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歷年考試真題——2025年最新整理《《《《《《2022-2023學年江西贛州定南縣五年級上冊語文期中試卷及答案基礎知識運用。1.讀句子,根據拼音寫詞語,注意寫正確、工整。這幅畫的構思jīnɡqiǎo!(),畫面xiétiáo(),富有shīqínɡhuàyì(),讓人nányǐzhìxìn()的是,這幅畫竟然出自一個13歲的小孩之手。現在這幅畫收藏在jīnbìhuīhuánɡ()的國家bówùɡuǎn()里,每天吸引著bújìqíshù()的游客來參觀,大家看了都拍手chēnɡzàn()。【答案】①.精巧②.協調③.詩情畫意④.難以置信⑤.金碧輝煌⑥.博物館⑦.不計其數⑧.稱贊【解析】【詳解】本題考查詞語拼寫能力。解答此題時。要認真拼讀給出的字音,明確要寫的詞語,寫完后再次檢查拼寫是否有誤。書寫時注意字的筆畫和筆順,做到工整,規范,正確。本題“協調、難以置信、金碧輝煌、稱贊”筆畫較復雜,易寫錯,需注意。2.給加點字選擇正確的讀音,或選字組詞,用“√”標出正確答案。鏡匣(jiáxiá)間隔(jiānjiàn)遲(延廷)愛(幕慕)削弱(xiāoxuē)強迫(qiánɡqiǎnɡ)(消銷)毀隱(蔽避)【答案】xiájiàn延慕xuēqiǎng銷蔽【解析】【詳解】考查字音和字形。鏡匣xiá,通常指小型的,蓋可以開合的盛梳妝用品的匣子,且配備有可以支起來的鏡子。間隔jiàn,指兩個類似的事物之間的空間或時間的距離。削,[xuē]:義同“削”。專用于復合詞。[xiāo]:用刀斜著去掉物體的表層或一截。削弱xuē,力量、勢力減弱;使變弱。強,[qiáng]:1.力量大(跟“弱”相對)。2.感情或意志所要求達到的程度高。3.使用強力。4.使強大或強壯。[qiǎng]勉強。[jiàng]強硬不屈;固執。強迫qiǎnɡ,施加壓力使服從;迫使。遲延,1、延遲,拖延,耽誤。2、停留;耽擱。愛慕,因為喜歡、羨慕或敬重而樂于接近。銷毀,有“熔化毀掉;燒掉”之意。還有“消滅,消失”之意。隱蔽,意思是指借助別的東西遮蓋掩藏。3.把下列詞語補充完整,并完成練習。()所當然氣急()壞臭名遠()完()歸趙舉世()名()天動地安居()業路不拾()①上面詞語中感情色彩不同但意思相近的一對詞語是()()②上面詞語中“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的一個詞語是(),下面與它意思相近的俗語是()(填序號)A.鼻子都氣歪了B.吃水不忘挖井人C.打開天窗說亮話【答案】①.理②.敗③.揚④.璧⑤.聞⑥.驚⑦.樂⑧.遺⑨.臭名遠揚⑩.舉世聞名?.氣急敗壞?.A【解析】【詳解】考查補充詞語并選詞填空。理所當然,意思是道理當然是這樣的,意為發生的事情本身合乎道理(非情理),不容懷疑。氣急敗壞,形容因憤怒或激動而慌張地說話、回答或喊叫。臭名遠揚,意思是壞名聲傳得很遠。完璧歸趙,比喻把原物完好地歸還本人。舉世聞名,意思是全世界都知道的事情,形容非常著名。驚天動地,意思是使天地驚動。形容某個事件的聲勢或意義極大。安居樂業,形容安定地生活,愉快地工作。“路不拾遺”的原義是路人看見道路上的失物而不會據為己有,用來形容社會風氣良好。①臭名遠揚是貶義詞。舉世聞名是褒義詞,兩者意思相近。②“形容十分慌張或惱怒”是氣急敗壞。A.鼻子都氣歪了,形容很生氣。B.吃水不忘挖井人,飲水思源。C.打開天窗說亮話,指直言不諱。4.下面的句子運用了哪些修辭手法,答案正確的一組是()①這巴掌大的地方住不了人。②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雨。③難道你沒有一點同情心嗎?④嬌弱的花兒在暴雨中瑟瑟發抖。A.比喻比喻反問擬人 B.夸張比喻設問擬人C.夸張比喻反問擬人 D.比喻夸張設問擬人【答案】C【解析】【詳解】考查修辭手法辨析。①這巴掌大的地方住不了人。“巴掌大的地方”可知將事物的特點進行夸小,使用了夸張的修辭。②“雨像牛毛,像花針,像細雨。”運用了排比和比喻的修辭,將雨比作牛毛、花針、細雨。③難道你沒有一點同情心嗎?可知采用了反問的修辭。④嬌弱的花兒在暴雨中瑟瑟發抖。“瑟瑟發抖”可知將花兒擬人化,可知采用了擬人的修辭。5.句子萬花筒。(1)桂花開了,很遠的地方就能聞到香味。(改夸張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藺相如對秦王說:“這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我指給您看。”(改為轉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鴕鳥奔跑的最大速度是七十千米每小時。(寫句子,用上列數字的說明方法)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桂花開了,香飄十里。②.藺相如對秦王說,那塊璧有點兒小毛病,讓他指給秦王看。③.這坐塔高130米,共9層,如同一個小巨人矗立在校園的東北角,遠遠就可以看見它尖尖的塔頂。【解析】【詳解】考查按要求寫句子。