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頭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1頁
汕頭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2頁
汕頭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3頁
汕頭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4頁
汕頭市某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含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汕頭市金山中學2024屆高考仿真模擬化學試卷

注意事項

1.考試結束后,請將本試卷和答題卡一并交回.

2.答題前,請務必將自己的姓名、準考證號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填寫在試卷及答題卡的規定位置.

3.請認真核對監考員在答題卡上所粘貼的條形碼上的姓名、準考證號與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選擇題,必須用2B鉛筆將答題卡上對應選項的方框涂滿、涂黑;如需改動,請用橡皮擦干凈后,再選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選擇題,必須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簽字筆在答題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無效.

5.如需作圖,須用2B鉛筆繪、寫清楚,線條、符號等須加黑、加粗.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能確定為丙烯的化學用語是()

八HHH

1??8”D.CH=CH-CH

H:C::C:C:H23

2、根據如圖能量關系示意圖,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1molC(s)+1molO2(g)

1molCO(g)+().5mo)O.(g)

393.5kJ-mo!->[轉化口

轉化I282.9kJ-mol-'

_I1molCO2(g)

反應過程

A.1molC(s)與1mol(h(g)的能量之和為393.5kJ

B.反應2co(g)+O2(g)=2CO2(g)中,生成物的總能量大于反應物的總能量

C.由C(s)-CO(g)的熱化學方程式為:2C(s)+O2(g)=2CO(g)A//=-221.2kJ-inor,

D.熱值指一定條件下單位質量的物質完全燃燒所放出熱量,則CO熱值A〃=-10.1kJ?n】ol「

3、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強電解質一定易溶于水,弱電解質可能難溶于水

B.燃燒一定有發光發熱現象產生,但有發光發熱現象的變化一定是化學變化

C.制備Fe(OH)3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FeCb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溶液呈紅褐色

D.電解熔融態的AI2O3、12c轉化為?(都屬于化學變化

4、常溫下,若HA溶液和NaOH溶液混合后pH=7,下列說法不合理的是

A.反應后HA溶液可能有剩余

B.生成物NaA的水溶液的pH可能小于7

C.HA溶液和NaOH溶液的體積可能不相等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c(OIT)可能不相等

5、高純碳酸缽在電子工業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濕法浸出軟銃礦(主要成分為MnOz,含有少量Fe、Al、Mg等雜質元

素)制備高純碳酸鉉的流程如下:其中除雜過程包括;①向浸出液中加入一定量的試劑X,調節浸出液的pH為3.5~5.5;

②再加入一定量的軟缽礦和雙氧水,過濾;③…下列說法正確的是(已知室溫下:Kup[Mg(OH)2]=L8X10—\

-34-38

Kap[Al(OH)3]=3.0X10,Kap[Fe(OH)3]=4.0X10<.)

軟隹礦揚

A.浸出時加入植物粉的作用是作為還原劑

B.除雜過程中調節浸出液的pH為3?5?5.5可完全除去Fe、Al、Mg等雜質

C.試劑X可以是MnO、MnO2>M11CO3等物質

D.為提高沉淀MnCO3步驟的速率可以持續升高溫度

6、在環境和能源備受關注的今天,開發清潔、可再生新能源已成為世界各國政府的國家戰略,科學家發現產電細菌后,

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為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和難降解廢物的處理提供了一條新途徑。微生物燃料電池(MFC)示意圖如

下所示(假設有機物為乙酸鹽)。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A室菌為厭氧菌,B室菌為好氧菌

B.A室的電極反應式為CH3CO(T-8e-+2H2O^=2CO2+8H+

C.微生物燃料電池(MFC)電流的流向為b-a

+

D.電池總反應式為CHJCOO+2O2+H^=2CO2+2H2O

7、為紀念門捷列夫發表第一張元素周期表150周年,聯合國宣布2019年為“國際化學元素周期表年”,下列說法不

正確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地球上本身存在的自然元素,只有少數元素是人工合成的

B.118號元素0g位于第七周期0族

C.同主族元素的單質熔、沸點自上而下減小(不包括0族)

D.IHB族元素種類最多

8、工業上常用水蒸氣蒸儲的方法(蒸餡裝置如圖)從植物組織中獲取揮發性成分。這些揮發性成分的混合物統稱精油,

大都具有令人愉快的香味。從檸檬、橙子和柚子等水果的果皮中提取的精油90%以上是檸檬烯。提取檸檬烯的實驗操

作步驟如下:檸檬烯。

①將1-2個橙子皮剪成細碎的碎片,投人乙裝置中,加入約30mL水,

②松開活塞K。加熱水蒸氣發生器至水沸騰,活塞K的支管口有大量水蒸氣冒出時旋緊,打開冷凝水,水蒸氣蒸儲

即開始進行,可觀察到在儲出液的水面上有一層很薄的油層。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當儲出液無明顯油珠,澄清透明時,說明蒸儲完成

B.為達到實驗目的,應將甲中的長導管換成溫度計

C.蒸儲結束后,先把乙中的導氣管從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熱

D.要得到純精油,還需要用到以下分離提純方法:分館、蒸播

9、練江整治已刻不容緩,其中以印染工業造成的污染最為嚴重。某工廠擬綜合處理含NH&+廢水和工業廢氣(主要含

N2、CO2>S(h、NO、CO),設計了如下工業流程:

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氣體I中主要含有的氣體有N2、NO、CO

B.X在反應中作氧化劑,可通入過量的空氣

C.處理含NHr廢水時,發生離子方程式是:NHr+NO2=N2t+2H2O

D.捕獲劑所捕獲的氣體主要是CO

10,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在鋰離子電池領域作出突出貢獻的三位科學家。一類鋰離子電池的電池總反應為LixC6

放電

+LiiY.C6(石墨)+LiY。已知電子電量為1.6x10-19c,下列關于這類電池的說法中錯誤的是

充電??

