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綜合試卷第=PAGE1*2-11頁(共=NUMPAGES1*22頁) 綜合試卷第=PAGE1*22頁(共=NUMPAGES1*22頁)PAGE①姓名所在地區姓名所在地區身份證號密封線1.請首先在試卷的標封處填寫您的姓名,身份證號和所在地區名稱。2.請仔細閱讀各種題目的回答要求,在規定的位置填寫您的答案。3.不要在試卷上亂涂亂畫,不要在標封區內填寫無關內容。一、選擇題1.下列古代建筑中,不屬于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體系的是()
A.北京故宮
B.西安兵馬俑坑
C.甘肅敦煌莫高窟
D.江南水鄉周莊
2.我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是一種()
A.支撐結構
B.砌體結構
C.木質裝飾
D.石質裝飾
3.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主要目的是()
A.裝飾效果
B.防潮作用
C.采光需要
D.抗風功能
4.下列古代建筑中,屬于“三進院”布局的是()
A.南京明孝陵
B.蘇州拙政園
C.洛陽白馬寺
D.長安城
5.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作用是()
A.承重
B.防潮
C.裝飾
D.采光
6.下列古代建筑中,不屬于中國古代園林的是()
A.揚州瘦西湖
B.蘇州拙政園
C.北京頤和園
D.西安兵馬俑坑
7.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起源于()
A.周朝
B.秦朝
C.漢朝
D.唐朝
8.下列古代建筑中,屬于“四合院”布局的是()
A.北京故宮
B.西安兵馬俑坑
C.蘇州拙政園
D.甘肅敦煌莫高窟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B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木構架建筑體系是指以木材為主要建筑材料的建筑風格,而西安兵馬俑坑是由土、磚等材料構建的地下建筑,不屬于木構架建筑體系。
2.答案:A
解題思路:“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結構形式,用于支撐屋頂,提供橫向和縱向的支撐力,屬于支撐結構。
3.答案:D
解題思路:“飛檐翹角”主要是為了增強建筑物的抗風功能,通過翹起的角度使風力分散,減少對建筑的沖擊。
4.答案:A
解題思路:“三進院”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常見的院落布局,南京明孝陵是典型的三進院布局。
5.答案:A
解題思路:“臺基”是古代建筑底部的一種結構,起到承重的作用,使建筑更加穩固。
6.答案:D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園林是以自然景觀為基礎,融入人文元素的建筑藝術形式,而西安兵馬俑坑是古代墓葬,不屬于園林建筑。
7.答案:A
解題思路:“斗拱”起源于周朝,經過歷代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風格。
8.答案:A
解題思路:“四合院”是中國古代建筑中常見的院落布局,北京故宮是典型的四合院布局。二、填空題1.中國古代建筑以______為主要建筑形式。
2.中國古代園林以______和______為主要特點。
3.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最早出現在______時期。
4.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分為______和______兩種。
5.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最早出現在______時期。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木構架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為主要建筑形式,這是因為木材易于加工,結構靈活,能夠承受較大的荷載。這種結構形式在中國歷史上延續了幾千年,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特色。
2.答案:寫意自然和人工與自然和諧共生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園林的設計理念強調與自然和諧共生,園林中不僅融入了山水元素,更注重寫意自然的藝術表現。園林中的假山、池沼、花木等元素都是為了營造一種意境,體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統一。
3.答案:西周
解題思路:“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重要結構,其起源可以追溯到西周時期。斗拱結構不僅起到承重作用,還具有裝飾性,是古代建筑的重要特色之一。
4.答案:須彌座和砌石臺基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分為須彌座和砌石臺基兩種。須彌座是一種在建筑物底部設置的基座,常用于佛像和宮殿等大型建筑。砌石臺基則是指在建筑物的底部直接使用石頭砌筑而成。
5.答案:戰國
解題思路:“飛檐翹角”是古代建筑中檐部的一種裝飾形式,最早出現在戰國時期。這種設計使得建筑外觀更加美觀,同時也有利于雨水順暢地流淌,防止滲漏。三、判斷題1.中國古代建筑中,木構架結構是最為常見的一種結構形式。(√)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建筑以木構架結構為主,這種結構形式具有承重與圍護雙重功能,能夠靈活地適應不同的建筑需求,因此在古代建筑中極為常見。
2.中國古代園林中的假山主要是為了觀賞。(√)
解題思路:中國古代園林中的假山不僅具有觀賞價值,還能模擬自然山水的意境,營造出一種“借景生情”的效果,因此觀賞是其主要目的之一。
3.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主要用于承重。(×)
解題思路:斗拱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重要構件,它主要用于支撐屋檐和增加建筑的美觀度,而不是主要的承重結構。承重主要依靠柱梁結構。
4.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主要作用是防潮。(√)
解題思路:臺基是古代建筑的基礎部分,它能夠提高建筑的高度,減少與地面的接觸面積,從而起到防潮、排水的作用。
