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必刷01選擇題(15大類108題)內容概覽內容概覽類型1物質的變化、性質、用途與分類類型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類型3化學式、化合價、化學用語類型4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類型5微粒構成物質、微粒的基本性質類型6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類型類型7空氣、氧氣、碳及其氧化物類型8水、溶液及溶解度類型9金屬、酸堿鹽類型10化學與社會類型11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類型12化學思想方法類型13創新實驗和微型實驗類型14坐標圖像類型15利用化學方程式的計算類型1物質的變化、性質、用途與分類1.(2024·四川德陽·中考真題)人類社會的發展離不開能源。下列能源開發利用過程中通過化學變化實現化學能轉變成電能的是()A.水力發電 B.風力發電 C.燃料電池發電 D.太陽能發電【答案】C【解析】A、水力發電是水能轉化為電能。A不符合題意;B、風力發電是風能轉化為電能。B不符合題意;C、燃料電池發電是由于發生化學變化而使化學能轉化為電能。C符合題意;D、太陽能發電是太陽能轉化為電能。D不符合題意。綜上所述:選擇C。2.中國古代科技長期領先世界,為世界文明發展作出巨大貢獻。下列我國古代制陶工藝中包含化學變化的是A.粉碎原料 B.塑拉成型 C.坯體晾干 D.入窯焙燒【答案】D【解析】A、粉碎原料過程中,只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B、塑拉成型過程中,只是物質狀態的改變,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C、坯體晾干過程中,只是水蒸發,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該選項不符合題意;D、入窯焙燒涉及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屬于化學變化,該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3.(2024重慶市南開中學九年級化學一模)三月春意盎然,百花盛開,正是踏青春游的好時節。下列有關活動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觀賞桃花 B.登高遠眺C.野外垂釣 D.生火燒烤【答案】D【解析】A、觀賞桃花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物理變化,故A錯誤;B、登高遠眺可以使視線更加開闊,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物理變化,故B錯誤;C、野外垂釣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物理變化,故C錯誤;D、生火燒烤過程中會有燃料的燃燒,燃燒過程中有新物質生成,則屬于化學變化,故D正確。故選D。4.(2024·四川巴中)物質的性質決定用途。下列物質的用途是利用其化學性質的是()A.天然氣用作燃料 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C.活性炭用來吸附色素和異味 D.金剛石用來裁玻璃【答案】A【分析】不需要發生化學變化就表現出來的性質是物理性質,需要發生化學變化表現出來的性質是化學性質。【解析】A、天然氣能燃燒因此可作為燃料,可燃性是化學性質,符合題意;B、干冰用于人工降雨是利用干冰升華能吸熱使水蒸氣液化,不需要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C、活性炭吸附有色物質,屬于物理變化,沒有通過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D、金剛石硬度大切割玻璃,不需要化學變化表現屬于物理性質,不符合題意;故選:A。5.(2024年江西省吉安市第一中學中考一模)下列“物質—性質—用途”的關系不正確的是()A.銅絲—硬度大—作電線 B.生石灰—能吸水并與水反應—作干燥劑C.干冰—升華吸熱—作制冷劑 D.酒精—可燃性—作燃料【答案】A【解析】A、銅絲具有良好的導電性,可用作電線,故A錯誤;B、生石灰能吸水并與水反應,可用作干燥劑,故B正確;C、干冰升華吸熱,可作制冷劑,故C正確;D、酒精具有可燃性,可作燃料,故D正確;故選A。6.(2024·四川巴中)分類是化學學習常用方法。下列有關物質的分類錯誤的是()A.鹽:
NaCl B.氧化物:CaO
C.堿:
D.單質:Hg
【答案】C【解析】A、鹽是由金屬離子與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FeSO4由金屬離子亞鐵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屬于鹽;NaCl由金屬離子鈉離子和鹽酸酸根離子即氯離子構成,屬于鹽。A正確;B、氧化物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CaO、H2O2都是由兩種元素組成,其中一種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屬氧化物。B正確;C、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堿。Ca(OH)2是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屬于堿;碳酸鈉是由金屬離子鈉離子與碳酸根離子形成的化合物,屬于鹽,不是堿。C錯誤;D、單質是由同種元素組成的純凈物,Hg是由汞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O3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D正確。綜上所述:選擇C。7.(2024·江蘇鎮江)下列歸類正確的是選項歸類內容A常見合金青銅、硬鋁、玻璃鋼B營養物質糖類、油脂、蛋白質C常見氮肥碳銨、尿素、氯化鉀D清潔能源石油、風能、太陽能【答案】B【解析】A、青銅、硬鋁分別是銅合金、鋁合金,玻璃鋼是玻璃纖維與合成材料復合而成的一種特殊材料,屬于復合材料,歸類不正確;B、糖類、油脂、蛋白質都是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糖類是主要的供能物質,油脂是重要的供能物質,蛋白質是構成細胞的基本物質,也是人體生長發育、組織更新、生命活動的調節等的物質基礎,歸類正確;C、碳銨、尿素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氮元素,均屬于氮肥;氯化鉀中只含有氮、磷、鉀這三種營養元素中的鉀元素,屬于鉀肥,歸類不正確;D、風能、太陽能均屬于清潔能源,石油燃燒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毒氣體,不屬于綠色能源,歸類不正確;故選:B。如圖是《天工開物》記載利用天然氣熬制井鹽的示意圖,根據圖示完成下面小題。8.下列物質屬于純凈物的是A.河水 B.甲烷 C.鹵水 D.砂石9.下列熬制井鹽的過程中,涉及化學變化的是A.開鑿鹽井 B.長竹去節 C.轉繩取鹵 D.井鹽熬制10.下列有關該記載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天然氣可能是由海洋生物的遺骸形成B.天然氣在燃燒過程中化學能轉化為熱能C.“曲竹”作用是將井中火焰引至爐灶D.展現了古人在工程技術方面有卓越智慧【答案】8.B9.D10.C【解析】8.A、河水含有水、泥沙、微生物等多種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B、甲烷的化學式為CH4?,有固定的組成,屬于純凈物,正確;C、鹵水含有氯化鈉等多種可溶性物質,屬于混合物,錯誤;D、砂石含有二氧化硅等多種成分,屬于混合物,錯誤。故選:B。9.A、開鑿鹽井只是改變了鹽井周圍物質的形狀和位置,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B、長竹去節只是對竹子進行加工,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C、轉繩取鹵是將鹵水提取出來,沒有新物質生成,屬于物理變化,錯誤;D、井鹽熬制過程中,需要生火,燃燒會產生新物質,屬于化學變化,正確。故選:D。10.A、天然氣可能是由海洋生物的遺骸在一定條件下經過漫長的過程形成的,該說法正確;B、天然氣燃燒時,發生化學反應,將化學能轉化為熱能,該說法正確;C、“曲竹”的作用是將井中的天然氣引至爐灶,而非火焰,該說法錯誤;D、利用天然氣熬制井鹽,體現了古人在工程技術方面的卓越智慧,該說法正確。故選:C。我國非物質遺產“打鐵花”表演十分壯觀。用特制工具勺取熔化的鐵水(含碳)打向空中,形成火星四射的現象。據此回答下列小題。11.所用“鐵水”屬于A.純凈物 B.混合物 C.單質 D.化合物12.關于“打鐵花”的說法正確的是A.鐵熔化過程放出熱量B.特制工具的材料熔點比鐵低C.只發生反應:3Fe+2O2Fe3O4D.發生劇烈氧化反應13.關于表演“打鐵花”的建議不合理的是A.佩戴隔熱手套、防護服、安全帽B.表演時盡量靠近觀眾C.應遠離易燃易爆物D.表演完畢,把現場清掃干凈【答案】11.B12.D13.B【解析】11.鐵水中含有鐵,還含有碳,是由多種物質組成的,屬于混合物;故選B;12.A、鐵熔化過程吸收熱量,故選項說法錯誤;B、用特制工具勺取熔化的鐵水(含碳)打向空中,則特制工具的材料熔點比鐵高,故選項說法錯誤;C、發生的反應除了,還有,故選項說法錯誤;D、發生的反應有、,發生了劇烈氧化反應,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D;13.A、用特制工具勺取熔化的鐵水(含碳)打向空中,形成火星四射的現象,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表演“打鐵花”應佩戴隔熱手套、防護服、安全帽,故選項說法正確;B、用特制工具勺取熔化的鐵水(含碳)打向空中,形成火星四射的現象,表演時盡量遠離觀眾,故選項說法錯誤;C、用特制工具勺取熔化的鐵水(含碳)打向空中,形成火星四射的現象,反應放出大量的熱,表演“打鐵花”應遠離易燃易爆物,故選項說法正確;D、鐵水在空氣燃燒,與氧氣反應生成四氧化三鐵固體,表演完畢,把現場清掃干凈表演“打鐵花”,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類型2化學實驗常用儀器及基本操作14.