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_第1頁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_第2頁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_第3頁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_第4頁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四年級科學上冊知識點梳理

第一單元“天氣”

1.天氣總是在發生變化,它影響著我們的活動,也影響著地球上所有生物。

2.天氣是指我們居住的地X,在某個時間的大氣狀況。

3.我們可以通過云量、降水量、氣溫、風向和風速等天餐特征來描述天氣。溫度、風向和風速、

降水、云量是天氣觀察中的重要數據。

4.記錄每天各種天氣現象的表格叫做天氣日歷.在天氣日歷中,可以使用天氣符號記錄云量、

降水量、風速和風向等。

5.在我們的天氣日歷中,一般要記錄日期和時間、云量、降水情況,氣溫、風向和風速,,如果

有云,還要記錄云的類型。

6.觀察天氣應該在每天的同一時間、同一地點。通常情況下,一天里午后2點的氣溫最高,

天最低氣溫是日出前后

7.使用溫度計時,要等到溫度計里的液柱停止上升或下降后,才能讀數。讀數時視線要與溫度

計內液面頂端相平,不能俯視也不能仰視。

8.氣溫是指室外陰涼通風地方的溫度,這個地方的溫度才能反映當地的氣溫。

9.氣溫可以用溫度計來測量,測量氣溫時應該選擇室外陰涼、通風的地方。還要在每天同一時

問、同一地點來測量。溫度的單位是衛,讀作攝氏度。

10.風可以通過自然界中的事物來感知,可以用風向和風速來描述。

11.風向是指風吹來的方向。我們一般用8個方位來描述風向,分別是東、東南、南、西南、

西、西北、北、東北。風向可以用風向標來測量,風向標箭頭所指的方向就是回跑。

12.風的速度是以風每秒行進多少米來計算的。風速儀是測量風速的儀器。氣象學家把風速記

為13個等級。在我們的天氣R歷中可以用簡化的風速等級來劃分風速,即無風是。級、微

風是1級、大風是3級。

13.降水是天氣的一個基本特征,測量記錄降水量的單位是毫米。

14.降水的形式很多,常見的有雨、雪、冰雹等。

15.雨量器是測量降水量多少的裝置。氣象學家根據一天火4旭的降水量確定下雨等級。如小

于10亳米是小雨,10?25亳米是中雨,25?50亳米是大雨,50?100亳米是暴雨,100-2

00毫米是大暴雨,大于200毫米是特大暴雨。

16.云實際上是由無數的小水滴或冰晶組成的,云可以看作是天上的霧。

17.根據云量的多少,天氣可分為晴天、多云和陰天.云在天空中是會變化的,不同的云預示

著不同的天氣。

18.天氣預報中的空氣質昂:預報分為上級;舒適度指數預報分為乙級:紫外線強度分為上級。

19.氣象學家在對云進行描述時,通常根據云高度和形狀把云分成三類:積云、層云和卷云。

20.靠近地球表面的扁平層狀云是層云,它通常是灰色的。如果層云變厚,就是雨層云,將會

出現毛毛雨、大雨或雪。

21.高于層云,看上去像相花堆?樣的云叫做積云。積云通常和晴好天氣聯系在?起。但是積

云也能發展成積雨云,形成雷陣雨。

22.纖細的羽狀云是卷云,卷云只有在溫度非常低的高空才能形成,所以卷云是市微小的冰晶

組成。不會下雨。

23.對天氣信息進行整理、總結和分析,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氣的某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

一些規律。

24.一個月的天氣變化不能代表這一年的氣候特點:

25、動植物也能預報天氣,如:(1)松果在干燥晴朗的口子鱗片會打開,相反,如果松果的鱗

片緊閉,則表示即將下雨。(2)蜻蜓要下雨時會低飛。(3)螞蟻要下雨時會搬家。

26、科學家通過研究大氣、云、風和各種形式的降水-----雨、雪、冰雹、霧等,可以預測出

未來一段時間的天氣變化。一些探測儀器和衛星技術能幫科學家更準確地觀測天氣。

27、天氣是不斷變化的,對長時間觀察記錄的天氣信息進行分析和整理,可以幫助我們認識天

氣的一些特征,了解天氣變化的一些規律。

簡答

1、如何正確使用溫度計?

