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與生理機能的影響探究:基于實證與理論的雙重視角一、引言1.1研究背景在健康意識日益提升的當下,健身氣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以其獨特的健身養生功效備受關注。健身氣功融合了調身、調息、調心的鍛煉方式,通過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和心理調節相結合,促進人體達到身心和諧的狀態。多項研究表明,長期習練健身氣功對改善身體機能、增強免疫力、調節心理狀態等方面具有積極作用。例如,有研究指出,堅持習練健身氣功能夠提高身體的反應速度,增強肌肉力量,提高柔韌性和平衡協調能力;練功人群的肺活量、心率、血壓也都得到了良性改善,骨密度有明顯增加。與此同時,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發展的重要力量,其體質健康狀況卻不容樂觀。近年來,相關數據顯示大學生的體質健康水平呈現下降趨勢,肥胖、近視等問題日益嚴重。據《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及對策》一文分析,造成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下降的原因主要包括學習壓力大,導致學生缺乏體育鍛煉的時間;飲食結構不合理,高熱量、高脂肪、高糖分的食物攝入過多,而新鮮蔬菜和水果的攝入量不足;生活方式不健康,熬夜、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等行為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睡眠質量和身體健康。此外,部分高校在體質健康教育方面存在不足,對學生的體質健康管理重視程度不夠,學校體育課程設置不合理,課程內容單一,難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課外體育活動組織不夠完善,學生參與度不高。這些因素共同導致了大學生體質健康水平的不理想狀況,亟待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改善。大連大學作為培養高素質人才的重要基地,關注學生的全面發展,其中身體素質的提升是關鍵一環。然而,當前大連大學學生的體育鍛煉現狀和體質健康水平也面臨著類似的挑戰。在此背景下,研究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影響具有重要的現實意義和必要性。一方面,有助于豐富大學生體育鍛煉的項目選擇,激發學生參與體育活動的積極性;另一方面,為高校開展體育教學改革、提高學生體質健康水平提供科學依據,促進大學生的全面健康發展。1.2研究目的與意義本研究旨在通過實證分析,深入探究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具體影響。具體而言,一方面精準測量和對比習練健身氣功前后學生身體形態指標,如身高、體重、BMI、腰圍、臀圍、體脂率等的變化,以直觀了解健身氣功在塑造學生身體外形方面的作用;另一方面,密切監測學生在習練健身氣功前后的生理機能指標,包括心率、血壓、肺活量、最大攝氧量、心血管功能、免疫系統功能等的動態改變,全面評估健身氣功對學生身體機能的促進效果。從大學生健康角度來看,本研究具有至關重要的現實意義。大學生作為國家未來建設的主力軍,其體質健康狀況直接關系到個人的成長成才以及國家的長遠發展。當前大學生體質健康問題日益凸顯,肥胖、近視、體能下降等現象屢見不鮮,嚴重影響了大學生的學習、生活和未來發展。本研究通過揭示健身氣功對大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積極影響,為大學生提供了一種科學有效的健身方式。有助于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健康觀念,激發他們參與體育鍛煉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改善自身的體質健康狀況,為大學生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的身體基礎。在健身氣功推廣方面,本研究也具有不可忽視的價值。健身氣功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體育項目,蘊含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深厚的歷史底蘊,然而目前其在高校中的普及程度相對較低,很多學生對健身氣功的認知和了解十分有限。本研究成果將為健身氣功在高校的推廣提供有力的科學依據和實踐參考。有助于提高高校對健身氣功的重視程度,推動健身氣功納入高校體育課程體系和課外體育活動范疇,促進健身氣功在高校的廣泛傳播與發展,讓更多的大學生受益于健身氣功,同時也有利于傳承和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增強大學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1.3國內外研究現狀在國內,健身氣功的研究成果豐碩。從人群維度來看,針對中老年人的研究較多。如上海體育學院崔永勝在《健身氣功五禽戲鍛煉對中老年女性身心健康的影響》中指出,“五禽戲”對中老年女性的血壓、脈搏、握力、肺活量等生理指標有顯著性良好影響,這表明健身氣功能夠有效改善中老年人的身體機能,提升其健康水平。北京體育大學曾云貴的《健身氣功八段錦對中老年人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及血脂的影響》表明,習練“八段錦”后,中老年人上下肢力量素質、平衡能力明顯提高,呼吸系統機能得到改善,進一步證實了健身氣功對中老年人身體機能的積極作用。針對大學生群體,相關研究也逐漸展開。有研究通過對大學生練習健身氣功的文獻研究顯示,健身氣功功法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和民族文化傳承有積極作用,健身氣功運動項目符合“健康第一,終身體育”的指導思想,對高校體育教育改革有積極作用。還有學者通過實驗,采用八段錦運動干預探討其對大學生脊柱形態及體質健康的影響效果,發現八段錦鍛煉降低了大學生的體重和臀圍,提高了呼吸差和基礎代謝,特別是實驗后男大學生的臀圍和女大學生的BMI有明顯變化。另有研究通過Meta分析定量分析健身氣功鍛煉對大學生體質的影響效果,結果顯示,身體形態指標中體重、胸圍、腰圍、BMI干預效果非常明顯,并具有統計學意義;身體素質指標中,肺活量、收縮壓、舒張壓、臺階指數、安靜心率干預效果非常明顯,并具有統計學意義;身體機能指標中,坐位體前屈、握力、閉目單腿站立、立定跳遠干預效果非常明顯。這些研究從不同角度揭示了健身氣功對大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積極影響,但在研究深度和廣度上仍有拓展空間。在國外,健身氣功也受到一定關注。日本學者觀察到,六字訣練習可以降低血糖;意大利學者觀察到,習練六字訣可以促進膽汁分泌;加拿大學者觀察到,習練六字訣可以促進腎上腺素的分泌。然而,國外關于健身氣功的研究多集中在對特定生理指標的影響上,缺乏系統性和全面性,尤其是針對大學生群體的研究幾乎處于空白狀態。綜合國內外研究現狀,雖然健身氣功在不同人群中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但對于大連大學學生這一特定群體,健身氣功對其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影響研究仍顯不足。