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1頁
江蘇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2頁
江蘇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3頁
江蘇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4頁
江蘇專用2024-2025學年高中歷史專題一古代中國的政治制度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案含解析人民版必修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PAGEPAGE1第4課專制時代晚期的政治形態[學習目標]學測要求高考要求了解明朝廢丞相、設內閣;了解清朝的軍機處;相識明清時期君主專制制度的加強明清君主專制的加強:明朝宰相制度的廢除與內閣的出現;清朝軍機處的設置;君主專制制度加強對中國社會發展的影響一、內閣制度的形成1.背景:廢丞相,權分六部(1)緣由:明太祖朱元璋鑒于歷史上丞相“專權亂政”、阻礙皇帝行使權力的教訓;加強君主專制的須要。(2)過程:廢除丞相職位,使六部干脆隸屬于皇帝。(3)影響:丞相制度被恒久廢棄,皇權對相權取得了徹底的成功。2.內閣的設立(1)緣由:朱元璋廢丞相導致政務集中于皇帝一身的弊端。(2)設立:明成祖朱棣設立內閣制,以內閣作為皇帝處理國政的助理機構。(3)特點:皇帝為加強專制而建立的政治機構;職權范圍始終不明朗,不能正式統率六部百司;受到司禮監太監的牽制。(4)影響:君主專制進一步強化;但宦官參政導致明代政治日益黑暗。[易混易錯]內閣制不同于丞相制。丞相制下,丞相被制度給予決策大權,其地位很高。但內閣僅是皇帝的侍從詢問機構,本身并無決策權。二、軍機處1.設立:清朝雍正年間,為適應西北軍務的須要。2.實質:協助皇帝處理政務的中樞機構。3.特點(1)軍機大臣由皇帝欽定,只能秉承皇帝旨意辦事。(2)機構簡潔,人員精干,有官無吏,辦事效率高。(3)政治決策具有封閉性。4.影響(1)進一步加強了君主專制制度。(2)軍機處的建立和密折制的推行,提高了中心集權政府的行政效率。[深度點撥]軍機處是清朝政治體制中作用和影響最大的一個機構,但它始終不是正式的政府機構,軍國大事完全憑皇帝的個人意志來確定。軍機處的設置,標記著清朝封建專制主義中心集權政治進入一個新的階段。三、清朝的邊疆政策1.基本原則:敬重各民族自己的社會習俗和宗教信仰,籠絡各民族的上層分子;大事集權,小事放權,因地制宜進行行政管理。2.管理機構:理藩院管理蒙古、新疆和西藏的行政、賦稅等事務。3.重視邊疆地區的交通建設和軍事防衛。雍正年間,大規模實行“改土歸流”。乾隆時期,大部分土司改為流官,大大強化了中心政府的統治。清朝成為亞洲東部最大的國家。[易錯提示]正確相識理藩院與宣政院的職權(1)理藩院是清朝統治蒙古、新疆及西藏等少數民族的最高權力機構。(2)宣政院是元朝掌管全國佛教事宜和藏族地區軍政事務的中心機關。主題一明朝廢丞相設內閣探究點1丞相制度的廢除史料一明太祖說:“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漢、唐、宋因之,雖有賢相,然其間所用者,多有小人專權亂政,今我朝罷丞相,設五府、六部……分理天下庶務,彼此頡頏(比方抗衡,不前不后),不敢相壓,事皆朝廷總之,所以穩當。”——《明會典》史料二黃宗羲說:“有明之無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罷丞相始也。”思索(1)結合史料一分析朱元璋廢除丞相制度的理由是什么?“朝廷總之”的準確含義是什么?(2)談談你對史料二中黃宗羲觀點的理解。答案(1)理由:朱元璋認為丞相專權亂政,導致政局不穩。含義:皇帝總攬大權。(2)丞相的權力對皇權有肯定的制約作用,廢除丞相后,君主專制制度逐步發展到了頂峰,形成了肯定的君主專制,加劇了政治腐敗。