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伯牙鼓琴》(六上)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
譯文:(伯牙)剛開始彈琴時,表現出巍峨高山的心志。
2、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譯文:(你)琴彈得好啊!像大山一樣高峻。
3、善哉乎鼓琴!湯湯乎若流水。
譯文:(你)琴彈得好啊!像流水一樣浩蕩。
4、伯牙破琴絕弦,終身不復鼓琴,以為世無足為鼓琴者。
譯文:伯牙摔毀琴斷弦,一生不再彈琴,認為世上再沒有值得他為之彈琴
的人了。
《書戴嵩畫牛》(六上)
1、好書畫,所寶以百數。
譯文:(他)喜好書法、繪畫,他所珍藏的(書畫)數以百計。
2、錦囊玉軸,常以自隨。
譯文:(他)用錦緞作畫囊,用玉作畫軸,常常隨身攜帶。
3、牛斗,力在角,尾搐入兩股間。今乃掉尾而斗,謬矣!
譯文:牛爭斗時,力全在牛角,牛尾緊緊地抽縮在兩條大腿的中間。現在這牛卻
搖著尾巴在爭斗,錯了啊!
4、處士笑而然之。
譯文:杜處士笑笑,認為牧童說得對。
5、耕當問奴,織當問婢。
譯文:耕種的事要問農民,織布的事要問織工。
《學弈》(六下)
1、使弈秋誨二人弈,其一人專心致志,惟弈秋之為聽。
譯文:讓弈秋教導兩個人下棋,一個人專心致志,只聽弈秋的教誨。
2、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譯文:另一個人雖然也在聽,卻一心以為有天鵝栗飛來,想要拿弓箭把它
射下來。
3、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為是其智弗若與?曰:非然也。
譯文:雖然他和前一個人一起學棋,但是棋藝不如前一個人。因為他的智力
不如前一■個人嗎?
答案是:不是這樣的。
《兩小兒辯日》(六下)
1、孔子東游,見兩小兒辯斗,問其故。
譯文:孔子到東方游歷,看見兩個小孩在爭辯,(于是)問他們爭辯的原
因。
2、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譯文: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近,到了正午時離人遠。
3、我以日初出遠,而日中時近也。
譯文:我認為太陽剛出來的時候離人遠,到了正午時離人近。
4、日初出大如車蓋,及日中則如盤盂,此不為遠者小而近者大乎?
譯文: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像車蓋那樣,到了正午卻像盤盂。這不是遠的東西看起
來小,近的東西看起來大嗎?
5、日初出滄滄涼涼,及其日中如探湯,此不為近者熱而遠者涼乎?
譯文:太陽剛出來的時候(天氣)清涼,到了正午(天氣)(就熱得)像把手伸
到熱水里去,這不是靠近(太陽)(讓人感覺)熱,而遠離(太陽)(讓人感
覺)涼嗎?
6、兩小兒笑曰:“孰為汝多知乎?y
譯文:兩個小孩笑著說:“誰說你多智慧呢?”
《陳太丘與友期行》(七上)
1、陳太丘與友期行,期日中。
譯文:陳太丘和朋友相約出行,約定在正午。
2.過中不至,太丘舍去,去后乃至。
譯文:過了正午友人還沒到,陳太丘就丟下他離開了,(陳太丘)離開后
朋友才到。
3.尊君在不?
譯文:你的父親在嗎?
4、非人哉!與人期行,相委而去。
譯文:真不是君子啊!和相約出行,卻丟下我自己走了。
5、君與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則是無信;對子罵父,則是無禮。
譯文:您與我父親約在正午,到了正午您還不到,這是不講信用(的表現);對
著孩子罵他父親,這是沒禮貌(的表現)。
6、友人慚,下車引之。元方入門不顧。
譯文:朋友慚愧,下車去拉元方。元方頭也不回地走進了大門。
《〈論語>十二章》(七上)
1、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
乎?
譯文:學習了,然后按時溫習(知識),不也是很愉快嗎?有志同道合的人從遠
方來,不也是很快樂嗎?別人不了解我,(我)卻并不因此惱怒,不也是有才
德的人嗎?
2、吾日三省吾身:為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
譯文: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別人謀劃事情是不是竭盡自己的心力呢?和朋友
交往是不是誠信呢?老師傳授的知識是不是溫習過呢?
