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_第1頁
2023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_第2頁
2023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_第3頁
2023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_第4頁
2023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7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目 次前言 II范圍 1規范性引用文件 1術語和定義 1交接試驗項目及方法 2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項目 2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方法 2附錄A(資料性)直流斷路器類型與結構說明 7直流斷路器典型拓撲 7主通流支路 7電流轉移支路 8附錄B(資料性)直流斷路器試驗回路 9直流斷路器沖擊耐壓試驗系統拓撲 9直流斷路器直流耐壓試驗系統拓撲 9直流斷路器關合開斷試驗系統拓撲 9附錄C(資料性)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數據記錄表(部分試驗) 10直流電壓耐受試驗記錄表 10端間直流電壓試驗記錄表 10機械特性試驗記錄表 10主回路電阻測量試驗 10I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規范范圍本文件規定了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的標準。規范性引用文件(包括所有的修改單適用于本文件。GB/T1094.1—2013電力變壓器第1部分:總則GB/T1094.3—2017電力變壓器第3部分:絕緣水平、絕緣試驗和外絕緣空氣間隙GB/T1094.6—2011電力變壓器第6部分:電抗器GB/T1984—2014高壓交流斷路器GB/T7354—2018高電壓試驗技術局部放電測量GB/T11022—2020高壓交流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標準的共用技術要求GB/T11032—2020交流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GB/T13540—2009高壓開關設備和控制設備的抗震要求GB/T16927.1—2011高電壓試驗技術第1部分:一般定義及試驗要求GB/T17702—2021/IEC61071:2017電力電子電容器GB/T20990.1—2020高壓直流輸電晶閘管閥第1部分:電氣試驗GB/T24343—2009工業機械電氣設備絕緣電阻試驗規范GB/T30425—2013高壓直流輸電換流閥水冷卻設備GB/T33348—2016/IEC62501:2014高壓直流輸電用電壓源換流器閥電氣試驗GB/T38328—2019柔性直流系統用高壓直流斷路器的共用技術要求DL/T860.10—2018/IEC61850-10:2012電力自動化通信網絡和系統第10部分:一致性測試Q/CSG1205019—2018電力設備交接驗收規程術語和定義下列術語和定義適用于本文件。3.1直流斷路器DCcircuit-breaker能在規定的時間內關合、承載和分斷直流配電網系統穩態電流和故障電流的設備。直流斷路器按照A。A。電流轉移支路用于將電流從主通流支路轉移至能量吸收支路。其結構見附錄A。3.2混合式直流斷路器hybridDCcircuit-breaker主通流支路采用快速機械開關或快速機械開關串聯強迫換流組件電流轉移支路一般采用電力電子器件,能量吸收支路一般采用避雷器。13.3能量吸收裝置energyabsorptiondevice直流斷路器中用于吸收直流斷路器開斷過程中的能量的裝置。一般采用無間隙金屬氧化物避雷器。3.4快速機械開關fastmechanicalswitch能夠快速開斷并耐受直流斷路器暫態分斷電壓的機械開關,一般采用電磁斥力機構,分閘時間一般在5ms內。3.5供能變壓器powersupplytransformer為直流斷路器相關設備提供能量,能夠隔離直流斷路器主端子與地之間高電位差的隔離變壓器。