答:①把溫度計的拿在手上約一分鐘,直到液柱不再變化后,再正確讀數。

②讀數時視級要與溫度計內液面頂端相平,不能俯視也不能仰視。

2、不同的天氣狀況怎樣劃分呢?

答:一種簡單的方法是:把天空當做一個圓,平均分成4份,把看到的云量填充到這個圓里,

按照云在天空中所占的多少進行區分。當天空中的云量不超過四分之一是晴天,云量不超過四

分之三是多云,云量超過四分之三或覆蓋整個圓面就是陰天。

3、與云有關的諺語:

答:①云自東北起,必定有風雨

②天上鉤鉤云,地上雨淋淋③日落烏云漲,半夜聽雷響

4、為天氣是變化無常的,所以人們永遠無法改變天氣,這種說法對嗎?為什么?

答:不對,天氣有春、夏、秋、冬四個季節不會改變。但可以人工降雨

5、我們怎樣制作一個風向標?

答:①選一根硬一點的吸管,在吸管兩端縱向切開約1厘米的縫隙。

②用硬紙板剪一個大小適中的箭頭和一個梢大的箭翼。分別插入吸管兩端的縫

隙,并用膠帶固定。

③用一根大頭針穿過吸管平衡點,并插入鉛筆一端的橡皮中,使其能自由轉動。

④確定方向后觀察風向標的箭頭指向就是風向。

6、如何制作雨量器?

答:①用一個高度在15匣米以上的厚底直筒玻璃杯子:

②以亳米為單位,用刻度尺在紙條上畫好刻度,紙條的長度略小于杯了?的高度;

③取一段長于刻度紙條的透明膠帶平放在桌子

上,膠面朝上,將紙條畫有刻度的一面朝下粘在膠帶的中間;

④一個同學手持杯子另一個同學把粘有刻度紙條的透明膠帶,豎直粘到杯子的外則面,要使刻

度的底部正好和杯子內則底部對齊;

⑤用粘貼刻度紙條的方法把小組的名字粘貼在杯子的背面。

天氣符號天氣符號天氣符號天氣符號

晴多云陰小雨

*■*

中雨,大雨暴雨????冰雹▲

雷陣雨雨夾雪小雪中雪共共

&

大雪禹霧之二霜凍3沙塵暴

等級風速(米/秒)特征

00.0~0.2平靜:煙直上

10.3?1.5輕風:煙能飄移,但風向標不能轉動

21.6~3.3微風:人面感覺有風,樹葉沙沙響,風向標能轉動

33.4?5.4柔風:樹葉、小樹枝和旗被吹動

45.5-7.9小風:能吹起地面灰塵和紙張,樹枝搖動

58.0-10.7中風:小樹輕擺

610.8-13.8較大風:大樹枝搖動,難以打傘

713.9?17.1接近強風:整棵樹搖,迎風走路不適

817.2-20.7強風:樹枝折斷,難以迎風走路

920.8?24.4大強風:對建筑物有損傷,瓦片吹落

1024.5?28.4風暴:樹連根拔起,損壞性強

1128.5?32.4巨型風暴:大面積的損壞

1232.5及以上颶風:內陸少見,暴力性的破壞

第二單元溶解

1、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的)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且不能用(過濾)

的方法和(沉淀)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分離出來。

2、過濾實驗中用到的器材有:(鐵架臺)、(漏斗)、(過濾紙)、(玻璃棒)、(燒杯)。

3、高錦酸鉀是(紫黑色的固體)小顆粒,常被用來(消毒)和(防腐),但不能用手直接取,需

要用(小匙)來取。

4、高鐳酸鉀進入水中時的狀態:高鋅酸鉀投入水中時:(極少數溶解,沉入水底)。充分攪拌后:

