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第5頁(共9頁)第一二單元新課標測試卷一、選擇題(20小題,每題3分,共60分)1、下列的概述中,不屬于細胞學說基本內容的是(
)A、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B、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C、細胞來源于細胞分裂D、原生質是活細胞內的生命物質2.下列有關組成生物體化學元素的論述,正確的是()A.組成生物體和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碳元素的含量最多B.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很大C.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D.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基本相似3水是生命之源。下列關于水的敘述不正確的是()A.生物體內的生化反應必須在水中進行 B.核糖體、線粒體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有水生成C.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D.由m個氨基酸構成2個環狀多肽,水解需要(m-2)個水分子4.下列有關細胞物質組成的敘述,正確的是()A.在人體活細胞中氫原子的數目最多;B.DNA和RNA分子的堿基組成相同;C.多糖在細胞中不與其他分子相結合;D.蛋白質區別于脂質的特有元素是氮5.下圖表示糖類的化學組成和種類,則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它們均可繼續水解C.④、⑤分別為纖維素、肌糖原,二者均貯存能量,可作為貯能物質D.④是植物細胞壁的主要成分,使用纖維素酶可將其破壞,④的合成與高爾基體有關6.下面是3種氨基酸的結構式,由這3個氨基酸按順序脫水縮合所形成的化合物中,含有的氨基、羧基和肽鍵的數目依次是()NH2—CNH2—C—CH2—OHCOOHHNH2—C—COOHCOOHHNH2—C—COOHCH3HA.1,2,3B.1,1,3C.1,2,2,D.2,2,27.下列哪項是淀粉、纖維素和糖原的共同特征()A.都是細胞內貯存能量的主要物質B.都含有C、H、O、N四種元素C.都共同存在與動植物細胞中D.組成它們的單體都是葡萄糖8.2009年夏末,臺風“莫拉克”過后,我國南方部分省市大面積干旱,出現了人畜飲水困難的現象。下列有關水的作用錯誤的是()A.水在病變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B.在胰島素(蛋白質)的合成過程中伴隨著水的產生C.人體衰老細胞中自由水含量減少,代謝緩慢D.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相對增高,以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9存在于RNA而不存在于DNA,存在于葉綠體而不存在于線粒體,存在于動物細胞質而不存在于植物細胞質的糖類物質分別是()A.核糖、葡萄糖、糖原 B.脫氧核糖、核糖、纖維素C.核糖、脫氧核糖、麥芽糖D.脫氧核糖、葡萄糖、淀粉10.下圖是由4個圓所構成的元素概念的關系圖,其中4為最大圓,3、2、1依次減小。試判斷符合這種關系的是()A.1.大量元素、2.主要元素、3.基本元素、4.最基本元素B.1.基本元素、2.最基本元素、3.大量元素、4.主要元素C.1.最基本元素、2.基本元素、3.主要元素、4.大量元素D.1.主要元素、2.大量元素、3.最基本元素、4.基本元素11.下列關于生物體內化合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A.細胞內的化合物都是以碳鏈為骨架B.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是生物大分子,它們的單體成分相同C.因為蛋白質酶在0℃(二)材料用具:小燒杯、試管、淀粉、碘液、水浴鍋、冰箱、蒸餾水、清水。(三)實驗步驟:①用淀粉和蒸餾水,在燒杯中制備多于6mL的可溶性淀粉溶液;②取唾液若干,并用蒸餾水適當稀釋后備用;③取3支度管,分別編為1號、2號、3號,各加入2mL可溶性淀粉溶液;④將1號、2號、3號試管分別放入37℃⑤向3支試管中分別加入________,搖勻后放置5min;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請在上面的空白處,補全實驗步驟。