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_第1頁
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_第2頁
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_第3頁
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_第4頁
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湖北省襄陽四校2015—2016學年上學期高三期中考試語文試題

★祝考試順利★第I卷

閱讀題甲

必考題一、現代文閱讀(9分,毎小題

3分)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3題。史學重在探尋規律探討命運劉澤華自古以來,我國史學就強調“經世致用”。周初提出“夏鑒”“殷鑒”,其后又有“欲知大道,必先為史”“以古為鑒,可知興替”“史之為用,其利甚博,乃生人之急務,為國家之要道”等。概而言之,就是“以史明道”。道的含義很廣,要義有“道理”“道路”“知然否”等。這些精辟之論都隱含著我們所說的規律問題,規律問題也就是命運問題。史學的內容那么多,如何探求命運問題呢?探討規律、命運問題,首先要敢于面對歷史的真實。歷史一去不復返,考古可以顯示部分本相,但多數靠歷史著作的記述來傳遞。由于人們立場、觀念的差別,歷史記述本身就有“真”“虛”“假”的問題,即“直書”“曲筆”“虛言”等差別。后人對歷史的認識,同樣因立場、觀念的差別,又加了一層“真”“虛”“假”。因此,歷史研究者的首要之責是求歷史之“真”。誠如錢大昕所說:“史非一家之書,實千載之書,祛其疑,乃能堅其信,指其瑕,益以見其美。”求“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僅要有充分的才、學、識、德,還要敢于面對由于利益糾葛而出現的掩飾、扭曲歷史之“真”現象,因而還要有“膽”。只有揭示歷史之“真”,才有可能求規律、說命運。弄清歷史現象之“真”是探討規律、命運問題的第一步,進一步則是探求歷史內在的本質之真。本質不是羅列材料的直觀認識所能達到的,要靠抽象。比如歷史上的租佃關系,把現象揭示出來固然要下很大功夫,但其本質是什么?在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之前,占主導地位的認識是地主對租佃者施“仁義”、養活了租佃者。蘇軾說:“民庶之家,置莊田,招佃客,本望租課,非行仁義。”從蘇軾的言辭看,當時頗為流行的看法是地主家對佃戶行“仁義”,而蘇軾的看法具有反潮流性,非常了不起。同時代的李元弼說的就與蘇軾相反:“佃戶勤強,便足衣食,全藉主家照顧。”呂陶說得更直接:“天下之自耕而食為天子之農者,十無二三;而食于富人而為之農者,蓋七八矣。”佃戶是“食于富人”的。盡管有思想家對惡劣的地主進行過撻伐,但主、佃是誰養活誰?多數人認為佃戶是被地主養活、靠地主而得生的。馬克思主義傳入中國后,認識發生了根本性轉變,認定是地主剝削佃戶,而得出這一結論的理論依據是剩余價值學說。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學說把古今剝削規律的謎底基本說透了,這才真正揭示出歷史內在的本質之真。司馬遷說的“通古今之變”,就是要探尋規律、探討命運。本質性連續就是規律,而不論現象有怎樣的變化和變形。如何做到“通古今之變”?比如,當前我們常聽到關于社會不公的聲音。如何認識和對待社會不公問題,需要歷史地考察。30多年的改革開放帶來了我國經濟社會快速發展,快速發展不可避免地使許多歷史中的問題更加凸顯,這些問題也關涉規律和命運。其實,像社會不公這類問題有更深層的歷史原因,需要史學參與解析。勇于面對現實的史學應該能夠提出可資參考的解決之路,但實際上我們的史學還沒有頂上來,功能還亟待全面發揮。托克維爾說過:“當過去不再照亮未來,人心將在黑暗中徘徊。”當今時代,我們面臨很多有關民族和人類命運的問題,史學應該走到前臺來。

[《人民日報》2015-08-27]1.下列關于“探求歷史規律問題”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探求歷史規律問題,要有充分的才、學、識、德、膽去揭示歷史之“真”。B.探求歷史規律問題,要通過對歷史材料進行抽象,探求歷史內在的本質之真。C.探求歷史規律問題,還需要馬克思主義等先進的理論來指導。D.探求歷史規律問題,可以解決我們當前遇到的關于社會不公的問題。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項是(

)A.歷史著作的記述本身就有“直書”“曲筆”“虛言”等差別,所以不可信。B.后人因對歷史的認識有立場、觀念的差別,故求“真”是不容易的事。C.只有弄清歷史現象之“真”,才有可能探尋歷史規律、探討歷史命運。D.有時,人們會由于利益糾葛而掩飾、扭曲歷史,不敢面對歷史的真實。3.

