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文體意識:掌握合宜規范的文體技能一、識記常見的具體文體樣式通常將寫作的文體按表達方式進行劃分,主要有敘述類、說明類、議論類三大類。具體到寫作的文體,建議按實際交流需要選擇文體,并進行更加細致的切分:文體類型具體文體樣式課文篇目例子敘述類非虛構故事:回憶性散文、傳記、游記、寫人記事、日記,新聞、特寫、通訊等虛構故事:小說、童話、寓言等七上《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美麗的顏色》《壺口瀑布》;九上《故鄉》;七上《皇帝的新裝》《杞人憂天》說明類事物說明八上《中國石拱橋》事理說明八下《大自然的語言》物品制作七下《活板》議論類立論文、一事一議、新聞評論、演講稿、讀書小論文、宣言等九上《敬業與樂業》駁論文九上《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其他詩歌九上《你是人間的四月天——一句愛的贊頌》戲劇九下《棗兒》
二、向課文學文體寫作(樣例)1.回憶性散文:雙重視角的運用回憶性散文最主要的特點是文章主要寫“現在的我”(寫作時的我),回憶“過去的我”(過去生活親歷的我)所見所聞所感的人、事、景、物等,利用時間距離,形成情感變化的落差,以便突顯自我思想情感,有利于對自我思想情感的反思與檢討。觀察以下回憶性散文的梳理,并選擇你喜歡的課文篇目寫作模式,擬寫至少一篇回憶性散文的提綱。課文篇目現在的我的位置過去的我所經歷的敘事線索(人、事、物等)文章結構《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開頭、結尾兒時的游戲與學習兩個地點點題,引起回憶—回憶經歷—結尾回憶,扣題《一棵小桃樹》開頭、結尾我種植一棵小桃樹一棵小桃樹、奶奶、自己的經歷點題,引起回憶-回憶經歷-結尾回憶,扣題《背影》開頭、結尾父親送我上學父親的背影點題,引起回憶-回憶經歷-結尾回憶,扣題《老王》結尾與老王的交往人物事件回憶經歷-結尾回憶,點題《昆明的雨》開頭、結尾昆明的景、物、人、事雨中瑣事點題,引起回憶-回憶經歷-結尾回憶,扣題我的仿寫我的回憶性文章標題現在的我的位置過去的我所經歷的敘事線索(人、事、物等)文章結構
2.學寫游記游記最明顯的特征是按三要素展開描寫:所至、所見、所感。寫作的難點在于寫出所至所見到所感的緊密關聯。優秀游記既是所見給予游者的意義,也是游者賦予所見的意義,是二者的互相成就。請梳理以下游記并參照游記特性,構思至少一篇游記提綱。課文篇目最佳所至最佳所見最深所感關聯點記敘線索《壺口瀑布》《登勃朗峰》《在長江源頭各拉丹冬》《一滴水經過麗江》我的游記所至所見所感關聯點記敘線索
3.學習編寫一個故事故事分兩類:虛構類如小說、童話、寓言;非虛構類如記人記事文章、生活故事等。在文字的世界里,每一次寫作,都是一次新的探索。我們可以是勇敢的探險家,可以是細膩的描繪者,可以是幽默的講述者,可以是充滿想象力的創造者,用獨特的方式,書寫出屬于自己的傳奇。心懷對新穎與有趣的追求,以靈動的筆觸書寫出生活的多彩與奇妙,都會感受到無盡的驚喜與感動。通過這些方式、方法與技巧,我們可以不斷挖掘自己的創造力,展現出獨特的寫作風格。(1)發掘生活故事的材料