(1)改寫夸張句,夸大桂花香的特點即可。如:桂花開了,花香飄萬家。(2)直述句改為轉述句。(1)去掉雙引號和語氣詞;(2)把冒號改成逗號;(3)把第一人稱“我”改成第三人稱“他”或“她”;“我們”改為“他們”或“她們”;把第二人稱應改為第一人稱,或者具體人稱。還應注意,冒號和引號前的內容不變。提示語不變,將“:“”改為逗號,將“這”改為“那”,“我”改為“他”,將“您”改為“秦王”,刪去后引號。(3)仿寫句子,使用列數字的說明方法介紹事物即可。列數字:說明文常見的一種說明方法,從數量上說明了事物特征或事理的方法,使語句更準確,更科學,更具體,更具說服力。數字要準確無誤,估計數字要有可靠根據。注意事項列舉時間年代不屬于列數字。如:太陽有10萬8千多平方米。6.詩文積累運用。(1)《將相和》主要講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這三個故事。(2)虞世南的《蟬》中借“蟬”說明高潔的人憑借的是自身德行,而不是借助其他事物的詩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示兒》一詩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寫出了作者陸游至死都盼望祖國統一心愿;林升借詩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達自己對當朝統治者不思進取、尋歡作樂的憤怒。【答案】①.完璧歸趙②.澠池會見③.負荊請罪④.居高聲自遠⑤.非是藉秋風⑥.死去元知萬事空⑦.但悲不見九州同⑧.山外青山樓外樓⑨.西湖歌舞幾時休【解析】【詳解】考查根據課文內容填空。(1)《將相和》主要內容:戰國時趙國舍人藺相如奉命出使秦國,不辱使命,完璧歸趙,所以被封了上大夫;又陪同趙王赴秦王設下的澠池會,使趙王免受秦王侮辱。趙王為表彰藺相如的功勞,封藺相如為上卿。老將廉頗認為自己戰無不勝,攻無不克,藺相如只不過是一介文弱書生,只有口舌之功卻比他官大。廉頗心中很是不服,所以屢次對人說:“以后讓我見了他,必定會羞辱他。”藺相如知道此事后以國家大事為重,請病假不上朝,盡量不與他相見。后來廉頗得知藺相如此舉完全是以國家大事為重,向藺相如負荊請罪。之后兩人合好開始盡心盡力的輔佐趙王治理國家。《將相和》故事出自司馬遷的《史記·廉頗藺相如列傳》。由“完璧歸趙”、“澠池之會”和“負荊請罪”3個小故事組成。(2)出自唐代虞世南的《蟬》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解釋:蟬正是因為在高處它的聲音才能傳得遠,并非是憑借秋風的力量。賞析:詩人借蟬自喻,表現出詩人高潔清遠的品行志趣,表現出一種雍容不迫的風度氣韻。(3)出自宋代陸游的《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解釋:本就知道死去之后就什么也沒有了,唯獨讓人感到悲傷是沒能見到國家統一。賞析:詩人臨終前悲愴的不是個人生死,而是沒有看見祖國的統一,表明詩人心有不甘,反映了詩人內心的悲哀、遺憾之情。出自宋代林升的《題臨安邸》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暖風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山外青山樓外樓,西湖歌舞幾時休?”解釋:西湖四周青山綿延樓閣望不見頭,湖面游船上的歌舞幾時才能停休?賞析:此句暗示了詩人對現實社會處境的心痛,表現出詩人對當政者一味“休”戰言和、不思收復中原失地、只求茍且偏安、一味縱情聲色、尋歡作樂的憤慨之情。非連續性文本閱讀。①端午節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之一,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了。此外,端午節還有許多別稱,如:端陽節、五月節、天中節等。②關于端午節的由來,說法甚多。據有關學者考證,端午節的起源是中國古代南方部族舉行圖騰祭的節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來,屈原的愛國精神和感人詩篇已深入人心,人們“惜而哀之,世論其辭,以相傳焉”。因此,紀念屈原之說流傳最廣,占據主流地位。③端午節的慶祝活動也是多種多樣,比較普遍的活動有:賽龍舟、吃粽子、佩香囊、插艾草等。如今,端午節已成為我國的法定節假日,有些活動,如賽龍舟等已得到新的發展,突破了時間、地域的限制,成了國際性的體育賽事。7.短文是從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個方面來介紹端午節的。8.除了端午節,你還知道哪些傳統節日及相關風俗,選一個來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7.①.歷史②.由來③.慶祝活動8.中秋節,家人團聚,一起吃月餅。【解析】【7題詳解】考查學生的閱讀能力。