筑物的布局;應從噪聲源、傳播途徑、保護目標三方面進行控制,在技術經濟可行條件下,優先考慮對噪聲源和傳播途徑采取工技術可行性分析,按照運營近期的噪聲影響預測結果,提出噪聲防治措施和對策。規劃防治對策根據噪聲影響預測結果,對于規劃未建成區的噪聲敏感區段,提出沿線用地規劃調整、建筑物合理布局或預留聲屏障措施等建議。10m15m。技術防治措施噪聲源控制:主要包括優先選用低噪聲車輛、低噪聲基礎設施、(超)低噪聲冷卻塔、小曲線半徑路段設置輪軌潤滑裝置等。傳播途徑噪聲控制:主要包括利用地形、采取聲屏障、消聲器、消聲百葉等措施,聲屏障應結合超標量和聲環境保護目標的特點,給出聲屏障的設置里程、長度、高度、聲學控制指標等。保護目標噪聲防護:主要包括合理布局建筑物的使用功能、合理調整建筑物的平面布局、采取隔聲等措施。對超標聲環境保護目標采取隔聲措施時,應給出隔聲措施的工程數量、聲學控制指標等。設計速度小于(含)100km/hA80dB(A)。對采取噪聲防治措施后的超達標情況進行分析,列表給出聲環境保護目標名稱及其與工程的相對位置關系、降噪措施、降噪效果、投資估算等,具體參見附錄F,并分析其技術、經濟可行性。振動防治對策一般原則堅持預防為主原則,合理規劃城市軌道交通與鄰近建筑物的布局。振動防治措施應根據振動預測結果、振動環境保護目標、文物保護單位內的不可移動文物的特點,結合國家政策、經濟、技術可行性提出振動污染防治措施和對策。規劃防治對策根據振動和室內二次結構噪聲影響預測結果,結合振動環境保護目標的特點,評價建設項目的選址、選線、規劃布局的技術可行性,提出優化調整的建議和方案。根據振動達標距離,提出沿線用地規劃調整建議。技術防治措施減小城市軌道交通環境振動和室內二次結構噪聲的措施可分為三大類:振源控制、傳播路徑控制、建筑物振動控制。優先采用振源控制(如重型鋼軌、無縫線路、減振軌道等),并系統考慮綜合措施(如平面小半徑曲線處采用鋼軌潤滑裝置、軌道不平順管理、定期進行車輪璇修或鋼軌打磨;減少平面小曲線半徑路段、加大線路埋深等)。列車和車輛選型時,應重視與環境振動有關的關鍵性參數:如車輛的一系和二系懸掛、簧下質量、車輛軸重、車輛軸距的布置。采用減振軌道時,可采用扣件減振、軌枕減振、道床減振等,應綜合考慮城市軌道交通的可靠性、可用性、可維修性和安全性;減振軌道不應削弱軌道結構的強度和穩定性,列車運行安全性和平穩性應符合相關標準;一條線路不宜采用過多的減振軌道類型和減振產品,每種減振軌道的標準有效長度不宜低于列車長度,過渡段長度不應小于車輛定距(轉向架中心距);20m;采用基于隔振原理的減振軌道時,不宜疊合使用兩種及以上減振軌道,除非為減小車內噪聲或軌道板的二次結構噪聲。若考慮采用波阻板、隔振溝(孔)和隔振壁(排樁),應重點關注場地卓越波長、長波長在地屏障的兩端和底部的繞射。在采用建筑物基礎隔振時,應重點關注建筑物垂向固有頻率、建筑物的抗傾覆能力。f)對采取防治措施后的超達標情況進行分析,列表給出保護目標的名稱及其與工程的相對位置關系,包括起止里程、長度、減振結構、減振效果,列表明確各項具體措施的實施效果、投資估算,具體參見附錄F,并分析其技術、經濟可行性。其他環境保護措施a)b)針對地下水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提出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c)根據項目電磁影響評價結果,提出電磁防護措施。針對項目產生的一般固體廢物提出處置措施;按照國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規及相關管理辦法,提出對運行車輛、車輛基地(段)作業電動車、主變電站產生的廢蓄電池及車輛基地(段)檢修、機械加工產生的廢礦物油等危險廢物及污水處理廠產生的含油危險廢物送往有資質單位進行集中處置的要求;對危險廢物暫存場所提出防滲防溢要求。