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環評報告_第1頁
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環評報告_第2頁
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環評報告_第3頁
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環評報告_第4頁
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環評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1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生態影響類)項目名稱: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 建設單位(蓋章):溫嶺市城南鎮人民政府 編制日期:二零二三年十月中華人民共和國生態環境部制 溫發改證[2023]138號無審批文件名稱及文號:《市發展改革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關于印發<浙地質、礦產資源對經濟社會發展的支撐作用明顯增強,礦產資源全生命資源勘查評價新局面,以智能化綠色礦山為示范的數字化管理及生態保護新局面,以建筑用石料與螢石為重點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新局面,以“雙循環”節點城市區位為特色的資源保障新局面,進一步推動市級礦產資源管理深化改革進程,完善礦產資源管理體系,積極服務繼續禁止對磚瓦用粘土的開采;重點保障市內基礎設施建設和相關產業發展所需的建筑用石料、螢石和地熱等礦種的需求,推進集聚開發;對禁止、限制開采和重點保障礦種以外重點加強對建筑用石料、螢石、地熱等礦種的合理開發。鼓勵礦地綜合開發利用模式,按照“可利用礦地最大化、需治理面積最小化”的要求,有序投放一批大型建筑用石料采礦權;加大優質建筑用石料資源開發力度,助推機制砂石產業發展。鼓勵螢石等非金屬礦產開嚴格控制全市礦山數量,加強礦產資源開發整合,逐步關停技術落后、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安全生產條件差的小型礦山,科學調控建筑用石料礦山數量。到2025年,全市固體礦產采礦權數量控制在66個以內。其中建筑用石料礦山數(不含廢棄礦山生態修復項目采礦權及黃巖區、天臺縣、仙居縣、三門縣的礦地綜合開發項目采礦權劃定12個市級建筑用石料礦集中開采區,規劃布局一批年產百萬噸級的建筑石料礦山,緩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面積編號名稱所在行政區面積采礦權數擬設采礦權數擬設采礦權設計開采規規劃方向JK06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溫嶺市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30.64/3礦山規模要求達到200萬噸以上;礦區生態保護修復率達到100%。落實省級規劃要求,進一步優化鉛鋅、螢石、建筑用石料礦等礦產新建或改擴建礦山最小資源儲量規模,提高最低開采規模準入標準,禁止新建低于最低開采規模標準的礦山,從嚴限制小礦開發;對建筑用石料礦產,分區域控制最低開采規模。礦地綜合開發利用、廢棄礦山治理采礦權項目,可不受最低開采規模限制,但要本項目所在地位于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屬于《浙江省臺州市礦產資源規劃進行邊坡治理、生態修復工程,因此本項目的建設符合《浙江省臺州市礦產資源規劃生態區域類型管控要求優化調整建議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水源涵養區加強對取土、挖砂、采石的管理,統籌規劃取土、挖砂、采石地點,規范取土、挖砂、采石行為,預防和減輕水土流失。在省水土保持規劃劃定的山區、丘陵區和容易發生水土流失的其他區域,開辦涉及土石方開挖、填筑或者堆放、排棄等生產建設項目,生產建設單位應當按照規定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投放采礦權時,要加強與當地政府的銜接溝通;在礦山可研階段要同時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在生產場地設計時,盡量避開管控區域,解決與優先保護單元相符性和合法性后方可開采。本項目已委托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后續將按照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設過程及礦山開采結束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并落實環評提出的優化調整建議。符合項目準入條件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空間布局約束1.禁止在自然保護地、風景名勝區等生態保護紅線內開采固體礦產。生態空間管控區域礦產資源開采活動根據相關規定嚴格管控。嚴格執行《自然資源部生態環境部國家林業和草原局關于加強生態保護紅線管理的通知(試行)》、《關于生態保護紅線劃定中有關空間矛盾沖突處理規則的補充通知》、《浙江省“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長江經濟帶發展負面清單指南(試行,2022年版)浙江省實施細則》等文件。2.不得在港口、機場、國防工程設施圈定地區以內;重要工業區、大型水利工程設施、城鎮市政工程設施附近一定距離以內;鐵路、重要公路兩側一定距離以內;重要河流、堤壩兩側一定距離以內;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風景區,國家重點保護的不能移動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以及法律規定的禁止區內勘查開采礦產資源。3.根據公益林的級別和開發礦產種類,實行差異性的管控生態公益林、永久基本農田。4.采礦權的設立必須根據本次規劃開采分區設立,并符合各類生態敏感區管控要求。本項目屬于“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港口、機場、國防工程;重要工業區、大型水利工程設施、城鎮市政工程設施;鐵路、重要公路;重要河流、堤壩;國家劃定的自然保護區、重要風景區,國家重點保護的不能移動的歷史文物和名勝古跡所在地。本項目礦區不涉及公益林、永久基本農田。本項目涉及水源涵養區,已委托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后續將按照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設過程及礦山開采結束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符合生態保護紅線內地質調查與礦產資源勘查開采活動1、基礎地質調查和戰略性礦產資源遠景調查等公益性工作;2、鈾礦勘查開采活動,可辦理礦業權登記;3、已依法設立的油氣探礦權繼續勘查活動,可辦理探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勘查區塊范圍)、保留、注銷,當發現可供開采油氣資源并探明儲量時,可將開采擬占用的地表或海域范圍依照國家相關規定調出生態保護紅線;4、已依法設立的油氣采礦權不擴大用地用海范圍,繼續開采,可辦理采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礦區范圍)、注銷;5、已依法設立的礦泉水和地熱采礦權,在不超出已本項目不涉及。/經核定的生產規模、不新增生產設施的前提下繼續開采,可辦理采礦權延續、變更(不含擴大礦區范圍)、注銷;6、已依法設立和新立鉻、銅、鎳、鋰、鈷、鋯、鉀鹽、(中)重稀土礦等戰略性礦產探礦權開展勘查活動,可辦理探礦權登記,因國家戰略需要開展開采活動的,可辦理采礦權登記。上述勘查開采活動,應落實減緩生態環境影響措施,嚴格執行綠色勘查、開采及礦山環境生態修復相關要求。污染物排放管控1、積極鼓勵引導創建綠色礦山,綠色礦山建設實現開采礦種全覆蓋,新建礦山全部按照綠色礦山標準要求建設,應建綠色礦山建成率達95%以上。全面實施綠色勘查。2、廢水、廢氣、噪聲和固廢達標排放。全面推進無尾礦山、無廢礦山建設,鼓勵開展尾礦再選,新增尾礦、廢石綜合利用率達到90%以上,基本實現廢水循環利用。3、規劃實施需保證采區環境質量維持基本穩定。