3、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
譯文:七十歲時,能順從意愿,又不會越過法度。
4、溫故而知新,可以為師矣。
譯文:溫習學過的知識,可以得到新的理解與體會,可以憑借這個成為老
師了。
5、學而不思則罔,思而不學則殆。
譯文:只學習而不思考,便會感到迷茫而無所適從;只思考而不學習,就
會疑惑(不解)。
6、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譯文:對于學習,知道學習的人不如愛好學習的人;愛好學習的人又不如以學習
為快樂的人。
7、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譯文:用不正當的手段獲得的榮華富貴,對我來說只是天際的一片浮云,
毫無意義。
8、三人行,必有我師焉。擇其善者而從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譯文:幾個人一起走路,其中必定有可以成為我的老師的人。我選擇他們的好的
方面(優點)向他學習,看到他們不好的地方(作為借鑒),就改正自己的缺
點。
9、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
譯文:逝去的一切像河水一樣流去,日夜不停。
10、三軍可奪帥也,匹夫不可奪志也。
譯文:軍隊可以改變主帥,平民百姓不可以改變志氣。
11、博學而篤志,切問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譯文:廣泛地學習,堅定(自己的)志向,懇切地發問求教,多思考當前的事情,
仁德就在其中了。
《狼》(七上)
1、途中兩狼,綴行甚遠。
譯文:路上屠戶遇見兩只狼,緊跟著走了很遠。
2.骨已盡矣。而兩狼之并驅如故。
譯文:骨頭已經扔完了,但是兩只狼仍像原來一樣一起追趕屠戶。
3.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敵。
譯文:屠夫處境困窘急迫,擔心前后(一起)遭受它們的攻擊。
4、顧野有麥場,場主積薪其中,苫蔽成丘。
譯文:屠夫看見田野里有個打麥場,場主人把柴草堆積在打麥場里,覆蓋
成小山■樣。
5、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譯文:兩只狼不敢上前,瞪眼朝著屠戶。
6、少時,一狼徑去,其一犬坐于前。
譯文:一會兒,一只狼徑直離開,另一只狼像狗似的蹲坐在(屠夫的)前
面。
7、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譯文:時間長了,那只狼的眼睛好像閉上了,神情很悠閑。
8、方欲行,轉視積薪后,一狼洞其中,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
譯文:屠夫剛想要走,轉身看見柴草堆的后面,另一只狼正在柴草堆里打洞,打
算要鉆洞進去來攻擊屠夫的后面。
9、屠自后斷其股,亦斃之。乃悟前狼假寐,蓋以誘敵。
譯文:屠戶從后面砍掉了狼的大腿,殺死了這只狼。屠戶這才明白前面的那只狼
假裝睡覺,原來是用這種方式來迷惑自己。
10、禽獸之變詐幾何哉?止增笑耳。
譯文:禽獸的詭詐手段能有多少呢?只是增加笑料罷了。
《穿井得一人》(七上)
1、國人道之,聞之于宋君。
譯文:居住在國都中的人都在談論這件事,使宋國的國君聽聞了這件事。
2、得一人之使,非得一人于井中也。
譯文:得到一個人的勞力,不是在井里得到一個人。
《孫權勸學》(七下)
1、初,權謂呂蒙曰:“卿今當涂掌事,不可不學!”蒙辭以軍中多務。
譯文:起初,孫權對呂蒙說:“你現在當權掌管政事,不可以不學習!”呂蒙用
軍中事務繁多的理由來推托。
2、孤豈欲卿治經為博士邪!但當涉獵,見往事耳。卿言多務,孰若孤?孤常讀書,
自以為大有所益。
譯文:我難道是想栗你研究儒家經典成為傳授經學的學官嗎!只是應當粗略地閱
讀,了解歷史罷了。你說(軍中)事務繁多,誰能比得上我呢?我經常讀書,自
認為有很大的好處。
3、卿今者才略,非復吳下阿蒙!
譯文:你現在的才干謀略,不再是以前那個吳地的阿蒙了!
4、士別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見事之晚乎!
譯文:與讀書的人分別幾天,就要用新的眼光看待,長兄怎么知曉事情這么
晚啊!
《賣油翁》(七下)
1、見其發矢十中八九,但微頷之。
譯文:老翁見康肅公射十支箭能射中八九支,只是對他微微點頭。
2、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
譯文:你也懂得射箭嗎?我射箭的技藝不精湛嗎?
