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廠尾礦庫工程項目報告書_第1頁
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廠尾礦庫工程項目報告書_第2頁
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廠尾礦庫工程項目報告書_第3頁
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廠尾礦庫工程項目報告書_第4頁
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廠尾礦庫工程項目報告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69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環境影響報告書吉林省卓月環境工程有限公司I1、概述 11.1建設項目的特點 11.2評價目的 11.3評價原則 21、依法評價 22、科學評價 23、突出重點 21.4環境影響評價的工作過程 21.5分析判定相關情況 31、項目分類管理類別 32、相關政策的相符性分析 33、選址合理性 34、規劃相符性初篩 65、環境可行性分析 76、與“三線一單”符合性分析 71.6關注的主要環境問題及環境影響 131.6.1施工期 1.6.2運營期 1.7環境影響評價的主要結論 142、總則 152.1編制依據 15 2.1.2省級法規、規章 162.1.3技術規范 162.1.4有關技術文件 172、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提供的其它相關材料。 2.2評價因子 172.2.1環境影響因素識別 172.2.2評價因子篩選 172.3評價標準 182.3.1環境質量標準 2.3.2污染物排放標準 222.4評價工作等級和評價范圍 252.4.2評價范圍 322.5.1相關規劃 332.5.2環境功能區劃 342.6主要環境保護目標 352.6.1環境敏感性分析 352.6.2污染控制目標及環境保護目標 353、建設項目工程分析 -39-3.1原有項目環評概況 3.1.1采礦項目概況 -39-3.1.2選礦項目概況 483.1.3現有環評批復落實情況 583.1.4現有項目現狀存在的環境問題 3.2建設項目概況 623.2.1建設項目基本概況 3.2.2尾礦相關特性 3.2.3建設內容 3.2.4項目占地 803.2.5主要設備 823.2.6工程組成 823.2.7工程總投資及資金籌措 853.2.8公用工程 853.2.9勞動定員及工作制度 873.3影響因素分析 873.4污染源源強核算 873.4.1施工期污染源分析 873.4.2營運期污染源分析 894、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924.1自然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92 924.1.2生態環境現狀調查與評價 934.2環境保護目標調查 994.3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994.3.1環境空氣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994.3.2地表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004.3.3地下水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014.3.4聲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054.3.5土壤環境質量現狀調查與評價 1065、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115.1施工期環境影響分析 1115.1.1施工期環境空氣影響分析 1115.1.2施工期地表水環境影響分析 1115.1.3施工期聲環境影響分析 1125.1.4施工期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1125.2營運期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1125.2.1營運期環境空氣影響預測與分析 1125.2.2營運期地表水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1175.2.3營運期地下水環境影響預測與分析 1171、區域地下水環境功能 1175.2.5對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的影響分析 1245.2.5營運期聲環境影響預測與評價 1245.2.6營運期固體廢物影響分析 1275.3生態環境影響評價 1275.3.1建設期生態影響分析 1275.3.2運營期生態影響分析 1295.3.3服務期滿后的影響分析 1315.3.4水土流失影響預測分析 1325.3.5土壤環境影響分析 1365.4環境風險 140 1405.4.2尾礦庫環境風險評估情況 1425.4.3環境風險分析情況 1465.4.4環境風險防范措施及應急預案 1505.4.5風險評價結論 1586、環境保護措施及其可行性論證 1596.1施工期環境保護措施 1596.1.1施工期廢氣污染防治措施 1596.1.2施工期廢水污染防治措施 1606.1.3施工期噪聲污染防治措施 1606.1.4施工期固體廢物污染防治措施 1606.1.5施工期環境管理和監控 1606.1.6施工期生態保護措施 1616.2營運期環境保護措施 161 161 162 162 162 1636.2.6生態補償措施 1656.3閉礦期生態保護措施 1666.4地下水污染防治措施及建議 6.4.1源頭控制 1676.4.2分區防控措施 1686.4土壤污染防治措施 1697、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717.1環保投資分析 1717.2環境影響經濟評價 1727.3經濟損益分析 1738、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1748.1環境管理 1748.1.1環境管理機構設置 1748.1.2環境管理職責 1748.1.3環境管理措施 1758.1.4環境管理要求 1758.1.5污染物排放管理要求 1768.1.6環境管理制度 1798.2環境監理 1818.2.1人員設置 1818.2.2環境監理職責 1818.2.3環境監理范圍和內容 1818.3環境監測計劃 1828.3.1施工期環境監測計劃 1828.3.2運營期環境監測計劃 1828.4應急監測 1838.5環保設施竣工驗收 1839、環境影響評價結論 1859.1建設概況 1859.2環境質量現狀 1859.3污染影響與防治措施 1869.3.1施工期 1869.3.2運營期 1879.4生態影響與恢復措施 1889.4.1施工期 1889.4.2運營期 1889.5公眾意見采納情況 1889.6環境風險 1889.7環境影響經濟損益分析 1899.8環境管理與監測計劃 1899.9清潔生產 1899.10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 1899.11環境可行性分析 1899.12綜合結論 18912011年1月,企業委托吉林東北煤炭工業環保研究有限公司編制了《吉林金土2016年1月,企業為建設硫鐵礦采礦配套工程,企業委托吉林省冶金研究院編坡道開拓,將礦山生產規模由26.4×104t/a擴建至66×104t/a,委托吉林昊融技術開發有限公司編制了《吉林金土地有限責任公司硫鐵礦66萬噸擴游接收企業不穩定,導致尾礦渣在廠區堆存。因此企業計劃建設1座尾礦庫,存儲選2、根據工程對區域生態環境影響較大的特點,在調查、分析區域23、評價項目的環保設施、生態保護措施的可行性與可5、針對本工程可能對區域環境的影響程度,提出6、從環境保護角度論證工程選址的合理性,總平面7、通過對環境、經濟的損益分析,論證本項目社會效益通過上述工作,為項目的環保設計和建成投產后環境3屬于鼓勵類中“四十二、環境保護與資源節約綜合利用”中“2.