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質量檢測三生態系統及其穩定性
(本試卷滿分:100分)
一、選擇題(本題共16小題,共40分。第1?12小題,每小題2分;
第13?16小題,每小題4分。每小題給出的四個選項中,只有一個選項
是最符合題目要求的。)
1.下列有關生態系統成分的敘述,正確的是()
A.自養生物都屬于生產者,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把無機物轉變成
有機物
B.動物都是消費者,其中食草動物為初級消費者
C.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成分
D.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是指陽光、水分、空氣、細菌等
解析:選C自養生物都屬于生產者,但不一定都可以進行光合作用,
如硝化細菌進行化能合成作用;動物不一定都是消費者,如蚯蚓屬于分解
者;分解者都是腐生生物,是生態系統不可缺少的成分,它們能將有機物
分解成無機物,返回非生物環境;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主要包括陽光、熱
能、水、空氣、無機鹽等,細菌是生物,不屬于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
2.大力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就要堅定不移地走“綠水青山就是金山
銀山”的綠色生態發展之路。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河流污染長出的水華中有多種藍細菌,這些藍細菌也是生態系統
中的生產者
B.“桑基魚塘”等生態農業建設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
了能量的利用率
C.利用物理信息(音響設備)吸引鳥類捕食害蟲,屬于無環境污染的
生物防治
D.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需要控制人類對生態系統的干擾,不用
進行物質和能量的投入
解析:選D河流污染導致的水華中有多種藍細菌,這些藍細菌能進
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機物,所以也是生態系統中的生產者,A正確;“?;?/p>
魚塘”等生態農業建設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
B正確;利用音響設備發出結群信號吸引鳥類,使其結群捕食害蟲,屬于
無環境污染的生物防治,C正確;提高生態系統的穩定性,就要控制對生
態系統的干擾和利用,適當進行物質和能量的投入,D錯誤。
3.“發展經濟不應以破壞環境為代價”已經成為人類的共識,要保
護生態系統,應走一條可持續發展的道路。為此,人們在廣大的山區進行
人工植樹造林,在許多城市建造了濕地公園。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在一片山林地上通過人工管理提高某種速生樹的產量后,其抵抗
力穩定性提高
B.濕地公園必須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
正常功能
C.造成人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為食物
D.濕地公園建立后,恢復力穩定性增強
解析:選B在一片山林地上通過人工管理提高某種速生樹的產量后,
導致生物種類減少,從而使抵抗力穩定性降低;任何人工生態系統都需要
不斷得到來自系統外的能量補充,以便維持生態系統的正常功能;造成人
工林中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因素為光照;濕地公園建立后抵抗力穩定性增
強,恢復力穩定性降低。
4.下列有關生態系統穩定性的敘述,錯誤的是()
A.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性的基礎
B.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C.生物多樣性增加有利于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
D.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恢復力穩
定性就越強
解析:選D生態系統具有一定的自我調節能力,這是生態系統穩定
性的基礎;生態系統內部結構與功能的協調,可以提高生態系統穩定性;
生物多樣性對維持生態系統穩定性具有重要作用;生態系統中的組成成分
越多,食物網越復雜,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越高,恢復力穩定性越弱。
5.如圖表示某生態系統的食物網,關于此食物
網的敘述,錯誤的是()
A.該食物網共有6條食物鏈
B.野兔、鹿及昆蟲均為初級消費者
C.狼和云豹在不同食物鏈上均屬于同一營養級
D.嚴禁過度捕殺鷹,是因為其對該食物網影響最大