(2024·廣西·中考真題)下列行為不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的是()A.在實驗室嬉戲打鬧,吃零食B.遠離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藥品C.酒精燈不慎被碰倒著火,立即用濕抹布蓋滅D.眼里濺入藥品,立即用水沖洗,必要時送醫治療【答案】A【解析】A、實驗室禁止嬉戲打鬧、吃零食,不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符合題意;B、遠離火源存放易燃易爆藥品,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不符合題意;C、酒精燈不慎被碰倒著火,立即用濕抹布蓋滅,隔絕氧氣滅火,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不符合題意;D、眼里濺入藥品,立即用水沖洗,切不可用手揉眼睛,洗的時候要眨眼睛,必要時送醫治療,符合實驗室安全常識,不符合題意。故選:A。15.(2024·安徽·中考真題)在“粗鹽中難溶性雜質的去除”實驗活動中,溶解、過濾和蒸發三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的儀器是() A.酒精燈 B.漏斗 C.蒸發皿 D.玻璃棒【答案】D【解析】酒精燈用于加熱,在蒸發操作中用來加熱溶液。在溶解、過濾中不能用到,A不符合題意;漏斗在過濾時使用,在溶解和蒸發中不能用到,B不符合題意;蒸發皿用于溶液的蒸發,在溶解、過濾中不能用到,C不符合題意;溶解操作中用玻璃棒攪拌,加速溶解;過濾時用玻璃棒引流;蒸發時用玻璃棒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造成液滴飛濺。即溶解、過濾和蒸發三個步驟都需要用到的儀器是玻璃棒,D符合題意。16.(2024·北京市·中考真題)下列操作正確的是() A.傾倒液體 B.加熱液體 C.讀取液體體積 D.稀釋濃硫酸【答案】D【解析】A、向試管中傾倒液體藥品時,瓶塞要倒放,標簽要對準手心,瓶口緊挨試管口,圖示操作瓶塞要沒有倒放,瓶口沒有緊挨試管口,錯誤;B、加熱液體時,用酒精燈外焰加熱,且液體體積不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試管夾應該夾在試管的中上部,錯誤;C、量筒讀數時視線要與量筒內液體的凹液面的最低處保持水平,錯誤;D、濃硫酸溶于水放出大量的熱,密度大于水,稀釋濃硫酸時,要把濃硫酸緩緩地沿器壁注入水中,同時用玻璃棒不斷攪拌,以使熱量及時的擴散,一定不能把水注入濃硫酸中,正確。故選D。17.(2024·內蒙古呼和浩特·中考真題)具備規范的實驗技能是進行科學探究的基礎。下列實驗操作正確的是()A.蒸發B.測定溶液pHC.量取6.0mL水D.加熱液體
【答案】A【解析】A、蒸發時,應用玻璃棒不斷攪拌,防止局部溫度過高引起液滴飛濺,該選項操作正確;B、測定溶液pH時,不能用濕潤的pH試紙,該選項操作不正確;C、選取量筒時,應取略大于且接近所需量取的液體體積的量程,故應選10mL的量筒量取6.0mL的水,該選項操作不正確;D、加熱液體時,液體體積不能超過試管容積的三分之一,該選項操作不正確。故選A。18.(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下列用高錳酸鉀固體制取氧氣的系列操作中正確的是() A.取用藥品 B.加熱藥品 C.收集氧氣 D.氧氣驗滿【答案】C【解析】A、取用粉末狀藥品時,試管傾斜,用藥匙或紙槽把藥品送到試管底部,然后使試管直立起來,故選項錯誤;B、給試管中的固體加熱時,試管口應略向下傾斜,防止冷凝水倒流,炸裂試管,故選項錯誤;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用向上排空氣法收集氧氣,故選項正確;D、氧氣具有助燃性,氧氣驗滿:將帶火星的木條放在集氣瓶口,木條復燃,說明已經集滿,不能伸入集氣瓶內,故選項錯誤;故選:C。19.(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規范的實驗操作是進行科學實驗的基礎和保證。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A.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垂懸在試管口上方B.實驗室制取時,先加藥品,再檢驗裝置氣密性C.在點燃氫氣等可燃性氣體前,一定要先檢驗其純度D.做鐵絲在氧氣中燃燒實驗時,預先在集氣瓶底鋪一層細沙【答案】B【解析】A、向試管中滴加液體時,膠頭滴管垂懸在試管口上方,不能將膠頭滴管伸入試管內,更不能接觸試管壁,以免污染試劑,故說法正確;B、實驗室制取二氧化碳時,應該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然后添加藥品,防止裝置漏氣,更換儀器浪費藥品,故說法不正確;C、在點燃氫氣等可燃性氣體之前一定要先檢驗氣體的純度,以防氣體不純點燃時發生爆炸,故說法正確;D、鐵絲在氧氣中燃燒時,為防止生成物熔化濺落下來使瓶底炸裂,集氣瓶的底部應放少量的水或鋪一層細沙,故說法正確。故選B。類型3化學式、化合價、化學用語20.(2024·青海)下列微粒符號表示2個氫原子的是A.2H B.He C. D.【答案】A【解析】A、2H表示兩個氫原子,符合題意;B、He表示氦元素、1個氦原子,不符合題意;C、H2O表示水、水是由氫元素和氧元素組成的、一個水分子、一個水分子是由兩個氫原子和一個氧原子構成的,不符合題意;D、表示兩個氫分子,不符合題意;故選A。21.(2024·黑龍江龍江地區)下列物質的名稱、俗稱、化學式一致的是A.氫氧化鈣
生石灰
B.碳酸鈉
小蘇打
C.乙醇
酒精
D.氯化鈉
食鹽
NaCl【答案】C【解析】A、氫氧化鈣的俗稱是熟石灰或消石灰,其化學式為Ca(OH)2,生石灰是氧化鈣的俗稱,其名稱、俗名、化學式不一致;B、碳酸鈉俗稱純堿、蘇打,其化學式為Na2CO3,小蘇打是碳酸氫鈉的俗稱,其名稱、俗名、化學式不一致;C、乙醇俗稱酒精,化學式為C2H5OH,其名稱、俗名、化學式一致;D、食鹽的主要成分是氯化鈉,氯化鈉化學式為NaCl,其名稱、俗名、化學式不一致。故選:C。22.(2024·甘肅臨夏)市售加碘鹽是在食鹽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鉀(化學式為),其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A.+5 B.+3 C.+1 D.-1【答案】A【解析】碘酸鉀中鉀元素的化合價為+1,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設:碘酸鉀中碘元素的化合價為,根據化合物中各元素正負化合價代數和為0的規則可得:(+1)++(-2)×3=0,解得:=+5。即碘元素的化合價為+5。綜上所述:選擇A。23.(2024·湖北武漢)我國科研工作者將嫦娥五號采集的月球玄武巖中的磷灰石煅燒,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 B.中陽離子的符號為C.氧原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D.由三種元素組成【答案】D【解析】A、水中氫元素顯+1價,氧元素顯-2價,不符合題意;B、磷酸鈣由鈣離子和磷酸根離子構成,鈣離子屬于陽離子,離子的表示方法:在該離子元素符號的右上角標上該離子所帶的正負電荷數,數字在前,正負號在后,帶一個電荷時,1通常省略,多個離子,就是在元素符號前面加上相應的數字;故填:Ca2+,不符合題意;C、氧是8號元素,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故氧原子核外電子排布為2、6,故氧原子結構示意圖為:,不符合題意;D、由化學式可知,磷酸鈣由Ca、P、O三種元素組成,符合題意。故選D。24.(2024·遼寧)菠蘿因含丁酸乙酯()等物質而具有果香味。下列有關丁酸乙酯的說法正確的是A.1個分子中含有6個水分子 B.其中只含有兩種元素C.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 D.其中氫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答案】C【解析】A、丁酸乙酯由丁酸乙酯分子構成,1個丁酸乙酯分子中含有6個碳原子、12個氫原子和2個氧原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丁酸乙酯()由碳、氫、氧三種元素組成,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丁酸乙酯分子中碳、氧原子個數比為,說法正確,符合題意;D、丁酸乙酯中碳、氫、氧元素的質量比為,則丁酸乙酯中碳元素的質量分數最大,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C。25.(2024·吉林長春)宇航員在太空中鈣質流失嚴重,需要補鈣。如圖是某鈣片標簽的部分信息,下列說法正確的是碳酸鈣D3片【成分】碳酸鈣(CaCO3)、維生素D3等。【規格】每片含碳酸鈣0.75g。【用法用量】口服,咀嚼后咽下。成人:一次2片,一日1次,兒童酌量。A.服用鈣片可預防甲狀腺腫大B.碳酸鈣由3種元素組成C.碳酸鈣的相對分子質量是100g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從鈣片中攝取鈣元素的質量為0.3g【答案】B【解析】A.服用鈣片可以補充人體所需鈣元素,但不可以預防甲狀腺腫大,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B.碳酸鈣的化學式為CaCO3,由鈣、碳、氧三種元素組成,故選項說法正確,符合題意;C.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為“1”,1可以省略,因此,選項相對分子質量的單位錯誤,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按用量服用,成人每天從鈣片中攝取鈣元素的質量為,故選項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B。類型4原子結構、元素周期表26.(2024安徽)我國“鵲橋二號”中繼星使用鍍金鉬絲天線,搭建了地面與“嫦娥六號”的通信橋梁。如圖是鉬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關信息。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鉬的元素符號是MoB.鉬屬于金屬元素C.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5.96D.1個M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44【答案】D【解析】據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鉬的元素符號是Mo,A正確;鉬是金字旁,屬于金屬元素,B正確;據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元素名稱正下方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鉬的相對原子質量為95.96,C正確;據元素周期表的一格可知,鉬的原子序數是42,在原子中,原子序數=質子數=電子數,所以1個Mo中含有的電子數為42。1個Mo失去2個電子形成1個Mo2+,所以1個Mo2+中含有的電子數為42-2=40,D錯誤。27.(2024四川眉山)關于下列符號或圖示的說法正確的是①2H