根據原文內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我國周初提出“夏鑒”“殷鑒”,其后又有“以古為鑒,可知興替”等“以史明道”的論述,說明我國史學自古以來就強調“經世致用”。B.蘇軾對歷史上租佃關系的認識和呂陶一樣,而馬克思主義剩余價值學說才把古今剝削規律的謎底基本說透了,揭示出歷史內在的本質之真。C.不論歷史現象有怎樣的變化和變形,都是有規律的,司馬遷說的“通古今之變”,就是要探尋規律、探討命運。D.勇于面對現實的史學應該走到前臺來,對當今我們面臨的很多有關民族和人類命運問題,提出可資參考的解決之路。二、古代詩文閱讀(36分)(一)文言文閱讀(19分)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題。崔衍,字著,深州安平人。父倫,字敘。倫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虜背約留二歲執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終不屈,乃許還。

衍,天寶末擢明經,調富平尉。繼母李不慈,倫自吐蕃歸,李敝衣以見,問故,曰:“衍不吾給。”倫怒,召衍,將袒而鞭之,衍涕泣無所陳。倫弟殷趨白:“衍所稟舉送夫人所,尚何云!”倫悟,繇是譖無入。調清源令,勸民力田,懷附流亡,觀察使馬燧表其能,徙美原。父卒,事李益謹,歲為李子郃償負不勝計,故官刺史,妻子僅免饑寒。歷蘇、虢二州。虢居陜、華間,而賦數倍入,衍白太重。裴延齡領度支,方聚斂,私謂衍:“前刺史無發明,公當止。”衍不聽,復奏:“州部多巖田,又郵傳劇道,屬歲無秋,民舉流亡,不蠲減租額,人無生理。臣見長吏之患,在因循不以聞。不患陛下不憂恤也,患申請不實;不患朝廷不矜貸也。陛下拔臣大州,寧欲視民困而顧望不言哉?”德宗公其言,為詔度支減賦。遷宣歙池觀察使,簡靜為百姓所懷。幕府奏聘皆有名士,后多顯于時。卒,年六十九,贈工部尚書。

衍儉約畏法,室無妾媵,祿稍周于親族,葬埋嫁娶,倚以濟者數十家。及卒,不能蕆喪,表諸朝,賜賻帛三百段,米粟稱之。先是,天下以進奉結主恩,州藏耗竭,韋皋、劉贊、裴肅為之倡。贊死,衍代之。舊貢金錫凡十八品,皆倍直市于州,民匱,多逃去,衍至,蠲革之。居十年,嗇用度,府庫充衍。及穆贊代州,以錢四十萬緡假民賦,故雖旱,人不流捐,由衍蓄積有素也。路應為觀察使,以衍有惠在民,言狀。元和元年,詔書褒美,謚曰懿。(節選自《新唐書?列傳第八十九》)4.下列對文中畫波浪線部分的斷句,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倫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虜背約/留二歲/執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B.倫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虜背約/留二歲/執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C.倫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虜背約/留二歲/執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D.倫寶應二年/以右庶子使/吐蕃虜背約/留二歲/執倫至涇州/逼為書約城中降倫/不從更/囚邏娑城/閱六歲/5.對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語的解釋,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古代男子有名有字,稱自己往往稱字,稱別人往往稱名。B.明經,漢朝出現的選舉官員的科目,被推舉者須明習經學。C.擢,一般表示升官,“左遷”是降職的委婉說法,“徙”則表示一般的調職。D.謚號是人死之后給予的稱號,有官謚、私謚之分,有褒有貶。

6.下列對原文有關內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崔衍忠孝兩全,名動天下。崔衍對自己的繼母以德報怨;任宣歙池觀察使時,政務簡便,被百姓懷念;死后朝廷加封他為工部尚書。B.崔衍為民請命,直言敢諫。崔衍奏報虢州賦稅太重,請求減免賦稅;裴延齡勸崔衍不要沒事找事,崔衍依然上書皇帝,陳述本州民眾的困窘。

C.崔衍獎掖人才,勤政愛民。他所選擇的屬下官員,多為名流;宣州發生旱災,他從府庫中拿出四十萬貫錢代百姓交稅,因此宣州人不至于流散。D.崔衍嚴于律己、家風嚴整。崔衍不僅室無妾媵,而且親族數十家的葬埋嫁娶都靠他的俸祿周濟,以致他去世后窮得連喪葬費都拿不出來。