生態環境修復和資源本項目位于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頭道溝村,依據《尾礦設施設計規范》4相關規定《尾礦設施設計規范》尾礦庫庫址選擇應遵守下列原則尾礦庫情況相符性選址要求不應該設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本項目不在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飲用水源保護區范圍內。符合不應該設在國家法律禁止的礦產開采區域。本項目不在國家法律禁止的礦產開采區域。符合不宜位于大型工礦企業、大型水源地、重要鐵路和公路、水產基地和大型居民區上游。本項目尾礦庫工程位于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頭道溝村,項目尾礦庫所在地北側為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選礦廠,本項目尾礦庫主要存儲該選礦廠產生的尾礦渣,為其配套工程。本項目尾礦庫下游1100m處為頭道村四社居民區,共有居民40戶,不屬于大型居民區。北側550m為一景觀水體(水塘),該水體歸屬于本項目的建設單位——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故本項目所在地不位于大型水源地上游。項目所在地無大型工礦企業、重要鐵路、公路及水產基地。本項目不位于大型居民區上游。符合不宜位于居民集中區主導風向的上風側。本項目尾礦庫所在地下風向約為1170m處的南溝屯居民區,共有居民10戶,不屬于居民集中區。本項目廢氣經過采取相應的環境保護措施后能夠達標排放,對其產生的影響較小。符合應不占或少占農田,并不遷或少遷居本項目不涉及占用農田,不涉及搬遷居符合不宜位于有開采價值的礦床上面。不位于有開采價值的礦床上面符合匯水面積小,有足夠的庫容。本項目尾礦庫庫區內匯水面積為1.35km2,總庫容為534.51×104m3,有效庫容為427.61×104m3,匯水面積較小,有足夠的庫容能夠滿足服務期要求。符合上游式濕排尾礦庫有足夠的初、終期庫長。本項目不屬于上游式濕排尾礦庫。符合筑壩工程量小,生產管理方便。本項目筑壩工程量小,生產管理方便。符合應避開地質構造復雜、不良地質現象嚴重區域。本項目地質構造簡單、不在其不良地質現象嚴重區域。符合尾礦輸送距離短,能自流或揚程小。尾礦漿采用管道壓力輸送(約1.12km);輸送距離短,揚程小。符合在同一溝谷內建設兩座或兩座以上尾礦庫時,后建庫設計時相互關系與本項目溝谷中只設置一座尾礦庫。符合5影響。對廢棄的露天采坑及凹地儲存尾礦的,應進行安全性專項論證;對露天采坑下部有采礦活動的,不宜儲存尾礦本項目不涉及露天采坑及凹地儲存尾礦。符合本工程尾礦庫選址符合《尾礦設施設計規范》(GB50863-2013)的要求。序號要求本項目符合性14貯存場和填埋場選址要求4.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填埋場的選址應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法定規劃要求。4.2貯存場、填埋場的位置與周圍居民區的距離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確定。4.3貯存場、填埋場不得選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4.4貯存場、填埋場應避開活動斷層、溶洞區、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響區以及濕地等區域。4.5貯存場、填埋場不得選在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以及國家和地方長遠規劃中的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的淹沒區和保護區之內。4.6上述選址規定不適用于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充填和回填。本項目位于吉林省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頭道溝村,占地性質為林地,不在生態保護紅線范圍內,不占用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且區域不屬于活動斷層、溶洞區、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響區以及濕地運河、渠道、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以及國家和地方長遠規劃中的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的淹沒區和保護區之內。本項目建設地點距離最近的敏感點為北側1100m處的頭道村四社居民區,距離較遠,本項目建設不會對周圍大氣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符合2第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可按下列途徑進行充填或回填作業:a)粉煤灰可在煤炭開采礦區的采空區中充填或回填;b)煤矸石可在煤炭開采礦井、礦坑等采空區中充填或回填;c)尾礦、礦山廢石等可在原礦開采區的礦井、礦坑等采空區中充填或回填。本項目尾礦在新建的尾礦庫內填埋,不涉及列出的三種充填或回填作業方式。不涉及3第Ⅱ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以及不符合8.1條充填或回填途徑的第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其充填或回填活動前應開展環境本底調查,并按照HJ25.3等相關標準進行環境風險評估,重點評估對地下水、地表水及周邊土壤的環境污染風險,確保環境風險可以接受。充填或回填活動本項目將尾礦渣填至新建的尾礦庫內,本項目占地現狀為林地。依據HJ25.3等相關標準及現狀調查可知,各地下水監測點位的監測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T14848-2017)中的Ⅲ類標準。項目區內各監測點各項指標均能達到《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符合6結束后,應根據風險評估結果對可能受到影響的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開展長期監測,監測頻次至少每(GB36600-2018)中的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土壤環境質量良好。占地范圍外各監測點各項指標就能達到《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類用地篩選值。封場后,地下水監測系統應繼續正常運行,監測頻次至少每超出地下水本底水平。土壤每3年監測一次。4不應在充填物料中摻加除充填作業所需要的添加劑之外的其他固體廢物。本項目尾礦庫內填埋的主要為尾礦渣,不使用其他材料。符合5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回填作業結束后應立即實施土地復墾(回填地下的除外),土地復墾應符合本標準9.9條的規定。本項目在填埋結束后進行生態恢復,全部恢復為林地,本環評要求生態恢復實施過程應滿足TD/T1036規定的相關土地復墾質量控制要求,本項目尾礦庫恢復為林地。符合6食品制造業、紡織服裝和服飾業、造紙和紙制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為日常生活提供服務的活動中產生的與生活垃圾性質相近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以及其他有機物含量超過5%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煤矸石除外)不得進行充填、回填作業。本項目尾礦庫內填埋的主要為尾礦渣,不涉及上述要求所提及的物質。不涉及本工程尾礦庫選址符合《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和填埋污染控制標準》(GB18599-2020)的要求。),7民或重要設施,因此該尾礦庫不構成頭頂庫。