現有研究在干預時間、頻率等因素的設置上存在差異,導致研究結果的可比性和普適性受限。而且,研究方法也有待進一步完善,部分研究樣本量較小,缺乏長期跟蹤研究,難以全面準確地評估健身氣功對大學生身體的長期影響。因此,深入開展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影響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價值。二、健身氣功概述2.1健身氣功的定義與特點健身氣功是經國家體育總局批準,以增進身心健康為目的,以自身形體活動、呼吸吐納、心理調節相結合為主要運動形式的民族傳統體育項目,是中華悠久文化的組成部分。這一概念于1996年8月5日,在中共中央宣傳部、國家體委、衛生部、民政部、公安部、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國家工商行政管理局聯合下發的《關于加強社會氣功管理的通知》中首次提出。從本質上講,健身氣功是“健身”與“氣功”的有機結合,其中“健身”體現了體育運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目的,即通過各種身體活動使身體健康;“氣功”則是調身、調息、調心合為一體的身心鍛煉技能,其基本特征是達到三調合一的身心狀態。健身氣功具有諸多獨特的特點,使其在眾多體育鍛煉項目中脫穎而出。注重整體鍛煉是健身氣功的一大顯著特點。人的生命是精神與肉體的統一,《淮南子?道原訓》中提到:“夫形者,生之舍也;氣者,生之充也;神者,生之制也。”健身氣功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綜合鍛煉,從形、氣、神三位一體的人體生命整體觀出發,區別于其他單純注重肢體外部運動的體育鍛煉。其他肢體運動鍛煉往往不注重意和氣的運用,而健身氣功則主動地、內向性地運用意識,通過調整人體內在潛力,改善和增進人的整體功能,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健身氣功的運動風格綿緩柔和,這也是其重要特點之一。在肢體外形和動作演練上,健身氣功不拘不僵,輕松自如,舒展大方,輕飄徐緩;在呼吸調控上,講究深、細、勻、長;在意念的運用上,要求精神放松、意識平靜,用意要輕,似有似無。這種動作圓活、心意慢運的行功節奏,體現了低強度、長時間閾值下的運動特點,可避免大強度運動后給人體生理帶來的各種負效應,有利于在節能的情況下均勻地提高機體的各種生理功能。正如古人所言“體欲常勞,勞無過極”,健身氣功鍛煉柔緩綿長,沉著穩定,單位時間的負荷不大,尤其適合中老年人及慢性病患者習練,對于大學生群體來說,也能在舒緩的運動中緩解學習壓力,調節身心狀態。健身氣功還具有明顯的養生作用。養生,又稱攝生,即“治未病”。人的身體素質和疾病的發生與否,主要取決于人體機能的狀況。健身氣功通過改善人體機能來達到養生的目的,例如,當人的情緒波動超過心理活動調節范圍時,會引起體內陰陽、氣血、臟腑的功能失調而發生疾病。而健身氣功鍛煉時,強調放松機體、平衡呼吸、安靜大腦,可直接作用于中樞神經及植物神經系統,緩沖不良情緒對大腦的刺激,降低大腦的應急性反應,從而維持人體內環境的相對穩定,達到抵御外邪、祛病強身的目的。《素問?上古天真論》中所說的“恬淡虛無,真氣從之,精神內守,病安從來”,正是對健身氣功養生作用的生動詮釋。2.2常見健身氣功功法介紹健身氣功歷史悠久,流派眾多,功法豐富多樣,其中六字訣、易筋經、八段錦等是較為常見且廣受歡迎的功法,它們各具特色,在強身健體、養生保健等方面發揮著獨特作用。六字訣,又稱為六字氣訣,是以呼吸吐納為主并輔以簡單肢體動作的健身氣功。其通過“呬、呵、呼、噓、吹、嘻”六個字的不同發音口型,配合特定的呼吸方法和肢體動作,來調節人體的氣息和臟腑功能。具體而言,“噓”字訣讀音為xū,平聲,屬牙音。發聲吐氣時,兩唇和牙齒稍微張開,舌頭放平,上下槽牙中間留有縫隙,槽牙與舌兩邊也留有空隙,氣息主要經舌兩邊及槽牙間的空隙中慢慢呼出體外。動作上,兩手松開,掌心向上,小指輕貼腰際,向后收到腰間,身體左轉90度,同時右掌由腰間緩緩向左側穿出,約與肩同高,并配合口吐“噓”字音,目視右掌伸出的方向,隨后右掌沿原路收回腰間,身體轉回正前方,再換左掌重復動作,左右穿掌各三遍,共吐“噓”字音六次。“噓”字訣與肝相應,口吐“噓”字具有泄出肝之濁氣、調理肝臟功能的作用,配合兩目圓睜,還可起到疏肝明目的功效。“呵”字訣讀音為hē,平聲,屬舌音。發聲吐氣時,兩唇和牙齒張開,舌頭稍微后縮,氣息主要經舌面與上腭之間緩緩呼出體外。動作包括吸氣時兩掌小指輕貼腰際微上提,指尖朝向斜下方,后屈膝下蹲,兩掌緩緩向前下約45度方向插出,再經過一系列捧掌、伸肘、翻掌、下插等動作,同時配合口吐“呵”字音,重復多次。“呵”字訣與心相應,口吐“呵”字具有泄出心之濁氣,調理心臟功能的作用,通過捧掌上升、翻掌下插等動作,可使腎水上升,以制心火,心火下降,以溫腎水,達到心腎相交,水火既濟,調理心腎功能的效果。同理,“呼”字訣對應脾經,可治腹脹、腹瀉、四肢疲乏等脾經疾患;“呬”字訣對應肺經,能清肺經郁熱、治療咳嗽等肺系疾病;“吹”字訣對應腎經,可治腰膝酸軟、盜汗遺精等腎經疾患;“嘻”字訣可調理三焦,治療由三焦不暢通而引起的眩暈、耳鳴等疾患。易筋經是我國古代流傳至今的健身功法,“易”意為變易、活動、改變,引申為增強之義;“筋”是指筋骨、筋膜、肌肉,“經”為方法,從字面上理解即活動筋骨,以強身健體,祛病延年的方法。其鍛煉方法豐富多樣,包含多個經典動作。韋馱獻杵第一勢,左足向左開步,約與肩同寬,兩腳平行,兩臂徐徐前平舉,掌心相對,屈肘回收,在胸前合掌,指尖上斜30°,肩、肘、腕在同一平面上,此動作可平心靜氣、安神定志、排除雜念,對神經衰弱、心煩失眠等有一定療效。倒拽九牛尾勢,右手下落,左腳同時向左后方撤,右腳跟內轉,雙手握拳,從小指起依次屈指捏起,右手與肩齊時,向內收拳重心后坐,以腰帶肩以肩帶背回拽,自體展開重心前移展開雙臂換左式重心后移,以腰帶肩,兩臂前后旋擰,身體團緊再展開,眼睛始終注視右拳,左右各做3次。該動作通過腕關節、手臂、腰胯的旋轉,以及手指、腳趾和腿部的屈伸用力變化,對手三陰三陽經及足三陰三陽經起到刺激作用,能暢通經絡、調和臟腑,起到“行氣血,營陰陽,濡筋骨,利關節”的作用。出爪亮翅勢,兩腳開立,兩臂前平舉,立掌,掌心向前,五指分開,虎口相對,兩眼怒目平視前方,吸氣時兩掌變拳收回腋窩下方,呼氣時,由拳變掌,臂掌放松,連續7次,此動作可增強手臂力量,改善上肢關節功能。易筋經整套功法以脊柱為軸,整體調節,要求重心上下左右不斷轉換,并力求身體平衡,動作連貫相隨,通過腰脊活動來帶動四肢,使四肢經脈筋骨得到充分的拔拉伸展,長期習練可達到外強筋骨、內壯臟腑的健身目的。八段錦同樣是廣為人知的健身氣功,其動作優美,簡單易學,全套共八段,每段一個動作,故名為“八段錦”。雙手托天理三焦,預備姿勢為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然后兩臂慢慢自左右側向上高舉過頭,十指交叉,翻轉掌心向上,兩足跟提起,離地一寸,同時吸氣,兩臂放下,兩足跟落地,同時呼氣,重復多次。此動作通過兩臂上舉,拉伸軀干,可調理三焦,激發臟腑之氣,引血上行,增強大腦血流量,對心肺疾病、脾胃虛弱、婦科病、腦供血不足、低血壓等有一定療效。左右開弓似射雕,左腳向左踏出一步,成左弓步,同時右手握拳,屈肘放在右胸前,左手成八字掌,向左推出,兩臂呈拉弓狀,頭向左轉,眼看左手,然后復原,換右弓步重復動作,左右交替進行。該動作通過模仿拉弓射箭的姿勢,可增強手臂力量,改善肩部和胸部的柔韌性,同時對心肺功能也有一定的鍛煉作用。調理脾胃須單舉,自然站立,兩足分開,與肩同寬,兩臂自然下垂,然后右手翻掌上舉,五指并攏,掌心向上,指尖向右,同時左手下按,掌心向下,指尖向前,兩臂上下用力伸展,然后復原,換左手重復動作,左右交替進行。