(2)步驟④與步驟⑤能否調換順序?請說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號、2號、3號3支試管加入的淀粉、唾液及保溫時間均相同,這是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以便得出科學結論。(4)在此實驗中,因變量通常用碘液檢測,碘液檢測的是底物還是產物?____________。該實驗中一般不用斐林試劑檢測,是因為斐林試劑的檢測需要________條件,這將干擾實驗的自變量,對實驗結果造成影響。24.(每空2分,共8分)某油料作物種子中脂肪含量為種子干重的70%。為探究該植物種子萌發過程中干重及脂肪的含量變化,某研究小組將種子置于溫度、水分(蒸餾水)、通氣等條件適宜的黑暗環境中培養,定期檢查萌發種子(含幼苗)的脂肪含量和干重,結果表明:脂肪含量逐漸減少,到第11d時減少了90%,干重變化如圖所示。回答下列問題:(1)為了觀察胚乳中的脂肪,常用染液對種子胚乳切片染色,然后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色的脂肪微粒。(2)實驗過程中,導致種子干重增加的主要元素是(填“C”、“N”或“O”)。(3)實驗第11d如果使萌發種子的干重(含幼苗)增加,必須提供的條件是和。新課標單元測試卷第六單元細胞的增殖答案1.【答案】D【解析】細胞學說的內容包括一切動植物體都是由細胞構成的,細胞是生命活動的單位,細胞來源于細胞分裂2.【答案】C【解析】.組成生物體碳元素的含量最多,組成無機自然界的化學元素中O元素含量最多,人、動物與植物所含的化學元素的種類差異不大,組成生物體的化學元素在無機自然界都可以找到,不同生物體內各種化學元素的含量比例相差很大。3.【答案】D【解析】生物體內的生化反應必須在水中進行,核糖體、線粒體中進行的化學反應有水生成,水在細胞中的存在形式及功能并不是一成不變的,自由水和結合水之間可以相互轉化,由m個氨基酸構成2個環狀多肽,水解需要m個水分子,所以D選項錯誤。4.【答案】A【解析】人體活細胞中水含量最多,因而H原子也最多,A項正確;DNA堿基種類有A、T、C、G,RNA堿基種類有A、U、C、G,B項錯誤;多糖在細胞表面可與蛋白質分子結合形成糖蛋白,C項錯誤;脂質中磷脂中也含有N元素,蛋白質區別于酯質的特有元素是S元素。D項錯誤。5【答案】D【解析】圖中①、②、③依次代表單糖、二糖、多糖,其中單糖不能繼續水解,②中蔗糖、乳糖不屬于還原性糖,纖維素不屬于貯能物質,用纖維素酶可除去植物的細胞壁。所以D選項正確。6【答案】C7【答案】D【解析】淀粉、纖維素和糖原都是多糖,單體是葡萄糖8【答案】D【解析】水在細胞中以結合水和自由水形式存在,蛋白質的合成過程是氨基酸的脫水縮合過程,伴隨著水的產生,衰老細胞中自由水含量減少,代謝緩慢,冬季,植物體內自由水含量相對降低,以增強植物的抗寒能力9【答案】A【解析】存在于RNA的糖是核糖,存在于葉綠體的是光合作用合成的葡萄糖,存在于動物細胞的是糖元、乳糖,所以A選項正確。10【答案】C【解析】CHONPSKCaMg是大量元素,CHON是基本元素,C是最基本的元素,所以大量元素是最大的集合,最基本的元素是最小的集合11【答案】B【解析】細胞內的有機物化合物均以碳為基本骨架,淀粉、纖維素和糖原均是由單糖葡萄糖脫水而形成的,低溫抑制酶的活性,腺苷是構成ATP和RNA有成分,所以B選項正確。12【答案】D【解析】構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特點是,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他們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13【答案】D【解析】A、基本氨基酸不一定含有S元素,B、模板是mRNA,運輸工具是tRNA,蛋白質的結構多樣性是由基因決定的,C、C若代表肽鍵,則數目不一定相等,環狀相等,非環狀不等,D、基因轉錄形成信使RNA,作為合成蛋白質的直接模板,所以D選項正確。14【答案】C【解析】高倍鏡的使用方法,在低倍物鏡下看清物像,把目標移至視野中央——轉動轉換器,轉換高倍物鏡——轉動反光鏡使視野明亮——調節細準焦螺旋,直到調清物像為止15【答案】C【解析】葉綠素含鎂元素,血紅蛋白含鐵元素,胰島素含氮元素,這些都記得吧,脫氧核糖為5碳糖只有C、H、O三種元素組成。16【答案】D【解析】因為麥芽糖水解后成為葡萄糖,又因為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二而麥芽糖和葡萄糖都是還原糖。