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_第1頁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_第2頁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_第3頁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_第4頁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8月新題——自然災害(2023年8月)

一.選擇題(共14小題)

I.(2023春?徐匯區校級期末)中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功能是()

①實時導航

②快速定位

③位置報告

④精確授時

A.??③B.①②④C.???D.①?③④

2.(2023春?包頭期末)當人們使用手機地圖杳詢附近美食、商場、交通路線時,依托的地

理信息技術是()

A.GISB.GPSC.RSD.數字地球

3.(2023春?水磨溝區校級期末)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條件有()

①地勢起伏大

②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

③植被覆蓋度較差

④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

A.四③B.①?④C.②?④D.①@④

4.(2023?欽北區校級學業考試)在北侖工作的老師計劃在6月10日高考結束后進行短途旅

行。使用手機app對自舟山市至象山縣的短途自駕線路進行規劃,得到結果如圖。此次

線路規劃利用到了下列地理信息技術()

A.GNSS和GISB.GISC.GNSSD.“3S”技術

5.(2023春?富順縣校級期中)下列地圖是為研究某城市功能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統(GIS)

圖層。讀圖,圖中數字信息可以服務的對象最合適的部門是()

交通線圖層人口密度圖層地價圖層

333133332333333

222123321233223

332123211233323

111113112M132212

332122211133223

1-主于道1?高密度1?高地價

2?次干道2-中等密度2-中等地價

3?支路3-低密度3-低地價

A.旅游部門B.城建部門C.消防部門D.民政部門

6.(2023?西湖區校級模擬)柵格模式是儲存分析地理空間數據的主要方式之一。如圖示意

我國東南沿海某地不同地理圖層的柵格圖。讀圖,EV區域最可能是()

7.(2023?浙江一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宣布,

在9月末進行的測試中,“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印度洋上方約

1100萬公里的小行星迪莫波斯,并改變其原有運行軌道。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意

識地改變天體運動軌跡。監測小行星位置和移動方向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地理信息系統B.遙感技術

C.全球定位導航系統D.數字地球

8.(2022秋?南山區校級期末)左圖為兩種地質現象示意圖,下右圖為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單

位:m)地形圖。結合圖文材料,完成發生左圖所示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

A.突發地震B.地表堆積物較多

C.連降暴雨D.坡度較大的山地

9.(2022秋?舟山期末)地處黃土高原的延安市經過幾卜年生態建設,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

改善。某研究團隊對延安市安塞區(圖I)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土壤碳固存量進行了抽樣

調查,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完成圖1中信息制圖、圖2中數據的獲取分別利用()

109000,E109020*E

3702O*N有機碳儲*(xlBkg/ha)

3691215

3

37°00'N

36040,N

圖1圖2

①地理信息系統②遙感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④實驗

A.??B.③④C.@@D.?@

10.(2022秋?新城區校級期末)2020年6月23日成功發射北斗三號收官之星,至此北斗全

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以提供()

①空間分析

②位置信息

③時間信息

居民點

水系

土壤

地形

石層

地下水

以上圖層組合最適合用遙感技術獲取信息的是()

A.②B.③C.@D.⑥

(多選)16.(2022秋?金華期末)2022年夏季長江流域發生了嚴重的旱情,鄱陽湖湖面英

縮。完成面對旱情,遙感vRS)能夠發揮的作用主要有()

A.提供先進的節水技術B.估算作物的受災面枳

C.分析旱情發生的原因D.測算湖面萎縮的面積

三.解答題(共4小題)

17.(2023?開封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廣闊洋面上一種很強的熱帶氣旋。它的形成需要充足的熱量

和水汽供應。2022年9月8日,第12號臺風“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一路

向西北方向移動,先后四次登陸,始終保持很強的勢力,為所經過的地區帶來了豐富的

強降雨。

從海一氣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釋“梅花”形成的原因;并說明實現“四次登陸”且帶來

強降雨的原因。

18.(2022秋?鄭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至II月底,長江流域中旱及以卜等級干旱口數45.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1

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中旱及以上等級站數涉及667個站,占全流域的96%,

影響范圍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大。如圖為2022年8月22U全國氣象干旱監測圖。

(I)描述2022年8月22日我國干旱地區的分布特征。

(2)說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干旱的主要原因。

(3)說出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對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

