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 5.2 我們一起來制造 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1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 5.2 我們一起來制造 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2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 5.2 我們一起來制造 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3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 5.2 我們一起來制造 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4頁
2024浙教版七下科學 5.2 我們一起來制造 教學設計(表格式)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五年級七下本節為浙教版七下第五章第2節的內容《我們一起來制造》,主要介紹金屬制品的制造、塑料制品的制造,以及陶瓷器的制造,等,旨在使學生了解成型技術、鑄造技術等金屬制造技術,知道模壓成型、擠出成型、澆鑄成型和注射成型等塑料成型制作步驟;并了解這些制品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感受科學技術在是為了服務于人類。學習目標科學觀念:了解金屬制品的制造技術;了解金屬的成型技術和壓鑄技術;了解塑料制品的制造技術;了解塑料的模壓成型、擠出成型、注射成型、澆鑄成型等成型技術;了解陶瓷器的制造技術;了解陶瓷器制造的主要步驟;科學思維:了解不同材料制造中使用不同技術;理解金屬品、塑料品生活的影響;探究實踐:通過讀圖等方法了解金屬品、塑料品和陶瓷器的制造技術,型技術;態度責任:體會不同制品對人類生活的影響;樹立動手動腦參與重點難點不同材料的成型技術,形成動手參與實踐的意識和習慣教學教師活動設計意圖導入新課每天刷牙時,打開水龍頭,用杯子盛水,用牙刷刷牙,我們所用的物品環顧四周,我們會發現金屬、陶瓷、塑料制品隨處可見,這些物品是怎么制造的?導入新課2、金屬制造技術:把金屬材料加工成零件或物品的工藝,稱為金放入鋼片滾輪擠壓鋼盤成型圖5.2-1不銹鋼盤的制造過程不銹鋼盤的制造過程利用了哪些科學知識?采用了哪些技術?涉及的科學知識:①材料科學:如金屬特性、材料力學性能等;②熱學知識:通過加熱和冷卻的控制,可以改變不銹鋼的組織結構和性能;③物采用的技術:①沖壓技術;②拋光技術,等。(1)成型技術:成型技術可以讓材料發生永久的形變,根據制造時工件有軋制、擠壓、拉拔、鍛造等方式。生產中,人們會根據所需金屬制品的形關于金屬制造,學生是比較陌生的,所以采用直入主題的方法進行教學,讓學生了解金屬制造的概念點突出重點軋制成鋼軌擠壓成鋁合金窗拉拔成銅絲鍛造成馬蹄鐵沖壓成車架圖5.2-2常見的金屬成型技術(2)成型技術的特點:金屬成型需要對材料施加足夠大的壓力,才能獲得所需形狀和隨著社會的發展,成型技術也在發展。古時鐵匠用鐵錘鍛造農具、硬幣、珠寶等金屬制品。現在,大多數鍛造機已經實現了計算機自動控制,可自動制造各類工具、零部件和產品。際,促進學生了解金屬術的發展,引發強烈的民族自豪感圖5.2-3工作中的大型鍛造機(1)鑄造技術:鑄造技術是將液態金屬注入模具,待金屬凝固,再移品的制造技術。(2)鑄造技術的特點:雜構件的加工。金屬鑄造技術是機械制造工業的基礎。圖5.2-5常見的金屬鑄造技術(2)鑄造技術的發展:隨著技術發展與工業數字化、智能化進程的加快,我國陸續生產出超大型智能壓鑄單元,引領一體化壓鑄產業的發展和技術進步,推動了汽車壓鑄零部件向大型化、集成化發展。