7.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0分)(1)繼母李不慈,倫自吐蕃歸,李敝衣以見,問故,曰:“衍不吾給。”(5分)(2)父卒,事李益謹,歲為李子郃償負不勝計,故官刺史,妻子僅免饑寒。(5分)

(二)古代詩歌閱讀(11分)閱讀下面這首宋詩,完成8~9題。點絳唇①

陸游采藥歸來,獨尋茅店沽新釀。暮煙千嶂,處處聞漁唱。

醉弄扁舟,不怕黏天浪。江湖上,遮回②疏放,作個閑人樣。【注】①本詞作于作者被彈劾,罷職還鄉,閑居山陰時。②遮回,掩飾。8.詞中描寫了詩人哪幾種生活?這種生活展現了怎樣的詩人形象?(5分)

9.有人說本詞疏闊放縱,令人生散發弄扁舟之意;也有人說本詞灑脫中寓抑郁,有壯志難酬之悲。你同意哪種說法?請說說你的依據。(6分)(三)名篇名句默寫(6分)10.補寫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在《勸學》中,荀子強調君子的天性并非有什么差異,只是善于借助外力的一句是:“

。”(2)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中“

。”兩句,成為遠隔千山萬水的朋友之間表達深厚情誼的不朽名句。(3)《詩經·衛風·氓》中以桑葉的枯黃飄落,比喻女子的憔悴和被棄的句子是:“

。”

選考題

請考生在第三、四兩大題中選定其中一大題作答。注意:作答時必須用2B鉛筆在答題卡上把所選大題題號后的方框涂黑。只能做所選定大題內的小題,不得選做另一大題內的小題。如果多做,則按所做的第一大題計分。三、文學類文本閱讀(25分)11.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熟

藕汪曾祺劉小紅長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聰明,一街的人都喜歡她。

這里已經是東街的街尾,店鋪和人家都少了。比較大的店是一家醬園,坐北朝南。醬菜里有

一種麒麟菜,即百花菜,不貴,包在荷葉里。麒麟菜是脆的,半透明,不很咸,白嘴就可以吃。孩子買了,一邊走,一邊吃,到了家已經吃得差不多了。

醬園對面是周麻子的果子攤。隔壁是楊家香店。楊家香店的斜對面,隔著兩家人家,是周家南貨店,亦稱雜貨店。這家賣的東西真雜。老板一天說不了幾句話,跟人很少來往,見人很少打招呼,有點不近人情。他生活節省,每天青菜豆腐湯。有客人來,不敬煙,不上點心,連茶葉都不買一包,只是白開水一杯。因此有人從《百家姓》上摘了四個字,作為他的外號:“白水竇章”。白水竇章除了做生意,寫賬,沒有什么別的事。不看戲,不聽說書,不打牌,一天只是用一副骨牌“打通關”,打累了,走到門口閑著。看來往行人,看狗,看碾坊里放青回來的騾馬,看鄉下人趕到湖西歇伏的水牛,看對面店鋪里買東西的顧客。周家南貨店對面是一家絨線店,是劉小紅家開的。絨線店賣絲線、花邊、絳子,還有一種上了漿的紗條,叫做“鱔魚骨子”,是捆扎東西用的。絨線店賣這些東西不用尺量,而是在柜臺邊刻出一些道道,用手拉長了這些東西在刻出的道道上比一比。劉老板夫婦就這么一個女兒,嬌慣得不行,要什么給什么,給她的零花錢也很寬松。劉小紅從小愛吃零嘴,這條街上的零食她都吃遍了。她最愛吃的是熟藕。正對劉家絨線店是一個土地祠。土地祠廂房住著王老,賣熟藕。王老無兒無女,孤身一人,一輩子賣熟藕。全城只有他一個人賣熟藕。煮熟藕很費時間,一鍋藕得用微火煮七八個小時,這樣才煮得透,吃起來滿口藕香。王老夜里煮藕,白天賣,睡得很少。他煮藕的鍋灶就安在劉家絨線店門外右側。小紅很愛吃王老的熟藕,幾乎每天上學都要買一節,一邊走,一邊吃。小紅十一歲上得了一次傷寒,吃了很多藥都不見效。她在床上躺了二十多天,街坊們都來看過她。她吃不下東西。王老到南貨店買了蜜棗、金橘餅、山楂糕給送來,她都不吃,搖頭。躺了二十多天,小臉都瘦尖了,媽媽非常心疼。一天,她忽然叫媽:“媽!我餓了,想吃東西。”媽趕緊問:“想吃什么?給你下一碗餃面?”小紅搖頭。“沖一碗焦屑?”小紅搖頭。“熬一碗稀粥,就麒麟菜?”小紅搖頭。“那你想吃什么?”“熟藕。”那還不好辦!小紅媽拿了一個大碗去找王老,王老說:“熟藕?吃得!她的病好了!”王老挑了兩節煮得透透的粗藕給小紅送去。小紅幾口就吃了一節,媽忙說:“慢點!慢點!不要吃得那么急!”小紅吃了熱藕,躺下來,睡著了。出了一身透汗,覺得渾身輕松。日子過得真快,轉眼小紅二十了,出嫁了。婆家姓翟,也是開絨線店的。翟家絨線店開在北市口。北市口是個熱鬧地方,翟家生意很好。丈夫原是小紅的小學同學,還做了兩年同桌,對小紅也很好。北市口離東街不遠,小紅隔幾天就回娘家看看,幫王老拆洗拆洗衣裳。王老輕聲問小紅:“有了沒有?”小紅紅著臉說:“有了。”“一定是個白胖小子!”“托您的福。”王老死了。早上來買熟藕的看看,一鍋煮熟藕,還是溫熱的,可是不見王老來做生意。推開門看看,王老不知什么時候已經斷了氣。小紅正在坐月子,來不了。她叫丈夫到周家南貨店買了一對“大八”,到楊家香店“請”了三股香,叫他在王老靈前點一點,叫他給王老磕三個頭,算是替她磕的。王老死了,全城再沒有第二個人賣熟藕。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遠存在的。

