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1頁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2頁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3頁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4頁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含答案)統編版八年級語文上冊第一單元綜合素質評價

(限時:150分鐘滿分:150分)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35分)

山河壯闊,少年如詩。新時代少年不僅要大力弘揚傳統文化,汲取精神力量,還要關注新聞,關注社會,關注生活。復興中學將開展“山河寄志,閱世習文"主題學習活動,請你參與。

【活動一:山河錦繡,感受大美中國】

1.默寫。(10分)

(1)自然之美,一直為文人雅士所贊頌。“

____,

____”(王績《野望》)是王績眼中秋意頗濃的山野之美;“____,

____"(王維《使至塞上》)是王維眼中浩瀚大漠的壯闊之美。

(2)文人筆下,山河壯麗。白居易的“____,

____”(《錢塘湖春行》)描寫了錢塘湖早春的花草欣欣向榮的景象;酈道元引用當地漁歌“____,

____"(《三峽》)渲染了三峽秋天蕭索凄清的氣氛;陶弘景的“____,

____”(《答謝中書書》)描繪了山高水清的秀麗奇絕之景。

【活動二:紅星閃耀,厚植家國情懷】

2.請運用積累的知識,完成(1)~(3)題。(12分)

紅軍到西北的進軍,無疑是一種軍事上的退卻,但這決不能看成一種潰退,因為紅軍最后到達了他們的目的地,而他們的基本隊伍,并沒有損傷,他們的軍紀和政治yì力,很明顯地依然和以前一樣地堅強。紅軍自己宣稱,他們是向著抗日前線前進的,而且這是一種很重要的心理要素。它幫助他們把一種可能成為頹敗的撤退,轉變成為一種有精神的勝利的前進。歷史最后指明,紅軍推重于他們出征的第二個理由,是非常正確的。這理由就是前進,向富有軍事價值的西北進軍。在這里他們很正確地預liào他們會在中、日及蘇的最近的命運中,起著決定性的作用。這種宣傳上的巧妙手法,必將被認為是一種聰明的政治策略。他們的歷史長征能成功地結束,不能不說是由于這一個決策。

(1)給加點的字注音,或根據拼音寫出相應的漢字。(4分)

潰退()頹敗()yì()力預liào()

(2)根據名著《紅星照耀中國》第五章《長征》中的內容和下面的圖片提示,依次在方框中補充完整長征中的重大事件。(4分)

(3)請結合原著回答:①上面語段的主要內容是什么②紅軍長征的原因是什么(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活動三:經典傳承,賡續紅色薪火】

3.[2025安徽合肥期中]校團委舉辦以“品紅色經典續薪火精神"為主題的閱讀分享活動,請你完成下列任務。(13分)

(1)校團委想請語文組蘇老師擔任活動的嘉賓,請你根據海報信息,向蘇老師發出口頭邀請。(3分)

___________________

(2)活動過程中,你對蘇老師進行了采訪,請根據情境擬寫兩個采訪問題。(4分)

我:①___

__________

蘇老師:閱讀紅色經典作品,可以引導中學生追尋革命先輩的足跡,接受紅色書籍的洗禮,激發強國復興之志。

我:②___

__________

蘇老師:《紅巖》《紅星照耀中國》《紅日》《一九三八年的鐵》等經典作品都值得同學們閱讀。

(3)活動結束后,班長小文擬寫了一則新聞稿,請你幫助他修改完善。(6分)

為弘揚愛國主義精神、激發青少年強國復興之志,復興中學“品紅色經典續薪火精神”閱讀分享活動在學校體育館四樓報告廳成功舉行。

同學們在閱讀分享活動中追尋革命先輩足跡,在文字中感受紅色經典帶來的靈魂震撼。A.同學們將自己的閱讀收獲通過“講述紅色故事"朗讀紅色詩詞”“致敬紅色英雄"……等形式精彩展現,使本次活動有聲有色。

B.通過本次閱讀分享活動,激發了同學們閱讀紅色經典的興趣,豐富了同學們的閱讀生活。

①導語部分遺漏了新聞的一個要素,應補寫:__________。(2分)

②新聞稿中A處畫線句有標點錯誤,請提出修改意見:_______。(2分)

③新聞稿中B處畫線句有語病,請提出修改意見:_______。(2分)

二、閱讀(55分)

(一)[2025安徽阜陽期末]閱讀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題。(21分)

中國紅的文化內涵

吳月朦

①紅色,作為人類最早接觸并使用的色彩之一,自遠古時期開始就逐漸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根脈,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涵。

②自古以來,人們將紅色區分得頗為細致。漢語中指稱紅色的詞較多,如絳、赤、朱、丹等,它們同屬紅色,但顏色的深淺略有差別。“絳”是深紅色,《說文解字》曰“絳,大赤也"。“赤”比“絳"稍淺。“朱”與“丹"顏色相近,《康熙字典》就將“丹”直接釋為“以朱色涂物"。若細較起來,“朱”是紅心木的顏色,是正紅色;而“丹"是從紅色石料中提取的,比“朱”更加艷麗。