19.(2022秋?萬州區校級期末)閱讀模擬泥石流實驗的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目的:模擬泥石流發生的條件,通過控制變量法探究不同因素對泥石流的影響。

實驗準備:玻璃器皿中用砂石堆疊成坡,高度為25cm,用作模擬山體,并劃出痕跡模擬

溝谷。選定坡頂一點為A,選定土坡邊緣點為B。AB水平距離為25cm。

組別實驗過程

實驗組I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200mL清水勻速倒下,傾倒

時間為10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組II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500mL清水勻速倒下,傾倒

時間為10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組HI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500mL清水勻速倒下,傾倒

時間為5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結果分析:待實驗結束后,測量B處增加的砂石厚度L,比較災害造成的掩埋差異。

測量B處砂石延長的£巨離H,比較災害影響范圍差異。

(1)通過對實驗組【和實驗組H的結果比較,實驗]中,B處的砂石厚度L

更,得出實驗結論:

(2)通過對實驗組II和文驗組【II的結果比較,丈驗III4,B處砂石延長的距離H

更.得出實驗結論:

(3)實驗結果分析:對匕三個實驗組B處增加的砂石厚度L,L由大到小的順序

為、、。(填I、III)

20.(2022秋?浦東新區校級期末)如圖為登陸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某臺風路徑示意圖,讀

圖,回答下列問題。

(1)影響我國的臺風多發源于和南海。

(2)臺風過境乙地前后,該地氣壓和風速有何變化?

氣壓變化:先:升高或降低),后(升高或降低)。

風速變化:先:增大或減小),后(增大或減小)。

(3)該臺風的行進路徑是什么?說出丁地此時的主要風向?

路徑:方向。風向:風。

2024年高考地理復習新題速遞之自然災害(2023年8月)

參考答案與試題解析

一.選擇題(共14小題)

I.(2023春?徐匯區校級期末)中國自行研制的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功能是()

①實時導航

②快速定位

③位置報告

④精確授時

A.③B.①②④C.0?④D.①@③④

【考點】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北斗耍星導航系統可在全球范用內全天候、全天時為各登用戶提供高精度、高

可靠定位、導航、授時服務。

【解答】解:北斗導航系統與GPS功能類似都具有導航、定位、授時等功能,與GPS

相比,北斗導航系統獨有的優勢是短報文服務,故D正確,A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具有功能,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

的能力。

2.(2023春?包頭期末)當人們使用手機地圖查詢附近美食、商場、交通路線時,依托的地

理信息技術是()

A.GISB.GPSC.RSD.數字地球

【考點】全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的領域主要表現為:遙感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中

的應用(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于防災減災);全球定位系統在定位導航中的應用(士

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導航);地理信息系統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

理與服務、交通道路管理、環境管理以及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等)。

【解答】解?:GIS能對空間數據進行輸入、管理、分析和表達,因此人們使用手機地圖

查詢附近美食、商場、交道路線時,依托的地理信息技術是GIS技術,故A正確。

GP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的空間定位:RS主要用于地理信息數據的獲取:數字地球是將地

球信息數據化,由計算機網絡來管理的系統,均不具備分析處理的功能,故BCD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3.(2023春?水磨溝區校級期末)滑坡和泥石流形成的共同條件有()

①地勢起伏大

②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

③植被覆蓋度較差

④短時間內有大量水流

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④

【考點】地質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規律:自然災害.

【分析】1、地震中的構造地震、火山地震、陷落地蔻屬于自然原因導致,世界上絕大多

數屬于構造地震:人為原因也可以誘發地震,如水庫蓄水、人工爆破等。

2、在滑坡、泥石流的發生機制中,地質地貌、水文氣象等自然因素起決定性的作用,破

壞植被和適當的開挖、堆積等人為因素加劇災害的發生。

【解答】解:泥石流和滑坡發生的共同條件基本相同,不同之處在于泥石流的形成必須

有水的參與,滑坡的發生不一定有水的參與。

故選:A。

【點評】滑坡、泥石流產生的條件為本題主要考查點。屬于基礎知識,難度不大,多以

選擇題出現。

4.(2023?欽北區校級學業考試)在北侖工作的老師計劃在6月10日高考結束后進行短途旅

行。使用手機app對自舟山市至象山縣的短途自駕線路進行規劃,得到結果如圖。此次

線路規劃利用到了下列地理信息技術()