②Al3+
③
④A.①表示2個氫原子B.②表示鋁元素的化合價為+3價C.③表示鎂原子的結構示意圖D.由④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6g【答案】A【解析】元素符號前面的數字表示原子個數,①表示2個氫原子,故A符合題意;位于離子符號中元素或原子團的右上角,表示一個離子所帶的電荷數,②表示1個鋁離子帶3個單位的正電荷,故B不符合題意;③質子數=原子序數,12號元素是鎂元素,質子數大于核外電子數,③表示鎂離子的結構示意圖,故C不符合題意;由④可知硒的相對原子質量為78.9,相對原子質量單位不為g,故D不符合題意。28.(2024四川遂寧)2024年以“創新預見6G未來”為主題的全球6G技術大會在南京召開。氮化鎵是制造芯片的材料之一。鎵的原子結構示意圖及鎵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鎵元素為非金屬元素 B.鎵原子的中子數是31C.圖中X的數值是8 D.鎵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g【答案】C【解析】鎵是“钅”字旁,所以鎵元素為金屬元素,A不符合題意;元素周期表一格左上角數字為原子序數=質子數,最下方數字為相對原子質量,相對原子質量≈質子數+中子數,所以鎵原子的中子數是70-31=39,B不符合題意;原子中質子數=核外電子數,所以31=2+X+18+3,X=8,C符合題意;相對原子質量的單位是“1”不是“g”,鎵的相對原子質量是69.72,D不符合題意。29.(2024湖北)液氫、液氧可作為火箭發動機的推進劑,其反應如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乙為氧化物B.丙的化學式為H2OC.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不變D.反應前后氧元素的化合價不變【答案】B【解析】根據反應的微觀示意圖可知,此反應是氫氣在氧氣中燃燒生成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2H2+O22H2O。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乙是O2,是由氧元素組成的純凈物,屬于單質,故A說法錯誤;由分子結構模型可知,丙的化學式為H2O,故B說法正確;由2H2+O22H2O可知,反應前后分子的個數發生了改變,故C說法錯誤;在反應物氧氣中,氧元素顯0價,在生成的水中,氧元素的化合價為-2甲,故D說法錯誤。閱讀下列材料,完成下面小題。材料1:利用甲烷在高溫、銅-鈀催化作用下分解可制取新型碳單質——石墨烯,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強度和優良的導電性能。材料2:工業上用甲烷水蒸氣重整制氫氣的效率高,流程如圖所示:30.查閱鈀元素在元素周期表的相關信息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鈀的元素符號為PdB.鈀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6.4gC.鈀元素屬于金屬元素D.鈀原子核外電子數為463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石墨烯和金剛石都是碳單質,都能導電B.甲烷制石墨烯過程中銅-鈀催化劑的性質不變C.材料2中催化重整過程需要吸收熱量D.材料2中合成氣的成分一定有CO、CH4和N232.甲烷和硫化氫催化重整也可高效制氫,其反應微觀示意圖如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丙的化學式為CS2B.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1C.反應前后分子種類不變D.保持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氫原子【答案】30.B31.C32.A【解析】30.A、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字母表示該元素的元素符號,鈀的元素符號為Pd,故選項說法正確;B、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漢字下面的數字表示相對原子質量,該元素的相對原子質量為106.4,相對原子質量單位是“1”,不是“g”,故選項說法錯誤;C、鈀元素名稱帶“钅”字旁,屬于金屬元素,故選項說法正確;D、根據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可知,左上角的數字表示原子序數,該元素的原子序數為46;原子中原子序數=核電荷數=質子數=核外電子數,則該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數為46,故選項說法正確;故選B;31.A、石墨烯具有很高的強度和優良的導電性能,石墨烯和金剛石都是碳單質,石墨烯能導電,金剛石幾乎不導電,故選項說法錯誤;B、甲烷制石墨烯過程中銅-鈀催化劑的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會發生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C、催化重整過程中需要天然氣燃燒供熱,則材料2中催化重整過程需要吸收熱量,故選項說法正確;D、甲烷和水蒸氣經催化重整得到合成氣,合成氣和水蒸氣經水氣交換、吸附分離,能分離出高純氫氣、馳放氣(含有CO、CH4、CO),不含氮元素,因此材料2中合成氣的成分不含N2,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C;32.A、由圖示可知,1個丙分子由1個碳原子和2個硫原子構成,則丙的化學式為CS2,故選項說法正確;B、由反應的微觀過程圖可知,該反應是CH4分子與H2S分子反應生成了CS2分子和H2分子,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H4+2H2SCS2+4H2,參加反應的甲、乙的分子個數比為1:2,故選項說法錯誤;C、該反應是CH4分子與H2S分子反應生成了CS2分子和H2分子,反應前后分子種類發生了改變,故選項說法錯誤;D、氫氣是由氫分子構成的,保持丁化學性質的最小微粒是氫分子,故選項說法錯誤。故選A。類型5微粒構成物質、微粒的基本性質33.(2024河南)分子、原子、離子都是構成物質的微觀粒子。下列物質由離子構成的是A.H2OB.CuSO4C.C60D.CH4【答案】B【解析】水由水分子構成,A不符合題意;CuSO4是由銅離子和硫酸根離子構成,B符合題意;C60是C60分子構成,C不符合題意;甲烷是由甲烷分子構成,D不符合題意。34.(2024重慶B卷)借助模型可以更好地認識物質的微觀構成。下列模型可以用來表示“HCl”的是A. B. C. D.【答案】D【解析】選項模型是由相同的兩個原子構成一個分子,而HCl分子是由氫原子和氯原子構成,故A不符合題意;選項模型一個分子是由三個原子構成,而一個HCl分子是兩個原子構成,故B不符合題意;選項模型只有一個原子,而一個HCl分子是兩個原子構成,故C不符合題意;選項模型一個分子是由兩個不同原子構成,因為氯原子半徑大于氫原子半徑,因此,大圓代表氯原子,小圓代表氫原子,故D符合題意。35.(2024安徽)青藏高原積雪冰川廣布,冰雪融水是江河源頭的重要補給水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水結冰時,水分子不再運動B.冰融化時,水分子種類發生了變化C.冰升華時,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D.冰與水混合得到混合物【答案】C【解析】水結冰時,水分子在永不停息的做無規則運動,A錯誤;冰融化時,水分子種類沒有發生變化,只是水分子的間隙改變,B錯誤;冰升華時,水分子間的間隔增大,C正確;冰與水是水的兩種不同狀態,冰與水混合得到的物質是由同種物質組成,屬于純凈物,D錯誤。36.(2024四川成都)空氣受熱實驗如圖。從微觀角度分析,正確的是A.分子體積變大B.分子個數增多C.分子運動加快D.分子種類改變【答案】C【解析】空氣受熱膨脹,該過程中沒有新物質生成,發的是物理變化,所以分子體積、個數、種類均不發生變化;分子的運動速率隨溫度升高而加快,所以分子運動加快,選C。類型6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類型37.(2024安徽)某實驗小組按圖a裝置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一段時間后,發現錐形瓶內部分固體變為紅棕色。實驗過程中瓶內物質或元素質量變化與圖b相符的是A.鐵粉的質量B.氮氣的質量C.氧元素的質量D.固態物質的質量【答案】A【解析】食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鐵粉的質量將隨時間的增加而減少,錐形瓶中氧氣反應完,鐵粉的質量不變,A符合題意;食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過程中,氮氣不參與反應,氮氣的質量不變,B不符合題意;食鹽水中的鐵粉生銹過程中,氧氣轉化到鐵銹中,氧元素的質量不變,C不符合題意;原固態物質是鐵粉,生銹后固態物質變為鐵銹,固態物質的質量先增加后不變,D不符合題意。38.(2024·黑龍江綏化)現將40gA和足量的B混合加熱。