3、無他,但手熟爾。
譯文:沒有別的(奧妙),只是手法技藝熟練罷了。
4、爾安敢輕吾射!
譯文:你怎么能夠輕視我射箭的本領!
5、翁曰:“以我酌油知之。”乃取一葫蘆置于地,以錢覆其口,徐以杓酌油瀝之。
自錢孔入而錢不濕。
譯文:賣油翁說:“憑我倒油的經驗知道這個道理。”于是老翁拿出一個葫蘆放
在地上,將一枚銅錢蓋在葫蘆口,用勺舀起油慢慢滴入葫蘆。油從銅錢的方孔
注入,而銅錢沒有被沾濕。
《陋室銘》(七下)
1、斯是陋室,惟吾德馨。苔痕上階綠,草色入簾青。
譯文:這是簡陋的屋舍,只因我的品德好,就不感到簡陋了)。苔痕蔓延到階上,
使臺階都綠了,草色映入竹簾,使室內染上了青色。
2、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
譯文:說笑交談的都是博學的人,來來往往的沒有無功名的人。
3、無絲竹之亂耳,無案牘之勞形。
譯文:沒有世俗的樂曲擾亂心境,沒有官府公文勞神傷身。
4、孔子云:何陋之有?
譯文:孔子說:有什么簡陋的呢?
《爰蓮說》(七下)
1、予獨愛蓮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漣而不妖。
譯文:我唯獨喜愛蓮花從淤泥里長出來卻不受污泥的沾染,經過清水的洗
滌但不顯得妖艷。
2、香遠益清,亭亭凈植,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
譯文:(蓮的)香氣遠聞更加清芬,它潔凈地挺立在水中,熾)可以遠處觀賞,
卻不能靠近賞玩啊。
3、噫!菊之愛,陶后鮮有聞。蓮之愛,同予者何人?牡丹之愛,宜乎眾矣!
譯文:唉!對于菊花的喜愛,陶淵明之后就很少聽到了。對于蓮花的喜愛,像我
一樣的還有什么人呢?對于牡丹的喜愛,應當人很多了!
《答謝中書書》(八上)
1、山川之美,古來共談。高峰入云,清流見底。
譯文:山川景色的美麗,是自古至今人們都喜愛談論的話題。高聳的山峰直插云
霄,明凈的溪流清澈見底。
2、兩岸石壁,五色交輝。青林翠竹,四時俱備。
譯文:兩岸的石壁色彩斑斕,交相輝映。青蔥的樹木,翠綠的樹林,四季
都有。
3、夕日欲頹,沉鱗競躍。實是欲界之仙都。
譯文:夕陽快要落山了,水中潛游的魚兒競相躍出水面。這實在是人間仙
境啊。
4、自康樂以來,未復有能與其奇者。
譯文:從謝靈運以來,就再也沒有人能夠欣賞這種奇麗的景色了。
《記承天寺夜游》(八上)
1、解衣欲睡,月色入戶,欣然起行。
譯文:(我)解開衣服正打算睡覺,(這時)月光照進門里(十分美好),于是我
高興地起身出門。
2、念無與為樂者,遂至承天寺尋張懷民。
譯文:想到沒有可以共同游樂的人,就到承天寺找張懷民。
3、懷民亦未寢,相與步于中庭。
譯文:張懷民也沒有睡,我們就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4、庭下如積水空明,水中藻、存交橫,蓋竹柏影也。
譯文:庭院中的月光宛如積水那樣澄澈,“水中”有像藻、苻那樣的水草縱橫交
錯,大概是竹子和柏樹的影子吧。
5、何夜無月?何處無竹柏?但少閑人如吾兩人者耳。
譯文:哪個夜晚沒有月光?哪個地方沒有竹子和柏樹?只是缺少像我們兩個這樣
的閑人罷了。
《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八上)
L故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
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譯文:所以上天將要下達重大責任給這個人,一定票先使他的內心痛苦,使他的
筋骨勞累,使他經受饑餓之苦,使他身處貧困之中,使他做事不順,位樣才能)
使他的內心受到震撼,使他的性格堅忍起來,增長他沒有的才能。
2、人恒過,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慮,而后作;征于色,發于聲,而后喻。
譯文:一個人常常犯錯誤,這樣以后才會改正;在內心里困惑,思慮梗塞,然后才能
有所作為;(一個人的心事)表現在臉色上,流露在言談中,才能被人們了解。
3、入則無法家拂士,出則無敵國外患者,國恒亡。
譯文:如果一個國家)在國內沒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輔佐君王的賢士,在國
外沒有相抗衡的國家和外患的侵擾,(這樣的)國家就常常會走向滅亡。
4、然后知生于憂患,而死于安樂也。
譯文:這樣才明白常處憂愁禍患之中可以使人(或國家)生存發展,常處安逸快
樂之中可以使人(或國家)滅亡。
《愚公移山》(八上)
1、以君之力,曾不能損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譯文:憑借您的力氣,連魁父這樣的小山丘都不能削減,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
么樣呢?況且往哪里放置土石呢?