③中華民族對紅色的尊崇要追溯到遠古時期。當時人類以狩獵為生,獵物的血液是紅色的,而人類一旦受到獵物的襲擊,也會因失血過多而亡,紅色與生命就產生了自然的關聯。紅色還是火的顏色,火的使用使人類從“茹毛飲血"的階段步入“火燔熟食”的階段,同時也為陶器等生產生活工具的制作提供了條件。人類對火的依賴,自然表現出對紅色的關注。中華文明發展至周朝,紅色即為正統,《禮記·檀弓》中就有“周人尚赤"的記載。此后歷朝亦以紅色為尊,漢初、唐、宋皆尚赤,明朝的紅色崇拜更是發展到頂峰。

④紅色被中華文化賦予了豐富的內涵,產生了眾多的象征意義。在傳統色彩觀中,紅色被認為是正統地位和尊貴身份的象征,如皇帝的用印叫“朱印”。在民間,紅色是吉祥、喜慶的象征。紅色一直是“中國年"的主色調,每逢春節,人們都會在門上掛桃木板,點紅燈籠,放紅鞭炮;紅色同樣是傳統婚禮的主色調,穿紅嫁衣,坐紅花轎,喝女兒紅,等等。紅色還象征著忠誠。南宋文天祥的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丹心"指代自己的愛國之心;今天,我們仍以“紅心向陽”“赤膽忠心"這些詞,來表達我們對黨和國家的忠誠。

⑤到了近現代,紅色被賦予“革命”意義,成為“革命"的代名詞。由于巴黎公社起義的旗幟為紅色,馬克思主義、無產階級運動便都以紅色與之關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蘇維埃政權以紅色為標識,稱“紅色政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工農武裝稱“紅軍";革命根據地“蘇區”也稱為“紅區"。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國旗、國徽設計也體現了紅色的革命象征,首都北京的標志性建筑天安門也以紅色為主,彰顯了莊重、威嚴的國家形象。

⑥紅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在革命、建設、改革進程中創造的,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在紅色文化的形成和傳承過程中,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不斷賦予紅色新的文化內涵,不斷開創中國革命事業和社會主義建設事業的偉大篇章。

(有刪改)

4.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3分)

A.紅色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涵。

B.《說文解字》曰“絳,大赤也”。“赤"比“絳”稍深。

C.中華民族對紅色的尊崇要追溯到遠古時期,周朝時紅色即為正統,明朝的紅色崇拜更是發展到頂峰。

D.紅色文化是以中國化馬克思主義為核心的先進文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創造的。

5.下面是小徽同學依據選文制作的表格,請你補充完整。(6分)

中國紅的文化內涵舉例

象征正統地位和尊貴身份朱印

(1)

______紅燈籠

象征忠誠(2)

______

(3)

______紅色政權

6.請根據提示賞析下面的句子。(8分)

(1)紅色,作為人類最早接觸并使用的色彩之一,自遠古時期開始就逐漸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根脈,并隨著時代的發展被不斷賦予新的文化內涵。(從加點詞語的角度進行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

(2)紅色還象征著忠誠。南宋文天祥的千古絕唱“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用“丹心”指代自己的愛國之心。(從說明方法的角度進行賞析)

___________________

7.小皖同學認為青春需要有紅色信仰,請從下面所給名著中選一部,談談“紅色信仰"對你的啟示。(50字左右)(4分)

《紅星照耀中國》《紅巖》

______________

(二)[2025安徽池州開學考]閱讀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題。(18分)

【材料一】①從1G的“大哥大”、2G實現全球漫游、3G能夠同時傳送聲音及數據信息,到4G讓移動互聯網成為生活必需。如今的5G,高速率、低延時等特征,讓網絡全面融入日常生活。

②據測算,5G商用五年來,5G直接帶動經濟總產出約5.6萬億元,間接帶動總產出約14萬億元,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③5G走深向實的同時,6G也提上了日程。“一般情況下,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十年一個代際,5G已經商用5周年,研究下一代移動通信技術順理成章。"通信世界全媒體總編輯劉啟誠說。

(摘編自“光明網”,2024年6月21日)

【材料二】①6G,顧名思義就是第六代移動通信技術,支持更高的傳輸速率、極低的延遲以及全新的應用場景,遠超現有的5G。

②當前的5G雖然也帶來了超高速的移動互聯網,但隨著科技的進步和需求的增長,5G的能力也逐漸被挑戰。6G所帶來的則是超高的數據傳輸速率,并將延遲降低到亞毫秒級。這意味著數據傳輸將更加迅速和穩定,支持高分辨率的視頻傳輸、虛擬現實(VR)、增強現實(AR)等應用。