解析:選D從圖中可以數出,該食物網中共有6條食物鏈;初級消
費者直接以生產者為食,因此野兔、鹿及昆蟲都為初級消費者;狼和云豹
在不同食物鏈中都處于第三營養級;食物網中生產者的數量變化對食物網
的影響最大。
6.下面為能量流經某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單位;J-cm-
2?a-1),據圖分析,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d散失
區次級消費
L者攝入最
e一散失
A.該生態系統第一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至少為400
B.第二營養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是100
C.能量由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傳遞效率是20%
D.該生態系統第三營養級同化的能量是15
解析:選A題圖為能量流經某生態系統第二營養級的示意圖,其中
a表示該營養級攝入的能量,b表示該營養級同化的能量,c表示該營養
級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量,d表示呼吸作用中以熱能的形式散失的
能量,e表示分解者利用的能量。第二營養級同化的能量為100(攝入量)
—20(糞便中的能量)=80(J-cm-2?a-),根據能量傳遞效率倒推出第一
營養級同化的能量至少為400J-cm-2?a-1;題圖僅表示能量流經第二營
養級的過程,并不能得出第三營養級同化的能量,因此無法計算由第二營
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次級消費者攝入的能量并不等同于第
三營養級同化的能量。
7.在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中,四川某地通過新建沼氣池和植樹造林,
構建了新型農業生態系統(如圖所示)。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生態系統中,處于第二營養級的生物有人和家禽、家畜
B.該生態系統中,人的作用非常關鍵,植物是主要成分
C.該生態系統的建立,提高了各營養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
D.沼氣池中的生物屬于分解者
解析:選C圖中生產者為農作物和林地中的植物等,初級消費者是
人和家禽、家畜;在該生態系統中,最關鍵的成分是生產者,人的作用非
常突出;農業生態系統的建立,實現了能量的多級利用和廢物的再利用,
提高了能量利用率,而不是提高了能量傳遞效率;沼氣池中的生物的作用
主要是將有機物分解為無機物,屬于分解者。
8.下列關于右圖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若圖示表示生態系統的結構,則缺少的成分(生/者一[:]
為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初期費者一二
B.若圖示表示生態系統的部分能量流動,則由(次,費劄」者)
此可看出能量流動的循環性
C.若圖示表示生態系統內部的物質流動,則①②表示有機物
D.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由于捕食關系的制約,種群數量呈形增
長,分解者不受制約
解析:選C生態系統的結構包括組成成分和營養結構,組成成分包
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而營養結構是指食物
鏈和食物網,圖中缺少的成分除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外,還有食物鏈和食
物網;能量流動是單向的,無循環性;生物群落內部碳元素主要以含碳有
機物的形式流動;自然環境中生物由于受環境中的各種因素的制約,種群
數量一般呈“S”形增長。
9.南(京校級期中)如表為養魚對水稻產量和稻田土壤有機質含量影
響的實驗結果。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水稻產量土壤有機質
處理
/(kg?hm-2)/%
稻田養
40232.72
魚
對照34742.56
A.稻田養魚能使水稻從土壤中吸收魚糞中更多的有機質
B.稻田養魚使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結構復雜程度提高
C.引入稻田中的魚同樣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間等因素的限制
D.魚可以吃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從而提高了水稻產量
解析:選A魚的糞便作為肥料可提高稻田土壤有機質的含量,但水
稻不能直接吸收魚糞中的有機質,A錯誤;稻田養魚能增加該生態系統中
的物種豐富度,使稻田生態系統中的營養結構復雜程度提高,B正確;引
入稻田中的魚同樣受到食物和生存空間等因素的限制,C正確;魚可以吃
掉稻田中的害蟲和雜草,減小了水稻的競爭和被捕食,從而提高了水稻產