2、投諸渤海之尾,隱士之北。
譯文:把它扔到渤海的邊上,隱土的北面去。
3、遂率子孫荷擔者三夫,叩石墾壤,箕畚運于渤海之尾。
譯文:于是愚公率領子孫中挑擔的三個人(上山),鑿石掘土,用箕畚把土石運到渤
海的邊上。
4、寒暑易節,始一返焉。
譯文:冬夏換季,才往返一次。
5、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殘年余力,曾不能毀山之一毛,
其如土石何?r
譯文:河曲智叟嘲笑并阻止愚公說:“你也太不聰明了!”憑你老邁的年紀和殘
余的力氣,還不能毀掉山上的一根草木,又能把大山的土石怎么樣?
6、汝心之固,固不可徹,曾不若孀妻弱子。
譯文:你思想頑固,頑固到不可改變的地步,還不如那寡婦、孤兒。
7、子子孫孫無窮匱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譯文:于子孫前、無窮無盡,可是山不會再增高,還擔心挖不平嗎?
《桃花源記》(八下)
1、復前行,欲窮其林。
譯文:(漁人)又向前劃行,想要走到這林子的盡頭。
2、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屬。阡陌交通,雞犬相聞。
譯文:有肥沃的田地、美麗的池塘和桑樹竹林這類的景物。田間小路交錯相通,
村落間能互相聽見雞鳴狗叫的聲音。
3、黃發垂髯,并怡然自樂。
譯文:老人和小孩們悠閑愉快,自得其樂。
4、問所從來。具答之。
譯文:(桃花源里的人)問(漁人)是從哪里來的。(漁人)詳細地回答
了他們。
5、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出焉,遂與外人間隔。
譯文:他們)帶領妻子兒女和鄉親來到這與世隔絕的地方,沒再從這里出去,
于是就同外界的人隔絕了。
6、問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漢,無論魏晉。此人一一為具言所聞,皆嘆惋。
譯文:(他們又)問現在是什么朝代,竟然不知道有個漢朝,更不栗說魏朝、晉
朝了。漁人把自己聽到的事一件一件詳細地告訴了他們,(村中人)都感嘆惋
惜。
7、余人各復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譯文:其余的人又各自邀請漁人到自己家里去(做客),都拿出酒與飯菜
來招待他。
8、此中人語云:“不足為外人道也。”
譯文:桃花源中的人告訴(他)說:“(這里的事)不值得對外面的人說
啊。”
9、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處處志之。
譯文:(漁人)出來后,找到了他的船,就順著先前的路回去,一路上處
處做了標記。
《小石潭記》(八下)
1、聞水聲,如鳴瓊環,心樂之。
譯文:(我)聽到了了水聲,好像佩環碰撞的聲音(那樣清脆悅耳),心
里為之高興。
2、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徹,影布石上。
譯文:潭中的魚約有一百來條,都好像在空中游動,沒有什么依傍的。陽光照到
水底,魚的影子映在水底的石頭上。
3、怡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者相樂。
譯文:魚兒呆呆地停在那里不動,忽然間又向遠處游去,來來往往輕快迅疾,猶
如在同游人逗樂。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滅可見。其岸勢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譯文:向水潭的西南望去,6奚水)像北斗星那樣曲折,像蛇那樣蜿蜒前行,時
隱時現。溪流兩岸的地形像狗的牙齒那樣交錯不齊,卻不能知道它的源頭在哪
兒。
5、以其境過清,不可久居,乃記之而去。
譯文:因為這兒的環境過于凄清,不能停留太久,于是記下當時的情景就
離開了。
《北冥有魚》(八下)
1、是鳥也,海運則將徙于南冥。
譯文:這只朋鳥鳥呀,海水運動時將要飛到男孩去。
2、水擊三千里,拉扶搖而上者九萬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譯文:虢鵬)翅膀擊水激起的波濤浪花有三千里,它乘著旋風盤旋飛至九萬里
的高空,憑借著六月的大風離開。
3、野馬也,塵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譯文:山野中的霧氣,空氣中的塵埃,都是生物用氣息吹拂的結果。
4、天之蒼蒼,其正色邪?其遠而無所至極邪?其視下也,亦若是則已矣。
