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章末綜合檢測(四)
(滿分:100分)
授課提示:對應章末綜合檢測卷13頁
一、選擇題(每小題2.5分,共50分)
寒假期間,小明到上海某公園游玩,這一天陽光明媚,天氣晴好。下圖中的
甲圖為“公園內十字路口附近的導游圖”,乙圖為上午11時(北京時間)小明拍攝
于此路口的照片。讀圖,完成1?2題。
1.根據照片里的信息,可以判斷B的方向是()
A.西北B.東南
C.正南D.正北
2.小明要去圖甲中洗手間的最近路線應選擇圖乙中的()
A.A方向B.B方向
C.C方向D.D方向
解析:第1題,給小明拍照片的時間是北京時間11點,從上海來看,太陽位
于南偏東,乙圖中小明的影子朝向就應該是西北方向,選A。第2題,根據圖乙
中的日影已經推斷,B線路為西北方向;而根據圖甲的信息可知,洗手間在路口
的西南方向,乙圖中C方向為西南方向,故小明到洗手間的最近路線為C方向。
答案:LA2.C
浙江省某學校的地理考察小組計劃對附近山區的河流地貌進行考察,進行野
外地理考察活動需要提前對考察方案進行精心設計。據此回答3-4題。
3.方案設計時無須過于關注的環節是()
A.選擇合理的考察地點
B.選擇適合外出的天氣
C.選擇方便的交通
D.選擇舒適的住宿條件
4.該方案實施的時間定為4月份,主要是因為4月份()
A.是枯水期,有利于學生安全
B.河流地貌特征明顯
C.春光明媚,心情舒暢
D.積雪融水多,利于觀察
解析:第3題,野外考察需關注的是與考察相關性高的事項,地點、天氣、
交通等條件都是對考察活動本身影響較大的問題,需要關注,而住宿條件是否舒
適對考察活動影響不大,不必過分關注,選D。第4題,因為考察的是東南沿海
山區的河流地貌,從安全角度考慮應該避開容易出現洪水的季節,保證隊員的人
身安全,4月份雨季還沒到來,是枯水期,基本上沒有洪水威脅,有利于學生安
全,選Ao
答案:3.D4.A
資料準備是野外地理考察之前必須要做的準備工作。據此完成5?6題。
5.下列活動屬于資料準備工作的是()
A.網上查詢考察地點的氣候特征
B.到現場尋找當地知情人請教
C.用地質錘實地敲擊巖石進行觀察
D.用手機APP模擬演練定位方法
6.資料準備工作的主要目的是()
A.詳細了解考察地點的地理特征
B.初步了解考察地點的基本情況
C.明確考察往返需要的交通信息
D.T解考察地點附近的風土民情
解析:第5題,野外實習需要準備的資料指的是文獻資料或圖片,選A。其
余選項不屬于考察需要的文獻資料。第6題,搜集文獻的目的是初步認識考察地
點的自然和人類活動情況,便于進一步設計安排各項活動,選B。
答案:5.A6.B
GIS即地理信息系統,具有地圖處理、數據庫和空間分析等功能。GIS可以
像傳統地圖一樣,解決與“地點”“狀況”等有關的查詢,但GIS還能進行趨勢
分析和復雜的模式分析,還可以進行預測性分析等。據此完成7?8題。
7.如果將GIS技術用來監測森林火災,可以()
A.預測、判斷引起火災的原因
B.預測森林火災的所在地點
C.預測森林火災所造成的后果
D.及時查明火災地點、范圍,分析火災蔓延方向,制訂滅火方案
8.有的漁民已經使用GIS技術尋找魚群,如果漁業生產普遍引進這一技術,
則()
A.可以使漁獲量持續增長
B.可能導致過度捕撈,使漁業資源枯竭
C.大幅度增加漁業生產的成本
D.會促進漁業生產,加大漁業資源的開發利用,提高漁民生活水平
解析:第7題,GIS技術在自然災害監測中可以通過現有的火勢情況,結合
風向、森林面積等預測分析火勢的蔓延方向,并制訂出詳細的滅火方案。第8題,
漁業生產引進GIS技術尋找魚群,能夠降低漁業的生產成本,但會因過度捕撈,
使漁業資源面臨枯竭,從而不利于漁業資源的可持續發展。
答案:7.D8.B
下圖為我國南方某一中學的地理興趣小組組織夏令營活動的野外考察線路
(虛線)和考察地地形圖。讀圖,回答9?n題。
9.此次考察需要準備哪些考察裝備()
①世界地形圖②地質錘③衛星定位儀
④植物標本夾⑤羽絨服⑥雨衣
A.①②③④B.①④⑤⑥
C.③④⑤⑥D.②③④⑥
10.此次考察活動選定地點后,接下來考察步驟順序正確的是()
①撰寫報告②查找相關資料③規劃考察線路④實地考察
A.①②③④B.③①②④
C.②③④①D.④③②①
11.根據地形圖,小組同學得出了以下結論,下列結論正確的是()
A.陡崖e的相對高差可能是200米
B.c處可以看到d處的風景