圖5.2-69000t巨型智能壓鑄單元 塑料制品遍型技術,則需要詳細介紹以便學生認識最主要的幾種成型技術,重點是讓學生知道塑料的種類及不同的成型技術以及在生活中的廣泛應用陽模陰模制品陶瓷器是學生生活中也較為熟悉的物品,有聯系又有區別接觸較多的進學生對于陶和瓷的區分點旨在使學塑模塑模液壓泵加熱裝置圖5.2-12人造琥珀隔離物圖5.2-12人造琥珀隔離物圖5.2-11澆銹成型圖5.2-10注射成型三、陶瓷器的制造陶器是由黏土捏制成形后燒制而成的器具;瓷器是由陶器發展而來的。陶土含有較多氧化鐵,瓷土氧化鐵含量低、氧化鋁含量高,焙燒陶器因此,陶器表面無釉或只有低溫釉,而瓷器表面則有高溫釉。中國瓷器馳名世界,被西方人譽為“瓷器之國中國瓷器經歷了由陶器到瓷器、由青瓷到白瓷、由白瓷到彩瓷的發展過程。古時候中國瓷器通過陸上和海上的“絲綢之路”傳到西亞和南亞,再由這新石器時代的鷹形陶鼎唐代的三彩駱駝載樂俑北宋的汝窯無紋水的鬼谷子下山大罐明代的白瓷渡海觀明音代的斗彩雞缸杯圖5.2-13中國古代的陶瓷器陶器與瓷器的特性有哪些不同?它們的特性與哪些因素有關?①質地與外觀:陶器質地粗糙、色暗淡;瓷器手感②吸水性:陶器斷面有很強的吸水性;瓷器胎質質地堅硬,均不透水;③重量:瓷的密度比陶高,形狀相同的陶瓷,瓷器比陶器重實;④聲音:用手指輕敲陶瓷,聲音沉悶的是陶器,聲音清脆的則是瓷器;⑤透光性:陶器不透光;瓷器具有半透明的特性;⑥硬度:陶的硬度比瓷要低許多。①制作材料:瓷器用質地致密的瓷土制作;陶器成分復雜的陶土制作;②燒制溫度:陶器燒制溫度一般為800℃到1100℃,為1200到1400℃;③釉料使用:陶器有施釉或不施釉,掛釉的陶器釉料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能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能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釉料的使用影響著器物的外觀和防水性等。3、陶瓷器制造的一般步驟:陶瓷器制造主要有揉泥、制坯、干燥、素燒、施釉及①揉泥:目的是排空泥料中的氣泡。缺少這一工序,坯體中容易出現氣②制坯:在泥揉妥后,即可開始制坯,依據最終的器型做④素燒:將干燥的坯體燒到800~900℃,使坯體變得⑤施釉:釉就是陶瓷表面那層光亮、類似玻璃的物質。物的粉末,用水調和成釉漿。施釉即將釉漿均勻地加在坯體表面,以待燒制施釉的方法有浸釉法、淋釉法、刷釉法、蕩釉法浸釉法淋釉法刷釉法蕩釉法噴釉法圖5.2-15陶瓷坯體施釉方法目前,人們通過精確地控制溫度,使釉料在特定溫度下發生化學變化而電窯煤窯電窯煤窯氣窯圖5.2-16陶瓷燒制窯爐近年來,人們制造了更精密的陶瓷材料,具有堅硬腐蝕和優異的光、熱、電、磁等特性,被廣泛應用于械與汽車工業、醫療器材制造、通信工程與軍事國防工業。制作的一般步驟,引發學生動手的通過圖片介紹、視頻介紹等方法使學生對陶瓷的一般制作方法有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工程實驗內容,可以安排在課外活圖5.2-17陶瓷軸承與滾珠圖5.2-18陶瓷汽缸圖5.2-19陶瓷關節舉例說明陶瓷在各領域的應用,分析陶瓷對人類生活及社應用:①日常生活領域,如,餐具與衛浴用品,裝飾與藝術品,等;②工業制造領域,如,耐火材料、工具與機械部件、;③科技能源領域:如,傳感器與燃料電池、電子器件,等;④建筑與環保領域:新型建筑材料、環保應用,等;⑤生物醫學領域:生物相容性材料,等。①提升生活品質;②推動工業與科技發展;③促進文化與經濟發展;④促進可持續發展,等。工程實踐(教材:195):設計與制作一件陶藝作品課堂練習1、下列生活用品用金屬材料制作而成的是(B)有利于鞏固剛剛學習的同時還有發現學生理解所學知識中存在的問時糾正、修2、手工制陶工藝中,下列工序是在窯爐里完成的是(A)A.燒結B.混合C.成型D.干燥3、陶瓷瓶的制作過程正確的是(C)B.陶土→揉泥→裝飾→成型→高溫燒制C.陶土→揉泥→成型→裝飾→高溫燒制4、下面不是熱塑性塑料的成型方法的是(D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