通過閱讀可知,材料共有三個自然段,第一自然段主要介紹了端午節的歷史和別稱,第二自然段介紹了端午節的由來,第三自然段介紹了人們怎么過端午節的。【8題詳解】考查對傳統節日的了解。結合自己閱讀積累和生活實踐完成即可。如:重陽節,這一天人們會登高,插茱萸。課內外閱讀與理解。課內閱讀《圓明園毀滅》片段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侵入北京,闖進圓明園。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為了銷毀罪證,10月18日和19日,三千多名侵略軍奉命在園內放火。大火連燒三天,煙云籠罩了整個北京城。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9.寫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侵入——()銷毀——()籠罩——()10.用橫線畫出作者高度評價圓明園的句子。11.細讀短文二三句,你從“凡是”“統統”“任意”這三個詞語中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12.這段文字表達了作者________________的感情,朗讀時要讀出______________的語氣。【答案】9.①.侵略②.毀滅③.籠蓋10.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11.侵略者野蠻殘暴無恥的強盜行為12.①.對侵略者野蠻、殘暴、強盜行為的無比痛恨②.憤怒【解析】【9題詳解】考查了對近義詞。侵入:用武力強行進入(境內)近義詞:侵占、侵略。銷毀:熔化毀掉;燒掉。故近義詞:毀滅、毀掉。籠罩:像籠子似的罩在上面。近義詞:掩蓋、包圍、彌漫、覆蓋、迷漫、籠照、掩映、布滿【10題詳解】考查了短文內容的理解。聯系上下文理解,從“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就這樣化為一片灰燼”中“瑰寶”的意思是特別珍貴的東西;“精華”的意思是事物最純粹、最好的部分。由此可知,作者用“我國這一園林藝術的瑰寶、建筑藝術的精華”高度評價圓明園。【11題詳解】考查了詞語的作用。結合內容理解,從“他們把園內凡是能拿走的東西,統統掠走,拿不動的,就用大車或牲口搬運;實在運不走的,就任意破壞、毀掉”可知,“凡是”意思是總括某個范圍內的一切。“統統”表示事物的所有部分。“任意”指任隨其意,不受約束;沒有任何條件的。這三個詞語揭露了侵略者貪婪、野蠻、殘暴的罪惡行徑。【12題詳解】考查了對作者感情的理解。結合內容理解,這段文字主要揭露侵略者的貪婪、野蠻、殘暴的罪惡行徑,所以作者的感情是痛惜和憤慨,朗讀時要讀出憤慨、痛惜的語氣。課外閱讀。永不凋謝的玫瑰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是烏克蘭一所鄉村中學的校長,早已過世了。他記下過這樣一則真事:校園里的花房里開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紅艷艷的花朵就像一張可愛的嬰兒的笑臉——你肯定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花兒!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這天早晨,又有許多同學來觀賞玫瑰花。他們一邊看,一邊贊不絕口。這時,來了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來,抓在手中,從容地向外走去。同學們驚訝極了,有的非常氣憤,有的甚至要上前制止那小女孩。正在旁邊散步的蘇霍姆林斯基校長看到了,走過去,彎下腰,親切地問小女孩小孩子,你摘這朵花是送給誰的?能告訴我嗎?”“媽媽病得很重,我告訴她學校里有這樣一朵大玫瑰花,媽媽有點不相信。我現在摘下來送給她看,看過后我再把花送回來。”女孩害羞地說。聽了孩子天真的回答,同學們不語了,教育家的心顫動了。蘇霍姆林斯基牽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對她說:“這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________。”這個故事長久地激勵著我,我幻想著生活中能有這樣的美好。13.聯系上下文,解釋詞語。贊不絕口:________徑直:________14.用一兩句話概括蘇霍姆林斯基記錄的故事。________15.文中“驚訝”一詞出現兩次,同學們第一次“驚訝”是因為________;第二次“驚訝”是因為________;我對________感到驚訝,因為________。16.認真品讀第4自然段,想想蘇霍姆林斯基為什么要把玫瑰花送給小女孩的媽媽,再把蘇霍姆林斯基說的話補充在“________”上。17.你認為題目“永不凋謝的玫瑰”是指什么?________18.你覺得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怎樣的人?