C.cd之間的路段線路曲折,耗費體力
D.兩山峰的海拔高度相等
解析:第9題,由材料信息可知,該地位于南方地區,組織夏令營活動,夏
季高溫多雨,需要帶雨衣,⑥正確。山區定位要帶著衛星定位儀,但不用帶世界
地形圖,①錯誤,③正確。由圖示信息可知,圖中最高海拔在600米以上,夏季
氣溫不會太低,不用帶羽絨服,⑤錯誤。在山區進行考察需要帶著地質錘進行地
質考察,用植物標本夾采集標本,②④正確。故選D。第10題,由所學知識可知,
進行野外考察需要先查找相關資料,后規劃考察線路,進行實地考察,考察完后
回來撰寫報告,所以考察步驟順序是②③④①,C正確。故選C。第11題,讀圖
可知,陡崖e處有3條等高線相交,根據陡崖相對高度計算公式(〃一l)dWH<(〃
+l)d,其中〃表示相交的等高線的條數,d表示等高距是100米,所以200WH
<400米,A正確。d處的等高線向海拔高處凸為山谷,由圖中cd間等高線可知,
cd之間的等高線向低海拔處彎曲,cd之間為山脊,c處看不到d處的風景,B錯
誤。cd位于相鄰的兩條等高線之間,線路曲折,降低了坡度,不耗費體力,C錯
誤。兩山峰的海拔高度在600?700米之間,有可能不相等,D錯誤。故選A。
答案:9.D10.C11.A
2021年7月22日,臺風“煙花”逼近閩浙沿海,福建省氣象臺22日6時42
分發布臺風黃色預警信號。下圖為2021年7月22日5時海平面氣壓分布圖及臺
風“煙花”衛星影像示意圖。據此完成12?15題。
12.此時福州的風向為()
A.西南風B.西北風
C.東北風D.正東風
13.利用氣象衛星云圖不能()
A.確定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臺風強度
B.監測臺風的移動方向和速度
C.確定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
D.預報臺風登陸的準確地點和精確時間
14.關于臺風“煙花”對我國造成的影響,描述正確的是()
A.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大霧天氣
B.秋季臺風使南方水稻遭受凍害
C.巨浪摧毀海岸設備、掀翻漁船
D.大海翻江倒海,吸引魚群聚集
15.福建省對此次臺風災害的受災面積和損失統計以及合理安排災后重建工
作,需要借助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技術B.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C.5G通信技術D.地理信息系統
解析:第12題,福州位于臺風中心的西側,由于臺風中心為低壓,過福州作
水平氣壓梯度力(方向由西指向東),近地面由于還受摩擦力、地轉偏向力的影響,
水平氣壓梯度力向右偏45。左右與等壓線斜交,為西北風,B對。故選B。第13
題,對臺風的監測主要是利用氣象衛星。在衛星云圖上,能夠清晰地看見臺風的
存在和大小,再利用氣象衛星資料,可以確定出臺風中心的位置,估計出臺風的
強度,并監測臺風移動的方向、速度和狂風暴雨出現的地區,這些信息對防止和
減輕臺風所帶來的災害起著關鍵的作用。當臺風到達近海時,可以利用雷達監測
臺風的移動方向。A、B、C對;利用氣象衛星云圖只能估計預報臺風登陸的地點
和時間,不能預報臺風登陸的準確地點和精確時間,D錯。D符合題意。故選D。
第14題,夏季臺風給沿海帶來狂風、暴雨天氣,因此不可能出現大霧天氣,A錯;
凍害是寒潮帶來的,而不是臺風帶來的,B錯;臺風產生的狂風在海面形成巨浪,
摧毀海岸設備、掀翻漁船,C對;大海翻江倒海不利于魚群聚集,D錯。故選C。
第15題,根據所學知識可知,地理信息技術的應用領域主要表現為:遙感(RS)
主要用于資源普查、環境和災害監測(可對農作物進行估產、有助于防災減災);
全球定位系統(GPS)主要用于定位、導航,可提供三維坐標、速度時間信息;地理
信息系統(GIS)主要用于分析、處理(用于城市的信息管理與服務、交通道路管理、
環境管理以及城市規劃、防災減災等)。根據材料福建省對此次臺風災害的受災面
積和損失統計以及合理安排災后重建工作,有用到地理信息系統分析、查詢、處
理功能,D對。遙感,具有實時性的監測功能,只能有效地監測受災面積,不能
統計受災面積和損失,A錯;全球導航衛星系統,具有定位和導航功能,不能統
計受災面積和損失,B錯;5G通信技術不是地理信息技術,C錯。故選D。