(選自《長江文藝》)

(1)下列對本文相關內容和藝術特色的分析和鑒賞,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A.作品開頭寫“劉小紅長得很好看,大眼睛,很聰明,一街的人都喜歡她”,說明王老也不例外,他和小紅之間有深厚的情誼。B.本篇文章以華麗的語言寫風土人情,為小說中的人物出場做好環境的渲染、氣氛的烘托,是一種別致的鋪墊。C.小說還以調侃的筆調寫了周家南貨店的老板——有點不近人情的守財奴,毫無趣味的吝嗇鬼,外號“白水竇章”。D.王老死后,小紅坐月子不能來,叫她丈夫給王老磕三個頭,算是替她磕的,可見小紅對王老的孝心和情誼。E.劉小紅婚后回娘家,王老與她的一段對話顯得有些不合情理,應該只有父母才能問及,王老這樣問有些不合身份。(2)汪曾祺的小說頗有其師沈從文先生的遺風,具有一種散文化的風格,請結合文本分別從語言、情節、人物三方面分析這一特色。(6分)(3)小說結尾說“但是煮熟藕的香味是永遠存在的”,請結合作品分析“香味”有哪些內涵?(6分)

(4)小說的主人公是王老,但刻畫劉小紅的文字偏多,請探究作者這樣安排的理由。(8分)