不能看到它的顆粒,全部溶解、變成了(均勻分布)、(紫色透明)的高鋅酸鉀溶液。

5、區別”物質在水中是否溶解”的方法有;(顆粒大小的變化)、(在水中是否均勻分布)、(是

否有沉淀)、(能否用過濾的方法分離)。

6、膠水或洗發液進入水中的狀態:先(浮在水面),再(下沉),然后(一縷縷的擴散),輕輕

攪拌(部分溶解),充分攪拌(全部溶解),最后變成膠水或洗發液溶液。

7、(食鹽、糖、小蘇打、肥皂、膠水、酒精、醋、高缽酸鉀)都能溶解在水中,形成了(透明、

穩定)的溶液,(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鐵釘、橡皮、塑料)不能溶解在水中,形成的是(混

合物)。

8、把食用油加入水中,食用油會(浮在水面上),說明食用油(不能)溶解于水,在食用油和

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洗潔精,振蕩后,食用油(會變成乳狀的液體),這說明(食用油在加入

洗潔精后可以溶解)。

9、相同條件下,不同的物質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是(不同的),食鹽在水中的溶解能力比小蘇打要

(強)。

10、輕輕開啟一瓶汽水,用注射器吸出約1/3管汽水,再用橡皮帽封住管口,向外拉注射器的

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大),(變多)了,向下推注射器活塞,看到注射器里的氣泡(變

小),(變少)了。

11、水除了能溶解(固體)和(液體)之外,還能少量地溶解(氧氣)、(二氧化碳)等氣體。

水中的動物和植物就是靠溶解在水中的(氧氣)進行呼吸的。

12、汽水中的氣體是通過1加壓)或(化學方法)溶解的,所以瓶一打開,氣體就冒出來了。

13、物質在水中的溶解速度跟(物體顆粒大小)、(水的溫度)、(是否被攪動)有關。(切碎)、(加

溫)、(攪拌)等方法可以加快物質在水中的溶解。

14、物質在水中的溶解是有(一定限度)的,如100亳升水大約能溶解(36)克食鹽。

15、溶解在水中的食鹽能用(蒸發)或(加熱)的方法把食鹽和水分離出來。

16、給杯子中的鹽水加熱,可以分離食鹽和水,需要的材料有:(蒸發皿、石棉網、酒精燈、三

腳架、火柴、濕抹布)。

17、酒精燈的火焰分為(外焰、內焰、焰心)三個部分,(外焰)的溫度最高,(內焰)其次,(焰

心)的溫度最低。我們用酒精燈的(外焰)進行加熱。

18、食鹽溶解于水的變化過程是一個(可逆)的過程。鹽能夠(溶解)在水中,也能從水中(分

離)出來,人們就是利用了鹽的這個特點,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

分蒸發,最后析出(鹽的結晶)。

19、酒精是(容易揮發和燃燒)的液體,萬一有灑出的酒榨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用(濕抹布

或沙土)撲滅。

20、石棉網的主要作用是(均勻分部熱量)。

21、水是世界上最常見的物質,它覆蓋了地球表面的(70%)以上。但是世界上只有(3%)的淡

水適用于人類使用,這些淡水存在于(湖泊、河流、小溪和地下)。

22、在做蒸發食鹽水的實驗中要在水(還未完全蒸發前)熄滅酒精燈。

23、酒精燈的構造包括1外焰、內焰、焰心、燈芯、酒精)。

24、濃鹽水的底部有未溶解的食鹽,可以用(加熱)和(加水)的方法讓它溶解。

簡答題:

1、面粉、食用油、沙子、泥土、鐵釘、橡皮、塑料溶解了嗎?為什么?

答:沒有溶解。因為能用過濾的方法分離出來。

2、海水怎么變成鹽?

答:把海水引進鹽田,用太陽的熱量使海水中的水分蒸發,最后就可以析出鹽的結晶。

3、酒精和食鹽都能溶解于水,它們都能無限地溶解在水中嗎?

答:酒精能無限的溶解在水中,水也可以無限的溶解在酒精中,食鹽在一定量的水中溶解是一

定的,他的溶解取決與水的多少,水多則溶解的多,水少則溶解的少,所以食鹽并不能無限溶

解在水中.