A與B發生化學反應,40gA完全反應后生成32gC和22gD,則參加反應的B與生成的D的質量比是A.20:7 B.7:11 C.5:4 D.16:11【答案】B【解析】40gA完全反應后生成32gC和22gD,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參加反應的B的質量=32g+22g﹣40g=14g,故參加反應的B和D的質量比是14g:22g=7:11。故選:B。39.(2024·青海)《天工開物》中有我國古代煉鐵的記載,煉鐵的主要原理是,X的化學式為A. B.CO C. D.【答案】D【解析】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反應前出現了2個鐵原子、3個碳原子和6個氧原子,反應后出現了2個鐵原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原子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后尚缺的3個碳原子與6個氧原子存在于3X中,即1個X分子中含有1個碳原子與2個氧原子,則X的化學式為CO2;故選:D。40.(2024·黑龍江龍江地區)固定和利用二氧化碳能有效減少空氣中的溫室氣體。工業上利用二氧化碳和物質X反應生產尿素,化學方程式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該反應中有三種氧化物B.X的化學式是C.尿素屬于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合施用D.屬于空氣污染物【答案】B【分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化學反應前后,原子的種類和數目不變,反應物中含C、O、N、H的個數分別是1、2、0、0,生成物中含C、O、N、H的個數分別是1、2、2、6,故反應物中還應含2個N、6個H,故X的化學式為:NH3。【解析】A、該反應涉及的物質為二氧化碳、氨氣、尿素和水,二氧化碳是由C、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氨氣是由N、H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尿素是由C、O、N、H元素組成的化合物,不屬于氧化物,水是由H、O元素組成的化合物,屬于氧化物,故涉及兩種氧化物,不符合題意;B、由分析可知,X的化學式為:NH3,符合題意;C、尿素不含銨根離子,不屬于銨態氮肥,尿素和草木灰不反應,可以混合施用,不符合題意;D、二氧化碳是空氣的組成成分之一,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不符合題意。故選B。41.(2024河北)當前,氨氣(NH3)的能源化應用逐漸成為研究熱點。工業上常用氮氣和氫氣合成氨氣,一定條件下,在密閉容器中加入反應物和催化劑進行該反應,反應前后各物質的質量如圖所示,圖中有兩處被墨跡遮蓋。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為8gB.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6gC.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D.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比為4∶1【答案】B【解析】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不變,反應前催化劑的質量為5g,故反應后催化劑的質量也為5g,故A錯誤;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反應前氫氣質量為52g+9g+34g-80g-0g=15g,參加反應的氫氣質量為15g-9g=6g,故B正確;氨氣是由氨分子構成的,每個氨分子是由1個氮原子和3個氫原子構成的,氨氣分子的微觀示意圖為,故C錯誤;根據質量守恒定律,參加反應的氮氣質量為:80g?52g=28g,生成的氨氣質量為34g?0g=34g,由化學方程式可知,參加反應的氮氣和生成的氨氣分子個數比為28∶34=14∶17,故D錯誤。
42.(2024·山東威海)模型認知是化學研究的重要科學方法。如圖是某化學反應的微觀過程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性質不變 B.生成的丙和丁的質量比為14:9C.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微粒個數比為3:2 D.該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答案】C【分析】依據圖示的分子結構可知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解析】A、化學反應前后,催化劑的質量和化學性質不變,物理性質可能改變,選項錯誤;B、由分析可知,生成的丙和丁的質量比為(5×28):(6×18)=35:27,選項錯誤;C、由分析可知,參加反應的甲與乙的微粒個數比為6:4=3:2,選項正確;D,由微觀示意圖可知,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反應生成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該反應不符合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外一種單質和另外一種化合物的特點,選項錯誤。故選C。43.(2024·廣西)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中珍藏著一枚長滿紅銹的魚鉤,它承載了紅軍長征路上的艱辛和戰友情。魚鉤生銹涉及反應4Fe(OH)2+O2+2H2O=4Fe(OH)3,該反應屬于A.分解反應 B.化合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答案】B【解析】根據可知,該反應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故選:B。44.(2024·河南·中考真題)《周禮·考工記》中記載,古人將含碳酸鈣的貝殼制成石灰乳,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生成物能除去絲帛污漬。以上反應中不涉及的基本反應類型是()A.化合反應 B.分解反應 C.置換反應 D.復分解反應【答案】C【解析】A、氧化鈣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該反應是兩種物質生成一種物質,符合“多變一”的特點,屬于化合反應,不符合題意;B、碳酸鈣高溫煅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該反應是一種物質生成兩種物質,符合“一變多”的特點,屬于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C、置換反應是一種單質和一種化合物反應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以上反應中不涉及置換反應,符合題意;D、在草木灰(含K2CO3)的水溶液中加石灰乳,碳酸鉀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該反應是兩種化合物相互交換成分生成另外兩種化合物,屬于復分解反應,不符合題意;故選:C。類型7空氣、氧氣、碳及其氧化物45.(2024山東濱州)下列關于空氣的說法錯誤的是A.空氣中氮氣的質量分數為78% B.稀有氣體可用于制造電光源C.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 D.植樹造林可以改善空氣質量【答案】A【解析】空氣中氮氣占空氣總體積78%,不是質量分數,故A符合題意;稀有氣體通電時會發出不同顏色的光,可制造多種電光源,故B不符合題意;氧氣用于供給動植物的呼吸,故C不符合題意;植樹造林可以吸收有害氣體,改善空氣質量,故D不符合題意。46.(2024山東煙臺)空氣是一種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有關空氣及其成分的說法錯誤的是A.二氧化碳是空氣污染物,也是重要的資源B.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C.氧氣能供給生物呼吸,約占空氣體積的21%D.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來延長食品保質期【答案】A【解析】二氧化碳是空氣成分之一,不屬于空氣污染物,但二氧化碳排放過多會導致溫室效應,A說法錯誤,符合題意;工業上可用分離液態空氣法制氧氣,B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氧氣約占空氣體積的21%,其用途是供給呼吸、支持燃燒,C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氮氣化學性質不活潑,可用作保護氣來延長食品保質期,D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47.校園微型空氣質量“檢測站”的組裝和使用可提高學生保護環境的意識。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空氣質量指數越高,空氣質量越好B.加強空氣質量檢測有利于調控工業布局、減少環境污染C.SO2、NO2、CO2臭氧、可吸入顆粒物、細顆粒物等是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D.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過高是引起酸雨的原因【答案】B【解析】A、空氣污染指數越高,空氣質量越差,故A錯誤;B、加強空氣質量檢測有利于調控工業布局、減少環境污染,保護環境,故B正確;C、SO2、NO2、CO、臭氧、可吸入顆粒物、總懸浮顆粒物等是計入空氣質量評價的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碳不屬于空氣污染物,故C錯誤;D、空氣中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含量過高是引起酸雨的原因,故D錯誤。故選:B。48.(2024·內蒙古赤峰)如圖是測定空氣中氧氣含量的改進實驗裝置(夾持裝置已省略),對該實驗認識正確的是A.現象:實驗過程中,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霧 B.