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2)-第12章給藥第3講_第1頁
(12.3.2)-第12章給藥第3講_第2頁
(12.3.2)-第12章給藥第3講_第3頁
(12.3.2)-第12章給藥第3講_第4頁
(12.3.2)-第12章給藥第3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五節

藥物過敏試驗法第十二章給藥2025/5/22本次課的學習內容青霉素過敏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

鏈霉素過敏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破傷風抗毒素過敏試驗及脫敏注射法普魯卡因、碘、細胞色素C、頭孢菌素類藥物過敏試驗法學習目標了解:

普魯卡因與碘過敏試驗、細胞色素C

過敏試驗法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機理熟悉:

頭孢菌素類藥物的過敏試驗法掌握:

常用過敏試驗液的配制濃度、注入劑量和試驗結果判斷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處理

鏈霉素過敏反應的處理

破傷風抗毒素脫敏注射的原理和方法學習目標第五節藥物過敏試驗法

藥物過敏反應是異常免疫反應。

發生的原因在于抗原抗體的相互作用。

特別注意對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

家族過敏史的了解,過敏試驗。藥物過敏反應藥物機體抗體IgEIgGIgMT淋巴細胞致敏藥物過敏常見藥物過敏破傷風抗毒素細胞色素C頭孢菌素類青霉素普魯卡因鏈霉素過敏1928年亞歷山大·弗萊明

(AlexanderFleming)

1945年弗萊明、弗洛里和錢恩因“發現青霉素及其臨床效用”而共同榮獲了諾貝爾生理學和醫學獎青霉素的發現一、青霉素過敏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青霉素(Penicillin,PNC)

在分子中含有青霉烷,能破壞細菌細胞壁

在細菌細胞繁殖期起殺菌作用

作用:對青霉素敏感的G+和G-球菌、螺旋體

是第一種能夠治療人類疾病的抗生素青霉素

人類只有細胞膜無細胞壁,故對人類的毒性較小

常見的不良反應-過敏反應

青霉素過敏反應在各種抗生素中居首位

過敏反應的種類:皮膚過敏反應血清樣反應

過敏性休克(Ⅰ型)青霉素過敏反應發生的原因

藥物刺激人體產生免疫反應。

青霉噻唑酸、青霉烯酸是主要致敏物質。

藥物本身含雜質直接致敏。

多發生在曾用過青霉素或接觸過青霉素者,也有首次用藥者。

青霉素高分子聚合體性質穩定,經煮沸

滅菌處理后也不易破壞,抽吸過青霉素

的注射器是致敏來源。

青霉素降解產物可經空氣吸入而致敏。

青霉素過敏反應發生的原因

皮膚絲狀菌以及空氣中的某些霉菌可能產

生青霉素樣物質。

半合成青霉素(如阿莫西林、氨芐西林等)

與青霉素之間有交叉過敏反應,用藥前同樣要做皮膚過敏試驗。

青霉素過敏反應發生的原因(一)青霉素過敏試驗法【目的】

通過青霉素過敏試驗,確定患者對青霉素是否過敏,以作為臨床應用青霉素治療的依據。【操作前準備】

1.評估患者并解釋

評估:患者用藥史、過敏史及家族過敏史、病情、治療情況、用藥情況、心理狀態、意識狀態,對青霉素過敏試驗的認識程度、合作態度。

解釋:過敏試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及配合。(一)青霉素過敏試驗【操作前準備】2.患者準備:了解試驗的目的、方法、注意事項和配合要點;不宜空腹進行皮試。3.護士準備:穿戴整齊、洗手。4.用物準備:注射器、青霉素、稀釋液、消毒液;搶救藥物與用品。