A.金屬鋰的價電子密度約為13760C/gB.從能量角度看它們都屬于蓄電池

C.在放電時鋰元素發生了還原反應D.在充電時鋰離子將嵌入石墨電極

11、固體混合物X可能含有NaNOz、NdzSiOj、FcCh、KA1O?中的一種或幾種物質,某同學對該固體進行了如下實驗;

"體XL?溶液丁

過量CO]

jia體丁

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A.溶液甲中一定含有NaNCh、NazSIOj,可能含有FeCh、KAIO2

B.原固體混合物X中一定有KAIO2

C.固體乙、固體丁一定是純凈物

D.將溶液乙和溶液丁混合一定有無色氣體生成,可能有白色沉淀生成

12、25C時,NaCN溶液中CN,HCN濃度所占分數(6)隨pH變化的關系如圖甲所示,其中a點的坐標為(950.5)。

向lOmLO.Olmol-L)NaCN溶液中逐滴加入O.Olmol?Ld的鹽酸,其pH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下列溶液中的關系中

一定正確的

甲乙

??

A.圖甲中pH=7的溶液:c(CP)=c(HCN)

B.常溫下,NaCN的水解平衡常數:Kh(NaCN)=10-4'mol/L

C.圖乙中b點的溶液:c(CN-)>c(CD>c(HCN)>c(OH")>c(H*)

D.圖乙中c點的溶液:c(Na+)+c(H+)=c(HCN)+c(OFT)+c(CN-)

13、對下列溶液的分析正確的是

A.常溫下pH=12的NaOH溶液,升高溫度,其pH增大

B.向0.1mol/LNaHSO3溶液通入氨氣至中性時c(Na+)>c(NH:)>c(SO;)

C.O.Olnw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釋時,原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增大

D.在常溫下,向二元弱酸的鹽NaHA溶液中加入少量NaOH固體將增大

c(OH)?c(A")

14、對于lmol/L鹽酸與鐵片的反應,下列措施不能使產生H2反應速率加快的是()

A.加入一小塊銅片B.改用等體積98%的硫酸

C.用等量鐵粉代替鐵片D.改用等體積3mol/L鹽酸

15、氧化還原反應與四種基本反應類型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化學反應屬于陰影3區域的是

A.2Hoe△2HCI46T

B.NIl4lICO3^=NH4+H2O4-CO2t

C.4Fe(OH)2+O2+2H2O=4Fe(OH)3

D.Fe2O34-3(:()g%2Fe+3COz

16、目前中國已經通過自主創新成功研發出第一臺鋅漠液流儲能系統.實現了鋅漠電池的隔膜、極板、電解液等關鍵

材料自主生產。鋅溟電池的原理裝置圖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充電時電極石墨棒A連接電源的正極

B.放電過程中陰離子通過隔膜從正極區移向負極區

C.放電時負極反應為2B『一2e'Br2

D.放電時右側電解質儲罐中的離子總濃度增大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元素周期表中的四種元素的有關信息如下,請用合理的化學用適填寫空白。

在周期表中的區元素代

有關信息

域號

短周期元素X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種胃酸中和劑,且能溶于強堿溶液

YY的一種氫化物可用于制造純堿和做制冷劑

長周期兀素ZZ的一種鹽乙可以作凈水劑,Z的某種氧化物內可以做紅色涂料

VV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種,它的銀鹽可用于人工降雨

(I)X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X、Y、Z三種元素的簡單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為一。

(2)足量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稀溶液與Imol甲完全反應,放出熱量QkJ,請寫出表示該過程中和熱的熱化

學方程式:一。

(3)下列有關W的氣態氧化物丁的說法正確的有一(選填字母)

a.T比氯化氫沸點高b.丁比氯化氫穩定性好

c.丁比氟化氫還原性弱d.丁比氟化氫酸性弱

(4)請寫出丙溶于丁的水溶液的離子方程式

18、有一無色透明溶液,欲確定是否含有下列離子:Na\Mg2\Al升、Fe2\Ba2*、NO3、SO?>CP、F、HCO3,

進行如下實驗:

實驗步驟實驗現象

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幾滴甲基橙溶液變紅色

②取少量原溶液,濃縮,加Cu片和濃H2s04,加

有無色氣體產生,后在空氣中又變成紅棕色

③取少量原溶液,加BaCL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

④?、壑猩蠈忧逡?,加AgNO.i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溶于HNO3

⑤取少量原溶液,加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NaOH過量時沉淀部分溶解

⑴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

⑵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

⑶為進一步確定其他離子,應該補充的實驗是__________

19、有“退熱冰”之稱的乙酰苯胺具有退熱鎮痛作用,是較早使用的解熱鎮痛藥,純乙酰苯胺是一種白色有光澤片狀結

晶,不僅本身是重要的藥物,而且是磺胺類藥物的原料,可用作止痛劑、退熱劑、防腐劑和染料中間體。實驗室用苯

胺與乙酸合成乙酰苯胺的反應和實驗裝置如圖(夾持及加熱裝置略):

()

CyNH,+CH3COOHqHOOCCH,4

利彩分飽樁

注:①苯胺與乙酸的反應速率較慢,且反應是可逆的。

②苯胺易氧化,加入少量鋅粉,防止苯胺在反應過程中氧化。

③刺形分儲柱的作用相當于二次蒸儲,用于沸點差別不太大的混合物的分離。

可能用到的有關性質如下:(密度單位為g/cn?)