4、使用酒精燈要注意什么?(正確使用酒精燈的方法)

答:①點燃酒精燈時一定要用燃著的火柴,決不能用燃著的酒精燈對火。

②用酒精燈加熱時,應使用外焰。

③萬一有酒精灑出在燈外燃燒,不要驚慌,可用濕抹布或沙土撲滅。

④加熱完畢需要熄火時,可用燈帽將火蓋滅,蓋滅后需再重蓋一次,以避免以后使用時燈

帽打不開。絕對禁止用嘴吹滅。

5、過濾的具體過程是什么?

答:①將濾紙對折兩次后,沿著一條邊打開,放入漏斗中。

②讓漏斗頸的底端(緊貼)燒杯內壁。

③倒入液體時,要使液體沿著玻璃棒慢慢流入漏斗內,漏斗里液體的液面要(低于)濾紙

的邊緣。

6、怎樣把食鹽水中的鹽與水分離開來?(寫出兩種辦法,并選擇一種寫出操作過程)

答:使用的蒸發和加熱的方法將鹽與水分離開。

加熱方法的操作過程是:①支起三角架,放上石棉網。②把鹽水倒入蒸發皿中,進行加熱。③

等蒸發皿中的水分快要蒸發完前熄滅泗精燈。④蒸發皿中的白色顆粒就是鹽。

7、什么是溶解?

答:溶解是指物質均勻地、穩定的分散在水中,不會自行沉降,且不能用過濾的方法和沉淀的

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分離出來。

實驗一:制定一個“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的研究計劃。

要研究的問題:100毫升水能溶解多少克食鹽?

研究地準備(實驗材料):最筒、天平、小匙、攪拌棒、食鹽、記錄單

研究方法:1.用量筒取10。亳升的水倒入杯中。2、用天平把食鹽分成兩克一份。3、把第一份

食鹽用小匙投入水中,并用攪拌棒輕輕攪拌,使食鹽完全溶解。然后再按照這樣的方法投入第

二份、第三份、第四份……直到加入的食鹽不能再溶解為止。4、統計一共溶解了多少克食鹽。

研究結論:100亳升水能溶解大約36克食鹽.

實驗二:“膠水、醋、酒精、和食用油能在水中溶解嗎”實驗你是怎樣完成的?

你的預測:我認為膠水、醋和酒精能在水中溶解,食用油不能溶解。

實驗過程:①分別在試管中加入10至15亳升水。②分別往試管中加入1至2亳升醋、酒精和

食用油。③充分振蕩后,靜置一會兒。

液體之間的溶解記錄表

溶解過程膠水醋酒精食用油

怎樣進入到水中先沉入水底并蜷縮在底部直接與水混合直接與水混合浮在水面上

在水中怎樣擴散緩慢擴散擴散較快擴散較快不擴散

是否溶解溶解溶解溶解不溶解

實驗結論:膠水、醋、酒精在水中能夠溶解,食用油不能在水中溶解。

往食用油中和水的混合物中加入少量的洗滌劑,篋蕩后(食用油會溶解)。

實驗三:回憶課上做過的:不同物質在水中的溶解實驗,完成:

面粉沙食鹽高鋸酸鉀

能否看見顆粒能能不能不能

分布是否均勻否否是是

是否有沉淀出現是是否否

能用過濾方法分離嗎能能不能不能

是溶解還是沒有溶解沒有溶解沒有溶解溶解溶解

根據以上實驗,總結什么情況下物質才溶解:溶解指物質均勻地、穩定的分散在水中,不會自

行沉降,也不能用過濾的方法把溶液中的物質分離出來。

第三單元聲音

1.音叉是一種(發聲)儀器,用來(調試樂器)和(測試音高)。音叉上有(字母)和(數

字),字母代表的是(音調),數字代表的是(音叉每秒鐘振動的次數)。

2.一個物體在(力)的作用下,不斷(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種運動稱為(振動)。

3.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4.聲音的(強弱)可以用(音量)來描述。振動的幅度越大,聲音越強;振動的幅度越小,

聲音越弱。音量的單位是分貝(dB)

5.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物體振

動的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

6.聲音以(波)的形式傳播,當(聲波)遇到物體時,會使物體產生(振動),聲音就是

這樣通過各種物質,從一個地方傳播到另一個地方的。

7.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聲音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8.耳朵由(外耳)(中耳)(內耳)三部分組成。耳廓的作用是(收集聲波)。耳廓的作用(收

集聲音),耳道的作用(傳遞聲音),鼓膜的作用(引起振動),聽覺神經的作用(向大腦報告信

息)。聲音大時,鼓膜振動得快,聲音小時,鼓膜振動的慢。鼓膜很薄,如果外界聲音特別大時,會

使鼓膜穿孔.