細細回顧生活,一定會發現許多值得回味的、有趣的、快樂的、幸福的、感傷的,甚至是痛苦的記憶。從中篩選出記憶中具備敘述價值的材料,因為并不是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能成為一個好故事的材料。所謂有價值的材料,它一定是對我們的情感有所觸動的,美好的,丑陋的,面目可憎的都可以,哪怕是一件小事,一件令人懊悔、令人尷尬、令人憤怒、令人耿耿于懷的事,都是值得被書寫的,也都是很好的生活故事的材料。
同學們可以回顧一天的生活,記錄有故事價值的人、事,每天至少1件,作為素材使用。(2)如何將生活故事展開寫
在發掘、篩選出有價值的生活故事材料以后,如何把它組織起來,形成一個完整的故事呢?可以采用“串聯故事情節”講述故事方法。先寫一個故事的概括,再對里面的情節和細節進行完善和豐富,可以用序號把情節和細節連綴起來,這些情節和細節構成了故事的最主要內容。
某位親人離開人世的故事(這只是一個處理素材的例子),可以這樣處理故事的情節和細節:內容序列情節展開具體細節1.去醫院探望看到親人的樣貌,已經快認不出了可以對他/她現在的樣貌和精神狀態展開描述,描述要以動作為主,如吞咽、喘息、對話、翻身等具體動作描述,越細致越好。同時找出幾個印象最為深刻的過往的生活片段展開敘述,可以回顧過往溫馨的、傷感的場面,甚至是你犯了錯,親人訓斥你的場面。2.親人去世前的最后一面把所見所感寫下來,要反映自己的真實情感他/她此時的樣貌和精神狀態、對晚輩的不舍、對生命的留戀等,以及你的感受。內容序列情節展開具體細節3.在學?;蚱渌胤铰牭截膶懧牭截牡姆磻鎸戇^往的回憶等細節要精、例子要少,一兩個典型的細節回顧即可。4.奔喪奔喪過程把奔喪的細節寫下來,家人的忙碌、痛楚等,可以抒情,但要節制。5.以一個之前和他/她相處的細節結束相處片段表達哀思。參照以上示例,以某件事或人物為線索,運用串聯故事情節編寫故事的方法完成以下練習:故事名稱:內容序列主要情節細節展開
4.如何用一招講一個吸引人的故事?有一種講故事的模式叫找到人物身上的“弧光”,即打破刻板印象的故事。先看下面這個故事:老姜陳三旺夢想成真做了一家建筑公司的老總。陳三旺從不拖欠工人工資,每到發工資的日子,陳三旺就開上桑塔納來到工地上,提著黑皮包到工棚里,把花名冊攤開放在桌上,挨個叫著工人的名字。他從黑皮包里掏出一沓錢來,把錢從正面數一遍,反轉再數一遍,才把錢遞到工人手里。陳三旺還說:“這是3000塊錢,你數數,可甭弄差了?!惫と艘簿秃苷J真把錢數從正面數一遍,反轉再數一遍,說聲對,才在花名冊上簽上自己的名字。陳三旺數錢從來沒出過差錯,時間長了人們發現陳三旺拿錢就很準,他從一沓錢中捏出一把錢,就是要數的錢數。時間久了,工人們在陳三旺發工資的時候,接到錢大都就不再數了。陳三旺就說:“都把錢好好數數,這樣我心里才踏實?!笨闪晳T了也就不說這個話了。有個工人老姜和別人不一樣。陳三旺把錢交到他手里的時候,每次他都當面再數兩遍才簽上自己的名字。有人說老姜解褲子放屁白費手續,老姜說:“還是數數好?!标惾灿X得老姜這人古怪。那天,又發工資。發到最后一名時,陳三旺的電話響了,他父親得了急病。陳三旺沒顧上數錢就把錢遞到工人手里,工人接了錢就在花名冊上簽上名字。誰知偏偏出了差錯,工人花錢時發現少了1000塊錢,急的當著大伙的面哭了。老姜這時從自己兜里掏出1000塊錢說:“陳總多給了我1000塊錢,我給你吧?!蹦枪と艘簿桶彦X接了去。這事兒傳到陳三旺耳朵里,他心想,老姜當著他面數了錢,發現多給了他錢也不早說?就把老姜開除了。后來,夫人告訴陳三旺,那天臨時急用,她從發工資的黑皮包里拿了1000塊錢。陳三旺才知道冤枉了老姜,再找老姜,已經不知道哪里去了。