本項目尾礦庫總壩高為63m,不超過200m,本項目為三等庫,綜上,本項目尾礦庫建設符合《防范化解尾礦庫安全風險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達標。本項目針對特征污染物TSP進行了補充監測,監測結果8點監測因子均符合《地下水質量標準》(GB14848-2017)Ⅲ類水質標準要求,說明項目區域地下水水質良好。根據《2024年吉林省地表水國控斷面水質月報》可知,均能達到《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GB3838-20本項目運營期廢水主要為淋溶水及尾礦渣滲濾液,主要污染物為SS,經回水池行)》(GB36600-2018)中的第二類關要求。水資源:根據吉林省生態用水重點管控管控領域環境準入及管控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性一、全省總體準入要求布局約束禁止新建、擴建《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現行)明確的淘汰類項目和引入《市場準入負面清單》(現行)禁止準入類事項,引入項目應符合園區規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和區域產業準入負面清單要求。列入《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淘汰類的現狀企業,應制定調整計劃。生態環境治理措施不符合現行生態環境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年本)》,本項目為鼓勵類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不屬于《市場準入符合9保護要求、資源能源消耗高、涉及大量排放區域超標污染物的現有企業,應制定整治計劃。在調整、整治過渡期內,應嚴格控制相關企業生產規模,禁止新增產生環境污染的產能和產品。負面清單》(2025年版)禁止準入類事項。強化產業政策在產業轉移過程中的引導和約束作用,嚴格控制在生態脆弱或環境敏感地區建設“兩高”行業項目。嚴格高能耗、高物耗、高水耗和產能過剩、低水平重復建設項目,以及涉及危險化學品、重金屬和其他具有重大環境風險建設項目的審批和備案。老工業城市和資源型城市在防止污染轉移的基礎上,應積極承接有利于延伸產業鏈、提高技術水平、促進資源綜合利用、充分吸納就業的產業,因地制宜發展優勢特色產業。嚴格控制鋼鐵、焦化、電解鋁、水泥和平板玻璃等行業新增產能,列入去產能的鋼鐵企業退出時須一并退出配套的燒結、球團、焦爐、高爐等設備。嚴格控制尿素、磷銨、電石、燒堿、聚氯乙烯、純堿、黃磷等過剩行業新增產能,符合政策要求的先進工藝改造提升項目應實行等量或減量置換。嚴控新建燃煤鍋爐,縣級以上城市建成區原則上不再新建每小時35蒸噸以下燃煤鍋爐。政策要求,不屬于“兩高”。項目不涉及危險化學品使用。項目不涉及燃煤鍋爐建設。符合重大項目原則上應布局在優化開發區和重點開發區,并符合國土空間總體規劃。化工石化、有色冶煉、制漿造紙等可能引發環境風險的項目,以及涉及石化、化工、工業涂裝等重點行業高VOCs排放的建設項目,在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和清潔生產水平要求、滿足污染物排放標準以及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指標前提下,應當在依法設立、基礎設施齊全并具備有效規劃、規劃環境影響評價的產業園區內布設。嚴格落實規劃環評及其批復文件環境準入條件,空氣質量未達標地區制定更嚴格的產業準入門檻。本項目不屬于重大項目,本項目為尾礦庫項目,服務期滿后進行生態恢復,項目建設過VOCs排放。符合進一步優化全省化工產業布局,提高化工行業本質安全和綠色發展水平,引領化工園區從規范化發展到高質量發展、促進化工產業轉型升級。不涉及符合物排控落實主要污染物總量控制和排污許可制度。新建、改建、擴建重點行業建設項目實行主要污染物排放等量或倍量削減替代。嚴格涉VOCs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逐步推進區域內VOCs排放等量或倍量削減替代。本項目為建設尾礦庫項目,對尾礦渣進行填埋,項目建設過程中不涉及VOCs排放。空氣質量未達標地區新建項目涉及的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顆粒物、揮發性有機物(VOCs)排放全面執行大氣污染物特別排放限值。省吉林市永吉縣北大湖鎮,根據生態環境狀況公報》吉林市為環境符合空氣質量達標區。推行秸稈全量化處置,持續推進秸稈肥料化、飼料化、能源化、基料化和原料化,逐步形成秸稈綜合利用的長效機制。不涉及符合推動城鎮污水處理廠擴容工程和提標改造。超負荷、滿負荷運行的污水處理廠要及時實施擴容,出水排入超標水域的污水處理廠要因地制宜提高出水標準。規模化畜禽養殖場(小區)應當保證畜禽糞污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設施的正常運轉。環境風險到2025年,城鎮人口密集區現有不符合防護距離要求的危險化學品生產企業應就地改造達標、搬遷進入規范化工園區或關閉退出,企業安全和環境風險大幅降低。鞏固城市飲用水水源保護與治理成果,加強飲用水水源地規范化建設,完善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建設和相關管理措施,保證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和水源安全。利用要求推動園區串聯用水,分質用水、一水多用和循環利用,提高水資源利用率,建設節水型園區。火電、鋼鐵、造紙、化工、糧食深加工等重點行業應推廣實施節水改造和污水深度處理。鼓勵鋼鐵、火電、紡織印染、造紙、石油石化、化工、制革等高耗水企業廢水深度處理回用。不涉及符合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黑土地保護法》《吉林省黑土地保護條例》實施黑土地保護,加大黑土區水土流失治理力度,發展保護性耕作,促進黑土地可持續發展。本項目不新增占地,不涉及占用耕地。符合嚴格控制煤炭消費。制定煤炭消費總量控制目標,規范實行煤炭消費控制目標管理和減量(等量)替代管理。不涉及高污染燃料禁燃區內,禁止銷售、燃用高污染燃料;禁止新建、擴建燃用高污染燃料的設施。不涉及管控管控要求本項目情況符合性類別根據《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24為鼓勵類項目,項目建設符合國家產業政策。吉林市為環境空氣達標區,本項目廢氣經污染防治措施治理后可以達標排大氣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5年全市PM2.5年均濃度達到30微克/立方米,優良天數比例達到90%;2035年繼續改善(沙塵影響不計入)。結合產業結構調整和城市轉型升級,研究解決結構性污染問題,有計劃地推進重污染企業退城入園。空間布局約束污染物排放管環境質量符合符合控目標放,對大氣環境影響較小。水環境質量持續改善。2025年,全市水環境質量全面改善,劣Ⅴ類水體全面消除,國控考核斷面地表水質量達到或優于Ⅲ類水體比例達到94.7%以上,用水效率明顯提高,生態流量得到基本保障,水污染治理水平及水環境管理水平進一步提高,主要水污染物排放總量持續削減。縣級及以上城市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到或優于Ⅲ類,流域水環境保護水平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相適應。本項目產生的廢水不外排,建設過程中不會對區域環境質量底線造成沖擊。符合污染物控制要求2025年,全市基本消除城市建成區生活污水直排口和收集處理設施空白區,污水收集處理率達到98%。不涉及符合2025年,城市生活垃圾回收利用率達到35%以上,全市建筑垃圾資源化利用率達到100%。項目運行過程中產少,且均能得到妥善處置,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符合資源利用要求水資源2025年用水量控制在24.44億立方米,2035年用水量控制在31.3億立方米。本項目生產過程無需用水。