交接試驗項目及方法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項目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項目應包括以下內容:檢查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外觀;檢查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系統性能;測量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回路直流電阻;測量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絕緣電阻;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回路端間直流耐壓試驗;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回路端對地直流耐壓試驗;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支路部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轉移支路部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避雷器組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供能變壓器組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電容組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電感組件性能;測量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的分、合閘時間。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方法檢查設備外觀檢查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外觀應符合以下規定:金屬零件表面不可有生銹、電鍍不良等現象;斷面氧化長度≤3?mm,批鋒≤0.04?mm,外殼有感刮傷長≤1?mm、寬≤0.2?mm,不可有漏底材現象,無感刮傷長≤1.5?mm、寬≤0.2?mm;檢查塑料件外觀是否有擦傷、劃傷、縮水、變形、缺料、毛邊、批鋒、氣泡、凹陷等不良現3?mm0.15?mm;零部件裝配應符合以下規定:不可有裝配位置移位或裝配不良現象;不可有因裝配不當導致零件脫落的現象;不可有因裝配不當導致配件松動的現象;緊固件規格應符合相應國家標準,不可有滑牙、咬死等現象;DL/T404—2007測量直流斷路器主通流支路導通壓降,并滿足要求。檢查設備系統性能檢查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設備輔助性能應符合以下規定:進行冷卻系統(如有)水壓試驗,水壓應≥1?MPa;進行電氣連接的接觸電阻測試,接觸電阻應≤10?μ?;進行電力電子組件的觸發信號和返回信號測試,觸發時間應≤10?μs。2測量主回路直流電阻100?A10?s,測試完成后回路電阻應≤200?μ?。測量設備絕緣電阻測量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回路絕緣電阻,測試應符合以下規定:將直流斷路器的進出線端子短接與絕緣搖表高壓端連接,柜體接地然后與絕緣搖表另一端連2500?VDC,在此狀態下測試設備對地絕緣電阻值,絕緣電阻應≥10?M?;將直流斷路器的正極接線端與絕緣搖表高壓端連接,負極接線端與絕緣搖表另一端連接,測2500?VDC,在此狀態下測試設備端間絕緣電阻值,絕緣電阻應≥10?M?;將二次控制供電系統正負極短接與絕緣搖表高壓端連接,二次接地端與絕緣搖表另一端連接,500?VDC,在此狀態下測量設備對地絕緣電阻值,絕緣電阻應≥10?M?。主回路端間直流耐壓試驗支路和耗能支路之間的直流電壓耐受能力,以及各個支路自身內部的電壓耐受能力。試驗要求應符合GB/T38328—20197.2.4試驗參數:Ut??=k?ktUdr (1)式中:Ut??——1小時試驗電壓;Ut??n——1Udr——額定直流電壓;k?1.1;kt——大氣修正系數,數值應符合GB/T311.1—2012中附錄B的規定。注:試驗用兩種極性的直流電壓分別進行。試驗方法:接線方式如附錄B.2所示。Ut??n的501?s內升至Ut??n1?miUt??1?h1?h;試驗通過判據如下:主端子間能夠耐受相應試驗電壓,不應發生閃絡或擊穿;任何一項試驗,除應成功耐受試驗電壓外,直流斷路器各主要部分均不應發生誤動作、無器件損壞。主回路端對地直流耐壓試驗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主回路端對地直流電壓耐受試驗用于驗證直流斷路器本體絕緣結構和附GB/T38328—20197.2.4試驗參數:Ut??n=?tUdr ()Ut??=k2ktUdr (2)3式中:Ut??n——1Ut??——3小時試驗電壓;Udr——額定直流電壓;k?k2規定,則k?=1.6、k2=1.05;kt——大氣修正系數,數值應符合GB/T311.1—2012中附錄B的規定。注:試驗用兩種極性的直流電壓分別進行。試驗方法:接線方式如附錄B.2所示。在試品短接的主端子與地之間從不大于Ut??n的50%開始升壓,在10?s內升至Ut??n,保持恒定,再降至Ut??3?h1?h300?pC3?h;局部放電試驗指標宜參考GB/T7354—2018、GB/T20990.1—2020及IEC62501:2014的規定。