四、實用類文本閱讀(25分)12.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1)~(4)題。(25分)挑戰愛因斯坦的人王煜1941年的一天,香港機場,一個年輕人,穿著一件非常臃腫的大衣,他的大衣里面密密麻麻全是插袋,插袋里面全是英文的物理研究書籍和資料。這個毅然拋棄在美國的一切優越條件、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國、用教學和科研來參與抗戰的人,就是后來被國際學界公認為“中國核能之父”“第一個揭露原子彈秘密”的盧鶴紱。11月,盧鶴紱抵達廣東坪石鎮的國立中山大學,任理學院教授。理學院院長康辛元在迎接盧鶴紱夫婦倆時,感慨地說:“你們從天堂墜入了地獄。”1942年暑假,盧夫人產期將近,坪石鎮沒有婦產醫院,夫婦倆只得乘小船去火車站,再轉火車到湖南某縣城。盧夫人出院后,盧鶴紱開始操持家務。每天,他背著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雞屎、牛糞滿地。一日三餐忙完后,便在油燈下備課。在一座古廟里,他給大學四年級學生講授理論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等課程。1944年,盧鶴紱向西逃避戰亂。即使在這樣的環境中,盧鶴紱還一邊講課,一邊密切關注國際學界的動向,能獲得的學術雜志,他全部手寫抄錄下來,學術札記在炮火中也從未間斷。他于1942年寫成、1944年在國內《科學》上發表的《重原子核內之潛能及其利用》一文,全面闡述了核裂變的實驗發現及有關理論,并預言了人類大規模利用原子能的可能性,被學界認為是“第一個給中國讀者全面介紹原子能物理知識及其應用”的科學著述。1955年,盧鶴紱被高教部調到北大技術物理系任教,進入了抽調全國院校教師辦起來的、絕密的“546培訓班”。在后來的“兩彈元勛”中,有7位是盧鶴紱在“546培訓班”的學生。當時的北大,教學條件非常落后,有些實驗無法進行,教學難度很大。為突破難點,盧鶴紱采用了深入淺出、不看講稿的講解,許多本來很難理解的核物理過程,經他講解,學員們理解得都特別深刻。在“文革”那段特殊時期,盧鶴紱仍堅持科研。從1970年至1985年,他留下大量科研筆記。他的日記和一般人的不一樣,在封面上標著“紅”和“專”兩類,“紅”是記錄日常生活的,“專”則記錄專業內容。原來,他怕科研日記被人看到抓“小辮子”。一直到晚年,盧鶴紱從未停止過在科研創新上的步伐。1995年,8l歲的盧鶴紱與他的弟子王世明撰寫的《對馬赫原理的一個直接驗證》一文在美國《伽利略電動力學》上發表,該雜志的主編評價這篇論文:“開辟了挑戰愛因斯坦的新方向。”這篇文章之前曾被美國《物理學刊》拒絕刊登,對此,盧鶴紱坦然地說:“一般編輯部都不敢登這種文章,他們迷信愛因斯坦,怕人家說他們不懂物理學。”他不怕自己被人認為是瘋子,關于這篇論文,他說:“我不過是把天空戳了一個洞罷了!”正當研究要繼續時,盧鶴紱于1997年病故,為世人留下八大提綱和正在進行的44項研究,已發表的論文僅僅是他研究內容的1/10。關于這項對愛因斯坦相對論的質疑,美國國家科學院在2002年投入巨資,用發射衛星的手段,深入進行這方面的實驗。盧鶴紱除了是一位全球聞名的物理學大師,還是著名的京劇票友。科學與藝術的結合,更增添了他的人格魅力。盧鶴紱一生中多次登臺演出京劇。在燕京大學求學期間,他和同學一起參加過公演并得到好評。在美國參加宋美齡發起的“抗日捐款義演”,演出《四郎探母》;1945年,再次登臺為黃河賑災義演獻唱。他說:“中國的傳統京劇蘊含著人生哲學,它對社會安定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再說,繁忙緊張的工作之余,吟唱京劇,心情特別輕松愉快,不啻是一種‘醒腦劑’。還有,經常唱京劇可增大肺活量,對一個人的健康長壽很有好處。”他甚至把京劇帶到了物理課堂上。在講到物理學上的概念馬鞍點時,盧鶴紱說:“記得當年諸葛亮六出祁山,那個地方就是馬鞍點。”說完競唱了幾句京劇。這樣一唱,氣氛變得十分活躍,馬鞍點的概念也深深留在學生的腦海里了。正因為在科學和人文上的深厚積淀,盧鶴紱去世以后,美國休斯敦大學和明尼蘇達大學均為他樹立銅像,美國檀香山市還把每年的6月15日定為“盧鶴紱日”。盧鶴紱百年誕辰之際,復旦大學也為他在校園里樹立了銅像。在紀念大會上,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盧鶴紱先生不僅是學術上的大師,同時是一個有故事、有情懷的人,這是最為珍貴的,是我們最為敬仰的。”

(摘自《新民周刊》2014年第27期)相關鏈接①盧鶴紱,山東萊州人。核物理學家。在家庭的熏陶下,盧鶴紱從小熱衷于鉆研理工科學。②盧鶴紱治學嚴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他為復旦大學校慶80周年題詞“格物致知、運用自如”。并解釋說,物就是物質,格就是指探討尋求它的規律性,把客觀世界物質現象規律化。(1)下列對材料有關內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當的兩項是(

)(

)(5分)A.盧鶴紱1941年11月抵達廣東坪石鎮的國立中山大學學校本部時,任理學院院長的康辛元在迎接中感慨地說:“你們從天堂墜入了地獄。”表達了對盧鶴紱夫婦無比的敬佩之情。B、盧鶴紱“開辟了挑戰愛因斯坦的新方向”,并為世人留下八大提綱和正在進行的44項研究,因此被公認為“中國核能之父”“第一個揭露原子彈秘密”的人。C、盧鶴紱參與撰寫的《對馬赫原理的一個直接驗證》論文是對愛因斯坦理論的挑戰,最初卻被美國《物理學刊》不懂物理學的編輯拒絕刊登。D、無論在怎樣的特殊條件下,盧鶴紱一方面始終堅持科學研究與創新,另一方面一生致力于物理基礎理論的教育工作,取得了卓越成就。E、盧鶴紱在科學和人文上均有深厚的積淀。基于此,國內外多所大學在校園里為他樹立了銅像,盧鶴紱也成為后人最為敬仰的大師。(2)文章從哪些方面寫了盧鶴紱夫婦“從天堂墜入了地獄”?請結合材料簡述。(6分)