17【答案】B【解析】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元素;蛋白質是活活細胞中含量最多的有機物,是生命活動的主要承擔者;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ATP是生命活動的直接能源物質。18【答案】A【解析】肽鍵數等于氨基酸數減去肽鏈數;氨基數或羧基數等于肽鏈數加上R基上的氨基或羧基數,所以可知,126個氨基酸形成兩條多肽鏈,R基上氨基數為15個,脫去124個水分子和形成124個肽鍵,所以A選項正確。19【答案】C【解析】第3個中有的是沒有淀粉酶,1和2是淀粉酶高溫和過酸失活,所以都不能使淀粉分解,將來遇碘都會變藍,只有第4個含有淀粉酶,將淀粉分解,所以遇淀粉不變藍。20【答案】C【解析】.細胞中的還原糖,可以用斐林試劑(或班氏試劑)鑒別;細胞中的脂肪具有多種功能,如儲存能量;脂質能被蘇丹Ⅲ染成橘黃色;細胞內蛋白質種類眾多,但都能與雙縮脲試劑發生紫色顏色反應;細胞的核酸是DNA或RNA,用甲基綠—焦寧試劑可以鑒定其存在和分布,只要具有細胞結構的生物,遺產物質都是DNA二非選擇題答案21【答案】(10分)⑴①④⑤氨基酸脫水縮合雙縮脲⑵細胞溶膠⑶22三肽6⑷19【解析】1)核糖體的功能就是把氨基酸通過脫水縮合方式合成多肽(蛋白質)。(2)實驗中所用的培養液相當于細胞內的細胞質基質。(3)上述有機物合成的多肽分子中含有6個氨基和5個羧基。氨基的基本形式:(—NH2)羧基的基本形式:(—COOH)(4)實驗中,檢測到某一多肽含20個15N,則該多肽最多有19個肽鍵。n個氨基酸所形成的多肽化合物(或蛋白質)最多的肽鍵數是形成1條肽鏈時的,即為n-1。按N元素的數量計算,根據每個氨基酸最少含一個N(氨基中)的道理,該多肽最多含20個氨基酸殘基(參與當初合成的氨基酸最多為20個),所以該多肽最多有20-1=19個肽鍵22【答案】(1)葡萄糖糖元脂肪(2)氨基酸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mn-(n-2)×18(3)4含氮堿基(4)核糖體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C中c的排列順序決定了B中b的排列順序(或:特定脫氧核苷酸的C通過轉錄形成特定核糖核苷酸序列的RNA,并通過翻譯形成特定氨基酸序列的B)(5)胰島β核糖體、內質網、高爾基體和線粒體【解析】(1)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是淀粉,由葡萄糖脫水縮合形成;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是糖元,在動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是脂肪。(2)染色體由DNA和蛋白質構成,其中蛋白質主要由C、H、O、N構成,由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其結構特點是至少含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并且有一個氨基和一個羧基連在同一個碳原子上。n個氨基酸脫水縮合形成多肽,脫去(n-2)個水分子,則多肽的相對分子質量大約是mn-(n-2)×18。(3)物質C是DNA,則物質c是脫氧核苷酸,在人體細胞中其有4種,由堿基的種類決定。(4)細胞內蛋白質合成的場所是核糖體,DNA結構的特異性由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23【答案】(1)⑤等量的(1mL)經稀釋的唾液⑥向3支試管中各加入1滴碘液,觀察溶液顏色的變化(2)不能,因為實驗目的是驗證溫度的影響,調順序后開始溫度相同與實驗目的相違背(表達清楚合理即得分)(3)控制變量,避免因淀粉、唾液和保溫時間等的影響,確保實驗結果的不同僅是由溫度的差異引起的(表達清楚合理即得分)(4)底物水浴加熱【解析】酶的活性受溫度影響,最適溫度時酶活性最高。唾液中含有唾液淀粉酶,可以分解淀粉成還原糖,還原糖遇斐林試劑,在水浴加熱55-60攝氏度環境中變成磚紅色沉淀,試驗設計時需遵循單一變量原則24【答案】(1)蘇丹Ⅲ(Ⅳ)橘黃(紅)(2)O(3)一定的光照適宜的水分和礦質營養(無機鹽)【解析】以種子萌發為背景,重點考查了植物代謝的基本知識。但是對知識的要求很低,主要是對考生從試題中獲取信息和處理信息的能力進行綜合考查,第(2)、(3)題思考空間較大,而答案卻又較為簡單,利于評分的客觀公正。體現了高考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