針對大氣環境影響評價結果,提出大氣環境保護措施。針對擬建項目對生態影響分析,提出防護、恢復、補償或減緩措施。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將建設項目實施后的環境影響預測與環境質量現狀進行比較,從環境影響的正負兩方面,以定性或定量的方式,對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后果(包括直接和間接影響、不利和有利影響)進行經濟損益核算,估算建設項目環境影響的經濟價值。環境保護管理與監測計劃放、環境保護措施、執行標準、環境管理與環境監測等。運行及維護保障計劃(包括定期進行車輪鏇修、鋼軌打磨等)。監測因子、監測頻次、監測數據采集與處理、采樣分析方法等,明確自行監測計劃內容。污染源監測包括對污染源(包括噪聲、振動、污水、廢水、廢氣等)以及各類控制設施的效果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監測,明確監測設備的布設和監測因子。根據建設項目噪聲、振動影響特征、影響范圍和影響程度,結合環境保護目標分布和噪聲、振動的超標情況,制定環境保護目標跟蹤監測方案,開展定期或不定期跟蹤監測。根據管理要求,提出適時開展后評價工作建議。評價結論對建設項目的建設概況、與規劃環境影響評價銜接、環境質量現狀、主要環境影響、公眾意見采納情況、環境保護措施、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等內容進行概括總結,結合環境質量目標要求,明確給出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可行性結論。PAGEPAGE19PAGEPAGE18附錄A(規范性附錄)基本圖件要求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圖件是環境影響評價文件的必要組成部分,是評價的主要依據和成果的重要表示形式。本附錄主要適用于環境影響評價工作中表達地理空間信息的圖件,應遵循有效、適用、規范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圖件應符合制圖規范要求,應至少包括圖名、比例尺、方向標、圖例等。圖件基礎底圖應滿足環境影響評價工作要求,選擇與評價時段相匹配的數據源。當圖件主題內容無顯著變化時,制圖數據源的時效要求可在無顯著變化期內適當放寬,但須經過核實。根據評價項目和區域環境特點,環境影響評價的圖件構成如A.1所示。表A.1城市軌道交通環境影響評價主要圖件組成序號主要圖件要求1工程線路走向圖、線路平面/縱斷面示意圖、線路(路基、橋梁、隧道)橫斷面圖底圖為空間分辨率不低于5m的遙感影像圖,或不低于工程設計制圖精度,遙感影像采集時間須在環境影響評價文件提交前1年內2風亭、冷卻塔、主變電站和站場平面布置圖不低于工程設計制圖精度3噪聲、振動和電磁環境保護目標分布圖底圖空間分辨率不低于3m的遙感影像圖,或不低于工程設計制圖精度4噪聲、振動和電磁現狀監測圖可與環境保護目標分布圖共用底圖5其他環境要素專題圖依據HJ/T2.3、HJ610、HJ19和HJ2.2的規定執行附錄B(資料性附錄)噪聲、振動源強現場實測類比方法噪聲源強的確定——現場實測類比法現場實測類比列車運行噪聲源強應參照GB/T5111中的相關規定。列車噪聲源強測量規定測量列車運行噪聲源強時,應符合以下規定。噪聲源強測試時車輛應處于正常運行工作狀態,列車參考速度應在預測斷面設計速度的75%~125%A5次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并同時測量列車速度。測點周圍至少25m范圍內不應有大的反射體,如橋梁、建筑物、山丘、巖石等障礙物。3000m、線路坡度不超過3輛類型、車輛軸重、簧下質量、列車速度、有砟/無砟軌道、有縫/無縫線路、線路坡度、鋼軌類型、扣件類型、路基類型或橋梁梁型及結構等。