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一)_第1頁
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一)_第2頁
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一)_第3頁
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一)_第4頁
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一)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計算機行業市場分析

01總述:科技巨頭引領新一輪科技革命

全球云廠商:云增速下滑,微軟、Google,百度積極破局尋求Al

變革

海外云廠商云業務增速繼續下滑,微軟、Google率先引領市場加大

AI相關資本投入。23Q2海外云廠商云業務增速繼續下滑,微軟、谷

歌、亞馬遜合計云業務增速下滑至18.51%,環比-2.90pct、同比

-13.06pcto資本開支方面,微軟Google率先引領市場加大AI資本

投入,其中微軟和谷歌23Q2資本開支增速分別環比+6.43、36.61pct。

微軟Google上半年持續加大AI投入力度,我們認為或將帶動其他

云廠商科技變革。23年上半年微軟在AI領域布局多款產品,在辦公

軟件、操作系統、ERP、Bing瀏覽器、編程和云產品等全線產品中

引入AI功能,且己經擁有一些B端商用落地方案;Google上半年推

出Bard,PaLM?E(擁有,5620億參數量),Tryondiffusion、AlloyDBAI

等Al產品,不斷豐富和完善Al生態,或將帶來新一輪增長周期。

ICT:英偉達高增驗證算力產業邏輯,期待國內廠商ICT廠商業釋放

業績

英偉達業績持續超預期,驗證算力資源稀缺性。二季度,英偉達營收

達135.1億美元,同比+101%,環比+88%;凈利潤為61.88億美

元,同比+843%,環比+203%;其中,數據中心業務收入占總收入

的比例從去年同期的35%上升到了76%,成為其最大的收入來源,

達103.2億美元,同比+171%,創歷史新高,顯著超預期。以英偉

達為首的算力芯片依舊是供不應求,算力芯片依舊為大模型時代的稀

缺要素:5月14日,據集微網消息,英偉達A100價格從去年12月開

始上漲,截至今年4月上半月,其5個月價格累計漲幅達到37.5%;

