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昌平區中考二模語文試題(含答案)
2024北京昌平初三二模語文
2024.5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班級開展了主題為“走近民間藝術,了解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
活動結束后,班級宣傳部以此次活動為內容,草擬了新一期班報。現
在請你協助完成圖文的編審工作。
歷史探尋
北京的民間藝術,大多起源于清代中晚期,經過一百多年的沉淀
和積累,才形成了今天多種獨具特色的門類。其中民間手工藝品以其
品種繁多、風格獨特成為民間藝術的代表。這些手工藝品多因地制宜,
用身邊的自然材料制成。妙趣橫生的面人兒,活靈活現的毛猴兒,旋
轉打斗的鬃人兒,紅袍鎧甲的兔兒爺……這些頗具趣味的小物件承載
著老北京人的記憶,它們既是孩子們喜愛的玩具,也是成人賞玩的工
藝品。北京的民間手工藝品一度被譽為是“罕見而神秘的藝術”,這
與民間老藝人們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以手工藝品為代表的北
京民間藝術已成為京味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你檢查后發現,文段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獨具特色B.因地制宜C.妙趣橫生D.精益求精
藝術采擷
①毛猴是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其制作的獨特之處在于用料。制
作“毛猴”的材料全部是中藥。蟬蛻做成四肢,辛夷(玉蘭花的花骨
朵)制成身體。制作者常常把三五只毛猴擺放在一起,布置成各種場
景。有的再現老北京人迎親、登高蹺、送財神的民俗場景;有的表現
當下人們吃涮鍋子、打排球、打乒乓球的生活畫面。表現題材貼近生
活,用料獨特,受到人們的喜愛。
②沙燕兒是北京風箏的代表。它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其眉
稍上挑,兩眼有神,再加上那對剪刀尾巴,使人一下子就會想到燕子。
“沙燕兒”的結構簡單,只由5根竹條組成主骨架。翅膀的“膀兜”
設計能使沙燕兒飛行性能優于其他類型的風箏,在風小時能起,風大
時也能穩。精致擅飛的沙燕兒承載著北京人兒時的記憶。
2.你檢查文段中加點的詞,字形有錯誤的一項是()
A.蟬蛻B.布置C.眉稍D.精致
3.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存在問題,你對這個句子作出修改。
薪火相傳
郎志麗是北京面人郎傳承人,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
“民間藝術家”稱號。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面塑傳統手藝,還創新出
葫蘆微型面塑技法°她將《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裝在拳頭大的葫
蘆里,每個人物僅2厘米高,造型各異,神態互相呼應。劉平是昌平
地區的剪紙名家,她的作品被評為“昌平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她
①擅長創作窗花這類傳統題材,②自出心裁,將十三陵的建筑、《紅
樓夢》中的人物等內容融入到創作中。這些民間藝術家的作品“見人、
見物、見生活”,為民間手工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4.你認為在文段中①②處填入關聯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①盡管②卻B.①即使②也
C.①由于②并D.①不但②而且
5.有同學對文段中“新的生命力”一詞不理解,請你根據文段內
容解釋其內涵。
美圖宣傳
6.同學們提議將“毛猴”和“沙燕風箏”這幾個字分別放入對應
圖片中,并對字體使用提出了建議。你認為理由表述不恰當的一項是
()
A.圖1使用行書好。行書行云流水、靈動自然,與毛猴外形活
潑可愛的特點相吻合。
B.圖2使用隸書好。隸書結構規整、典雅古樸,與沙燕風箏散
發出的文化氣息相吻合。
C.圖1使用草書好。草書均勻齊整、圓轉流暢,與毛猴外形活
潑可愛的特點相一致。
D.圖2使用楷書好。楷書端正工整、線條勻稱,與沙燕風箏結
構對稱特點相一致C
7.在班報的結語部分的橫線處選填句子,從句式整齊的角度選
擇最恰當的一項是()
北京的民間藝術是老祖宗留下的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在實踐活
動中,探尋北京民間手工藝歷史,,感受古老技藝的魅力c我
們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民間藝術,讓民間藝術綻放新的光彩。
A.欣賞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傾聽手工藝者堅守與創新的故
事
B.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讓人驚艷,手工藝者堅守與創新的故
事令人欽佩
C.欣賞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手工藝者講述了堅守與創新的
故事
D.被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作品和創作者堅守與創新的故事所
震撼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4分)
8.默寫
(1),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山水之樂,(歐陽修《醉翁亭記》)
(3)在主題為“詩夢江南,入畫尋蹤”研學相冊的扉頁上,你
選用“①,②”兩句古詩文來描繪江南之景。(本試卷中
出現的句子除外)
(二)(共6分)
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岑參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送別前,來自南方的詩人用一個“”字,寫出了見到北地
雪景時的驚奇之情;餞別時,他面對“紛紛暮雪”,感受到了北地
的特點;臨別時,詩人用一個“”字,表現了冰天雪地、路途
艱難;送別后,他又借雪景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
10.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
長江天際流”,與本詩“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都寫出
了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請仿照示例,從李白詩句中選擇一個意象,
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感的。
示例:岑參詩句中寫到“馬行處”,指的是馬走過的痕跡。此時
的馬蹄印由近及遠,逐漸消失在詩人的視野中。看到馬蹄印就像看到
友人漸行漸遠的身影,離愁別緒涌上心頭。詩人借助“馬行處”傳達
對友人的惜別之意和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情悵之情。
(三)(共7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完成下面小題。
①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
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丹,
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
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
尺,足膚鞍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
擁覆,久而乃和。窩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
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
神人;余則編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
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1.下列詞語中的“益”與“益慕圣賢之道”中的“益”意思相同
的一項是()
A.斟酌損益B.精益求精C.延年益壽D.有所廣益
12.對“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中“足樂者”
的理解,下列句子中正確的一項是()
A.指讀書學習。心中有“足樂者”,道出了作者精神生活上的富
足。
B.指口體之奉。心中有“足樂者”,透露出衣食的充足讓作者快
樂。
C.指編袍敝衣。心中有“足樂者”,反映作者不覺得物質生活清
苦。
D.指眾人羨慕。心中有“足樂者”,表現了受人崇拜后心靈的滿
足。
13.根據《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和下面材料,在后面語段中
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愿①之言曰:“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
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②;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
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
心。車服不維③,力鋸④不加,理亂⑤不知,黜陟⑥不聞。大丈夫不
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昌黎聞其言而為之歌曰:“膏⑦吾車
兮秣⑧吾馬,從子于盤⑨兮,終吾生以徜徉!”