A.GNSS和GISB.GISC.GNSSD.“3S”技術

【考點】GIS的基本功能.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RS(遙感)中要用干獲取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統)牛要用于二維空間定位:

GIS(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處理空間數據,進行地理事物的杳詢、分析、模擬和評估。

【解答】解:題干設問為線路規劃利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涉及到空間數據的處理與分析,

故利用的技術為地理信息系統(GIS),故B正確。

GNSS是指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可以進行空間定位和導航,但無法規劃路線,故AC錯誤。

“3S”技術包括遙感(RS)、地理信息系統(GIS)以及全球定位系統(GPS),線路規劃

未全部利用“3S”技術,故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術及其運用,理解即可。

5.(2023春?富順縣校級期中)下列地圖是為研究某城市功能區而建立的地理信息系統(GIS)

圖層。讀圖,圖中數字信息可以服務的對象最合適的部門是()

交通線圖層人口密度圖層地價圖層

333133332333333

222123321233223

332123211233323

111113112M132212

332122211133223

1?主于道1?高密度1?高地價

2?次干道2-中等密度2-中等地價

3■支路3-低密度3-低地價

A.旅游部門B.城建部門C.消防部門D.民政部門

【考點】GIS的基本功能.

【專題】地理關聯圖: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GIS是用于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系統,它可以對

地球上存在的現象和發生的事件進行成圖和分析。GIS技術把地圖這種獨特的視覺化效

果和地理分析功能與一般的數據庫操作集成在一起。

【解答】解:從圖中可以看出交通、人口密度、地價等信息,旅游部門小考慮人U密度、

地價,A錯誤。

圖中數字信息可以服務的對象最合適的是城建部門,根據交通、人口密度、地價,可進

行商業區、住宅區等城市功能區的規劃建設,B正確。

民政部門、消防部門不考慮地價,C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屬于基礎題,主要考查了GIS的相關知識,解題的關鍵是從題

中獲取信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6.(2023?西湖區校級模擬)柵格模式是儲存分析地理空間數據的主要方式之一。如圖示意

【考點】GIS的基本功能.

【專題】原因類簡答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規律: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地理信息系統簡稱GIS,是一種以采集、存儲、管理、分析和描述地球表面與

地理分布有關數據的空間信息系統.它能顯示數據的空間分布,并具有強大的空間查詢、

分析、模擬、統計和預測等功能.地理信息系統(GIS)技術能夠應用于科學調查、資源

管理、財產管理、發展規劃、繪圖和路線規劃.

【解答】解:根據圖中信息可知,EV是河流的入海口位置,可能是海域。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信息系統的概念和實際應用,意在考杳考生知識的識記和應

用能力.

7.(2023?浙江一模)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于當地時間2022年10月11日宣布,

在9月末進行的測試中,“雙小行星重定向測試(DART)”航天器成功碰撞印度洋上方約

1100萬公里的小行星迪更波斯,并改變其原有運行軌道。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有意

識地改變天體運動軌跡。監測小行星位置和移動方向運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地理信息系統B.遙感技術

C.全球定位導航系統D.數字地球

【考點】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的領域主要表現為: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

監測中的應用(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于防災減災):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

導航中的應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導航):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

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與服務、交通道路管理、環境管理以及城市規劃、防災減

災等)。

【解答】解: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輸入、存儲、查詢、分析和顯示地理數據的計算機

系統,沒有監測小行星位置和移動方向的功能,故A錯誤。

遙感技術是應用各種傳感儀器對遠距離目標所輻射和反射的電磁波信息,進行收集、處

理,并最后成像,從而對地面各種景物進行探測和識別的一種綜合技術,可以檢測、分

析和判讀某種災害面積大小變化,不適宜用來監測小行星位置和移動方向,故B錯誤。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功能是定位、導航、授時,監測小行星位置和移動方向是全球

定位導航系統的主要功能,故C正確。

“數字地球”是一個地球的數字模型,它是利用數字技術和方法將地球及其上的活動和

環境的時空變化數據,按地球的坐標加以整理,存入全球分布的計算機中,構成一個全

球的數字模型,沒有監測、獲取信息的功能,故D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主要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考查學生獲取信息、、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

8.(2022秋?南山區校級期末)左圖為兩種地質現象示意圖,下右圖為華北某地區等高線(單

位:m)地形圖。結合圖文材料,完成發生左圖所示兩種地質現象共同的必要條件是()

用例

皿1等“線

▲山峰

日陽用

A.突發地震B.地表堆積物較多

C.連降暴雨D.坡度較大的山地

【考點】地質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實:自然災害.