譯文:天色湛藍,是它真正的顏色嗎?還是因為天空高遠而看不到盡頭呢?大鵬從天
空往下看,也不過像人在地面上看天一樣罷了。
《雖有嘉肴》(八下)
1、是故學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譯文:所以,學習之后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教人之后才知道自己有困惑的
地方。
2、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
譯文:知道了自己的不足,然后就能自我反思;知道了自己困惑的地方,然后才
能自我勉勵。所以說:教與學是相互促進的。
《岳陽樓記》(九上)
1、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
譯文:到第二年,政事順利,百姓和樂,荒廢的事業都興辦起來了。
2、刻唐賢今人詩賦于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譯文:把唐代和當代名人的詩賦刻在上面,(M子京)囑托我寫篇文章來記
述這件事。
3、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
譯文:我看那巴陵郡的美景,全集中在洞庭湖上。
4、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
譯文:這些就是岳陽樓的壯觀景象啊。前人的記述(已經)很詳盡了。
5、遷客騷人,多會于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譯文:被降職到外地的官員和(南來北往的)文人,常常在這里聚會,G也們)
觀賞自然景物而觸發的感情,恐怕會有所不同吧?
6、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
譯文:沙鷗時而飛翔時而停歇,美麗的魚兒或浮或沉,岸上與小洲上的花草,長
勢茂盛,顏色青翠。
7、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
譯文:浮動的光像跳動的金子,靜靜的月影像沉入水中的玉璧,漁夫的歌聲此唱
彼和,這種樂趣哪有窮盡!
8、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譯文:會感到)胸懷開闊,精神愉快,榮辱得失全都忘卻,端著酒,迎著風而喜氣
洋洋的(感覺)。
9、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
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
譯文:我曾經探求古代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0也們)或許不同于以上兩種表
現,為什么呢?0也們)不因外物和自己處境的(變化)而喜悲,(他們)在朝
廷做官就為黎民百姓擔憂,北貶謫到邊遠地區做地方官就替君王擔憂。(就)
這樣在朝廷做官時也擔憂,做地方官時時也擔憂。
10、微斯人,吾誰與歸?
譯文:如果沒有這種人,我同誰一道呢?
《醉翁亭記》(九上)
1、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珊也。
譯文:一眼望去,樹木茂密又幽深秀麗的,是瑯哪山。
2、峰回路轉,有亭翼然臨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譯文:山勢回環,路隨山轉,有一座亭子,等角翹起)像鳥張開翅膀一樣,高踞于
泉水之上,是醉翁亭。
3、名之者誰?太守自謂也。
譯文:給亭子取名的人是誰?是自太守用自己的別號來命名。
4、山水之樂,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譯文:欣賞山水的樂趣,是領會在心里而寄托在酒上。
5、若夫日出而林霏開,云歸而巖穴暝,晦明變化者,山間之朝暮也。野芳發而
幽香,佳木秀而繁陰。
譯文:要說那太陽出來,樹林里的霧氣就散開;云霧聚攏,山谷就顯得昏暗,陰
暗明亮交替變化的,是山中的早晨和傍晚。野花開放散發出清幽的香味,好的
樹木枝葉繁茂,形成濃密的綠陰。
6、朝而往,暮而歸,四時之景不同,而樂亦無窮也。
譯文:早晨前往(山里),傍晚歸來,四季的景致不同,因而樂趣也無窮
無盡。
7、至于負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樹,前者呼,后者應,低僂提攜,往來而不絕者,