探究點2內閣的出現史料人嘗謂輔臣(內閣大臣)擬旨,幾于擅國柄,乃大不然。見其所擬,帝一一省覽審定。有不留數字者,雖全當帝心,亦必更易數字,以示明斷。有不符意,則駁使再擬。再不符意,則譙讓(責問)隨之矣,故閣臣無不惴惴懼者。——《皇明大政記》明朝內閣大堂舊址思索(1)明朝內閣是何時出現的?為什么閣臣擬旨“無不惴惴懼者”?(2)有人認為內閣首輔就是丞相,這種看法正確嗎?為什么?答案(1)明成祖時出現的。閣臣擬旨,皇帝親自批改,生怕不符帝意。(2)不正確。明朝內閣始終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或決策機構,只是為皇帝供應顧問的內侍機構。閣臣的升降由皇帝確定,職權的大小依皇帝旨意而定,票擬是否被接受最終還要取決于皇帝的批紅。丞相制與內閣制的比較丞相制內閣制權力來源丞相制度皇帝的信任職責參加決策國家大事皇帝的侍從顧問任免經過皇帝及大臣協商,由皇帝確定干脆由皇帝確定權力擁有肯定的決策權、參加政治權;權力來自制度有票擬權,但票擬后須呈給皇帝確定;權力來自皇帝的支持對皇權的影響制約皇權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不能制約皇權主題二清代軍機處的設立史料一雍正年間,用兵西北,以內閣在太和門外,保直(官吏值班)者多慮漏泄事機,始設軍需房于隆宗門內,選內閣中書之謹密者入直繕寫。后名軍機處,地近宮廷,便于宣召。為軍機大臣者,皆親臣、重臣,于是承旨、出政皆在于此矣。——趙翼《檐曝雜記·軍機處》史料二(清代)機務及用兵皆軍機大臣承旨,天子無日不與(軍機)大臣相見,無論宦寺(宦官)不得參,即承旨諸大臣(軍機大臣),亦只供繕撰,而不能稍有贊畫于其間也。思索(1)軍機處設置的干脆緣由是什么?軍機處的設立及發展的根本緣由又是什么?軍機大臣有何主要職權?(2)據史料二歸納軍機處有何特點。反映了怎樣的時代特征?答案(1)干脆緣由:為用兵西北,防止泄露軍事機密。根本緣由:加強專制皇權的須要。職權:承旨、出政。(2)處理全國機要事務;保密性強;軍機大臣權力有限,主要是承旨、繕撰、傳述。時代特征:君主專制達到頂峰,封建制度漸趨衰弱。明清君主專制加強的緣由及特點(1)緣由:明清時期地主階級更加腐朽,社會沖突更加尖銳困難。為了穩定和鞏固封建統治,明清統治者大力加強君主專制。(2)特點①既有繼承又有發展,如監察制度、選官制度、行省制度等都體現了繼承性的特點;而內閣、軍機處的設置則是一種新舉措。②內容詳盡而全面。其制度和措施涉及政治、經濟、軍事、監察、司法、思想文化和暴力手段等各個方面。③程度空前強化。主要體現在《大明律》的制定、特務統治的加強、八股取士的推行、軍機處的設置和文字獄的嚴酷等方面。④體現了時代特征。君主專制漸漸達到頂峰,并且走向反動,反映了我國封建專制制度漸趨衰落的時代特征。1.(2024·江蘇宿遷高一第一學期期末)“夫元氏之有天下,固有世祖之雄武,而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人君不能躬覽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為變更這種狀況,明太祖朱元璋的對策是()A.設置內閣 B.廢除丞相C.設三司使 D.設軍機處答案B解析內閣是在明成祖時期設立的,不是明太祖,故A項錯誤;材料中“其亡也由委任權臣,上下蒙蔽故也”這一關鍵信息表明白權臣弄權、蒙蔽皇帝的弊端,與此對應的措施是廢丞相,故B項正確;設三司使是宋朝弱化相權在財政方面實行的措施,故C項錯誤;設軍機處是清朝雍正帝強化君主專制的措施,故D項錯誤。2.(2024·江蘇省江陰市四校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錢穆曾說:“內閣只是皇帝的私人辦公廳,不是政府正式的政事堂,內閣學士也只是皇帝的內廳秘書,不是外朝正式宰相之職,于是皇帝在法理上變成在政府里的真正領袖。”錢穆認為皇帝成為“政府的真正領袖”是因為()A.唐朝設政事堂 B.元朝設中書省C.明朝廢宰相設內閣 D.