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2025年成人高考《語文》經典題型強化題庫:文言文斷句與理解實戰試題考試時間:______分鐘總分:______分姓名:______一、文言文斷句要求:請根據句意,將下列文言文句子斷句,并在每處斷句處用“|”表示。1.老子曰:民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民之難治也,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也,以其上求之急也|是以輕死。2.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3.荀子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天地者,生之始也|陰陽者,成之終也|民知其本也,則其事天也博。4.周公曰: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5.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6.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7.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8.司馬遷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9.賈誼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10.董仲舒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文言文理解要求:閱讀下列文言文段,回答問題。1.閱讀下列文言文段,完成題目。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①三人行,必有我師焉。②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相同的是:A.民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B.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C.荀子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天地者,生之始也|陰陽者,成之終也|民知其本也,則其事天也博D.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A.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B.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C.周公曰: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D.老子曰:民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民之難治也,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也,以其上求之急也|是以輕死。(4)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孔子認為,在三個人一起行走的時候,一定有一個人是可以做我的老師的。B.孔子提倡虛心向他人學習,擇善而從。C.孔子提倡向不如自己的人學習。D.孔子提倡善于學習他人之長,改正自己之短。2.閱讀下列文言文段,完成題目。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是集義所生者,非義襲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則餒矣。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①其為氣也,至大至剛②必有事焉,而勿正③行有不慊于心④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相同的是:A.吾善養吾浩然之氣B.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C.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D.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A.為氣也,配義與道B.我故曰,告子未嘗知義,以其外之也C.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D.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長也(4)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A.孟子認為,養氣要注重內心修養,與道德、仁義相配合。B.孟子認為,人要有志向,要有堅定的信念。C.孟子認為,人要勇于面對困難和挑戰。D.孟子認為,養氣的方法就是不斷地努力和奮斗。四、文言文翻譯要求:將下列文言文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4.鴻雁于飛,肅肅其羽。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6.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日看盡長安花。7.紅塵中一點愁,醉臥沙場君莫笑。8.人生得意須盡歡,莫使金樽空對月。9.千里黃云白日曛,北風吹雁雪紛紛。10.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五、文言文句子理解要求:根據文意,解釋下列句子中的加點詞。1.民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2.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3.荀子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天地者,生之始也|陰陽者,成之終也|民知其本也,則其事天也博。4.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5.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6.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7.司馬遷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8.賈誼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9.董仲舒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10.周公曰: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六、文言文段落概括要求:概括下列文言文段的主旨。1.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2.孟子曰:吾善養吾浩然之氣。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以直養而無害,則塞于天地之間。其為氣也,配義與道;無是,餒也。3.荀子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天地者,生之始也|陰陽者,成之終也|民知其本也,則其事天也博。4.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5.賈誼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6.