本項目按照《浙江省礦山粉《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等行業規范的要求實施。在落實環評所提出的污染防治措施后,廢水、廢氣、噪聲和固廢均能達標排放。符合環境風險礦山需按照環境風險應急預案執行,做好防控措施。本項目將在實施過程中組織編制環境風險應急預案,按照應急預案要求進行環境風險防控。符合資源利用效率要求1、嚴格按照準入規模要求、開采范圍進行開采,不得超量開采、不得越界開采。2、新建礦山的開采應符合清潔生產的要求。本項目屬于“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規模為300萬t/a,在該市級集中開采區設計開采規模內。符合不同礦種最低開采準入清單金屬礦1、礦山開采規模:鐵≥30萬噸/年,銅≥30萬噸/年,鉛鋅≥10萬噸/年,鉬≥10萬噸/年(以上為礦石)。2、新建金屬礦山達到《有色行業綠色礦山建設規范》(DZ/T0320-2018)要求。本項目為建筑石料,不涉及金屬礦。/非金屬礦1、建筑用石料≥300萬噸/年(省級集中開采區內)、≥200萬噸/年(市級集中開采區內)、≥50萬噸/年(山區26縣);2、普通螢石≥3萬噸/年,葉蠟石≥5萬噸/年,水泥用灰巖≥200萬噸/年,磚瓦用頁巖、砂巖等≥10萬立方米/年,水泥配料用砂巖、頁巖等≥30萬噸/年,飾面用花崗巖礦石≥萬立方米/年。本項目屬于市級集中開采區內,開采規模為300萬t/a。符合地熱、礦泉水1、地熱、礦泉水開采規模不得超過允許取水量。本項目為建筑石料,不涉及/序號礦種減緩措施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1建筑石料進一步合理布局礦山,實現資源保障和城市發展的協調;提高礦山平均規模,打造高標準的綠色礦山。本項目按照《浙江省礦山粉塵防治技術規范(暫行)》、《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等行業規范的要求實施。符合對《規劃》優化和實施過程中的意見符合性分析是否符合(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堅持以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為指導,立足于生態系統穩定和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將綠色開發、生態修復、土地復墾有機銜接,合理控制礦產資源開發規模與強度,維護好生態環境保護與礦產資源開發的關系,更進一步筑牢區域重要生態屏障。本項目建設符合浙江省相關礦產資源規劃,并按環評要求落實各項環保措施。符合(二)優化布局將生態保護紅線作為保障和維護區域生態安全的底線,優先避讓生態環境敏感區域,并依法依規嚴格管控。進一步優化礦業權設置和空間布局,針對與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敏感區域存在空間重疊的,在后續設置礦業權時應主動避讓。針對與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敏感區域存在空間重疊的現有礦業權,依法依規處置。本項目不涉及生態保護紅線、飲用水水源保護區等敏感區域,但涉及水源涵養區優先保護單元,本項目礦區屬于以水力侵蝕為主類型區中的南方紅壤區,位于溫嶺市中部丘陵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XY10813),建設單位已委托編制《水土保持方案》,并將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提高至南方紅壤區建設類一級,將對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的影響降到最低,具體水土流失防治措施按《水土保持方案》落實。符合(三)嚴格環境準入按照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生態環境保護規劃、國家及省對礦業權設置相關限制要求,嚴格控制勘查、開采活動范圍和強度,有效減緩礦產資源開發帶來的區域環境影響和生態破壞。本項目因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而設立,屬于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的前期工程,項目位于“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JK06)”,實施過程中嚴格落實各項環保措施,項目建設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等相關環境準入要求。符合(四)加強綠色礦山建設和礦山生態修復堅持綠色勘查、開采,持續推進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實現礦業綠色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礦山環境生態保護修復,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形成與周邊生態環境相協調的植物群落,注重生物多樣性保護和恢復,最終形成可自我維持的生態系統。本項目根據《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礦山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治理技術規范(試行)》等行業規范要求建設綠色礦山,對礦山進行恢復治理。符合(五)加強生態環境監測及預警加強礦山環境監管能力,推進重點礦山建立完善生態、地表水、地下水、土壤等環境要素的長期監測監控體系。加強礦山生態環境管理信息系統建設,及時匯集環境質量數據。適時組織重點開采區的生態恢復效果評估,針對地表水環境及土壤環境累積影響、地下水環境質量下降、生態退化等建立預警機制。本項目屬于“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JK06)”,不是重點礦山,也不屬于重點開采區。項目定期開展相關污染物監測工作。/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質量底線為:環境空氣準;項目所在地區域聲環境質量目標為《聲環境質量標準》(GB309項目所在地區域環境空氣環境質量良好,基本污生產期主要污染物為:①廢氣:覆蓋層剝離粉塵、鑿巖鉆粉塵、鏟裝粉塵、運輸揚塵、堆場風蝕揚塵、爆破廢氣、燃油廢氣;②洗車廢水、生活污水;③噪聲:礦山開采過程中穿孔、爆破、裝車、運④固廢:采剝過程產生的剝離物、沉淀泥沙、廢機油、廢油品包裝桶、基建期和生產期主要通過以下措施減少污染物的排放:①廢氣汽車、設備使用輕質柴油,運輸車輛限制車速,路面及時清掃、增車輛出場地前進行沖洗,對運輸過程中灑落在路面上的泥土要及時周圍進行圍擋、遮蓋等防塵措施;②廢水:礦區設置排水溝、沉淀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后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外排;生活后經清運納入溫嶺市觀岙污水處理廠處理;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③噪聲:要加強管理,文明生產;盡量使用低噪聲設備及低噪聲施工方板,同時加強對施工現場的噪聲污染源的管理;白天生產,嚴禁夜間作破次數,以降低場界噪聲;另外合理安排每次爆破的時間;應加強施工④固廢:基建期產生的施工垃圾收集后出售給相關企業綜合利用;生產油品包裝桶、含油抹布及手套委托有資質單位安全處置,沉淀泥沙壓濾化層及部分剝離物收集后一部分用作礦區內覆土復綠等用途,其余通過通過上述措施使污染物能達標排放,降低對周邊環境的影響。環保治理及水土保持措施后,可基本控制污染,對周圍環境的影響本項目基建期在施工機械選用、運輸車輛管理、施工廢水回用、施工渣土處置等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有效地控制污染。項目的水、電等本項目建成運行后能源采用柴油和電,用水來自附近城鎮自來水管道、雨水收集。項目建成運行后通過內部管理、設備選擇、原輔材料的選用和管理、廢物回收利用、污染治理等多方面采取合理可行的防治措施,以“節能、降耗、減污”為目標,有效地控制污染,項目的ZH33108130034臺州市溫嶺市城南鎮一般管控單元ZH33108130034臺州市溫嶺市城南鎮一般管控單元“三線一單”生態環境準入清單要求本項目情況是否符合1、ZH33108110130臺州市溫嶺中南部水源涵養區優先保護單元空間布局約束禁止新建、擴建三類工業項目,現有三類工業項目改建要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涉及一類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的現有三類工業項目原則上結合地方政府整治要求搬遷關閉,鼓勵其他現有三類工業項目搬遷關閉。