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語文++】《游園》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_第1頁
【+高中語文++】《游園》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_第2頁
【+高中語文++】《游園》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_第3頁
【+高中語文++】《游園》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_第4頁
【+高中語文++】《游園》課件+統(tǒng)編版高一語文必修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7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湯顯祖必修下·古詩詞誦讀

《紅樓夢》第二十三回《西廂記妙詞通戲語

牡丹亭艷曲警芳心》里寫道“林黛玉素習(xí)不大喜看戲文……偶然兩句吹到耳內(nèi),明明白白,一字不落,唱道是:‘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林黛玉聽了,倒也十分感慨纏綿,便止住步側(cè)耳細聽,又聽唱道是:‘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聽了這兩句,不覺點頭自嘆,……又側(cè)耳時,只聽唱到:‘則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林黛玉聽了這兩句,不覺心動神搖。又聽道:‘你在幽閨自憐’等句,亦發(fā)如醉如癡,站立不住,便一蹲身坐在一塊山子石上,細嚼‘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八個字的滋味”。

林黛玉聽的就是《牡丹亭》第十出《游園》。

《皂羅袍》一曲文詞優(yōu)美,婉轉(zhuǎn)典雅,意味深長,情景交融,是歷來為人們所稱道的傷春佳作。曹雪芹就用此曲來烘托刻畫林黛玉的心理。封建時代的青年女子大多都有與杜麗娘同樣的感受,因此這支感嘆韶華虛度、青春愁悶的曲子得到了許多少女的喜愛和認同。紅樓夢課堂導(dǎo)入學(xué)習(xí)目標游園1.了解湯顯祖及《牡丹亭》;結(jié)合課下注釋,疏通疑難字詞,讀懂臺詞。2.反復(fù)誦讀,品味戲曲語言,體悟人物情感變化。3.賞析融情于景的藝術(shù)手法,提高鑒賞戲曲的能力。4.品味杜麗娘對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培養(yǎng)學(xué)生對戲曲的喜愛之情。

湯顯祖(1550—1616)明代著名思想家、戲曲作家。字義仍,號海若,又號若士,晚號繭翁,自署清遠道人。與被封建正統(tǒng)派視為洪水猛獸的進步思想家李贄、以禪宗來反對程朱理學(xué)的達觀禪師交往密切,追求個性解放,提出以情反理,“情有者理必?zé)o,理有者情必?zé)o”的進步主張。戲劇創(chuàng)作上他反對拘于律聲,提倡靈性,是明代浪漫主義文藝思潮的旗手之一。湯顯祖最得意,影響最大的當數(shù)《牡丹亭》。他曾說:“一生四夢,得意處惟在牡丹。”代表作:《紫釵記》、《牡丹亭》、《邯鄲記》、《南柯記》(合稱“臨川四夢”)。作者介紹游園【皂羅袍】

明朝為了鞏固統(tǒng)治,定程朱理學(xué)為正統(tǒng)思想。宋明理學(xué)家從維護封建禮教出發(fā),在“情”“理”關(guān)系上,把二者截然對立,把“理”說成“純善”的

而把“情”看成是“惡”,是人欲,要求以“理”制“情”,直至滅“情”,提出了“存天理,滅人欲”的觀點。到了明朝中期,出現(xiàn)了一股懷疑程朱理學(xué)的思潮,在這些思潮的影響之下,當時社會上出現(xiàn)了批判封建禮教、提倡個性解放的思想。在這樣的背景下,湯顯祖的《牡丹亭》誕生了。

《牡丹亭》主要情節(jié)

原名《牡丹亭還魂記》,共五十五出。

這個故事既曲折離奇又充滿了浪漫色彩:南安郡太守之女杜麗娘,長年禁錮在閨樓。一天,與丫環(huán)春香游覽花園,為嫵媚春色所陶醉。歸來伏案小睡的夢境中,遇少年柳夢梅。從此相思纏綿,傷情而逝。三年后,柳夢梅臨安赴考,途經(jīng)南安,得見麗娘畫像,見畫生情,麗娘靈魂顯現(xiàn)。次日,夢梅掘墓,麗娘還魂。有情人終成伴侶。