【分析】影響滑坡和泥石流的因素有地殼運動、地勢、降水、土質等。

【解答】解:下左圖為兩種地質現象為滑坡和泥石流,其共同的必要條件是坡度較大的

山地,D正確。

地震會誘發滑坡和泥石流,但是滑坡和泥石流不一定需要地宸,故A錯。

地表堆枳物較多、連降暴雨不是滑坡、泥石流形成的必要條件,BC錯誤。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通過自然災害設置題目,題目較為新穎,考查學生獲取材料信

息的能力和思維分析能力。

9.(2022秋?舟山期末)地處黃土高原的延安市經過幾卜年生態建設,生態環境得到極大的

改善。某研究團隊對延安市安塞區(圖1)不同土地利用類型的土壤碳固存量進行了抽樣

調查,調查結果如圖2所示。完成圖1中信息制圖、圖2中數據的獲取分別利用()

有機碳儲量(x103kg4B)

3

圖1圖2

①地理信息系統②遙感③全球衛星導航系統④實驗

A.(1)^)B.③④C.②③D.(IX?)

【考點】遙感的基本類型.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圖文結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RS(遙感)主要用于獲取信息;GPS(全球定位系統)主要用于三維空間定位;

GIS(地理信息系統)主要用于處理空間數據,進行地理事物的查詢、分析、模擬和評估。

其功能差異可簡單地理解為:RS負責拍片,解決是什么的問題;GPS負責找位置,解決

在哪里的問題;GIS如人腦,負責存儲和處理信息,解決為什么、怎么樣、如何辦的問

題。

【解答】解:延安市安塞區圖應是在遙感信息基礎上,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繪制而成,①

正確。

有機碳數據獲取足通過抽樣調查得到的,即需要利用實驗方式獲取土壤中有機碳數值,

④正確。

遙感可獲取地表信息,但不能直接獲取土壤有機碳儲量的具體數值,②錯誤。

全球衛星導航系統主要功能是定位和導航,③錯誤。

故選:D0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地理信息技術及其運用,獲取圖文中信息即可。

10.(2022秋?新城區校級期末)2020年6月23日成功發射北斗三號收官之星,至此北斗全

球衛星導航定位系統星座部署全面完成。北斗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可以提供()

①空間分析

②位置信息

③時間信息

④波譜信息

A.①②B.③④C.②③D.②?

【考點】仝球衛星導航系統的基本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自然地理要素.

【分析】全球定位導航系統可以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定位、導航、授時、測

速。

【解答】解:北斗衛星導航系統可以利用衛星在全球范圍內進行實時定位、導航、授時、

測速,②③正確:

空間分析需要利用地理信息系統的功能,①錯誤:

波譜信息需要利用遙感對地物信息的實時、動態監測,④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知識,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

11.(2022秋?奉賢區校級期末)利用“海洋一號”衛星監測東海附近赤潮高發海域,使用

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地理信息系統B.遙感技術

C.全球導航衛星系統D.無線通信技術

【考點】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的領域主要表現為:遙感(RS)在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

監測中的應用(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于防災減災):全球定位系統(GPS)在定位

導航中的應用(主要用于位置方面的定位和導航):地理信息系統(GIS)在城市管理中

的功能(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與服務、交通道路管理、環境管理以及城市規劃、防災減

災等)。

【解答】解:通過遙感技術可以感知海水顏色的變化,從而可以監測赤潮的發生海域,B

正確。

地理信息系統無法感知海水顏色的變化,A錯誤。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是定位,無法感知地表事物,C錯誤。

無線通信技術沒有?感知功能,D錯誤。

故選:Bo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是考查地理信息技術的知識,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

12.(2022秋?海淀區校級期末)臺風災害的破壞力主要來自()

①海嘯

②風暴潮

③地震

④狂風

⑤暴雨

⑥沙塵暴

A.①②④B.②⑤⑥C.②④⑤D.①(§)⑤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自然災害.