A10dB以上。7.5mB.1。軌頂面7.5m3.5m線路中心線 軌頂面7.5m3.5m圖B.1地面線噪聲源強位置U7.55m7.53.5mB.2。軌頂面7.5m5m線路中心線 軌頂面7.5m5m圖B.2兩側有擋板結構的高架線噪聲源強位置7.51.5m1.5m處。風亭噪聲源強測量規定測量風亭噪聲源強時,應符合以下規定。Dm處,測量高度應與新風、排風以及活塞abse風亭風口幾何中心同高度。當量距離:= ,式中a、b為矩形風口的邊長,Seabse15m類比測量應注意以下相似性:新風、排風以及活塞風亭類型和結構,風機風壓、電機功率、風道消聲器類型及尺寸。冷卻塔噪聲源強測量規定測量冷卻塔噪聲源強時,測點位置應符合以下規定。冷卻塔進風側:傳聲器位于距冷卻塔進風側水平距離為當量距離Dm處,高于安裝基準平1.5Dm1.5m1.5m;abab
,式中a、b為塔體邊長。45徑處。測點周圍至少15m范圍內不應有大的反射體,如橋梁、建筑物、山丘、巖石等。類比測量應注意以下相似性:冷卻塔類型、結構和型號、電機功率、冷水機組冷量等。振動源強的確定—現場實測類比法GB10070GB10071中的測量方法進行測試和數據處理。測量列車運行振動源強時,應符合以下規定。振動源強測試時車輛應處于正常運行工作狀態,列車參考速度應在預測斷面設計速度的75%~125%范圍內,測量列車通過時段的0max5次測量值的算術平均值,并同時測量列車速度。類比測量時選擇的線路應滿足以下要求:同一類型道床(有砟或無砟)、直線段普通扣件,線路和車輛狀態滿足經常保養等級的規定,且下列條件應相同或相似:地質條件、車輛類型、車輛軸重、簧下質量、列車速度、有縫/無縫線路、鋼軌類型、扣件類型、隧道結構和斷面、路基類型或橋梁梁型及結構、橋梁支座類型、橋梁基礎類型等。地下線測點位置:振動傳感器應置于單線隧道隧道壁處(遠離另一線隧道一側),高于軌1.25m±0.25B.3。圖B.3地下線振動源強位置7.5m3mB.4。圖B.4地面線振動源強位置高架線測點位置:振動傳感器應置于距橋梁縱向中心線水平距離7.5m3mB.5。圖B.5高架線振動源強位置附錄C(資料性附錄)C.1列車運行噪聲預測方法列車運行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基本預測計算式如(C-1)所示。LAeq,TR
10
1T
nteq
Tp
(C-1) 式中:LAeq,TR——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列車運行等效連續A聲級,dB(A);T——規定的評價時間,s;n——T時間內列車通過列數;teq——列車通過時段的等效時間,s;LAeq,Tp——單列車通過時段內預測點處等效連續A聲級,按式(C-3)計算,dB(A)。列車運行噪聲的作用時間采用列車通過的等效時間teq,其近似值按式(C-2)計算。tl10.8d
(C-2)eq v l 式中:l——列車長度,m;v——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運行速度,m/s;d——預測點到線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m。LAeq,TLp0+Cn
(C-3)式中:Lp0——列車最大垂向指向性方向上的噪聲輻射源強,確定方法參見附錄B,dB(A)或dB;Cn——列車運行噪聲噪聲修正,可為A計權聲壓級修正或頻帶聲壓級修正,按式(C-4)計算,dB(A)或dB。Cn=Cv+Ct+Cd+C+Ca+Cg+Ch+Cf式中:Cv——列車運行噪聲速度修正,dB;線路和軌道結構修正,dB;Cd——Cθ——列車運行噪聲垂向指向性修正,dB;Ca——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dB;Cg——地面效應引起的衰減,dB;Cb——聲屏障插入損失,dB;Ch——建筑群衰減,dB;Cf——頻率A計權修正,dB。列車運行噪聲速度修正,Cv