9.(過高過強)的聲音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盡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括

住耳朵)或(戴上保護裝置)。

11.使發聲罐發出聲音變輕地方法:

答:1.控制聲源:輕輕的搖,慢慢的搖,把發聲罐裝滿等;2.阻礙傳播途徑:用手捂住,用

棉花,毛巾包住等。

12.人們生活中減少噪音的方法:安裝雙層玻璃、安裝汽車消聲器。減小喇叭的聲音,多植

樹,

13.有一根橡皮筋,用相同的力彈撥,橡皮筋拉的緊,聲音就(高),拉得松,聲音就(彳氐);

當橡皮筋拉得一樣長短時,用力撥橡皮筋,聲音就(強),輕輕撥,聲音就(弱)。

14.什么是振動物體?

答:一個物體(比如音叉)在力的作用下,能不斷的重復地做往返運動,這個物體就是振

動物體。

15.聲音是怎樣產生的?聲音是由物體振動而產生的。

16.怎樣描述音高?答:聲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來描述,音高是描述物體振動快慢的一個量。

物體振動的越越快,發出的聲音就越高,物體振動的越慢,發出的聲音就越低。音高的單位是

赫茲(Hz)它表示物體一秒鐘振動的次數。

17.伸出桌面的尺子的長度越長聲音就越低。

18.空氣是傳播聲音的重要物質.

19.我們是怎樣聽到聲音的?答:一個振動的物體會使它的周圍空氣發生的振動,振動的空

氣到達我們的耳朵,敲打鼓膜并使它振動,耳朵中的聽小骨再將振動傳到充滿液體的內耳引起

液體的振動,液體的振動導致聽覺神經的移動,產生了信號,大腦接受了聽覺神經傳過來的信

號,我們便感受到了聲音。

20.怎樣避免聽力受到傷害?答:過高或過強的聲音有可能損傷我們的聽力,所以我們要盡

量遠離這些聲音,有時需要捂住耳朵或戴上保護裝置。

21.在占代戰場上,沒有現代一些設備,想早點知道大批敵軍來臨,你有什么辦法?你的科

學依據是什么?

答:可以把耳朵貼在地上,聽一聽有沒有從遠處傳來的聲音,這樣就可以判斷了,根據的

是聲音可以在不同物體中傳播,所以也可以在大地里傳播。

22.如果把玻璃罩里的空氣抽掉,里面就成了真空.由于缺少聲音傳播所需要的物質,所以

聽不到聲音.

23.在月球上,沒有空氣,即沒有傳播振動的物質,宇航員即使相隔不遠,也不能互相通話,必

須使用無線電設備.

24.擊打過的音叉,輕輕觸及水面時,回引起水的振動,這說明振動是可以傳播.

25.從聽診器中聽到的聲音,是通過空氣和橡膠管傳播的.

26.正在游泳的人引起水的振動而發聲,這主要是因為水能傳播聲音.

27.聲音能在固體,液體,氣體中傳播.不能在真空中傳播

28.聲音在空氣中傳播的速度是每秒340米,聲音在水中傳播的速度是每秒1450米.聲音在鐵

中傳播的速度是每秒5000米。

29.用相同的力敲打盛水的玻璃杯子的杯口,水越滿,聽到的聲音越(低)。

試驗一:以小組為單位,探索通過改變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尺子發出的音高的變化:

我制定的研究方案:

(1)先進行預測。隨著尺子伸出桌面部分長度的變化,音高可能會怎樣變化。

(2)再進行實驗。實驗前需要確定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比如8厘米、12厘米、16厘米、