【分析】臺風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產生于熱帶洋面上,中心附近風力

12級及以上。臺風一般在夏秋季節影響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臺風帶來狂風、暴雨和風

暴潮等災害。

【解答】解:結合所學知識可知,臺風會帶來狂風、暴雨、風暴潮,因此,臺風災害的

破壞力主要來自風暴潮、狂風、暴雨,②④⑤正確。

海則主要是地宸災宙引發的,①錯誤。

地宸與臺風無關,③錯誤。

沙塵暴發生在內陸地區,與臺風無關,⑥錯誤。

故選:Co

【點評】本題考查臺風的相關知識,要求學生有較強材料閱讀和分析能力,能從材料中

較快的獲得有用的地理信息。

13.(2022秋?浦東新區校級期末)中國山洪災害尤以暴雨型山洪災害發生最為頻繁,危害

也最為嚴重,其主要分布區為()

A.西北內陸B.青藏高原C.華北平原D.長江流域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實;自然災害.

【分析】影響洪澇災害發生的因素有降水、匯入徑流、排水等。

【解答】解:我國長江流域大部分地區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夏季降水多且多暴雨,山區

面積廣大,因此暴雨型山洪災害頻發。

故選:D。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通過自然災害設置題目,題目為基礎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

的掌握和思維分析能力。

14.(2022秋?浦東新區校級期末)臺風帶來的危害有()

①出行困難

②洪澇易發

③作物受損

④降溫增濕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第④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地理事實:自然災害.

【分析】氣象災害可以分為臺風、高溫、暴雨、洪澇、風沙等。

【解答】解:臺風登陸會帶來狂風暴雨,使出行困難,洪澇災害發生,農田長時間積水

導致作物受損,①②③對。

降溫增濕不屬于危害,④錯誤。

故選:A。

【點評】本題難度較小,通過氣象災宙設置題目,題目為基礎題,考查學生對基礎知識

的掌握和思維分析能力。

二.多選題(共2小題)

(多選)15.(2023春?番禺區校級期中)如圖為某地區地理信息系統數據庫示意圖。

居民點

水系

土壤

地形

石層

地下水

以上圖層組合最適合用遙感技術獲取信息的是()

A.②B.③C.@D.⑥

【考點】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圖文結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遙感是指非接觸的,遠距離的探測技術。一股指運用傳感瑞、遙感券對物體的

電磁波的輻射、反射特性的探測。遙感是通過遙感器這類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遠離

目標和非接觸目標物體條件下探測目標。

【解答】解:遙感是借助于對電磁波敏感的儀器,在不與探測目標接觸情況下,記錄目

標物對電磁波的輻射、反射、散射等信息,揭示目標物的特征、性質及其變化的綜合探

測技術。遙感技術主要獲取的是地表的信息,對地下的物體探測效果差,故遙感適合獲

取居民點、水系、地形等信息,不適合獲取土壤、巖層和地下水的信息,①②④正確,

③⑤⑥錯誤。

故選:ACo

【點評】本題難度適中,主要考查了遙感技術及其運用,解題的關鍵是從圖文中獲取信

息并調用相關知識進行解答。

(多選)6(2022秋?金華期末)2022年夏季長江流域發生了嚴重的旱情,鄱陽湖湖面萎

縮。完成面對旱情,遙感:RS)能夠發揮的作用主要有()

A.提供先進的節水技術B.估算作物的受災面積

C.分析旱情發生的原因D.測算湖面萎縮的面積

【考點】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

【專題】情境文字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

【分析】遙感(RS)是收集信息的感知手段,主要獲取影像資料:在資源普查、環境和

災害監測中的應用(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于防災減災)。

【解答】解:遙感技術是在距離地球一定距離的飛機、飛船、衛星上,使用光學儀器和

電子儀器,接收地面物體發射或反射的電磁波信號,以圖像膠片或數據磁帶形式記錄下

來,傳送到地面,最后通過分析,揭示出物體的特征、性質以及變化,故而可以進行自

然災害的發現以及動態監測,故BD正確。

無法提供先進的節水技術,A錯誤。

自然災害發生的原因需要GIS進行數據的分析或者進行模擬分析才能得到原因,C錯誤。

故選:BDo

【點評】本題考查遙感的基本工作原理,旨在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材料信息、調用地理

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學生需要認真閱讀材料,從中提取解題信息。

三.解答題(共4小題)

17.(2023?開封一模)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或副熱帶廣闊洋面上一種很強的熱帶氣旋。它的形成需要充足的熱量

和水汽供應。2022年9月8日,第12號臺風“梅花”在西北太平洋洋面上生成,并一路

向西北方向移動,先后四次登陸,始終保持很強的勢力,為所經過的地區帶來了豐富的

強降雨。

從海一氣相互作用的角度,解釋“梅花”形成的原因;并說明實現“四次登陸”且帶來

強降雨的原因。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自然災害.

