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1頁
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2頁
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3頁
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4頁
史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課件 2024~2025學年統編版七年級歷史下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2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清·徐揚·《盛世滋生圖》(局部)1.2萬+人物2140+房屋橋梁50+400+船只200+招牌50+行業明清時期社會經濟的發展部編版七下

第3單元

第20課木辛小史壹——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滋生的盛世一、滋生的盛世(一)農業恢復與發展的原因1661年-1766年,耕地面積發生了什么變化?年代耕地面積(頃)順治18年(1661年)5493576康熙24年(1685年)6078430雍正2年(1724年)6837914乾隆31年(1766年)7414495各朝糧食產量(單位:億斤)——來源:吳賓《論中國古代糧食安全問題及其影響因素》耕地面積為什么會越來越大呢?大片土地得到開墾,許多荒山曠野改造成農田。清政府對于開墾荒地是什么態度?一、滋生的盛世(一)農業恢復與發展的原因清朝開荒執照執照上寫明了沙立目一家開墾干地八畝,其坐落于打麥沖;四至范圍:東到河、南到□(字體不清)、西至樹林、北至山腳,(國家)對這塊地永遠免收賦稅。原因①允許民眾開墾荒閑田地,實行輕徭薄賦、休養生息的政策。原因②移民屯田,對社會經濟的恢復與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一、滋生的盛世(一)農業恢復與發展的原因洪武丈量魚鱗圖:冊中畫有每塊土地的方圓四至,狀若魚鱗,故有此稱。原因③核查全國土地,編制土地文冊,作為征收賦稅的依據。原因④清政府對黃河、淮河以及大運河進行治理,還組織人力修建堤壩、渠堰、海塘清·《黃河筑堤圖冊》:描繪了清初整治黃河的具體情況明清皇帝都很重視農業發展一、滋生的盛世(二)農業恢復與發展的表現玉米甘薯“種一收千,其利甚大”“每畝可得數千斤,勝種五谷幾倍”清朝和唐宋時期農作物產區比較,發生了什么變化?宋“蘇湖熟,天下足”清“湖廣熟,天下足”我國高產農業區域不斷擴大明朝引進了原產于美洲的玉米、甘薯、花生等作物一、滋生的盛世(二)農業恢復與發展的表現《盛世滋生圖》(局部)明朝中期常熟一位叫譚曉的人,低價購買大量洼地……低洼為池養魚,池上筑舍養豬、雞;四周壘高地,按地質種果樹、蔬菜等

。產品賣出后,收入是田地生產的三倍。——《中外歷史綱要·上》棉花、甘蔗、煙草、茶葉、藥材,以及花卉、水果等作物的種植面積不斷擴大農產品商品化程度進一步加深農業生產的恢復和發展產生了怎樣的影響?有利于社會的穩定和繁榮推動手工業和商品經濟的發展糧食作物經濟作物貳——手工業和商業的發展繁華的盛世湖縐綿綢青藍梭布斜紋布行本客自置布匹加長勛著梭布綿?老行布行布行松江大布布行二、繁華的盛世(一)手工業的發展品種多樣《盛世滋生圖》(局部)二、繁華的盛世(一)手工業的發展明清時期的手工業有怎樣的發展?棉紡織業逐漸從南方向北方推廣。涌現出一批手工業生產基地。

——松江是棉紡織業中心,蘇州是絲織業中心,景德鎮是制瓷中心。手工業制品暢銷海內外。明朝明清時期制瓷中心為江西景德鎮,明清時官窯、民窯均發達清朝絲織、棉織、印染、制瓷等行業,品種繁多,產品精良。已出現了比較成熟的手工工場二、繁華的盛世(一)手工業的發展新名詞:什么叫作“手工工場”?機戶織工雇傭

被雇傭早期資本家早期雇傭工人機戶出資,織工出力

江寧著名的機戶,有的擁有織機五六百張;佛山鎮經營棉織業的手工工場達2500家,織工超過50000人。反映了明朝雇傭關系產生,資本主義萌芽出現布行青藍梭布加長扣布本客自置布匹松江大布洋貨行米行照楓糧食川廣藥材雜貨老行煙店二、繁華的盛世(二)商業的發展陸路水路《盛世滋生圖》(局部)萬年橋后的地攤——市鎮經濟《盛世滋生圖》(局部)天下財貨在蘇州,蘇州財貨在閶門二、繁華的盛世(二)商業的發展農村集市城鎮集市區域性市場全國性市場商業網陸路和水路的商旅往來頻繁,商品貿易興盛,形成了區域性乃至全國性的商業網絡。二、繁華的盛世(二)商業的發展墻體廣告——貨幣交易規則《盛世滋生圖》(局部)二、繁華的盛世(二)商業的發展明清時期的貨幣是什么?有什么來頭?中國的瓷器、茶葉、絲綢大量銷往國外美洲等地的白銀通過海外貿易流入中國白銀是百姓繳納賦稅的貨幣。(明清時)流入中國的白銀數量達到了10000噸,約3.2億兩白銀。中國占有了世界白銀產量的三分之一。