________【答案】13.①.形容對人或事物十分贊賞。②.直接,表示直接向某處前進,不繞道,不在中途耽擱。14.一個小女孩摘下校園花房里一朵最大的玫瑰花,蘇霍姆林斯基得知孩子想把花送給病重的媽媽,又摘下兩朵花,一朵獎給女孩,一朵送給她媽媽。15.①.玫瑰花又大又美②.小女孩摘下了這朵最大的花③.蘇霍姆林斯基④.他摘花送給小女孩16.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的好孩子17.指小女孩純潔、善良、美好的心靈。18.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有同情心、有愛心、有很好的教育觀、懂得孩子的心的人。【解析】【分析】13題詳解】考查在具體的語言環境中理解詞語的能力。聯系上文“校園里的花房里開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紅艷艷的花朵就像一張可愛的嬰兒的笑臉——你肯定從來沒見過這么大,這么美的花兒!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可知“贊不絕口”的意思是:不住口地稱贊。文中指大家不停地稱贊玫瑰花。在“來了一個大約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這個句子中“徑直”的意思是:直接,一直朝向。文中指直接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14題詳解】考查文章內容的概括。可以利用六要素法,講清楚起因、經過、結果。這篇記敘文寫了早已過世的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經歷的一件事:校園里的花房里開出了一朵最大的玫瑰花,全校的同學都非常驚訝,每天都有許多同學來看。有個大約三四歲的小女孩,她徑直走向那朵最大的玫瑰花,摘下來送給了她病重的奶奶,最后蘇霍姆林斯基牽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分別送給她和她的媽媽。【15題詳解】考查了篩選信息的能力。抓住關鍵詞理解蘇霍林斯基對小女孩的關愛。同學們第一次“驚訝”是因為學校花房里開了一朵從沒見過的最大的玫瑰;第二次“驚訝”是因為小女孩竟然在大家的注視下摘下那朵最大的玫瑰花。“蘇霍姆林斯基牽著小女孩,從花房里又摘下了兩朵大玫瑰花”是“我”“驚訝”的原因。【16題詳解】考查補充句子。認真品讀五、六自然段,蘇霍姆林斯基之所以要把玫瑰花送給小女孩的媽媽,是想感謝小女孩的媽媽,因為她教育出這樣好的孩子。所以補充的話可以是: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17題詳解】本題考查學生對文章主題的把握。文章的題目是“永不凋謝的玫瑰”,文中講述了學校美麗的像嬰兒笑臉一樣的玫瑰花,更是指小女孩美好的心靈,她對奶奶的關心愛護。【18題詳解】考查了對文中人物的評價。從關鍵詞句“親切地問”“這朵是獎給你的,你是一個懂得愛的孩子。這一朵是送給你媽媽的,感謝她養育了你這樣好的孩子。”可知著名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是一個善于教育他人,有同情心、有愛心的人。19.習作天地。同學們,新學年、新氣象,在踏入五年級的這段時間里,讓你最難忘、印象最深的是什么呢?或許是某個人、或許是某件事、或許是某處風景、或許是某樣事物……想一想,選擇其中的一個寫出來和大家分享吧!要求內容具體,語句通順,字數460字左右。【答案】例文:難忘的一件事每個人都有一些難忘的事,讓自己難忘的事有許許多多,有的是美好的,有的是令人感動的,但是那件不光彩的事更讓我記憶猶新,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經濟師考試預測試題及答案準備
- 數字化時代的品牌轉型策略計劃
- 班級心理健康周的活動安排計劃
- 經濟法與企業責任試題及答案
- 班主任應對突發事件的能力計劃
- 公共關系的職業發展路徑試題及答案
- 學生自我管理與目標設置計劃
- 課堂內外實習合同范本
- 公共關系事件策劃試題及答案
- 限售協議模板
- 2025 中小學征訂教輔謀利問題整治工作自查報告
- 南航a320機隊非正常程序學習
- GA 576-2005防尾隨聯動互鎖安全門通用技術條件
- 河北經貿大學經濟管理學院《大學英語》課件-Unit3The art of communication
- 國際經濟學羅伯特凱伯答案
- 新部編版四年級下冊道德與法治全冊優秀教學課件(1-12課)
- 商業推理測評題庫40題
- 半導體用濕式化學品的應用
- (PEP)人教版五年級下冊英語《Unit 5 Part B Let's talk》教學設計
- 上期開特下期出特公式
- 案件進度管理規定表--執行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