量,D正確。
10.如圖是我國北方處于平衡狀態的某森林生態系統
的碳循環示意圖,其中箭頭表示碳的傳遞方向,字母表示
碳傳遞途徑。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A.碳從植物體流入動物體的主要形式是有機物
B.a途徑是通過光合作用實現的,b、d、g途徑是通過細胞呼吸實現
的
C.碳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
進行
D.如果圖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傳遞的數量,植物正常生長,則夏季
a、b、c、e之間的關系可表示為a=b+c+e
解析:選D碳從植物體內以含碳有機物的形式被動物攝食,并使得
能量流入動物體內;由圖形分析可知,a表示植物的光合作用,b表示植
物的呼吸作用,d表示動物的呼吸作用,g表示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呼吸作
用);碳在生物群落與非生物環境之間的循環主要是以二氧化碳的形式進
行;e、f代表動植物遺體和糞便流向分解者,夏季植物正常生長,則a、
b、c、e之間的關系為a>b+c+e。
11.考察農田生態系統中水稻從播種到稻稈還田的全過程,發現在水
稻分孽期間,農民拔草、治蟲;然后排水進行擱田(亦稱“曬田”);稻谷
收獲之后,有不少農民在田里焚燒稻稈。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農民拔草、治蟲目的是使能量較多地流向水稻
B.擱田時排出的水可能對水體造成污染
C.擱田有利于水稻根系生長,提高水稻抗倒伏能力
D.焚燒稻稈可提高土壤肥力,實現能量高效利用
解析:選D農民拔草、治蟲的目的是使能量較多地流向水稻,最終
流向對人類最有益的部分,A正確;擱田時排出的水可能會含有農藥和化
肥等物質,可能對水體造成污染,B正確;擱田使稻田中水分減少,根系
為吸收水分會向土壤深處生K,缺水也會使水稻縱向生長減慢,均利丁?抗
倒伏,C正確;焚燒稻稈可加速物質循環(比由微生物分解稻稈的速度快),
但這種做法并不能實現能量的高效利用,能量在焚燒中以熱能形式白白散
失,未被利用。若將之投入沼氣池,通過微生物分解產生沼氣供人類利用,
D錯誤。
12.將某小型天然湖泊改造為人工魚塘,投餌養殖肉食性魚類。5年
后,藻類暴發,引起水草(沉水植物)死亡,之后浮游動物及魚類等生物死
亡,水體發臭。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導致水草死亡的最主要非生物因素是溫度
B.更多水生生物死亡又加重了水體的污染,這屬于反饋調節
C.投放以浮游植物為食的魚類有利于該湖泊的生態恢復
D.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是生產者所固定的太陽能總量和飼料中
有機物所含的化學能
解析:選A藻類暴發,覆蓋水面,導致水草缺少陽光,光合作用強
度減弱,最終導致死亡;水生生物的死亡導致水體污染加重,屬于正反饋
調節;投放以浮游植物為食的魚類可以捕食藻類,有利于湖泊的生態恢復;
流經該生態系統的總能量為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及餌料中有機物所含的
化學能。
13.如圖為生態系統食物網簡圖,若E生物種群總能量為
8.6X10"kJ,B生物種群總能量為2.3X10“kJ。從理論上計三|
算,A儲存的總能量最少為()
A.6.3X107kJB.8.6X107kJ
C.4.3X107kJD.7.45X107kJ
解析:選AA儲存的總能量最少需要按最長食物鏈,最低能量傳遞
效率計算,所以食物鏈是E-C-A,E-D-A。為此,E的能量在傳遞給A
的途徑中,只有確保:①E在傳遞給B時用去的能量最多;②E的總能量
減去傳遞給B的后再傳給C、D時效率最低;③C、D在傳遞給A時效率最
低,結果才能使A獲得的能量最少,所以據此計算得A儲存的總能量最少
為(8.6X109-2.3X1084-10%)X10%X1096=6.3X10;(kJ)。
14.右圖中Q、b、c、d表示不同的生物學含義,M代表相關指標的相
對量。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①若M表示基因多樣性,a至d表示不同種類的植
物,則在劇烈變化的環境中最不易被淘汰的是b②若M
表示物種豐富度,a至d表示不同生態系統,則a生態
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最強③若M表示種群密度,a至d表示同種生物的
四個種群,則種內競爭b最激烈④若M表示生物所含能量,a至d表示
同一條食物鏈中的四個種群,則a處于最高營養級
A.①②B.③④
0.①③④D.②③④
解析:選C基因多樣性越大的生物,適應不良環境的能力較強,在
劇烈變化的環境中越不易被淘汰,①正確;物種豐富度越大的生態系統,
營養結構越復雜,生態系統的自我調節能力越強,②錯誤;一定的環境條
件下,種群密度越大,種內競爭越激烈,③正確;根據能量傳遞特點可知,
營養級越高,所含的能量越低,④正確。
15.(濰坊期末)如表是能量流經某種植食性動物時的情況,下列說法
正確的是()
攝食糞便呼吸消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項目