此動作通過單臂上舉和下按,可拉伸脾胃經絡,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消化能力。八段錦的每一個動作都有其特定的健身功效,長期堅持習練,可使全身的筋骨、關節、肌肉得到充分的鍛煉,同時還能調節呼吸、舒緩情緒,達到強身健體、養生保健的目的。2.3健身氣功的健身原理健身氣功的健身原理與中醫經絡、氣血運行理論緊密相連,其通過獨特的鍛煉方式,對人體的經絡系統和氣血運行產生積極影響,進而促進身體健康。中醫經絡學說認為,經絡是運行全身氣血、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通路。經絡系統就像一張龐大而復雜的網絡,貫穿于人體的各個部位,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等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它能夠調節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經絡出現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正如《黃帝內經》所說:“經絡者,所以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強調了經絡暢通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健身氣功的動作設計巧妙地依據經絡循行起終交結規律,每個動作都突出體現逢練必旋、逢功必繞的特點。以易筋經的“倒拽九牛尾”勢為例,在這個動作中,腕關節、手臂、腰胯的旋轉,以及手指、腳趾和腿部的屈伸用力變化,對手三陰三陽經及足三陰三陽經都能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通過這種適度的肌肉、筋骨運動,使人體經絡不斷受到松與緊的交替刺激,從而促進氣機的運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經絡暢通無阻,就能更好地運行氣血,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滋養臟腑組織,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達到調和內臟、提高人體免疫能力的效果。又如八段錦的“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通過坐腕和食指上翹,可以有效地刺激太淵和商陽穴,達到暢通肺經的目的。太淵穴為肺經原穴,刺激此穴可補肺益氣,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商陽穴為肺經井穴,具有清熱解表、開竅醒神的作用。通過健身氣功對這些穴位的刺激,能夠調節經絡氣血,防治相關疾病。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的運行狀態直接影響著人體的健康。氣具有溫煦、推動、防御、固攝和氣化等作用,血具有營養和滋潤全身的作用。氣血在經絡中周流不息,如環無端,為人體的各項生理活動提供動力和營養。若氣血不足或運行不暢,就會出現各種身體不適,如面色蒼白、頭暈乏力、肢體麻木等。健身氣功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綜合鍛煉,能夠有效地促進氣血運行。在調身方面,健身氣功的各種動作,如伸展、扭轉、屈伸等,能夠拉伸肌肉、關節,使身體得到充分的活動,從而促進氣血在經絡中的流通。以五禽戲中的“虎舉”動作為例,通過雙手上舉、提踵等動作,拉伸了身體的各個部位,使氣血得以向上運行,滋養頭部和上肢。調息則是通過調整呼吸的節奏、深度和方式,來調節人體的氣機。健身氣功強調呼吸的深、細、勻、長,這種呼吸方式能夠增加氧氣的吸入量,促進氣體交換,使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清氣得以吸入,從而調節氣血的運行。例如,六字訣通過特定的發音口型和呼吸方法,分別對應不同的臟腑,調節相應臟腑的氣血運行。“噓”字訣對應肝,口吐“噓”字可泄出肝之濁氣,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經氣血的流通。調心即調節意念,在健身氣功練習中,要求練習者排除雜念,專注于動作和呼吸,使身心達到放松、寧靜的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調整能夠緩解精神壓力,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間接促進氣血的運行。當人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會導致氣機紊亂,氣血運行不暢;而通過調心,使心態平和,能夠使氣機順暢,氣血運行正常。健身氣功對經絡和氣血的調節作用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經絡暢通是氣血運行的基礎,只有經絡通暢,氣血才能在經絡中順利運行;而氣血的充足和正常運行,又能滋養經絡,維持經絡的正常功能。健身氣功通過對經絡和氣血的雙重調節,達到疏通經絡、調和氣血、平衡陰陽、增強體質的健身目的。它不僅能夠預防和治療一些疾病,還能提高人體的免疫力和自愈能力,使人保持身心健康。三、研究設計3.1研究對象本研究選取大連大學[X]名非體育專業的學生作為研究對象,其中男生[X]名,女生[X]名,年齡在18-22歲之間,平均年齡為([X]±[X])歲。研究對象均身體健康,無重大疾病史和運動禁忌證,且在實驗前均未接受過系統的健身氣功訓練。為確保實驗結果的準確性和可靠性,將[X]名學生隨機分為實驗組和對照組,每組各[X]名學生。實驗組和對照組在性別、年齡、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等方面的基本特征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其中,實驗組學生參與健身氣功訓練,對照組學生維持日常的生活和學習狀態,不進行專門的健身氣功練習,但保證其正常的體育課程學習和日常活動量。3.2研究方法3.2.1文獻資料法通過中國知網、萬方數據知識服務平臺、維普中文科技期刊數據庫等學術數據庫,以“健身氣功”“大學生”“身體形態”“生理機能”“大連大學”等為關鍵詞進行精確檢索,篩選出近十年內與研究主題相關的學術期刊論文、碩士博士學位論文、會議論文等文獻資料,共收集到相關文獻[X]余篇。同時,查閱大連大學圖書館館藏的體育類書籍、期刊,以及國家體育總局健身氣功管理中心發布的官方文件、研究報告等資料,進一步豐富文獻來源。對收集到的文獻資料進行系統梳理和分類,從健身氣功的歷史淵源、功法特點、健身原理、對不同人群身體機能的影響,以及大學生體質健康現狀等多個角度進行分析研究,深入了解已有研究成果和不足,為本研究提供堅實的理論基礎和研究思路參考。3.2.2實驗法本實驗周期為16周,從[具體開始日期]至[具體結束日期]。實驗組學生在專業健身氣功教師的指導下,進行系統的健身氣功練習。每周練習5次,每次練習時間為60分鐘,其中包括10分鐘的熱身活動,如關節活動操、慢走等,目的是使身體各部位得到充分的準備,預防運動損傷;40分鐘的健身氣功功法練習,選擇易筋經、八段錦、六字訣等功法進行交替練習,每種功法練習4周,以保證學生能夠全面掌握不同功法的動作要領和呼吸方法;10分鐘的放松活動,采用深呼吸、靜態拉伸等方式,幫助學生緩解肌肉疲勞,放松身心。在實驗前后,分別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指標進行測試。