推論:實驗后,玻璃管中剩余氣體具有可燃性C.分析:紅磷的量多或少,都不會影響實驗結果 D.評價:用改進裝置實驗,能減少對空氣的污染【答案】D【解析】A、實驗過程中,紅磷燃燒,產生大量白煙,A錯誤;B、實驗后,紅磷有剩余,且不再燃燒,說明玻璃管中剩余氣體不具有可燃性,B錯誤;C、紅磷必須過量,確保試管中的氧氣被完全消耗,紅磷不足會導致試管中有氧氣剩余,測量結果偏小,C錯誤;D、紅磷燃燒產生的五氧化二磷是有毒物質,該裝置在密封裝置內引燃紅磷,能減少五氧化二磷對空氣的污染,D正確。故選:D。49.(2024四川成都)氧氣的制取和性質實驗如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發生裝置僅由藥品狀態決定 B.該裝置能收集到純凈的氧氣C.紅熱木炭應迅速伸入集氣瓶瓶底 D.制取氧氣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答案】D【解析】發生裝置由反應物狀態和反應條件共同決定,故A選項說法錯誤;該裝置只能收集到較為純凈的氧氣,收集的氧氣中會混入水蒸氣等雜質,故B選項說法錯誤;木炭在氧氣中燃燒實驗中,要把紅熱的木炭緩慢放入集氣瓶中,以利于木炭與氧氣充分接觸,防止氧氣受熱逸出,實驗現象不明顯,故C選項說法錯誤;由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反應前后元素的種類不變,則制取氧氣的原料一定含有氧元素,故D選項說法正確。2024年2月6日,惠州中山公園(惠州府城遺址公園)升級改造開園暨惠州府衙遺址展示館建成開館。梌井9處建筑基址及漢代的陶網墜、隋唐時期的板瓦和瓦當、清代東坡先生野吏亭記碑等實物,以其濃厚的古韻向人們講述著沉淀千年的惠州故事。完成下面小題。50.東坡先生寫的《寒食帖》,歷經歲月但墨跡仍不變色,說明碳單質具有的性質是A.可以燃燒 B.還原性 C.顏色為黑色 D.常溫下化學性質不活潑51.金剛石、石墨都屬于碳單質,有關兩者的說法中不正確的是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故可用來裁玻璃、切割大理石B.石墨可用作電極材料,說明石墨具有導電性C.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兩者屬于同一種物質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故兩者的化學性質相同【答案】50.D51.C【解析】50.東坡先生寫的《寒食帖》歷經歲月墨跡仍不變色,是因為墨的主要成分是碳單質,在常溫下碳單質的化學性質不活潑,不易與其他物質發生化學反應,所以字跡能長時間保存,與碳可以燃燒、還原性以及顏色無關。故選:D。51.A、金剛石是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質,利用這一性質可用來裁玻璃、切割大理石,該選項說法正確;B、石墨可用作電極材料,是因為石墨具有導電性,該選項說法正確;C、金剛石和石墨雖然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但它們的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導致物理性質差異很大,屬于不同的物質,該選項說法不正確;D、金剛石和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組成的單質,它們的化學組成相同,所以化學性質相同,該選項說法正確。故選:C。52.(2024·黑龍江綏化)2035年我國要實現生態環境根本好轉,建設美麗中國。下列做法不符合這一主題的是A.分類回收廢舊電池,減少環境污染B.處理工業廢水,使之符合排放標準C.提倡大量使用一次性木筷,干凈衛生D.使用低碳燃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答案】C【解析】A、分類回收廢舊電池,可以節約資源,減少環境污染,符合環保主題,故A正確;B、處理工業廢水,使之符合排放標準,可以防止環境污染,故B正確;C、使用一次性木筷,會導致樹木使用量的增多,不利于空氣污染的防治,故C錯誤;D、使用低碳燃料,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有利于環境保護,故D正確;故選:C。53.(2024·內蒙古包頭)向甲乙兩個等體積充滿的軟塑料瓶中,分別倒入等體積的澄清石灰水與溶液(密度近似相等),擰緊瓶蓋振蕩后,現象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甲瓶注入的是澄清石灰水B.甲、乙瓶變癟的原因都是瓶內壓強減小C.向變癟的乙瓶中滴加適量溶液,無現象D.溶液濃度大于溶液濃度【答案】C【解析】A、二氧化碳和氫氧化鈉溶液、澄清石灰水反應,瓶內壓強變小,乙瓶中壓強變的更小,說明乙瓶是氫氧化鈉溶液,甲瓶是澄清石灰水,故說法正確;B、兩瓶變癟的原因都是二氧化碳反應了,使瓶內的壓強變小了,故說法正確;C、乙瓶中反應后生成碳酸鈉,碳酸鈉可以和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白色沉淀,故說法錯誤;D、倒入等體積的澄清石灰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兩瓶變癟的程度不同,乙比甲更癟,說明氫氧化鈉溶液的濃度大于氫氧化鈣的濃度,故正確。故選C。類型8水、溶液及溶解度54.(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水是寶貴的自然資源。下列對水的認識錯誤的是()A.明礬可用于吸附水中懸浮雜質 B.活性炭用于自來水殺菌消毒C.合理施用化肥和農藥,保護水體環境 D.實施雨污分流,改善城市環境【答案】B【解析】A、明礬具有吸附性,可吸附水中懸浮雜質,故A正確;B、活性炭內部疏松多孔的結構可以吸附水中的色素和有異味的物質,不能殺菌消毒,故B錯誤;C、農藥、化肥的不合理使用對水體會產生污染,所以減少水污染要合理施用農藥、化肥,故C正確;D、實施雨污分流,可以減少污染,改善城市環境,故D正確。故選:B。55.(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如圖是探究水的組成及變化的實驗裝置示意圖。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A.a管中的氣體可燃燒,燃燒時發出淡藍色火焰 B.該實驗生成氫氣與氧氣的質量比為C.該實驗說明水是由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的 D.該變化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答案】D【解析】A、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體積比為2:1,a管中的氣體體積較小,該氣體是氧氣,沒有可燃性,不能燃燒,錯誤;B、水通電時,負極產生氫氣,正極產生氧氣,體積比為2:1,不是質量比為,錯誤;C、水是由水分子構成,不是氫分子和氧分子組成,錯誤;D、電解水是消耗電能,將水分解為氫氣和氧氣,該變化是將電能轉化為化學能的過程,正確。故選D。56.(2024·內蒙古興安盟·中考真題)下列關于溶液的說法正確的是()A.溶液的溶劑一定是水B.長期放置不會分層的液體一定是溶液C.溶液是均一的、穩定的混合物D.海水曬鹽得到粗鹽后的母液是氯化鈉不飽和溶液【答案】C【解析】A、溶液的溶劑不一定是水,如碘酒中溶劑是酒精,不符合題意;B、溶液具有穩定性,長期放置不會分層,但是長期放置不會分層的液體不一定是溶液,如水長期放置不會分層,水屬于純凈物,不是溶液,不符合題意;C、溶液是溶質和溶劑混合而成的均一、穩定的混合物,符合題意;D、海水曬鹽得到粗鹽后的母液不能繼續溶解氯化鈉,是氯化鈉的飽和溶液,不符合題意。故選C。57.(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甲、乙、丙三種固體物質的溶解度曲線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溶解度甲>乙>丙B.t℃時,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丙>乙>甲C.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可通過蒸發結晶提純甲D.接近飽和的丙溶液可通過降低溫度達到飽和【答案】B【解析】A、據圖可知,t℃時溶解度甲>乙>丙。比較溶解度大小必須指明溫度。A不正確;B、據圖可知,t℃時溶解度甲>乙>丙。則t℃時,等質量的飽和溶液中溶劑的質量丙>乙>甲。B正確;C、據圖可知,甲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較大,乙的溶解度受溫度變化影響不大。所以甲物質中混有少量乙,可通過降溫結晶提純甲。C不正確;D、據圖可知,丙的溶解度隨溫度升高而減小,所以接近飽和的丙溶液可通過升高溫度達到飽和。D不正確。綜上所述:選擇B。58.(2024·河北·中考真題)如表是和在不同溫度時的溶解度,小明用其中一種物質(X)進行了如圖所示的實驗(水蒸發忽略不計)。下列分析錯誤的是()溫度/℃204060溶解度/g31.663.911088.0103125A.X為 B.③中溶液為X的不飽和溶液C.④中溶液的質量為 D.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②=③>④【答案】C【解析】A、根據表格中的數據可知,40℃時,KNO3溶解度為63.9g,NaNO3溶解度為103g,根據分析可知,X為NaNO3,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根據分析可知,X為NaNO3,40℃時,NaNO3溶解度為103g,100g水加入100gNaNO3形成不飽和溶液,分成兩等分,其中一份是溶液③,則③中溶液為X的不飽和溶液,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溶液④在降溫之前是溶液②分成兩等份中的其中一份,降溫前的溶液中溶劑質量=100g×12=50g,溶質質量=100g×12=50g,20℃時,NaNO3溶解度為88g,根據溶解度概念可知,20℃時,50g水中最多溶解44gNaNO3,D、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溶液③是溶液②的一部分,根據溶液的均一性,溶液③溶質質量分數=溶液②中溶質的質量分數=50%,根據C選項分析可知,溶液④中溶液質量=94g,溶質質量=44g,溶質的質量分數=,因此溶液中溶質的質量分數:②=③>④,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59.