量量耗量的能量
能量/(J?cm-2-a
530330X110
f)
A."2-a'1
B.流向第三營養級生物的能量至多為40J-cm-2-a-1
C.該植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中有20%通過呼吸作用散失掉
D.表中四個量之間沒有一定的數量關系
解析:選B同化量=攝入量一糞便量=530—330=200(J-cm-2?a
T),同化量有兩個去向,即同化量=呼吸消耗量+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
的能量,即200=X+U0,因此量2?a,A錯誤;流經某種植食性動物(第
二營養級)的能量為200J?cmT?aT,按最高的傳遞效率20%來計算,則
流向第三營養級的能量至多為200X20%=40(J?cm-2-a-1),B正確;該
植食性動物同化的能量通過呼吸作用散失的百分比是90/200X100%=
45%,C錯誤;表中四個量之間有一定的數量關系,I)錯誤。
16.(煙臺月考)群居動物中有一種警報系統,只要有一個動物發現捕
獵者,它一發出警報,就可引起全群反應。有人將一只饑餓的蒼鷹放出使
之向鴿群襲擊,觀測鴿的種群數量與報警距離之間的關系,結果如圖所示,
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40
35
限30
品25
質20
米
總15
波10
聚
A.在自然界中鴿流向蒼鷹的能量傳遞率是10%?20%
B.鴿大聲鳴叫報警屬于行為信息
C.鴿種群密度越大反應越快,被蒼鷹捕殺的機會越少
D.鴿通過報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抵抗,屬于互利共生關系
解析:選C在食物鏈中,鴿子可能處于第二營養級或第三營養級,
蒼鷹可能屬于第三營養級或第四營養級,在自然界中相鄰營養級之間的能
量傳遞率是10%?20%,A錯誤;鴿對蒼鷹的大聲鳴叫屬于傳遞物理信息、
群飛騷擾屬于傳遞行為信息,B錯誤;據圖分析可知,鴿種群密度越大反
應越快,被蒼鷹捕殺的機會越少,C正確;鴿通過報警使同伴逃跑或群起
抵抗,屬于種內互助關系,D錯誤。
二、非選擇題(本題包括5小題,共60分。)
17.(12分)如圖1為某生態系統的碳循環示意圖,圖2為該生態系
統中部分生物構成的食物網。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圖1圖2
(2)圖2中有條食物鏈,處于最高營養級的生物是
;丙和丁的關系是o該食物網中,若生產者固
定的總能量為1X10'kJ,能量傳遞效率按10%?20%計算,則最高營養級
至少能獲得kJ的能量。
(3)若由于某種原因,造成圖1中綠色植物的數量銳減,該生態系統
中其他生物的數量發生了較大波動后又逐漸趨于穩定,說明生態系統具有
能力,這種能力是通過調節來實現的。
解析:(1)圖1中A是生產者,C是無機環境(大氣中的CO?庫),B是
分解者,D、E是消費者,構成群落的所有生物包括A、B、D、E;CO?從非
生物環境進入生物群落主要依靠生產者的光合作用;大氣中的CO2來自呼
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和化石燃料的燃燒。(2)圖2中有甲一乙一丁
f戊、甲f乙f丁f丙f戊、甲f乙f丙f戊和甲f丙f戊4條食物鏈,
處于最高營養級的是戊;丙和丁都以乙為食,二者為種間競爭關系,丙捕
食丁,二者為捕食關系;最高營養級至少獲得的能量(選擇最長食物鏈、
最小傳遞效率計算)為1x108X10%X10%X10%X10%=1X104(kJ)o(3)
生態系統發生波動后逐漸穩定是因為生態系統具有自我調節能力,這種能
力是通過負反饋調節實現的。
答案:(DA、B、D、E光合作用分解者的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燒
(2)4戊捕食和種間競爭1X101
(3)自我調節負反饋
18.(9分)如圖甲是某草原生態系統的食物網結構圖,請據圖回答以
下問題:
⑴生態系統組成成分未在圖甲中體現的有
(2)用標記重捕法調查鼠種群密度時,在2hn^范圍內,第一次捕獲
40只鼠,全部標記,第二次捕獲30只鼠,其中有標記的是15只,則該
鼠的種群密度是只/hn?。
(3)若蛇取食鼠的比例由1/4調整到3/4,從理論上分析,改變取食
比例后,蛇體重增加1kg,人能比原來多增重kg0(能量傳遞效
率按10%計算)
(4)給牧草施加*標記的復合肥后,檢測沖在食草昆蟲和蟾除體內
的放射性強度,結果見圖乙。圖中曲線II表示體內的放射性強度o
若實驗再增加對蛇體內放射性強度的檢測,則其達到最高峰時的強度應
(填“高于”或“低于”)曲線H的峰值。
解析:(1)生態系統的組成成分包括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非生
物的物質和能量,圖甲中只有生產者和消費者,沒有分解者、非生物的物
質和能量。(2)假設2hn?范圍內該鼠種群數量為a,根據標記重捕法計算
公式,則a:40=30:15,得a=80(只),故該鼠種群密度為40只/hn?。
⑶分析圖甲可知,蛇參與的食物鏈有兩條,分別是草一食草昆蟲一蟾除
一蛇和草一鼠一蛇,人參與的食物鏈是草一羊一人。假設草固定的能量為
b,則當蛇取食鼠的比例為1/4時,人的同化量為[b—(lXl/4X10X10