(3)盧鶴紱取得了卓越的成就,促使其成功的原因是什么?請結合材料分析。(6分)

(4)復旦大學校長、中科院院士楊玉良說:“盧鶴紱先生不僅是學術上的大師,同時是一個有故事、有情懷的人,這是最為珍貴的,是我們最為敬仰的。”“有情懷”在文中表現在哪些方面?請就其中一個方面聯系現實,談談你的看法。(8分)

第II卷

表達題

五.語言文字運用(20分)1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橫線處的成語,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①

走在機場的彭于晏

,哪怕身旁的美女助理不時淺笑搭話,彭于晏也只是稍作應答。②

那時候,知識的總量還沒那么大,如果一個人

幾十年,他就可把所學的那個專業的門類全部拿下。③

鞏俐坐下來看模特演繹各種款式的泳衣時,

。事后她接受訪問,透露想設計泳衣,因為她本身很喜歡色彩,希望嘗試一下。A.目不窺園

目不轉睛

目不斜視

B.目不斜視

目不轉睛

目不窺園C.目不斜視

目不窺園

目不轉睛

D.目不轉睛

目不窺園

目不斜視14.下列各句中,沒有語病的一句是(

)(3分)A.人人爭做中國好網民,才能匯聚網絡正能量,占領主戰場,讓各種網絡謠言、欺詐、色情信息沒有立足之處,從而構建起無限生機與正義的中國網絡正能量。B.2015年中國大學就業競爭力排行榜發布,清華大學再次衛冕桂冠,北京大學其次。而榜單前十位的高校中,七所位于北京、上海。C.日本研究人員日前宣布,他們從鴕鳥蛋中大量成功提取能與導致中東呼吸綜合征的冠狀病毒強烈結合的抗體。D.隨著香格里拉峰會的結束以及中美高層會談的展開,南海問題正在降溫,有關中美關系的思考正在逐步回歸到理性與務實的基調上來。15.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的語句,銜接最恰當的一組是(

)(3分)現代社會競爭無處不在,孩子們不可能在溫室里獲得真正的成長。但正如教育學家提醒的,

。①認真傾聽孩子們的夢想

②給孩子們最想要也最適合的教育③審慎對待他們的精神需求

④體會他們的內心感受⑤必須了解兒童

⑥家長才能走出“一步不能落下”的焦慮A.⑤④⑥②①③

B.⑤④①③⑥②

C.⑥②①③⑤④

D.⑥②⑤④①③16.在下面一段文字橫線處補寫恰當的語句,使整段文字語意完整連貫,內容貼切,邏輯嚴密。每處不超過20個字(6分)所謂分裂,就是不統一:里邊的人想的是外邊,外邊的人想的是里邊;工作要按部就班的人想的是自由自在,

;結婚的人想的是不受婚姻的約束,單身的人想的是固定的情感對象;

,農村的人想的是到城里見見大世面,等等,這些都是分裂,都是不統一。這些分裂和不統一最根本的是內心本能與社會約束之間的不統一,

,是無意識本能與意識之間的不統一。17.下面是第十屆中國(武漢)國際園林博覽會會徽,請寫出該標識中除文字以外的構圖要素及其寓意,要求解讀全面,語言簡明,句子通順,100字左右。(5分)

六、寫作(60分)18.閱讀下面的材料,根據要求寫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有只青蛙聽螞蟻說高樓上有美食,就跟著螞蟻蹦蹦跳跳上樓,爬到六樓,正好有一扇門開著,看到螞蟻爬進去,青蛙也跟著進去,卻大失所望:所謂美味的食物,只是地板上幾粒可憐的剩飯。這時,一陣風吹來,門被關上了,螞蟻叼起米粒,從容地順著門縫爬走了,青蛙在黑暗中大喊大叫,卻根本沒辦法出去。不知餓了幾天幾夜,門終于打開了,奄奄一息的青蛙趕快逃了下來,回頭望望高樓,若有所悟地說:“一只聰明的青蛙,絕對不應該盲目上樓,我還是更擅長呆在池塘邊捉蟲子呀!”要求選好角度,確定立意,明確文體,自擬標題;不要脫離材料內容及含意的范圍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襲。