(C-4)地鐵、輕軌、跨座式單軌交通、現代有軌電車交通的運行噪聲速度修正按式(C-5)、(C-6)和(C-7)計算。當列車運行速度v<35km/h時,速度修正Cv按式(C-5)計算。vC10lgvv
(C-5)式中:v——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運行速度,km/h;v0——噪聲源強的參考速度,km/h。35km/hv160km/hCv按式(C-6)和(C-7)計算。高架線:vC20lgvv
(C-6)地面線:
vC30lgvv
(C-7)中低速磁浮交通運行噪聲速度修正按式(C-8)計算。Cv線路和軌道結構修正如表C.1所示。
10lgv
(C-8)表C.1不同線路和軌道條件噪聲修正值線路類型噪聲修正值/dB線路平面圓曲線半徑R<300m+8300m≤R≤500m+3R>500m+0有縫線路+3道岔和交叉+4坡道(上坡,坡度>6‰)+21)地鐵和輕軌(旋轉電機)列車運行輻射噪聲幾何發散衰減Cd按式(C-9)計算。+4l 1+2 2
tnlC=10lg4d0
+l
2d0
(C-9)d 4l2 2
1tnl+ + 4dd0——l——列車長度,m;d——預測點至聲源的直線距離,m。
+l d
2d地鐵和輕軌(直線電機)、中低速磁浮交通列車運行輻射噪聲幾何發散衰減Cd按式(C-10)進行計算。C10lg
d
l2d0
(C-10)d darctanl0 2d跨座式單軌交通列車運行輻射噪聲幾何發散衰減Cd按式(C-11)進行計算。軌頂面以上和軌頂面以下區域采用不同的噪聲源強值分別進行預測。C16lgdd d
(C-11)0現代有軌電車交通現代有軌電車交通運行噪聲幾何發散衰減Cd按式(C-12)進行計算。C20lgdd d
(C-12)0垂向指向性修正,Cθ地面線或高架線無擋板結構時:21.5°θ50°時,垂向指向性修正按式(C-13)計算。C0.016521.
(C-13)當-10°≤θ≤21.5°時,垂向指向性修正按式(C-14)計算。C0.0221.
(C-14)當10時,按照10進行修正;當50時,按照50進行修正。高架線軌面以上有擋板結構或U型梁腹板等遮擋時:當103時,垂向指向性修正按式(C1)計算。C00353
(C-15)當350時,垂向指向性修正按式(C1)計算。C001653
(C-16)——0.5m點高于聲源位置角度為正,預測點低于聲源位置角度為負,(°)。當10時,按照10進行修正;當50時,按照50進行修正。跨座式單軌交通輻射噪聲垂向分布以軌面為界分為上下兩層,預測時軌頂面以上和軌頂面以下區域分別采用不同的噪聲源強值,不做垂向指向性修正。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Ca空氣吸收引起的衰減量Ca按式(C-17)計算。Ca=式中:α——GB/T17247.1查表獲得,dB/m;d——預測點至線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m。
(C-17)地面效應引起的衰減,CgCg17247.2,按式(C-18)計算。C4.817300
(C-18)g d d 式中:hm——傳播路程的平均離地高度,m;d——預測點至線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m。當聲波掠過反射面,包括鋪筑過的路面、水面、冰面以及夯實地面時,地面效應引起的衰減量Cg=0dB。聲屏障插入損失,Cb4arctan31t214arctan31t211+C=
t=40f
(C-19)b