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

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

從結(jié)構(gòu)上看,《驚夢》這出戲分為“游園”和“驚夢”兩部分;就內(nèi)容而言,主要寫女主人公杜麗娘反抗和追求的叛逆之路的開始,文采飛揚,歷來為人們所傳誦。

《游園》是杜麗娘沖破禮教牢籠的第一個實際行動,是她生命上由生到死的轉(zhuǎn)折,也是她精神生命掙脫樊籠的關(guān)鍵。由六支曲子構(gòu)成,而【皂羅袍】是《游園》部分的第四首曲子,是本出的高潮,刻畫了杜麗娘千回百轉(zhuǎn)的情緒變化。在她走出深閨之前,她不知道“春色如許”,當她來到園中,領(lǐng)略了“姹紫嫣紅”的春色,也就象征著她的青春的覺醒。

“皂羅袍”是昆曲曲牌名。正字音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yuánlètèsháochàjuǎn游園【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姹紫嫣紅:形容花的鮮艷美麗。

斷井頹垣:斷了的井欄,倒了的短墻。這里是形容庭院的破舊冷落。

賞心樂事:晉宋時期謝靈運:“天下良辰、美景、賞心、樂事,四者難并”,這兩句用此句意。賞心:心情歡暢。歡暢的心情,快樂的事情。

奈何天:無可如何的意思。誰家:哪一家。意為自己家的庭院花園里沒有賞心樂事。

朝飛暮卷:唐代王勃的詩《滕王閣》中有“畫棟朝飛南浦云,珠簾暮卷西山雨”句,形容樓閣巍峨,景色開闊。

翠軒:華美的亭臺樓閣。

畫船:裝飾華美的游船。

錦屏人:被阻隔在深閨中的人。忒:過于。

韶光:大好春光。文本大意:人春色無人賞識,都付予了破敗的斷井頹垣。這樣美好的春天,寶貴的時光如何度過呢?使人歡心愉快的事究竟什么人家才有呢?雕梁畫棟、飛閣流丹、碧瓦亭臺,如云霞一般燦爛絢麗。和煦的春風(fēng),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我這深閨女子太辜負這美好春光。

姹紫嫣紅

斷井頹垣

“原來”

“似這般”“都付與”

對比迷人春色

破敗的景象

驚訝、歡悅惋惜、無奈

幾個詞都帶有強烈的感情色彩,帶有無限的感嘆和惋惜。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

自己青春的生命

陰冷的生活環(huán)境

“奈何天”“誰家院”是對命運的感傷,是痛苦的心聲。杜麗娘面對良辰美景,而無賞心樂事,只有寂寞苦悶、無限哀怨。(感嘆、哀傷)

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姹紫嫣紅”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與“賞心樂事”對仗工整,語言華美。對比中蘊涵著對封建禮教和社會環(huán)境的強烈不滿。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這是杜麗娘想象中更開闊的春景:雕梁畫棟,飛閣流丹;云燕霞蔚,碧瓦亭臺,和煦的春風(fēng)帶著蒙蒙細雨,煙波浩渺的春水中浮動著畫船。從狹小的園內(nèi)擴展到寥廓的境界,正是女主人公內(nèi)心所向往的廣闊天地。

這畫面中,融進了追求,也融進了惆悵。青春意識覺醒后對自己不得不辜負美好春光的悔恨和無奈。

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

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情景交融融情于景2.這支曲子富有詩情畫意,被譽為“驚才艷絕之作”。該曲子體現(xiàn)了杜麗娘怎樣的情緒變化?作者是如何揭示人物內(nèi)心世界的?手法:①融情于景、情景交融。曲中的景物描寫都通過人物的眼睛與人物當時的思緒,來寫出人物對景物的感受。景中情、情中景渾然一體,巧妙迭出,無景不新,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地步。