相對分密度溶解度

名稱性狀熔點/℃沸點/

子質量3

/g'cmg/100g水g/100g乙醇

棕黃色油

苯胺93.121.02-6.3184微溶00

狀液體

無色透明

冰醋酸60.0521.0516.6117.90000

液體

乙酰苯無色片狀溫度高,

135.161.21155~156280-290較水中大

胺晶體溶解度大

合成步驟:

在50mL圓底燒瓶中加入10mL新蒸儲過的苯胺和15mL冰乙酸(過量)及少許鋅粉(約0.1g)。用刺形分儲柱組裝好分儲

裝置,小火加熱lOmin后再升高加熱溫度,使蒸氣溫度在一定范圍內浮動1小時。在攪拌下趁熱快速將反應物以細流

倒入100mL冷水中冷卻。待乙酰苯胺晶體完全析出時,用布氏漏斗抽氣過濾,洗滌,以除去殘留酸液,抽干,即得粗

乙酰苯胺。

分離提純:

將粗乙酰苯胺溶于300mL熱水中,加熱至沸騰。放置數分鐘后,加入約0.5g粉未狀活性炭,用玻璃棒攪拌并煮沸lOmin,

然后進行熱過濾,結晶,抽濾,晾干,稱量并計算產率。

(I)由于冰醋酸具有強烈刺激性,實驗中要在_內取用,加入過量冰醋酸的目的是一。

(2)反應開始時要小火加熱lOmin是為了一。

⑶實驗中使用刺形分館柱能較好地提高乙酰苯胺產率,試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其原因:

(4)反應中加熱方式可采用_(填“水浴”“油浴”或“直接加熱”),蒸氣溫度的最佳范圍是_(填字母代號)。

a.100-105*0b.H7.9-184℃c.280-290^

⑸判斷反應基本完全的現象是洗滌乙酰苯胺粗品最合適的試劑是一(填字母代號)。

a.用少量熱水洗b.用少量冷水洗

c.先用冷水洗,再用熱水洗d.用酒精洗

⑹分離提純乙酰苯胺時,在加入活性炭脫色前需放置數分鐘,使熱溶液稍冷卻,其目的是一,若加入過多的活性炭,

使乙酰苯胺的產率_(填“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7)該實驗最終得到純品7.36g,則乙酰苯胺的產率是_%(結果保留一位小數)。

20、氯化亞銅(Cu。)晶體呈白色,見光分解,露置于潮濕空氣中易被弱化。某研究小組設計如下兩種方案在實驗室制

備氯化亞銅。

方案一:銅粉還原CuSO4溶液

已知:Q1CI難溶于水和乙醇,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G(白色)+2C「=[CuCb]2-(無色溶液)。

(1)步驟①中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⑵步驟②中,加入大量水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o

⑶如圖流程中用95%乙醇洗滌和真空干燥是為了防止________________o

方案二:在氯化氫氣流中加熱CIICL?2H2O晶體制備,其流程和實驗裝置(夾持儀器略)如下:

-----------------------HC1氣流-------->300℃-----------------------

BCD

請回答下列問題:

(4)實驗操作的先后順序是a-~--e(填操作的編號)

a.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后加入藥品b.點燃酒精燈,加熱

c.在“氣體入口”處通入干燥HCId.熄滅酒精燈,冷卻

e.停止通入HCI,然后通入Nz

(5)在實驗過程中,觀察到B中物質由白色變為藍色,C中試紙的顏色變化是o

(6)反應結束后,取出CuQ產品進行實驗,發現其中含有少量的CuCb雜質,請分析產生CuCb雜質的原因

(7)準確稱取0.2500g氯化亞銅樣品置于一定量的0.5mol/LFeCh溶液中,待樣品完全溶解后,加水20mL,用0.1000

mol/L的Ce(SO4)2溶液滴定到終點,消耗24.60mLCe(SO4)2溶液。有關化學反應為Fe3++CuCI=Fe2++Cu2++CI\

Ce4++Fe2+=Fe3++Ce3+,計算上述樣品中CuCl的質量分數是_____________%(答案保留4位有效數字)。

21、氨氣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工業上利用N2和Hz合成NM,方程式如下:N2+3H2=2NH3

■億利

(1)已知NH3難溶于CCL,則下列裝置中,不能用于吸收氨氣的是_____o

八?土此1*ch上

(2)某溫度下,在一體積恒定為10L的密閉容器內模擬合成氨反應。寫出該反應的平衡常數表達式o若要增

大反應速率,且平衡向正反應方向移動,下列措施中可行的是_____(填字母代號)。

A.壓縮容器體積B.適當升高溫度C.通入適量氮氣D.加適量催化劑

(3)能說明上述反應達到平衡狀態的是

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改變

A.2V(H2)=3V(NH3)B.