同期A800價格累計漲幅達20.0%。7月13日,據財聯社消息,英

偉達A800的售價已較一周前上漲約30%,單卡現貨已達到近13萬

元一顆。同時今年6月開始,H800正式大規模推廣,目前一顆H800

的單卡GPU價格已高達20余萬元,遠高于漲價后的A800。

全球科技股表現:23年積極擁抱AL科技股成為股市主力軍

公司基本面支撐+AI共同驅動企業價值回歸。2023年上半年,標普

500表現強勁,上漲了15.91%,而納斯達克以科技股為重點,實現

了幾乎兩倍的回報,為31.73%。2023年前六個月,七家大型科技公

司(蘋果、微軟、英偉達、亞馬遜、特斯拉、臉書和谷歌)的總市值

增加了4.14萬億美元,占美國所有股票價值增加額5.45萬億美元的

80%o

02Al投入加快,關注科技股邊際變化

國外laaS:海外laaS增速放緩,資本開支差異化發展不改AI投入

加大趨勢

海外經濟不確定背景下,laaS增速放緩,相較于前幾年人員優化和

縮減資本開支成為主基調,部分云廠商加大資本開支投入。23Q2微

軟、谷歌、亞馬遜云業務增速分別下滑至26%、28%、10%,資本

開支方面,三者呈差異化發展態勢,其中微軟和谷歌23Q2資本開支

增速分別環比+6.43、36.61pct,而亞馬遜繼續削減資本開支,出現

負增長。雖然海外laaS增速相較于前幾年下滑,我們認為未來隨著

AI相關產品的應用,或將進一步為云業務增長提供動能。受海外疫

情和經濟不確定的影響,近幾年來,各大云龍頭廠商云業務增速下滑,

AI時代已至,我們認為相關產品需求和使用將會在云端進行,未來

或將進一步帶動云產業的發展。

微軟:堅定投向AL未來資本開支進一步提升

公司堅定投向AI,彰顯對未來AI產品發展信心。Q4FY2023資本開

支107億美元,環比+37%,同比+23%,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公

司資本支出增速均處于歷史高位。全球IT支出增長放緩,公司云業

務依然增長樂觀,公司財報顯示,Azure在2023財年云銷售中占比

超過50%,宜家、沃爾沃在內的11000家企業已經使用該服務,FYQ4

每天增加100名客戶。AzureOpenAI用戶達1.1萬,環比+340%,

拉動云業務增長,未來AI+云將進一步提升客戶工作效率,打開長期

增長空間。我們認為雖然Azure和其他云業務增速放緩,但是AI產

品收入還未體現,技術變革到產品放量產生收入需要一定時間,未來

仍然值得期待。根據滿頭財經,公司業績說明會上表示為了支持云的

增長和對人工智能平臺的需求,后續仍將加快對云基礎設施的投資,

認為這些投資是增長的機會,預計資木支出將在全年每個季度連續增

加。

Google:二季度云業務增長強勁,整體表現超預期

二季度發展整體超預期,云業務增長強勁。Q4FY2023資本開支68.88

億美元,環比+9.52%,同比+0.88%,無論是同比還是環比,公司資

本支出增速均處于歷史高位。公司云業務增長樂觀,2023第二季度

和上半年,谷歌云收入分別增加了18億美元和34億美元,同比增

長28%和28%。增長主要由谷歌云平臺推動,其次是谷歌工作空間

產品。谷歌云基礎設施和平臺服務是谷歌云平臺增長的最大推動力。

根據中國證券報,公司表明預計將在2023年剩余時間和2024年繼

續投資于技術基礎設施,包括服務器、網絡設備和數據中心,以支持

業務增長和長期計劃,特別是支持人工智能。

Amazon:資本開支繼續下滑,但AI投入展望樂觀

公司整體資本開支繼續下滑,但我們判斷公司對于云基礎設施建設和

AI投入仍在繼續。Q4FY2023資本開支104.12億美元,環比20.34%,

同比-26.15%,資本開支大幅下降。2Q23實現總營收9710.25億元,

同比+11%;凈利潤為487.74億元,同比+432.84%。公司整體資本

開支下滑,但主要由于配送和運輸方面開支減少,22年歷史數據來

看,公司用于云基礎設施建設支出占整體資本支出超過50%,根據

美股研究社,亞馬遜的首席財務官BrianOlsavsky在電話會議上表示,

盡管亞馬遜預計用于配送和運輸方面的開支會減少,但這一減少被用

于AWS人工智能項目基礎設施的投資所抵消。同時公司正在加大對

云計算、網絡、存儲、數據庫和人工智能技術的投資,以幫助企業充

分利用亞馬遜網絡服務,并將其打造成亞馬遜業務的核心組成部分。

互聯網大廠:資本開支增速上行,但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

與海外云計算龍頭廠商表現一致,云業務增速受國內經濟影響下滑。

23Q1國內互聯網廠商云業務增速基本呈下滑趨勢,資本開支方面,

三者呈差異化發展態勢,其中百度23Q2資本開支增速環比+58.51pct,

阿里巴巴和騰訊繼續削減資本開支,出現負增長。BAT雇員均有不

同程度下滑,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疫情+經濟下行背景下,互聯網

大廠紛紛裁員以縮減資本開支,提升公司盈利水平,雖然百度二季度

資本開支增速回升、阿里巴巴資本開支下降速度收窄,但是整體看,

三家公司資本開支增速均處于歷史低位,降本增效仍是主旋律。

阿里巴巴:業績增速回歸,資本開支持續下降

公司23Q2業績增速回升,主要得益于公司繼續削減成本以及繼續裁

員,資本開支增速回升。23Q2阿里財報顯示阿里云收入為251億元,

同比+4%,增速進一步下滑;根據IDC數據顯示,阿里巴巴在國內

公有云市場23Q1規模分層表現:laaS:115.14億元;PaaS:29.00

億元;SaaS:4.38億元;資本開支方面,公司23Q2資本開支達到

69.27億元,同比?24.7%,凈利潤同比+51%。根據公司業績說明會,

公司表示,AI相關的投入和探索仍將繼續,淘寶天貓擁有全網最大

的商家庫和商品庫,是全網最好的可供AI研究應用的電商土壤,因

此在這場技術變革中,淘寶APP有潛力成為AI驅動下的一站式智能

生活消費入口。

騰訊:廣告業務增長亮眼,盈利能力改善

23Q2云業務恢復增長,利潤端改善明顯。根據IDC數據顯示,騰訊

在國內公有云市場23Q1規模分層表現:laaS:35.02億元;PaaS:

13.19億元;SaaS:4.34億元;資本開支方面,公司23Q2資本開

支達到39.53億元,同比?43.3%,廣告業務表現最為亮眼,23Q2為

250億元的營收,增速達到34%,凈利潤同比+41%。云業務恢復增

長,AI投入持續,下半年模型值得期待。金融科技及企'業服務業務

2023年二季度收入同比增長15%至486億元,實現毛利潤187億元,

同比增加33%,對應毛利率38.4%,較2Q22的33.3%有明顯提升;

根據搜狐科技,騰訊官方也披露了AI布局的最新進展:公司止在建

立騰訊專有AI基礎模型,內部已經開啟針對游戲、金融科技、廣告

等業務的測試。他們提出,今年下半年的某一個時刻,會完成模型升

級。

百度:資本開支力度加大,業績超預期

資本開支力度加大,文心大模型4.0將至。根據IDC數據顯示,百度

在國內公有云市場23Q1規模分層表現:laaS:15.19億元;PaaS:

4.61億元;資本開支方面,公司23Q2資本開支達到27.06億元,同

比+23.6%,百度實現營收341億元,同比+15%,核心收入264億

元,同比+14%,整體凈利潤同比+43%。資本開支投入加大,堅定

AI方向投入。根據IDC于2023年7月發布的最新AI大模型技術能

力報告,ERNIE3.5在算法、行業覆蓋、開發者工具及生態系統等多

個領域表現優異。根據Donews,公司表示在未來幾個季度里,百度

將繼續堅定投資人工智能領域,特別是在大語言模型和生成式人工智

能方面。生成式人工智能和大語言模型在各個行業都展現出了巨大的

變革力量,為百度帶來了極為廣闊的市場磯遇。

運營商:運營商云業務規模增長持續

數字中國建設及國資云的拉動下,三大運營商云業務持續高速增長。

23Q2移動云、電信云、聯通云業務增速分別為75.83%、70.90%、

54.88%,IDC數據顯示,國內公有云市場來看,三大運營商市場份

額持續向上,其中中國電信和中國移動市場份額較高,1Q23分別占

有17.95%和11.59%。我們認為未來隨著AI相關產品的應用,或將

進一步為云業務增長提供動能。受海外疫情和經濟不確定的影響,近

幾年來,各大云龍頭廠商云業務增速下滑,AI時代已至,我們認為

相關產品需求和使用將會在云端進行,未來或將進一步帶動云產業的

發展。

中國移動:云業務增速亮眼,重視云和算力網絡投資

云業務高速成長,未來將重視云和算力網絡的投資。23Q2公司云計

算業務收入為211億元,同比+75.83%,云業務占比達到7.54%,

23Hl移動云收入達到人民幣422億元,同比增長80.5%,其中,

23HliaaS收入份額排名前三,2022年邊緣云排名第一,2022年移

動云盤客戶規模排名第二,向“業界一流”穩步進發。未來資本開支占

比將會小幅下滑,但重視云和算力網絡的投資。根據C114通信網,

中國移動2023全年資本開支預算1832億元,相比2022年的1852

億元略有下降。根據IDC圈,公司正在規劃建設亞洲最大的智算中

心,現在公司智算的總能力如果按大口徑算已經達到5.8EFLOPS;

在算力方面已經是全面布局,今后算力方面智算會成為主流。

SaaS/PaaS:收入穩定增長,AI引領產業變革

云業務占比提升,AI引領產業變革,提升企業經營效率。23Q2SAP、

adobe>servicenow云'業務占比分另ij達至ij43.90%、93.79%>97%,

flashintel數據顯示,全球公有云市場中,SaaS服務仍是云服務收入

最大來源,占比超過3成。2021年受疫情刺激全球公有云SaaS市

場規模實現了約39%的增長高峰。預計2023年底公有云SaaS市場

規模將增長17.9%,達到1973億美元。SaaS發展任重道遠,AI賦

能公司降本增效,提升客戶粘性。SAAS公司先天有啟動優勢,現有

的場景、用戶和高質量的數據能夠發揮垂直模型的威力,AI可能成

為刺激用戶付費轉化的利器。同時,AI能夠解決一部分高冗余和低

人效問題;美股中估值最堅挺的SaaS公司,都經歷了至少15年的

發展時間,多年下來磨礪了良好的組織力與產品力。SaaS理應是一

門穩健增長的慢生意,沒有捷徑。

SAP:擁抱AL重塑人力資源管理場景

擁抱AI,重塑人力資源管理場景。23Q2sAp云業務占比達到43.90%,

實現云收入33.16億美元,同比+19%,SAP的云收入表現在所有地

區都很強勁。德國、巴西和印度的云收入增長顯著,而美國、荷蘭、

法國、中國和智利的表現尤為強勁。資源規劃“化繁為簡”,AI助力企

業管理提速增效。根據公司業績說明會,SAPCEOChristianKlein提

到:公司專注于提供相關、可靠和負責任的SAP商業人工智能,看

到了通過這些技術和新的優質產品進行市場擴張的巨大可能性;公司

的SAPAI解決方案在員工團隊計劃方面、自動化招聘方面、人才培

養體系方面以及員工數據集成方面重塑人力資源管理場景;7月11

日,SapphireVentures宣布,它正在深化對人工智能的承諾,向人

工智能驅動的企業技術初創公司投資超過10億美元。

服務器(全球):供給復蘇,市場增速恢復

隨著上游供給復蘇,服務器市場增長恢復。IDC數據顯示,23Q1全

球服務器出貨量為300萬臺,市場規模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