司馬遷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7.董仲舒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8.周公曰: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9.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10.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本次試卷答案如下:一、文言文斷句1.老子曰:民之饑也|以其上食稅之多也|是以饑|民之難治也|以其上之有為也|是以難治|民之輕死也|以其上求之急也|是以輕死。解析思路:根據句意,將句子斷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民眾之所以饑餓,是因為他們上交的稅太多,因此饑餓;民眾之所以難以治理,是因為他們上層的作為,因此難以治理;民眾之所以輕視生命,是因為他們上層的追求急功近利,因此輕視生命。2.子曰: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為人之本與|。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孔子說:君子致力于根本,根本確立了,道德就產生了;孝悌就是人的根本。3.荀子曰:天地合而萬物生|陰陽接而變化起|天地者|生之始也|陰陽者|成之終也|民知其本也|則其事天也博|。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荀子說:天地結合而萬物生成,陰陽相接而變化產生。天地是生命的開始,陰陽是變化的終結。民眾知道自己的根本,就會廣泛地事奉天。4.周公曰:士之學也|三年然后知樂|三年然后知禮|五年然后知言|五年之聞|足以自通于天下矣|。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周公說:士人的學習,三年后才能知道樂,三年后才能知道禮,五年后才能知道言辭。五年的學識,足以通曉天下。5.孔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孔子說:學習之后及時復習,不是也很愉快嗎?有朋友從遠方來,不是也很快樂嗎?人家不了解我,我不生氣,不也是君子嗎?6.孟子曰: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孟子說:天將要賦予這個人重大的責任,必須先使他經歷心志的磨難,使他筋骨勞累,使他體膚饑餓,使他身無分文,使他行動受阻,這樣來激發他的心靈,使他性格堅忍,從而增強他的能力。7.莊子曰: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已|已而為知者|殆而已矣|。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莊子說:我的生命是有限的,而知識是無限的。用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是危險的。既然如此,還去追求知識的人,也是危險的。8.司馬遷曰:古者富貴而名摩滅|不可勝記|惟倜儻非常之人稱焉|。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司馬遷說:古代富貴而名聲磨滅的人,不可勝數,只有非凡的人才能夠被稱道。9.賈誼曰: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壤壤|皆為利往|。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賈誼說:天下熙熙攘攘,都是為了利益而來,天下紛紛擾擾,都是為了利益而往。10.董仲舒曰:天有五行|木火土金水是也|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解析思路:根據句意,斷句為意義完整的部分。此句意為:董仲舒說:天有五行,即木、火、土、金、水。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二、文言文理解1.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三人行,必有我師焉。解析思路:解釋“師”字,在這里指可以學習的人。(2)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解析思路:解釋“善”字,指優點、長處;“不善”指缺點、短處。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相同的是:解析思路:比較各個選項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民之饑也”中的“饑”字相同的是A項。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解析思路:比較各個選項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吾善養吾浩然之氣”中的“養”字相同的是D項。4.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找出與文段內容不符的選項,正確答案為C項。2.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字。(1)其為氣也,至大至剛解析思路:解釋“氣”字,指精神、意志;“至”字,指極度。(2)必有事焉,而勿正解析思路:解釋“事”字,指事情、行為;“正”字,指端正、正確。(3)行有不慊于心解析思路:解釋“行”字,指行為、行動;“慊”字,指滿意、滿足。(4)夫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解析思路:解釋“夫”字,用于句首,引起議論;“斯”字,指這個人;“曾”字,指增加、增強。2.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相同的是:解析思路:比較各個選項中加點詞的活用方法,與例句“其為氣也,至大至剛”中的“氣”字相同的是A項。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相同的是:解析思路:比較各個選項中加點詞的用法,與例句“必有事焉,而勿正”中的“事”字相同的是D項。4.下列對文段內容的理解,不正確的一項是:解析思路:分析各個選項,找出與文段內容不符的選項,正確答案為C項。三、文言文翻譯1.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解析思路:翻譯為:當王師北伐,平定中原的時候,家里祭祀時不要忘記告訴你的父親。2.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解析思路:翻譯為:只學習不思考就會迷茫,只思考不學習就會失敗。3.非禮勿視,非禮勿聽,非禮勿言,非禮勿動。解析思路:翻譯為:不合禮制的不看,不合禮制的不聽,不合禮制的不說,不合禮制的不做。4.鴻雁于飛,肅肅其羽。解析思路:翻譯為:鴻雁飛翔在天空中,羽毛飄動得很肅穆。5.舉世皆濁我獨清,眾人皆醉我獨醒。解析思路:翻譯為:全世界都是渾濁的,只有我一人清醒,眾人都沉醉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夫妻無償轉讓協議書
- 展館設計合同協議書
- 家裝墻漆合同協議書
- 委托親屬過戶協議書
- 學生自愿充值協議書
- 合作搬遷分房協議書
- 合作股權投資協議書
- 培訓合同退費協議書
- 山林財產分割協議書
- 婚前合資購房協議書
- 船舶維修合同協議書
- 《比亞迪品牌歷史課件》課件
- 2025年4月自考00160審計學答案含評分參考
- 強基計劃語文試題及答案
- 購買木地板合同協議
- 嚴重開放性肢體創傷早期救治專家共識解讀
- 2024年佛山市順德區公辦中小學招聘教師真題
- 2025-2030中國船舶行業發展分析及發展前景與投資研究報告
- 耐藥菌耐藥性監測策略-全面剖析
- 北京市通州區2025年初中學業水平模擬考試(一模)英語試卷(含答案)
- 手術中大出血搶救流程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