C.混合氣體的平均相對分子質量不再改變D.單位時間內生成nmolN2的同時生成2nmolNH3

(4)氨氣溶于水所得溶液在加水稀釋的過程中(本小題填“增大”或“減小”或“不變”),

NH「HQ的電離程度,溶液的pH值_____o

氨氣與酸反應得到錢鹽,某(NHJ2SO,水溶液的pH=5,原因是溶液中存在平衡(用離子方程式表示),該稀溶

液中水的電離度約為o

參考答案

一、選擇題(每題只有一個選項符合題意)

1、D

【解題分析】

A.球棍模型中不一定由C、H兩種元素組成,所以不一定為丙烯,A不合題意;

B.C3H6可能為丙烯,也可能為環丙烷,所以不一定為丙烯,B不合題意;

HIIUHHH

C.口不??夕?戈.“中少了1個H原子,丙烯的電子式為:H:.,:(::(::H,C不合題意;

H.J?C:C??:H■■

D.丙烯的結構簡式為:CH2=CH-CH3,D符合題意;

故選D。

2、C

【解題分析】

由圖可知,轉化I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C(s)+O2(g)=CO2(g)AH=-393.5

kJ-moF',轉化U反應物總能量大于生成物總能量,為放熱反應,熱化學方程式為2CO(g)+O2(g)=2CO2(g)AH=-

282.9kJmor,,轉化I—轉化H得C(s)-CO(g)的熱化學方程式2C(si+O2(g)=2CO(g)AH=-221.2kJmoF'o

【題目詳解】

A項、由圖可知1molC(s)與1molOz(g)的能量比1molC(h(g)能量高393.5kJ,故A錯誤;

B項、由圖可知反應2co(g)+O2(g)=2CO2(g)為放熱反應,生成物的總能量小于反應物的總能量,故B錯誤;

C項、由圖可知1molC(s)與Oz(g)生成1molCO(g)放出熱量為393.5kJ—282.9kJ=110.6kJ,則C(s)-CO(g)的熱化

學方程式為2C(s)+(h(g)=2CO(g)AH=-221.2kJ-mol-1,故C正確;

D項、熱值指一定條件下單位質量的物質完全燃燒所放出熱量,則CO的熱值為282.9k.Jx安6lO.lkJg',故D錯誤;

故選C。

3、C

【解題分析】

A.強電解質不一定易溶于水,如AgCL弱電解質不一定難溶于水,如醋酸,故A錯誤;

B.燃燒是可燃物與氧氣發生的一種發光、放熱的劇烈的氧化反應,燃燒一定有發光、發熱的現象產生,但發光、發

熱的變化不一定是化學變化,例如燈泡發光放熱,故B錯誤;

C.加熱條件下三氯化鐵水解生成氫氧化鐵膠體,則制備Fe(OH)膠體的方法是將飽和FeCh溶液滴加到沸水中煮沸至

溶液呈紅褐色,故C正確;

D.12c轉化為是核反應,原子本身不變,沒有生成新物質,不是化學變化,故D錯誤;

故選C。

4、B

【解題分析】

A、若HA是弱酸,則二者反應生成NaA為堿性,所以HA過量時,溶液才可能呈中性,正確;

B、若二者等體積混合,溶液呈中性,則HA一定是強酸,所以NaA的溶液的pH不可能小于7,至小等于7,錯誤;

C、若HA為弱酸,則HA的體積大于氫氧化鈉溶液的體積,且二者的濃度的大小未知,所以HA溶液和NaOH溶液

的體積可能不相等,正確;

D、HA溶液的c(H+)和NaOH溶液的可能不相等,混合后只要氫離子濃度與氫氧根離子濃度相等即可,正確。

答案選及

5、A

【解題分析】

A、結合流程分析,需將四價缽還原為二價,因植物粉為有機物,具有還原性,選項A正確;

B、根據KSP可知,pH為3.5?5.5不能完全除去鎂離子,選項B錯誤;

C、二氧化鋅不能與酸反應,無法調節pH,選項C錯誤;

D、碳酸氫核不穩定,受熱易分解,故不能溫度太高,選項D錯誤。

答案選A。

6、B

【解題分析】

根據裝置圖可知B室中氧氣參與反應,應為好氧菌,選項A正確;方程式中電荷和氫原子不守恒,選項B錯誤;MFC

電池中氫離子向得電子的正極移動,即向b極移動,b為正極,電流方向是由正極流向負極,即b-a,選項C正確;

+

電池的總反應是醋酸根離子在酸性條件下被氧化成CO2、H2O,BPCH3COO+2O2+H^=2CO2+2H2O,選項D正

確。

7、C

【解題分析】

A.元素周期表上的大部分元素都是在地球上本身存在的自然元素,只有少數元素是人工合成的,超鈾元素中大多數是

人工合成的,故A正確;

B.118號元素Og一共有7個電子層,最外層有8個電子,所以位于第七周期0族,故B正確;

C第VIIA族元素形成的單質都可以形成分子晶體,自上而下隨著其相對分子質量的增大,其分子間作用力增大,故

其熔、沸點增大,故C錯誤;

