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_第1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_第2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_第3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_第4頁
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八年級下冊語文c版試卷及答案一、積累與運用(共28分)1.下列詞語中加點字的注音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緘默(jiān)蹣跚(pán)锃亮(zèng)迸濺(bèng)B.睥睨(pì)蹣跚(pán)锃亮(zèng)迸濺(bèng)C.緘默(jiān)蹣跚(pán)锃亮(zèng)迸濺(bèng)D.睥睨(pì)蹣跚(pán)锃亮(zèng)迸濺(bèng)2.下列詞語書寫完全正確的一項是()(2分)A.恪盡職守銳不可當張慌失措鞠躬盡瘁B.恪盡職守銳不可當張皇失措鞠躬盡瘁C.恪盡職守銳不可擋張慌失措鞠躬盡瘁D.恪盡職守銳不可擋張皇失措鞠躬盡瘁3.下列句子中加點詞語使用正確的一項是()(2分)A.他雖然很年輕,但處事老練,無論什么工作都能舉重若輕。B.他雖然很年輕,但處事老練,無論什么工作都能舉重若輕。C.他雖然很年輕,但處事老練,無論什么工作都能舉重若輕。D.他雖然很年輕,但處事老練,無論什么工作都能舉重若輕。4.下列句子沒有語病的一項是()(2分)A.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B.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C.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D.通過這次活動,使我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知識。5.下列句子組成語段順序排列正確的一項是()(2分)①“天人合一”是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理念之一。②它強調人與自然的和諧共生,人與社會的和諧共處。③這種理念在中國古代哲學、文學、藝術等領域都有廣泛的影響。④它體現了中國古代哲學的人文精神和道德追求。A.①④②③B.①②③④C.①③②④D.①④③②6.下列文學常識表述正確的一項是()(2分)A.《岳陽樓記》是唐代文學家范仲淹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之情。B.《岳陽樓記》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之情。C.《岳陽樓記》是唐代文學家范仲淹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之情。D.《岳陽樓記》是宋代文學家范仲淹所作,表達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憂慮之情。7.古詩文默寫(8分)(1)不畏浮云遮望眼,。(王安石《登飛來峰》)(2分)(2),病樹前頭萬木春。(劉禹錫《酬樂天揚州初逢席上見贈》)(2分)(3)《桃花源記》中描繪桃花林美景的句子是:,。(2分)(4)《小石潭記》中描寫潭水清澈的句子是:,。(2分)8.綜合性學習(4分)某校八年級(1)班開展以“走近名著”為主題的綜合性學習活動,請你參加。(1)為營造活動氛圍,請你為教室擬寫一條宣傳標語。(2分)(2)為豐富活動內容,請你為班級設計一項活動。(2分)二、閱讀理解(共42分)(一)閱讀下面文言文,完成9-12題。(12分)桃花源記晉太元中,武陵人捕魚為業。緣溪行,忘路之遠近。忽逢桃花林,夾岸數百步,中無雜樹,芳草鮮美,落英繽紛。漁人甚異之,復前行,欲窮其林。林盡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從口入。初極狹,才通人。復行數十步,豁然開朗。土地平曠,屋舍儼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其中往來種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見漁人,乃大驚,問所從來。具答之。便要還家,設酒殺雞作食。村中聞有此人,咸來問訊。自云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數日,辭去。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及郡下,詣太守,說如此。太守即遣人隨其往,尋向所志,遂迷,不復得路。南陽劉子驥,高尚士也,聞之,欣然規往。未果,尋病終。后遂無問津者。9.解釋下列句子中加點的詞。(4分)(1)阡陌交通()(2)便要還家()(3)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4)遂與外人間隔()10.把下列句子翻譯成現代漢語。(4分)(1)黃發垂髫,并怡然自樂。(2)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11.漁人“處處志之”,而后來尋找桃花源的人卻“遂迷,不復得路”,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什么?(2分)12.本文中所描繪的桃花源是一個怎樣的理想境界?(2分)(二)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3-16題。(20分)雪夜①雪越下越大了。②自從入冬以來,北京的氣候一直干燥而寒冷,沒有下一場雪。空氣干燥得仿佛一點火星就能引起爆炸似的。