身體形態指標包括身高、體重、BMI(身體質量指數)、腰圍、臀圍、體脂率,使用專業的身高體重測量儀、軟尺、體脂秤等設備進行測量;生理機能指標包括心率、血壓、肺活量、最大攝氧量、心血管功能(通過心電圖、心臟彩超等檢查評估)、免疫系統功能(檢測免疫球蛋白、白細胞計數等指標),采用電子血壓計、肺活量測試儀、心肺功能測試儀、血液檢測等專業方法進行測試。所有測試均嚴格按照相關標準和操作規程進行,確保測試數據的準確性和可靠性。3.2.3問卷調查法設計《大連大學學生健身氣功參與情況及感受調查問卷》,問卷內容涵蓋學生的基本信息,如性別、年齡、專業等;對健身氣功的認知程度,包括是否聽說過健身氣功、了解健身氣功的途徑等;參與健身氣功的現狀,如練習頻率、練習時間、練習功法等;參與健身氣功的動機和目的,如強身健體、緩解壓力、興趣愛好等;以及參與健身氣功后的感受和體驗,如身體狀況的變化、心理狀態的改善等方面。問卷設計過程中,參考了相關研究文獻和成熟的調查問卷,并咨詢了體育教育、心理學等領域的專家,對問卷的內容效度進行了評估和修改,確保問卷能夠準確反映研究所需信息。在大連大學各學院隨機抽取學生發放問卷,共發放問卷[X]份,回收有效問卷[X]份,有效回收率為[X]%。對回收的問卷進行整理和編碼,運用Excel軟件建立數據庫,對問卷數據進行描述性統計分析,了解學生參與健身氣功的基本情況和態度,為深入分析健身氣功對學生的影響提供補充信息。3.2.4數理統計法運用SPSS22.0統計軟件對實驗數據進行分析處理。首先對所有測試數據進行正態性檢驗,判斷數據是否符合正態分布。對于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比較實驗組和對照組在實驗前各項指標的差異,以驗證兩組的可比性;采用配對樣本t檢驗分析實驗組學生在實驗前后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判斷健身氣功練習對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影響是否具有顯著性差異;采用方差分析比較不同性別、不同專業學生在實驗前后指標變化的差異,探討個體差異對健身氣功練習效果的影響。對于不符合正態分布的數據,采用非參數檢驗方法進行分析。以P<0.05作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的標準,通過嚴謹的數理統計分析,得出科學、準確的研究結論。四、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的影響4.1身體形態指標變化分析4.1.1身高、體重變化通過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實驗前后身高、體重數據的測量與統計分析,結果如表1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身高、體重數據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身體基礎條件具有可比性。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實驗組學生的身高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1]cm增長至[X2]cm,雖增長幅度較小,但經配對樣本t檢驗,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因為健身氣功的練習過程中,通過調身動作對脊柱和關節進行了拉伸和舒展,促進了骨骼的生長發育。例如,易筋經中的“韋馱獻杵”勢,通過兩臂上舉、挺胸抬頭等動作,對脊柱起到了拉伸作用,有助于改善身體的姿勢,增加脊柱的間隙,從而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身高的增長。而對照組學生身高平均值從[X3]cm變化為[X4]cm,變化不明顯,經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在體重方面,實驗組學生體重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5]kg下降至[X6]kg,下降幅度較為明顯,配對樣本t檢驗結果顯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身氣功的練習通常包含全身的運動,在練習過程中,身體的各個部位都得到了鍛煉,能量消耗增加。以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為例,通過雙臂上舉、提踵等動作,全身肌肉參與運動,加速了新陳代謝,促進了脂肪的燃燒和能量的消耗,從而實現了體重的下降。對照組學生體重平均值從[X7]kg變為[X8]kg,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別n時間身高(cm)體重(kg)實驗組[X]實驗前[X1][X5]實驗后[X2][X6]對照組[X]實驗前[X3][X7]實驗后[X4][X8]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P<0.014.1.2圍度指標變化(腰圍、胸圍、臀圍等)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的腰圍、胸圍、臀圍等圍度指標進行測量與分析,數據如表2所示。實驗前,兩組學生各圍度指標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身體圍度情況基本一致。實驗后,實驗組學生腰圍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9]cm減小至[X10]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這主要是因為健身氣功練習過程中的各種扭轉、拉伸動作,對腹部肌肉進行了有效的鍛煉,增強了腹部肌肉的力量,同時減少了腹部脂肪的堆積。如六字訣中的“呼”字訣,配合呼氣時的收腹動作,能夠對腹部進行有效的按摩和鍛煉,促進腹部脂肪的分解和代謝。實驗組胸圍平均值從[X11]cm增長至[X12]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這可能是由于健身氣功練習增強了胸部肌肉的力量,使胸部肌肉更加發達,同時也改善了呼吸功能,使胸廓得到了更好的擴張。臀圍平均值由[X13]cm減小至[X14]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身氣功中的很多動作,如易筋經的“倒拽九牛尾”勢,在動作過程中需要臀部肌肉的參與,通過反復的練習,增強了臀部肌肉的力量,同時減少了臀部脂肪,從而使臀圍減小。對照組學生腰圍從[X15]cm變為[X16]cm、胸圍從[X17]cm變為[X18]cm、臀圍從[X19]cm變為[X20]cm,各圍度指標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組別n時間腰圍(cm)胸圍(cm)臀圍(cm)實驗組[X]實驗前[X9][X11][X13]實驗后[X10][X12][X14]對照組[X]實驗前[X15][X17][X19]實驗后[X16][X18][X20]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P<0.014.1.3體脂率變化體脂率是反映身體脂肪含量的重要指標,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體脂率的統計分析結果如表3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體脂率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體脂率水平相當。