禁止新建涉及一類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的二類工業項目;禁止在工業功能區(包括小微園區、工業集聚點等)外新建其他二類工業項目;二類工業項目的新建、擴建、改建不得增加控制單元污染物排放總量。原有各種對生態環境有較大負面影響的生產、開發建設活動應逐步退出。禁止未經法定許可在河流兩岸、干線公路兩側規劃控制范圍內進行采石、取土、采砂等活動。嚴格限制礦產資源開發項目,確需開采的礦產資源及必須就地開展礦產加工的新改擴建項目,應以點狀開發為主,嚴格控制區域開發規模。嚴格限制水利水電開發項目,禁止新建除以防洪蓄水為主要功能的水庫、生態型水電站外的小水電。湖漫水庫準備保護區按照《浙江省飲用水水源保護條例》準保護區的相關規定執行。嚴格執行畜禽養殖禁養區規定,控制湖庫型飲用水源集雨區規模化畜禽養殖項目規模。本項目為建筑石料開采,不屬于工業類項目。項目位于《浙江省臺州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中的“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用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JK06)”及《浙江省溫嶺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中的“臺州市溫嶺市南西部溫嶠鎮-塢根鎮-城南鎮市級建筑石料礦產集中開采區(CS02)—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集中開采區內共布設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溫嶠鎮姆坑村雙崗山和塢根鎮小塢根村度窟屯崗三個開采點,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礦是其中一個開采點,本項目屬于點狀開發(相關情況說明見附件4),開采規模在規劃開采規模范圍內。本項目不屬于在未經法定許可的河流兩岸、干線公路兩側規劃控制范圍內進行采石、取土、采砂等活動。本項目屬于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的前期項目,為確需開采的礦產資源項目,項目前期委托編制了《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用石料(凝灰巖)礦礦區范圍劃定方案》,后續還將向浙江省自然資源廳申請采礦權,項目的開采規模嚴格按照后續取得的采礦權證執行。本項目礦區屬于以水力侵蝕為主類型區中的南方紅壤區,位于溫嶺市中部丘陵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項目已委托編制《水土保持方案》,根據《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符合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送審稿)可知:“項目區位于溫嶺市中部丘陵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XY10813),選址無法避讓,將水土流失防治標準提高至南方紅壤區建設類一級,復核并提高了排水、植物措施和臨時措施防護等級,在建設過程中通過提高各類防治措施標準等級、控制工程占地、加強工程管理、優化施工工藝,可以將對水土流失重點預防區的影響降到最低”。本項目后續將按照經批準的水土保持方案,在建設過程及礦山開采結束后,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礦區在后續開發過程中應嚴格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及相應的生態功能恢復工作。礦區開采后形成的礦地后續規劃建設為城南鎮森林旅游度假區,不涉及工業項目。污染物排放管控嚴禁水功能在Ⅱ類以上河流設置排污口,管控單元內工業污染物排放總量不得增加。本項目不涉及在河流上設置廢水排污口;本項目在該管控單元內僅涉及礦山資源開發,不屬于《溫嶺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中的工業項目。符合環境風險加強區域內環境風險防控,不得損害生物多樣性維持與生境保護、水源涵養與飲用水源保護、營養物質保持等生態服務功能。在進行各類建設開發活動前,應加強對生物多樣性影響的評估,任何開發建設活動不得破壞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不得阻隔野生動物的遷徙通道。本項目加強環境風險管控,項目嚴格落實生態保護和恢復措施后不會損害生物多樣性維持與生境保護、水源涵養與飲用水源保護、營養物質保持等生態服務功能;本項目不涉及珍稀野生動植物的重要棲息地,不會阻隔野生動物的遷徙通道,不會損害生物多樣性。符合2、ZH33108130034臺州市溫嶺市城南鎮一般管控單元空間布局約束原則上禁止新建三類工業項目,現有三類工業項目擴建、改建不得增加污染物排放總量并嚴格控制環境風險。禁止新建涉及一類重金屬、持久性有機污染物排放的二類工業項目;禁止在工業功能區(包括小微園區、工業集聚點等)外新建其他二類工業項目,一二產業融合的加工類項目、利用當地資源的加工項目、工程項目配套的臨時性項目等確實難以集聚的二類工業項目除外;工業功能區(包括小微園區、工業集聚點等)外現有其他二類工業項目改建、擴建,不得增加控制單元污染物排放總量。建立集鎮居住商業區、耕地保護區與工業功能區等集聚區塊之間的防護帶。嚴格執行畜禽養殖禁養區規定,根據區域用地和消納水平,合理確定養殖規模。加強基本農田保護,嚴格限制非農項目占用耕地。本項目為建筑石料開采,屬于非金屬礦采選業,未列入《溫嶺市“三線一單”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方案》中工業項目類別;本項目不涉及基本農田。符合污染物排放管控落實污染物總量控制制度,根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加強農業面源污染治理,嚴格控制化肥農藥施加量,合理水產養殖布局,控制水產養殖污本項目污染物排放嚴格落實總量控制制度,根據區域環境質量改善目標,削減污染物排放總量。符合染,逐步削減農業面源污染物排放量。環境風險加強生態公益林保護與建設,防止水土流失。禁止向農用地排放重金屬或者其他有毒有害物質含量超標的污水、污泥,以及可能造成土壤污染的清淤底泥、尾礦、礦渣等。加強農田土壤、灌溉水的監測及評價,對周邊或區域環境風險源進行評估。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定期清運至溫嶺市觀岙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初期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后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外排;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不外排;各類固廢均能得到合理處置,項目不向農用地排放污水、污泥,以及尾礦、礦渣等。符合資源開發效率要求實行水資源消耗總量和強度雙控,加強城鎮供水管網改造,加強農業節水,提高水資源使用效率。優化能源結構,加強能源清潔利用。本項目生活及生產用水取自附近城鎮自來水管道、雨水收集和周圍河道,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加強節水管理,初期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均回用為生產用水。符合由上表可見,項目符合“三線一單”生態環境準入清單內的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規范要求本項目情況是否符合礦山開采區粉塵防治管理覆蓋層剝離作業1、宜推廣剝離開采治理一體化模式。本項目將采用“邊開采、邊治理、邊修復”的方式進行,采用剝離-開采-治理一體化模式。符合2、堅持剝離與開采相協調,剝離超前寬度必須符合開發利用方案要求。本項目嚴格按施工設計方案要求執行。符合鉆孔作業1、根據通過審查的《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方案》所確定的鉆孔設備或更先進的設備進行鉆孔作業。