D.因為IHB族中含有鐲系和銅系,所以元素種類最多,故D正確,

故選C。

8、B

【解題分析】

A.檸檬烯不溶于水,密度比水的密度小,則當儲出液無明顯油珠,澄清透明時,說明蒸餌完成,故A正確;

B.長導管可作安全管,平衡氣壓,防止由于導管堵塞引起爆炸,而溫度計在甲裝置中不能代替長導管,且甲為水蒸

氣發生器,不需要溫度計控制溫度,故B錯誤;

C.蒸儲結束后,為防止倒吸,先把乙中的導氣管從溶液中移出,再停止加熱,故C正確;

D.精油中90%以上是檸檬烯,可利用其中各組分的沸點的差別進行分離,故還需要用到以下分離提純方法:分儲、

蒸饋,故D正確;

故答案為B。

9、B

【解題分析】

工業廢氣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體I為CaCO3、CaSO3,氣體I是不能被過量石灰乳吸收的

N2、NO、CO,氣體I通入氣體X,用NaOH溶液處理后到的NaNOz,X可為空氣,但不能過量,否則得到

NaNO3,NaNCh與含有NHJ的溶液反應生成無污染氣體,應生成N&則氣體II含有CO、N2,捕獲劑所捕獲的氣體

主要是CO,以此解答該題。

【題目詳解】

工業廢氣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固體I為CaCCh、CaSO3,氣體I是不能被過量石灰乳吸收的

N?、NO、CO,氣體I通入氣體X,用NaOH溶液處理后到的NaNOz,X可為空氣,但不能過量,否則得到

NaNO3,NaNCh與含有NH』+的溶液反應生成無污染氣體,應生成氮氣,則氣體H含有CO、N2,捕獲劑所捕獲的氣

體主要是COo

A.工業廢氣中CO2、SO2可被石灰乳吸收,生成CaCCh、CaSOj,因Ca(OH)2過量,則固體I為主要含有

Ca(OHRCaCO.3、CaSO3,氣體I是不能被過量石灰乳吸收的N2、NO、CO,A正確;

B.由分析可知,氣體I是不能被過量石灰水吸收的N2、NO、CO,氣體I通入氣體X,用氫氧化鈉溶液處理后到的

NaNOz,X可為空氣,但不能過量,否則得到NaN(NB錯誤;

C.NaN(h與含有NH4+的溶液反應生成無污染氣體,應生成N2,發生氧化還原反應,離子方程式為

+

NH4+NO2=N2T+2H2O,C正確;

D.氣體n含有CO、N2,經捕獲劑所捕獲的氣體主要是CO,D正確;

故答案選Bo

【題目點撥】

本題考查物質的分離、提純的綜合應用,側重學生的分析、實驗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物質的性質,為解答該題的關

鍵,題目涉及廢水的處理,有利于培養學生良好的科學素養,提高環保意識。

10、C

【解題分析】

A.7g金屬鋰價電子1mol,其電量約為(6.02X1023)X(1.6X10RC),故金屬鋰的價電子密度約為(6.02x1023)x(1.6*10「9

C)-r7g=13760C/g,故A正確;

B.鋰圈子電池在放電時釋放電能、在充電時消耗電能,從能量角度看它們都屬于蓄電池,故B正確;

C.在放電時,無鋰單質生成,故鋰元素沒有被還原,故C錯誤;

D.在充電時發生“C6TLi久6”,即鋰離子嵌人石墨電極,故D正確;

答案選C。

11、D

【解題分析】

溶液中能和鹽酸反應生成固體乙,說明溶液甲中含有硅酸鈉,固體乙為硅酸,溶液甲和鹽酸反應生成氣體,說明含有

亞硝酸鈉,則溶液乙含有氯化鈉和鹽酸,固體甲可能是氯化鐵和硅酸鈉雙水解生成的硅酸和氫氧化鐵,或還存在氯化

鐵和偏鋁酸鉀雙水解生成的氫氧化鋁沉淀,溶液甲可能有剩余的偏鋁酸鉀。硅酸或氫氧化鋁都可溶于氫氧化鈉,溶液

丙為硅酸鈉或還有偏鋁酸鈉,固體丙為氫氧化鐵。溶液丙中通入過量的二氧化碳,生成硅酸沉淀或氫氧化鋁沉淀,溶

液丁含有碳酸氫鈉。

A.溶液甲一定有亞硝酸鈉和硅酸鈉,可能有偏鋁酸鉀,一定不存在氯化鐵,故錯誤;

B.X可能有偏鋁酸鉀,故錯誤;

C.固體乙一定是硅酸,固體丁可能是硅酸或氫氧化鋁,故錯誤;

D.溶液甲中有氯化鈉和鹽酸,可能有偏鋁酸鉀,與溶液丁碳酸氫鈉反應,一定有二氧化碳氣體,可能有氫氧化鋁沉淀。

故正確;

故選D。

【題目點撥】

掌握物質之間的反應,和可能性,注意可能存在有剩余問題,抓住特殊物質的性質,如加入鹽酸產生沉淀通常認為是

氯化銀沉淀,但要注意有硅酸沉淀,注意鹽類水解情況的存在。

12、B

【解題分析】

A.圖甲中可以加入HCN調節溶液的pH=7,溶液中不一定存在即不一定存在c(Cl一)=c(HCN),故A錯誤;