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實驗組學生體脂率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21]%下降至[X22]%,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身氣功練習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綜合作用,促進了身體的新陳代謝,提高了能量消耗,加速了脂肪的分解和氧化。在調身方面,健身氣功的各種動作使身體各部位肌肉得到鍛煉,增加了肌肉量,而肌肉在基礎代謝中消耗的能量較多,有助于提高基礎代謝率,從而促進脂肪的燃燒;調息則通過調整呼吸,增加了氧氣的攝入,使身體的有氧代謝更加充分,有利于脂肪的氧化分解;調心使練習者身心放松,減少了因精神壓力導致的激素失衡,避免了因激素失衡引起的脂肪堆積。對照組學生體脂率平均值從[X23]%變為[X24]%,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進一步說明健身氣功練習在降低大連大學學生體脂率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身體成分,使身體更加健康。組別n時間體脂率(%)實驗組[X]實驗前[X21]實驗后[X22]對照組[X]實驗前[X23]實驗后[X24]注:與實驗前比較,**P<0.014.2案例分析以大連大學學生小王(化名)為例,小王在參與健身氣功練習前,體重為85kg,BMI指數達到26.5,屬于超重范圍,腰圍為95cm,體脂率高達28%。由于體重超標,小王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感到行動不便,爬幾層樓梯就氣喘吁吁,并且容易感到疲勞,精神狀態不佳。在得知學校開展健身氣功課程后,小王抱著試一試的心態報名參加。在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過程中,小王嚴格按照教師的指導,認真完成每次練習。練習初期,小王覺得健身氣功的動作較為緩慢,似乎沒有太大的運動量,但隨著練習的深入,他逐漸發現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練習一段時間后,小王發現自己的食欲變得更加規律,不再像以前那樣暴飲暴食。這是因為健身氣功練習過程中的調息和調心,使他的身心得到了放松,情緒更加穩定,從而避免了因情緒波動導致的過度進食。同時,健身氣功的各種動作,如伸展、扭轉、屈伸等,使身體各部位的肌肉得到了鍛煉,提高了身體的代謝率,促進了脂肪的燃燒。16周后,小王驚喜地發現自己的體重下降到了78kg,BMI指數降至23.8,恢復到了正常范圍,腰圍減小到了88cm,體脂率下降至22%。不僅如此,小王的身體形態也發生了明顯的改變,腹部的贅肉減少了,整個人看起來更加精神、挺拔。他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感到疲勞,精力變得更加充沛,能夠輕松應對日常的學習和生活。小王的例子并非個例,在實驗組的其他學生中,也有許多類似的情況。小張(化名)在練習健身氣功前,身高為170cm,由于長期坐姿不正確,導致脊柱側彎,影響了身高的正常發育。通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小張的脊柱得到了有效的矯正,身高增長了2cm,達到了172cm。同時,他的身體柔韌性也得到了極大的提高,以前難以完成的彎腰、伸展動作,現在都能輕松完成。這些具體案例充分展示了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的積極影響,為健身氣功在高校的推廣提供了有力的實踐依據。五、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生理機能的影響5.1心肺功能指標變化分析5.1.1肺活量變化肺活量是反映人體呼吸系統功能的重要指標,它能夠體現肺部一次最大吸氣后再盡力呼氣所能呼出的氣體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體的通氣能力和肺部的健康狀況。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肺活量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如表4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肺活量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肺活量水平相當。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實驗組學生肺活量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25]ml顯著提高至[X26]ml,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身氣功練習中,通過特定的呼吸方法和肢體動作,有效地增強了呼吸肌的力量,擴大了胸廓的活動范圍,從而提高了肺活量。以六字訣為例,其獨特的呼吸方式,如“噓”字訣發聲吐氣時,氣息經舌兩邊及槽牙間的空隙緩緩呼出體外,配合吸氣時的深呼吸,使呼吸深度和頻率得到有效調節。在練習過程中,呼吸肌得到充分鍛煉,膈肌、肋間肌等呼吸肌的力量增強,能夠更有力地推動氣體進出肺部,從而增加了肺活量。八段錦的“雙手托天理三焦”動作,通過兩臂上舉、提踵等動作,拉伸了胸廓,使胸廓的活動范圍增大,有利于肺部的擴張和收縮,進而提高了肺活量。對照組學生肺活量平均值從[X27]ml變為[X28]ml,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進一步證明了健身氣功練習在提高大連大學學生肺活量方面具有顯著效果,能夠有效改善學生的呼吸系統功能,增強學生的有氧耐力。組別n時間肺活量(ml)實驗組[X]實驗前[X25]實驗后[X26]對照組[X]實驗前[X27]實驗后[X28]注:與實驗前比較,**P<0.015.1.2心率、血壓變化心率和血壓是反映心血管系統功能的重要指標,它們的穩定對于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至關重要。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靜息心率和血壓數據的統計分析結果如表5所示。實驗前,兩組學生的靜息心率和血壓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心血管系統基礎狀態相似。實驗后,實驗組學生靜息心率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29]次/分鐘下降至[X30]次/分鐘,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身氣功練習中的調心和調息環節,能夠使練習者的身心得到深度放松,降低交感神經的興奮性,從而使心率下降。當練習者進入放松入靜狀態時,身體的代謝率降低,心臟的負擔減輕,心率也隨之減慢。