清朝設軍機處答案C解析皇帝成為“政府的真正領袖”是指皇帝干脆管理行政事務,由此可知此時丞相制度已被廢除,作為皇帝秘書機構的內閣出現,答案選C項,A、B還沒真正做到材料所說的程度;D選項時間過晚,不符合題意。3.《明史·職官一》記載:“(明初內閣高校士)掌獻替可否(意即對君勸善規過,爭論興革)……凡上之達下,曰詔,曰誥……皆起草進畫,以下之諸司。”材料說明內閣()A.可以干涉皇權B.成為中心一級的決策機構C.可以勸諫皇帝D.成為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答案C解析明朝內閣只是為皇帝供應顧問的內侍機構,并不能干涉皇權,故A項錯誤;明朝內閣不是中心一級的決策機構,故B項錯誤;依據“掌獻替可否”可知,內閣可以勸諫皇帝,故C項正確;明朝內閣不是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故D項錯誤。4.(2024·江蘇宿遷高一第一學期期末)雍正七年(1729年),正值清軍在西北與準格爾部作戰,為了能剛好處置軍情,遂在內廷設軍需房,干脆轉達前線軍情及皇帝旨意,這樣既可以省去內閣的困難手續,而且不易泄密。下列關于軍需房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為皇帝供應軍事顧問 B.有很強的保密性C.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 D.是中心決策機構答案D解析依據材料中軍需處的設置是因為在西北與準格爾部作戰等,可知其為皇帝供應軍事顧問,故A項正確,不符合題意;軍需處的設置是在內廷,“不易泄密”等可以看出其有很強的保密性,故B項正確,不符合題意;從材料“干脆轉達前線軍情及皇帝旨意,這樣既可以省去內閣的困難手續”可以看出其有利于提高辦事效率,故C項正確,不符合題意;依據所學學問可知軍需房只是供應顧問的機構,而不是決策機構,故D項錯誤,符合題意。5.(2024·宿遷市高一上學期期末)“洪武十三年,朱元璋拿獨任丞相的胡惟庸開刀,說他謀反,一口氣株連了三萬余人……胡惟庸一倒,朱元璋迫不及待地將宰相制度廢掉,提升六部的規格。”這從本質上反映了()A.君主專制的強化 B.中心集權的加強C.宰相制度的廢除 D.內閣制度的建立答案A解析A選項,明初宰相擅權威逼皇權,故導致明太祖廢除宰相制度權歸六部以加強皇權,故正確;B選項,中心集權涉及的是中心與地方的關系,材料中涉及的是皇權與相權的關系,故錯誤;C選項是現象而題中設問的是本質,故錯誤;D選項,內閣確立于明成祖時期,故與史實不符,錯誤。6.明清時期的“改土歸流”政策是指()A.在西南少數民族地區實行土司制度B.平定西南地區宣慰司的叛亂C.取消西南地區的土司衙門,改由朝廷任命的官員統治D.對西南地區實行地方土司和中心委派官員共同管理答案C解析“改土歸流”是取消土司而改由朝廷任命的流官統治,故選C。一、選擇題1.明太祖朱元璋曾鑄了一塊“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的鐵牌,掛于宮門里,可后來明代政治最壞時,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丞相”,甚至成了真“皇帝”,其根本緣由在于()A.政治腐敗 B.宦官專權C.君主專制 D.中心集權答案C解析政治腐敗是“明代政治最壞時,司禮監太監卻成了真‘丞相’,甚至成了真‘皇帝’”的體現,不是緣由,故A項錯誤;宦官專權是對材料中現象的陳述,不是緣由,故B項錯誤;明代廢丞相,設內閣,君主專制的加強,使得宦官專權成為可能,故C項正確;中心集權是指地方聽從中心,跟材料無關,故D項錯誤。2.“洪武皇帝……希望牢牢將權力抓在自己手中,并試圖獨自處理國家大事。但是這樣的工作負擔被證明是無法擔當的,他于是召集一些忠誠的中級官員組成了一個特殊的政府部門……”材料中“中級官員”的主要職能是()A.協理奏章 B.參加決策C.執行政令 D.監察百官答案A解析從“洪武皇帝……獨自處理國家大事”可以推斷這指的是明初廢除丞相制度,君主專制進一步加強。