注意藥物應現用現配。5.環境準備:安靜整齊、光線適宜(一)青霉素過敏試驗【操作步驟】

1.皮試液的配制:標準劑量為20u

50u/0.1ml

(1)80萬u青霉素+生理鹽水至4ml(2)取0.1ml+0.9ml生理鹽水(2萬u青霉素)(3)取0.1ml+0.9ml生理鹽水(2000u青霉素)(4)取0.1ml+0.9ml生理鹽水(200u青霉素)(一)青霉素過敏試驗2.試驗方法:(1)確定患者無青霉素過敏史(2)前臂掌側下段皮內注射青霉素皮試溶液0.1ml(含青霉素20或50u)(3)20min后觀察結果

(一)青霉素過敏試驗3.皮試結果的判斷陰性:皮丘無改變或縮小,周圍不紅腫,無紅暈,無自覺癥狀。陽性:局部皮丘隆起增大,出現紅暈,直徑大于1cm,周圍有偽足伴局部發癢。有時出現頭暈、惡心、心慌。嚴重時可發生過敏性休克。結果記錄:()、()(一)青霉素過敏試驗青霉素過敏試驗法

注意事項

試驗前詳細詢問患者的用藥史、過敏史及家族過敏史。

凡初次用藥、停藥3天后再用,以及在應用中更換青霉素批號時,均須做過敏試驗。

試驗液須臨用時配制,濃度與劑量須準確。

嚴密觀察患者。青霉素過敏試驗法

注意事項

皮試結果陽性者不可使用青霉素,并注明,將結果告知患者及其家屬。

如對皮試結果有懷疑,應作對照試驗,確認青霉素皮試結果為陰性方可用藥。

注射前要準備好急救藥物,一旦發生過敏,及時搶救。(二)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及處理

機制半抗原

機體

全抗原

IgE相同的變應原肥大細胞、嗜堿性粒細胞

活性物質組胺、緩激肽、白三稀等平滑肌收縮毛細血管擴張通透性腺體分泌高分子降解產物蛋白質、多肽分子全身反應、呼吸道反應、消化道反應、皮膚反應

青霉素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

各器官或組織的過敏反應

血清病型反應

過敏性休克

呼吸道過敏反應:哮喘或促發原有哮喘發作。

消化道過敏反應:腹痛、腹瀉、便血等,可引起過敏性紫癜。皮膚過敏反應:蕁麻疹,血管神經性水腫,嚴重者可引起剝脫性皮炎。

各器官或組織的過敏反應

一般在用藥后7~12天內發生

屬Ⅲ型變態反應

臨床表現與血清病相似

可見發熱,蕁麻疹,關節腫痛,淋巴結腫大,腹痛,皮膚發癢等

血清病型反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呼吸系統:

因喉頭水腫、支氣管痙攣、肺水腫引起胸悶、氣促、哮喘、呼吸困難,伴瀕死感。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循環系統:

因周圍血管擴張導致有效循環量不足,表現為面色蒼白、冷汗、紫紺、脈搏細弱、血壓下降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的臨床表現中樞神經系統:

因腦組織缺氧,表現為頭昏眼花、四肢麻木、意識喪失、抽搐、大小便失禁。其他:

蕁麻疹、惡心、嘔吐、腹痛、腹瀉。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及其處理急救措施

立即停藥、平臥、報告醫生、搶救。

立即皮下注射0.1%的鹽酸腎上腺素1ml,小兒酌減。如癥狀不緩解,可每隔30分鐘皮下或靜脈注射該藥0.5ml。

腎上腺素是搶救過敏性休克的首選藥物,有收縮血管、增加外周阻力、提升血壓、興奮心肌、增加心輸出量以及松弛支氣管平滑肌等作用。腎上腺素

(Adrenaline)