(選自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有刪改)
注:①愿:李愿,唐時隱士。②茹:吃。③車服不維:沒有官職
束縛。④刀鋸:代考刑罰。⑤理亂:指國家的安寧與動亂。⑥黜陟:
官職的升降。⑦膏:油脂,這里用作動詞,指用油脂潤滑。⑧秣:喂
養。⑨盤:盤谷,李愿隱居之地。
贈序大多屬于臨別贈言性質的文章。這類文章在贈人以言的同時,
也往往抒發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懷。選段中,宋濂向馬生講述自己幼
時求書,成年后的經歷,來勸勉他要刻苦學習。韓愈則是借李
愿對生活的描述,表達自己“”的愿望。
三、名著閱讀(共5分)
14.人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他人的影響。請從《朝花夕拾》《西
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任選一個人物,說說他受到了作品中
哪位人物的積極影響。(要求:寫出所選人物及影響他的人和事,以
及產生的積極影響,100字左右)
四、現代文閱讀(共24分)
(一)(共7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
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3年便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
間傳統文化保護法(草案)》。隨后,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關
地方法規。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了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公約》,先后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實施非遺紀錄工程、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曲藝傳承發展計
劃等。近期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等文件,為做好新時代非遺保
護工作明確了目標、方向和主要任務。黨和政府的舉措有效推動了我
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世界非遺
數量最多的國家。
材料二
2022年,僅陜西地區非遺短視頻播放量就達141億次,非遺直
播觀看量高達5.4億次。數字化時代,借助網絡傳播手段,不僅最大
限度提升了各類非遺的社會能見度和知曉度,還為非遺融入現代設計
元素提供便利。如貴州統籌搭建了全球設計師開放平臺和苗繡素材庫,
收集了上萬種素材資源。這些素材激發了設計師將苗繡與現代時裝成
功“嫁接”的靈感,為苗繡技藝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此外,非遺與
數字藏品、游戲、動漫、網絡文學等相融合,為年輕人打造了嶄新的
具有生活意義的共同空間,破解了非遺傳承后繼無人的難題。我們驚
喜地看到,O數字化正在打造、革新著非遺的形態與生態,
助力非遺的傳播與發展。
圖1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統計圖
圖2非遺傳承人年齡分布圖
材料三
在不少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中,非遺文化唱起了主角。或讓孩
子體驗舞龍項目,或讓孩子剪紙、做燈籠,或讓孩子觀賞木偶戲,或
把非遺傳承人請進學校,與孩子零距離交流……很多學校還開設各類
社團,把非遺與美育、德育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系統、規范地接觸
非遺文化,在豐富的實踐中感受文化精髓。不少學校還以信息技術賦
能非遺課程,用智能化手段開展美育浸潤行動。有的學校建設了非物
質文化遺產互動體驗場館,讓孩子們更好地探索美、感受美、享受美。
非遺課程進入校園,加大了非遺傳播普及力度,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
保護傳承與現代教育體系深度融合。
15.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非遺保護工作在有計劃、有目標、有方向中推進。
B.借助互聯網手段,可以提升各類非遺的社會能見度和知曉度。
C.“開學第一課”使學生更加系統、規范地學習、傳承非遺文
化。
D.非遺文化互動體驗館的活動讓學生有了更好的審美體驗。
16.根據材料二的文字內容和圖1、圖2的信息,在文中的橫線
處補寫內容。
17.從上述三則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取得顯著成績的原因是、、o(每空不超過10個
字)
(二)(共10分)
閱讀《情動紅光溝》,完成下面小題。
情動紅光溝
馬婷
①大巴車在秦嶺山間疾馳,駛進一條狹長的山谷。它叫紅光溝。
我遲了近六十年才走到這里,見到他們留下的痕跡,一磚一墻、一字
一符仿佛都在訴說著那段時光。
②六十年前,紅光溝還不叫紅光溝。那一年,陜西鳳縣,大山包
裹著的安河溝,來了一支隊伍。他們在這片靜謐荒蕪的溝壑間踏勘。
而后,這條狹長的溝被賦予一項特殊的使命,連帶著山,山上的石、
樹,都有了榮光。一撥撥三線建設先行者涌入這條溝,一路風塵仆仆,
迎面而遇,是望不到邊際的荒蕪。鳳州似乎也有些赧然①,于是呼喚
山間的花兒使勁地開,呼喚鳥兒使勁地鳴,來迎接這群舍己忘私遠道
而來的人。他們有的曾留洋,有的是北京、上海等地航天單位的青壯
年職工和家屬,有的是軍工院校的畢業生……或許不久之前還在大城
市生活工作,轉眼就響應號召,來到這大山深處耕耘。
③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建設人員駐扎在這里,日
夜連軸,開山掘洞。應著“發展航天,動力先行”的口號,如今中國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的前身基地一點一滴成形。為了盡快投入運
行,最初的建設者根本顧不得好好修建居所,幾十塊土坯摞在一起,
加以麥草,便成了鋪。臨時帳篷、簡易房、茅草屋……白天忙碌,夜
晚疲累,顧不得狼嚎陣陣,亦酣然入睡。困難時期,經費緊張,為了
盡量保障工程,山中生活更加艱苦。到了飯點,漫山盡是拿著黑面或
玉米面饅頭的專家和工人。航天動力的種子便這樣隨著千辛萬苦的一
鍬一土,在山溝萌芽。這里也成立了紅光公社,紅光溝隨之成為基地
所在的代名詞,在許多人記憶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④這里是中國航天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搖籃二其中上下三層、
面積超過六千平方米的201洞歷經數年日夜挖掘修筑而成。從起初一
塊淬火保護用的生鐵屑都要從北京運送來,到手拉肩扛地安裝、改造
設備,直至調試、開始一項項試驗,眾多建設者把半生歲月交付給了
它。那時,洞內試臉用電負載特別大,為了不影響周邊白天的用電,
研發試驗通常在晚上進行。每到夜半,洞內便響起陣陣轟鳴聲。這洞
如今已然靜謐,但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時空隧道,那夜里試驗的轟鳴