如易筋經練習過程中,通過專注于動作和呼吸,排除雜念,使大腦處于放松狀態,進而調節了植物神經的平衡,降低了交感神經系統的緊張度,使心率得到有效控制。在血壓方面,實驗組學生收縮壓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31]mmHg下降至[X32]mmHg,舒張壓平均值由[X33]mmHg下降至[X34]mmHg,差異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健身氣功動作緩慢、連綿不斷,這種持續性的動力性肌肉運動既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肌收縮的力量。長期練習健身氣功,可使心肌的順應性、心室的舒縮功能得到增強,從而改善了心血管系統的功能,降低了血壓。例如,八段錦的練習過程中,動作節奏緩和,強度適中,通過全身肌肉的協調運動,促進了血液循環,減輕了心臟的壓力,使血壓得到有效調節。對照組學生靜息心率從[X35]次/分鐘變為[X36]次/分鐘,收縮壓從[X37]mmHg變為[X38]mmHg,舒張壓從[X39]mmHg變為[X40]mmHg,各指標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表明,健身氣功練習對大連大學學生的靜息心率和血壓具有積極的調節作用,有助于維護學生的心血管健康,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組別n時間靜息心率(次/分鐘)收縮壓(mmHg)舒張壓(mmHg)實驗組[X]實驗前[X29][X31][X33]實驗后[X30][X32][X34]對照組[X]實驗前[X35][X37][X39]實驗后[X36][X38][X40]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5.2運動系統機能指標變化分析5.2.1肌肉力量變化(握力、背力等)肌肉力量是人體運動系統的重要機能指標之一,對維持身體正常活動、提高運動能力和預防運動損傷具有關鍵作用。本研究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的握力、背力等肌肉力量指標進行了測量與分析,結果如表6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握力、背力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表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肌肉力量水平相當。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實驗組學生握力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41]kg顯著提高至[X42]k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身氣功練習過程中,許多動作都需要手部和手臂肌肉的參與,如易筋經的“韋馱獻杵”勢,要求雙手合掌,用力前推,這個動作能夠有效地鍛煉手部和手臂的肌肉力量。在練習過程中,隨著動作的反復進行,手部和手臂的肌肉纖維不斷受到刺激,逐漸變得粗壯,肌肉力量也隨之增強。實驗組學生背力平均值從[X43]kg提升至[X44]kg,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八段錦的“背后七顛百病消”動作,通過腳跟的提起和落下,以及身體的伸展,能夠鍛煉背部肌肉,增強背力。在練習過程中,背部肌肉得到充分的收縮和舒張,肌肉的耐力和力量都得到了提高。對照組學生握力從[X45]kg變為[X46]kg、背力從[X47]kg變為[X48]kg,各指標變化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充分說明健身氣功練習對大連大學學生的肌肉力量具有顯著的增強作用,能夠有效提高學生的運動能力和身體的穩定性。組別n時間握力(kg)背力(kg)實驗組[X]實驗前[X41][X43]實驗后[X42][X44]對照組[X]實驗前[X45][X47]實驗后[X46][X48]注:與實驗前比較,*P<0.05,**P<0.015.2.2關節柔韌性變化(坐位體前屈等)關節柔韌性是指關節活動的幅度以及跨過關節的肌肉、肌腱、韌帶等軟組織的伸展能力,它對于維持關節的正常功能、減少運動損傷以及提高身體的運動表現都具有重要意義。本研究采用坐位體前屈測試來評估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實驗前后的關節柔韌性,測試結果如表7所示。實驗前,實驗組和對照組學生的坐位體前屈成績經獨立樣本t檢驗,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兩組學生在實驗前的關節柔韌性水平相近。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實驗組學生坐位體前屈成績平均值由實驗前的[X49]cm顯著提高至[X50]cm,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P<0.01)。健身氣功的功法動作中包含大量的伸展、扭轉、彎曲等動作,這些動作能夠對身體的各個關節和肌肉進行全面的拉伸和鍛煉。以五禽戲中的“鹿奔”動作為例,在這個動作中,身體需要向前伸展、扭轉,同時手臂和腿部也需要進行相應的伸展動作,通過這些動作的反復練習,能夠有效地拉伸腰部、背部、腿部等部位的肌肉和韌帶,增加關節的活動范圍,從而提高關節柔韌性。六字訣中的“呵”字訣,在呼氣時配合身體的伸展動作,也能夠對胸部、肩部等部位的肌肉和關節進行拉伸,增強這些部位的柔韌性。對照組學生坐位體前屈成績從[X51]cm變為[X52]cm,變化無統計學意義(P>0.05)。這表明健身氣功練習能夠顯著提高大連大學學生的關節柔韌性,使學生的身體更加靈活,有助于學生在日常生活和體育活動中更好地完成各種動作,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組別n時間坐位體前屈(cm)實驗組[X]實驗前[X49]實驗后[X50]對照組[X]實驗前[X51]實驗后[X52]注:與實驗前比較,**P<0.015.3案例分析為了更直觀地展示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生理機能的積極影響,我們選取了幾位具有代表性的學生案例進行深入分析。學生小李,在參與健身氣功練習之前,身體素質較差,經常感冒發燒,而且在體育測試中,肺活量僅為3000ml,800米跑成績也不理想,每次跑完都氣喘吁吁,疲憊不堪。在得知學校開設健身氣功課程后,小李積極報名參加,希望通過練習健身氣功來改善自己的身體狀況。在為期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中,小李始終保持著高度的熱情和專注。他認真學習每一個動作的要領,仔細體會呼吸與動作的配合,嚴格按照老師的指導進行練習。隨著練習的深入,小李明顯感覺到自己的身體發生了變化。首先,他發現自己的呼吸變得更加順暢,以前爬幾層樓梯就會氣喘的情況得到了很大改善。在日常生活中,他也不再像以前那樣容易感到疲勞,精力變得更加充沛。16周后,小李再次進行體育測試,結果令人驚喜。他的肺活量提高到了3500ml,800米跑成績也有了顯著進步,不僅能夠輕松跑完,而且跑完后呼吸平穩,不再有明顯的不適感。此外,在這16周內,小李只感冒了一次,而且癥狀較輕,恢復得也很快。這充分說明,健身氣功練習有效地增強了小李的心肺功能和免疫系統功能,提高了他的身體抵抗力。另一位學生小張,原本患有輕度的高血壓,收縮壓經常在140mmHg左右,舒張壓在90mmHg左右。