【分析】海洋熱量的收入,主要是來自太陽輻射:海洋熱量的支出,主要是消耗于海水

的蒸發。一年中,世界海洋熱量的總收入和總支出,基本上是平衡的。但是,各個海區

的熱量收支并不平衡。在0°—30°N地區,海洋熱量收入大于熱量支出:在30°N地

區,海洋熱量收入等于熱量支出,熱量收支平衡:在30°—90°N地區,海洋熱量收入

小于熱量支出。

【解答】解:結合所學可知,熱帶氣旋需要熱量和水汽;而氣旋是來自于熱帶海面,緯

度較低,熱量充足:溫度較高,蒸發旺盛,水汽充足,因此形成了熱帶氣旋:臺風登陸

會帶來海上大量的水汽,形成強降水。

故答案為:

緯度低,熱量充足,蒸發行盛,水汽充足;臺風登陸帶來大量的水汽,形成降水。

【點評】本題難度中等,主要是考查海氣相互作用的知識,結合所學進行分析即可。

18.(2022秋?鄭州期末)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2年7月至11月底,長江流域中旱及以上等級干旱日數45.6天,較常年同期偏多31

天,為1961年以來歷史同期最多:中旱及以上等級站數涉及667個站,占全流域的96%,

影響范圍為1961年以來同期最大。如圖為2022年8月22日全國氣象十早監測圖。

(1)描述2022年8月22日我國干旱地區的分布特征。

(2)說明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干旱的主要原因。

(3)說出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對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課本知識遷移;自然災害.

【分析】(1)2022年8月22日我國干旱地區的分布特征需要結合圖例和方位進行分析。

(2)我國長江中下游地區遭遇干旱的主要原因需耍結合氣溫和降水進行分析。

(3)長江中下游地區干旱對區域發展的不利影響需要結合氣溫、水運和火災進行分析。

【解答】解:(1)由圖可知,該日我國的干早分布不均勻;南方和西南地區部分地區出

現特旱,東北和西北、華北地區干旱程度較輕。

(2)長江中下游地區此時受副高的控制,盛行下沉氣流,降水稀少;此時的雨帶推移到

東北和華北地區,南方降水少,由于氣溫高,降水少,蒸發旺盛,造成干旱。

(3)由于持續晴熱少雨天氣,農作物因長期抽水而枯死,作物減產或絕收;養殖業因缺

水會導致魚類死亡或減產:河流因缺水或水位較低,影響通行,高溫天氣用電量大增,

造成能源緊張;森林火災預防等級升高。

故答案為:

(1)干旱地區分布不均衡;集中分布在南方、西南地區,東北、西北、華北地區較少。

(2)夏季風勢力強,雨帶位置靠北,長江中下游副熱帶高壓帶控制時間長,盛行下沉氣

流,降水少:夏秋季節,氣溫高,蒸發旺盛。

(3)干旱天氣導致農業(養殖業、種植業)減產:水運交通受影響;高溫使能源緊張:

森林火災預防等級升高。

【點評】本題以我國的干旱分布示意圖為背景,涉及干旱區的分布描述、干旱的成因、

影響等相關知識,考查對圖表信息的閱讀與獲取能力及對地理事物的描述和闡釋能力,

體現學生的區域認知、綜合思維、人地協調觀等學科素養。

19.(2022秋?萬州區校級期末)閱讀模擬泥石流實驗的有關材料,完成下列問題。

實驗目的:模擬泥石流發生的條件,通過控制變量法探究不同因素對泥石流的影響。

實驗準備:玻璃器皿中用砂石堆登成坡,高度為25cm,用作模擬山體,并劃出痕跡模擬

溝谷。選定坡頂一點為A,選定土坡邊緣點為B。AB水平距離為25cm。

實驗過程:

組別實驗過程

實驗組I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200mL清水勻速倒下,傾倒

時間為10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組II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500mL清水勻速倒下,傾倒