聲似乎還在耳畔回響。觸摸這洞墻,好像尚有余溫。當年墻壁上的隔
音顆粒將轟鳴聲盡量阻在洞內,可能也將人們的歡笑吸納。我在這洞
的一頭眺望,他們好像依舊在另一頭忙碌著,只聽得一聲驚嘆:”成
了!”眾人歡呼的聲音立即回蕩起來。
⑤當年他們寫下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標語,如今仍清晰
可辨。這些字,不僅寫在基地的墻壁上,亦刻在他們心中。被引為傳
奇的“廁所試驗室”便是一例。當時接到研制任務的專家發現沒有足
夠的試驗場所和設施,河溝邊的一個廁所也被利用起來。而這間臨時
改造出的試驗室竟意外沿用了十多年,并從中飛出有“山中金鳳凰”
之稱的姿態控制發動機。1980年5月,他們歷經無數個轟鳴聲響徹
的深夜研制出的發動機,推舉著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騰空升起。
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的喜訊傳來時,秦嶺深處這處山洞里,人們潸然淚
下。過去的點滴涌上心頭,無數個與轟鳴聲相伴的夜終于沒有被辜負。
⑥上世紀70年代后期,溝里的生活條件逐漸好轉,建設也越來
越完善,逐步修建了居民樓。但80年代,當地遭遇罕見洪災,基地
的生產和生活設施也受到毀壞。在艱難的情況下,他們仍全力恢復試
驗和生產,承擔任務不變、研制經費不變、交付周期不變。1993年,
他們又奉命遷至西安,新一代航天人在林立的大樓間繼續無言的航天
動力之路,紅光溝的榮耀卻并未被掩埋。近六十年前,那批從天南海
北匯聚而來的人在深山中悉心雕琢,使紅光溝不再是無人問津的荒山
深溝。而新的時光里,它作為國家工業遺產,成為弘揚航天精神的文
化園區。
⑦大山用自己的身軀記憶著,巨石將一切銘刻。樹的年輪里有他
們的影子,仿佛存著他們回響的房屋還立在山腳。“特別能吃苦、特
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20個代表我國載人航天精神
的文字被投射在墻壁上,老一輩航天人用行動詮釋了它的內涵,而今,
又如洪鐘大呂般響徹我的內心。
注:①赧然:形容難為情樣子,羞愧的樣子。
18.作者探訪紅光溝文化園區,重溫六十年前三線建設先行者①
—的歷史。其中重點回顧了在201洞開展科研實驗、②—的情形,
之后又記述了紅光溝70年代后期到現在的變遷。全文抒發了作者對
老一輩航天人的③—之情。
19.簡要分析第⑥段中三個“不變”的表達效果。
20.結合文章內容,說說紅光溝為什么可以成為“弘揚航天精神
的文化園區、
(三)(共7分)
閱讀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題。
①“鏗鏘一生,苦干驚天動地事;淡泊一世,甘做隱姓埋名人。”
近期新增“全軍掛像英模”之一的林俊德院士,扎根大漠戈壁奮戰了
50余個春秋。是什么力量支撐他在鑄造國家核盾的艱辛征程中,生
命不息而沖鋒不止?那就是以身許國的奉獻精神。
②從林俊德追尋至老一代“兩彈一星”元勛們,從王進喜拉近到
改革開放時期的“全國優秀共產黨員”群英,他們的人生是一首建功
國家大業的英雄交響曲,也是一部以身許國的精神教科書。這些英模
的卓越貢獻和崇高品格,彰顯的是中華民族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精
神火種,也展示著共產黨人許黨報國、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
③o著名詩人艾青在詩作中這樣感慨:我們的祖先,他們
用血肉之軀”為保衛土地,從不曾屈辱過一次因為這種“不屈辱”
的許國精神,在民族危難時,自有“捐軀赴國難,視死忽如歸''的舍
生取義者;在民族受凌時,自有“茍利國家生死以,豈因禍福避趨之
”的大義凜然者;在實現民族理想時,自有“砍頭不要緊,只要主義
真”的堅定革命者。回望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征程,28年的浴血
奮戰、前赴后繼,無數英烈用“我以我血薦軒轅”的壯烈彪炳史冊。
僅賀龍元帥的宗親中,就有2050人為革命英勇獻身。愛國以鮮血書
寫,報國用生命相許,何等的壯懷激烈。
④以身許國是一種燃燒生命的忘我奮斗。有哲人說,許國是生命
的燃燒,報國是事業的奮斗。唯有燃燒,方能讓人生出彩;唯有奮斗,
才可為國家建功。“人的一生可能燃燒也可能腐朽,我不能腐朽,我
愿意燃燒起來J從“導彈之父"錢學森,到“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從“兩彈一星”功勛,到“感動中國人物”,一個個英模以忘我詮釋許
國,用奮斗踐行報國,生命在許國報國的偉業中熊熊燃燒。鄧稼先領
軍的團隊,用一代人的拼搏,完成了一些強國需五代科學家接力攻關
的核武研制工程。這種忘我報國,何其可歌可泣。
⑤以身許國是一種奉獻無悔的大我情懷。共和國的錦繡河山,需
要無數兒女無怨無悔地守以堅韌、付以辛勞、獻以智慧。舍小我、謀
大我者必以天下為己任,憂患著大我的憂患,快樂著大我的快樂,憧
憬著大我的憧憬,幸福著大我的幸福。王繼才在孤島中堅守30余年,
用自己的堅韌和奉獻,換來千家萬戶的平安;鐘揚在青藏高原跋涉
16個春秋,用自己妁艱辛和智慧,留下創造美好未來的4000萬顆種
子;李保國在太行山扶貧35個年頭,用自己的汗水和知識,造就千
百群眾的福祉……正是這樣奉獻小我、成就大我的許國者,撐起了國
家富強、人民幸福的脊梁。
⑥“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多少英雄兒女為國家的富強而
埋名獻身。當今時代,奮斗是最生動的許國,奉獻是最可貴的報國。
新時代仍需無數“蓋以身許國,但求福利民”的中華赤子,廖續自強
不息的民族精神、愛國奉獻的紅色基因,書寫俯仰無愧的報國華章。
(選自《人民日報評論》)
21.根據全文,在第③段橫線處填寫恰當的內容。
22.閱讀全文,下列說法不恰當的一項是()
A.第①段舉林俊德的事例,引出“以身許國”的話題。
B.第④段用“一代”與“五代”的對比,詮釋鄧稼先團隊燃燒生
命、忘我報國的壯舉。
C.第⑤段中列舉了王繼才、鐘揚、李保國的事例,證明了戌功
需要持之以恒的精神。
D.結尾引用“慨然撫長劍,濟世豈邀名”的詩句強調了中華兒
女奉獻祖國、不圖名利的精神。
23.下面是有關黃大年的材料。此材料有助于你理解上面哪段文
字?請簡要說明理由。
材料:
黃大年回歸報國。他帶領科研團隊努力公關科研難題,為國家解
決了許多技術上卡序子的問題。他在工作崗位上日夜奮戰,每一分每
一秒都未曾浪費過,把所有心血都用在了科研項目上。僅用5年時間,
他的團隊就研發出西方國家需20年才能做成的地球深部探測裝備。
五、作文(40分)
24.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經過“懷疑、思索、辨別三個步驟”能獲得學問;經過“走一步,
再走一步”的嘗試能擺脫困境;經過“孤獨之旅”的考驗能變得強
大……一個人的成長方式和路徑可能會有千萬種。
請以“成長之路”為題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要求: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
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
25.按要求寫一篇作文。
生命中會有那么一個人,他可能是你身邊的朋友,亦或是虛擬世
界的網友,還有可能是來自外星的訪客……你們相互理解,共同成長,
彼此成就。
請以“我倆的故事”為題作文。文體不限,詩歌除外。