由于血壓問題,小張在學習和生活中時常感到頭暈、乏力,精神狀態不佳,這對他的學習和生活產生了一定的影響。為了改善身體狀況,小張決定嘗試練習健身氣功。在練習健身氣功的過程中,小張逐漸掌握了調身、調息、調心的技巧。他通過放松身體、調整呼吸、排除雜念,使自己的身心得到了深度的放松。隨著練習時間的增加,小張驚喜地發現自己的血壓逐漸趨于穩定。在實驗結束后的體檢中,他的收縮壓降至130mmHg,舒張壓降至85mmHg,已經接近正常范圍。同時,小張的頭暈、乏力等癥狀也明顯減輕,精神狀態有了很大的改善,學習效率也得到了提高。這些具體案例生動地展示了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生理機能的顯著改善作用,進一步證明了健身氣功在促進大學生身體健康方面的重要價值。六、影響機制探討6.1從中醫理論角度分析中醫理論作為中華民族傳統醫學的瑰寶,蘊含著豐富而深邃的哲學思想和養生智慧,為健身氣功的健身原理提供了堅實的理論基礎。健身氣功的調身、調息、調心鍛煉方式與中醫的氣血、經絡學說以及臟腑理論緊密相連,相互交融,從多個維度對人體的生理和心理狀態進行調節,從而促進身心健康。氣血學說在中醫理論體系中占據著核心地位,它認為氣血是構成人體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氣血的運行狀態直接關系到人體的健康。氣,被視為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具有溫煦、推動、防御、固攝和氣化等重要功能;血,則是營養人體的重要物質,具有滋養全身臟腑組織器官的作用。氣血在人體內周流不息,如環無端,通過經絡系統的傳導,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正如《黃帝內經》所說:“氣血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健身氣功通過獨特的鍛煉方式,能夠有效地促進氣血運行,調和氣血。在調身方面,健身氣功的各種動作,如伸展、扭轉、屈伸等,能夠拉伸肌肉、關節,使身體得到充分的活動,從而促進氣血在經絡中的流通。以易筋經中的“倒拽九牛尾”勢為例,這個動作通過腕關節、手臂、腰胯的旋轉,以及手指、腳趾和腿部的屈伸用力變化,對手三陰三陽經及足三陰三陽經都能起到有效的刺激作用。通過這種適度的肌肉、筋骨運動,使人體經絡不斷受到松與緊的交替刺激,從而促進氣機的運行,起到疏通經絡的作用。經絡暢通無阻,就能更好地運行氣血,將營養物質輸送到全身各個部位,滋養臟腑組織,維持人體的正常生理功能。在調息方面,健身氣功強調呼吸的深、細、勻、長,通過調整呼吸的節奏、深度和方式,來調節人體的氣機。這種呼吸方式能夠增加氧氣的吸入量,促進氣體交換,使體內的濁氣排出體外,清氣得以吸入,從而調節氣血的運行。例如,六字訣通過特定的發音口型和呼吸方法,分別對應不同的臟腑,調節相應臟腑的氣血運行。“噓”字訣對應肝,口吐“噓”字可泄出肝之濁氣,調理肝臟功能,促進肝經氣血的流通。調心即調節意念,在健身氣功練習中,要求練習者排除雜念,專注于動作和呼吸,使身心達到放松、寧靜的狀態。這種心理狀態的調整能夠緩解精神壓力,調節神經系統的功能,從而間接促進氣血的運行。當人處于緊張、焦慮的狀態時,會導致氣機紊亂,氣血運行不暢;而通過調心,使心態平和,能夠使氣機順暢,氣血運行正常。經絡學說也是中醫理論的重要組成部分,它認為經絡是人體氣血運行的通道,是聯絡臟腑肢節、溝通上下內外的網絡系統。經絡系統內屬于臟腑,外絡于肢節,將人體的五臟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竅等緊密聯系在一起,使人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經絡能夠調節人體的氣血、陰陽平衡,維持人體正常的生理功能。一旦經絡出現阻滯,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導致各種疾病的發生。健身氣功的動作設計巧妙地依據經絡循行起終交結規律,每個動作都突出體現逢練必旋、逢功必繞的特點。以八段錦的“左右開弓似射雕”動作為例,這個動作通過坐腕和食指上翹,可以有效地刺激太淵和商陽穴,達到暢通肺經的目的。太淵穴為肺經原穴,刺激此穴可補肺益氣,治療咳嗽、氣喘等肺系疾病;商陽穴為肺經井穴,具有清熱解表、開竅醒神的作用。通過健身氣功對這些穴位的刺激,能夠調節經絡氣血,防治相關疾病。健身氣功還通過對臟腑功能的調節,來促進身體健康。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相互關聯、相互制約,共同維持人體的生理平衡。健身氣功的不同功法和動作,對不同的臟腑具有特定的調節作用。例如,六字訣中的“呵”字訣對應心經,口吐“呵”字可泄出心之濁氣,調理心臟功能;“呼”字訣對應脾經,可治腹脹、腹瀉、四肢疲乏等脾經疾患。易筋經的“韋馱獻杵”勢,通過兩臂上舉、挺胸抬頭等動作,能夠增強胸部肌肉的力量,改善呼吸功能,同時對心肺功能也有一定的鍛煉作用。八段錦的“調理脾胃須單舉”動作,通過單臂上舉和下按,可拉伸脾胃經絡,促進脾胃的運化功能,增強消化能力。通過長期習練健身氣功,能夠使人體的臟腑功能得到有效的調節和改善,從而提高身體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預防和治療各種疾病。6.2從現代醫學角度分析從現代醫學的視角來看,健身氣功對人體的生理調節作用涉及多個系統,其中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在這一過程中扮演著關鍵角色。神經系統在人體的生理調節中起著主導作用,它控制和調節著人體的各種生理活動,使人體能夠適應內外環境的變化。健身氣功的調心環節,對神經系統的調節作用尤為顯著。在習練健身氣功過程中,通過對大腦的精神意識和思維等高級神經活動的鍛煉,能夠使大腦皮層細胞得到充分休息,從而使大腦的活動有序化,提高腦細胞的活動效率,并處于最佳整合狀態,發揮其最佳潛能。研究表明,進入練功狀態后腦電α波優勢轉移至前腦額葉,這意味著大腦的活動模式發生了積極的改變,大腦的放松程度和注意力集中程度得到了提高。有關誘發腦電的研究也發現,在此狀態下能夠記錄到與下丘腦有關的特征腦干誘發電位。放松入靜后,額葉皮層可以通過特定功能軸向下影響到下丘腦和垂體,促使腺垂體增加分泌腦啡肽等神經介質,這些腦內嗎啡類物質能夠產生快感,并通過遍布全身的受體增進心身的功能活動,增強自我調節功能。例如,當練習者在健身氣功練習中進入深度放松入靜狀態時,能夠排除外界的干擾,使大腦的緊張狀態得到緩解,從而降低交感神經系統的緊張度,使身體的各項生理功能得到更好的調節。內分泌系統是人體的重要調節系統之一,它通過分泌各種激素來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等生理過程。神經與內分泌密切聯系,不可分割,兩者之間的樞紐就是下丘腦。下丘腦既是神經中樞,又是內分泌器官。當大腦進行一定的意念活動時,皮層的某些特定區域的神經元受到意念刺激后產生興奮,傳導到神經末梢釋放神經遞質,使下丘腦分泌促釋放(或促抑制)激素,調節垂體激素的分泌。健身氣功的練習,尤其是分階段刺激上、中、下三個丹田部位,可以使各個腺體的分泌作用趨于平衡穩定。因為這三個部位分別與經絡穴位印堂穴、膻中穴、神闕穴相對,和百會穴、會陰穴連成一條直線,而這幾個部位及其連線上下正是人體內分泌系統的關鍵腺體所在。上丹田又稱泥丸宮,在兩眉之間印堂穴入內三寸,腦垂體正位于此。垂體產生促腎上腺皮質等多種促激素,控制全身各內分泌腺的功能,并管理人體的生長發育,是內分泌系統的“統轄部”。上丹田以垂體為中心點向上與下丘腦相連,下丘腦分泌促釋放或抑制激素,調節垂體激素的分泌。中丹田在兩乳之間的膻中穴以內,膈肌之上,上與胸腺相連。