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1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2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3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4頁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2025學年四川省成都市石室聯合中學七年級上學期12月月考語文試卷

一、選擇題(★★★)1.下列加點字注音有誤的一項是()

A.霧靄(ǎi)愜意(qiè)人跡罕至(hǎn)B.雕鏤(lòu)徘徊(huí)不輟勞作(chuò)C.殉職(xùn)醞釀(niàng)畏罪潛逃(qián)D.吞噬(shì)棱鏡(léng)咄咄逼人(duō)(★★★)2.下列語句中書寫正確的一項是()

A.“一年之計在于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功夫,有的是希望。B.我沒有判斷明白,便妄下斷語,冤枉了不能說話辨訴的動物。C.是的,人可以直面威脅,可以蔑視陰謀,可以踩過骯臟的泥濘。D.我狠命地錘打這兩條可恨的腿,喊著:“我可活什么勁兒!”(★★★)3.下列語句中加點的成語使用有誤的一項是()

A.他已風燭殘年,再回首往事時,感慨萬千,更想珍惜余下的時光。B.媽媽在家里任勞任怨,從早忙到晚,為家人創造了一個溫馨的環境。C.那盛開的荷花挺著碧綠的莖干,像一位亭亭玉立的少女眺望著遠方。D.超市大促銷時,人們不顧秩序,各得其所地爭搶商品,現場一片混亂。(★★★)4.下列語句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通過綠道建設,讓成都市民休閑有了好去處,生活品質與幸福感得以進一步提升。B.為了響應文化進校園號召,防止傳統文化不被遺忘,學校開展了相關的主題活動。C.成都大運會場館,在賽后被巧妙利用,既作全民健身場地,又成熱門旅游打卡地。D.學校科技館能否發揮它的最大作用,關鍵在于有專業人員進行管理與定期更新展品。二、文言文閱讀(★★★)誡子書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5.下列加點詞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靜以修身靜:寧靜專一B.非學無以廣才廣:擴大C.淫漫則不能勵精勵:振奮D.險躁則不能治性治:修養6.下列語句中加點字的用法和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儉以養德可以為師矣B.夫君子之行學而時習之C.將復何及白雪紛紛何所似D.險躁則不能治性學而不思則罔7.對文中畫線句子翻譯正確的一項是()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A.不內心恬淡就沒辦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B.不內心恬淡就沒辦法明白志向,不寧靜專一就沒辦法到達遙遠的地方。C.不清淡止息就沒有辦法明確志向,不寧靜專一就沒辦法到達遙遠的地方。D.不清淡止息就沒有辦法明白志向,不寧靜專一就沒辦法達到遠大目標。8.諸葛亮殷殷告誡自己的孩子,下列不屬于他告誡內容的一項是()