時間為10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組IH在A點上方固定高度處將500mL清水勻速倒"傾倒

時間為5s,觀察記錄B點砂石堆積情況

實驗結果分析:待實驗結束后,測量B處增加的砂石厚度L,比較災害造成的掩埋差異。

測量B處砂石延長的距離H,比較災害影響范圍差異。

(I)通過對實驗組I和實驗組H的結果比較,實驗H中,B處的砂石厚度L更厚/大,

得出實驗結論:降水時長相同,降水量越大,造成的泥石流災害掩埋犀度更大。

(2)通過對實驗組II和實驗組川的結果比較,實驗IH中,B處砂石延長的距離H更

/遠,得出實驗結論:降水量相同,降水強度越大(或降水時長越短),造成的泥石

流災害掩埋范圍更廣。

(3)實驗結果分析:對比三個實驗組B處增加的砂石厚度L,L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III>II、I0(填I、II.III)

【考點】地質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

【分析】(1)泥石流形成的主要條件包括:地形陡峻;具有豐富的松散物質;短時間內

有大量水流。

(2)降水強度越大,時間越長,泥石流堆積體厚度越大、范圍越廣。

(3)降水的時長和強度都會影響泥石流的影響程度與影響范圍。

【解答】解:(1)對比實驗組1和實驗組II,實驗II中清水傾倒高度、時長一致,傾倒

水量多,模擬降水時長相同,降水量大的情形:傾倒水量越多,坡面徑流量越大,攜帶

泥沙越多,到達B處的泥沙量越多,沉積的砂石越厚,故得出實驗結論:降水時長相同,

降水量越大,造成的泥石流災害掩埋厚度更大。

(2)對比實驗組H和實驗組HI,實驗HI中清水傾倒高度、水量一致,傾倒時間變短,模

擬降水量相同,降水強度大(或降水時長短)的情形;傾倒時長越短,坡面徑流強度越

大,侵蝕能力越強,流速越快,更多物質以更快的速度到達B處,造成B處堆積物向前

延伸的距離更長,故得出實驗結論:降水量相同,降水強度越大(或降水時長越短),造

成的泥石流災害掩埋范圍更廣。

(3)結合以上分析可知,對比三個實驗組,實驗IH中清水做倒量大、傾倒時間短,實驗

n傾倒量大、傾倒時間長,實驗I傾倒量小、傾倒時間長,故可知,實驗川、II、I的

坡面侵蝕強度由大變小,故B處砂石厚度由大到小的順序為III、II、I。

故答案為:

(1)厚/大;降水時長相同,降水量越大,造成的泥石流災害掩埋厚度更大。

(2)長/遠;降水量相同,降水強度越大(或降水時長越短),造成的泥石流災害掩埋范

圍更廣。

(3)III;II;I

【點評】本題以模擬泥石沆實驗的有關材料為背景設置試題,涉及降水時長和降水強度

對泥石流災害影響程度及范圍等相關內容,主要考查學生獲取和解讀圖文信息的能力,

利用所學地理知識解釋地理現象的能力。

20.(2022秋?浦東新區校級期末)如圖為登陸我國東南沿海地區的某臺風路徑示意圖,讀

氣壓變化:先降低(升高或降低),后升高(升高或降低)。

風速變化:先增大(增大或減小),后減小(增大或減小)。

(3)該臺風的行進路徑是什么?說出丁地此時的主要風向?

路徑:自東南向西北移動方向。風向:西南風。

【考點】氣象災害種類及其影響與防治:氣壓系統與天氣.

【專題】地理圖像材料題:分析與綜合思想:利用圖表信息;自然災害.

【分析】(1)臺風是熱帶氣旋強烈發展的一種特殊形式,產生于熱帶洋面上,中心附近

風力12級及以上。臺風一般在夏秋季節影響我國的東南沿海地區。臺風帶來狂風、暴雨

和風暴潮等災害。

(2)氣旋(低壓中心),北半球按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順忖針方向由四周向中心輻合:

中心氣流上升,多陰雨天氣。反氣旋(高壓中心),北半球按順時針方向、南半球按逆時

針方向由中心向四周輻散:中心氣流下沉,多晴朗天氣。

(3)等值線圖的空間分布特征可以先整體描述,再關注特殊。

【解答】解:(1)影響我國的臺風多發源于東南沿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