20厘米等;再按照尺子伸出桌面的長度變化順序依次進行試驗。能夠聽到四種不同的音高:高、

較高、較低、低。

(3)記錄看到的、聽到的內容。

振動尺子一我聽到的看到的觀察記錄表

尺子伸出桌面的長我的預測我聽到的我看到的

音高的變化順序

度(厘米)音高振動的快慢音高振動快慢

8高快高快

音高的變化規律是:

12較高較快較高較快

由高到較高、較低、

16較低較慢較低較慢

低。

20低慢低慢

實驗結論:尺子伸出越長,音高越低,越短音高越高。

填出耳的結構示意圖中各笛分的名稱及作用

耳朵分為三部分:外耳、中耳、內耳。

外耳:耳廓:收集聲音

耳道:傳遞聲音到中耳

中耳:鼓膜:將聲波轉化為振動

聽小骨:傳遞振動到內耳

內耳:耳蝸:將振動轉化為聽覺信號.

聽覺神經:將聽覺信號傳遞到大腦

1.耳朵可以長時間使用,所以也可以長時間使用耳塞聽音樂(錯)

2.噪聲只會影響我們的聽力,與身體健康沒有多大關系。(錯)

3.當尺子伸出桌面的距離越短,發出的聲音就越高。(對)

4.我們聽到的各種聲音主要是靠空氣傳播的,但是固體、液體也是能傳播聲音的。(對)

5.物體一般都能傳播聲音,它們傳播聲音的本領有所不同。(對)

6.用手敲擊桌面,可以聽到聲音,但并不看見桌面在振動,說明桌面發聲時不振動。

(錯)

7.嘈雜刺耳的聲音都屬于噪音。(對)

8.被敲打后的音義放在水里水花飛濺,是因為音又在振動。(對)

9.物體發出聲音的大小是可以控制的。(對)

10.物體振動幅度越大,聲音越高。(錯)

1L聲音的高低與物體振動的快慢有關系。(對)

12.聲音的強弱與物體振動的幅度有關系。(對)

簡答:讓發聲罐的聲音變輕的方法有哪些?

答:1.控制聲源:輕輕的搖,慢慢的搖,把發聲罐裝滿等;

2.阻礙傳播途徑:用手捂住,用棉花包住,用毛巾包住等。

第四單元我們的身體

身體結構

1.我們的身體可以分為(頭、頸、軀干、四肢)四部分。

2.人體是由細胞、組織、器官和系統組成的。最小的單位是細胞,最大的是系統。

3.器官:是由幾種不同的組織按照一定的次序結合在一起構成的。每個器官都具有一定的

形態和功能。

4.胃、心臟、大腦和肪都是器官。

5.人體各個部分的協調作用,充分體現出人體是一個統一的有機體。

6.身體的肢體運動由骨骼、關節和肌肉共同完成,不同的運動形式會涉及不同的骨骼、關

節和肌肉。

7.人體的每一個部分都有特殊的功能。在進行生命活動時,保個部分是互相密切配合,協

同工作的。

8.人體系統包括:

肌肉系統一一使身體能夠運動,將食物運輸到消化系統,使心臟保持跳動。

骨骼系統一一支持和保護身體,并和肌肉共同作用產生運動,產生血細胞和儲存物質。

呼吸系統一一將氧氣帶入身體內,并將二氧化碳排出體外。

循環系統一一輸送人體細胞需要的物質,并將廢棄物排出體外,幫助抵抗疾病。

消化系統一一將食物攝入身體,分解食物,吸收消化的食物。

泌尿系統一一將廢棄物排出體外。

免疫系統抵抗疾病的發生。

神經系統一一察覺和解釋來自身體外部和內部的信息,使心臟保持跳動。

表皮系統一一保護身體,保持體內水分,幫助控制體溫。

骨骼

1.骨骼的作用:保護、支撐、運動;