符合土地資源2025年耕地保有量不低于9031.12平方千米;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6191.27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控制在468.38平方千米以內。地,不涉及基本農田。符合能源2025年,煤炭消費總量控制在1382.54萬噸以內。本項目不涉及煤炭使用。其他實施工業綠色生產,促進固體廢物減量和循環利用;推動大宗工業固體廢物資源化利用;逐步解決工業固體廢物歷史遺留問題。推行農業綠色生產,促進主要農業廢棄物再利用。逐步實現畜禽糞污就近就地綜合利用;加大秸稈禁燒力度,推動區域農作物秸稈綜合利用;提升廢舊農膜及農藥包裝廢棄物再利用水平;建立政府引導、企業主體、農戶參與的回收利用體系。推動生活垃圾、建筑垃圾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加強生活垃圾分類。項目運行過程中產少,且都能得到妥善處置,對周圍環境影響較小。符合管控單元管控類型分類貫徹實施國家與吉林省大氣、水污染相關各項標準,深化重本項目尾礦點行業污染治理,推庫建設項目,進國家和地方確定服務期滿后,的各項產業結構調進行生態恢整措施。新、改、擴復。項目建設建項目,滿足產業準符合各項標入、總量控制、排放準及產業結標準等管理制度要構政策要求。求的前提下,實行工業項目進園、集約高效發展。永吉縣一般管控區環境管控單元名稱環境管控單元編碼污染物排放管控ZH220221300013-一般管控本項目情況管控要求符合性符合領域環境準入及管控要求一、松花江流域合理規劃松花江干流沿岸的石油加工、化學原料和化學制品制造、醫藥制造、化學纖維制造、有色金屬冶煉、制漿造紙、紡織印染等產業發展。不涉及符合輝發河、飲馬河、伊通河等重點支流及查干湖、松花湖等重要濕地要實施生態修復、合理建設生態隔離帶。不涉及符合控嚴格執行《吉林省松花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條例》。本項目無生產廢水外排。本項目在采取本環評提出的環境保護措施基礎上不會對周圍水環境造成較大影響。符合推進城鎮污水處理設施及配套管網建設與改造,加快實施雨污分流。現有污水處理廠要適時進行擴容和建設再生水利用工程,因地制宜建設人工濕地尾水凈化工程。不涉及符合加快推進鄉鎮和農村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建設,推進農村生活污水治理。不涉及符合加快入江(河、湖、庫)排污口規范化建設,嚴控入江、河、湖、庫污染源。不涉及符合嚴格控制農業面源污染,推廣測土配方施肥和高效、低毒、低殘留農藥等減量控害技術和統防統治,控制化肥和農藥使用量。不涉及符合加大查干湖農田退水污染防治,推進生態護岸和湖濱生態隔離保護帶建設,形成岸上、水面和水下“立體防護網”。不涉及符合開展規模化養殖場標準化建設,防治畜禽養殖污染。不涉及符合環境風險防控防范沿江環境風險,優化松花江干流和嫩江、輝發河、飲馬河、伊通河等重點江河沿岸現有石油化工、制藥、尾礦庫等高風險行業空間布局,合理布局生產裝置及危險化學品倉儲等設施,做好突發水污染事件的風險防控。不涉及符合加強飲用水水源地環境風險管控,完善風險防控與應急能力建設和相關管理措施,保證飲用水水源水質達標和安全。不涉及符合用要求引導推動造紙、石油化工、玉米深加工等高耗水行業企業實施節水改造和污水深度處理回用,建設節水型企業。不涉及符合統籌流域來水、水利工程與任務,因地制宜實施生態補水。按照流域生態流量調控方案,統籌調控新立城、石頭口門水庫及輝發河上游蓄水、引水等水利工程供水能力和供水任務,保障飲馬河、伊通河、輝發河等重點河流生態流量。不涉及符合落實最嚴格水資源管理制度,嚴控河湖水資源開發強度。不涉及符合排放,且復墾后對區域生態環境改善有一定的積極作用,本項目運營期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尾礦苦干攤揚塵排放,對大氣環境產生一定影的條件下,從資源可持續利用和環境保護方面來看);););););4、《吉林省環保廳轉發環保部關于切實加強風險防范嚴格環境影響);););8、中共吉林省委辦公廳吉林省人民政府辦);););););););););););););污染環節環境要素尾礦庫施工期環境空氣1地表水0地下水0環境噪聲1生態1固體廢物1生產期環境空氣1地表水0地下水1環境噪聲0生態0固體廢物2閉礦期環境空氣0地表水0地下水0環境噪聲0生態正效益固體廢物0注:0—無影響;1—輕度影響;2—中度影響;3—重度影響。地下水:水位、pH、耗氧量、溶解性總固體、總大腸菌群、總硬度、氨氮、硝);土壤環境:pH、砷、鎘、鉻(六價)、銅、鉛、汞、鎳、四氯化碳、氯仿、氯三氯乙烷、1,1,2-三氯乙烷、三氯乙烯、1,2,3-三氯丙烷、氯乙烯、苯、氯苯、1,2-二苯胺、2-氯酚、苯并[a]蒽、苯并[a]芘、苯并[蒽、茚并[1,2,3-cd]芘、萘、氟化);序號污染物項目平均時間GB3095-2012單位濃度限值1SO2年平均60μg/m3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5002NO2年平均4024小時平均1小時平均2003CO24小時平均4mg/m31小時平均4O3日最大8小時平均μg/m31小時平均2005PM10年平均7024小時平均6PM2.5年平均3524小時平均757TSP年平均20024小時平均300地表水功能區》中朝陽水庫壩址-至河口,水質目標為Ⅲ類(非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河段),執行GB3838-2002《地表水環境質量標準》Ⅲ類標準。具體標準值詳見表項目水溫pH值(無量綱)CODBOD5氨氮總磷總氮六價鉻銅砷汞鉛鋅鎘硫化物糞大腸菌群(個/L)石油類溶解氧單位:mg/L,pH除外標準值周平均最大升溫≤1周平均最大降溫≤26~9≤20≤4≤1.0≤0.2≤1.0≤0.05≤1.0≤0.05≤0.0001≤0.05≤1.0≤0.05≤0.2≤10000≤0.05≥5序號1233456789氟化物≤1.0鎳--20鐵0.321錳0.1農業用水”為Ⅲ類地下水,因此區域地下水環境質量執行Ⅲ類標準,序號參數2總硬度3溶解性總固體4氨氮5耗氧量6揮發性酚7硝酸鹽8亞硝酸鹽9鎘14氯化物15六價鉻17細菌總數(個/mL)18總大腸菌群個/L)19氟化物20硫酸鹽21石油烴Ⅲ類標準值6.5-8.5≤450≤1000≤0.2≤3.0≤0.002≤20≤1.00≤0.005≤0.001≤0.3≤0.01≤250≤0.05≤0.01≤100≤3.0≤1.0≤250≤0.3單位:mg/L,pH除外標準來源《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GB/T14848-2017《地下水質量標準》聲環境功能區類別標準值dB(A)晝間夜間3類區6555項目占地范圍內土壤環境執行《土壤環境質準(試行)》(GB36600-2018)于林地和未利用土壤如何選用評價標準問題的回復”:《土壤環境質量農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15618-2018)保護目標主要是食用農產品質量安產品安全,可適用《食用林產品產地環境通用要求》(LY/T),中要求。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序號污染物項目CAS編號篩選值第二類用地重金屬和無機物1砷7440-38-2602鎘7440-43-9653鉻(六價)18540-29-95.74銅7440-50-8180005鉛7439-92-18006汞7439-97-6387鎳7440-02-0900揮發性有機物8四氯化碳56-23-52.89氯仿67-66-30.9氯甲烷74-87-3371,1-二氯乙烷75-34-391,2-二氯乙烷107-06-251,1-二氯乙烯75-35-466順-1,2-二氯乙烯156-59-2596反-1,2-二氯乙烯156-60-554二氯甲烷75-09-26161,2-二氯丙烷78-87-55630-20-61,1,2,2-四氯乙烷79-34-56.820四氯乙烯127-18-4532171-55-6840221,1,2-三氯乙烷79-00-52.823三氯乙烯79-01-62.8241,2,3-三氯丙烷96-18-40.525氯乙烯75-01-40.4326苯71-43-2427氯苯108-90-7270281,2-二氯苯95-50-1560291,4-二氯苯106-46-72030100-41-42831苯乙烯100-42-532108-88-333間二甲苯+對二甲苯108-38-3,106