要求:將作文題目寫在答題卡上,作文內容積極向上,字數在
600-800之間,不要出現所在學校的校名或師生姓名。2024北京昌平
初三二模語文
2024.5
一、基礎運用(共14分)
班級開展了主題為“走近民間藝術,了解傳統文化”的實踐活動。
活動結束后,班級宣傳部以此次活動為內容,草擬了新一期班報。現
在請你協助完成圖文的編審工作。
歷史探尋
北京的民間藝術,大多起源于清代中晚期,經過一百多年的沉淀
和積累,才形成了今天多種獨具特色的門類。其中民間手工藝品以其
品種繁多、風格獨特成為民間藝術的代表。這些手工藝品多因地制宜,
用身邊的自然材料制成。妙趣橫生的面人兒,活靈活現的毛猴兒,旋
轉打斗的鬃人兒,紅袍鎧甲的兔兒爺……這些頗具趣味的小物件承載
著老北京人的記憶,它們既是孩子們喜愛的玩具,也是成人賞玩的工
藝品。北京的民間手工藝品一度被譽為是“罕見而神秘的藝術”,這
與民間老藝人們精益求精的態度是分不開的。以手工藝品為代表的北
京民間藝術已成為京味兒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1.你檢查后發現,文段中加點成語使用不恰當的一項是()
A.獨具特色B.因地制宜C.妙趣橫生D.精益求精
藝術采擷
①毛猴是北京的傳統手工藝品,其制作的獨特之處在于用料。制
作“毛猴”的材料全部是中藥。蟬蛻做成四肢,辛夷(玉蘭花的花骨
朵)制成身體。制作者常常把三五只毛猴擺放在一起,布置成各種場
景。有的再現老北京人迎親、登高蹺、送財神的民俗場景;有的表現
當下人們吃涮鍋子、打排球、打乒乓球的生活畫面。表現題材貼近生
活,用料獨特,受到人們的喜愛。
②沙燕兒是北京風箏的代表。它的頭是燕子頭的平面變形,其眉
稍上挑,兩眼有神,再加上那對剪刀尾巴,使人一下子就會想到燕子。
“沙燕兒”的結構簡單,只由5根竹條組成主骨架。翅膀的“膀兜”
設計能使沙燕兒飛行性能優于其他類型的風箏,在風小時能起,風大
時也能穩。精致擅飛的沙燕兒承載著北京人兒時的記憶。
2.你檢查文段中加點的詞,字形有錯誤的一項是()
A.蟬蛻B.布置C.眉稍D.精致
3.文段中畫橫線的句子存在問題,你對這個句子作出修改。
薪火相傳
郎志麗是北京面人郎傳承人,1995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授予
“民間藝術家”稱號。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面塑傳統手藝,還創新出
葫蘆微型面塑技法,她將《水滸傳》中的一百零八將裝在拳頭大的葫
蘆里,每個人物僅2厘米高,造型各異,神態互相呼應。劉平是昌平
地區的剪紙名家,她的作品被評為“昌平區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她
①擅長創作窗花這類傳統題材,②自出心裁,將十三陵的建筑、《紅
樓夢》中的人物等內容融入到創作中。這些民間藝術家的作品“見人、
見物、見生活”,為民間手工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4.你認為在文段中①②處填入關聯詞語,恰當的一項是()
A.①盡管②卻B.①即使②也
C.①由于②并D.①不但②而且
5.有同學對文段中“新的生命力”一詞不理解,請你根據文段
內容解釋其內涵。
美圖宣傳
6.同學們提議將“毛猴”和“沙燕風箏”這幾個字分別放入對應
的圖片中,并對字體使用提出了建議。你認為理由表述不恰當的一項
是()
A.圖1使用行書好。行書行云流水、靈動自然,與毛猴外形活
潑可愛的特點相吻合。
B.圖2使用隸書好。隸書結構規整、典雅古樸,與沙燕風箏散
發出的文化氣息相吻合。
C.圖1使用草書好。草書均勻齊整、圓轉流暢,與毛猴外形活
潑可愛的特點相一致。
D.圖2使用楷書好。楷書端正工整、線條勻稱,與沙燕風箏結
構對稱的特點相一致。
7.在班報的結語部分的橫線處選填句子,從句式整齊的角度選
擇最恰當的一項是()
北京的民間藝術是老祖宗留下的不可多得的財富。我們在實踐活
動中,探尋北京民間手工藝歷史,,感受古老技藝的魅力C我
們要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民間藝術,讓民間藝術綻放新的光彩。
A.欣賞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傾聽手工藝者堅守與創新的故
事
B.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讓人驚艷,手工藝者堅守與創新的故
事令人欽佩
C.欣賞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手工藝者講述了堅守與創新的
故事
D.被多姿多彩的民間手工藝作品和創作者堅守與創新的故事所
震撼
【答案】1.B2.C
3.示例:毛猴作品制作工藝獨特(或用料獨特),表現題材貼近
生活,受到人們的喜愛。4.D
5.新的技法、新的題材。6.C7.A
【解析】
【1題】
本題考查成語的使用。
A.獨具特色:非常特別,具有自己的特色。此處形容北京民間藝
術非常特別,具有自己的特色,使用正確;
B.因地制宜:枝據當地的實際情況,制定適當的措施。此處用來
形容北京手工藝品的取材特點,使用不當;
C.妙趣橫生:形容語言、文章、美術品等洋溢著美妙的意趣c此
處形容北京手工藝品洋溢著美妙的意趣,使用正確;
D.精益求精:(學術、技術、作品、產品等)好了還求更好。此
處形容民間老藝人們的態度,使用正確;
故選B。
【2題】
本題考查字形C
C.眉稍一一眉梢:眉毛末尾處。“梢”不能寫作“稍
故選C。
【3題】
本題考查語病辨識與修改。
畫線句”表現題材貼近生活,用料獨特,受到人們的喜愛”語病
是主語殘缺和語序不當,應修改為:毛猴作品用料獨特,表現題材貼
近生活,受到人們的喜愛。
【4題】
本題考查關聯詞語的使用。
A.表示轉折關系;
B.表示讓步關系(假設關系);
C.“由于”表示因果關系,“并”表示并列關系;
D.表示遞進關系;
根據“擅長創作窗花這類傳統題材”與“自出心裁"是遞進關系,
可知應使用“不但……而且……故選及
【5題】
本題考查詞語理解。
“為民間手工藝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句中加點詞“新的生命力”
本義是用來指代各種科學技術所帶來的思想變化和創新活動,以及隨
后產生的新的社會發展趨勢。結合前文”她不僅繼承了父親的面塑傳
統手藝,還創新出葫蘆微型面塑技法"和“她①擅長創作窗花這類傳
統題材,②自出心裁,將十三陵的建筑、《紅樓夢》中的人物等內容
融入到創作中“可知,這里指新的技法、新的題材。
【6題】
本題考查書體理解。五種主要書體特點:楷書特點:形體方正,
筆畫平直;篆書特點:均勻齊整,圓轉流暢;行書特點:行云流水,
舒展有型;隸書特點:略微寬扁,蠶頭雁尾;草書特點:結構簡省,
筆畫連綿。
C.表述不恰當,“均勻齊整、圓轉流暢”屬于篆書特點,而非草書
故選C。
【7題】
本題考查連貫,要求從句式整齊的角度選擇。
A.從結構角度分析,兩個分句均為動賓結構;
B.從結構角度分析,兩個分句均為主謂結構;
C.從結構角度分析,前一分句動賓結構,后一分句主謂結構;
D.從結構角度分析,一個單句,主謂結構;
根據空處前文“探尋北京民間手工藝歷史”和后文“感受古老技
藝的魅力”均為動賓結構,因此此處選A。
二、古詩文閱讀(共17分)
(一)(4分)
8默寫
(1),江春入舊年。(王灣《次北固山下》)
(2)山水之樂,o(歐陽修《醉翁亭記》)
(3)在主題為“詩夢江南,入畫尋蹤”研學相冊的扉頁上,你
選用“①,②”兩句古詩文來描繪江南之景。(本試卷中
出現的句子除外)
【答案】①.海日生殘夜②.得之心而寓之酒也③.