激動心肌、傳導系統和竇房結的β受體。

激活皮膚粘膜和內臟血管的β2受體,腎動脈明顯收縮,骨骼肌和冠狀動脈則擴張。

激動支氣管β2受體,使支氣管擴張。

作用于肝和脂肪β2受體,促進肝糖原和脂肪分解,升高血糖。腎上腺素

用于心臟驟停的搶救和過敏性休克搶救。

也可用于其他過敏性疾病(如支氣管哮喘、蕁麻疹)的治療。

與局麻藥合用有利局部止血和延長藥效。急救措施

氧氣吸入,改善缺氧癥狀。人工呼吸、呼吸興奮藥,氣管插管或氣管切開。

抗過敏遵醫囑給予激素類藥物。

使用抗組織胺藥物。

根據病情使用升壓藥物及補充血容量。

呼吸、心跳停止,應立即行心肺復蘇術。

同時密切觀察病人的生命體征、尿量、神志等病情變化,并做好紀錄。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及其處理★過敏性休克停藥、平臥、報告、搶救

吸氧改善缺氧皮下注射鹽酸腎上腺素建立靜脈通道補液,對癥治療不見好轉好轉抗過敏藥物激素類藥物血管活性藥物加重好轉復蘇搶救氣管插管、切開運用呼吸機好轉死亡

用藥前須詢問用藥史、過敏史和家族史。

使用青霉素前必須作過敏試驗。

對已接受青霉素治療的患者,停藥3天后或更換藥物批號應重做過敏試驗,結果應告知本人或家屬。

正確實施藥物過敏試驗,準確判斷皮試結果。如何預防青霉素過敏性休克

在做過敏試驗和用藥過程中,嚴密觀察患者的反應,并準備好搶救藥物。

青霉素應現用現配,配置試驗液或稀釋青霉素藥液的生理鹽水應專用。

試驗結果陽性者禁用青霉素,并在有關文件上注明陽性標志,并告知本人或家屬。如何預防青霉素過敏性休克

鏈霉素(streptomycin)是一種氨基葡萄糖型抗生素。1943年美國S.A.瓦克斯曼從鏈霉菌中析離得到,是繼青霉素后第二個生產并用于臨床的抗生素。它的抗結核桿菌的特效作用,開創了結核病治療的新紀元。二、鏈霉素過敏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鏈霉素

對革蘭氏陰性細菌及結核桿菌有較強的抗菌作用。

不良反應以對第八對腦神經的損害為多見。

鏈霉素還可導致發熱、皮疹等過敏反應。

過敏性休克發生率較青霉素低,但死亡率很高。鏈霉素過敏試驗法

皮試藥液的配制

試驗液的標準劑量:為2500u/1ml

將100萬u鏈霉素粉劑用生理鹽水稀釋為4ml藥液(25萬u/ml)

取0.1ml藥液+0.9ml生理鹽水(2.5萬u/ml)

取0.1ml藥液+0.9ml生理鹽水(2500u/ml)

皮內試驗

注入皮內0.1ml藥液(含250u鏈霉素)。

20min觀察結果并記錄。

皮試結果判斷同青霉素。鏈霉素過敏試驗法鏈霉素過敏反應及其處理

過敏反應的臨床表現同青霉素。

一旦發生過敏性休克,救治措施與青霉素過敏性休克基本相同。

靜脈注射氯化鈣或葡萄糖酸鈣。因鏈霉素可與鈣離子鉻合,使鏈霉素的毒性癥狀減輕或消失。破傷風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

TAT)

用破傷風類毒素免疫馬血漿經物理、化學方法精制而成。

能中和患者體液中的破傷風毒素。

常用于潛在有破傷風危險的外傷傷員,作為被動免疫的預防注射。三、破傷風抗毒素過敏試驗及脫敏注射法

破傷風抗毒素(TetanusAntitoxin,TAT)

常在救治破傷風患者時應用。

TAT是一種異種蛋白,具有抗原性,注射后可引起過敏反應。

表現為速發型或遲緩型血清病,偶可發生過敏性休克,搶救不及時可導致死亡。破傷風抗毒素(TAT)