-42-357034鄰二甲苯95-47-6640半揮發性有機物35硝基苯98-95-37636苯胺62-53-3260372-氯酚95-57-8225638苯并[a]蒽56-55-339苯并[a]芘50-32-840苯并[b]熒蒽205-99-241苯并[k]熒蒽207-08-942?218-01-943二苯并[a,h]蒽53-70-344茚并[1,2,3-cd]芘193-39-545萘91-20-37046石油烴--450047pH----污染物無組織監控濃度(mg/m3)標準來源顆粒物GB16297-1996施工期噪聲排放執行GB12523-2011《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本項目建成后營運期執行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3類標準,表2-8建筑施工場界環境噪聲排放限值單位:dB(A)晝間夜間7055表2-9工業企業廠界環境噪聲排放標準(摘錄)單位:dB(類別標準值標準來源晝間6555GB12348-2008根據GB5085.3-2007《危險廢物鑒別標準浸出毒性鑒別》對本項目尾礦渣的鑒采取HJ557-2010固體廢物浸出毒性浸出方法水平振蕩法),浸出試驗所測各項序號浸出液中危害成分濃度限值(mg/L)1銅(以總銅計)2鋅(以總鋅計)3鎘(以總鎘計)14鉛(以總鉛計)55總鉻6鉻(六價)57烷基汞不得檢出18汞(以總汞計)0.19鈹(以總鈹計)0.02鋇(以總鋇計)鎳(以總鎳計)5總銀5砷(以總砷計)5硒(以總硒計)1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氰化物(以CN-計)5“不得檢出指甲基汞<10ng/L、乙基汞<20ng/L”表2-11《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規定限值監測因子標準值分析項目及檢測值mg/LpH(腐蝕性)6-9砷(以總砷計)0.5硒(以總硒計)—鋅(以總鋅計)—鉛(以總鉛計)0.5總鎘(以總鎘計)0.1鎳(以總鎳計)1總鉻六價鉻0.5鈹(以總鈹計)0.005銅(以總銅計)—鋇(以總鋇計)—銀(以總銀計)0.5無機氟化物(不包括氟化鈣)—氰化物(以CN-計)—汞(以總汞計)0.05場別Ⅰ類場要求貯存場和填埋場選址要求1.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貯存場、填埋場的選址應符合環境保護法律法規及相關法定規劃要求。2.貯存場、填埋場的位置與周圍居民區的距離應依據環境影響評價文件及審批意見確定。3.貯存場、填埋場不得選在生態保護紅線區域、永久基本農田集中區域和其他需要特別保護的區域內。4.貯存場、填埋場應避開活動斷層、溶洞區、天然滑坡或泥石流影響區以及濕地等區域。5.貯存場、填埋場不得選在江河、湖泊、運河、渠道、水庫最高水位線以下的灘地和岸坡,以及國家和地方長遠規劃中的水庫等人工蓄水設施的淹沒區和保護區之內貯存場和填埋場技術要求1.一般規定1.1根據建設、運行、封場等污染控制技術要求不同,貯存場、填埋場分為I類場和II類場。1.2貯存場、填埋場的防洪標準應按重現期不小于50年一遇的洪水位設計,國家已有標準提出更高要求的除外。1.3貯存場和填埋場一般應包括以下單元:a)防滲系統、滲濾液收集和導排系統;b)雨污分流系統;c)分析化驗與環境監測系統;d)公用工程和配套設施;e)地下水導排系統和廢水處理系統(根據具體情況選擇設置)。1.4貯存場及填埋場施工方案中應包括施工質量保證和施工質量控制內容,明確環保條款和責任,作為項目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依據,同時可作為建設環境監理的主要內容。1.5貯存場及填埋場在施工完畢后應保存施工報告、全套竣工圖、所有材料的現場及實驗室檢測報告。采用高密度聚乙烯膜作為人工合成材料襯層的貯存場及填埋場還應提交人工防滲襯層完整性檢測報告。上述材料連同施工質量保證書作為竣工環境保護驗收的依據。1.6貯存場及填埋場滲濾液收集池的防滲要求應不低于對應貯存場、填埋場的防滲要求。1.7貯存場除應符合本標準規定污染控制技術要求之外,其設計、施工、運行、封場等還應符合相關行政法規規定、國家及行業標準要求。2.Ⅰ類場技術要求2.1當天然基礎層飽和滲透系數不大于1.0×10-5cm/s,且厚度不小于0.75m時,可以采用天然基礎層作為防滲襯層。2.2當天然基礎層不能滿足2.1條防滲要求時,可采用改性壓實粘土類襯層或具有同等以上隔水效力的其他材料防滲襯層,其防滲性能應至少相當于滲透系數為1.0×10-5cm/s且厚度為0.75m的天然基礎層。入場要求進入I類場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應同時滿足以下要求:a)第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包括第I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經處理后屬于第I類一般工業固體廢物的b)有機質含量小于2%(煤矸石除外),測定方法按照HJ761進行;c)水溶性鹽總量小于2%,測定方法按照NY/T1121.16進行。貯存場和填埋場運行要求1貯存場、填埋場投入運行之前,企業應制定突發環境事件應急預案或在突發事件應急預案中制定環境應急預案專章,說明各種可能發生的突發環境事件情景及應急處置措施。2貯存場、填埋場應制定運行計劃,運行管理人員應定期參加企業的崗位培訓。3貯存場、填埋場運行企業應建立檔案管理制度,并按照國家檔案管理等法律法規進行整理與歸檔,永久保存。檔案資料主要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內容:a)場址選擇、勘察、征地、設計、施工、環評、驗收資料;b)廢物的來源、種類、污染特性、數量、貯存或填埋位置等資料;c)各種污染防治設施的檢查維護資料;d)滲濾液、工藝水總量以及滲濾液、工藝水處理設備工藝參數及處理效果記錄資料;e)封場及封場后管理資料;f)環境監測及應急處置資料。4貯存場、填埋場的環境保護圖形標志應符合GB15562.2的規定,并應定期檢查和維護。5易產生揚塵的貯存或填埋場應采取分區作業、覆蓋、灑水等有效抑塵措施防止揚塵污染。尾礦庫應采取均勻放礦、灑水抑塵等措施防止干灘揚塵污染。6污染物排放控制要求。6.1貯存場、填埋場產生的滲濾液應進行收集處理,達到GB8978要求后方可排放。已有行業、區域或地方污染物排放標準規定的,應執行相應標準。6.2貯存場、填埋場產生的無組織氣體排放應符合GB16297規定的無組織排放限值的相關要求。6.3貯存場、填埋場排放的環境噪聲、惡臭污染物應符合GB12348、GB14554的規定。導則大氣環境》的要求,分別計算污染的最大地面濃度占標率Pi(第i個污染物)Pi=Ci/C0i×100%CIi—采用估算模式計算出第i個污染物的最根據環境空氣影響預測結果,本項目第i個污染物評價工作等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Pmax≥10%二級1%≤Pmax<10%三級Pmax<1%排放源污染物項目一期數值二期數值三期數值無組織揚塵顆粒物Pmax(%)2.782.82D10%(m)///最大落地濃度mg/m32.50E-022.54E-021.30E-02最大落地距離22評價等級二級二級二級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表水環境》(HJ2.3-2018)中規定的評價等級劃分依據,地表評價等級判定依據排放方式廢水排放量Q/(m3/d);水污染物當量數W/(無量綱)一級直接排放Q≧20000或W≧600000二級直接排放其他三級A直接排放Q<200且W<6000三級B間接排放—據。萬m3/d,評價等級為二級。三級A。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中中關于地敏感程度地下水環境敏感特征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在建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以外的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它保護區,如熱水、礦泉水、溫泉等特殊地下水資源保護區。