滁人游也。
譯文:至于背著東西的人在路上唱歌,走路的人在樹下休息,前面的人呼啖,后
面的人答應,老老少少的行人,來來往往不間斷的場景,是滁州人出游。
8、臨溪而漁,溪深而魚肥。釀泉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藏,雜然而前陳者,
太守宴也。
譯文:(人們)來到溪水邊捕魚,溪水深,魚兒肥。用釀泉的水釀酒,泉水香甜,
酒色清澄;山中野味野菜,錯雜地擺放在大家面前的場面,是太守在宴請賓客。
9、觥籌交錯,起坐而喧嘩者,眾賓歡也。蒼顏白發,頹然乎其間者,太守醉也。
譯文:酒杯和酒籌交互錯雜,賓客們有時站立,有時坐下,大聲喧鬧的場景,那
是賓客們在盡情歡樂。容顏蒼老,頭發花白,醉倒在眾人中間的,那是太守喝
醉了。
10、已而夕陽在山,人影散亂,太守歸而賓客從也。樹林陰翳,鳴聲上下,游人
去而禽鳥樂也。
譯文:不久夕陽已掛山頭,人影四處散開,這是賓客們跟隨著太守歸去了。樹林枝葉
茂密成蔭,鳥兒在高處低處鳴叫,這是游人離去了鳥兒在歡唱。
11、然而禽鳥知山林之樂,而不知人之樂;人知從太守游而樂,而不知太守之
樂其樂也。醉能同其樂,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
譯文:但是鳥兒懂得山林的快樂,卻不懂得游人的快樂;賓客們懂得跟隨太守游山的
快樂,卻不懂得太守是以眾人的快樂作為快樂。醉了能夠同大家一起快樂,醒來能
用文章記述這事的人,是太守。
《魚我所欲也》(九上)
1、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舍生而取義者也。生亦
我所欲,所欲有甚于生者,故不為茍得也。
譯文:生命是我所想要的;道義也是我所想栗的。如果這兩樣東西不能同時都具
有的話,那么我只好舍棄生命而選取道義了。生命是我所想要的,但我所想要的
還有勝過生命的東西,所以我不做茍且偷生的事情。
2、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惡有甚于死者。非獨賢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賢
者能勿喪耳。
譯文:由此可見,他們所想要的有比生命更寶貴的東西(那就是“義”);他們
所厭惡的,有比死亡更嚴重的事(那就是“不義”)。不僅賢人有這種本性,人
人都有,只不過賢人能夠不喪失(它)罷了。
3、萬鐘則不辯禮義而受之,萬鐘于我何加焉!
譯文:可是有的人)見了優厚俸祿卻不辨是否合乎禮義就接受了,這樣優厚的
俸祿對我有什么好處呢!
4、是亦不可以已乎?此之謂失其本心。
譯文:這種做法難道不能讓它停止嗎?這就叫做喪失了人所固有的羞惡之
心。
《送東陽馬生序》(九下)
1、余幼時即嗜學。家貧,無從致書以觀,每假借于藏書之家,手自筆錄,計日
以還。
譯文:我年幼時就愛學習。(因為)家中貧窮,無法得到書來看,常向藏書的人
家求借,親手抄錄,約定日期送還。
2、錄畢,走送之,不敢稍逾約。以是人多以書假余,余因得遍觀群書。
譯文:抄錄完后,趕快跑著送還人家,不敢稍稍超過約定的期限。因此人們大多肯把
書借給我,我因而能夠廣泛地看各種各樣的書。
3、既加冠,益慕圣賢之道,又患無碩師、名人與游,嘗趨百里外,從鄉之先達
執經叩問。先達德隆望尊,門人弟子填其室,未嘗稍降辭色。
譯文:成年之后,更加仰慕圣賢的學說,又苦于不能與學識淵博的老師和名人交往,曾跑
到百里之外,拿著經書向同鄉前輩請教。前輩德高望重,門人學生擠滿了他的房間,
他從來沒有略顯溫孑口的言辭[口臉色。
4、余立侍左右,援疑質理,俯身傾耳以請;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禮愈至,不
敢出一言以復;俟其欣悅,則又請焉。故余雖愚,卒獲有所聞。
譯文:我站立在他左右陪侍,提出疑難,詢問道理,專心而恭敬地向他請教;有
時遭到他的訓斥,表情更為恭敬,禮儀更為周到,不敢用什么話來辯解。等到他
高興時,就又向他請教。所以我雖然愚鈍,最終還是得到不少教益。
5、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口體之奉不若人也。
譯文:因為(我)內心有值得快樂的事,不覺得吃穿不如人。
6、不必若余之手錄,假諸人而后見也。
譯文:不必(再)像我這樣用手抄錄,從別人處借來然后才能讀到。
《曹劌論戰》(九下)
1、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
譯文:當權者會謀劃這件事,你又何必參與呢?