②對比反襯(樂景襯哀情)。用“姹紫嫣紅”概括出喧鬧春景,接著又著意描摹“斷井頹垣”的荒涼頹敗,在強烈的極不協(xié)調(diào)的對比中,寄寓了深沉的感情。

③化用前人名句。如化用了謝靈運、王勃等人的詩句,其可貴之處在于妙語點化,華美秀麗,聲情并茂。情緒變化:①由喜而嘆到怨。看到姹紫嫣紅開遍,油然而生喜悅之情。萬紫千紅與斷井頹垣相伴,無人欣賞,眼前美景引發(fā)少女對人生的無限感嘆。向往自然的廣闊天地,卻只能阻隔深閨,不得不辜負美好春光,表達了深深的哀怨。

②借主人公惜春傷春的情感,表達了她沖破封建牢籠、反抗封建禮教的精神和愿望不能實現(xiàn)的郁悶心情。(反叛精神或個性解放愿望)。紅樓

此曲表現(xiàn)了杜麗娘游園恨晚、青春寂寞的悔怨,進而控訴了封建禮教和封建觀念對少女青春的無情摧殘。杜麗娘作為一個剛剛覺醒的少女,感嘆春光易逝,哀傷春光寂寞,渴望自由幸福的生活,強烈要求身心解放,這折射出明中葉后要求個性解放的時代精神,對后世深有影響。“皂羅袍”這段曲詞歷來廣被吟詠,你認為美在何處?①音樂美:一韻到底,讀來朗朗上口,給人美的享受。②畫面美:姹紫嫣紅、景色宜人的春景圖,富有詩情畫意。③情感美:偷偷踏春,看到如此春光只能付與斷井殘垣的惋惜和感嘆,還有久在深閨的寂寞以及青春萌動,情竇初開的美好感情。④語言美:近似對偶,整齊華美,語言典雅綺麗。(高考題型)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春望

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游園湯顯祖(明)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高考題型)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春望

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游園湯顯祖(明)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1.下列對這首詩的理解和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3分)A.兩首詩均以“春景”開篇,但作用不同。《游園》中“姹紫嫣紅”反襯愛情美好;《春望》中“草木深”則暗示國家戰(zhàn)亂荒涼。B.“良辰美景奈何天”與“感時花濺淚”共同的情感是借春景抒發(fā)無奈與哀傷之情。C.杜甫詩歌中的“花濺淚”是移情于物,湯顯祖《游園》中的杜麗娘“奈何天”是嘆春光虛擲,均屬于以樂景寫哀情。D.兩詩語言風(fēng)格的差異主要體現(xiàn)在《游園》為昆曲唱詞,辭藻綺麗;《春望》屬現(xiàn)實主義,語言簡練,沉郁質(zhì)樸。A解析:《游園》中“姹紫嫣紅”反襯愛情美好,錯誤。《游園》中“姹紫嫣紅”反襯個人青春虛度。(高考題型)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春望

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游園湯顯祖(明)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

2.(寫景抒情手法題型)湯顯祖《游園》與杜甫《春望》兩篇作品均以“春景”反襯哀情,但藝術(shù)手法卻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高考題型)閱讀下面這兩首詩詞,完成下面小題。春望

杜甫(唐)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時花濺淚,恨別鳥驚心。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游園湯顯祖(明)

【皂羅袍】原來姹紫嫣紅開遍,似這般都付與斷井頹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賞心樂事誰家院!朝飛暮卷,云霞翠軒;雨絲風(fēng)片,煙波畫船——錦屏人忒看的這韶光賤!2.(寫景抒情手法題型)湯顯祖《游園》與杜甫《春望》兩篇作品均以“春景”反襯哀情,但藝術(shù)手法卻不同,請簡要分析?(6分)參考答案:《游園》通過華麗辭藻(姹紫嫣紅)與破敗意象(斷井頹垣)的強烈對比(1分),突出個人青春被禁錮的悲哀(2分);《春望》以白描手法(1分)直接呈現(xiàn)荒涼景象,抒發(fā)家國之痛(2分)。1.《游園》(【皂羅袍】)中寫杜麗娘感慨美麗的春色不能享受,自己的青春都消磨在衰敗的庭院中的句子是:

。2.《游園》(【皂羅袍】)中寫杜麗娘面對這良辰美景引發(fā)苦悶、惆悵,煩愁難遣的句子是:

!3.《游園》(【皂羅袍】)中寫杜麗娘在想象中把眼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