本項目嚴格按施工設計方案所確定的鉆孔設備或更先進的設備進行鉆孔作業。符合2、宜優先采用濕式鑿巖作業。本項目選用濕式鑿巖作業。符合3、采用干式鑿巖作業,必須采用帶有專用捕塵裝置的鉆孔設備。本項目選用濕式鑿巖作業,同時鉆孔設備帶有專用捕塵裝置。符合4、除塵設備必須與主體設備同時運行、同時檢修、同時維護,保證除塵率、設備完好率和同步運轉率。灑水車與主體設備同時運行、同時檢修、同時維護,保證除塵率、設備完好率和同步運轉率。符合爆破作業1、廣泛應用微差控制爆破、預裂爆破、光面爆破、靜態爆破、弱松動爆破、燃燒劑爆破等控制爆破技術,通過優化爆破參數、改善爆破本項目采用中深孔、寬孔距、小抵起爆方式為非電導爆管起爆。同時符合方式(方法)、提高炸藥爆能利用率等手段,控制原礦塊度,降低粉礦產率,抑制爆破粉塵產出。在爆破面灑水抑塵,降低粉塵的產生量。2、當采取濕式作業時,可同時加入一定比例的潤濕劑,增加潤濕能力。符合鏟裝作業1、機械采掘工作面必須采取噴淋抑塵措施。本項目將在采掘工作面采取噴淋灑水抑塵措施。符合2、鏟裝前石料應預先采取灑水或噴淋措施。本項目在對鏟裝的石料預先將進行灑水或噴淋。符合3、鏟裝和卸料宜采取濕式作業。本項目鏟裝和卸料采取濕式作業,鏟裝、卸料過程均要進行噴淋灑水。符合礦山礦石加工區粉塵防治管理1、優化生產工藝流程,降低物料落差,宜集中設置半成品、成品庫,減少原料、半成品、成品的裝卸和倒運。半成品、成品臨時堆存場地宜進行場地硬化。本項目不涉及礦石加工本項目集中設置一處成品堆場,堆場場地進行硬化。/2、礦山初次破碎進料前礦石宜采取增濕措施,進料口要三面一頂封閉,封閉區長度以完全遮擋住車斗為宜,外露一面應采取噴霧抑塵措施。本項目僅涉及不能裝車的大塊石料的大塊二次破碎,采用挖掘機配置破碎錘在遠離工作面處進行,不涉及破碎進料,進行大塊二次破碎作業時,采用噴淋設施及環狀噴霧進行灑水抑塵。/3、破碎、篩分除塵采用干法作業方式的,必須對破碎機、篩分機進行封閉,終端必須安裝布袋收塵裝置,進料口應處于進風狀態,同時宜對每級破碎的石料、篩分后的石料進行噴霧增濕抑塵、靜電除塵等措施。除塵設備選用,必須綜合考慮具體揚塵點粘結性、浸潤性等)、管道布置、捕集形式、設備運行周期等各個因素。本項目不涉及石料的破碎、篩分作業,僅涉及不能裝車的大塊石料的大塊二次破碎,進行大塊二次破碎作業時,采用噴淋設施及環狀噴霧進行灑水抑塵。/采用濕式作業方式的,必須保障水源的供應,合理布設濕式作業管路及噴頭等相關設備,做好生產污水的環保化處理和循環利用工作。/4、破碎過程中半成品石料實行膠帶分類輸送的,輸送帶應全程封閉。落料口宜配備降低物料落差的罩式裝備,并輔以有效的噴霧抑塵設施。本項目僅涉及不能裝車的大塊石料的二次破碎,采用礦用自卸汽車將開采得到的成品石料運輸至成品堆場卸料,不涉及石料膠帶輸送。/5、生產過程中要執行“產前先開除塵設備、產后關停防塵設備”,以及“濕式除塵器要先送水、后送風”的操作規程。本項目僅涉及不能裝車的大塊石料的大塊二次破碎,采用挖掘機配置破碎錘在遠離工作面處進行,不涉及破碎進料,進行大塊二次破碎作業時,采用噴淋設施及環狀噴霧進行灑水抑塵。/6、對于產塵設備集中、粉塵性質相同和工作制度相同的產塵點,應盡量采用集中統一的除本項目僅涉及不能裝車的大塊石料的二次破碎,生產過程/塵系統。暫不具備條件的可采用小型封閉吸(集)塵噴霧設備,分段落實除塵。不涉及集中產塵點。7、加工區及其周邊可綠化區域應采取綠化防本項目加工區及其周邊可綠化區域采取綠化防塵。/8、必須定期沖洗滯留在場地、墻體、機械設備和綠化植物上的粉塵,保持場區潔凈,避免二次揚塵。本項目定期沖洗滯留在場地、墻體、機械設備和綠化植物上的粉塵,保持場區潔凈,避免二次揚塵。/礦山儲運粉塵防治管理成品料堆場1、成品石料堆放場地宜進行硬化,并應盡量縮短露天堆放時間,確需長時間堆放的應采取建密封庫或采用覆蓋措施。本項目成品堆放場地進行硬化,并采用篷布覆蓋。符合2、裝卸石料時必須采取噴淋或噴霧抑塵措施。本項目在裝卸石料過程采取噴淋灑水抑塵措施。符合3、成品料場四周可綠化區域應植樹構建綠色防塵屏障。本項目成品堆放場地四周可綠化區域要求植樹構建綠色防塵屏障。符合4、對規格5mm以下成品干細料必須進行覆蓋,防止揚塵,對沒有條件實現覆蓋的,必須添加噴淋噴霧降塵系統。本項目不涉及5mm以下石子加符合運輸車輛1、礦山企業對其物料的運輸要使用密閉式的專用車輛。本項目將使用密閉式的專用車輛運輸石料。符合2、做好車輛保潔,車輛駛離礦區必須沖洗,嚴禁運料散落,嚴禁車輛帶泥上路。本評價要求設置礦區出口處輪胎沖洗區,車輛駛離礦區必須沖洗。符合運輸道路1、礦區專用道路,路面型式可采用砂石路面或硬化路面,沿路應配備霧化噴淋裝置或配備灑水車定期灑水,根據氣溫和蒸發情況確定灑水頻次,必須使路面處于濕潤狀態。本項目礦山專用道路采用厚碎石路面,配備灑水車定期灑水,使路面保持濕潤狀態。符合2、運輸道路兩邊可綠化區域,必須進行植樹綠化,構建防塵、滯塵綠色屏障。本項目將在礦區運輸道路兩邊進行綠化種植。符合3、在一般防塵措施難于見效時,可采取路面噴灑吸濕性強的鈣或鎂鹽溶液、路面表層中摻入粉狀和粒狀氯化鈣、路面用浮液處理等有效防塵措施。本項目將定期對礦區道路進行灑水抑塵,確保路面較為清潔。若在一般防塵措施難于見效時,要求采取路面噴灑吸濕性強的鈣或鎂鹽溶液、路面表層中摻入粉狀和粒狀氯化鈣、路面用浮液處理等有效防塵措施。符合礦山相關區域粉塵防治管理排土場、尾礦庫、場和辦公生活塵防治管理1、礦區應設置臨時排土場,對表層剝離土集中堆置。臨時排土場應設置截排水溝、攔擋墻、攔渣壩等,實行植被或其他有效方法覆蓋,抑制揚塵。本項目礦區不設置臨時排土場,設土集中堆置。臨時表土堆場下部修建擋土墻和排水溝。符合2、推廣采礦固體廢棄物綜合利用技術,減少固廢堆放數量與堆放時間,通過構筑攔擋壩、設置排水溝將水引到沉淀池、挖穴回填客土植樹等技術,減少因固廢裸露引起的礦山揚塵。本項目設置擋土墻、排水溝等排水措施防止或減少各種水源直接外排,引至沉淀池收集回用;周邊裸露并可綠化區域,采取綠化措施進行植被覆蓋,避免場地的揚塵。符合3、辦公生活區場地應采取硬化、保潔措施,周邊裸露并可綠化區域,必須采取綠化措施進行植被覆蓋,避免場地的揚塵。本項目辦公生活區場地采取硬化、保潔措施,周邊裸露并可綠化區域,采取綠化措施進行植被覆蓋,避免場地的揚塵。符合4、開采形成的采礦宕面,必須按照《綠色礦山建設實施方案》和《礦山地質環境保護與恢根據本項目施工設計方案,本項目開采過程實行“邊開采、邊治理、符合復治理方案》要求,及時進行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實行邊開采、邊治理,減少裸露面,消除礦山坡面揚塵。邊修復”同步進行的原則,形成一個終了臺階、治理一個臺階的生態修復模式,及時進行生態環境的恢復治理。基建期粉塵管理1、礦山基建產生的表土、底土和巖石等應分類堆放和充分利用,臨時用地應盡快恢復原狀,減少礦山粉塵的產生。本項目表土剝離物作為根植用土用于礦山復綠暫存于礦區臨時表土堆場,礦區外臨時用地在基建期結束后盡快恢復原狀。符合2、基建期由于清理場地、物料搬運、施工引起的礦山粉塵應采取以下措施。對施工場地產生粉塵的作業面和道路必須進行噴霧或灑水抑塵。本項目將對施工場地定期進行灑水抑塵。符合施工現場周邊按規定修復防護設施,實行封閉式施工,及時消納礦山粉塵。本項目施工現場周邊按規定修復防護設施,實行封閉式施工。符合礦山粉塵防治管理制度礦山粉塵防治必須明確法定代表人負責制。本項目按要求落實。符合礦山企業必須制定相關粉塵防治管理的規章制度,明確分管礦長為實施責任人,確定專人負責相關礦山粉塵防治各項措施的落實。本項目按要求落實。符合礦山企業應制定礦山粉塵防治工作計劃,明確爆破、破碎、儲運等重點環節粉塵防治措施,建立定期粉塵監測制度和報告制度。本項目按要求落實,爆破、破碎、儲運等重點環節粉塵防治措施詳符合礦山企業應建立礦山粉塵自查及抽查結果公告制度。本項目按要求落實。符合規范要求本項目情況是否符合礦山生態保護1、在國家和地方各級人民政府確定的重點(重要)生態功能區內建設礦產資源基地,應進行生態環境影響和經濟損益評估,按評估結果及相關規定進行控制性開采,減少對生態空間的占用,不影響區域主導生態功能。在水資源短缺、環境容量小、生態系統脆弱、地震和地質災害易發地區,要嚴格控制礦產資源開發。本項目位于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礦區東側涉及水源涵養區優先保護單元,該部分在建設完成后,按原有使用功能進行恢復。本項目是為恢復原采石場開采所遺留廢棄裸露宕面造成的地質災害隱患、視覺污染,合理開發利用礦產資源,綜合利用礦地等實施的,且按相關要求進行開采,不影響區域主導生態功能。符合2、礦山開采前應在礦區范圍及各種采礦活動的可能影響區進行生物多樣性現狀調查,對于國家或地方保護動植物或生態系統,須采取就地保護或遷地保護礦山生物多樣性。根據建設單位委托編制的《林地現不涉及重點生態區域,不涉及重點野生動植物及棲息地,無古樹名木,不涉及國家限制用地區域。符合3、采礦產生的固體廢物,應在專用場所堆放,并采取措施防止二次污染;禁止向河流、湖泊、水庫等水體及行洪渠道排放巖土、含油垃圾、泥漿、煤渣、煤矸石和其他固體廢物。