A.立志B.誠信C.學習D.惜時三、名句名篇默寫(★★★)9.默寫古詩文中的名篇名句。(1)補寫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任選其中兩句作答,如三句皆答,按前兩句判)①學而不思則罔,________________。(《<論語>十二章》)②________________,便引詩情到碧霄。(劉禹錫《秋詞》)③________________,山入潼關不解平。(譚嗣同《潼關》)(2)在李商隱《夜雨寄北》和杜甫《江南逢李龜年》中任選其一,在下面橫線先寫出題目再默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揚州的夏日朱自清①揚州從隋煬帝以來,是詩人文士所稱道的地方;稱道的多了,稱道得久了,一般人便也隨聲附和起來。直到現在,你若向人提起揚州這個名字,他會點頭或搖頭說:“好地方!好地方!”特別是沒去過揚州而念過些唐詩的人,在他心里,揚州真像蜃樓海市一般美麗;他若念過《揚州畫舫錄》一類書,那更了不得了。②揚州的夏日,好處大半便在水上——有人稱為“瘦西湖”,這個名字真是太“瘦”了,假西湖之名以行,“雅得這樣俗”,老實說,我是不喜歡的。下船的地方便是護城河,曼衍開去,曲曲折折,直到平山堂,——這是你們熟悉的名字——有七八里河道,還有許多權權椏椏的支流。這條河其實也沒有頂大的好處,只是曲折而有些幽靜,和別處不同。③揚州的船有三種:大船專供宴游之用,可以打牌。小時候常跟了父親去,在船里聽著謀得利洋行的唱片。現在這樣乘船的大概少了吧?其次是“小劃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個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撐著。乘的人多了,便可雇兩只,前后用小凳子跨著,這也可算得“方舟”了。后來又有一種“洋劃”,比大船小,比“小劃子”大,上支布篷,可以遮日遮雨。“洋劃”漸漸地多,大船漸漸地少,然而“小劃子”總是有人要的。這不獨因為價錢最賤,也因為它的伶俐。一個人坐在船中,讓一個人站在船尾上用竹篙一下一下地撐著,簡直是一首唐詩,或一幅山水畫。④北門外一帶,叫做下街,“茶館”最多,往往一面臨河。船行過時,茶客與乘客可以隨便招呼說話。船上人若高興時,也可以向茶館中要一壺茶,或一兩種“小籠點心”,在河中喝著,吃著,談著。回來時再將茶壺和所謂小籠,連價款一并交給茶館中人。撐船的都與茶館相熟,他們不怕你白吃。揚州的小籠點心實在不錯:我離開揚州,也走過七八處大大小小的地方,還沒有吃過那樣好的點心;這其實是值得惦記的。茶館的地方大致總好,名字也頗有好的。如香影廊,綠楊村,紅葉山莊,都是到現在還記得的。綠楊村的幌子,掛在綠楊樹上,隨風飄展,使人想起“綠楊城郭.是揚州”的名句。里面還有小池,叢竹,茅亭,景物最幽。這一帶的茶館布置都歷落有致,迥非上海、北平方方正正的茶樓可比。⑤“下河”總是下午。傍晚回來,在暮靄朦朧中上了岸,將大褂折好搭在腕上,一手微微搖著扇子;這樣進了北門或天寧門走回家中。這時候可以念“又得浮生半日閑”那一句詩了。(選自《白華旬刊》第4期,有刪改)10.作者說揚州是詩人文士所“稱道”的地方,揚州值得“稱道”的地方在哪里,結合文章簡要概括。11.請從修辭的角度賞析文中畫線句子的表達效果。其次是“小劃子”,真像一瓣西瓜,由一個男人或女人用竹篙撐著。12.結尾處“又得浮生半日閑”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文章內容分析。五、作文(★★★)13.一個人、一本書、一只貓、一朵花、一條街、一座城……圍繞在我們身邊的這一切,都可能和我們的成長息息相關,你和他們發生過難忘的故事嗎?請結合自己的經歷和感悟,以“我和________________的故事”為題,寫一篇記敘文。要求:①將半命題補充完整;②有真情實感,不得抄襲、套作;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出現真實的人名、校名和地名。六、詩歌鑒賞(★★★)閱讀下面的唐詩,完成下面小題。山中送別【唐】王維山中相送罷,日暮掩柴扉。春草明年綠,王孫歸不歸?14.請你發揮想象力,描繪“日暮掩門扉”這句詩呈現出的畫面。15.這首詩傳達出作者怎樣的情感?請結合詩句,簡要分析。七、文言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題。孔文舉年十歲,隨父到洛。時李元禮有盛名,為司隸校尉,詣門者,皆俊才清稱及中表親戚,乃通。文舉至門,謂吏曰:“我是李府君親。”既通,前坐。元禮問曰:“君與仆有何親?”對曰:“昔先君仲尼與君先人伯陽①有師資之尊,是仆與君奕世為通好也。”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太中大夫陳韙后至,人以其語語之,韙曰“小時了了,大未必佳。”文舉曰:“想君小時,未必了了。”韙大踧踖②。(選自《世說新語》)【注釋】:①伯陽即老子,姓李名耳,孔子曾向老子請教,尊其為師。②踧踖(cùjí):恭敬而不安的樣子。16.下列語句中加點詞的解釋有誤的一項是()

A.時李元禮有盛名時:當時B.文舉至門至:到C.既通,前坐前:向前D.人以其語語之語:告訴17.將文中劃線句子翻譯為現代漢語。(1)元禮及賓客莫不奇之。(2)小時了了,大未必佳。18.課文《陳太丘與友期行》中的陳元方和本文的孔文舉兩人的性格有哪些異同?請結合原文簡要分析。八、名著閱讀(★★★)19.在敘述中插入詩詞,是《西游記》行文的一個特點。下面是從《西游記》中摘錄的有關孫悟空的詩句,請概括出相應的故事情節。(1)渴飲嫆銅捱歲月,饑餐鐵彈度時光。天災苦困遭磨折,人事凄涼喜命長。(2)棒架威風長,槍來野性狂。一個是混元真大圣,一個是正果善財郎。九、選擇題(★★★)20.下列對《西游記》有關內容的表述不正確的一項是()