試驗通過判據如下:整機對地能夠耐受相應試驗電壓,不應發生閃絡或擊穿;任何一項試驗,除應成功耐受試驗電壓外,直流斷路器各主要部分均不應發生誤動作,無器件損壞。測試主支路部件性能試驗對象:試驗對象為機械開關;試驗方法:在機械開關兩端安裝斷口測量裝置,監測開關分合狀態;在機械開關動觸頭位置安裝位移傳感器,測量機械開關觸頭的運動特性;向機械開關發送分合閘命令,觀察開關的動作情況及示波器錄波曲線;分析錄波曲線,記錄開關分合閘行程曲線、速度特性及動作時間。試驗判據:應符合制造廠制定的參數標準。測試轉移支路部件性能測試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轉移支路部件性能,應包含以下內容:均壓電路檢查:檢查均壓電路參數,施加從直流到沖擊波形電壓,并確認串聯級上的電壓差10%;通信與控制功能測試:電路無開路,短路等故障;觸發監測正常;檢查每個電力電子模塊能否按照命令正確地開通和關斷;檢查控制系統是否正常。耐壓試驗:檢查電力電子模塊能否耐受所規定的最大過電壓,過電壓數值依據電力電子模塊技術參數確定;應對試品兩端施加電力電子模塊整體所規定的最高電壓并維持一定時間(一般不低于30min)。換流試驗:通過將轉移電路整體接入直流斷路器樣機或連接等效負載進行,等效負載是等效于直流斷路器樣機的電感和電阻的串聯負載組件。轉移支路產生的振蕩電流能在直流斷路器樣機或連接的等效負載上,在規定時間內產生峰值不低于要求值的正反向高頻疊加電流,并完成換流;34測試避雷器組件性能Q/CSG1205019—201815外觀檢查及資料驗收;密封性試驗;工頻參考電壓和持續電流試驗;0.75?U1mA放電計數器動作情況及在線監測儀指示情況檢查;工頻參考電壓試驗。測試供能變壓器組件性能Q/CSG1205019—20185.3外觀檢查及資料驗收;繞組、鐵芯及夾件絕緣電阻測量;空載試驗測量空載損耗及空載電流;所有分接的電壓變比及繞組電阻測量;外施耐壓試驗。測試電容組件性能Q/CSG1205019—201813外觀檢查;絕緣電阻測量;電容值測量;端子對外殼耐壓試驗。測試電感組件性能Q/CSG1205019—20186.3外觀檢查;本體絕緣電阻測量;繞組直流電阻測量;阻抗測量。測量設備的開斷時序開斷試驗用于驗證混合式直流斷路器的短路電流開斷能力與設計參數是否一致,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開斷時序測試:試驗對象為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試驗方法:在機械開關線圈安裝羅氏線圈,監測機械開關回路觸發情況;在電子開關兩端安裝斷口測量裝置,監測開關分合狀態;在耦合負壓母排安裝羅氏線圈,監測耦合負壓回路觸發情況。試驗內容:從上位機或者后臺觸發分閘,分析錄波曲線,記錄開關分合閘時刻、電子開關導通時刻、耦合負壓觸發時刻的差值;試驗判據應符合制造廠制定的參數標準。測量設備的開斷能力開斷試驗用于驗證混合式直流斷路器的短路電流開斷能力與設計參數是否一致,試驗應符合以下規定:5開斷能力測試:試驗對象為配電網混合式直流斷路器;試驗方法:在耦合負壓母排安裝羅氏線圈,監測耦合負壓回路觸發情況;試驗內容:從上位機或者后臺觸發分閘,分析錄波曲線,記錄耦合負壓觸后電流峰值;110%的最大開斷電流。6直流斷路器典型拓撲

附錄 A(資料性)直流斷路器類型與結構說明A.1圖A.1混合式直流斷路器典型拓撲主通流支路無輔助電流轉移模塊A.2圖A.2主通流支路(無電流轉移模塊)輔助電流轉移模塊為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輔助電流轉移模塊為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如圖A.3、A.4、A.5所示。A.3(電力電子器件串聯結構)A.4(電力電子器件并聯結構)7圖A.5主通流支路(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輔助電流轉移模塊為耦合電壓結構A.6圖A.6輔助電流轉移模塊為耦合電壓結構電流轉移支路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如圖A.7、圖A.8所示。圖A.7固態開關(電力電子器件串聯結構)圖A.8固態開關(電力電子器件串并聯結構)電力電子器件橋式結構A.9圖A.9固態開關(電力電子器件橋式結構)8B.1

附錄 B(資料性)直流斷路器試驗回路圖B.1沖擊耐壓試驗回路直流斷路器直流耐壓試驗系統拓撲直流耐壓試驗測量回路如圖B.2所示。圖B.2直流耐壓試驗測量回路直流斷路器關合開斷試驗系統拓撲試驗系統拓撲如圖B.3所示,原理如下:C1V1V1(控保檢測時間)進行關合或開斷。圖B.3關合開斷試驗原理圖9附錄 C(資料性)直流斷路器交接試驗數據記錄表(部分試驗)直流電壓耐受試驗記錄表直流電壓耐受試驗記錄表如表C.1所示。表C.1直流電壓耐受試驗試區大氣條件:溫度:濕度:大氣壓力:試驗部位加壓部位接地部位應施電壓(kVdc)修正系數實測電壓(kVdc)持續時間結論試驗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