礦山開挖產生的風化層及部分剝離物收集后一部分用作礦區內覆土復綠等用途,其余外運綜合利用;開采產生的沉淀泥沙集中收集符合后外運綜合利用;廢機油、廢油品包裝桶、含油抹布及手套收集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所有廢物均得到有效處置,不外排。4、評估采礦活動對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影響,避免破壞流域水平衡和污染水環境;采礦區與河道之間保留環境安全距離,防止采礦對河流生物、河岸植被、河流水環境功能和防洪安全造成破壞性影響。項目采取排水溝、擋土墻、生態復綠等治理措施,對周圍地表水和地下水影響不大。本項目采礦區與最近礦區周邊的河道距離約0.55km,在環境安全距離內,項目外排的后期雨水排至礦區西側的水溝進入周邊農田水渠。符合5、礦區專用道路選線應繞避環境敏感區和環境敏感點,防止對環境保護目標造成不利影響。礦區內設置專用道路,最近環境敏感點為300m范圍外的居民點,距離較遠。礦山成品外運盡量避開環境敏感點,有經過時禁鳴喇叭,對周邊的村莊影響不大。符合6、排土場、采場、尾礦庫、礦區專用道路等各類場地建設前,應視土壤類型對表土進行剝剝離的表層土壤不能及時鋪覆到已整治場地的,應選擇適應的場地進行堆存,并采取圍擋等措施防止水土流失。本項目在礦區+35m平臺設置臨時表土堆場,在臨時表土堆場下部修建擋土墻和排水溝,防止水土流符合排土場生態恢復排土場水土保持與穩定性要求1、排土場基底坡度大于1:5時,應將地基削成階梯狀,排土場原地面范圍內有出水點的,排土之前應在溝底修筑疏水暗溝、疏水涵洞。本項目礦區臨時表土堆場,基底坡符合2、排土場應設置完整的排水系統,位于溝谷的排土場應設置防洪和排水設施,避免阻礙泄洪,防止淤塞農田、加劇水土流失和誘發地質災害。本項目在礦區+35m平臺設置臨時表土堆場,并在臨時表土堆場下部修建擋土墻和排水溝。符合排土場植被恢復1、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覆蓋于排土場表層,覆蓋土層厚度根據植被恢復類型和場地用途確定。恢復為農業植被的,覆土厚度應在50cm以上;恢復為林灌草等生態或景觀用地的,根據土源情況進行適當覆土。本項目生態復綠過程中根據植被恢復類型和場地用途、土源情況進行覆土。符合2、排土場植被恢復宜林則林,宜草則草,草灌優先,恢復后的植被覆蓋率不應低于當地同類土地植被覆蓋率,植被類型與原有類型相似、與周邊自然景觀協調。不得使用外來有害植物種進行排土場植被恢復。已采用外來物種進行植被恢復造成傷害的,應采取人工鏟除、生物防治、化學防治等措施及時清理。本項目生態復綠過程中使用當地廣布種和常見種樹種種子進行人工撒播并結合苗木栽植。符合露天采場生態恢復場地整治與覆土1、露天采場的場地整治和覆土方法根據場地坡度來確定。水平地和15°以下緩坡地可采用物料充填、底板耕松、挖高墊低等方法;15°以上陡坡地可采用挖穴填土、砌筑植生盆(槽)填土、噴混、階梯整形覆土、安放植物袋、石壁掛籠填土等方法。本項目露天采場的場地整治和覆土方法根據場地坡度來確定。水平地和15°以下緩坡地采用物料充填、底板耕松、挖高墊低等方法;15°以上陡坡地采用挖穴填土、階梯整形覆土、安放植物袋等方法。符合露天采場1、邊坡治理后應保持穩定。非干旱地區露天采場邊坡應恢復植被。本項目將礦區邊坡進行覆土復綠等工作。符合植被恢復2、位于交通干線兩側、城鎮居民區周邊、景區景點等可視范圍的采石宕口及裸露巖石,應采取掛網噴播、種植藤本植物等工程與生物措施進行恢復,并使恢復后的宕口與周圍景觀相協調。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邊開采、形成一個終了臺階、治理一個臺階的生態修復模式,對坡面及宕底采用掛網厚層基材噴播方式進行綠化,坡腳擋土墻內和平臺采用覆土種植喬灌木方式進行綠化。符合露天采場恢復與利用1、平原地區的露天采場應平整、回填后進行生態恢復,并與周邊地表景觀相協調,位于山區的露天采場可保持平臺和邊坡。本項目實施過程中實行“邊開采、邊治理、邊修復”,進行邊坡等植被恢復。符合2、露天采場回填應做到地面平整,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和露天采場風化物覆蓋于表層,并做好水土保持與防風固沙措施。本項目露天采場回填做到地面平整,充分利用工程前收集的表土和露天采場風化物覆蓋于表層,并做好水土保持與防風固沙措施。符合3、恢復后的露天采場進行土地資源再利用時,在坡度、土層厚度、穩定性、土壤環境安全性等方面應滿足相關用地要求。本項目將按坡度、土層厚度、穩定性、土壤環境安全性等方面的相關用地要求進行恢復治理。符合礦區專用道路生態恢復1、礦區專用道路用地應嚴格控制占地面積和范圍。開挖路基及取棄土工程,均應根據道路施工進度有計劃地進行表土剝離并保存,必要時應設置截排水溝、擋土墻等相應保護措施。本項目礦區將按要求開展道路施工,并在道路邊設置排水溝。符合2、礦區專用道路取棄土工程結束后,取棄土場應及時回填、整平、壓實,并利用堆存的表土進行植被和景觀恢復。本項目道路取棄土工程結束后,按要求及時回填、整平、壓實,并進行礦區植被和景觀恢復。符合3、礦區專用道路使用期間,有條件的地區應對道路兩側進行綠化。道路綠化應以鄉土樹(草)種為主,選擇適應性強、防塵效果好、護坡功能強的植物種。本項目將對礦區道路兩側種植綠色植物。符合4、道路建設施工結束后,臨時占地應及時恢復,與原有地貌和景觀協調。本項目礦區道路施工結束后,將對臨時占地及時恢復。符合礦山工業場地生態恢復1、礦山工業場地不再使用的廠房、堆料場、沉沙設施、垃圾池、管線等各項建(構)筑物和基礎設施應全部拆除,并進行景觀和植被恢復。轉為商住等其他用途的,應開展污染場地調查、風險評估與修復治理本項目礦山不再使用的庫房、堆場、沉沙設施、垃圾池、管線等各項建(構)筑物和基礎設施全部拆除,并進行景觀和植被恢復。本項目礦區后續規劃建設為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度假區,若涉及商住等其他用途的,要求開展污染場地調查、風險評估與修復治理。符合礦山大氣污染防治1、礦山采選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應GB25466、GB25467、GB25468、GB26451、GB28661等國家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所在省(自治區、直轄市)人民政府發布實施的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礦區環境空氣質量應符合GB3095標準要求。本項目礦區采選過程中產生的大氣污染物排放將符合《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新污染源二級標準。符合業應采取采礦清理地面植被時,禁止燃燒植被。運輸剝離土的道路應灑水或采取其他措施減少粉塵。本項目礦區清理地表得到的植被部分進行移植,其余出售或送給當地村民;采用灑水車定期對礦區灑水,減少揚塵的產生。符合勘探、采礦及選礦作業中所用設備應配本項目采礦過程配備灑水降塵設符合措施避免輕大備粉塵收集或降塵設施。施礦物和礦渣運輸道路應硬化并灑水防本礦區專用道路為泥結碎石道路,運輸過程中將定期對運輸道路進行灑水抑塵,并對運輸車輛進行圍擋、遮蓋等措施。符合礦物堆場和臨時料場應采取防止風蝕和揚塵措施。本項目成品堆場已采取采用篷布覆蓋、場地硬化等措施,并通過灑水抑塵。符合礦山水污染防治1、礦山采選的各類廢水排放應達到GB8978、GB20426、GB25465、GB25466、GB25467、GB25468、GB26451、GB28661等標準要求,礦區水環境質量應符合GB3838、GB/T14848標準要求;污廢水處理后作為農業和漁業用水的,應符合GB5084、GB11607標準要求;實施清潔生產認證的企業廢水污染物排放與廢水利用率還應滿足HJ/T294、HJ/T358、HJ446等清潔生產標準的相關要求。本項目礦區產生的廢水主要為開采人員產生的生活污水、地表徑流和洗車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定期清運至溫嶺市觀岙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初期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后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外排;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全部回用。符合2、礦井水和露天采場內的季節性和臨時性積水應在采取沉淀、過濾等措施去除污染物后重復利用。本礦區的地表徑流水通過截流溝收集后先進入沉淀池再到蓄水池,后回用于礦區灑水、抑塵等生產用水。露天采場內的季節性和臨時性積水在采取沉淀、過濾等措施去除污染物后重復利用。