t=40f3t2123t212n(t+t2f——聲波頻率,Hz;δ——聲程差,m;c——聲波在空氣中的傳播速度,m/s。聲源與聲屏障之間應考慮1次反射聲影響,如圖C.1所示,聲屏障插入損失Cb可按式(C-20)計算。圖C.1聲屏障聲傳播路徑 d
(C-20) 0.1010lg1NRC10lg1Cb1CLL
10g10010
dLb r r0
r0 式中:Cb——聲屏障插入損失,dB;Lr——安裝聲屏障后,受聲點處聲壓級,dB;Lr0——未安裝聲屏障時,受聲點處聲壓級,dB;b0C'——安裝聲屏障后,受聲點處聲源S0頂端繞射衰減,可參照式(C-19)計算,dBb0NRC——聲屏障的降噪系數;d1——受聲點至一次反射后虛聲源S1直線距離,m;d0——受聲點至聲源S0直線距離,m;b1C'——安裝聲屏障后,受聲點處一次反射虛聲源S1的頂端繞射衰減,可參照式(C-19b1算,dB。當聲源與受聲點之間存在遮擋時(如高架線路橋面的遮擋等),受聲點位于聲影區,此時應參考屏障插入損失方法進行計算。建筑群衰減,ChGB/T17247.2Ch10dBA聲級按式(C-21)估算。當從受聲點可直接觀察到城市軌道交通線路時,不考慮此項衰減。ChCh,1Ch,2式中Ch,1按式(C-22)計算,單位為dB。Ch,10.1Bdb
(C-21)(C-22)式中:B——沿聲傳播路線上的建筑物的密度,等于建筑物總平面面積除以總地面面積(包括建筑物所占面積);db——通過建筑群的聲路線長度,按式(C-23)計算,d1和d2如圖C.2所示。dbd1d2
(C-23)d2d2建筑群d1源受聲點圖C.2建筑群中聲傳播路徑在城市軌道交通沿線附近有成排整齊排列的建筑物時,可將附加項Ch,2包括在內(假定這一項小于在同一位置上與建筑物平均高度等高的一個屏障插入損失)。Ch,2按式(C-24)計算。C
ph,2 10lg100
(C-24) p——90%。在進行預測計算時,建筑群衰減Ch與地面效應引起的衰減Cg通常只需考慮一項最主要的衰減。CgCg(定預測點與聲源之間不存在建筑群時的計算結果)Ch時,則不考慮建筑群插入損Ch。風亭、冷卻塔噪聲預測方法基本預測計算式風亭、冷卻塔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按式(C-25)計算。LAeq,TR
10g1100Ae,p
(C-25)T T 式中:LAeq,TR——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風亭、冷卻塔運行等效連續A聲級,dB(A);T——規定的評價時間,s;t——風亭、冷卻塔的運行時間,s;LAeq,Tp——風亭、冷卻塔運行時段內預測點處等效連續A聲級,風亭按式(C-26)計算,冷卻塔按式(C-27)計算,dB(A)。LAeq,TpLp0+C0Aeq,Tp
(C-26)L 10g100L100LC式中:Lp0——風亭的噪聲源強,確定方法見B.1.2,dB(A);
(C-27)Lp1、Lp2——冷卻塔進風側和頂部排風扇處的噪聲源強,確定方法見B.1.3,dB(A);C0、C1、C2——風亭及冷卻塔噪聲修正量,按(C-28)計算,dB(A)。CiCdCaCgChCf式中:Ci——風亭及冷卻塔噪聲修正量,i=0,1,2,dB(A);Cd——幾何發散衰減,按照公式(C-29)和(C-30)計算,dB;Ca——GB/T17247.1計算,dB;Cg——GB/T17247.2計算,dB;Ch——GB/T17247.2計算,dB;Cf——頻率A計權修正,dB。Cd
(C-28)abSe風亭當量距離: ,式中a、b為矩形風口的邊長,SeabSe圓形冷卻塔當量距離:Dm為塔體進風側距離塔壁水平距離一倍塔體直徑,當塔體直徑小于1.5m時,取1.5m。abab
,式中a和b為塔體邊長。2散衰減按式(C-29)計算。式中:Dm——聲源的當量距離,m;d——聲源至預測點的距離,m
Cd18lgdDmdD
(C-29)2聲輻射的幾何發散衰減按(C-30)計算。dDCd12lgdDm