B?a點的坐標為(9.5,0.5),此時c(HCN)=c(CN-),HCN的電離平衡常數為

c(CN)c(H+)

K(HCN)==c(H^)=10-95molL',則NaCN的水解平衡常數

ac(HCN)

K\(y14

Kh(NaCN)=N7^=E=10,wl?L1故B正確;

Cb點加入5mL鹽酸,反應后溶液組成為等濃度的NaCN、HCN和NaCl,由圖乙可知此時溶液呈堿性,貝HCN的

電離程度小于CN-的水解程度,因此c(HCN)>c(CV),故C錯誤;

D.c點加入10mL鹽酸,反應后得到等濃度的HCN和NaCl的混合溶液,任何電解質溶液中都存在電荷守恒和物料守

恒,根據物料守恒得c(C「)=c(HCN)+c(CN-),而根據電荷守恒可知,c(Na+)+c(FT)=c(C「)+c(OFT)+cfCN-),則c(Na+)+

c(H+)=c(HCN)+c(OH")+2c(CN-),故D錯誤;

故選B。

13、C

【解題分析】

A.NaOH溶液是強堿,氫離子來自于水的電離,常溫下pH=12的NaOH溶液,升高溫度,溶液中用、增大,其pH

減小,故A錯誤;

B.0.1mol?1廠的NaHSCh溶液中通NH3至pH=7,溶液中存在物料守恒,即c(Na+)=c(S(h2-)+c(HSO3-)+c(H2SO3)①,

溶液中存在電荷守恒,即c(Na+)+c(H+)4-c(NH4+)=2c(SO32-)+c(HSO3-)+c(OH-)>因為pH=7即

++2+2

c(Na)4-ciNH4)=2c(SO3-)+c(HSO3-)@,由①得c(Na)>c(SO3-);將①式左右兩邊都加上c(NH4+)得

++2+2+2

c(Na)+c(NH4)=c(SO3-)+c(HSO3-)+c(H2SO3)+c(NH4)@,結合②③得C(SO3-)=C(NH4)+C(H2SOJ),故c(SO3-)>

+++

C(NH4),jfcc(Na)>c(SO.?-)>c(NH4),故C錯誤;

C.酸堿對水的電離都有抑制作用,O.Olmol/L醋酸溶液加水稀釋時,醋酸的濃度減小,對水的電離平衡抑制作用減弱,

則原溶液中水的電離程度增大,故C正確;

c(HA)c(I「)=c(HA)c(H+)?c(M)=c(H)c(M)=c3(Ip

在常溫下,向二元弱酸的鹽溶液中,加入

D.NaHAc(Oir)-c(A2-)-c(0ir)-c(A2-)-c(H+)-c(OH)-K--K-K,

Eria

少量NaOH固體,溶液酸性減弱,氫離子濃度減小,該比值將減小,故D錯誤;

答案選C。

14、B

【解題分析】

A.Fe、Cu和稀鹽酸能構成原電池,Fe易失電子作負極而加快反應速率,故A正確;

B.將稀鹽酸改用濃硫酸,濃硫酸和Fe發生鈍化現象且二者反應生成二氧化硫而不是氫氣,故B錯誤;

C.將鐵粉代替鐵片,增大反應物接觸面積,反應速率加快,故C正確;

D.改用等體積3moi/L稀鹽酸,鹽酸濃度增大,反應速率加快,故D正確;

故答案為Bo

【題目點撥】

考查化學反應速率影響因素,明確濃度、溫度、催化劑、反應物接觸面積等因素對反應速率影響原理是解本題關鍵,

Imol/L鹽酸與鐵片的反應,增大鹽酸濃度、將鐵片換為鐵粉、升高溫度、使其形成原電池且Fe作負極都能加快反應

速率,易錯選項是B。

15、D

【解題分析】

根據圖得出陰影3為氧化還原反應,但不是置換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

【題目詳解】

A.ZHClO^HCI-f-Ozt,有化合價升降,是氧化還原反應,但是分解反應,故A不符合題意;

B.NH4HCO3^JNH3T+H2O+CO2t,沒有化合價升降,故B不符合題意;

C.4Fe(OH)2+O2+2H2O===4Fc(OH)3,有化合價升降,是氧化還原反應,但是化合反應,故C不符合題意;

D.Fe2Oa+3COBi=2Fe+3CO2,有化合價升降,是氧化還原反應,木屬于置換反應.化合反應、分解反應,故D符

合題意。

綜上所述,答案為D。

16、C

【解題分析】

放電時,Zn是負極,負極反應式為:Zn-2e-=Zn2+,正極反應式為:Brz+Ze=ZBr,充電時,陽極反應式為2Br--2e

一二1什2、陰極反應式為Zn>+2e—=Zn。

【題目詳解】

A.充電時電極石墨棒A連接電源的正極,反應式為2Br—?2e—=Br2,故A正確;

B.放電過程中陰離子通過隔膜從正極區移向負極區,故B正確;

C.放電時,Zn是負極,負極反應式為:Zn-2e-=Zn2+,故C錯誤;

D.正極反應式為:Br2+2e-=2Br-,陰離子通過隔膜從正極區移向負極區,放電時右側電解質儲罐中的離子總濃度增

大,故D正確;