+1X3/4X10X10X10)]X1/10X1/10=(b-775)/100(kg),當蛇取食鼠
的比例為3/4時,人的同化量為[b—(1X3/4X10X10+
1X1/4X10X10X10)]X1/10義l/10=(b—325)/100(kg),則人比原來多
增重(b—325)/100—(b—775)/100=4.5(kg)。(4)蟾除捕食食草昆蟲,
因此,蟾蛛體內出現放射性的時間較晚,故曲線I[表示蟾蛛體內的放射性
強度。根據曲線I、II可知該放射性元素隨著食物鏈有富集的現象(營養
級越高,生物體內該物質含量越高)產生,由此可推知蛇體內放射性達到
最高峰時的強度高于曲線II的峰值。
答案:(1)非生物的物質和能量、分解者(2)40
(3)4.5(4)蟾蛛高于
19.(12分)某自然保護區地震后,據不完全統計,植被毀損達到30%
以上。圖1為該地區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的能量流動圖[單位為103kJ?m
-2-a-1],圖2表示恢復過程中某種群的種群密度與種群的出生率和死亡
率的關系。請回答:
(1)如圖1所示,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
傳遞效率為(保留一位小數)。
(2)圖1中A表示,圖中未利用部分的能量在生物體內
的存在形式是
(3)如圖1所示,除生產者外其他營養級需要補償能量輸入的原因是
植被受損,o計算可知,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
3
入的能量值至少為X10kJ?m"?a-\
(4)由圖2可知,種群密度在點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
大;在________點時,表示該種群已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
(5)隨著時間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內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
斷恢復的過程屬于演替。
解析:(1)生態系統的能量輸入有兩種方式:輸入太陽能和人為輸入
有機物,從圖可以推知,該生態系統輸入的太陽能為(3+14+70+
23)X103=110X103(kJ?m-2?a-1),輸入的有機物能量[植食動物和肉食
動物補償的能量之和,肉食動物需補償的能量分析見⑶小題解析]為
7X1O3kJ-nr2?a-1,所以輸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主要是生產者光合作用
固定的太陽能,第一營養級到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4/110X100%
=12.7%o(2)圖1中A表示細胞呼吸(或呼吸作用),圖中未利用部分的能
量在生物體內的存在形式是有機物中的化學能。(3)如圖1所示,除生產
者外其他營養級需要補償能量輸入的原因是植被受損,光合作用能力減弱,
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補償能量輸入可以減輕植被恢復的壓力。從
第二營養級流入第三營養級的能量為[(14+2)—(0.5+4+9)]X10'3=
2.5X103(kj-m^-a-1),肉食性動物需補償輸入的能量值至少為
[(0.05+0.25+2.1+5.1)-2.5]X103=5X103(kJ?m-2?a-1)o(4)由圖
2可知,種群密度在C點時,種群數量的增長速率最大;在E點時,種群
數量的增長速率為0,表示該種群已達到環境容納量(K值)。(5)隨著時間
的推移,地震毀損的自然保護區內生物的種類和數量不斷恢復的過程屬于
群落(或次生)演替。
答案:(1)生產者光合作用固定的太陽能12.7%
⑵細胞呼吸(或呼吸作用)有機物中化學能
⑶流入該生態系統的能量減少5
(4)CE(5)群落(或次生)
20.(13分)如圖1是某草原生態系統中的碳循環模式圖,圖中甲、
乙、丙表示生態系統的成分。圖2為該生態系統中與鼠相關的能量流動過
程,圖中字母代表能量值。請回答下列問題:
,——>散失
圖2
(1)圖1中丙屬于該生態系統組成成分中的O鷹處于第
________營養級。
(2)若鷹的捕食對象為其提供的能量均等,則鷹同化1kJ的能量至少
需要生產者同化_______kJ的能量。
(3)圖2中的A屬于圖1中的同化量,C為用于
的能量。若該生態系統中草的同化量為E,則該生
態系統中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________(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B/E。
(4)圖1中鼠、蛇和鷹種群之間的相互關系是在(填“個
體”“種群”或“群落”)水平上進行研究獲得的。發生火災后的草原通
過群落演替能夠再次形成草原,這體現了生態系統具有穩定性。
(5)在草原上,當草原返青時,“綠色”為食草昆蟲提供了可以采食
的信息,這說明信息能夠調節,以維
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定。