(C-30)當預測點到風亭、冷卻塔的距離小于當量直徑Dm時,風亭、冷卻塔噪聲接近面源特征。環境噪聲預測方法環境噪聲預測在式(C-1)、(C-25)的基礎上疊加背景噪聲的影響,按式(C-31)計算。LAeq,T
=10g100(Aeq,R))
(C-31)式中:LAeq,TR——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列車或設備運行等效連續A聲級,dB(A);LAeq,b——評價時間內預測點處背景噪聲等效連續A聲級,dB(A)。附錄D(資料性附錄)振動環境影響預測方法城市軌道交通產生的振動環境和室內二次結構噪聲是一個非常復雜的過程,它與列車類型、列車運行引起的振動環境影響預測選用模式預測法時,應特別注意模式的適用條件和參數的選取,如實際情況不能充分滿足模式的應用條件時,要對主要模式進行修正并進行必要的驗證。模式預測法中的計算模式需要在工程環境影響評價應用中不斷補充和完善。列車運行振動預測方法列車運行振動預測按式(D-1)計算。VLZmaxVLZ0maxCVB式中:VLZmax——預測點處的VLZmax,dB;VLZ0max——列車運行振動源強,確定方法詳見附錄B,dB;CVB——振動修正,按式(D-2)計算,dB。CVBCVCWCRCTCDCBCTD式中:CV——列車速度修正,dB;CW——CR——輪軌條件修正,dB;CT——隧道型式修正,dB;CD——距離衰減修正,dB;CB——建筑物類型修正,dB;CTD——行車密度修正,dB。列車速度修正,CVv≤100km/hCV按式(D-3)計算。
(D-1)(D-2)VC20lgvV
(D-3)式中:v——列車通過預測點的運行速度,km/h,列車參考速度應不低于預測點設計速度的75%;v0——源強的列車參考速度,km/h。v>100km/hCV通過類比測量或符合工程實踐的研究成果得到。軸重和簧下質量修正,CW當車輛軸重和簧下質量與源強車輛給出的軸重和簧下質量不同時,其軸重和簧下質量修正CW按式(D-4)計算。C20lgw20lgwuW w w
(D-4)0 u0式中:w0——源強車輛的參考軸重,t;w——預測車輛的軸重,t;wu0——源強車輛的參考簧下質量,t;wu——預測車輛的簧下質量,t。輪軌條件修正,CR輪軌條件的振動修正值見表D.1。表D.1輪軌條件的振動修正值輪軌條件振動修正值CR/dB無縫線路0有縫線路+5彈性車輪0線路平面圓曲線半徑≤2000m+16×列車速度(km/h)/曲線半徑(m)注:對于車輪出現磨耗或扁疤、鋼軌有不均勻磨耗或鋼軌波浪形磨耗、固定式轍叉的道岔、交叉或其他特殊軌道等輪軌條件下,振動會明顯增大,振動修正值為0~10dB。隧道型式的振動修正值見表D.2。表D.2隧道型式的振動修正值隧道型式振動修正值CT/dB單線隧道0雙線隧道-3車站-5中硬土、堅硬土、巖石隧道(含單線隧道和雙線隧道)-6距離衰減修正,CD距離衰減修正CD與工程條件、地質條件有關,地質條件接近時,可選擇工程條件類似的既有城市軌道交通線路進行實測,采用類比方法確定修正值。如不具備測量條件,其距離衰減修正按式(D-5)~式(D-7)計算。地下線線路中心線正上方至兩側7.5m范圍內:CD8lg[H1.25]式中:H——預測點地面至軌頂面的垂直距離,m;β——土層的調整系數,由表D.3選取。線路中心線正上方兩側大于7.5m范圍內:CD8lg[H1.25]algrbrc式中:r——預測點至線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m;H——預測點地面至軌頂面的垂直距離,m;β——土層調整系數,由表D.3選取。