(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用下圖所示濃硫酸配制100g質量分數為9.8%的稀硫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經過計算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9.8mL,水為90.2mLB.實驗所需的主要儀器有燒杯、溫度計、托盤天平、量筒C.稀釋時把水倒入盛有濃硫酸的燒杯中,并不斷攪拌D.若少量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答案】D【解析】A、濃硫酸稀釋的過程中溶質的質量不變,故所需濃硫酸的質量為,故所需濃硫酸的體積為,需要加入水的質量為,故需要水的體積為,說法錯誤;B、實驗所需的主要儀器有燒杯、量筒、玻璃棒、膠頭滴管,說法錯誤;C、稀釋濃硫酸時放熱,要將濃硫酸注入水中,并不斷用玻璃棒進行攪拌,說法錯誤;D、若少量濃硫酸沾到皮膚上,應立即用大量的水沖,再涂上3%-5%的碳酸氫鈉溶液,說法正確;故選D。類型9金屬、酸堿鹽60.2024年11月我國科研人員在金屬抗腐蝕研究等方面取得新進展,有效解決了金屬表面極端拒水性持久保持的關鍵難題,下列有關金屬的說法不正確的是A.防止金屬銹蝕有利于保護金屬資源B.為了防止鐵生銹,一般可以采取在鐵制品表面涂漆的方式C.金屬鋁比金屬鐵更耐腐蝕,說明鐵比鋁活動性強D.將金屬制成合金后,合金的熔點會比其組成金屬低,抗腐蝕性會增強【答案】C【解析】A、防止金屬銹蝕有利于保護金屬資源,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為了防止鐵生銹,一般可以采取在鐵制品表面涂漆的方式,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鋁比鐵活動性強,但金屬鋁比金屬鐵更耐腐蝕,是因為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阻止內部鋁進一步被氧化,說法錯誤,符合題意;D、將金屬制成合金后,合金的熔點會比其組成金屬低,抗腐蝕性會增強,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C。61.2025春晚《秧BOT》節目中跳舞機器人驚艷全場。跳舞機器人使用鋁合金作為主要材料,關節部分使用銅導線連接電路。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使用銅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B.鋁制品抗腐蝕性強的原因是表面易形成致密的氧化鋁薄膜C.不用鐵制作機器人外殼的原因是鐵在空氣中容易生銹D.用稀硫酸不能驗證鋁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答案】D【解析】A、使用銅作導線,是因為銅具有良好的導電性,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B、鋁制品抗腐蝕性強的原因是鋁在常溫下能與空氣中的氧氣反應生成一層致密的氧化鋁薄膜,能阻止內部金屬進一步被氧化,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不用鐵制作機器人外殼的原因是鐵在空氣中容易生銹,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鋁與稀硫酸反應生成氫氣和硫酸鋁,銅與稀硫酸不反應,說明金屬活動性,因此用稀硫酸能驗證鋁和銅的金屬活動性順序,說法錯誤,符合題意。故選:D。62.(2024·江蘇宿遷·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性質和用途對應關系正確的是()A.鹽酸具有揮發性,常用作除鐵銹B.碳酸氫鈉受熱易分解,常用作治療胃酸過多C.濃硫酸具有強腐蝕性,常用作干燥劑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常用作冰箱除味劑【答案】D【解析】A.鹽酸具有酸的通性,能與鐵銹成分氧化鐵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從而除去鐵銹,對應關系錯誤,故A錯誤;B.碳酸氫鈉能與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水和二氧化碳,常用作治療胃酸過多,對應關系錯誤,故B錯誤;C.濃硫酸具有吸水性,常用作氣體干燥劑,對應關系錯誤,故C錯誤;D.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以吸附色素和異味,所以活性炭常用作冰箱除味劑,對應關系正確,故D正確。故選:D。63.(2024·四川巴中·中考真題)人被有些蚊蟲叮咬后,蚊蟲在人的皮膚內分泌出蟻酸,使叮咬處很快腫成大包而痛癢。下圖是生活中常見物質的pH,可以減輕痛癢癥狀的物質是()A.醋 B.蘋果汁 C.蘿卜汁 D.肥皂水【答案】D【解析】A、由圖可知醋顯酸性,故A選項不符合題意。B、蘋果汁顯酸性,故B選項不符合題意。C、蘿卜汁接近中性,由分析可知要想減輕痛癢,應涂抹堿性物質,故C選項不符合題意。D、肥皂水顯堿性可減輕痛癢,故D選項符合題意。故選D。64.(2024·山東濟寧·中考真題)某同學學習酸、堿的知識后,構建了有關酸、堿與X、Y、Z三種初中常見物質之間的反應關系圖,圖中連線兩端的物質均能發生化學反應,其中X為黑色固體,Y、Z為氧化物,常溫下,Z為氣體。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X為 B.若Y與稀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Y為C.X與Z發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D.X與Y發生的化學反應屬于置換反應【答案】A【分析】Y為氧化物,能與硫酸反應,Y為金屬氧化物,如氧化銅、氧化鐵;X為黑色固體,能與金屬氧化物Y反應,故X為碳單質,碳單質具有還原性,能把金屬氧化物中的金屬置換出來;Z為氧化物,能與氫氧化鈉反應,所以Z為非金屬氧化物,且Z能與碳單質反應,則Z為二氧化碳,二氧化碳與碳高溫生成一氧化碳。【解析】A、由分析可知,X為碳單質,選項錯誤;B、Y是金屬氧化物,若Y與稀H2SO4反應得到黃色溶液,則Y為中含有鐵離子,故為Fe2O3,氧化鐵與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鐵和水,硫酸鐵溶液呈黃色,選項正確;C、由分析可知,X與Z發生反應為二氧化碳與碳高溫生成一氧化碳,方程式為:,選項正確;D、X與Y發生的化學反應為碳單質與金屬氧化物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金屬單質和二氧化碳,符合一種單質與一種化合物生成另一種單質和另一種化合物,屬于置換反應,選項正確;故選A。65.(2024·北京·中考真題)下列物質混合后產生白色沉淀的是()A.溶液和溶液 B.溶液和C.NaOH溶液和稀硫酸 D.溶液和稀鹽酸【答案】A【解析】A、碳酸鈉和氫氧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和氫氧化鈉,產生白色沉淀,符合題意;B、過氧化氫在二氧化錳的催化下分解生成水和氧氣,產生氣泡,不符合題意;C、氫氧化鈉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水,無明顯現象,不符合題意;D、碳酸氫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二氧化碳和水,產生氣泡,不符合題意。故選A。66.(2024·江蘇鎮江·中考真題)下列各組溶液,不用其它試劑就能鑒別出來的是()A.CuSO4、NaOH、BaCl2、KCl B.CaCl2、K2CO3、Na2CO3、HClC.MgSO4、NaOH、Ba(NO3)2、KNO3 D.AgNO3、NaCl、MgCl2、HNO3【答案】A【解析】A、CuSO4溶液是藍色的,首先鑒別出藍色的CuSO4溶液;能與CuSO4溶液反應產生藍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與CuSO4溶液反應產生白色沉淀的是BaCl2溶液,無明顯變化的是KCl溶液,不加其它試劑可以鑒別,故選項正確;B、K2CO3、Na2CO3溶液與稀鹽酸反應均能產生氣體,與氯化鈣反應均產生碳酸鈣白色沉淀,無法鑒別K2CO3、Na2CO3,故選項錯誤;C、MgSO4溶液與NaOH、Ba(NO3)2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KNO3與其它三種物質都不反應,故可以鑒別MgSO4和KNO3,但不能區分出NaOH、Ba(NO3)2,故選項錯誤;D、AgNO3溶液與NaC1、MgCl2溶液反應均能產生白色沉淀,HNO3與其它三種物質都不反應,故可以鑒別AgNO3和HNO3,但不能區分出NaCl、MgCl2,故選項錯誤。故選A。67.(2024·江蘇常州·中考真題)氮肥為解決人類面臨的糧食危機做出了重大貢獻。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氮肥可由氮氣在一定條件生產制得 B.氮肥中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C.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用能增強肥效 D.氮肥可為農作物提供N、P、K等元素【答案】A【解析】A、氮肥可由氮氣在一定條件生產制得,說法正確,符合題意;B、氮肥中氫元素的化合價為+1價,銨根的化合價為+1價,則氮元素化合價為-3價,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C、銨態氮肥與草木灰混用會放出氨氣,降低肥效,故銨態氮肥不能與草木灰混用,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D、氮肥中含有氮元素,可為農作物提供N元素,說法錯誤,不符合題意。故選:A。68.為測定某氫氧化鈉固體是否變質,興趣小組同學取一定量的樣品配制成溶液,加入錐形瓶中,再逐滴加入稀鹽酸至過量,并利用傳感器測定錐形瓶中的含量,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氫氧化鈉固體已全部變質B.時段溶液下降C.時溶液中的溶質只有一種D.向后的溶液中加入,溶液仍為無色【答案】B【解析】A、據圖可知,0~50s時段,幾乎沒有二氧化碳產生,發生的是氫氧化鈉和稀鹽酸反應生成氯化鈉和水,說明氫氧化鈉固體沒有全部變質。