此后組成的“特殊的政府部門”指的是幫助皇帝處理政事的殿閣高校士,他們不參加決策,也不負責執行政令和監察百官,只是幫助皇帝處理奏章。3.明太祖曾下令:“內臣(宦官)不得干預政事,預者斬。”后又規定:六部將行一切符契文書都須經過內府勘合,方可施用。這反映了明朝()A.出現宦官專權B.皇帝的行政負擔減輕C.政府協調各部門的關系D.君主專制中心集權的強化答案D解析明太祖時期還沒有出現宦官專權的局面,故A項錯誤;明太祖廢除了丞相,加重了皇帝的行政負擔,而不是減輕,故B項錯誤;材料“六部將行一切符契文書都須經過內府勘合”體現政府各部門相互牽制而不是協調,故C項錯誤;材料“一切符契文書都須經過內府勘合,方可施用”反映了明朝君主專制中心集權的強化,故D項正確。4.明武宗倚用內官劉瑾,游樂荒淫,內閣陷于無所作為的境地。武宗死后,張太后倚用楊廷和等閣臣定策立世宗。內閣所處地位的變更本質上反映了明朝()A.閣臣權位漸重 B.閣臣制約皇權膨脹C.外戚權力過大 D.君主專制制度強化答案D解析依據所學學問,內閣是君主專制強化的產物,依據題目中“武宗死后,張太后倚用楊廷和等閣臣定策立世宗”,是皇帝的倚重出現了內閣大臣的權力的增加,故A項錯誤;結合所學學問,閣臣起不到限制皇權的作用,故B項錯誤;題目問的是內閣所處地位變更本質上的說明,與外戚權力無關,故C項錯誤;依據前面的分析,故D項正確。5.(2024·江蘇南京學業水平模擬)康熙皇帝曾發出感慨:“臣下可仕則仕,可止則止,年老致仕而歸,抱子弄孫,猶得優游自適;為君者勤勉一生,了無休息。”這一現象本質上反映了()A.皇權集中 B.皇位世襲C.皇帝獨尊 D.皇帝勤政答案A解析康熙皇帝之所以了無休息,是因為皇權集中,皇帝不得不親力親為,故A項正確;這一現象與皇位世襲關系不大,故B項錯誤;這一現象無法體現皇帝獨尊,故C項錯誤;皇帝勤政只是表面現象,根源在于皇權過于集中,故D項錯誤。6.雍正皇帝說:“愿以一人治天下,不以天下奉一人。”這反映了清朝時期()A.雍正皇帝重視人才 B.雍正不愿大權獨攬C.君主專制達到頂峰 D.君主憐憫廣闊人民答案C解析雍正帝對集權的渴望,反映了君主專制的強化。雍正帝時設立軍機處,提高了行政效率,能快速處理各種文書,而且全國的軍政大權完全集中到皇帝手中,君主專制達到頂峰。7.(2024·江蘇省七校聯盟第一學期期中聯合測試)軍機處是清朝時期的中樞權力機關,有著“四不”規定即不設衙門,不頒發關防,不獨立發文,不干脆指揮各級軍政部門。一切重要的文件必需以“軍機大臣奉上諭”等形式下達。據此可知軍機處()A.辦事嚴謹而且保密 B.等同于以往的宰相C.只是皇帝的輔政機構 D.行政效率高答案C解析由材料“不設衙門,不頒發關防,不獨立發文,不干脆指揮各級軍政部門”和“軍機大臣奉上諭”,可見軍機處只是貫徹皇帝意圖的御前機要處,是皇帝的輔政機構,故解除B,選C;A材料沒有體現,解除;材料沒有涉及行政效率問題,解除D。8.“皇帝召見軍機大臣,不許太監在側,也不準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軍機處,軍機大臣不得擅自結交外任官員。”這說明軍機處()A.組織嚴密有利于政令執行B.為君權附庸無行政決策權C.職官干練提高了行政效率D.權力巨大凌駕于六部之上答案A解析據材料“皇帝召見軍機大臣,不許太監在側,也不準王公及部院大臣擅入軍機處,軍機大臣不得擅自結交外任官員”說明軍機處組織嚴密有利于政令執行,故A項正確。9.清朝嘉慶時如無大典禮或大會議,(內閣)高校士可終年不至(內)閣,故必兼一管部,方有趨公之地耳。這一現象的出現主要是由于()A.內閣是國家非法定行政機構B.國家政治穩定以致無事可理C.軍機處職權范圍的不斷擴張D.內閣高校士不關切國家政務答案C解析據材料“清朝嘉慶時”和所學可知已建立軍機處,逐步成為國家的中樞權力機關,取代了內閣協助皇帝處理政事的作用,故C項正確。10.洪武三年太祖曰:“今禮(儒士嚴禮)所言不得隔越中書奏事,此正元之大弊。人君不能躬攬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今創業之初,正值使下情通達于上,而猶欲效之,可乎?”