幾處早鶯爭暖樹④.誰家新燕啄春泥
【解析】
本題考查古詩文名句默寫。
默寫題作答時,一要透徹理解詩文內容;二要認真審題,找出符
合題意的詩文句子;三是答題內容要準確,做到不添字、不漏字、不
寫錯字。
①②句注意“生、殘、寓”等字的正確書寫。③④句只要是描寫
描繪江南之景句子即可。例一: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
例二: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例三:正是江南好風景,
落花時節又逢君。
(二)(共6分)
閱讀《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完成下面小題。
白雪歌送武判官歸京
北風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飛雪
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
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
將軍角弓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
瀚海闌干百丈冰,愁云慘淡萬里凝
中軍置酒飲歸客,胡琴琵琶與羌笛
紛紛暮雪下轅門,風掣紅旗凍不翻
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
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
9.根據你的理解,在下面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送別前,來自南方的詩人用一個“_____"字,寫出了見到北地雪
景時的驚奇之情;餞別時,他面對“紛紛暮雪”,感受到了北地
的特點;臨別時,詩人用一個“_____"字,表現了冰天雪地、路途
艱難;送別后,他又借雪景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
10.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中“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
長江天際流”,與本詩“山回路轉不見君,雪上空留馬行處”都寫出了
對友人的依依惜別之情。請仿照示例,從李白詩句中選擇一個意象,
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借助意象來表達情感的。
示例:岑參詩句中寫到“馬行處”,指的是馬走過的痕跡。此時
的馬蹄印由近及遠,逐漸消失在詩人的視野中。看到馬蹄印就像看到
友人漸行漸遠的身影,離愁別緒涌上心頭。詩人借助“馬行處”傳達
對友人的惜別之意和因朋友返京而產生的闊悵之情。
【答案】9.①.忽/即②.奇寒③.滿
10.示例:李白詩句中寫到“長江’,江水滔滔不絕,流向天際,
如綿長的情感。友人乘船已經遠去,詩人憑欄目送,將依依惜別友人
的不舍之情寄托在滔滔的江水之中。
【解析】
【分析】
【9題】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1)根據題干“送別前,來自南方的詩人用一個‘'字,
寫出了見到北地雪景時的驚奇之情”的提示,找到“風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飛雪。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結合詩意“北
風席卷大地吹折了白草,塞北的天空八月就飄降大雪。仿佛一夜之間
春風吹來,樹上有如梨花爭相開放。"可知,用"即”和“忽”表現了
作者見到北地雪景時的驚奇之情。
(2)根據題干“餞別時,他面對‘紛紛暮雪’,感受到了北地的
特點”的提示,找到“散入珠簾濕羅幕,狐裘不暖錦衾薄。將軍角弓
不得控,都護鐵衣冷難著”,結合詩意“雪花飛進珠簾沾濕了羅幕,
狐裘不保暖蓋上錦被也嫌單薄。將軍戰士們冷得拉不開弓,鎧甲凍得
難以穿上“可知,北地的特點是:奇寒。
(3)根據題干“臨別時,詩人用一個''字,表現了冰天雪地、
路途艱難;送別后,他又借雪景委婉地表達了對友人的深情”的提示,
找到“輪臺東門送君去,去時雪滿天山路J,結合詩意“輪臺東門外
歡送你回京去,你去時大雪蓋滿了天山路”可知,一個“滿”字,表
現了冰天雪地、路途艱難。
【10題】
本題考查仿寫(意象理解)。從李白《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詩句中選擇一個意象,仿照示
例,簡要分析詩人是如何借助孤帆意象來表達情感的即可。
示例:李白詩句中寫到“孤帆”指的是友人遠去的船只,逐漸消
失在詩人的視野白的目光望著帆影,一直看到帆影逐漸模糊,消失在
碧空的盡頭,可見目送時間之長。作者借“孤帆”這一意象表現了對
朋友的一片依依惜別之情。
(三)(共7分)
閱讀《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完成下面小題。
①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
自筆錄,計日以還。天大寒,硯冰堅,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錄畢,
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既加冠,
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
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余立侍左右,
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敢出一
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②當余之從師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窮冬烈風,大雪深數
尺,足膚軟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勁不能動,媵人持湯沃灌,以衾
擁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無鮮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
被綺繡,戴朱纓寶飾之帽,腰白玉之環,左佩刀,右備容臭,炸然若
神人;余則縊袍敝衣處其間,略無慕艷意,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
之奉不若人也。蓋余之勤且艱若此。
11.下列詞語中的“益”與“益慕圣賢之道”中的“益”意思相
同的一項是()
A.斟酌損益B.精益求精C.延年益壽D.有所廣益
12.對“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中“足樂者”
的理解,下列句子中正確的一項是()
A.指讀書學習。心中有“足樂者”,道出了作者精神生活上的富
足。
B.指口體之奉。心中有“足樂者”,透露出衣食的充足讓作者快
樂U
C.指縊袍敝衣。心中有“足樂者”,反映作者不覺得物質生活清
苦。
D.指眾人羨慕。心中有“足樂者”,表現了受人崇拜后心靈的滿
足。
13.根據《送東陽馬生序》(節選)和下面材料,在后面語段中
的橫線上填寫恰當的內容。
愿①之言曰:“窮居而野處,升高而望遠,坐茂樹以終日,濯清
泉以自潔。采于山,美可茹②;釣于水,鮮可食。起居無時,惟適之
安。與其有譽于前,孰若無毀于其后;與其有樂于身,孰若無憂于其
心。車服不維③,刀鋸④不加,理亂⑤不知,黜陟⑥不聞。大丈夫不
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昌黎聞其言而為之歌曰:“膏⑦吾車
兮秣⑧吾馬,從子于盤⑨兮,終吾生以徜徉!”