我們可以這樣梳理與解析這個故事:人物情節結構人物故事情節設置故事構思人物刻板印象變化老姜故事開端老板已數過工資,老姜總要再數一次樹立對人物的刻板印象怕吃虧、貪便宜、自私、不信任他人故事緣起、發展一個工人發現少了工資,老姜說自己正好多了;老姜被老板懷疑不誠實,被開除了印證人物的刻板印象的事件故事反轉(真相揭露)后來發現缺少的工資是老板夫人臨時拿走了用實際故事(事實真相)擊碎它助人為樂、相信并維護他人信譽故事結局最后老板發現是冤枉了老姜,卻已找不到人家找到刻板印象的對立面通過故事開端,我們了解到老姜這個人物給陳老板的刻板印象是“怕吃虧、貪便宜、自私、不信任他人”,之后陳老板發現老姜多拿了1000元工資卻不說,反而自作主張給了少拿工資的工人,因此找借口開除了老姜。怎樣扭轉刻板印象呢?自然是事實真相,工人少了的工資原來被老板夫人臨時有事拿走,老姜自然也沒有多拿工資。這時,老姜給人的刻板印象已經被一個實際故事擊碎了;結局老姜不做任何解釋離開,再次維護了企業老板公正公平的信譽。故事到此,完美塑造并突出了人物身上“助人為樂、相信并維護他人信譽”的弧光。這種編寫故事的模式可以歸納為三句話:樹立并用事實印證對人物的刻板印象;找到人物刻板印象的對立面;用實際故事(事實真相)擊碎刻板印象。課文中許多故事(小說)其實也是符合這個故事模式的,只不過是稍微復雜一些。比如魯迅的《故鄉》,少年的“我”帶著對閏土、楊二嫂的一個美好的刻板印象于二十年后回鄉搬家,遇到現在精神、物質極度窮困的閏土與尖酸刻薄的楊二嫂。小說中的刻板印象是反方向的變化,從而突顯深層的社會原因(辛亥革命的不徹底);人物多元,非此一個。再比如《我的叔叔于勒》,從前于勒叔叔給人的刻板印象是敗家子,一封家信使于勒成為有教養、有本事、全家擺脫困境的希望所寄;一次偶然的游玩,發現了于勒當下生活真相,于是于勒叔叔又重回刻板印象。這篇小說在情節上將刻板印象進行了一次反復,突顯物質至上的社會生活現狀與小人物生活的無奈辛酸。請用找到人物的“弧光”、打破身上刻板印象的故事模式,按下表編寫一個簡單的生活人物故事(虛構或非虛構)。人物故事構思人物刻板印象變化人物故事情節設置樹立對人物的刻板印象印證刻板印象的事件用實際故事(事實真相)擊碎刻板印象☆范文示例那一刻令我感動窗外的太陽燦爛,天空碧藍,和煦的風兒吹進窗內,也吹入了我的心田。這讓我想起了上八年級時的一件事情。都說初二是承上啟下的關鍵時期,老師最為嚴厲,果不其然,我就遇上了一位令我終身難忘的女班主任老師(我們呼之曰老板),也經歷了一件令我終身難忘的事情。這位老師對于全班同學來說,無疑是一位嚴厲而負責的好老師,但對于我來說卻是“噩夢”。因為我在班里是“有多動癥”的學生,常讓老師逮著“小辮子”,于是屢遭懲罰,飽受折磨。這一天,趁老板不在,我把一位同學的衣服猛地一下扔到吊燈上,那位同學一扯,不小心把燈扯下來了,只聽一聲絕望的碎裂,但見燈管落地,尸骸遍地,我的大腦“嗡”的一聲,木呆呆站在了原地,耳邊只是哼哼地盤旋著一句話“怎么辦,怎么辦,我該怎么辦”。我回過神來,趕緊手忙腳亂地收拾殘局,結果一不小心,玻璃扎傷了手,隨即血灑教室,但我咬牙堅持著,也顧不上那么多了,只想趕快打掃完“戰場”,千萬別讓老板知道,以免受懲罰。世上之事,越怕什么,就越來什么,當我抬起頭來的時候,陡然看見老板就站在講臺上,真不知她是何時進來的。班長連忙走到老板面前,把事情的始末報告了她,我看著老板的臉,忐忑不安,顫抖不已,心跳抑制不住地加速,默默祈禱著“老板你好,老板你好,可千萬不要懲罰我啊”。