胸腺分泌胸腺素,與免疫機制關系密切,它的四周是心、肺、肝、脾、胃等重要器官。下丹田乃藏精納氣之所,其后兩側是腎、腎上腺,其上為胰島,其下有分泌生殖激素的重要腺體。腎上腺皮質產生類固醇化合物,調節水與電解質的平衡,對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起著重要作用,同時可使機體應付緊急情況,使人產生很強的爆發力。腎臟也具有重要的內分泌功能,主要產生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前列腺素等激素,對人體血管舒縮、醛固酮分泌,骨髓造血、鈣代謝等生理活動起調節作用。實驗測試顯示,健身氣功鍛煉可影響體內多種激素的合成、釋放,并使其敏感性改變。例如,參加健身氣功?八段錦鍛煉的中老年人,練功3個月后,女性練功者的雌激素——雌二醇有明顯增加,6個月后男性練功者體內的主要雄性激素——睪酮含量也顯著升高。這表明健身氣功能夠通過對內分泌系統的調節,改善人體的激素水平,進而對人體的生理功能產生積極影響。健身氣功還能通過調節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對心血管系統產生積極作用。根據現代醫學的理論,血液循環主要是受神經系統的支配和調節。在習練健身氣功中,由于“三調”能使人體進入放松入靜狀態,這樣就可通過調節植物神經的平衡,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緊張度的降低,使心率、心輸出量和血壓等得到調整。健身氣功的調息練習,要求呼吸深長,特別是呼氣時間明顯長于平時,可提高迷走神經的興奮性,促使心率變慢。健身氣功?五禽戲的實驗顯示,練習六個月后的安靜心率,男性由平均79次/分下降到74次/分,女性由平均73次/分下降到68次/分。在練功過程中的調心,要求大腦入靜,排除內外環境的干擾,動作節奏緩和,強度適中,這樣可以提高心臟對體力活動的適應能力,降低小血管和冠狀動脈的張力,恢復動脈管壁的彈性,使動脈血壓降低。對健身氣功?八段錦的觀察發現,參與鍛煉的中老年男女的收縮壓和舒張壓均有不同程度降低。此外,健身氣功動作緩慢,連綿不斷,這種持續性的動力性肌肉運動既可以增加回心血量,又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肌收縮的力量,長期練習對心臟的泵血能力將產生積極的促進作用。健身氣功?易筋經的研究發現,堅持習練可使心肌的順應性、心室的舒縮功能得到增強。七、結論與建議7.1研究結論本研究通過對大連大學學生進行為期16周的健身氣功干預實驗,結合文獻資料法、問卷調查法和數理統計法等研究方法,深入探究了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身體形態和生理機能的影響,得出以下結論:在身體形態方面,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的身高、體重、圍度指標和體脂率均產生了積極影響。實驗組學生在經過16周的健身氣功練習后,身高有所增長,體重明顯下降,腰圍、臀圍減小,胸圍增大,體脂率顯著降低。以小王同學為例,參與健身氣功練習前體重超標、體脂率高,練習后體重、體脂率均大幅下降,身體形態明顯改善,這表明健身氣功有助于塑造更健康的身體外形,減少脂肪堆積,使身體比例更加協調。健身氣功對大連大學學生的生理機能也具有顯著的促進作用。在心肺功能方面,實驗組學生的肺活量顯著提高,靜息心率和血壓明顯降低,這說明健身氣功能夠增強呼吸系統功能,提高心肺耐力,降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小李同學練習健身氣功前身體素質差,體育測試成績不理想,練習后肺活量提高,800米跑成績進步,且感冒次數減少,體現了健身氣功對心肺功能和身體抵抗力的提升。在運動系統機能方面,實驗組學生的握力、背力等肌肉力量指標顯著增強,關節柔韌性也得到了明顯提高,這表明健身氣功能夠有效增強肌肉力量,提高關節的活動范圍,使身體更加靈活,減少運動損傷的發生。從影響機制來看,從中醫理論角度,健身氣功依據中醫的氣血、經絡學說以及臟腑理論,通過調身、調息、調心的鍛煉方式,促進氣血運行,疏通經絡,調節臟腑功能,從而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從現代醫學角度,健身氣功對神經系統和內分泌系統具有調節作用,能夠使大腦皮層細胞得到充分休息,調節內分泌腺的分泌,進而對心血管系統等產生積極影響,如降低心率、血壓,增強心肌功能等。7.2推廣建議基于本研究結果,為進一步推動健身氣功在大連大學及其他高校的廣泛開展,提出以下推廣建議:優化課程設置:高校應將健身氣功納入體育課程體系,作為體育必修課或選修課供學生選擇。在課程設置上,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和教學時間,根據學生的身體素質和學習進度,制定科學的教學計劃。例如,在第一學期開設健身氣功基礎課程,介紹健身氣功的歷史淵源、功法特點、健身原理等基礎知識,讓學生對健身氣功有初步的了解;第二學期則進行健身氣功功法的實踐教學,如易筋經、八段錦、六字訣等功法的教學,使學生掌握健身氣功的基本動作和呼吸方法;后續學期可以設置健身氣功提高課程,針對學生在練習過程中出現的問題進行指導和糾正,進一步提高學生的練習水平。同時,增加健身氣功課程的課時量,保證學生有足夠的時間進行練習和學習。建議每周安排2-3次健身氣功課程,每次課程時長為90分鐘,包括理論講解、功法練習和交流互動等環節,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TS 62453-53-90:2025 EN Field Device Tool (FDT) Interface Specification - Part 53-90: Communication implementation for CLI and HTML – IEC 61784 CPF 9
- 【正版授權】 ISO/IEC 14763-5: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Implementation and operation of customer premises cabling – Part 5: Sustainability
- 2025年中級經濟師考試卷及答案
- 2025年藥學專業附加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非遺傳承人資格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大數據分析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核工程與核技術專業考試卷及答案
- 一級安全考試題庫及答案
- 吊裝運輸合同協議書
- 高三文科政治備考工作方案
- 糖尿病中醫健康教育講座
- 地《巴西》第一課時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七年級地理下冊(人教版2024)
- 裝配式建筑概論課件:BIM技術在裝配式建筑中的應用
- 2023-2024學年上海市寶山區八年級(下)期末數學試卷 (含答案)
- 2025年中考數學模擬考試卷(附答案)
- 汽車合伙合同協議書
- 2025年高考作文預測范文10篇
- 四川省九師聯盟2025屆高三仿真模擬卷物理試卷及答案(HG)
- 2025年保密法基礎知識考試題庫帶答案(預熱題)參考答案詳解
- 乙狀結腸癌試題及答案
- 2025夏季安徽蚌埠市東方人力資源有限勞務派遣人員招聘30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