(D-5)(D-6)式(D-5)、(D-6)中的a、b、c建議盡量采用類比測量并通過附錄E中復合回歸計算得到,如不具備測量條件,可參考表D.3選取a、b、c。表D.3β、a、b、c的參考值土體類別土層剪切波波速Va/S(m/s)abbc軟弱土VS1500.42-3.28-0.133.03中軟土150VS≤2500.32-3.28-0.13~-0.063.03中硬土250VS≤5000.25-3.28-0.043.09堅硬土、軟質巖石、巖石VS5000.20-3.28-0.023.09a剪切波波速VS依據GB/T50269、GB50011進行測試和計算。多層土層應按下列公式計算等效剪切波速VS:Vsd0/tnt(di/si)i1式中:Vs——土層等效剪切波速,m/s;d0——計算深度,取隧道軌頂面至預測點地面高度,m;t——剪切波在地面至計算深度之間的傳播時間,s;di——計算深度范圍內第i土層的厚度,m;Vsi——計算深度范圍內第i土層的剪切波速,m/s;n——計算深度范圍內土層的分層數。b剪切波波速VS越快,b取值越大,按照剪切波波速VS線性內插計算b。地面線和高架線
CDalgrbrc
(D-7)式中:r——地面線為預測點至線路中心線的水平距離,高架線為預測點至鄰近單個橋墩縱向中心線的水平距離,m。式(D-7)a、b、cED.4a、b、c。表D.4a、b、c的參考值類型土體類別abc地面線中軟土-8.6-0.1308.4高架線-3.2-0.0780.0建筑物類型修正,CB建筑物越重,大地與建筑物基礎的耦合損失越大,建議盡量采用類比測量法,如不具備測量條件,可將建筑物分為六種類型進行修正,見表D.5。表D.5建筑物類型的振動修正值建筑物類型建筑物結構及特性振動修正值CB/dBⅠ7層及以上砌體(磚混)或混凝土結構(擴展基礎)-1.3×層數(最小取-13)Ⅱ7層及以上砌體(磚混)或混凝土結構(樁基礎)-1×層數(最小取-10)Ⅲ3~6層砌體(磚混)結構或混凝土結構-1.2×層數(最小取-6)Ⅳ1~2層砌體(磚混)、磚木結構或混凝土結構-1×層數Ⅴ1~2層木結構0Ⅵ建筑物基礎坐落在隧道同一巖石上0行車密度修正,CTD行車密度越大,在同一斷面會車的概率越高,因此宜考慮地下線和地面線兩線行車的振動疊加,振動修正值見表D.6。表D.6地下線和地面線行車密度的振動修正值平均行車密度TD/(對/h)兩線中心距dt/m振動修正值CTD/dB6<TD≤12dt≤7.5+2TD>12+2.56<TD≤127.5<dt≤15+1.5TD>12+26<TD≤1215<dt≤40+1TD>12+1.5TD≤67.5<dt≤400注:平均行車密度修正宜按照晝、夜間實際運營時間分開考慮。室內二次結構噪聲預測對于室內二次結構噪聲評價范圍內的振動環境保護目標,其列車通過時段建筑物室內二次結構噪聲空間最大1/3倍頻程聲壓級Lp,i(16~200Hz)預測計算見式(D-8)。混凝土樓板:Lp,iLVmid,i22
(D-8)式中:Lp,i——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空間最大1/3倍頻程聲壓級(16~200Hz),dB;LVmid,i——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樓板中央垂向1/3倍頻程振動速度級(16~200Hz),參考振動速度基準值為1×10-9m/s,dB;i——第i個1/3倍頻程,i=1~12。式(D-8)適用于高度2.8m左右、混響時間0.8s左右的一般裝修的房間(面積約為10~12m2左右)。如果偏離此條件,需按式(D-9)進行計算。Lp,i10lg10lgH2010lg
(D-9)式中:LVmid,i——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樓板中央垂向1/3倍頻程振動速度級(16~200Hz),參考振動速度基準值為1×10-9m/s,dB;i——第i個1/3倍頻程,i112;σ——聲輻射效率,在通常建筑物樓板振動卓越頻率時聲輻射效率σ可近似取1;H——房間平均高度,m;T60——室內混響時間,s;ALAeq,Tp(16~200Hz)按式(D-10)計算。LAeq,Tp
nn10g100(Lp,iCf,i)i