③6G可應對未來更高的數據需求和更多的設備連接,這不僅僅是速度的提升,更是通信網絡的全面進化,能為自動駕駛、遠程醫療、智慧城市等新興應用場景提供基礎支持。

(摘編自《科普時報》,2024年7月12日)

【材料三】

【材料四】①6G技術憑借其廣泛的業務場景,將引領我們進入一個更加智能、互聯的未來。

②相比5G,在未來6G可能會強化通信和感知的融合;5G難以做到偏遠地區、海島等空間的網絡覆蓋,而6G的目標是空、天、地、海全方位覆蓋,網絡覆蓋率更廣。

③此外,6G未來還可以有更加豐富多彩的應用,它不僅僅是一個傳送網絡,還為整個社會數字化轉型,為社會的高度自動化、智能化發展提供一個比5G更為有效的平臺。通過外圍應用終端,使用者可以在這個平臺上充分發揮網絡的效率,進行高效的信息交流傳遞,將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生產都提升到更高的水平。

④例如,在工業制造領域,通過6G技術的助力,可能會出現基于工業元宇宙的數字孿生工廠。比如,要生產一款產品,可以將虛擬的產品模型在虛擬生產線上進行一輪預生產,發現問題并在虛擬生產線上調整解決,之后再在現實的生產線上進行生產,就可以大幅度提升效率。

⑤這只是一個例子。但可以確定的是,6G對改善我們的生活、生產非常重要。

⑥未來的6G時代,網絡將成為連接著人、物、數據和智能的樞紐,構建起一個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新世界。

(摘編自“澎湃新聞",2024年7月19日)

8.下列對以上材料的理解和判斷,不正確的一項是()(3分)

A.通常來說,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十年一個代際。

B.因科技的進步與需求的增長,5G雖帶來了超高速的移動互聯網,但其能力仍逐漸被挑戰。

C.相較于5G技術而言,6G技術實現了空、天、地、海全方位覆蓋,達到了更廣的覆蓋率。

D.6G技術將會在5G技術的基礎上,構建起一個更加智慧、更加高效、更加便捷的新世界。

9.請從【材料三】中提取出兩條有效信息。(4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0.請根據上述材料,簡要概括移動通信技術發展帶來的具體影響。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

11.學校擬邀請某機構負責通信技術工作的總工程師來校進行關于6G技術的演講,你作為校報記者,將會對他進行采訪。請完成下面的采訪提綱(至少寫出兩個采訪問題)。(5分)

采訪提綱

采訪時間×月×日

采訪地點校會議室

采訪對象某機構負責通信技術工作的總工程師

采訪目的(1)_________

采訪問題(2)_________

(三)[2025安徽淮北月考]閱讀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題。(16分)

【甲】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節選自酈道元《三峽》)

【乙】山谷川原,候同氣異。余出嵩、少①,始見麥畦青;至陜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入潼關,則驛路既平,垂楊夾道,梨李參差矣;及轉入泓峪②,而層冰積雪,猶滿澗谷,真春風所不度也。過塢底岔,復見杏花;出龍駒寨桃雨柳煙所在都有。

(節選自徐霞客《游太和山日記》)

【注釋】①嵩、少:嵩山、少室山。②泓峪:即甕峪,在今華陰市。

12.解釋下列加點詞在文中的意思。(4分)

(1)則素湍綠潭湍:

___________

(2)屬引凄異屬:

___________

(3)及轉入泓峪及:

___________

(4)復見杏花復:

___________

13.【乙】文中畫波浪線的部分有兩處需要斷句,請在相應位置用“/"標出。(2分)

出龍駒寨桃雨柳煙所在都有

14.把文中畫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6分)

(1)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__________

(2)至陜州,杏始花,柳色依依向人。

__________

15.【甲】【乙】兩文描寫的景色和表達的情感有何異同請簡要分析。(4分)

__________

__________

三、寫作(55分)

16.[2024安徽蚌埠月考]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5分)

剛剛結束的暑假,同學們一定收獲滿滿:也許你徜徉于祖國的大好河山,領略風光;也許你沉醉于家鄉的田間阡陌,幸福無比;也許你與摯友攜手相伴,趣事多多;也許你體驗了一門美妙的藝術,學有所獲……

請結合自己的生活體驗,以《一路歡歌》為題,寫一篇文章。

要求:(1)除詩歌外,文體不限;(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要透露你個人的身份信息;(4)抄襲是不良行為,請不要照搬別人的文章。

答案

一、語文積累與運用

1.(1)樹樹皆秋色山山唯落暉大漠孤煙直長河落日圓

(2)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2.(1)kuìtuí毅料

(2)強渡大渡河爬雪山

(3)①分析“紅軍到西北的進軍”“決不能看成一種潰退"的原因。②紅軍長征的第一個原因是第五次反“圍剿”失敗,蘇區地盤縮小,兵員得不到補充,根據地經濟瀕臨崩潰;第二個原因是要向富有軍事價值的西北進軍。