故選C。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

17、第三周期mA族r(Fe3+)>r(N3-)>r(Al3+)HIO(aq)+-Al(OH)3(s)=H2O(l)+-Al(IO)3(aq)AH=--QkJ/mol

43343

+2+

aFe2O3+6H+2r=2Fe+I2+3H2O

【解題分析】

氫氧化鋁具有兩性,X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甲是一種胃酸中和劑,且能溶于強堿溶液,X是A1元素;氨氣作制冷

劑,Y的一種氫化物可用于制造純堿和做制冷劑,Y是N元素;輒化鐵是紅色染料的成分,Z的一種鹽乙可以作凈水

劑,Z的某種氧化物丙可以做紅色涂料,Z是Fe元素;碘化銀用于人工降雨,W元素大多存在于海藻種,它的銀鹽可

用于人工降雨,W是I元素;

【題目詳解】

(1)X是A1元素,A1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為第三周期IHA族,電子層數越多半徑越大,電子層數相同,質子數越多

半徑越小,Al3\N3\Fe3+三種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順序為r(Fe*)>r(N3-)>r(Al”)。

(2)W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是HI&,甲是氫氧化鋁;足量HI。,稀溶液與ImolAl(0H)3完全反應,放出熱量QkJ,

表示該過程中和熱的熱化學方程式是HI04(aq)+|Al(OH)3(s)=H2O(1)+1Al(I04)3(aq)AH=-1QkJ/moE

(3)a.HI的相對分子質量大于HC1,HI比氯化氫沸點高,故a正確;

b.Cl的非金屬性大于I,HC1比HI穩定性好,故b錯誤;

c.C1的非金屬性大于I,HI比氟化氫還原性強,故c錯誤;

d.HI是強酸,氫氟酸是弱酸,故d錯誤。

(4)鐵的氧化物丙可以做紅色涂料,丙是Feza,丁是HI,FezG與HI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生成FeL和I2,反應的離子

+2+

方程式是Fe203+6H+2r=2Fe+I2+3H20o

23222

18、Mg\Al\NO3\SO4-Fe\Ba\l\HCO3焰色反應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NO3)2溶液后,

取上層清液加入AgNO3溶液和稀HNO3

【解題分析】

因為溶液呈無色,溶液中一定不含Fe%根據①取少量原溶液,加幾滴甲基橙,溶液變紅色,說明溶液呈酸性,則溶

液中不含HCO*根據②取少量原溶液,濃縮,加Cu片和濃H2so如加熱,有無色氣體產生,后在空氣中又變成紅

棕色,則原溶液中含NCV,由于酸性條件下NO3?具有強氧化性,原溶液中不含「;根據③取少量原溶液,加BaCb溶

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原溶液中含有SOF、不含Ba2+;?、壑猩蠈忧逡海覣gNC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且不

溶于HN03,③中上層清液中含CT,但由于BaCb引入C「,不能確定原溶液中是否含C「;根據⑤取少量原溶液,加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當NaOH過量時沉淀部分溶解,則原溶液中含有Mg?+、Al3+;

3

(1)溶液中肯定存在的離子是Mg2+、Al\NO3\SO?";

(2)溶液中肯定不存在的離子是Fe2+、Ba2\HCO3;

(3)要進一步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Na+,應補充的實驗是:焰色反應;要進一步確定溶液中是否含有Cl",應用稀硝

酸和AgNCh溶液,但SO42?會構成干擾,所以先排除SOJ的干擾,故補充的實驗是:取少量原溶液,加入Ba(NO3)

2溶液后,取上層清液加入AgNCh溶液和稀HNO3。

19、通風櫥促進反應正向進行,提高苯胺的轉化率讓苯胺與乙酸反應成鹽使用刺形分溜柱可以很好地將

沸點差別不太大的乙酸和水分開,只將生成的水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苯胺的方向移動,乙酸又可以回流到燒瓶內

繼續反應,從而提高乙酰苯胺的產率油浴a冷凝管中不再有液滴流下b防止暴沸偏小

49.7

【解題分析】

(1)由于冰醋酸具有強烈刺激性,實驗中要防止其擴散到室內空氣中,過量加入反應物(冰醋酸)的目的,應從平衡移動

考慮。

(2)反應開始時要小火加熱lOmin,主要是讓反應物充分反應。

⑶實驗中使用刺形分館柱,可提高乙酰苯胺產率,則應從反應物的利用率和平衡移動兩個方面分析原因。

(4)反應中加熱溫度超過1OOC,不能采用水?。徽舭l時,應減少反應物的揮發損失。

⑸判斷反應基本完全,則基本上看不到反應物產生的現象;乙酰苯胺易溶于酒精,在熱水中的溶解度也比較大,由此

可確定洗滌粗品最合適的試劑。

⑹熱溶液中加入冷物體,會發生暴沸;活性炭有吸附能力,會吸附有機物。

⑺計算乙酰苯胺的產率時,應先算出理論產量。

【題目詳解】

(1)由于冰醋酸具有強烈刺激性,易擴散到室內空氣中,損害人的呼吸道,所以實驗中要在通風櫥內取用;苯胺與冰醋

酸的反應為可逆反應,加入過量冰醋酸的目的,促進平衡正向移動,提高苯胺的轉化率。答案為:通風櫥;促進反應

正向進行,提高苯胺的轉化率;