語文試題參考答案

1.(3分)D(說得太絕對,“應該能夠提出可資參考的解決之路”)

2.(3分)A(“直書”還是可以相信的)3.(3分)B(蘇軾對歷史上租佃關系的認識和呂陶相反)4.(3分)C5.(3分)A(稱自己往往稱名,稱別人往往稱字)6.(3分)C(穆贊替代崔衍管理宣州時,從府庫中拿出四十萬貫錢代替百姓交稅)7.(1)(5分)(崔衍的)繼母李氏,對崔衍不慈善。崔倫從吐蕃回來,李氏穿著破舊的衣服來見崔倫。崔倫問她(這么穿的)原因,李氏說:“崔衍不供給我衣食”。(“敝衣”、“給”、賓語前置各1分,句意2分)(2)(5分)崔倫去世后,崔衍侍奉李氏更加恭敬。崔衍每年都給李氏所生的兒子崔郃償還數不清的債務,所以崔衍做官做到江州刺史,而妻子兒女僅僅免受饑寒。(“卒”,“償負”,“官”各1分,句意2分)8.(5分)①全詞描寫了采藥、沽新釀、聞漁唱、醉弄扁舟的鄉居生活。②表現了詩人的悠閑瀟灑、無拘無束、自得其樂。(答到“采藥、沽新釀、聞漁唱、醉弄扁舟”2分,答到表現了詩人的悠閑瀟灑、無拘無束、自得其樂3分)9.(6分)同意前者。(1分)作者獨酌買醉,眼見江南秀潤的千里江山,耳聽水鄉漁歌唱響,日暮的恬靜悠閑的生活,容易勾起作者心羨江上,相忘于清風白云,有散發弄舟之意。(5分)同意后者。(1分)陸游作為愛國詩人,一生以抗金救國為己任,無辜獲罪罷職,使他不由得產生英雄無用、壯志難酬的悲憤。買醉鄉間,縱情山水只是他憤懣悲愁、壯志難酬的偽裝、掩飾而已。(5分)10.(6分)(1)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2)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3)桑之落矣,其黃而隕(答對1空得1分)11.(1)選CD。選C得3分,選D得2分,選A得1分(A項,他們之間有深厚的情誼太絕對,只能說他們之間有可能有深厚的情誼;B項,本篇文章以淡雅的筆觸摹寫風土人情,而非華麗的語言;E項,劉小紅婚后回娘家,王老與她的一段對話初讀似乎顯得有些不合情理,細讀卻發現其中飽含兩人之間深厚的忘年情誼。)(2)①語言淡雅、樸素、自然、潔凈,卻又韻味十足。②情節結構從容舒緩、散漫隨便,沒有尖銳激烈的矛盾沖突。小說先以劉小紅起頭,卻不接下去寫劉小紅,而是宕開一筆,寫街上的各家店鋪,然后才是劉小紅家的絨線店,最后才寫到賣熟藕的王老。③在塑造人物方面,人物著色淺淡,絕少鉛華,不作故意的褒貶和抑揚。如作者以調侃的口氣寫到“白水竇章”,說他是有點不近人情的守財奴,但也絕非大奸大惡之人。(每點2分,每點答出部分關鍵詞即可)(3)(6分)①熟藕的香味;②美好甜蜜的生活;③人與人之間美好真摯的情感;④勤勞善良的品質;⑤淳樸的民風。(結合文本答出任意3點即可得6分)(4)(8分)①小說敘寫小紅得了傷寒,王老到南貨店買了蜜棗、金橘餅、山楂糕給送來,小紅最終因吃了熟藕得以好轉,間接表現王老的的熱心善良。②作者描寫小紅幫王老洗拆衣服的細節,表現王老對小紅有父母親人般的關愛。③作者記述王老與婚后小紅的一段對話,從正面表現王老對小紅有著父親般的關愛。④作者明寫劉小紅,暗寫王老,使小說更有情趣。⑤小說用更多筆墨描寫小紅出嫁前后的情景,在人物關系中深刻表現中國傳統的淳樸民風以及人情之美。(一點2分,答出任意4點8分)12.(1)(5分)選AD。選A得3分,選D得2分,選E得1分。(B項強加因果;C項“一般編輯部都不敢登這種文章,他們迷信愛因斯坦,怕人家說他們不懂物理學。”而非真的不懂物理學;E項最后一句的表述與原文有出入。)(2)(6分)①從生活環境上看,盧鶴紱所在學校坪石鎮周邊沒有醫院,妻子生產要輾轉到湖南某縣城,出院后盧鶴紱需操持家務。②從教學上看,要在油燈下備課,并且他的課堂是在一座古廟里,為學生講授理論物理、核物理、量子力學、近代物理等課程。新中國成立后,北大的教學條件非常落后,有些實驗無法進行,教學難度很大。③從科研上看,戰爭炮火中,學術雜志難得,一旦獲得,盧鶴紱就會全部手寫抄錄下來,無論環境怎樣惡劣,都一直密切關注國際學界的動向。“文革”特殊時期,盧鶴紱怕科研日記被人看到抓“小辮子”,便將日記分為“紅”和“專”兩類。(每點2分)(3)(6分)①在家庭的熏陶下,盧鶴紱從小熱衷于鉆研理工科學。②熱愛祖國,不懼艱難,激情無限,無論條件多么艱苦,他都能堅持工作和深入研究。③具有良好的情懷,治學嚴謹,注重理論聯系實際,勇于創新。(每點2分)(4)(8分)“有情懷”體現在:①熱愛祖國。他毅然拋棄在美國的一切優越條件、和新婚妻子一起回國用教學和科研來參與抗戰,培養“兩彈元勛”,增強國防硬實力;②關愛妻兒顯柔情。如盧夫人生孩子出院后,盧鶴紱操持家務,每天,他背著孩子劈柴、做菜,地上雞屎、牛糞滿地。③有膽量,敢創新,敢挑戰,不畏環境險惡,不畏科學泰斗。在學術上,他不怕自己被人認為是瘋子,他說:“我不過是把天空戳了一個洞罷了。”④能唱能講能演京劇,將科學與藝術結合,詼諧幽默有情趣。(答對任意3點,得6分)結合現實針對其中一個方面言之成理。(2分)