(選自韓愈《送李愿歸盤谷序》,有刪改)
注:①愿:李愿,唐時隱士。②茹:吃。③車服不維:沒有官職
的束縛。④刀鋸:代指刑罰。⑤理亂:指國家的安寧與動亂。⑥黜陟:
官職的升降。⑦膏:油脂,這里用作動詞,指用油脂潤滑。⑧秣:喂
養。⑨盤:盤谷,李愿隱居之地。
贈序大多屬于臨別贈言性質的文章。這類文章在贈人以言的同時,
也往往抒發作者的某些情志或心懷。選段中,宋濂向馬生講述自己幼
時求書,成年后的經歷,來勸勉他要刻苦學習。韓愈則是借李
愿對生活的描述,表達自己“"的愿望。
【答案】11.B12.A
13.①.求學、從師②.隱居生活、大丈夫不遇于時者
③.從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
【解析】
(11題】
本題考查重點文言詞語在文中的含義。解釋詞語要注意理解文言
詞語在具體語言環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詞性活用、古今異義等現
象。
“益慕圣賢之道”中的“益”意思是更加。
A.“斟酌損益”句意:斟情酌理,掌握分寸。益:增加;
B.“精益求精”句意:好了還求更好。益:更加;
C.“延年益壽”句意:增加歲數,延長壽命。益:增加;
D.“有所廣益”句意:收到更多的成效。益:好處、成效;
故選Bo
【12題】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意思是:因為心中有
足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足樂者”
意思是:自己感到快樂的事,這里指學習。表達了作者精神生活上的
富足。
故選Ao
【13題】
本題考查內容理解。
(1)根據題干“選段中,宋濂向馬生講述自己幼時求書,戌年
后的經歷”的提示,找到①段“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
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執經叩問”和②段“當余之從師
也,負篋曳屣行深山巨谷中……”可知,寫的是求學、從師的經歷;
(2)根據題干“韓愈則是借李愿對生活的描述”的提示,找到材
料“窮居而野處,……大丈夫不遇于時者之所為也,我則行之”(他
居住在窮荒山野的地方……(這就是)不被時代賞識的大丈夫的所作
所為,我就去做這樣的事)可知,生活是隱居生活(大丈夫不遇于時
者)
(3)根句題干“韓愈則是借李愿對生活的描述,表達自己''
的愿望“,找到材料“昌黎聞其言而為之歌曰:'膏吾車兮秣吾馬,從
子于盤兮,終吾生以徜徉!'”(韓愈聽了李愿的話,為他作了一首歌,
歌詞說:“給我的車軸加油啊,用飼料喂飽我的馬,跟隨您到盤谷去
啊,終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可篩選出:從子于盤兮,
終吾生以徜徉!
【點睛】參考譯文:
《送東陽馬生序》(節選)
我年幼時就非常喜歡讀書。家境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常向
藏書的人家求借,親手用筆抄錄,計算著日期按時送還。冬天非常寒
冷,硯臺里的墨汁都結了冰,手指凍得不能彎曲和伸直,也不放松抄
錄書。抄寫完畢后,便馬上跑去還書,不敢稍微超過約定的期限c因
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書借給我,于是我能夠遍觀群書。成年以后,我
更加仰慕古代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游,
曾經快步趕到數百里以外,拿著經書向鄉里有道德學問的前輩請教。
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弟子擠滿了他的屋子,他的言辭和臉色從未稍變
得緩和。我站著陪侍在他左右,提出疑難,詢問道理,俯下身子,側
著耳朵恭敬地請教;有時遇到他大聲訓斥,我的表情更加恭順,禮節
更加周到,不敢說一個字反駁;等到他高興了,則又去請教。所以我
雖然愚笨,但最終獲得不少教益。
當我外出求師的時候,背著書箱,拖著鞋子,行走在深山峽谷之
中。隆冬時節,刮著猛烈的寒風,雪有好幾尺深,腳上的皮膚因寒冷
干燥裂開都不知道c回到客舍,四肢僵硬不能動。服侍的人拿著熱水
為我洗浴,用被子裹著我,很久才暖和起來。寄居在旅店里,旅店老
板每天供應兩頓飯食,沒有魚肉類美味佳肴的享受。同客舍的人都穿
著華麗的綢緞衣服,戴著用紅色帽帶和珠寶裝飾的帽子,腰間懸掛著
白玉環,左邊佩戴寶刀,右邊掛著香囊,光彩照人,像神仙一樣;我
卻穿著破舊的衣服處于他們之間,但我毫無羨慕之心。因為心中有足
以快樂的事情,所以不覺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別人。我求學的辛勤
和艱苦大概就是像這個樣子。
《送李愿歸盤谷序》
李愿說:“他居住在窮荒山野的地方,可以登高望遠,可以整日
坐在繁茂的樹下,可以用清泉洗滌以自我潔凈。從山上采來的水果,
甜美可食:從水中釣來的魚蝦,鮮嫩可口。作息沒有定時,只求安定
舒適。與其當面受到稱贊,哪里比得上背后不受毀謗;與其身體受到
享樂,哪里比得上心中沒有憂慮。不受官職的約束,也不受刑罰的懲
處。既不了解國家的治亂,也不打聽官吏的升降。(這就是)不被時
代賞識的大丈夫的所作所為,我就去做這樣的事J韓愈聽了李愿的
話,為他作了一首歌,歌詞說:“給我的車軸加油啊,用飼料喂飽我
的馬,跟隨您到盤谷去啊,終我一生要在那里自由自在地游逛。"
三、名著閱讀(共5分)
14.人生不可避免地會受到他人的影響。請從《朝花夕拾》《西
游記》《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任選一個人物,說說他受到了作品中
哪位人物的積極影響。(要求:寫出所選人物及影響他的人和事,以
及產生的積極影響,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1:《朝花夕拾》中魯迅先生受到壽鏡吾先生的積
極影響。壽鏡吾先生方正、質樸、博學,在三味書屋中對學生嚴格要
求又不乏慈愛。他的言傳身教讓魯迅先生領略到了知識的魅力和師道
的尊嚴,激發了魯迅先生對知識的渴求和對傳統文化的濃厚興趣,促
使魯迅先生在文學道路上不斷探索,追求真理。
示例2:《西游記》中豬八戒受到孫悟空的積極影響。孫悟空本
領高強、機智勇敢,在降妖除魔的過程中,豬八戒多次見識到孫悟空
的厲害和擔當。這讓原本有些好吃懶做、膽小怕事的豬八戒也慢慢變
得勇敢起來,會在關鍵時刻協助孫悟空,并且對取經之事也更加上心,
逐漸成長和改變。
示例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保爾受到了朱赫來的影響。
朱赫來是保爾的精神導師,他教保爾拳擊,培養了保爾樸素的革命熱
情。保爾在朱赫來的影響下參加了紅軍,成了勇敢的士兵,最終戌長
為具有鋼鐵般意志的革命英雄。
【解析】
本題考查對名著內容的把握。答題要注意結合名著中相關的人物、
情節進行分析,重點闡述積極影響,體現出對該人物成長的重要推動
作用。
《朝花夕拾》原名《舊事重提》,是現代文學家魯迅的散文集,