今晚,當這第一場雪降臨時,每個人的心都隨著這滿天飛舞的雪花歡樂地跳躍起來。③雪花,令文人騷客靈感大發,浮想聯翩。自漢、魏以來,有著許許多多的文人墨客,留下了關于雪的膾炙人口的詩句。“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軒轅臺。”這是李白的名句。“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這是岑參的句子。古代詩人對雪的審美情感寄托在他們的詩篇之中,他們對雪的熱愛,讓我對這些詩詞更加喜愛。④雪下了整整一夜。第二天清晨,放眼望去,周圍全是一片白茫茫的景象,大地、房屋、樹木,全都罩上了一層厚厚的雪,萬里江山變成了粉妝玉砌的世界。一些愛雪的人已經走出了家門,在雪地里留下了一串串腳印。⑤我也走出了家門,踏著軟綿綿的雪,迎著凜冽的寒風,到外面去欣賞雪景。空氣清新得沁人肺腑,深深地吸一口,似能解憂化愁。四周萬籟俱寂,偶爾傳來幾聲爆竹響。此刻,我特別想念那些古人,特別想念那些膾炙人口的詩篇。⑥當我站在雪地里,吟誦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時候,我忽然發現,有兩行腳印一直從公園里延伸出來,望眼尋去,隱隱約約看見有兩個人從對面走來。等走得稍近時,我才看清,兩位老人,他們的白發被風吹得揚起來,蹣跚地推著一輛小架子車,車上放著一把鐵鍬。看來,他們是出來掃雪的。⑦于是,我走過去,問他們:“這么早,你們就出來掃雪,不冷嗎?”⑧“冷?我們可不覺得。這雪要是不及時掃,就會結冰,到那時就不好掃了。”其中的一位老人說道。⑨“您說得對。”我說。⑩“年輕人,你們還沒有起床,我們就出來掃雪了。你看,天還早呢,再過一會兒,當你們上學的上學,上班的上班,就可以走在沒有雪的道路上,放心地走了。”老人指著我身后的那串腳印說:“我年輕的時候,遇到下雪的時候,就掃雪,就給別人留下一行干凈的腳印……給別人留下一行干凈的腳印,你就會感到愉快,看到別人踏著這些腳印走過時,你就會感到有成就感。”?“給別人留下一行干凈的腳印”,我聽了老人的話,怦然心動。多么平凡、多么樸實的話語啊!然而,卻滿含著對他人的愛護和體貼,表現出人格的偉大和崇高。腳印,就是人生之路,人生的足跡。給別人留下一行干凈的腳印,讓他人踏著我們的腳印走過,這就是人生的價值,這就是生命的意又。?我望著兩位老人遠去的身影,心中充滿了敬意。?此時,雪又開始下了。雪花飄飄揚揚,無窮無盡,仿佛在敘說著什么。13.文章以“雪夜”為題,有什么作用?(4分)14.第③段引用李白、岑參描寫雪的詩句有什么作用?(4分)15.第⑥段中“當我站在雪地里,吟誦著‘千樹萬樹梨花開’的時候”這句話有什么含義和作用?(4分)16.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4分)(三)閱讀下面的文章,完成17-20題。(10分)善良是為自己留下的路標①撒哈拉沙漠,又被稱為“死亡之海”。進入沙漠者的命運:有去無回。②1814年,一支考古隊第一次打破了這個死亡魔咒。當時,荒漠中隨處可見逝者的骸骨,隊長總讓大家停下來,選擇高地挖坑,把骸骨掩埋起來,還用樹枝或石塊為他們樹個簡易的墓碑。③但是,沙漠中骸骨實在太多,掩埋工作占用了大量時間。隊員們抱怨:“我們是來考古的,不是來替死人收尸的。”但隊長固執地說:“每一堆白骨,都曾是我們的同行,怎能忍心讓他們陳尸荒野呢?”④約一個星期后,考古隊在沙漠中發現了許多古人遺跡和足以震驚世界的文物。⑤但當他們離開時,突然刮起風暴,幾天幾夜不見天日。接著,指南針都失靈了,考古隊完全迷失方向,食物和淡水開始匱乏,他們這才明白了為什么從前那些隊伍沒有走出來。⑥危難之時,隊長突然說:“不要絕望,我們來時在路上留下了路標!”⑦他們沿著來時一路掩埋骸骨樹起的墓碑,最終走出了死亡之海。⑧在接受《泰晤士報》記者的采訪時,考古隊的隊員們都感慨:“善良,是我們為自己留下的路標!”⑨在沙漠中,是善良為我們留下了路標,讓我們找到回家的路。在人生道路上,善良也是指引我們前行的路標,讓我們的生活充滿了愛。17.本文的中心論點是什么?(2分)18.文章第③段有什么作用?(2分)19.文章第⑤段中“死亡之海”在文中有什么含義?(3分)20.文章最后一段有什么作用?(3分)三、作文(50分)21.閱讀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50分)題目:那一次,我真____要求:(1)把題目補充完整;(2)寫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3)文中不得出現真實的校名、人名。參考答案一、積累與運用1.B2.B3.B4.B5.A6.B7.(1)只緣身在最高層(2)沉舟側畔千帆過(3)芳草鮮美,落英繽紛(4)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8.(1)示例:走進名著,與大師對話;閱讀名著,與經典同行;名著相伴,快樂成長等。(2)示例:名著知識競賽;名著故事會;名著人物大家談;名著人物形象設計大賽等。二、閱讀理解(一)9.(1)交錯相通(2)同“邀”,邀請(3)率領,帶領(4)隔絕10.(1)老人和小孩都高高興興,自得其樂。(2)這個人一一向(桃花源中的人)詳細地訴說他所聽說的事,(村中的人)都感嘆惋惜。11.作者這樣寫的目的是強調桃花源是一個似有若無的神秘世界,暗示桃花源是一個虛構的境界,并不真實存在。12.桃花源是一個與世隔絕、生活安樂的理想境界。(二)13.以“雪夜”為題,點明寫作的背景,渲染氣氛,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調,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14.引用李白、岑參描寫雪的詩句,豐富文章的內容,增強文章的文化內涵,突出雪的美妙,為下文寫雪景和抒發情感做鋪墊。15.這句話含義是作者在雪地里吟誦詩句,感受雪的美麗和詩意,作用是引出下文對兩位老人的描寫,為表現文章的中心做鋪墊。16.這句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