符合根據浙江省國土資源廳等六部門關于轉發國土資源部等六部委《關于加快并通過綠色礦山建設評價工作程序納入全國綠色礦山建設名錄庫。本項建設要求本項目情況是否符合礦區環境規范整潔1、礦區規劃建設布局合理、廠貌整潔,標識、標牌等規范統一、清晰美觀,礦區生產生活運行有序、管理規范。礦區按規劃要求建設。符合2、礦山開發科學合理,礦石、廢石的生產、運輸、堆存規范有序,廢石、廢水、噪聲和粉塵達標處置。礦區嚴格按照項目施工設計方案實施生產,運輸、堆存規范有序,噪聲和粉塵均能達標處置。符合3、因地制宜修復改善礦區環境,礦區綠化覆蓋率達到可綠化面積的100%,基本實現礦區環境天藍、地綠、礦區已委托編制了項目施工設計方案(包括了邊坡治理、生態修復符合水凈。方案),按照要求實施建設。合理利用資源1、礦山開采應與城鄉建設、環境保護、資源保護相協調,最大限度減少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選擇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開發方式,實現資源分級利用、優質優用、綜合利用。建設單位應該規范管理要求進行管理,嚴格按項目施工設計方案進行開采。符合2、對石墨、螢石、高嶺土、重晶石、長石、紅柱石、藍晶石等涉及采選加工等環節的非金屬礦山,應采用先進的工藝技術和裝備,提高資源綜合回收率,開展精深加工,發展高端產品。本項目為凝灰巖、花崗巖礦開采。/3、對滑石、硅灰石、膨潤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英、菱鎂礦、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開采加工環節的非金屬礦山,應采用先進的加工技術、工藝與裝備,發展深加工產品。本項目為凝灰巖、花崗巖礦開采。/4、對石灰巖、硅質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開采礦山,開采方式應符合區域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要求,做到資源分級利用。本項目為凝灰巖、花崗巖礦開采,嚴格按項目施工設計方案進行開采。符合5、對石材類礦山,應根據賦存條件,鼓勵采用圓盤鋸、繩鋸等裝備開采,荒料率達到30%以上。本項目為凝灰巖、花崗巖礦開采,采用潛孔鉆機、挖掘機等裝備開采,荒料率達到30%以上。/6、應建立生產全過程能耗核算體系,控制并減少單位產品能耗、物耗、水耗。本項目實施工程中應按照該要求實施。符合礦區生態環境保護與恢復1、切實履行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與土地復墾義務,做到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治理恢復方案和土地復墾方案同時設計、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管理,確保礦區環境得到及時治理和恢復。本項目資源開發利用方案、礦山地質環境保護和土地復墾方案同時設計,在實施過程中要做到同時施工、同時投入生產和管理,確保礦區環境得到及時治理和恢復。符合2、應采用噴霧、灑水、濕式鑿巖、加設除塵裝置、全封閉皮帶運輸等措施處置采選、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逸散,做到礦區無揚塵。對鑿巖、碎磨、空壓等設備,通過消聲、減振、隔振等措施進行噪聲處理。本項目噴霧、灑水、濕式鑿巖、加設除塵裝置、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和逸散,對鑿巖、破碎等設備通過消聲、減振等措施進行降噪處理。符合3、應有符合安全、環保、監測等規定的廢棄物處置方法,廢水以及廢石、尾礦和廢渣等固體廢物存放和處置的場地應做好防滲和地下水監測工作,廢棄物不得擴散到礦區范圍外造成環境污染,固體廢物妥善處置率應達到100%。本項目風化層及部分剝離物收集后一部分用作礦區內覆土復綠等用途,其余外運綜合利用;初期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后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外排;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均回含油抹布及手套等收集后暫存在危險廢物倉庫,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固體廢物妥善處置率達到100%。符合4、礦山生產過程中應從源頭減少廢水產生,實施清污分流,應充分利用礦井水、循環利用選礦水,選礦廢水重復利用率一般達到85%以上;礦坑涌水在礦區充分自用前提下,余水可作為生態、農田等用水,其水質應達到相應標準要求;生活廢水達標處置,充分用于場區綠化等。地表徑流水經收集后部分回用;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達標后定期清運至溫嶺市觀岙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符合5、切實做到邊開采、邊治理,修復、改善、美化采區地表景觀。具備回填條件的露天采坑,在保證不產生本項目實施后要求邊開采、邊治理,修復、改善、美化采區地表景符合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勵利用礦山固體廢物進行回填;對于地下開采的礦山,因礦制宜采用適用的充填開采技術。觀。建設現代數字化礦山1、生產技術工藝裝備的現代化。應加強技術工藝裝備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節能的新技術、新工藝、新設備和新材料,及時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藝和設備,符合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本項目嚴格采用施工設計方案的采裝設備,符合國土資源部《礦產資源節約與綜合利用鼓勵、限制和淘汰技術目錄》,在實際生產過程中應加強技術工藝裝備的更新改造。符合2、鼓勵礦山規模開采,推進機械化減人、自動化換人,實現礦山開采機械化,選礦、加工工藝自動化,關鍵生產工藝流程數控化率不低于70%。本項目利用挖掘機等機械化設備進行開采。符合3、生產管理信息化。應采用信息技術、網絡技術、控制技術、智能技術,實現礦山企業經營、生產決策、安全生產管理和設備控制的信息化。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應按照要求進行建設。符合樹立良好礦山形象1、創建特色鮮明的企業文化,培育體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新發展理念和行業特色的企業文化。建立環境、健康、安全和社會風險管理體系,制定管理制度和行動計劃,確保管理體系有效運行。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應按照要求進行建設。符合2、應構建企業誠信體系,生產經營活動、履行社會責任等堅持誠實守信,及時公告相關信息。應在公司網站等易于用戶訪問的位置至少披露:企業組建及后續建設項目的環境影響報告書及批復意見;環境、健康、安全和社會影響、溫室氣體排放績效表現;企業安全生產、環境保護負責部門及工作人員聯系方式,確保與利益相關者交流順暢。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應按照要求進行建設。符合3、企業經營效益良好,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堅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發展的辦礦理念,加大對礦區群眾的教育、就業、交通、生活、環保等支持力度,改善生活質量,促進社區、礦區和諧,實現辦礦一處,造福一方。加強利益相關者交流互動,對利益相關者關心的環境、健康、安全和社會風險,應主動接受社會團體、新聞媒體和公眾監督,并建立重大環境、健康、安全和社會風險事件申訴—回應機制,及時受理并回應項目建設或公司運營所在地民眾、社會團體和其他利益相關者的訴求。有關部門對違反環保、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規,對利益相關者造成重大損失的礦山企業,應依法嚴格追責。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應按照要求進行建設。符合4、強對職工和群眾人文關懷,企業職工滿意度和礦區群眾滿意度不低于70%,及時妥善處理好各種利益糾紛,不得發生重大群體性事件。本項目在建設過程應按照要求進行建設。