A不正確;B、據圖可知,50~100s時段,二氧化碳的量逐漸增加,說明未變質的氫氧化鈉完全被消耗,溶液的堿性變弱,pH下降。B正確;C、據圖可知,150s時,二氧化碳的量繼續增加,說明溶液中的溶質除生成的氯化鈉外還有未反應的碳酸鈉,所以150s時溶液中的溶質有氯化鈉和碳酸鈉兩種。C不正確;D、據圖可知,200s后的溶液中鹽酸過量,向200s后的溶液中加入Fe2O3,則鹽酸與Fe2O3反應生成氯化鐵和水,氯化鐵溶液為黃色,所以向200s后的溶液中加入Fe2O3,溶液為黃色。D不正確。綜上所述:選擇B。69.(2024·山東青島·中考真題)分離提純是獲取物質的重要方法,其思路有兩種:一是除去雜質,二是提取目標產物。如圖是海水綜合利用的部分流程(操作已省略),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已知:該粗鹽中含泥沙、、、等雜質。A.流程Ⅰ中X、Y溶液的順序不能顛倒B.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C.流程Ⅱ中提純氯化鎂是通過“提取目標產物”的思路實現的D.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性質差異決定的【答案】A【解析】A、粗鹽中含泥沙、、、等雜質加入過量的氯化鋇,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量X是指氫氧化鈉,氫氧化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鈉,過量Y是指碳酸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鋇反應生成氯化鈉和碳酸鋇沉淀,過濾,除去泥沙、硫酸鋇、氫氧化鎂、碳酸鋇和碳酸鈣,Y和X顛倒,氯化鋇與硫酸鈉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氯化鈉,過量的碳酸鈉與氯化鎂反應生成碳酸鎂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與氯化鈣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氯化鈉,碳酸鈉與氯化鋇反應生成碳酸鋇沉淀和氯化鈉,再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過濾除去泥沙、硫酸鋇、碳酸鎂、碳酸鈣、碳酸鋇,兩種操作得到溶液含有氫氧化鈉、碳酸鈉和氯化鈉,流程Ⅰ中X、Y溶液的順序能顛倒,說法錯誤;B、生石灰是指氧化鈣,氧化鈣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流程Ⅱ中的石灰乳可用生石灰替代,說法正確;C、依據質量守恒定律可知:化學變化前后元素種類不變,流程Ⅱ中提純氯化鎂是通過“提取目標產物”的思路實現的,說法正確;D、混合物分離提純的方法是由混合物中各組分的性質差異決定的,說法正確;故選:A。類型10化學與社會70.(2024·廣西·中考真題)蔗糖產業被稱為“甜蜜的事業”。2023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廣西時指出,要“把這個特色優勢產業做強做大”。吃甘蔗時感覺到甜,這是因為甘蔗中富含()A.糖類 B.油脂 C.蛋白質 D.無機鹽【答案】A【解析】A、吃甘蔗時,會感覺到甜味,這是因為甘蔗中含有蔗糖,蔗糖屬于糖類,油脂、蛋白質、無機鹽沒有甜味。故選A。71.(2024·山東濟南·中考真題)《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可指導人們選擇和搭配食物。下列說法中,不合理的是()A.要均衡膳食,使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保持適當比例B.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攝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質C.鐵、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D.為了健康,不吃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答案】D【解析】A、要均衡膳食,使攝入的各種營養成分保持適當比例,有利于身體健康,故選項說法正確;B、蛋白質是構成人體細胞的基本物質,人體的生長發育、組織的更新等都離不開蛋白質,因此生長發育期的青少年應攝入比成人更多的蛋白質,故選項說法正確;C、鐵、鋅、碘、硒等微量元素,對人體健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故選項說法正確;D、糖類(碳水化合物)是主要能量來源。米飯等含碳水化合物的食物應合理攝入,不能完全不吃,故選項說法不正確。故選D。72.(2024·山東濱州·中考真題)人體中各元素的含量與人體健康息息相關。下列元素中,因攝入量不足而容易異致貧血癥的是()A.鐵 B.碘 C.鈣 D.鋅【答案】A【解析】A、鐵是合成血紅蛋白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貧血,故選項正確;B、碘是合成甲狀腺激素的主要元素,缺乏會患甲狀腺腫大,故選項錯誤;C、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缺乏幼兒和青少年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故選項錯誤;D、鋅影響人體發育,缺鋅會引起食欲不振,生長遲緩,發育不良,故選項錯誤。故選A。73.(2024·四川樂山·中考真題)化學與生產生活密切相關,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人體中鈣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B.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C.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D.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答案】A【解析】A、鈣主要存在于骨骼和牙齒中,使骨骼和牙齒具有堅硬的結構支架,幼兒和青少年缺鈣會患佝僂病,老年人會患骨質疏松;鐵是血紅蛋白的組成成分,人體中鐵元素含量過低會引起貧血,故A說法錯誤;B、食鹽腌制具有抑菌作用,可以用食鹽腌制魚和肉等,以延長保存時間,故B說法正確;C、蔬菜水果富含維生素,食用蔬菜和水果等可以補充人體所需維生素,故C說法正確;D、用新能源汽車代替燃油汽車,可以減少傳統燃油的使用,以減少對空氣的污染,故D說法正確;故選:A。74.(2024·甘肅臨夏·中考真題)化學與人類的健康密切相關。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A.嚴重缺鈣會得甲狀腺腫大 B.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癥C.霉變大米淘洗后可食用 D.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延長保質期【答案】B【解析】A、缺碘會引起甲狀腺腫大,缺鈣會引起佝僂病或者骨質疏松,故A錯誤;B、人體缺鐵會引起貧血癥,故B正確;C、霉變的大米產生了黃曲霉素,黃曲霉素有毒,淘洗后也不能食用,故C錯誤;D、甲醛有毒,會使食物中的蛋白質變性,不能用甲醛溶液浸泡海產品保鮮,故D錯誤。故選B。75.(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材料的應用貫穿人類文明。下列物質屬于有機合成材料的是A.彩漆鴛鴦形盒中的木料B.四羊方尊中的青銅C.C919飛機外殼中的鋁鋰合金D.宇航服中的合成纖維【答案】D【解析】A.木料屬于天然有機材料,故A錯誤;B.青銅是銅、錫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B錯誤;C.鋁鋰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C錯誤;D.合成纖維屬于有機合成材料,故D正確。故選:D。76.(2024·廣東廣州·中考真題)能源與生活息息相關。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石油屬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B.天然氣燃燒產生的二氧化碳可造成酸雨C.乙醇汽油用作汽車燃料可減少空氣污染D.太陽能電池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答案】B【解析】A、煤、石油、天然氣三大化石燃料,都是不可再生資源,故正確;B、二氧化硫、二氧化氮會造成酸雨,二氧化碳不會造成酸雨,故錯誤;C、乙醇燃燒生成二氧化碳和水,使用乙醇汽油可以減少汽車尾氣的污染,故正確;D、太陽能電池是將太陽能轉化為電能,故正確。故選B。77.(2024·黑龍江大慶·中考真題)化學就在我們身邊,人類的衣、食、住、行都離不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棉花屬于合成纖維B.葡萄糖可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C.水泥、玻璃等化工產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D.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可適當節省石油資源【答案】A【解析】A、棉花屬于天然纖維,故A選項說法錯誤,符合題意;B、葡萄糖和氧氣通過呼吸作用發生緩慢氧化產生二氧化碳和水,釋放出能量,因此葡萄糖可為人體組織提供營養,故B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C、水泥、玻璃等化工產品都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故C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D、在汽油中加入適量乙醇,可適當節省石油資源,減少對環境的污染,故D選項說法正確,不符合題意。故選A。78.(2024·廣東深圳·中考真題)化學與環境、資源息息相關,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直接排放未處理的污水可以節約成本B.思考樂華華同學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可以促進節能環保C.回收廢舊塑料制品,可以直接大量焚燒排放D.大量使用農藥和化肥可以提高產量【答案】B【解析】A、未處理的污水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質,直接排放會污染環境,A錯誤;B、利用太陽能、風能等清潔能源可以減少化石燃料的使用,促進節能環保,B正確;C、大量焚燒廢棄塑料制品會產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有害氣體,污染空氣,C錯誤;D、大量使用農藥化肥會污染水土,D錯誤。故選:B。79.(2024·山東濰坊·中考真題)下列物質的歸類正確的是()A.純凈物:液態氧