較敏感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包括已建成的在用、備用、應急水源,在建和規劃的飲用水水源)準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未劃定準保護區的集中水式飲用水水源,其保護區以外的補給徑流區;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特殊地下水資源(如礦泉水、溫泉等)保護區以外的分布區等其他未列入上述敏感分級的環境敏感區不敏感上述地區之外的其它地區。注:a“環境敏感區”是指《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分類管理名錄》中所界定的涉及地下水的環境敏感區。項目類別環境敏感程度Ⅰ類項目Ⅱ類項目Ⅲ類項目敏感一一二較敏感一二三不敏感二三三水來源均為本項目所在地西北側的水井(位于本項目側下游位置),供水人數小于1000人,屬分散式飲用水水源地,取水目的層為第四系松散巖類孔隙潛水含水層,本項目參照《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地下水環境》(HJ610-2016)計算公式法α—變化系數,一般取2;徑50m為界,外擴2000天的質點遷移距離范圍作為較敏感區,不《優化評價內容嚴控新增污染<環境影響評價(梁鵬,環境保護部環境工程評估中心,2016.07)可知地下水環境敏感程度判據示(根據《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硫鐵礦選、尾工程(變更)》中給出區域水文通過對本項目所在區域進行實地調查,項目所在地下游88m內無集中式飲用水無除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以外的國家或地方政府設定的與地下水環境相關的其它保本項目所在區域頭道村四社居民生活用水以及本項目生活用水的取水來源均為距離為269m,二期尾礦庫距離水源井距離為360m,三期尾礦庫距離水源井距離為環境敏感程度為不敏感,因此本項目評價工作等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聲環境》(HJ2.4-2021)規定,聲環境評價工作評價工作分級判據評價工作分級判據一級評價范圍內有適用于GB3096規定的0類聲環境功能區域,或建設項目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聲環境保護目標噪聲級增量達5dB(A)以上(不含5dB(A)),或受影響人口數量顯著增加時,按一級評價。二級建設項目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6規定的1類、2類地區,或建設項目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聲環境保護目標噪聲級增量達3dB(A)~5dB(A),或受噪聲影響人口數量增加較多時,按二級評價。三級建設項目所處的聲環境功能區為GB3096規定的3類、4類地區,或建設項目建設前后評價范圍內聲環境保護目標噪聲級增量在3dB(A)以下(不含3dB(A)),且受影響人口數量變化不大時,按三級評價。本項目聲環境影響評價范圍內屬于GB3096-2008規定的3類標準功能區域,項),評價等級判定1、依據建設項目影響區域的生態敏感性和影響程度,評價等級劃分為一級、二級和三2、按以下原則確定評價等級:a)涉及國家公園、自然保護區、世界自然遺產、重要生境時,評價等級為一級;b)涉及自然公園時,評價等級為二級;c)涉及生態保護紅線時,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d)根據HJ2.3判斷屬于水文要素影響型且地表水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的建設項目,生態影響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e)根據HJ610、HJ964判斷地下水水位或土壤影響范圍內分布有天然林、公益林、濕地等生態保護目標的建設項目,生態影響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f)當工程占地規模大于20km2時(包括永久和臨時占用陸域和水域),評價等級不低于二級;改擴建項目的占地范圍以新增占地(包括陸域和水域)確定;g)除本條a)、b)、c)、d)、e)、f)以外的情況,評價等級為三級;h)當評價等級判定同時符合上述多種情況時,應采用其中最高的評價等級。3、建設項目涉及經論證對保護生物多樣性具有重要意義的區域時,可適當上調評價等4、建設項目同時涉及陸生、水生生態影響時,可針對陸生生態、水生生態分別判定評價等級。5、在礦山開采可能導致礦區土地利用類型明顯改變,或攔河閘壩建設可能明顯改變水文情勢等情況下,評價等級應上調一級。6、線性工程可分段確定評價等級。線性工程地下穿越或地表跨越生態敏感區,在生態敏感區范圍內無永久、臨時占地時,評價等級可下調一級。7、涉海工程評價等級判定參照GB/T19485。8、符合生態環境分區管控要求且位于原廠界(或永久用地)范圍內的污染影響類改擴建項目,位于已批準規劃環評的產業園區內且符合規劃環評要求、不涉及生態敏感區的污染影響類建設項目,可不確定評價等級,直接進行生態影響簡單分析。自然公園、生態紅線;本項目不屬于水文要素影響型,且地表水評價等級為三級B;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評價區確定以整個項目區邊界外擴1km的區域,評價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附錄A,本項目屬于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中的采取填埋和焚燒方式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行業類別項目類別Ⅱ類III類Ⅳ類環境和公共設施管理業危險廢物利用及處置采取填埋和焚燒方式的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城鎮生活垃圾(不含餐廚廢棄物)集中處置一般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及綜合利用(除采取填埋和焚燒方式以外的);廢舊資源加工、再生利用其它根據《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土壤環境(試行)》(HJ964-2018),建設項目敏感程度判別依據敏感建設項目周邊存在耕地、園地、牧草地、飲用水水源地或居民區、學校、醫院、療養院、養老院等土壤環境敏感目標較敏感建設項目周邊存在其他土壤環境敏感目標的不敏感其他情況占地規模評價工作等Ⅰ類Ⅱ類Ⅲ類級敏感程度大中小大中小大中小敏感一級一級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較敏感一級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不敏感一級二級二級二級三級三級三級--注:“-”表示可不開展土壤環境影響評價工作(圖2)進行尾礦庫環境風險等級劃分。根據HJ2.2-2018《環境影響評價技術導則-大氣環境》,本項目環境空氣影響評價范圍為邊長為5km的矩形區域,根據本項目自身特點,其大氣評價范圍主要分別考慮生態系統的完整性,評價區確定以整個項目區邊界外擴1km的區域,評價本項目占地及以邊界外擴50m范圍內作為土壤環境評價范圍,評價范圍面積為根據HJ169-2018《建設項目環境風險評價技術導則》,本項目無環境風險評價根據《吉林省主體功能區劃》,本項目所在區域永學發展。”