解析:(D根據圖中箭頭的指向可以判斷,甲是生產者,乙是非生物
環境(大氣中的CO?庫),丙是分解者。從食物網來判斷,鷹處于第三、四
營養級。(2)鷹的捕食對象有鼠和蛇,若鷹的捕食對象為其提供的能量均
等,則鷹同化1kJ的能量至少需要生產者同化的能量為1/2?20%+20%
+1/24-20%4-20%4-20%=75(kJ)o(3)A為鼠的糞便中的能量,其屬于前
一營養級(草)的同化量。B為鼠的同化量,C為用于生長發育和繁殖的能
量。由圖甲可知鼠屬于第二營養級,在該生態系統中,第二營養級還可能
有其他生物,而能量傳遞效率是指在相鄰兩個營養級之間能量的傳遞情況,
因此,第一營養級與第二營養級之間的能量傳遞效率應大于B/Eo(4)研
究草原上各種群之間的相互關系屬于在群落水平上研究的問題。生態系統
在受到外界干擾因素的破壞后恢復到原狀的能力叫作恢復力穩定性。(5)
題中信息說明信息能夠調節生物的種間關系,以維持生態系統的平衡與穩
定。
答案:(D分解者三、四(2)75(3)草生長發育和繁殖大于
(4)群落恢復力(5)生物的種間關系
21.(14分)資料1:圖1中的&曲線表示40年間人類燃燒化石能源
所產生的二氧化碳量,b曲線為環境中實際增加量。
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二氧化碳除了資料1中由化石能源燃燒返回大氣外,還有的途徑
是(至少答出兩條),圖1中a、b兩
條曲線出現差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
⑵試根據資料2寫出一條食物鏈:
高原雪兔的存在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物種的豐富度,體現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圖2
中第二營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用于高原雪兔生
長、發育、繁殖的能量為_______________J-hm-2?a^o
(3)高寒草甸生態系統抵抗力穩定性低,原因是
(4)草原中有一種植物的根分泌一種蔡醒,能抑制其他植物種子的萌
發,這屬于信息,說明生物體的與生態系
統的信息傳遞有關。
解析:(1)二氧化碳返回大氣的途徑除了化石能源燃燒,還有生產者
和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用。圖1中a、b兩條曲線出現差
異的主要原因可能是生產者光合作用利用了部分二氧化碳。(2)根據資料
2可以寫出一條食物鏈:草一高原雪兔一狼(香鼬、艾虎、赤狐)。高原雪
兔會把巢穴周圍較高的草從基部咬斷,提高了矮生植物的數量;高原雪兔
廢棄的洞穴還能為褐背擬地鴉和多種雪雀提供繁殖場所,提高了這些生物
的生存率,這些都增加了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物種豐富度。圖2中第二營
養級到第三營養級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2.4X107-
798
1.9X10)4-(1.05X10-3X10)X100%=14%o用于高原雪兔生長、發育、
繁殖的能量為同化量一呼吸量=1.05X10"-3X4一5.15X108=
821
2.35X10(J-hm--a-)o(3)高寒草甸生態系統的生物種類較少,營養
結構(食物網)簡單,其自我調節能力弱,抵抗力穩定性低。(4)蔡醒能抑
制其他植物種子的萌發,這屬于化學信息,說明生物體的生命活動與生態
系統的信息傳遞有關。
答案:(1)呼吸作用(生產者、消費者的呼吸作用)、分解者的分解作
用生產者的光合作用消耗了二氧化碳
(2)草一高原雪兔一狼(香鼬、艾虎、赤狐)調節植物間關系,增加
植物多樣性,有利丁?動物的繁衍14%2.35X108(3)該生態系統的生
物種類較少,營養結構(食物網)簡單,自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飯店小額入股協議書
- 飯店招聘廚師協議書
- 酒吧卡座外包協議書
- 2025年員工培訓計劃全攻略
- 農家樂入股合同協議書
- 項目文明施工協議書
- 養老院老人退養協議書
- 判決書雙方協商協議書
- 酒店轉讓居間協議書
- 設備臨時使用協議書
- 2025年商法知識競賽考試試卷及答案
- 2025年山東省臨沂市平邑縣中考一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 2025年電子信息工程專業考試試題及答案
- 【威?!?025年山東省威海技師學院公開招聘工作人員29人筆試歷年典型考題及考點剖析附帶答案詳解
- 2025年第六屆全國國家版圖知識競賽題庫及答案
- 機械租賃投標服務方案
- 2025年北京市朝陽區九年級初三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Unit1-Unit2重點短語(背誦版+默寫版)外研版英語新七年級下冊
- 《抗休克藥物治療》課件
- 《2024 3572-T-424 重大活動食品安全保障規范 第 3 部分:供餐》知識培訓
- 2025年中考語文總復習:八年級下冊教材字詞打卡練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