13.(3分)C(目不窺園——形容專心致志的苦學精神。目不轉睛——眼珠一轉不轉。形容注意力集中,看得出神。目不斜視——眼睛不偷看旁邊。比喻為人行止端方。也形容只朝一個方向看。)14.(3分)D(A項,搭配不當,“構建”與“正能量”不能搭配。B項,“衛冕冠軍”重復贅余。C項,語序不當,“大量”不能修飾“成功”,應將“大量”放在“提取”后。)15.(3分)B(家長給予孩子教育,首先應該是⑤“了解孩子”,①③④是了解孩子的相關信息,⑥②句是結果。)16.(6分)①自由職業者想的是體制內的穩定。(2分)②城里的人想的是去享受田園生活。(2分)③是內心世界與外界社會要求之間的不統一。(2分)17.(5分)①造型外形為漢字“漢”,代表武漢,亦代表中國;②造型中蘊含“鶴”、“葉子”、“浪花”;“鶴”為武漢的一個重要城市名片,葉子則代表綠色植物,浪花代表湖泊和長江。③其中也蘊含了江城武漢的2個首字母“J”、“C”和武漢拼音首個字母“W”,也包含了阿拉伯數字10,代表第“10”屆園博會。(答出1點,得2分;答出“漢”,“鶴”及其寓意即可得5分)18.作文(60分)參考立意:①不能盲從;②要清楚自己想要什么;③做自己最擅長的。作文評分說明:一、基礎等級評分,“題意”項主要看選擇角度是否符合材料內容及做文章涉及的范圍。選擇角度符合材料內容及含義范圍的屬于“符合題意”。與材料內容及含意范圍沾邊的套作,在第三等及以下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二、發展等級評分,不求全面,可根據“特征”4項16點中若干突出點按等評分。1.深刻:①透過現象深入本質

②提示事物內在的因果關系

③觀點具有啟發作用2.豐富:④材料豐富

⑤論據充足

⑥形象豐滿

⑦意境深遠3.有文采:⑧用詞貼切

⑨句式靈活

⑩善于運用修辭手法

⑾文句有表現力4.有創意:⑿見解新穎

⒀材料新鮮

⒁構思新巧

⒂推理想象有獨到之處

⒃有個性特征三、缺標題扣2分;不足字數,每少50個字扣1分;每1個錯別字扣1分,重復的不計;標點錯誤多的,酌情扣分。四、寫作、文體不明確的適當扣分。抄襲的,“基礎等級”在第四等之內評分,“發展等級”不給分。作文等級評分標準

一等(20-16分)二等(15-11分)三等(10-6分)四等(5-0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