干冰
石灰石 B.堿:純堿
火堿
消石灰C.人體供能物質:淀粉
油脂
蛋白質 D.合成材料:滌綸
塑料
合金【答案】C【解析】A、液態氧是液態氧氣,液氧、干冰都是由一種物質組成的,都屬于純凈物;石灰石中含有多種礦物質,屬于混合物,故錯誤;B、純堿是碳酸鈉的俗稱,是由鈉離子和碳酸根離子組成的化合物,屬于鹽;堿是指在溶液中電離出的陰離子全部是氫氧根離子的化合物,火堿和消石灰都是堿,因為它們在溶液中都能電離出氫氧根離子,故錯誤;C、人體供能物質有:糖類、油脂、蛋白質,淀粉屬于糖類,故正確;D、滌綸、塑料都屬于合成材料,合金屬于金屬材料,故錯誤。故選C。80.(2024·江蘇南通·中考真題)生活中處處有化學。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花生油的主要成分為淀粉 B.油鍋著火后立即用鍋蓋蓋滅C.制作門窗的鋁合金屬于有機高分子材料 D.鐵釘在干燥的空氣中比在潮濕的空氣中更易生銹【答案】B【解析】A.花生油是從花生中提取的食用油,它屬于植物油,而植物油和動物脂肪的主要成分都是油脂,而不是淀粉,故A選項錯誤;B.油鍋著火時,如果立即用鍋蓋蓋滅,可以隔絕空氣(氧氣),使火焰熄滅,故B選項正確;C.鋁合金是由鋁與其他金屬(如銅、鎂、鋅等)通過熔合而成的具有金屬特性的物質,它屬于金屬材料,而不是有機高分子材料,有機高分子材料通常是由有機高分子化合物制成的,如塑料、合成纖維、合成橡膠等,故C選項錯誤;D.鐵釘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氧氣和水蒸氣共同作用的結果,在潮濕的空氣中,鐵釘更容易接觸到水蒸氣,從而加速生銹過程,而在干燥的空氣中,由于缺少水蒸氣,鐵釘生銹的速度會大大減慢,故D選項錯誤;故選:B。類型11實驗方案設計與評價81.(2024·黑龍江牡丹江)下列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的是A.灼燒聞氣味鑒別羊毛線和棉線 B.用肥皂水鑒別軟水和硬水C.用火柴梗比較蠟燭火焰各層的溫度 D.用帶火星木條鑒別空氣和呼出氣體【答案】D【解析】A、羊毛線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灼燒產生燒焦羽毛的氣味,棉線的主要成分是纖維素,灼燒產生燒紙的氣味,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B、用肥皂水鑒別軟水和硬水,水樣中加入肥皂水,振蕩后產生浮渣多的是硬水,產生泡沫多的是軟水,可以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C、把一根火柴梗放在蠟燭的火焰中約1-2秒后,通過不同地方的炭化程度,可比較火焰各層的溫度,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合理;D、空氣和呼出氣體均不能使帶火星的木條復燃,無法鑒別,故選項實驗方案設計不合理;故選:D。82.(2024·山東臨沂)下列實驗方案中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磷礦粉和分別取樣,觀察外觀B除去CuO中的少量木炭粉在空氣中充分灼燒C鑒別硬水和軟水分別取樣,加入等量肥皂水,振蕩,觀察現象D除去NaCl溶液中的少量加入過量溶液,過濾【答案】D【解析】A、磷礦粉通常呈現灰白色粉末狀,而K2SO4則為白色晶體,則通過觀察外觀可以鑒別磷礦粉和K2SO4,該選項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B、木炭粉在空氣中充分灼燒生成二氧化碳氣體,能除去雜質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符合除雜原則,該選項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C、含有較多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是硬水,不含或含有較少可溶性鈣、鎂化合物的水是軟水。肥皂水可鑒別硬水和軟水,其中產生較多泡沫的為軟水,產生較少泡沫或較多浮渣的為硬水,該選項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D、Na2SO4能與過量Ba(NO3)2溶液反應生成硫酸鋇沉淀和硝酸鈉,能除去雜質但引入了新的雜質硝酸鈉、硝酸鋇,不符合除雜原則,該選項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D。83.(2024·甘肅臨夏)利用物質的性質差異可以實現物質的鑒別和除雜。下列實驗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鑒別稀鹽酸和NaCl溶液分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觀察現象B鑒別木炭粉和鐵粉觀察顏色C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加入適量溶液,過濾D除去N2中的少量O2將氣體通過灼熱的銅網【答案】B【解析】A、鹽酸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紅色,氯化鈉不能使紫色石蕊溶液變色,則能鑒別,該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B、木炭粉和鐵粉均為黑色,不能鑒別,該方案不能達到實驗目的;C、氫氧化鋇和氯化鎂反應生成氫氧化鎂沉淀和氯化鋇,既能除去雜質,也不能引入新雜質,該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D、銅和氧氣反應生成氧化銅,既能除去雜質,也不能引入新雜質,該方案能達到實驗目的。故選B。84.(2024·黑龍江大慶)下列實驗設計能達到實驗目的的是A.探究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B.驗證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C.驗證質量守恒定律D.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答案】B【解析】A、該實驗中,溶質種類和溶劑種類均不同,變量不唯一,無法探究同種溶質在不同溶劑里的溶解性,不符合題意;B、該實驗中,白磷和紅磷均是可燃物,溫度相同,均與氧氣接觸,白磷燃燒、紅磷不燃燒,說明溫度達到了白磷的著火點,沒有達到紅磷的著火點,則紅磷的著火點比白磷的高,符合題意;C、該實驗中,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鋅和氫氣,氫氣是氣體,會散逸到空氣中,導致左邊質量減小,無法驗證質量守恒定律,不符合題意;D、該實驗中,木炭在空氣中燃燒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氣體,化學反應前后,壓強變化不大,無法測定空氣中氧氣的含量,不符合題意。故選B。85.(2024·青海)下列實驗不能達到目的的是選項ABCD實驗方案實驗目的探究鐵釘生銹的條件探究的部分性質收集氧氣并驗滿比較鐵、銀金屬活動性【答案】C【解析】A、第一個試管中的鐵釘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生銹;第二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水接觸,不生銹;第三個試管中的鐵釘只與氧氣接觸,不生銹,說明鐵生銹的條件是與氧氣和水同時接觸,故A能達到實驗目的;B、下層的蠟燭先熄滅,上層的蠟燭后熄滅,說明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氣大,不能燃燒且不支持燃燒,故B能達到實驗目的;C、氧氣的密度比空氣大,可選擇向上排空氣發生收集氧氣,導管應該伸入集氣瓶底部且不觸及瓶底,氧氣具有助燃性,驗滿的方法為:將帶火星的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至2030中國汽車防爆膜行業消費動態及銷售趨勢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氨茶堿片市場營銷渠道與投資運作模式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柔性材料行業需求態勢及運營效益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實驗室濾紙行業發展動態及投資前景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塑膠盒行業風險評估及發展潛力研究報告
- 2025年罕見病藥物研發激勵政策深度解析及產業未來趨勢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變頻發電機市場前景預判與未來發展戰略規劃報告
- 2025至2030中國壓縮沼氣市場前景調研及發展前景規模研究報告
- 快消品包裝2025年循環經濟模式創新應用案例報告
- 財務管理理論在實際中的應用試題及答案
- 鍋爐生產單位質量安全員、安全總監-特種設備考試題庫
- 2023年上海鐵路局集團有限公司招聘筆試真題
- 游艇概論-第6章-游艇的動力裝置
- 2024年度中國鈉離子電池報告
- 川崎病病例討論
- 我的教育故事
- 《有機化學:糖》課件
- 智慧果園系統構建與應用
- TJSHLW 001-2024 土壤修復管控工程全過程監管數據接入規范
- 2024年全國職業院校技能大賽高職組(檢驗檢疫技術賽項)考試題庫(含答案)
- 2023年廣東廣州中考滿分作文《一樣的舞臺不一樣的我》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