A.《西游記》中,花果山上的一塊仙石產一石卵,見風化作石猴。石猴率先發現水簾洞,眾猴稱他為“千歲大王”,自此遂稱美猴王。B.《西游記》中,孫悟空在鐵扇公主處未借到真扇,就偷了牛魔王的坐騎,假扮牛魔王騙得真扇,后被牛魔王所扮的唐僧騙了回去。C.《西游記》中,石猴覓得水簾洞,眾猴講信義擁戴他為王。這一情節印證了“神魔皆有人情,精魅亦通世故”。D.《西游記》中,孫悟空面對妖怪有時也會遇到麻煩。例如青牛怪有一個白森森的“金剛琢”,能把金箍棒一股腦兒套去,讓孫悟空不得不另行設法。十、現代文閱讀(★★★)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題。竹影蘇詩布①我老家的屋門口有一片竹林。②陽光似乎有一雙手一樣,總把竹林捆成一束,從早晨到黃昏,自由自在地變大變小,拉長擠短。從家門口探進來的竹子的影子,就可以讀懂時間,讀懂日子走過的聲音。這種聲音母親最懂,比鬧鐘更讓她清醒。竹子的影子總能告訴母親煮飯的時間,或是翻曬衣物的時辰。③許多年了,那片竹林用它的富有喂養著我們。谷雨過后,林子里的小竹筍破土而出,一簇簇的,直往上長。于是采擷竹筍就成了母親讓我們回家鄉的借口,似乎那竹筍每長一寸,我們回家的日子就近了許多。其實,在外生活的日子總不能讓母親算得那么準確,竹筍長得過高了,家門口那條小路依舊看不見我們兄弟的身影。母親只好自己來采擷那些竹筍,升灶堂,燒沸水,剝筍皮,一場忙碌,大鐵鍋便漸漸地積滿了竹筍。母親坐在灶堂口,面對燃得火熱的柴火,心想,孩子們快回家了。等到我們到家時,母親總說,昨天“灶堂火”笑得厲害,我就知道你們要回家了。在陽光里,母親的竹筍慢慢地變成了筍干。陽光越過那片竹林時,母親像翻曬衣物一樣伺弄著那些筍片。最后,那些筍片幾乎成了我們桌上的美味,成了我們咀嚼鄉情的依托。④三年前,母親生了場大病,手術過后又回到老家那片竹林。⑤今年谷雨后,我早早地回老家了。母親看見我回來,就說,昨天“灶堂火”笑得很旺。母親明顯瘦了,大概是她聽不到我們喊叫她的聲音。母親一看見我,就一跳一跳地從屋門口跑了出來,跨過走廊,越過庭院那片濃濃的竹林影子。母親那一跳一跳的,讓我的心終究有些寬慰,其實那簡單的動作已經告訴我,母親的身體有了很大的好轉。⑥母親依舊忘不了那片竹林。她似乎也知道我的心思,我還沒有進家門口她就帶著我進那竹子林了。母親邊走邊說,你回來得早了,竹筍還沒有成片長出。⑦濃濃的竹陰里只有依稀的幾棵小竹筍,它們光著身子,如果不細心還看不見它們破土而出的身段兒。只在竹子林外邊,有幾棵長高了的竹筍,它們好像早熟的孩子,顯得有些夸張。母親說,那是引路筍,采不得的。母親跟在我的身后,依舊是一坎一坎地越過那團竹陰。走出竹陰,陽光在一個瞬間亮麗了許多。母親好像不忍心讓我空手而回,又折回身子隱入竹林里,透過斑駁的光影,母親還是那樣一跳一跳地,越過竹林的溝坎。不一會兒,母親從竹林里鉆了出來,抱了長短不一的竹筍,母親的臉上、頭發沾了許多的竹子葉片。我想幫母親掃落那些碎屑,但面對母親忙著整理那些竹筍,面對她額上滲出的汗水,我的手停住了。我只在心里祈禱,愿母親每天都能越過那團竹陰,去領受竹林這一邊陽光的收獲。⑧母親捆好那些竹筍,似乎還不滿意,又砍下了一根高高的竹子。母親說,這竹子挺好的,你回去可以架在陽臺上掛衣服。⑨面對竹竿,我突然想到了幾千年前那個遠嫁的女子。《詩經》的《衛風·竹竿》里記錄了那個遠嫁的女子的思念情懷:“籊籊竹竿,以釣于淇。豈不爾思,遠莫致之。泉源在左,淇水在右。女子有行,遠父母兄弟。”泉水、淇水,逐漸遠去;父母兄弟,逐漸遠離。遠嫁的女兒,回憶起童年在淇水邊釣魚等快樂的情形,思念之情能不涌動嗎?⑩一根竹竿無法挑動一片竹林。就像我每一次回老家,一場重逢并不能帶走親情的全部。而在母親的心里,孩子們每一次回家都像竹筍成長一樣,愛慢慢地長成竹子,慢慢地長成竹陰。(選自《中華活頁文選》)注釋①籊籊:讀作tì,意為“長而尖削貌”。21.文章圍繞“竹影”寫了母親哪些事?請簡要概括。22.請從人物描寫角度賞析文中第⑤段畫線句。母親一看見我,就一跳一跳地從屋門口跑了出來,跨過走廊,越過庭院那片濃濃的竹林影子。23.文中的母親是一個怎樣的人?請結合全文簡要分析。24.文章以“竹影”為題,有何作用?請結合文章簡要分析。十一、綜合性學習(★★★)25.讀書伴隨我們的成長。下面是幾則關于讀書的材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