答案:12.B13.D14.C15.D
為了研究防災減災,學生利用計算機軟件,對某河沿線的4個聚落進行洪水
模擬實驗。實驗選取聚落及周邊面積相等的區域,平均分割成1600網格,從洪
水淹沒每個聚落的第1網格開始計時,記錄洪水淹沒每個聚落相同網格數的時間。
下表反映模擬實驗結果。據此完成16?18題。
聚落編號聚落1聚落2聚落3聚落4
洪水淹沒至100網格的時間(秒)7575
洪水淹沒至200網格的時間(秒)207137
洪水淹沒至300網格的時間(秒)8710259
最終成災區域(網格數量)3336645401093
16.該實驗使用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遙感技術B.數字地球
C.地理信息系統D.全球導航衛星系統
17.模擬實驗結果顯示()
A.聚落1來水較快,水情較輕
B.聚落2來水最快,水情較輕
C.聚落3來水較快,水情較重
D.聚落4來水最快,水情較重
18.推測四個聚落中地勢最為低平的是()
A.聚落1B.聚落2
C.聚落3D.聚落4
解析:第16題,獲取洪水淹沒地區分布范圍,是一個動態的過程,要通過
GIS進行統計分析,C正確;遙感技術只能獲取瞬時信息,動態的變化要結合GIS
分析,A錯誤;“數字地球”就是數字化的地球,是一個地球的數字模型,無法
獲取地面信息,B錯誤;全球導航衛星系統主要功能是定位,D錯誤。故選C。
第17題,由表格數據可知,洪水淹沒至300格的時間用時最少的是聚落4,說明
來水最快,最后聚落4成災區域有1093,說明受災面積最大,災情最嚴重,D正
確,A、B、C錯誤。故選D。第18題,由表格數據可知,最終成災的網格數量
最多的是聚落4,說明其地勢最低平,受災面積大,D正確,A、B、C錯誤。故
選D。
答案:16.C17.D18.D
近幾年,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在中科院的幫助下成功地利用無人遙控直升機對
所屬農場的農作物病蟲害進行了防治,大大提高了其準確度和工作效率。據此完
成19?20題。
19.獲取農作物病蟲害分布狀況的地理信息技術是()
A.RSB.GPS
C.GISD.數字地球
20.對農作物病蟲害的監測,新疆采用了衛星遙感技術,是因為()
①農作物遭受病蟲害時,發射和反射的波譜會有一定變化
②衛星遙感分辨率高,可拍攝到清晰的照片
③衛星遙感探測的范圍廣,連續性強
④衛星遙感智能化高,在治蟲過程中無須人工參與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解析:第19題,遙感技術(RS)指飛機、衛星對地表物體進行遠距離的感知,
能夠快速獲取地物信息,如獲取農作物病蟲害分布狀況,A正確;地理信息系統
(GIS):對地理數據進行輸入、處理、存儲、管理、查詢、分析、輸出等的計算機
信息系統。GPS:主要用于定位和導航。數字地球:是對真實地球及其相關現象
統一性的數字化重現和認識,其核心思想是用數字化手段統一地處理地球問題和
最大限度地利用信息資源,B、C、D錯誤。故選A。第20題,農作物遭受病蟲
害時,發射和反射的波譜不同,①正確;衛星遙感受天氣影響大,可能拍不到清
晰照片,②錯誤;衛星遙感探測的優點有范圍廣、連續性強,③正確。遙感智能
化高,但治蟲過程中需要人工合作完成,④錯誤。故選C。
答案:19.A20.C
二、非選擇題(50分)
21.(18分)閱讀圖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19年暑假,某高二學生團隊到四川峨眉山進行研學實踐。團隊分若干小組,
下表為某6人小組申領的任務清單。
任務類型自然地理類項目
任務區域峨眉山金頂景區冷杉林區域,海拔范圍3000?3077米
冷杉林林下自然植物群落特征,包括林下灌木、草本植物的物
調查內容種豐富度(數量及優勢物種)、垂直結構(垂直分層)、水平結構(植
株大小、覆蓋度)等,為研究該區域生物多樣性提供數據支撐
樣方法:樣方也叫樣本,是從研究對象的總體中抽取出來的部
分個體的集合。進行植物群落特征調查時,通常從研究區域內
調查方法
實地抽取若干個樣方,通過統計其平均值來表征該研究區域內
整個群落
調查時間時間:半天
調查分工分工:每2人負責一個樣方內全部植株數據采集
群落特征數據采集表
植株編號物種名稱.......
數據采集1
2
...