3.(1)示例:蘇老師,您好!10月9日上午9點,學校將在體育館四樓報告廳舉行閱讀分享活動,主題是“品紅色經典續薪火精神"。校團委想請您擔任嘉賓,不知道您有沒有時間

(2)①蘇老師,您好!您認為閱讀紅色經典作品對當代中學生成長有何重要意義②您能推薦幾部適合中學生閱讀的紅色經典作品嗎

(3)①10月9日上午9點

②可刪去“……”

③刪去“通過"

二、閱讀

(一)4.B(3分)【點撥】第②段原文是:“赤”比“絳"稍淺。據此可知,B項說法有誤。

5.(1)象征吉祥、喜慶(2)丹心(紅心、赤膽忠心)

(3)象征革命(每空2分)

6.(1)“逐漸”生動地寫出了紅色滲透到中國文化的根脈是慢慢推進的過程,體現了其長期性;(1分)“不斷"突出了紅色的文化內涵隨時代的發展持續增添,展現了其活力與開放性;(1分)兩詞都準確地表現了紅色文化發展的特點,使文章語言更準確、嚴密。(2分)

(2)運用了舉例子和引用兩種說明方法。(2分)列舉了文天祥的例子,把抽象的“紅色還象征著忠誠”的概念變得更加具體,增強了文章的說服力;引用文天祥的詩句,為文章增添了濃厚的文化氣息和文學色彩。(2分)

7.示例一:閱讀《紅星照耀中國》,紅軍戰士解放全中國的堅定信仰令人動容。這讓我明白了青春需要有紅色信仰,即便困難重重,也要勇往直前,書寫青春華章。(4分)

示例二:《紅巖》中革命先輩在絕境中,憑借堅定的紅色信仰,與敵人頑強斗爭。這啟示青春的我們,面對困境不能退縮,要懷揣信仰,以堅毅之心迎接挑戰,為理想奮勇前行。(4分)

(二)8.C(3分)【點撥】根據【材料四】第②段中的“5G難以做到偏遠地區、海島等空間的網絡覆蓋,而6G的目標是空、天、地、海全方位覆蓋,網絡覆蓋率更廣"可知,“目標是空、天、地、海全方位覆蓋”并不等同于實現了空、天、地、海全方位覆蓋,C項表述有誤。

9.示例:①從2010年左右到2020年左右,移動通信已經實現了從“人聯"到“物聯”的轉變,未來有望朝著“智聯"進步。②普惠智能驅動的6G特性包括原生AI支持、原生數據保護、原生可信、原生多元生態系統。(每點2分)

10.①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②讓數據傳輸更加迅速、穩定,并為新興應用場景提供基礎支持;③將人們的生活和社會的生產提升到更高的水平,構建更加智慧、高效、便捷的新世界。(每點2分)

11.示例:(1)了解6G技術的優點及應用場景(2分)

(2)①相較于5G技術,6G技術有哪些方面的提升呢

②6G在個人生活領域,可以被應用到哪些場景中(3分)

(三)12.(1)急流(2)連接(3)到,等到(4)又,再

13.出龍駒寨/桃雨柳煙/所在都有

14.(1)空曠的山谷中傳來猿啼的回聲,悲涼婉轉,很久很久才消失。

(2)到了陜州,杏樹剛剛開花,嫩綠的柳條輕柔地隨風搖擺,仿佛在向人致意。

15.相同點:兩文都描繪了作者在游歷過程中所見到的自然風光,都流露出作者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贊嘆之情。不同點:【甲】文主要描繪了三峽在春冬和秋季的特定景色,突出了三峽春冬的沉靜優美和秋天的肅殺凄清;而【乙】文則更注重記錄沿途自然景色的變化和多樣性,展現了不同地域的自然風光。【甲】文在贊美三峽美景的同時,還通過寫猿鳴的凄異和漁者的歌謠,傳達了一種哀婉和憂傷的情感;而【乙】文則更多地表現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和贊嘆,情感相對單一。

【乙文參考譯文】

山峰、峽谷、河川、平原,時節相同而氣候各異。我從嵩山、少室山出來時,才看到麥田泛起了青綠;到了陜州,杏樹剛剛開花,嫩綠的柳條輕柔地隨風搖擺,仿佛在向人致意;進入潼關,大路平坦,高大的楊樹立在道路兩旁,梨樹和李樹高低不齊;等到轉入泓峪,卻是層層冰凍積雪遍布山谷溝澗,真是春風難以到達的地方。經過塢底岔時,又看到杏花開放;從龍駒寨出去,到處都是桃花如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