班長匯報完畢,只見老板柳眉一豎,那犀利的目光仿佛X光可以穿透一切,朝我掃來,我的心頓時提到了嗓子眼,雖是炎炎夏日,我卻如墜冰窖。老板朝我玉手一揮,我的腿微微顫抖起來,隨即不受控制地往外走去,動作僵硬得像個機器人。走到門口,老板突然問我:“手還疼嗎?”一時間,我竟不知怎么回答。到了辦公室,她二話沒說,就打開急救箱,為我包扎起來。沒想到她竟然懂得醫術,待她仔仔細細給我包扎好手,目光中透露的是濃濃的關切。她又溫和地問我手還疼不疼,此時她那凝結的柳眉早已融化,嘴角也掛著一絲暖笑。我一時語塞,早已想好的理由最終被我轉化成了三個字“對不起”,此時此刻,沒有更多的語言可以表達我的感動,先前對老師的嫌怨和不滿早已化作塵埃,隨風逝去。我和老師相視一笑。走出老板的辦公室,只見窗外湛藍的天空上飄著幾抹白云,陽光和煦地灑在地面上。這個夏天,這個難忘的時刻令我感動至極,值得我在生命的長河中永遠珍藏。5.編寫童話與寓言童話,兒童文學的一種體裁,通過豐富的想象、幻想和夸張來編寫適合于兒童閱讀的故事。童話具有語言通俗生動,故事情節離奇曲折、引人入勝的特點。童話常采用擬人的手法,賦予鳥獸蟲魚、花草樹木等生命,使其擁有人的思想感情。寓言是用比喻性的故事來寄托意味深長的道理,給人以啟示的文學體裁,字數不多,但言簡意賅,帶有諷刺或勸誡的性質。童話與寓言都是虛構的故事,有其獨特的語言表達,比如模糊化的時間、地點、類型化的人物設定等,反復的情節、夸張的手法、意想不到的結局等。當你準備寫一個故事時,可以先構思一個現實的故事,再將其轉化成童話與寓言。以下是對課文中童話與寓言知識的梳理,可仿照其結構與寫法,編寫一則童話或寓言提綱:課文篇目時間、地點設定(模糊化)人物角色設定(類型化)情節的反復夸張手法《皇帝的新裝》很久以前,有個國家皇帝、騙子、大臣、隨從、百姓老大臣看新裝、大臣看新裝、皇帝看新裝……神奇的新裝有一個特性《杞人憂天》從前、杞國杞人、曉之者三次對答因憂天地崩墜而廢寢食者☆資料鏈接請你積累:“新穎而有趣”的故事講述技巧一、反轉思維。打破常規,顛覆傳統的認知與邏輯,以意想不到的角度展開敘述。比如,寫一個英雄并非高大威猛,而是一個看似平凡甚至有些懦弱的人,但在關鍵時刻卻爆發出驚人的勇氣和力量。這種反轉能瞬間抓住讀者注意力,使其在驚訝中沉浸于故事之中。比如歐·亨利式的反轉法等。二、細節放大鏡。將目光聚焦在那些容易被忽視的微小細節上,通過細膩描繪,讓讀者宛如身臨其境??梢允且黄淙~的紋理,或是一個人不經意間的小動作、微妙的表情變化。這些細節如同拼圖的碎片,拼湊出一個生動而真實的畫面。細節最動人,也以細節打動人。三、故事嵌套。在一個大故事中巧妙地嵌入一個個小的故事,如同俄羅斯套娃一般,層層展開,充滿驚喜。每個小故事都能為整體增添豐富的層次和內涵,在不斷的發現中感受到無窮的樂趣。適合于散文、小說甚至是脫口秀。四、跨空間對話。讓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人物或元素在同一個場景中相遇、交流。這種奇妙的組合能碰撞出絢爛的火花,產生奇妙的化學反應,激發讀者的想象力和好奇心。比如在國外度過中國節、品嘗中國美食、體驗不同的教育模式或者域外見聞游記、古今穿越等。五、擬人化與奇幻元素。賦予非生命的事物以人的情感和行為,或是引入奇幻的元素,如魔法、精靈等。讓日常的事物變得鮮活有趣,想象的翅膀在奇幻的天空中自由翱翔。六、幽默詼諧的語言。運用巧妙的雙關語、俏皮話、夸張等手法,文字充滿詼諧感。讀者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閱讀,更容易產生共鳴和喜愛。