(1)如果你是小組長,請從天氣角度,為成員個人攜帶裝備提出建議。(8分)
(2)為保證樣方取樣的科學性,并按時完成調查工作,你認為樣方選址、面積
大小、數量上應注意哪些問題。(6分)
(3)數據采集時,除植株編號、物種名稱外,你認為還要采集哪些信息,請簡
要列出其中一項。(4分)
解析:(1)天氣角度應從氣溫、降水、光照、風等角度進行分析。峨眉山位于
亞熱帶季風氣候區,降水較多,且山區天氣多變,要準備防雨雨具;所研究的區
域海拔范圍為3000?3077米,海拔較高,氣溫低,風速大,要準備防寒和防風
衣物;山頂太陽輻射強,紫外線強,要準備防曬用品。(2)為保證抽取樣方的代表
性、準確性,在選址、面積、數量方面應盡可能做到科學、全面。選址:應選擇
人為干擾少的區域,這樣能最大限度保證植物群落的原始狀態,增加數據的準確
性,位置可隨機抽取。面積:樣方內應包括大多數的植物群落,提高樣方的代表
性,樣方面積盡量小,減少工作量,以保證完成取樣。數量:樣方數量不能太多,
太多會增加工作量,但也不能太少,太少會降低準確性和代表性,為保證樣方的
代表性,應選多個樣方(可選取3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3)數據采集時,除植
株編號、物種名稱外,為保證樣方的數據全面性、準確性,還應采集植株的高度、
數量、粗細、覆蓋度、生長狀況等。這樣對于植物群落特征更科學全面。
答案:(1)調查季節為夏季且山地氣候多變,降雨可能性較大,應攜帶防雨物
品(雨衣/雨披);研究區域海拔高,氣溫低、風速大,應攜帶防風、保暖衣物;山
區戶外紫外線強(非降雨時段),應攜帶防曬物品。
(2)選址:應位于景區內人類活動干擾少的自然林區;位置應隨機抽樣選取;
面積:樣方內應包含該群落的大多數植物種類;單個樣方面積盡量最小,以減小
工作量;數量:應多個樣方,統計其平均值。
(3)數據表還應采集:植株的數量、高度、直徑(或粗細)、覆蓋度(覆蓋面積)
等。
22.(14分)閱讀下面材料,回答下列問題。
材料一在一張北京地區的資源衛星遙感圖片上,人們驚訝地發現北京城已
陷入垃圾的重重包圍之中,這些垃圾堆就是人們長期掩埋的生活垃圾。于是人們
驚呼:再不采取措施,北京城將變成垃圾場了!
材料二據德國《圖片報》報道,西班牙的一處公園爆發森林大火,450hm2
森林被燒毀,在撲滅大火的過程中,衛星遙感監測技術發揮了重要作用,為制定
滅火計劃、做出滅火部署提供了科學的依據。
(1)結合遙感工作的原理,試分析材料一中資源衛星是如何發現掩埋在地下的
垃圾的?(8分)
(2)試分析遙感在減災防災的應用中,獲取信息方面優勢的具體表現。(6分)
答案:(1)埋藏垃圾后的地面反射和輻射光譜會發生變化,如垃圾中的有機物
發酵會產生熱量,垃圾填埋處的地溫升高,通過遙感衛星圖片很容易將其同其他
地區區別開來。
(2)遙感具有探測范圍大、獲取資料速度快、受地面條件限制少、獲取信息量
大的優點。
23.(18分)青藏高原是我國地震頻發地區,2016年1月21日青藏高原東北
部某地發生6.4級地震,震源深度10千米。下圖為青藏高原某震區示意圖。據此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正版授權】 IEC TS 61400-50-4:2025 EN Wind energy generation systems - Part 50-4: Use of floating lidar systems for wind measurements
- 服裝制版師模擬考試題(附參考答案)
- 土方運輸分包協議
- 設計師職業生涯中常見的問題與解決方法試題及答案
- 浙江國企招聘2025湖州南潯新誠油品銷售有限公司招聘2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重慶市設計院有限公司招聘29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福建移動春季校園招聘若干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2025湖北武漢市漢江水利水電(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招聘13人筆試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志愿者活動內容:點亮文明社區共筑和諧家園
- 設計表達技巧的2024年國際商業美術設計師考試試題及答案
- 2025年國家保安員試考試題庫(附答案)
- 2025年消費電子行業分析報告
- 2025年成人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手冊
- 新會古井燒鵝填料秘方與鵝皮脆化機理研究
- 個體工商戶雇工勞動合同書
- 2025-2030中國工程監理行業市場深度調研及面臨的困境對策與發展戰略研究報告
- 慢性鼻竇炎診斷和治療指南(2024)解讀 2
- 啤酒廠招聘合同協議
- 工程造價審計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如何獲得好評的培訓
- 急診服務流程與服務時限培訓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