此文集作為“回憶的記事”,多側面地反映了作者魯迅青少年時期的
生活,形象地反映了他的性格和志趣的形成經過。前七篇反映他童年
時代在紹興的家庭和私塾中的生活情景,后三篇敘述他從家鄉到南京,
又到日本留學,然后回國教書的經歷;揭露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種
種丑惡的不合理現象,同時反映了有抱負的青年知識分子在舊中國茫
茫黑夜中,不畏艱險,尋找光明的困難歷程,以及抒發了作者對往日
親友、師長的懷念之情
《西游記》是中國古代第一部浪漫主義章回體長篇神魔小說。該
小說主要講述了孫悟空出世,跟隨菩提祖師學藝及大鬧天宮后,遇見
了唐僧、豬八戒、沙僧和白龍馬,西行取經,一路上歷經艱險,降妖
除魔,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終于到達西天見到如來佛祖,最終五圣
成真的故事。該小說以“玄奘取經”這一歷史事件為藍本,經作者的
藝術加工,深刻地描繪出明朝時期的社會生活狀況。
《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是前蘇聯作家尼古拉?奧斯特洛夫斯基所
著的一部長篇小說,于1933年完成。該小說通過記敘保爾?柯察金
的成長道路告訴人們,一個人只有在革命的艱難困苦中戰勝敵人也戰
勝自己,只有在把自己的追求和祖國、人民的利益聯系在一起的時候,
才會創造出奇跡,才會成長為鋼鐵戰士。
示例1:《朝花夕拾》中的迅哥兒受到長媽媽的積極影響。長媽
媽不辭辛勞為迅哥兒尋來他心心念念的《山海經》,這不僅讓迅哥兒
感受到無盡的關愛與溫暖,更讓他明白了真誠待人的重要性,這份善
良也促使迅哥兒日后始終對他人懷有善意和溫情,以一顆溫暖的心對
待世界。
示例2:《西游記》中的孫悟空受到唐僧的積極影響。唐僧始終
秉持慈悲為懷的信念,面對孫悟空的頑劣也從不放棄,那堅定的取經
信念深深感染了孫悟空,使他從一個肆意妄為的石猴逐漸變得有責任
感和擔當,懂得了守護的意義,從而一心一意護唐僧西行,最終修得
正果。
示例3:《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中的冬妮婭受到保爾的積極影響。
保爾充滿熱情與堅毅,他對革命事業的執著追求和頑強拼搏的精神,
讓冬妮婭看到了不一樣的世界和人生意義。這促使冬妮婭從一個只關
注自己生活的富家小姐,逐漸開始思考更廣闊的社會與人生,變得更
加理解和尊重他人,對生活也有了新的認知和追求。
四、現代文閱讀(共24分)
(一)(共7分)
閱讀下面材料,完成下面小題。
材料一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保護好、
傳承好、利用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具有重要意義。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
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3年便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
間傳統文化保護法(草案)》。隨后,各級地方政府也陸續出臺了相關
地方法規。2004年,我國正式加入了聯合國《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
公約》,先后設立23個國家級文化生態保護區,實施非遺紀錄工程、
中國傳統工藝振興計劃、中國非遺傳承人研培計劃、曲藝傳承發展計
劃等。近期出臺的《關于進一步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的意見》
《“十四五”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規劃》等文件,為做好新時代非遺
保護工作明確了目標、方向和主要任務。黨和政府的舉措有效推動了
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目前,我國已成為世界上擁有世界非
遺數量最多的國家。
材料二
2022年,僅陜西地區非遺短視頻播放量就達141億次,非遺直
播觀看量高達5.4億次。數字化時代,借助網絡傳播手段,不僅最大
限度提升了各類非遺的社會能見度和知曉度,還為非遺融入現代設計
元素提供便利。如貴州統籌搭建了全球設計師開放平臺和苗繡素材庫,
收集了上萬種素材資源。這些素材激發了設計師將苗繡與現代時裝成
功“嫁接”的靈感,為苗繡技藝找到了新的生存土壤。此外,非遺與
數字藏品、游戲、動漫、網絡文學等相融合,為年輕人打造了嶄新的
具有生活意義的共同空間,破解了非遺傳承后繼無人的難題。我們驚
喜地看到,O數字化正在打造、革新著非遺的形態與生態,
助力非遺的傳播與發展。
圖1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統計圖
圖2非遺傳承人年齡分布圖
材料三
在不少學校的“開學第一課“中,非遺文化唱起了主角。或讓孩
子體驗舞龍項目,或讓孩子剪紙、做燈籠,或讓孩子觀賞木偶戲,或
把非遺傳承人請進學校,與孩子零距離交流……很多學校還開設各類
社團,把非遺與美育、德育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系統、規范地接觸
非遺文化,在豐富的實踐中感受文化精髓。不少學校還以信息技術賦
能非遺課程,用智能化手段開展美育浸澗行動。有的學校建設了非物
質文化遺產互動體驗場館,讓孩子們更好地探索美、感受美、享受美。
非遺課程進入校園,加大了非遺傳播普及力度,促進了優秀傳統文化
保護傳承與現代教育體系深度融合。
15.根據以上三則材料,下列說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項是()
A.非遺保護工作在有計劃、有目標、有方向中推進。
B.借助互聯網手段,可以提升各類非遺的社會能見度和知曉度。
C.“開學第一課”使學生更加系統、規范地學習、傳承非遺文化。
D.非遺文化互動體驗館的活動讓學生有了更好的審美體驗。
16.根據材料二的文字內容和圖1、圖2的信息,在文中的橫線
處補寫內容。
17.從上述三則材料中可以看出,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
取得顯著成績的原因是、、o(每空不超過10個
字)
【答案】15.C16.示例: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總
體上升,且中青年占大多數。
17.①.黨和政府高度重視②.數字化助力發展
③.非遺課程進校園
【解析】
【15題】
本題考查信息篩選與辨識。
C.說法不符合文意。根據材料三“在不少學校的‘開學第一課'
中,非遺文化唱起?主角……很多學校還開設各類社團,把非遺與美
育、德育結合起來,讓學生更加系統、規范地接觸非遺文化,在豐富
的實踐中感受文化精髓”可知,“開學第一課"使學生更加系統、規范
地接觸非遺文化,在豐富的實踐中感受文化精髓,而非“使學生更加
系統、規范地學習、傳承非遺文化
故選C。
【16題】
本題考查圖文轉換。