使用破傷風抗毒素前,須作過敏試驗。結果陰性,方可使用。

TAT是一種特異性抗體,皮試結果陽性者,可采用脫敏注射法或注射人破傷風免疫球蛋白。TAT皮膚過敏試驗TAT試驗液的配制

從TAT藥液(1ml含1500U)中抽吸0.1ml加生理鹽水稀釋至1ml(含150U)。皮內試驗

皮內注射TAT0.1ml藥液(TAT15U),20min后觀察結果并記錄。TAT皮膚過敏試驗皮試結果判斷陰性

皮丘無改變,周圍無異常,無全身異常反應。陽性

皮丘紅腫,硬結直徑大于1.5cm,紅暈直徑大于4cm,有時出現偽足或局部發癢,全身過敏反應類似同青霉素過敏反應,以血清病型反應多見。

TAT脫敏注射法

原理

小劑量注射時變異原所致生物活性介質的釋放量少,不至于引起臨床癥狀。

短時間內連續多次藥物注射,可以逐漸消耗體內已經產生的IgE,最終可全部注入所需藥量而不致過敏。TAT脫敏注射方法

次數TAT量(ml)加0.9%氯化鈉溶液(ml)注射法

10.10.9肌內注射

20.20.8肌內注射

30.30.7肌內注射

4余量稀釋成1ml肌內注射TAT脫敏注射法TAT脫敏注射時應注意

多次小劑量注射藥物。

每隔20min注射一次。

密切觀察病人情況。如出現全身反應立即停藥并處理;如反應輕微,待癥狀消退后,

增加注射次數,劑量減少,間隔時間延長,以順利將全部藥液注入。四、普魯卡因與碘過敏試驗

毒性較小,是常用的局麻藥之一。

局部浸潤麻醉、神經阻滯麻醉。

不良反應有過敏反應和毒性反應。普魯卡因Procaine普魯卡因過敏試驗法普魯卡因過敏試驗

方法:0.25%普魯卡因溶液0.1ml皮內注射,20分鐘后觀察。結果的判斷及過敏反應的處理:同青霉素過敏試驗及過敏反應的處理。碘過敏試驗法

碘過敏試驗口服法:口服5%~10%碘化鉀5ml,每日3次,共3天,觀察結果。皮內注射法:皮內注射碘造影劑0.1ml,20分鐘后觀察結果。靜脈注射法:靜脈注射碘造影劑(30%泛影葡胺)1ml,5~10分鐘后觀察結果。

碘過敏試驗法結果判斷口服法:有口麻、頭暈、心慌、惡心嘔吐、流淚、流涕、蕁麻疹等癥狀為陽性。皮內注射法:局部有紅腫、硬塊,直徑超過lcm為陽性。靜脈注射法:有血壓、脈搏、呼吸及面色等改變為陽性。

對組織氧化、還原有迅速酶促作用。

在缺氧時,細胞色素C進入細胞及線粒體內,增強細胞氧化,提高氧利用。

用于組織缺氧急救和輔助用藥。

可引起過敏反應,用前需作過敏試驗。

五、細胞色素C過敏試驗

細胞色素C過敏試驗法皮內試驗:取細胞色素C溶液(每支2ml,內含15mg)0.1ml加生理鹽水至1ml(1m1內含細胞色素C0.75mg),皮內注射0.1ml(含細胞色素C0.075mg)。20分鐘后觀察結果。局部發紅、直徑大于1cm,出現丘疹者為陽性。

細胞色素C過敏試驗法劃痕試驗:在前臂下段內側,用75%乙醇常規消毒皮膚。取細胞色素C原液(每1ml含細胞色素C7.5mg)1滴,滴于皮膚上,用無菌針頭在表皮上劃痕兩道,長度約0.5cm;深度以有微量滲血為度。20分鐘后觀察結果。結果判斷同上述皮內試驗法。六、頭孢菌素類過敏試驗頭孢菌素過敏反應的機理與青霉素相似。主要由于抗原與抗體的相互作用而引起。對青霉素過敏者約有10%~30%對頭孢菌素過敏,而對頭孢菌素過敏者絕大多數對青霉素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