(D-10)式中:LAeq,Tp——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空間最大等效連續A聲級(16~200Hz),dB(A);Lp,i——單列車通過時段的建筑物室內空間最大1/3倍頻程聲壓級(16~200Hz),dB(A);Cf,i——第i個頻帶的A計權修正值,dB;i——第i個1/3倍頻程,i=1~12;n——1/3倍頻程帶數。GB/T33521.1、JGJ/T170的規定進行測試和數據處理。室內二次結構噪聲的測點水平位置不應位于室內中央,距離室內中央至少大于1m,應優先依次選擇臥室的床頭處、書房的寫字臺處、起居室(廳)的沙發處、辦公室和會議室的1m1.2m處、緊閉門窗,關閉室內所有聲源(例如通風系統、排氣扇、空調、電視機、收音機、音響、電風扇、空氣凈化器、臺式計算機、冰箱、運轉時發聲的時鐘,鎮流器較響的日光燈等),1級的積分平均聲級計或不低于此精度的聲學數據采集分析系16~200HzF(快)。LVmid,i(16~200Hz)預測室內二次結構噪聲時,室內樓板振LVmid,i(16~200Hz)可根據類比測量、符合工程實踐的研究成果等得到。附錄E(資料性附錄)振動距離衰減參數a、b、c的復合回歸方法地面振動傳播衰減規律的計算公式,結合彈性理論推導、半理論半試驗和試驗型經驗公式,可統一表達為下列公式:rk000
/r)1ek2(r0
(E-1)令DAr,并將(E-1)變換,得:A000Dkr1ek00r1ek2r00式中:D——距線路中心線r處相對于r0處的地面振動幅值之比;0r0——地面參考點距離線路中心線的距離,m;r——測試位置距離線路中心線的距離,m;A0——r處的地面振動幅值,m/s2;0Ar——距線路中心線r處的地面振動幅值,m/s2;k0——與振源有關的常數;k1——體波、面波合成的衰減特性系數;k2——土體對振動能量吸收衰減的特定系數。D的相關參數可通過采用冪函數和指數函數復合回歸的方法來得到。根據式(E-2),可知,D的計算公式中可簡化為:3Dkrker3式中:k3——與振源和土類有關的振幅系數;k——綜合衰減系數;
(E-2)(E-3)r——地下線和高架線測試位置距離線路中心線的距離(高架線是測點距離橋梁縱向中心的水平距離),m;α——土對地面振動能量的吸收系數。將(E-3)取對數得:CD20lgDalgrbrc即:a=20k,b=20×0.4343α=8.686α,c=20lgk3。其中(E-4)中系數k、α、k3的確定方法為:a)冪函數和指數函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計算機WPS文檔上傳設置問題試題及答案
- 計算機一級WPS高效學習方法試題及答案
- WPS基礎操作與應用試題及答案
- WPS快捷鍵使用2025年考題及答案
- 文學批評與社會潮流的互動分析試題及答案
- 理解法學概論課程的結構與內容試題及答案
- 普通邏輯解析工具與方法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考試必考問題試題及答案
- 增強記憶的2025年稅法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計算機一級畫筆自定義功能試題及答案
- 部編版六年級語文下冊《送元二使安西》課件
- 免修申請表(模板)
- msp430f6638實驗指導書教學開發系統
- 電阻的測量-伏安法的實驗報告
- 毛坯交付標準提示方案
- 公司應急救援物資臺賬
- 超限梁板支撐架專項施工方案(濱州醫院)
- 最新中山市中小學校情況一覽表
- 地理信息安全在線培訓考試-填空題
- 多介質過濾器計算書
- 常用鋼制管件彎頭、三通、異徑管、管帽理論重量體積表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