2.骨骼支撐著我們的身體,保護著我們的內臟器官,使我們能進行各種各樣的活動。

3.我們的身體里有一個支架,這就是骨骼。

4.體內的骨骼系統中骨的數量由年齡而定。一個剛出生的嬰兒有275塊骨,而一個成年人

的身體里卻只有206塊骨。

5.骨骼有五個主要功能:塑造體型、支持軀體運動、保護內臟器官、制造血細胞、儲存身

體所需的某些物質。

6.骨骼不能獨立運動。

7.經常參加體育鍛煉能使我們的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

關節

1.關節的作用:連接、支點;

2.關節可以分為固定關節和活動關節兩類。

3.固定關節:身體內的某些關節以某種方式連接后,骨的活動性較小,或是不能運動。

4.活動關節:人體內的大多數關節都是活動關節。

肌肉

1.肌肉的作用:為運頊提供動力。

2.人體內大約有600塊肌肉,它們具有不同的功能。

3.人體內有三類肌肉:骨骼肌、平滑肌和心肌。

4.骨骼肌:就是附著在骨骼上的肌肉,這些肌肉提供力量,使骨骼產生運動。

5.平滑肌:在一些內臟器官的內側,如胃壁和血管中包含著平滑肌。

6.心肌:在心臟部位,心肌永遠不會疲勞,它能夠不斷地收縮。

呼吸器官

1.人體的呼吸器官包括鼻腔、氣管、支氣管、肺、橫膈膜

2.人的呼吸實際上是進行著氣體的交換,使氧氣進入血液,同時排出二氧化碳等廢氣。

3.我們的呼吸平靜時一般為每分鐘20次左右,跑步的時候,身體里需要更多的氧氣,

此時肺臟就會更勤奮地工作,每分鐘的呼吸次數會增加到約60次。

4.人體需要的氧氣由〔肺)吸入后進入(血液),再由(心臟)能過血管輸送到全身各

處,同時收集(二氧化碳)等廢物并排出體外

5.伴隨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呼吸、心跳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

的養分和氧氣。

6.呼進人體的100克空氣中,氧氣有(21%)

7.用手按住胸部,做深呼吸,反復幾次,我發現吸氣時:(胸部擴張),呼氣時:(胸部收縮),

這說明(肺)等人體器官也參與了呼吸。

8.生命除了需要食物、(水)、還需要新鮮(空氣)。

9.大腦如果缺氧(3—4)分鐘,(腦細胞)幾乎全部死亡。

操作實踐

點燃一根火柴,讓它在空氣中燃燒,觀察火焰的變化;再點燃一根火柴,把它伸入另一個

盛滿人呼出氣體的容器,觀察火焰的變化。兩根火柴的燃燒有什么不同:在空氣中火柴可以充

分燃燒,火焰是(淡藍色),在呼出氣體中燃燒的火柴火焰(紅色并逐漸熄滅)。

這個實驗說明:火柴熄滅是氧氣變少了,火柴燃燒需要氧氣,人體呼吸也需要氧氣

簡答題

1.人呼吸時,胸部、腹部會有什么變化?

答:吸氣動作完成之后,肋間肌和膈肌舒張時,胸廓的前后徑和上下徑縮小,胸廓的容積

縮小,肺也隨著回縮,肺內氣壓升高,這樣外界大氣壓,肺內的部分氣體通過呼吸道排到體外,

完成呼氣動作。

2.人體呼吸器官由哪曲組成?作用是什么?

答:鼻、喉、氣管、支氣管和肺,肺是氣體交換的場所,其余器官是氣體的通道一一呼吸

道。

3.人如果不呼吸,能堅持多久?為什么?

答:一到兩分鐘,因為大腦如果缺氧3—4分鐘,腦細胞幾乎會全部死亡。

4.為什么我們運動后每分鐘呼吸次數會增加?

答:身體運動量的增加,人需要更多的氧氣,呼吸也逐漸加快,以便輸送出更多的氧氣。

5.寫出運動對我們身體的一些好處?

答:經常運動心臟會變得強壯,肺活量會增大,能為身體提供更充足的氧氣,增強體質、

骨骼粗壯,肌肉發達,關節更加靈活等

6.舉例說明人體各器官之間存在的聯系。

答:呼吸器官提供氧點給運動器官和消化系統,消化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