符合根據上述分析,本項目建設符合《關于加快建設綠色礦山的實施意見》中非金屬礦行業建設要求本項目情況是否符合一、禁止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各地要充分認識打贏藍天保衛戰的重要意義,嚴格執行省政府關于“原則上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的規定,嚴格禁止自然資源等有關部門新設經營性露天礦山礦業權(包括探礦權、采礦權,下同),未經批準不得變更礦區范圍、開采礦種和開采方式。根據《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嚴格管控新設礦業權的通知》(浙自然資規〔2019〕4號)的相關條款“批準立項的廢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用地紅線范圍內因工程施工開采礦產資源獲得礦產品的建設項目、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和毗鄰區綜合整治項目,不屬于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上述項目涉及開采礦產資源依法應設立采礦權的,要依法設立”。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項目建議書由溫嶺市發改局批復(溫發改證[2023]138號該石料礦因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而設立,屬于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的前期工程。根據礦山開發行政主管部門的意見,該石料礦不屬于新設露天礦山建設項目(參見附件5)。本項目將依法向省自然資源廳申報設立采礦權,在批準獲得采礦權的前提下,項目開采將按環境保護法規及環評的要求做好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符合二、從嚴管控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各地要堅持源頭控制,從嚴管控新設建設項目類礦業權。批準立項的廢棄礦區生態環境治理恢復工程項目、建設工程用地紅線范圍內因工程施工開采礦產資源獲得礦產品的建設項目、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和毗鄰礦區綜合整治項目,不屬于新建露天礦山建設項目。上述項目涉及開采礦產資源依法應設立采礦權的,要依法設立,實現資源效益、生態效益、經濟效益、社會效益相統一。三、嚴厲打擊施工為名非法開采礦產資源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以工程施工為名,在依法應取得而未取得《采礦許可證》的前提下開采礦產資源。各級政府及有關部門要嚴厲打擊以工程施工為名無證開采、越界越層開采、破壞生態環境等違法違規行為,嚴厲打擊有組織實施非法開采礦產資源和破壞礦產資源、生態環境的行為,對違反資源環境法律法規、污染環境、破壞生態、亂采濫挖的露天礦山依法予以關閉。由上表可知,本項目的建設與《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禁止新建露天礦山嚴格管控新設):石料礦采礦權必須位于建筑用石料礦集中開采區內;因項目建設需要合理設置經批準的礦地綜合開發利用、工程建設和廢棄礦區生態修復從嚴論證。礦產資源保護區內的保護礦種礦產地原則上不得開采,確需市級自然資源主管部門組織論證,并經省自然資源廳批準方可進行開采。嚴格執行采礦權年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采礦權納入采礦權總量指標管理。禁止、限制勘查開采的礦種,規劃期內不新設礦業權。嚴格落實新建礦山最小儲量規模和最低開采規模的雙控制度,不符合準入要求的,不得出讓采礦權。地熱、礦泉水新建礦山的準入規模要求執溫嶺市規劃在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設森林旅游項目,并組織編制了《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概念性規劃》,為推進該規劃的實施,需進行礦地綜合開發利用。本項目是為綜合利用礦地而實施的,實施過程中涉及礦山開采,該礦山位于《浙江省綜上所述,本項目的建設與《浙江省自然資源廳關于加強全省礦產資源“十四五”規劃地理位置本項目建設內容主要包括礦山開采及其配套設施建設,總面積約0.2583km2,開采標高+222.6m~+22m。礦區由42個礦界拐點圍成,拐點坐標見表2-1,礦區范圍見拐點X坐標Y坐標拐點X坐標Y坐標J13133009.4640626193.49J223132828.4940626815.37J23133010.0040626218.60J233132764.4340626833.10J33133004.6540626281.59J243132714.3040626816.20J43133021.6140626384.60J253132634.2140626827.40J53133052.1340626418.67J263132617.0440626809.88J63133067.1840626473.47J273132605.0640626776.37J73133085.9140626522.23J283132642.4840626734.27J83133089.2940626532.83J293132678.4940626732.35J93133082.0940626553.96J303132678.7140626600.20J103133082.0940626650.31J313132690.3840626543.02J113133069.0940626666.66J323132639.6340626479.67J123133054.2840626707.13J333132627.2840626370.67J133133041.3440626731.44J343132637.9740626285.73J143133028.1440626751.81J353132663.4840626192.50J153133013.0940626764.97J363132701.3740626162.76J163132987.0940626783.86J373132737.2840626162.74J173132945.8340626783.85J383132744.2540626126.33J183132929.6140626822.69J393132769.6540626106.98J193132916.4840626823.58J403132829.6740626107.89J203132872.5340626785.82J413132845.6940626132.53J213132847.7040626785.93J423132990.2040626173.00注:礦區范圍由42個拐點圈定,面積0.2583km2,開采最低標高:+22m,開采最高標高項目組成及規模項目組成及規模料礦產集中開采區(JK06)”及《浙江省溫嶺市礦產資源規劃(2021-2025年)》中—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廢棄礦山生態修復治理工程建筑用石料礦開采規劃區資源量為:建筑石料用石料礦控制資源量4702.11千m3(12018.89千t其中凝項目組成及規模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項目類別報告書報告表登記表本欄目環境敏感區含義八、非金屬礦采選業土砂石開采道采砂項涉及環境敏感復治理工程)其他/中的除(一)外的生態保護紅線管控范圍,基本草原,重要水生生物的自然產卵場、索餌場、越冬場和洄游通道,沙化土地封禁保護區工程組成工程內容及生產規模主體工程本項目選址于溫嶺市城南鎮西山村湖頭后山,主要工程內容為:礦產資源開發利用、邊坡治理工程、生態修復工程,+22米宕底平臺和+142米寬平臺平整后(擋墻外)留作后期建設使用。①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工程內容包括礦山爆破、石料開采、配套設施建設。礦區面積約0.2583km2(387.45畝開采標高+222.6m~+22m。礦區建筑石料資源量4702.11千m3(12018.89千t計劃6年內完成,開采規模300萬t/a。②邊坡治理工程主要措施為:邊坡清理、截排水系統、坡腳及平臺擋墻、項目組成及規模隨機錨桿、主動防護網防護等。③生態修復工程主要措施為:坡面采用掛網厚層基材噴播方式進行坡面綠化,坡腳擋土墻內和平臺采用覆土種植喬灌木方式進行綠化。