2、衣食所安,弗敢專也,必以分人。
譯文:衣食這類用來安身的東西,(我)不敢獨自享受,一定把它分給別
人。
3、小惠未遍,民弗從也。
譯文:這種小恩小惠不可能遍及百姓,老百勝是不會聽從您的。
4、犧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譯文:祭祀用的豬牛羊和玉器、絲織品等祭品。我不敢虛報夸大,一定依
據實情。
5、小信未孚,神弗福也。
譯文:這只是小信用,不能取得神靈的信任,神靈是不會保佑您的。
6、小大之獄,雖不能察,必以情。
譯文:大大小小的訴訟案件,即使不能明察,(我)一定誠心(合理裁決)。
7、忠之屬也。可以一戰。戰則請從。
譯文:這才是盡職分之類的事情,可以(憑這個條件)打一仗。作戰時請允許我
跟隨您去。
3、公與之乘。戰于長勺。
譯文:魯莊公和曹劌共坐一輛戰車。在長勺(和齊軍)作戰。
2、下視其轍,登軾而望之。
譯文:(曹劌)向下察看齊軍車輪碾出的痕跡,又登上車前的橫木眺望齊國軍隊。
10、既克,公問其故。
譯文:戰勝齊軍后,魯莊公詢問取勝的原因。
11、夫戰,勇氣也。一鼓作氣,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夫大國,
難測也,懼有伏焉。吾視其轍亂,望其旗靡,故逐之。
譯文:作戰,靠的是勇氣。第一次擊鼓能夠鼓起士氣,第二次(擊鼓)(士兵們的
勇氣)就開始減弱了,第三次(擊鼓)(士兵們的勇氣)就耗盡了。他們的士氣
枯竭而我軍的士氣正旺盛,所
以戰勝了他們。像齊國這樣的大國,他們的情況是難以推測的,怕有埋伏。我看
到他們的車輪痕跡混亂了,望見他們的旗幟倒下了,所以才下令追擊他們。
《出師表》(九下)
1、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譯文:先帝開創大業未完成一半竟中途去世,現在天下分為三國,我益州地區人
力疲憊民生凋敝,這實在是萬分危急存亡難料的時刻。
2、然侍衛之臣不懈于內,忠志之士忘身于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于陛
下也。
譯文:然而,朝廷里侍奉守衛的臣子不敢稍有懈怠,疆場上忠誠有志的將士奮不
顧身,這是他們追念先帝對他們的特別的知遇之恩,想要報答在陛下您身上。
3、誠宜開張圣聽,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2企業統計年終工作總結
- 慢行系統貫通工程規劃設計方案
- 國內大循環戰略的實踐路徑
- 光伏電站光伏區技改項目實施方案(模板)
- 工業園區水環境綜合整治項目實施方案
- 2024屆浙江省金麗衢十二校高三上學期第一次聯考物理卷 含解析
- 上下結構的字教學設計
- 2025年開展《安全生產月》活動實施方案 匯編3份
- 畢業設計選礦廠設計方案答辯
- 西南大學《學前兒童教育活動設計與實施》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新疆公共建筑節能設計標準
- 2024年餐廳服務員(高級)職業鑒定理論考試題庫(含答案)
- 金屬非金屬礦山尾礦庫安全生產標準化定級評分標準2023版
- GB/T 10433-2024緊固件電弧螺柱焊用螺柱和瓷環
- 2《歸去來兮辭并序》公開課一等獎創新教案統編版高中語文選擇性必修下冊
- 道路交通設施紅綠燈運維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數獨題目高級50題(后附答案)
- 不定代詞知識點綜合講解及習題專練(附答案)
- 2024屆高考英語讀后續寫微專題 情感描寫 教學設計
- 浙江省金華市永康市2024年統編版小升初考試語文試卷(原卷版)
- 管道天然氣居間合同范本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