⑵可逆反應進行比較緩慢,需要一定的時間,且乙酸與苯胺反應是先生成鹽,后發生脫水反應,所以反應開始時小火

加熱lOmin,是為了讓苯胺與乙酸反應成鹽。答案為:讓苯胺與乙酸反應成鹽;

⑶反應可逆,且加熱過程中反應物會轉化為蒸氣,隨水蒸氣一起蒸出,實驗中使用刺形分儲柱,可將乙酸、苯胺的蒸

氣冷凝,讓其重新流回反應裝置內,同時將產物中的水蒸出,從而提高乙酰苯胺的產率,從化學平衡的角度分析其原

因是:使用刺形分館柱可以很好地將沸點差別不太大的乙酸和水分開,只將生成的水蒸出,使平衡句生成乙酸苯胺的

方向移動,乙酸又可以回流到燒瓶內繼續反應,從而提高乙酰苯胺的產率。答案為:使用刺形分儲柱可以很好地將沸

點差別不太大的乙酸和水分開,只將生成的水蒸出,使平衡向生成乙酸苯胺的方向移動,乙酸又可以回流到燒瓶內繼

續反應,從而提高乙酰苯胺的產率;

⑷反應中需要將生成的水蒸出,促進平衡正向移動,提高產率。水的沸點是1OOC,而冰醋酸的沸點為U7.9C,溫度

過高會導致反應物的揮發,溫度過低反應速率太慢,且不易除去水,所以加熱溫度應介于水與乙酸的沸點之間,不能

采用水浴反應,加熱方式可采用油浴,最佳溫度范圍是a。答案為:油?。籥;

⑸不斷分離出生成的水,可以使反應正向進行,提高乙酰苯胺的產率,反應基本完全時,冷凝管中不再有液滴流下;

乙酰苯胺易溶于酒精和熱水,所以洗滌粗品最合適的試劑是用少量的冷水洗,以減少溶解損失。答案為:冷凝管中不

再有液滴流下;b;

⑹分離提純乙酰苯胺時,若趁熱加入活性炭,溶液會因受熱不均而暴沸,所以在加入活性炭脫色前需放置數分鐘,使

熱溶液和冷卻,其目的是防止暴沸,若加入過多的活性炭,則會吸附一部分乙酰苯胺,使乙酰苯胺的產率偏小。答案

為:防止暴沸;偏?。?/p>

⑺笨胺的物質的量為10吧2gzlm=o.iimol,理論上完全反應生成乙酰苯胺的質量為

93.12g/mol

0.11molxl35.16g/mol=14.8g,該實驗最終得到純品7?36g,則乙酰苯胺的產率是々季x100%=49.7%。答案為:49.7o

14.8g

【題目點撥】

乙酸與苯胺反應生成乙酰苯胺的反應是一個可逆反應,若想提高反應物的轉化率或生成物的產率,壓強和催化劑都是

我們無須考慮的問題,溫度是我們唯一可以采取的措施。因為反應物很容易轉化為蒸氣,若不控制溫度,反應物蒸出,

轉化率貝!會降低,所以溫度盡可能升高,但同時要保證其蒸氣不隨水蒸氣一起蒸出,這樣就需要我們使用刺形分館柱,

并嚴格控制溫度范圍。

20、Cu+Cu2++6CI=2[CuCh]2-稀釋促進平衡CuCI(白色)+2。-=:[01。3],無色溶液)逆向移動,生成CuCI

CuCI在潮濕空氣中被氧化cbd先變紅后褪色加熱時間不足或溫度偏低97.92

【解題分析】

2+2

方案一:CuSO4.Cu在NaQ、濃鹽酸存在條件下加熱,發生反應:Cu+Cu+6Ci=2[CuChl,過濾除去過量的銅粉,

然后加水稀釋濾液,化學平衡CuCI(白色)+2C「=[CuCbF-(無色溶液)逆向移動,得到CuCI沉淀,用95%的乙醇洗

滌后,為防止潮濕空氣中CuCI被氧化,在真空環境中干燥得到純凈CuCI;

方案二:CuCL是揮發性強酸生成的弱減鹽,用CUCH2H2。晶體在HC1氣流中加熱脫水得到無水CuCL,然后在高于

300C的溫度下加熱,發生分解反應產生CuCI和Cho

【題目詳解】

(1)步驟①中CuSO4、Cu發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Cu+與溶液中C1?結合形成[CuCbP,發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Cu+Cu2++6Cl=2[CuCh]2-;

⑵根據已知條件:CuG難溶于水和乙醇,在水溶液中存在平衡:CuCI(白色)+2C「—[CuCbj/無色溶液),在步驟

②中向反應后的濾液中加入大量的水,溶液中C「、[CuC1312?濃度都減小,正反應速率減小的倍數大于逆反應速率減小

的倍數,所以化學平衡逆向移動,從而產生CuCI沉淀;

⑶乙醇易揮發,用95%乙醇洗滌可以去除Cu。上的水分,真空干燥也可以避免CuCI在潮濕空氣中被氧化;

(4)CuCL?2H2O晶體要在HCI氣體中加熱,所以實驗前要先檢查裝置的氣密性,再在“氣體入口”處通入干燥H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