④+22米宕底平臺和+142米寬平臺平整后(擋墻外)留作后期建設使用,+22米宕底平臺面積約6.4485萬m2、+142米寬平臺面積約7.999萬m2。設施項目附屬設施主要包括綜合服務區(包括辦公生活及輔助生產區)、場內道路、機修車間及設備倉庫(機修間內設電氣焊、砂輪、鉗臺等簡單易行維修工具,大宗設備維修工程委托社會專業維修單位承擔)等。儲存成品堆場置在礦區西側宕底平臺,面積為2hm2。環保廢氣覆蓋層剝離、爆破、鏟裝、運輸、堆場風蝕粉塵采用灑水、噴淋抑塵,鑿巖鉆孔粉塵采用灑水抑塵,設備配備粉塵捕塵裝置。汽車、設備使用輕質柴油,運輸車輛限制車速,路面及時清掃、增濕,保持路面清潔。廢水生活污水經化糞池預處理后定期清運至溫嶺市觀岙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排放;初期地表徑流水經沉淀處理后回用,后期雨水經沉淀處理后外排;洗車廢水經廢水處理設施處理后回用不外排。本項目礦山開挖產生的風化層及部分剝離物收集后一部分用作礦區內覆土復綠等用途,其余外運綜合利用;開采產生的沉淀泥沙集中收集后外運綜合利用;廢機油、廢油品包裝桶、含油抹布及手套收集后委托有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生活垃圾收集后由環衛部門清運處理。項目設置一個一般固廢堆場(約30m2:5m×6m,位于礦區西側平臺),一個臨時中轉場(約2000m2,位于礦區西側平臺),一般固廢堆場、臨時中轉場應滿足防滲漏、防雨淋、防揚塵等環境保護要求;項目設置一個專門的危廢堆場(約20m2,5m×4m,位于礦區西側平臺危廢堆場應滿足“六防”(防風、防曬、防雨、防漏、防滲、防腐)要求,并做好硬化處理,堆場地面及墻裙用環氧樹脂防腐,并設置導流溝和收集池。危廢要執行轉移聯單制度,委托有資質單位處置。配套設備選用低噪聲設備,采取吸隔聲、減振措施。生態治理設置擋土墻、排水溝等排水措施,加強水土保持措施,邊開采邊復綠,礦區開采結束,對礦區邊坡進行覆土復綠等工作,宕底平臺留作后期森林旅游項目建設使用。供水生活用水取自附近城鎮自來水管道,生產(開采、爆破、道路灑水降塵及礦區綠化)用水取自雨水收集和附近城鎮自來水管道。供電礦山用電來自當地電網,滿足礦山用電需求。供油本礦山采、裝、運設備以柴油機為動力,采用25t的柴油儲罐,設置于礦區西側平臺。排水①截水溝:開采境界周邊設截水溝,總長度約1700m。②臺階、宕底排水溝:在臺階平臺內側坡腳處設平臺排水溝,長6875m;距坡腳擋墻外側設宕底排水溝,長1060m。③道路排水溝:礦區內運輸道路的內側設置排水溝,長2747m。④沉淀池:在J35拐點附近設置一個三級沉淀池,沉淀池長40m,寬40m,深2.5m,有效容量4000m3。⑤蓄水池:在坡腳擋墻內側設置4個蓄水池,每個蓄水池面積約150m2,有效水深2.0m,4個蓄水池總有效容量1200m3。運輸運輸首采鏟裝運輸平臺以上采用簡易道路,僅供挖掘機、裝載機和人工通行。順地形采用“之”字形折返方式分別進入臺階和最高點附近。上山道路由J35拐點向東延礦界外至J29拐點(約+142標高)進入礦區,再向北至+202首采平臺。礦山各種開采、運輸設備直接進入各個工作面;各開采水平的礦石由裝載設備鏟裝至自卸汽車,直接運往宕底;設備、材料、燃料等均由礦山道路運送到施工場地。運輸道路主線總長約2773m,礦山道路等級為Ⅱ級。項目組成及規模運輸礦產品等外運通過內部運輸道路至礦區西南側道路后,向南約0.7km即為竹蓋線,竹蓋線往東約1.6km與溫嶺—玉環公路連接,北可至城南鎮及溫嶺市區,南可至楚門、玉環等地,交通方便。臨時表土堆場礦區+35m宕底平臺內側設置臨時表土堆場,面積為0.2hm2,高度為2.5m。終確定的礦區面積為0.2583km2,開采標高+2設計規模:建筑石料用石料礦控制資源量4702.11千m3(12018.89千t其中期0.75年、生產期3.25年、復綠期2年),在4年內完成開采任務,每年需開采礦序號產品產能備注1石料300萬t/a碎石項目最大生產能力(萬t/a)日產量(萬t)班產量(萬t)平均最大平均最大礦石量3003300.60.66序號工藝設備名稱數量單位型號規格位置1潛孔鉆機3臺CM351礦區2手持式鑿巖機若干臺YT-273剝離、裝運挖掘機2臺PC24045臺PC750—75破碎錘2臺SB130項目組成及規模6裝載機3臺ZL-50型7輛40t8灑水車1輛9生活后勤皮卡、越野車等2輛/供油設備柴油油罐1個25t加油機1臺/序號物料名稱用量備注1炸藥413t/a由當地民爆服務部門當天按需配送,場地內不暫存。2柴油150t/a采用25t的柴油儲罐,設置于礦區西側平臺3機油3t/a/根據《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水土保持方案報告書》(2023.9)可知本項目土石方平衡情況,具體見根據《溫嶺市城南鎮森林旅游礦地綜合開發利用項目西山村湖頭后山建筑石料(凝灰巖)礦施工設計方案》可知,礦山開采的最高標高+222.6m,露采最低開采標序號開采境界內容單位參數備注1最高開采標高m222.6/2露天采場底部標高m+22.0/3工作臺階高度m/4工作臺階坡面角°70/5最終臺階邊坡角°53頂部一級45°6最終邊坡角°42/7安全平臺寬度m4/8清掃平臺寬度m6/上山公路由J35拐點向東延礦界外至J29拐點(約+142標高)進入礦區內,工段起點標高終點標高高差(m)長度(m)縱坡(%)A~B354162562.34B~C41454705.71C~D45355256.67D~E81.5552.73E~F81.5992706.48F~G99552.73G~H27.54096.72H~I2663.03I~J6.77J~K2702.86K~L202956.78L~M503.00M~N20235.54607.72主線合計27736.02),),場設置在礦區西側平臺(約20m2,5m×4m),危廢堆場應滿足開采境界周邊設截水溝,截水溝尺寸:溝凈深0.4m,a、場平施工:主要是進行工業場地的場地平整工作,在施工前進行施工測量,做專項的爆破設計方案和安全對策措施,同時應由相應資用挖掘機配置破碎錘在遠離工作面處進行二次破碎,禁止采用爆破法破碎大塊礦石,效益最佳”等原則,最大限度地減輕石料礦山開采對地質環境的污染和破壞,預防地質災害發生;堅持安全生產與地質環境防治、修復同步,生產設施與防治工程共用,①礦山地質災害預防:在采場坡頂外側3~5m處修筑柵欄(包括警示標志)作為設置洗車槽,底和側壁用C20砼或漿砌塊石砌筑,厚度20cm。瀝青麻筋填塞,填塞深度不小于200mm;擋墻內設置二排泄水孔,泄水孔高出地面處設置碎(礫)石反濾層,在節理裂隙發育處泄水孔適當加①采用SNS(GPS2)柔性主動防護網鋼絲繩錨桿沿危巖體周邊布置,防護網邊本項目實行“邊開采、邊治理、邊修復”同步進行的原則,形成一個有利植物生長;d、施工容易,價格適中。通過厚層基材的施工,使巖體邊坡實現綠可采用40mm寬×40mm厚×400mm長的方正木條作為墊片,用直徑為Ф12mm和Ф16mm、長度150~400mm的“L”形錨釘穿透木條墊片將網材固定在坡面上。每平方光滑硬基巖坡面木條數量可酌減或不設置。錨釘長度根據邊坡坡面情況可適當加長,以保證掛網穩定為前提。鐵絲網采用14#PVC鍍鋅鐵絲網,其中鐵絲絲徑≥2mm,網);););););坡腳擋墻內側進行回填,回填層下部40cm一般可用清坡下來的碎石土,但需層層壓實,大塊徑要擊碎,最大塊徑應≤30cm;大塊徑間應用碎渣灌縫夯實,不留空洞到設計高度后,在上部覆種植土,覆種植土厚度>8);規格為冠幅大于50cm;在擋墻內側約25cm種植一排黃馨,株距0.5m,需種植黃馨在各平臺擋墻內側進行覆土,覆土厚度約50cm,高度可與墻頂面齊平,充填體在平臺擋墻覆土槽內按株距2.0m種植二排青岡,需種植青岡約6950株,規格為和高位儲水桶,口徑Φ100mm,橫向供水管沿坡頂及馬道布置,水管規格采用DN50mmPPR管塑料管;縱向水管沿垂直坡頂線方向每8m布設一道水管,水管規格采用DN30mmPVC管;每8m坡垂直間距布設噴頭,噴射半徑為10m180度向下半旋);邊坡復綠無論是施工還是養護與平地上的園林綠化以及土山上的林木種植存有設計以建立與周邊環境相融的近自然植被為最終目標。養護也要從初期的面層及場區零星土建—場地綠化工程)及生其他無可知,本項目涉及林地13.3431hm2,約占礦區總用地面積的51.7%,其中喬木林地共科名種名主要生物學特性評價范圍內分布概況種群狀況保護等級資料來源兩棲動物無尾目蟾蜍科中華大蟾蜍棲息于池塘、溝渠、河岸邊及田埂、地邊或房屋周圍廣布當地優勢種未列入調查走訪蛙科牛蛙廣布種廣布當地優勢種未列入調查走訪鳥類雀形目燕科灰沙燕廣布種,夏侯鳥廣布當地優勢種未列入調查走訪獸類嚙齒目小家鼠廣布種,棲于住宅、倉庫以及田野、林地等處。廣布當地優勢種未列入調查走訪松鼠科松鼠棲息于針葉林或針闊混交林中廣布當地優勢種未列入調查走訪根據《全國水土保持規劃(2015-2030年)》,項目區不屬于國家級水土流失重點),防治區。根據《溫嶺市水土保持規劃》(2015年),項目區位于溫嶺市中部丘陵水土),工程管理、優化施工工藝,可以將對水土流失重點預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