5.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是為了提高建筑的美觀度。(√)
解題思路:飛檐翹角是中國古代建筑中的一種裝飾手法,它不僅增加了建筑的美觀性,還能起到防雨、通風的作用,是古代建筑藝術的重要組成部分。四、簡答題1.簡述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特點。
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特點包括:
木構架結構:使用木材作為主要建筑材料,形成了獨特的木構架結構系統。
斗拱的應用:斗拱是一種獨特的木結構構件,既起到承重作用,又具有裝飾效果。
屋頂形式多樣化:如廡殿頂、歇山頂、攢尖頂等,體現了建筑的等級和功能。
注重裝飾:采用雕刻、彩繪等手法,使建筑外觀富麗堂皇。
注重風水:建筑布局遵循風水學說,以達到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2.簡述中國古代園林的主要特點。
中國古代園林的主要特點包括:
山水園林:以山水為基礎,模仿自然山水景觀,達到“雖由人作,宛自天開”的境界。
園林建筑:園林中的建筑與自然景觀相融合,如亭臺樓閣等,起到點綴和引導游覽的作用。
意境追求:強調園林的意境營造,通過布局和景觀設計,體現詩情畫意。
私密性:園林往往有較為封閉的空間,注重私密性和隱蔽性。
參與性:園林設計鼓勵游客參與其中,體驗園林之美。
3.簡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木構架結構的特點。
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木構架結構特點
梁柱結合:梁與柱之間的連接通過榫卯結構實現,無需使用釘子,具有很高的穩定性。
可拆卸性:木構架結構便于拆卸和重建,有利于維修和擴建。
抗震功能:木構架結構具有良好的抗震功能,能夠抵抗地震的破壞。
空間靈活性:結構設計靈活,可適應不同建筑空間的需求。
4.簡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的作用。
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作用包括:
承重:臺基承擔建筑物的重量,防止地基下沉。
防水:臺基可以有效地防止雨水直接滲透到建筑底部。
裝飾:臺基的設計和裝飾可以增加建筑物的美觀性。
等級象征:臺基的高度和規模反映了建筑的等級和地位。
5.簡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的特點。
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特點
造型優美:飛檐翹角的設計使得建筑外觀更加輕盈、靈動。
裝飾性強:飛檐翹角上常雕刻有精美的圖案和紋飾。
防水效果:飛檐翹角有助于引導雨水流向地面,減少對建筑物的侵蝕。
象征意義:飛檐翹角象征著吉祥和向上,是古代建筑的重要裝飾元素。
答案及解題思路:
答案:
1.中國古代建筑的主要特點包括木構架結構、斗拱應用、屋頂形式多樣化、注重裝飾和風水等。
2.中國古代園林的主要特點包括山水園林、園林建筑、意境追求、私密性和參與性等。
3.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木構架結構特點包括梁柱結合、可拆卸性、抗震功能和空間靈活性等。
4.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作用包括承重、防水、裝飾和等級象征等。
5.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特點包括造型優美、裝飾性強、防水效果和象征意義等。
解題思路:
對于簡答題,解題思路應簡潔明了,針對每個問題點進行回答。首先概述特點,然后結合實際案例或知識點進行詳細闡述,最后總結歸納。注意語言表達的準確性和邏輯性。五、論述題1.論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木構架結構的歷史演變。
(1)木構架結構的起源與發展
(2)木構架結構在各個朝代的特點
(3)木構架結構的技術創新與傳承
2.論述中國古代園林中假山的設計原則。
(1)假山在園林中的地位與作用
(2)假山設計的原則與方法
(3)典型案例分析
3.論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斗拱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1)斗拱的起源與發展
(2)斗拱在建筑中的結構功能
(3)斗拱的裝飾作用
4.論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臺基在建筑中的實用價值。
(1)臺基的起源與發展
(2)臺基在建筑中的實用功能
(3)臺基在建筑中的裝飾作用
5.論述中國古代建筑中的飛檐翹角在建筑中的審美價值。
(1)飛檐翹角的起源與發展
(2)飛檐翹角在建筑中的審美價值
(3)典型案例分析
答案及解題思路:
1.答案:
(1)木構架結構起源于原始社會,經過長期的發展,形成了獨特的建筑風格。從春秋戰國時期的簡樸到唐宋時期的雄偉,再到明清時期的精致,木構架結構的歷史演變見證了中華民族的智慧與創造力。
(2)各個朝代的木構架結構特點:春秋戰國時期以梁柱結構為主,唐代以斗拱為主,宋代以檐口、屋脊裝飾為主,明清時期則以雕刻、彩繪為主。
(3)技術創新與傳承:古代工匠在木構架結構方面不斷創新,如宋代出現了拱券結構,明清時期出現了斗拱與梁柱結合的復合結構。
解題思路:
從歷史演變的角度,梳理木構架結構的起源、發展及各個朝代的特點,結合技術創新與傳承,全面分析木構架結構的歷史演變。
2.答案:
(1)假山在園林中起到遮擋、分隔、點綴等作用,是園林造景的重要組成部分。
(2)假山設計原則:遵循自然、和諧、變化的原則,注重山水景觀的布局與比例。
(3)典型案例分析:蘇州拙政園的假山設計,以自然景觀為主,注重山水相映成趣。
解題思路:
從假山在園林中的地位與作用、設計原則及典型案例分析三個方面,論述假山設計原則。
3.答案:
(1)斗拱起源于漢代,經過長期的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構件。
(2)斗拱在建筑中的結構功能:承重、裝飾、連接。
(3)斗拱的裝飾作用:通過斗拱的形態、色彩、雕刻等,展現建筑的美感。
解題思路:
從斗拱的起源、結構功能及裝飾作用三個方面,論述斗拱在建筑中的重要作用。
4.答案:
(1)臺基起源于商周時期,經過長期的發展,成為中國古代建筑的重要構件。
(2)臺基在建筑中的實用功能:防水、通風、采光。
(3)臺基在建筑中的裝飾作用:通過臺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