——弗蘭克《白銀資本》二、繁華的盛世(二)商業的發展徽州·徽商食鹽、糧食、綢布、茶葉、木材、典當等山西·晉商糧食、食鹽、綢緞、茶葉等后來主要經營貨幣金融業務,在全國各地開設票號。商幫的出現:以鄉緣為紐帶,以互助為宗旨,以會館為聯絡紐帶的一種擁有雄厚資本的商人群體,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票號因大多數為山西人創建,又稱山西票號。圖為中國第一家票號。商幫的活動,對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推動作用叁——人口的增長“饑餓”的盛世三、“饑餓”的盛世·人口的增長根據歷史書,說說清朝人口急劇增長的原因?經濟發展,國力增強,社會安定(根本原因)康熙、雍正關于人丁稅的改革促進了人口增長。人口增長康熙:“滋生人丁,永不加賦”,將丁銀(人頭稅)總額固定下來雍正:丁銀分攤到田賦中征收(攤丁入畝)1億3億康熙時期1.5億占當時世界總人口的1/3明朝鼎盛時期乾隆末期三、“饑餓”的盛世·人口的增長經濟發展促進了人口增長,那么,

人口增長對經濟發展又會產生哪些影響呢?

乾隆四十六年,黃河“河灘地畝,盡皆耕種麥苗,并多居民村落……筑圍打壩,填塞日多”。——《清高宗實錄》人口暴漲,國民人均糧食不足,生活水平下降,逐漸步入一個“饑餓盛世”。——《饑餓的盛世》中原地區人口快速增長,人地矛盾日益突出。水土流失嚴重,影響了經濟的持續發展大量增長的人口會選擇怎樣的出路呢?大量人口流向邊疆地區,開荒墾田,發展生產,促進邊疆社會繁榮。電視劇《闖關東》闖關東與走西口清朝前期人口大幅增長,華北地區人稠地狹,人地矛盾突出。而鄰近的內蒙古和山海關以東地區地廣人稀,吸引著失去土地的人們前往尋求生計,由此引發了以山東人為主體的“闖關東”和以山西人為主體的“走西口”的移民浪潮。三、“饑餓”的盛世·人口的增長這是一個什么樣的時代?農業的恢復和發展商業的發達手工業的發展人口增長經濟發展提供生存基礎①為各行業提供勞動力以及消費者,促進地區開發②人口過多將產生負面影響,引起人地矛盾、資源緊缺推動經濟發展本課小結牛刀小試1.雍正年間,“凡有可墾之處,聽民自墾自報,官吏不得勒索、阻撓”“為鼓勵陜西無業民人去寧夏墾荒,清廷給予路費,每戶按百畝永為世業”。這反映該時期清朝A.大力推行墾荒政策 B.重視手工業的發展C.土地兼并十分嚴重 D.加強西北軍事管理A2.清朝以前,江南被譽為“魚米之鄉”,到清中期后,湖廣地區成為新的商品糧基地,出現“湖廣熟,天下足”的諺語。出現上述變化的原因是A.經濟重心不斷南移B.推廣種植高產作物C.商業市鎮大量興起D.長途販運貿易發展B牛刀小試3.清朝前期,江寧著名的機戶李扁擔、李東陽等,都各自擁有織機五六百張;佛山鎮經營棉織業,織工超過50000人。下列各項中對材料解讀最準確的一項是A.當時的人喜歡進行集中生產B.當時已出現較成熟的手工工場C.清朝前期棉紡織業開始興起D.農業發展促進了手工業的興盛B4.清朝前期的商業活動中,形成了一些大的商幫在全國進行商業活動,主要有A.晉商和徽商 B.蘇商和晉商C.京商和徽商 D.粵商和晉商A牛刀小試5.右圖為“清朝前期人口情況示意圖”,造成圖中數據變化的原因是①清初國力增強,社會安定②清初實行有利于經濟發展的措施③清朝實行了閉關鎖國政策④耕地和糧食產量大幅度增加A.①②③④ B.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