作家莫言有言:“故事不精練,語言不俏皮,總歸無人問津。作家是玩語言功夫的手藝人,靠錘煉文字吃飯?!逼?、設置懸念。像拋出一個個謎團,勾起讀者的探究欲望,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答案。懸念可以貫穿始終,也可以在關鍵時刻拋出,牢牢抓住讀者的心。如希區柯克的作品、斯蒂芬·金的作品等。八、多元視角。不但從單一主角的視角來敘述,還可以切換不同人物的視角,甚至可以是動物、物體的視角。這樣的故事,更加立體、全面,展現出不同的側面和可能性。比如貓眼看世界,從貓的眼睛里看世界是怎樣的呢?或者從青蛙的眼睛里看的世界是怎樣的呢?九、象征與隱喻。通過具體的形象或事物,來象征或隱喻某種抽象的概念或情感。讓讀者在品味中領悟更深層次的意義,挖掘寶藏一般充滿驚喜。如同作家劉震云說過,文學的背后一定是哲學,象征與隱喻的具體化、細節化,必不可少。十、打亂時間順序。不按照傳統的時間線性順序來講述故事,而是打亂、跳躍,通過回憶、閃回等手法,制造出一種錯落有致的節奏感,讓讀者在時間的穿梭中感受故事的魅力。魔幻現實的作品都屬于此類。十一、融合多種文體。將詩歌、散文、小說、戲劇等多種文體融合在一篇作品中,打破文體的界限,創造出獨特的風格。讓文字在不同的形式中跳躍、轉換,帶來全新的閱讀體驗。莫言說:“作為創意產業的源頭,文學不妨多從其他的藝術門類取經,哪怕觀賞雜技表演、芭蕾舞演出,我也會琢磨借鑒其中的美感?!?/p>
6.學寫駁論文駁論文是常見的一種議論文。這種性質的文章,一般在開頭先列出錯誤的作法或觀點,然后通過分析指出錯誤的實質,或直接批駁(駁論點),或間接批駁(駁論據、駁論證),繼而針鋒相對地提出自己的觀點并加以論證。駁論文最大的特點,就是邊破邊立,有破有立,在批駁對方做法和觀點的同時(破),樹立自己的正確觀點(立)。所以,有時候也將駁論叫樹靶子與打靶子。我們以魯迅先生的駁論文《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為例。魯迅先生先提出對手錯誤的觀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然后針對這個觀點中的兩個核心概念“自信力”與“中國人”進行批駁,指出這個錯誤觀點中的所謂“自信力”不如稱之為“他信力”“自欺力”;指出這個觀點中的“中國人”只是少部分中國人,即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無法代表全體中國人;最后樹立自己的觀點:真正的中國人是那些地底下的中國筋骨和脊梁,從來沒有失掉自信力。列表梳理如下:駁論文結構批駁過程的展開及事實提出要批駁的觀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分析錯誤觀點的核心概念自信力中國人逐一批駁核心概念其實是失掉他信力、發展自欺力一部分中國人、全體中國人、中國的脊梁,誰才失掉了自信力?樹立自己的觀點地底下中國人的脊梁絕沒有失掉自信力從以下題目選擇其一,寫一個駁論文的提綱。(1)某媒體說:奶茶正在毀掉中國年輕人。(2)現在的許多幼兒園開始“小學化”,也就是孩子一上幼兒園,便教他們小學才需要學的東西,比如背誦唐詩、學習一百以內的加減法等。如果有的幼兒園“去小學化”,那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