明太祖的本質意圖是()A.吸取元亡教訓 B.剝奪丞相權力C.強化君主專制 D.保證政令暢通答案C解析明太祖認為中書省的存在使“人君不能躬攬庶政,故大臣得以專權自恣”,其根本目的正是強化君主專制,故C項正確。11.(2024·睢寧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明代內閣和清代軍機處的共同之處是()A.統領六部,處理各種政務B.都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C.參加機要政務,但沒有決策權D.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答案C解析內閣和軍機處都是為皇帝服務的顧問機構,并不是正式的中心機構,不能統率六部,不是法定行政機構,更不能負責各地的軍政事務,故解除A、B、D項;內閣和軍機處都能夠參加機要政務,但都沒有決策權,故選C。12.(2024·江蘇南京、鹽城二模)“它的設立,本是一種超常規的做法。這個無編制、無定員、無預算,名義上僅僅是皇帝的臨時秘書機構,卻事實上褫奪了內閣的權力,造成了中國特色的機構名實不符現象。”材料中的“臨時秘書機構”()A.凌駕于內閣和六部之上B.阻礙皇權高度集中C.減弱相權對皇權的制約D.強化君主專制統治答案D解析從材料“這個無編制、無定員、無預算,名義上僅僅是皇帝的臨時秘書機構,卻事實上褫奪了內閣的權力”,可知該機構是清代的軍機處,它的建立加強了皇權,故D項正確。13.(2024·睢寧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明清時期封建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A.經濟基礎與上層建筑相適應B.封建政治制度進一步完善C.封建制度走向衰落D.統治階級內部沖突尖銳答案C解析明清時期,生產力水平提高使得資本主義萌芽出現,這在肯定程度上會破壞封建制度的統治基礎,所以,封建國家統治者必需遏制它的發展,用加強中心集權的方式來扼殺資本主義的萌芽,因此明清時期君主專制空前強化所反映的本質問題是封建制度走向衰落,故C正確,A、B錯誤;D不是反映的本質問題,解除。14.元代曾在西南和中南民族地區實行“以土官治土民”的自治制度。明清改為干脆委派流官管理,即“改土歸流”。該變更表明()A.君主專制體制定型 B.中心對全局管控加強C.國家重視邊疆開發 D.民族自治模式的形成答案B解析秦朝建立時君主專制體制基本定型,故A項錯誤;明清改土歸流加強了國家對少數民族地區的限制,故B項正確;元朝和明清實行不同的民族區域管理政策,都體現了對邊疆開發的重視,故C項錯誤;改土歸流是由中心干脆派遣官員取代地方世代相襲的土官,并非民族自治模式,故D項錯誤。15.清朝在新疆實行軍、民分治,伊犁將軍管軍政和邊防,民政依據維吾爾各族原有社會組織推行伯克制。而清朝在西藏卻實行政教合一,駐藏大臣管僧俗高級官員任免,稽查財政收支、軍隊調防、邊疆防務。這體現了()A.宗法制度的變異 B.中心集權的加強C.專制主義的減弱 D.地緣政治的特點答案B解析新疆軍、民分治,而西藏卻實行政教合一,駐藏大臣代表中心擁有廣泛權力,兩者殊途同歸,都加強了中心集權。A、C不符合史實,D材料沒有體現。二、推斷題(正確的填A,錯誤的填B)16.(2024·睢寧高級中學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調研考試)明朝的內閣雖能參加決策,但不能統領六部,也不是法定的中心一級的行政機構。()答案A解析明代的內閣始終不是中心一級正式機構,不能統率六部,但內閣作為皇帝的秘書詢問機構,擁有票擬權,能夠參加決策而不能進行決策,所以題干的說法正確。17.(2024·江蘇泰州高二期末)清朝雍正帝為用兵西北起先設置軍機處,說明君主專制空前加強。()答案A解析人物、時間以及評價都符合史實,故題目正確。三、材料題18.丞相制度對中國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