本項目雖屬《吉林省主體功能區劃》中限制開發根據環境空氣功能區分類,本項目所在區域環地表水功能區》中朝陽水庫壩址-至河口,水質目標為Ⅲ類(非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下水質量標準》“地下水化學組分含量中等,適用于集中式生活飲用水水源及工業用綜合考慮項目所在區域現狀,本次劃分為GB3096-2008《聲環境質量標準》3類三級區劃歸屬為:Ⅲ-1-6松花湖洪水調蓄與景項目施工期及生產運營期產生的粉塵、揚塵及噪聲將會對人居環境產生一定影名勝區和其他需要特殊保護的區域,因此本次環評認為該項目生態敏感性屬一般區地表水功能區》中朝陽水庫壩址-至河口,水質目標為Ⅲ類(非飲用水源一級保護區),通過控制廢氣污染源達標排放,使本項目所在區域的環境空氣質量能夠滿足GB3095-2012《環境空氣質量標保護評價區內各層地下水水質不受污染,水量控制尾礦庫內各類設備噪聲級,使廠界噪聲滿足GB12348-2008《工業企業廠界名稱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內容環境功能區相對廠址方位相對廠址距離/m常住人口(人)XY環境空氣126°24′14.053″43°29′56.028″頭道溝四社《環境空氣質量標準》(GB3095-2012)二級標準二類區西北50126°24′53.372″43°30′11.053″頭道溝二社東北60126°25′15.851″43°29′49.655″南溝東北65126°24′54.144″43°30′40.484″劉小屯東北230040126°23′1.980″43°29′31.580″二道溝西北126°22′39.888″43°28′55.582″頭道一社西側126°22′57.655″43°28′53.187″頭道十社西側2200300126°23′26.700″43°28′10.933″頭道十二社西南126°25′43.853″43°29′21.306″劉家溝東側126°26′40.707″43°28′46.081″齊家屯東南2400200126°25′52.968″43°28′20.280″松柏村東南200020126°25′28.867″43°28′6.221″松柏五社東南30126°24′50.089″43°27′49.535″隋家屯南側2020地表水評價范圍內無保護水體境----廠界外1m(GB3096-2008)3類區標準3類區------水126°24′24.095″43°29′23.990″頭道溝集中式水源井(GB14848-93)Ⅲ類標準飲用功能西北--土壤環境項目占地及外擴50m范圍內《土壤環境質量建設用地土壤污染風險管控標準(試行)》(GB36600-2018)林地緊鄰--名稱坐標/保護對象保護內容環境功能區相對廠址方位相對廠址距離/m常住人口(人)XY生態----本項目占地范圍內及邊界外1000m范景觀保護工程占地影響范圍內的生態環境----環境風險126°24′14.053″43°29′56.028″頭道溝四社保護庫區附近環境敏感點的安全西北50126°24′53.372″43°30′11.053″頭道溝二社東北60126°25′15.851″43°29′49.655″南溝東北65126°24′54.144″43°30′40.484″劉小屯東北230040126°23′1.980″43°29′31.580″二道溝西北126°22′39.888″43°28′55.582″頭道一社西側126°22′57.655″43°28′53.187″頭道十社西側2200300126°23′26.700″43°28′10.933″頭道十二社西南126°25′43.853″43°29′21.306″劉家溝東側126°26′40.707″43°28′46.081″齊家屯東南2400200126°25′52.968″43°28′20.280″松柏村東南200020126°25′28.867″43°28′6.221″松柏五社東南30126°24′50.089″43°27′49.535″隋家屯南側2020126°25′8.216″43°27′24.214″蔡家屯東南290090126°22′52.801″43°30′22.579″頭道村七社西北289030土地有限責任公司年采26.4萬t硫鐵礦建設項目環境影響報告書》,并于2011序號分區單位總占地建設情況1采礦場hm29.78工礦用地2工業廣場(礦區范圍外)hm20.0563廢石場hm2未建4道路hm20.58合計hm2項目名稱組成建設情況主體工程礦區范圍0.0978km2,共23個拐點控制/開拓方式設計采用平硐—斜坡道開拓,370m標高以上部分設計采用平硐開拓,370m標高以下部分設計采用斜坡道開拓。開采深度由420米至-67米,井巷工程標高428米至-72米。/通風系統370m中段通風系統:新鮮風流由370m中段進入井下,沖洗各工作面及采場后的污風返入上420m中段回風巷,經1#風井排出地表。1#風井井深50m,井口凈斷面面積4m2。370m以下通風系統:新鮮風流由2#風井進入井下各中段,沖洗各工作面及采場后的污風返入上中段回風巷,經3#風井排出地表。2#風井井深45m,井口凈斷面面積8m2。3#風井井深40m,井口凈斷面面積9.6m2。/產量及服務年限核定開采能力為66×104t/a,服務年限為11.38a。/采礦方法淺孔留礦法、分段空場法、干式充填法/辦公區本次利用選礦廠辦公區,辦公區主要建筑物有門衛、辦公樓、休息樓等。生活區利用原吉林市艷茹托老院的8棟建筑物,為1985年建成,2012年由吉林金土地礦業有限責任公司購買,作為職工宿舍及生活區已有構筑物輔助工程工業廣場工業廣場新建建筑物主要為空壓機室、變電所、倉庫、機修車間等。儲運工程礦石堆場1個礦石堆場,現存實際面積2000m2,堆存高度約5m,堆存量約2.4萬t(8700m3)/廢石堆場占地面積10500m2,設置堆高10m,容積10.5萬m3。未建公用工程給水生活用水由廠區自備水井提供,生產用水來源于礦井涌水。排水礦井涌水回用于生產降塵,多余部分進入選礦廠用于選礦用水;生活污水經有效裝置處理,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后排入目前未建設污水處理裝置鴉鵲河。供熱采用電采暖供電電源由當地電網供給工作制度勞動定員300人,年工作天數為330d,每天3班,每班8h。/序號設備名稱單位數量功率工作備用合計(Kw)1YGZ-90氣動鑿巖機臺224配TJ-25型鑿巖臺架2YT27型鑿巖機臺448/3YSP45上向鑿巖機臺448/4鑿巖臺車臺10160柴油5WJ-2鏟運機臺11263柴油6WJD-2鏟運機臺3147572JPB-30電耙臺213308扒渣機臺112799PZ-5A型砼噴機臺101/BQ100型裝藥器個112/JK58-1No4局扇臺55.5/JK58-1No4.5局扇臺73/ZLJ-350探水鉆機臺1125.5/(1)給水①生活用水本項目全廠共計勞動定員300人,生活用水量約為24m3/d(7920m3/a);食堂用水量約為4.5m3/d(1485m3/a生活用水水源由廠區自備水井提供。②生產用水本項目生產用水為地下開采鑿巖、爆破、除塵用水,正常期用水量為50m3/d,汛期用水量為30m3/d,由采場涌水提供。(2)排水現有采礦項目全廠共計勞動定員300人,廢水產生量為22.8m3/d(7524m3/a生活污水與選廠生活污水經有效裝置處理,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后排入鴉鵲河。現有采礦項目全廠生活用水水平衡詳見圖3-1。損失5.728.522.8經處理后排入鴉鵲河單位:m3/d圖3-1現有采礦項目全廠生活用水水量平衡圖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提供材料及相關數據可知,正常生產期涌水量為490m3/d(20.4m3/h)。礦井涌水在井下水倉沉淀后排至地表410m標高400m3高位水池,部分用于采礦鑿巖、爆破、堆場以及道路降塵,用水量約為50m3/d,多余部分進入選礦廠作為選礦用水。礦井涌水正常生產期水平衡詳見圖3-2。濕式鑿巖5地面降塵5損失550490沉淀48520礦井涌水50490沉淀48520礦井涌水高位水池4905435堆場降塵5435選礦廠道路降塵損失5損失20損失5單位:m3/d根據開發利用方案提供材料及相關數據可知,汛期礦井涌水量為920m3/d(38.3m3/h)。礦井涌水在井下水倉沉淀后排至地表410m標高400m3高位水池,部分用于采礦鑿巖、爆破降塵,用水量約為30m3/d,多余部分進入選礦廠作為選礦用礦井涌水920920沉淀損失9911高位水池881選礦廠3020濕式鑿巖爆破降塵損失20單位:m3/d量為1064.7m3/a,11.2m3/d。在廢石場下游設置排水溝,將淋溶水導入沉淀池(損失0.2 淋溶水11.211.2沉淀池11.0選礦廠單位:m3/d在礦區西北側Ⅳ號勘探線附近352.7m標高處下掘斜坡道,從斜坡道口到220m370m標高以上利用現有370m平硐開拓,在420m標高設回風平硐,負責370m本項目生活污水產生量為13.7m3/d(4514m3/a),全廠生活污水產生量為22.8m3/d(7524m3/a經有效裝置處理,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正常生產期涌水量為490m3/d,汛期涌水量為920m3/d,礦淀后排至地表410m標高400m3高位水池降塵,正常期用水量約為50m3/d,汛期用水量約為30m3/比調查可知,無組織排放量約為0.6t/a,排放濃度約為0.14-0.76mg/m3,滿足定期派專人進行路面清掃、灑水,以減少道路揚塵,的初始濃度為2.5mg/m3。