根據材料二圖1“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統計圖"中
“2009年“約700人、“2012年"約500人、“2018年”約1100人、
“2022年”約3100人,可知,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總
體成上升趨勢;
根據材料二圖2“非遺傳承人年齡分布圖"中"20-30歲”占
“16.67%"、“31-40歲”占“32.35%"、“41-50歲”占“22,55獷、“51-60
歲”占“19.61%”、“61歲及以上”占'8.82%可知,非遺傳承人中青年
占大多數。
據此分析,可補寫為:國家級非遺代表性項目傳承人數量總體上
升,且中青年占大多數。
【17題】
本題考查內容概括。
根據材料一“黨和政府高度重視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工作,2003
年便出臺了《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族民間傳統文化保護法(草案)》……”
可概括為:黨和政府高度重視;
根據材料二“數字化時代,借助網絡傳播手段,不僅最大限度提
升了各類非遺的社會能見度和知曉度,還為非遺融入現代設計元素提
供便利……數字化正在打造、革新著非遺的形態與生態,助力非遺的
傳播與發展”可概括為:數字化助力發展;
根據材料三“非遺課程進入校園,加大了非遺傳播普及力度,促
進了優秀傳統文化保護傳承與現代教育體系深度融”可概括為:非遺
課程進校園。
(二)(共10分)
閱讀《情動紅光溝》,完成下面小題。
情動紅光溝
馬婷
①大巴車在秦嶺山間疾馳,駛進一條狹長的山谷。它叫紅光溝。
我遲了近六十年才走到這里,見到他們留下的痕跡,一磚一墻、一字
一符仿佛都在訴說著那段時光。
②六十年前,紅光溝還不叫紅光溝。那一年,陜西鳳縣,大山包
裹著的安河溝,來了一支隊伍。他們在這片靜謐荒蕪的溝壑間踏勘。
而后,這條狹長的溝被賦予一項特殊的使命,連帶著山,山上的石、
樹,都有了榮光。一撥撥三線建設先行者涌入這條溝,一路風塵仆仆,
迎面而遇,是望不到邊際的荒蕪。鳳州似乎也有些赧然①,于是呼喚
山間的花兒使勁地開,呼喚鳥兒使勁地鳴,來迎接這群舍己忘私遠道
而來的人。他們有的曾留洋,有的是北京、上海等地航天單位的青壯
年職工和家屬,有的是軍工院校的畢業生……或許不久之前還在大城
市生活工作,轉眼就響應號召,來到這大山深處耕耘。
③大批來自全國各地的科研人員和工程建設人員駐扎在這里,日
夜連軸,開山掘洞。應著“發展航天,動力先行”的口號,如今中國
航天科技集團第六研究院的前身基地一點一滴成形。為了盡快投入運
行,最初的建設者根本顧不得好好修建居所,幾十塊土坯摞在一起,
加以麥草,便成了鋪。臨時帳篷、簡易房、茅草屋……白天忙碌,夜
晚疲累,顧不得狼嚎陣陣,亦酣然入睡。困難時期,經費緊張,為了
盡量保障工程,山中生活更加艱苦。到了飯點,漫山盡是拿著黑面或
玉米面饅頭的專家和工人。航天動力的種子便這樣隨著千辛萬苦的一
鍬一土,在山溝萌芽。這里也成立了紅光公社,紅光溝隨之成為基地
所在的代名詞,在許多人記憶中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④這里是中國抗天液體火箭發動機的“搖籃”。其中上下三層、
面積超過六千平方米的201洞歷經數年日夜挖掘修筑而成。從起初一
塊淬火保護用的生鐵屑都要從北京運送來,到手拉肩扛地安裝、改造
設備,直至調試、開始一項項試驗,眾多建設者把半生歲月交付給了
它。那時,洞內試驗用電負載特別大,為了不影響周邊白天的用電,
研發試驗通常在晚上進行。每到夜半,洞內便響起陣陣轟鳴聲。這洞
如今已然靜謐,但踏入其中,仿佛穿越時空隧道,那夜里試驗的轟鳴
聲似乎還在耳畔回響。觸摸這洞墻,好像尚有余溫。當年墻壁上的隔
音顆粒將轟鳴聲盡量阻在洞內,可能也將人們的歡笑吸納。我在這洞
的一頭眺望,他們好像依舊在另一頭忙碌著,只聽得一聲驚嘆:”成
了!”眾人歡呼的聲音立即回蕩起來。
⑤當年他們寫下的“自力更生,艱苦奮斗”的標語,如今仍清晰
可辨。這些字,不僅寫在基地的墻壁上,亦刻在他們心中。被引為傳
奇的“廁所試驗室”便是一例。當時接到研制任務的專家發現沒有足
夠的試驗場所和設施,河溝邊的一個廁所也被利用起來。而這間臨時
改造出的試驗室竟意外沿用了十多年,并從中飛出有“山中金鳳凰”
之稱的姿態控制發動機。1980年5月,他們歷經無數個轟鳴聲響徹
的深夜研制出的發動機,推舉著我國第一枚遠程運載火箭騰空升起。
試驗取得圓滿成功的喜訊傳來時,秦嶺深處這處山洞里,人們潸然淚
下。過去的點滴涌上心頭,無數個與轟鳴聲相伴的夜終于沒有被辜負。
⑥上世紀70年代后期,溝里的生活條件逐漸好轉,建設也越來
越完善,逐步修建了居民樓。但80年代,當地遭遇罕見洪災,基地
的生產和生活設施也受到毀壞。在艱難的情況下,他們仍全力恢復試
驗和生產,承擔任務不變、研制經費不變、交付周期不變。1993年,
他們又奉命遷至西安,新一代航天人在林立的大樓間繼續無言的杭天
動力之路,紅光溝的榮耀卻并未被掩埋。近六十年前,那批從天南海
北匯聚而來的人在深山中悉心雕琢,使紅光溝不再是無人問津的荒山
深溝。而新的時光里,它作為國家工業遺產,成為弘揚航天精神的文
化園區。
⑦大山用自己的身軀記憶著,巨石將一切銘刻。樹的年輪里有他
們的影子,仿佛存著他們回響的房屋還立在山腳。“特別能吃苦、特
別能戰斗、特別能攻關、特別能奉獻”這20個代表我國載人航天精神
的文字被投射在墻壁上,老一輩航天人用行動詮釋了它的內涵,而今,
又如洪鐘大呂般響徹我的內心。
注:①赧然:形容難為情的樣子,羞鬼的樣子。
18.作者探訪紅光溝文化園區,重溫六十年前三線建設先行者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防水涂料項目投資價值分析報告
- 2025年眼鏡架分析報告
- 2025年電子式金屬、非金屬試驗機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 小學經典文化節活動計劃
- 2025年農網改造升級工程實施評估總結報告
- 2025小學六年級班主任學科提升計劃
- 制造業周轉材料管理與供應計劃
- 2025年抗高血壓藥項目申請報告
- 中國四柱二次液壓舉升機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中國橫式砂光機行業市場前景預測及投資價值評估分析報告
- 2025年高考語文作文終極押題03 關于Deepseek(押題理由+作文真題++審題立意+高分范文)(全國)
- 運動素質知到課后答案智慧樹章節測試答案2025年春浙江大學
- 租房合同范本下載(可直接打印)
- JHA及SCL風險評價方法講解(參考)
- DB11T 1933-2021 人乳庫建立與運行規范
- 1.3.1動量守恒定律課件(共13張PPT)
- 國網北京市電力公司授權委托書(用電)
- 中小學教育懲戒規則(試行)全文解讀ppt課件
- 常暗之廂(7規則-簡體修正)
- 終端塔基礎預偏值(抬高值)計算表格
- 海外醫療服務委托合同協議書范本模板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