要求企業食堂安裝集氣罩及去除率不低于60%油煙凈化設施,經處理后,食堂油煙排放濃度為1.0mg/m3,油煙排放量為0.0048t/a,滿足GB18483-2001《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中的油煙排放標準(2mg/m3高于樓頂排程產生的,大多在95—115dB(A)之間。經核算,建設項目廠界噪聲預測值<50dB4t類別污染源名稱污染物名稱產生量(t/a)排放量(t/a)排放去向廢氣采礦通風粉塵3.90.59回風井有組織排放爆破廢氣NO22.40.36回風井有組織排放廢石場粉塵40.6堆場無組織排放道路運輸粉塵20.3道路無組織排放食堂油煙0.0120.0048集氣罩+去除率不低于60%油煙凈化設施+高于樓頂排放廢水生活污水廢水量75247524經有效裝置處理,出水水質滿足《污水綜合排放標準》(GB8978-1996)中一級排放標準后排入鴉鵲河。COD1.880.75BOD5SS0.53NH3-N礦井涌水廢水量2197000經沉淀后部分用于采礦鑿巖、爆破、堆場以及道路降塵,多余部分進入選礦廠作為選礦用水。COD3.290BOD50.430SS0NH3-N0.020淋溶水廢水量1064.70經沉淀后進入選礦廠作為選礦用水。COD0.0210BOD50.00430SS0.210NH3-N0.00010固體廢物礦山開采廢石8.6×1040運往廢石場堆存沉淀池污泥0運往廢石場與項目廢石一并堆存于廢石場內。職工生活垃圾4545交由環衛部門運至城鎮垃圾場填埋處理。食堂餐飲泔水450交由有處理資質的單位定期處理廢油脂0.50交由有處理資質的單位定期處理機修車間廢機油0.10送有危險廢物處理資質的單位進行處理/處置。廳的批復,文號為吉環審字[2016]21號。2020年9月企業委托吉林省卓月環境工程工程類別名稱工程組成主體工程選礦廠選礦工藝為浮選,選礦規模為2000t/d(66萬t/a)。服務年限為尾礦渣處理本項目尾礦漿經過壓濾處理后尾礦渣暫存于防滲堆場定期外賣給吉林金隅冀東環保科技有限公司。配套工程尾礦輸送管網地上管線,輸送管線由選礦廠主廠房浮選跨到新增濃密機內,長度為405m,內徑為300mm。回用水管網地上管線,輸送管線由廢水罐到選礦廠球磨工序,長度為405m,內徑為300mm。道路利用現有道路及采礦區道路,可以通滿足生產需要。公用工程供、排水設置1個1100m3新水高位水池,礦區生產水源取自鴉鵲河,外部來水經生產新水管道提升至新水高位水池;設置一個1400m3低位回用水循環水池,供選廠生產設施循環使用;生活污水現排入防滲化糞池后定期清掏,利用槽車運至周圍農戶做農肥。供電現有選礦區已有10kV架空線路通過,可作為選區供電電源,滿足項目建成后用電需求供熱由1臺2t/h的生物質鍋爐提供,鍋爐煙氣經布袋除塵器處理后,通過30m高排氣筒達標排放。輔助工程機修及倉庫對選礦車輛、設備等進行維修和存放。危險廢物暫存間在機修車間內單獨設置,用于存放危險廢物(檢化驗廢水、廢機油),并且按照《危險廢物貯存污染控制標準》GB18597-2001設計施工,地面、裙角防滲,設置警示標志。環保工程除塵站選礦粉塵經過集氣收集后經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過高為18m的排氣筒達標外排。排水溝選礦廠區四周設排水溝,收集廠區地面排水,總長度為600m。收集后的地面排水直接排放。其他工程礦石堆場本項目不設原礦堆場,礦石直接經車運至原礦倉進選礦破碎序號設備名稱規格及型號單位數量位置1重型板式給礦機1100×6000臺1破碎車間2顎式破碎機PE750×1060臺1破碎車間3西蒙斯中碎圓錐破碎機5.5(BZX-BZ)臺1破碎車間4西蒙斯細碎圓錐破碎機7(BZX-BZ)臺1破碎車間5振動篩2YA2160圓振篩臺1破碎車間6電子皮帶稱B=800臺2破碎車間7布袋除塵器ZC型回轉反吹布袋除塵器臺1除塵站8電動葫蘆CD1-3-18臺1粉礦倉9振動給料機GZ6臺24粉礦倉電動葫蘆CD1-5-18臺1主廠房抓斗臺1主廠房浮選鼓風機C120-1.35臺2主廠房格子型球磨機?2700×4500臺2主廠房旋流器組?500×5臺2主廠房電動單梁起重機Lk=19.5m;Q=16t;臺1主廠房電動單梁起重機Lk=10.5m;Q=10t;臺1主廠房攪拌槽?2000臺1主廠房橋式啟重機Lk=22.5m;Q=30/5t;臺1主廠房浮選機XCF/KYF-2臺3主廠房20浮選機XCF/KYF-8臺主廠房21渣漿泵6/4D-AH臺4主廠房22濃縮機安德里茨?12m高效濃縮機臺1主廠房23濃縮機安德里茨?3m高效濃縮機臺1主廠房24陶瓷過濾機40m2臺4主廠房25陶瓷過濾機臺1主廠房26膠帶輸送機B=1000L=54.6mv=1.25m/s臺1皮帶通廊27膠帶輸送機B=1000L=6.5mv=1.25m/s臺1皮帶通廊28膠帶輸送機B=1000L=30mv=1.25m/s臺1皮帶通廊29膠帶輸送機B=1000L=47.5mv=1.25m/s臺1皮帶通廊30膠帶輸送機B=1000L=70mv=1.25m/s臺1皮帶通廊31膠帶輸送機B=1000L=23.5mv=1.25m/s臺1皮帶通廊32膠帶輸送機B=1000L=29.5mv=1.25m/s臺1皮帶通廊33膠帶輸送機B=1000L=11.5mv=1.25m/s臺5皮帶通廊34深錐濃密機10m,內徑2.5m臺1尾礦處理35深錐濃密機10m,內徑4.0m臺1尾礦處理36過濾機臺1尾礦處理37輸尾礦漿管道300mmm405尾礦輸送38輸廢水管道300mmm405回用水輸送39循環水池有效容積為1400m3座1回用水暫存40新水高位水池有效容積為1100m3座1新水暫存序號材料名稱年消耗量(t/a)來源1礦石--660000全部來自企業采礦廠采場2丁基黃藥69.3外購3丁基銨黑藥7046.2外購42#油6039.6外購5生石灰792外購本項目生活用水量為17.37m3/d,來源于礦區內自打深井。本項目生產用水量為礦區內防滲化糞池,定期清掏做農肥,不外排。篩分,選用2YA2160型圓振篩一臺。),礦漿通過管道,運輸至濃密機內,經濃密機、過濾機處理后,尾礦漿含水率從75%礦石用汽車運至原礦堆場用ZL50型裝載機將礦石堆到原礦儲倉上方,原礦倉下設1100×6000型重型板式給礦機,將礦石給入750×1060型顎式破碎機進行粗碎,顎式后給入陶瓷過濾機,濾餅由膠帶機送至精礦庫。濃密機溢流水回水經泵提升至新建本項目選礦工藝產生的粉塵經集氣罩收集后通過布袋除塵器處理后經過18m高監測日期監測結果mg/m3監測日期監測結果mg/m323.09監測點位排放速率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22.34粉塵2022.7.111#選礦破碎工藝布袋22.34粉塵2022.7.1120.5821.9722.3420.5821.9722.341#選礦破碎工藝布袋除塵器出口1#選礦破碎工藝布袋粉塵2022.7.粉塵2022.7.12除塵器出口1#選礦破碎工藝布袋除塵器出口物)的排放濃度均能滿足《大氣污染物綜合排放標準》(GB16297-1996)中有組織監測日期監測點位檢測結果mg/m3折算濃度mg/m3O2煙氣量煙塵SO2NOx煙塵SO2NOx2022.7.11第一次2#鍋爐煙囪出口22.952426.48286285第二次2#鍋爐煙囪出口22.712725.47306341第三次2#鍋爐煙囪出口22.832425.602763942022.7.12第一次2#鍋爐煙囪出口21.042423.60276512第二次2#鍋爐煙22.132824.36316485第三次2#鍋爐煙21.462924.29336397注:基準氧含量9%鍋爐煙氣各污染物最大排放濃度能夠滿足《鍋爐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采樣日期監測頻次采樣點位監測項目顆粒物2022.7.11第一次項目廠區上風向10m處1#0.106第二次0.148第三次0.107第一次項目廠區下風向10m處2#0.265第二次0.255第三次0.254第一次項目廠區下風向10m處3#0.212第二次0.254第三次0.253第一次項目廠區下風向10m處4#0.249第二次0.268第三次0.242第一次項目廠區下風向10m處5#0.215第二次0.290第三次0.271第一次項目廠區上風向10m處1#第二次0.104第三次第一次項目廠區下風向10m處2#0.285第二次0.284202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